第一篇:人文地理--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1、庐山地区地理概况
庐山位于长江中下游中部,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会处,江西省的北端,在九江市域的东南部。北临长江,东滨鄱阳湖。距南昌115km,有昌九高速公路相连,沿长江上溯246km可抵武汉,顺江而下464km至南京、836km抵上海。特有的“吴头楚尾”、“三省交会”的地理位置,使得庐山地区的旅游市场腹地广阔,风景名胜影响较远。庐山地区区位优越,水、陆、空交通条件兼备,对外联系十分便捷:该地区有庐山火车站与全国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直接相连,有昌九与九景等多条高速公路通达临近城市;从南昌国际机场经昌九高速公路到庐山牯岭镇约130km,庐山机场“九江机场”距离牯岭镇也仅30km左右;该地区濒临长江,坐拥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还可以由紧密相邻的鄱阳湖与赣江相连,直达江西省南部腹地。庐山地区及其依托的九江市历史上就是沟通岭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水陆要道、通都大邑,具有“七省通衢”的战略地位,曾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如今更是中国南北经济交往的要冲。因此,该区享有独特的经济区位条件。庐山又称匡山、匡庐。东汉明帝(58~75年在位)时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6~8世纪又为道家、诗人、学者驻地,寺庙道观遍布。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观音桥、周瑜点将台、爱莲池、三叠泉、含鄱口等。山中牯岭,又名牯牛岭,以有大块岩石状如牯牛得名,海拔1,056米。清光绪年间先後为英、法、美等国强行租占。1935年始收回。现兴建疗养院、休养所等多处。庐山植物园因有地形屏障,亚热带、南亚热带植物在此驯化生长良好。2009年,庐山植物园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亚热带山地植物园。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纪期间庐山有冰川发育,引起国际学术界瞩目。因而庐山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2、牯岭镇城市地理特征
牯岭镇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沿谷地建成,顺地势形成以东谷、西谷以及牯岭街为主体的一心三轴的城镇结构,形似蝴蝶,同时也形成了三片五区的功能布局,包括东谷、西谷、牯岭街三片,以及住居区、商业区、两个旅游服务区、别墅文
化区的五区。
目前,随着旅游业的开发,牯岭镇的住房不断增多并且向外扩张,城市化现象明显。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对庐山都有很大的影响,庐山的产业结构也由原来的农业占主导地位变为旅游业占主导地位,但是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对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自然景观的过度开发,规划布局的不合理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应该通过庐山总体水量,用地面积以及生态景观的实地勘测后进行合理的长远的规划,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景观保护的最佳衔接点,以寻求长远的发展。
3、庐山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从考察结果来看,客源比较广泛,而且呈分散化趋势,没有特别大的客源市场。客源的构成主要是以高素质的中、青年为主,以团体为主,且男性占的比重较大。而第一次来庐山的游客了解庐山的途径大部分从报刊书籍,影视杂志等获得。这些对庐山在今后宣传手段和渠道上有一定的启示。
(1)客源市场相对狭窄。
(2)从客流量来讲,增长缓慢。
(3)国际旅游发展缓慢,量少且集中。
4、庐山旅游资源及开发
(1)庐山旅游资源
庐山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16大自然景观,474处景点,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具有山峰、沟谷、坡地、平原、冰川、溶洞、瀑布、湖泊、河流、云雾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构成以险峻与秀丽刚柔相齐,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自秦汉以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该区域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旅游景观。
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报告对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评价如下: “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 自然旅游资源
庐山有五老峰、三叠泉、冰川“U”形谷、鄱阳候鸟区等4处特级旅游景点;
黄岩瀑布、石门涧、三宝树、含鄱口等18处一级景点;秀峰景区、如琴湖等35处二级景点以及47处三级景点和6处四级景点。
庐山自然景观资源有如下特点:
地质构造复杂,地貌景观千姿百态
风云莫测,气象万千
生物资源丰富
溪涧遍布,瀑潭众多
避暑胜地
人文旅游资源
庐山旅游资源丰富,有白鹿洞书院书院、观音桥、东谷别墅区、山水诗等4处特级景点;庐山会议会址等11处一级景点;13处二级景点、30处三级景点和13处四级景点。
(2)庐山旅游开发
庐山地区的旅游中心——庐山,1982年被国务院审定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4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1991年经国家批准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6年12月6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7月,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揭牌开园,至此庐山成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荣誉称号的世界级名山,其文化价值和地学价值将更加吸引世界目光。
5、庐山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五、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书本知识与野外实践考察能力的结合,不仅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对我们在书本上还没有学习牢固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很好的复习,这对我们更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打下了基础。之前在书本上学到的只是其中的理论部分,许多东西并不是像书上那样一成不变的。
这次野外实习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例如对书本知识掌握的不扎实,野外的观察和能力还不够,理论知识和野外知识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今后我将会继续把书本知识学好,联系实际,多到野外考察和调查。
第二篇: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主要路线: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内昆铁路
实习目的(实习报告):运用经济地理的(实习报告)科学理论,实地考察攀枝花市产业活动的(实习报告)地域分布规律;学会经济调查的(实习报告)基本方法,增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习报告)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经济地理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一、攀枝花地理概况
攀枝花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实习报告)城市,始建于1965年,是共和过历史上最年轻的(实习报告)城市之一。位于东经101°08′至102°08′,北纬26°08′至27°21′。幅员面积7434.xxxx公里。源自青藏高原的(实习报告)金沙江蜿蜒穿过百里钢城,同雅砻江汇合后奔腾东去。东、北两面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实习报告)会里、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两面与云南省的(实习报告)宁蒗、华坪、永仁3县为界。全市辖东区、西区、仁和区和米易县、盐边县,总人口10xxxx人,其中城市人口5xxxx人。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1xxxx人。城市人口中9xxxx以上来自全国各地,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实习报告)移民城市。成昆铁路和川云西线国道公路纵贯全境,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是四川省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实习报告)最近点,为“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实习报告)交通枢纽和商贸物资集散地。攀枝花市以资源开发的(实习报告)累累硕果闻名世界。是我国重要的(实习报告)钢铁、能源、钒钛基地,被誉为“富甲天下的(实习报告)聚宝盆”、中国西部工业明珠。
攀枝花市气候独特,光热充足,雨量集中,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呈垂直差异明显的(实习报告)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实习报告)岛状式立体气候,干燥、炎热,四季不分明,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每年6——10月为雨季,11——第二年5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20.3度,无霜期达350天,全年日照时间长达2300——2700小时,因此,攀枝花市又有“太阳城”的(实习报告)美称。
二、攀枝花自然资源丰富
资源丰富,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中段,这里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多,堪与非洲大裂谷媲美,被誉为“富甲天下的(实习报告)聚宝盆”,已探明钒钛磁铁矿储量近80亿吨,其中钒储量占全国的(实习报告)百分之64,钛占国内储量的(实习报告)百分之93,还有铬、钪、钴、镍等多种稀有金属。煤炭储量在全省占首位,木材蓄积量大,非金属矿以及玛瑙、水晶石、宝玉石、花岗石、砚台石丰富多彩。除此,水能电力资源开发潜力很大,具有发展水电的(实习报告)优越条件,已发电的(实习报告)二滩水电站装机容量33xxxx千瓦,是我国本世纪末建成的(实习报告)最大的(实习报告)水电站,坝高达24xxxx,库容量达58亿立方米,形成的(实习报告)湖区面积达10xxxx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实习报告)人工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由于地处横断山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变化多样,森林覆盖面积大,喀斯特地貌分布广,裂谷、温泉、溶洞、瀑布和河流比比皆是,为旅游事业的(实习报告)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其中,生长在巴关河的(实习报告)攀枝花苏铁(又称铁树)林自然生长成片,达2xxxx多株,是目前世界上面积
最大的(实习报告)苏铁林,由于年年开花,具有较高的(实习报告)观赏价值,因生长在2.7亿年前的(实习报告)远古年代,所以与恐龙、熊猫并称为巴蜀三宝。在红格温泉可享受氡气矿泉沐浴,在黑山省级森林公园可领略原始森林的(实习报告)清新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实习报告)气候特色,在龙潭溶洞可观看千姿百态的(实习报告)洞中奇观,在二滩高坝平湖区,既可参观世界级的(实习报告)水电站的(实习报告)雄姿,又可在水上游览。此外,还有丰富的(实习报告)具有亚热带特色的(实习报告)自然景观、地域特色明显的(实习报告)少数民族风情。
三、攀枝花钢铁工业建设----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1、攀枝花钢铁集体公司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是攀枝花市的(实习报告)主体企业,是我国西部最大、中国重要的(实习报告)钢铁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实习报告)钒制品和铁路用钢生产基地,中国品种结构最齐全的(实习报告)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实习报告)钛原料生产基地和中国唯一的(实习报告)氯化法钛白生产基地及世界三大产钒企业之一。攀钢以其世界领先的(实习报告)钒钛磁铁矿冶炼工艺技术,在我国钢铁工业中享有独特地位,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实习报告)骄傲”。攀钢经过3xxxx年的(实习报告)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年产铁56xxxx吨、钢56xxxx吨、钢材53xxxx吨、钒制品(以V2O5计)
1.xxxx吨、钛精矿2xxxx吨、钛白粉xxxx吨的(实习报告)综合生产能力。2008年,攀钢实现销售收入168.3亿元,利税22.8亿元,利润7亿元,出口创汇1.38亿美元。截止2008年底,攀钢的(实习报告)资产规模已达343亿元,成为了我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实习报告)大型企业集团。
攀钢依托资源优势和工艺技术优势,形成了以重轨、310乙字钢等为代表的(实习报告)大型材,以汽车大梁板、冷轧镀锌板、IF钢等为代表的(实习报告)板材,以无缝钢管为代表的(实习报告)管材,以高钒铁、钒氮合金、高品质钛白粉为代表的(实习报告)钒钛制品以及优质棒线材五大系列标志性产品。攀钢是国内唯一能生产在线全长淬火钢轨和最早大批量生产高速铁路用轨的(实习报告)企业,重轨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具备与国际先进企业竞争的(实习报告)实力;汽车大梁板、热轧酸洗板、冷轧镀锌板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实习报告)竞争力,并出口到欧美等市场;攀钢钒制品目前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实习报告)8xxxx以上,占国际市场的(实习报告)1xxxx左右,钒产业已成为攀钢新的(实习报告)支柱产业。攀钢产品遍销国内3xxxx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日本、欧洲、北美、东南亚等2xxxx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攀钢正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实习报告)资源配置原则,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有限、相关、多元、持续发展战略,立足钢铁和钒钛主业,积极发展相关制造业,拓展金融、贸易等产业领域,力争用三年的(实习报告)时间,把攀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实习报告)现代化大型钢铁钒钛企业集团。
2、攀钢建设的(实习报告)有利条件
丰富的(实习报告)资源是攀钢发展的(实习报告)自然物质基础。攀钢就煤就铁就
水,属资源开发型布局,其发展是建立在有“富甲天下的(实习报告)聚宝盆”的(实习报告)攀西地区的(实习报告)丰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实习报告)。盘西地区是著名的(实习报告)“钒钛磁铁矿”产地,现探明铁矿资源100亿吨,占全国2xxxx,为全国第二大矿;共生有钒200xxxx吨,占全国8xxxx,居世界第3位,钛8.7亿吨占全国94.xxxx,列世界第一。此外还伴生有箔、镍、钴、镓等多种金属,综合利用价值高。铁矿主要分布在攀枝花、白马、大和、红格等地。盘西煤的(实习报告)总储11亿吨,其中炼焦煤5亿吨,产于宝鼎、盐源、红源。附近炼钢用辅助原料也较丰富,溶剂石灰石储量3.5亿吨,占全省81.xxxx,硬质粘土141xxxx吨,均能满足大型钢铁基地需要。
此外水资源极丰富,河川径流总量达1100亿立方米,蕴藏水能资源389xxxx千瓦,可开发332xxxx千瓦。
3、生产布局特点
(1)宏观布局:资源开发型,就煤,就铁,就水
(2)中观布局:沿江团组式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受地形制约的(实习报告)结果。
全市共分为xxxx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习报告)片区:
攀密片区:以采矿、选矿、机修为主。
弄弄坪片区:以钢铁工业为主。
河门口片区:以电力建材工业为主。
格里坪片区:以木材储运为主。
宝鼎片区:以煤炭工业为主。
金江片区:以铁路、储运为主。
渡口---仁和片区:以地方工业、建筑业、商业为主。
炳草岗片区:以党政机关、科技、文化机构为主。
(3)微观布局:竖向立体布局,为适应地形特点,厂区采取大台阶,多平面的(实习报告)竖向布局。大体分xxxx主台阶2xxxx小台阶,每台阶平均高差5----2xxxx,同时注意了炼钢、轧钢、轨钢之间的(实习报告)流程顺序。弄弄坪“微雕钢铁城”,在仅2.xxxx公里的(实习报告)范围内,建成了拥有从烧结到轧材完整的(实习报告)工艺流程,年产30xxxx吨钢铁的(实习报告)大型联合企业,且布局井然,举世无双,享誉世界。4发展策略
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企业改制、改组、改造的(实习报告)步伐,迅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要合理开采、综合利用、扩大勘探、节约资源,尽可能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和“矿业企业”生存周期,包括采取推广先进技术、更新生产设备、创新工艺流程等措施,不断提高对尾矿、边角矿、压覆矿、低品位矿和共伴生矿的(实习报告)开采与利用。第三,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实习报告)方针,在稳定矿业、积累资金的(实习报告)基础上,大力发展非矿产业,包括矿产品深加工、石油化工、煤电转换、建筑石材、矿山机械等,以及面向社会的(实习报告)建筑业、运输业、商贸业、服务业等,不仅可以扩大富余人员和职工家属的(实习报告)就业门路,而且为日后矿业萎缩时的(实习报告)就地转产奠定了基础。第四,应充分利用外地资源,以加大对本地
资源的(实习报告)储备,促进企业的(实习报告)稳定发展;还可以投资国外矿业,为本企业下游产业建立稳定的(实习报告)供矿基地。
四、水电建设-------二滩水电站二滩地理概况
雅砻江、金沙江在攀枝花市相汇,河谷深切,高差悬殊,溪河纵横交错,形成巨大的(实习报告)水能资源。攀枝花境内及临近地区可开发水能资源332xxxx千瓦,年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水能资源占四川的(实习报告)6xxxx,全国的(实习报告)1xxxx。二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实习报告)雅砻江下游,坝址距雅砻江与金沙江的(实习报告)交汇口33Km,距攀枝花市区46 Km,系雅砻江梯级开发的(实习报告)第一个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装机容量33xxxx千瓦,年发电170亿千瓦时,单机容量、总容量和年发电量在我国已建成的(实习报告)电站中居首位。辖区内还可建设大中型水电站4处,且梯度开发条件好,动能指标优越,淹没搬迁损失少,是理想的(实习报告)水能基地。二滩水电站以发电为主。水库正常蓄水位1200m,发电最低运行水位1155 m,总库容58亿m3,调节库容33.7 m3,属季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3300MW(6台55MW的(实习报告)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170亿Kwh,保证出力1000MW,年利用小时5162h。
2电站的(实习报告)主要枢纽建筑物包括:
挡水建筑物:混凝土双曲拱坝,建基于正长岩、玄武岩基础;坝顶高程1208 m,最大坝高240 m,坝顶弧长774.69 m,拱冠顶部厚度11 m,拱冠底部厚度55.7 m。为我国已建成的(实习报告)第一高坝。
泄洪和消能设施:坝体设xxxx11 m×11.5 m(宽×高)表孔,xxxx6 m×5 m(宽×高)中孔,xxxx3 m×5 m(宽×高)底孔。表孔和中孔用以宣泄洪水,最大泄洪能力达1630 m3/S;底孔不参加泄洪,作放空水库之用。右岸两条泄洪洞分别长883 m和1253 m,断面尺寸为高13.5 m、宽13 m,最大泄洪能力达7600 m3/S。坝后设有高35 m的(实习报告)二道坝和长300 m的(实习报告)水垫塘以及下游河床防冲护岸工程,作为泄洪消能和护岸构筑物。左岸引水发电系统包括:坝前左岸81m高的(实习报告)塔式进水口和6条直径9m的(实习报告)引水压力管道;长280m、宽25.5m、高64m的(实习报告)地下厂房;尾水调压室和2条尾水洞;主变压器室和6条母线洞;500KV电缆斜井;以及进厂交通洞、通风洞和竖井、排水廊道等设施。
主要发电设备包括:6台单机容量582MW的(实习报告)立轴混流式水轮机,6台额定容量612MVA半伞式发电机,6套离相封闭母线,6台发电机断路器,18台214MVA单相变压器(另有一台备用),18根总长8.3Km500KV的(实习报告)干式电缆,500KV全封闭气体绝缘组合开关(GIS),以及全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等。
主要的(实习报告)金属结构包括:各种类型的(实习报告)闸门和拦污栅共计98扇、各部位埋件109孔、各种启闭机共计35台,设备总重量约13500T。左岸过木机道及其配套设施,设计的(实习报告)年过木量为11xxxxm3。二滩水电工程创下多项为中外水电行业瞩目的(实习报告)记录:
(1)20世纪建成的(实习报告)中国最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33xxxx千瓦;
(2)24xxxx高的(实习报告)溢流式双曲拱坝为中国第一高坝,在同类型坝中排世界第三位;
(3)由地下厂房、主变压器室、尾水调压室组成的(实习报告)地下洞室群为亚洲之最;
(4)堪称世界第一洞的(实习报告)左右岸两个大断面导流洞,高2xxxx,宽17.xxxx,两洞分别长为108xxxx和116xxxx;
(5)1997年创下了水电站年浇筑混凝土22xxxx立方米的(实习报告)全国记录;双曲拱坝年浇筑混凝土155.xxxx立方米的(实习报告)世界记录;
(6)1998年创下我国水电安装投产两台机组11xxxx千瓦的(实习报告)全国最高记录,1999年实现安装投产四台机组22xxxx千瓦,再创我国年投产最高记录;
(7)双曲拱坝坝身泄洪量为世界之最,16500立方米/秒;泄洪洞水流流速为世界之最,4xxxx/秒;
(8)机组涡壳水压实验达到3.46兆帕,为中国之最。
五、攀枝花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实习报告)问题
攀枝花是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兴建而发展起来的(实习报告)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实习报告)不断开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习报告)逐步建立,因此存在和积累了一些问题,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习报告)抉择。
一是与综合性城市相比,城市经济市场化因素先天不足,城市进入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从头培育市场经济“基因”;二是城市在走向市场经济的(实习报告)过程中培育和发展新的(实习报告)经济增长点的(实习报告)任务十分繁重,面临“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的(实习报告)境地;三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实习报告)主体,也是地方财政的(实习报告)主要来源,国有大中型企业暴露出来的(实习报告)矛盾与问题自然成为资源型城市的(实习报告)发展中的(实习报告)矛盾与问题;四是城市经济市场面临着国内、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资源枯竭的(实习报告)严峻挑战。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发展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搞好矿产资源规划,并将其同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发挥矿产资源的(实习报告)优势,通过矿业的(实习报告)发展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以矿业带动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的(实习报告)同步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实习报告)全面振兴。但必须注意对矿产资源的(实习报告)节约和综合利用,尽可能减少资源的(实习报告)损失和浪费;同时要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尽量扩大资源的(实习报告)可供能力;要增加矿业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这样就能延缓矿产资源的(实习报告)枯竭,使矿业能更长期地稳定支持城市的(实习报告)发展。其次,要适度控制城市规模,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城市建设应从保证矿业生产、生活和未来城市可能发展及经济社会承载力考虑,确定城市规模和布局,不能盲目扩大城区建设范围。第三,要尽早作好向综合性城市转变的(实习报告)准备。这是解决“矿竭城衰”的(实习报告)惟一途径。城市类型的(实习报告)转变在于支柱或主导产业的(实习报告)转移。应该通过产业结构的(实习报告)调整,瞄准市场需求的(实习报告)发展趋势,找准自己除矿业以外的(实习报告)其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非矿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矿业和非矿业的(实习报告)同时发展,一方面可以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当矿业接近萎缩时,新的(实习报告)经济增长点和接替支柱或主导产业已经形成,可保证“矿竭城不衰”发展目标的(实习报告)实现。
六 攀枝花发展前景
攀枝花市“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实习报告)总体目标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实现富民兴攀。发展特色经济,是推动攀枝花经济发展实现新的(实习报告)跨越的(实习报告)重要战略措施。“十五”期间,攀枝花市将根据自己的(实习报告)优势,发展条件和市场需求,重点发展以下特色产业:
1钒钛工业
日前,经过四个多月建设工期,攀枝花钢铁有限公司四万吨微细粒级钛精矿工程已胜利竣工投产。这使得攀钢钛业公司的(实习报告)钛精矿年产能增至到2xxxx吨,成为我国最大的(实习报告)钛原料基地。
富,微细粒级钛精矿的(实习报告)回收,将使微细粒级钛矿回收工艺技术,是攀钢自主开发的(实习报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实习报告)专有技术,四年前,攀钢钛业公司成功地运用于工业生产,形成的(实习报告)产微细粒级钛精矿xxxx多吨的(实习报告)生产能力,这次四万吨微细粒级钛精矿工程建成后,使攀钢钛资源回收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钛精矿是生产精细化工产品钛白粉的(实习报告)原料,攀钢钛业公司应用自产钛精矿已形成年产钛白粉xxxx吨的(实习报告)生产能力。
在我国四川西昌和攀枝花地区,钛资源的(实习报告)储量十分丰攀钢钛资源的(实习报告)损耗得到大幅降低,同时对减少环境的(实习报告)污染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习报告)作用高耗能电冶化工业
攀枝花市有丰富的(实习报告)水电资源,把丰富的(实习报告)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结合起来,发展高耗能工业,是“十五”期间攀枝花市发展特色经济的(实习报告)一个重要内容。二滩电站的(实习报告)建成及投产,为攀枝花高耗能工业园奠定了坚实的(实习报告)基础。攀枝花市将以高耗能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高耗能工业的(实习报告)发展步伐,使高耗能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实习报告)一个重要的(实习报告)新经济增长点。生物产业
攀枝花市气候独特,光热充足,雨量集中,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呈垂直差异明显的(实习报告)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实习报告)岛状式立体气候,有利于生物资源的(实习报告)的(实习报告)发展。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重点实施优质晚熟芒果基地、优质石榴基地、早熟枇杷基地等项目建设,使攀枝花成为四川省重要的(实习报告)南亚热带水果基地。
第三篇: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学 院:环境科技学院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学生姓名:xx
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 号:200918010227
指导教师:xx
二零一零 年六月二十八日
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
学 分:
实习周数:一天
实习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
实习时间:2010-6-2
4目 录
实习目的………………………………………
2实习要求……………………………………… 2
实习主要内容…………………………………
3建筑特色……………………………………… 4
村落的选址布局…………………………… 4
理水观念……………………………………6
马头墙………………………………………9
人地关系…………………………………………
村落文化、民俗……………………………………
实习总结………………………………………
实习的目的:
人文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继续,是培养学生掌握小区域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通过人文地理学野外实习可以学生印证在课堂上和教材所学的人文地理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地力思维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从而结合实际研究问题的初步训练,为从事专业工作和参加社会经济建设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习的要求:
(1)掌握实习区域地理环境结构的基本特征、自然、人文条件与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实习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地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及其形成因素。
(3)了解实习区域的文化、民俗等方面的情况,探讨如何利用社会文化因素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
(4)探讨不同自然环境特征下,民居建筑的形成原因。
(5)提交一份人文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调查报告。
建筑特色
村落的选址布局
皖南宏村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着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村落选址建设,注重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宏村的形态多为聚居形态,沿山势、水势、布局灵活多样,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的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体现了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从宏村的平面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宏村正好处于西溪的内河湾处.其实在这样的地点建宅是有道理的.由于河曲外侧长年受到水流的冲蚀,而造成土地的流失,进而面积会缩小,甚至造成地基的坍塌;反之河曲内侧由于泥沙的沉积,不但土地面积会不断地增加,而且还减少了洪涝灾的隐患因此从选址开始,“理水”就成为了宏村建筑布局的核心.宏村的人工水系既是生活系统,又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同时也是围绕风水理论而精心规划的一套精神系统.水在宏村同时具有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象征
宏村的典型布局是“枕山、环水、面屏”,形成一相对封闭的环境,即可背靠山石遮挡冷风又可面水,使房屋迎风纳气,调节局部环境的舒适度,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理水观念
走进村落,便为其丰富的水资源所吸引。该村座北朝南,东西两面均有山溪河流突起村庄。
山环水绕古村庄,南湖自古津玻璃,天杰地灵之月沼,碧波荡漾映古墙……宏村水系景观最美的属月沼和南湖,因其民居建筑以及周边合理的水系规划所形成的独特的水脉景观而著称。把自然与人文天然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
月沼
月沼是宏村牛形村落的“牛胃”,是由一泓天然泉水扩建而成的月沼常年活水长流。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融合,它将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两股活水融合后,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年年不竭。
南湖
湖位于宏村南首,南湖的开挖是继月沼之后宏村又一浩大的人工水系,是村中水的总汇之所。
我们从宏村的理水观可以总结出几点启示。第一,从整体、全面的宏观视角出发,通盘考虑,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无规划盲目建设;第二,贯以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宏村水系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而不是破坏自然和滥用自然。从而满足了世世代代的需要;第三,集实用、功能与艺术为一体;另外,宏村水系是在环境和人口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不断改造,修葺使之完善的长期过程。
马头墙
宏村建筑的另一特色,民居除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形式外,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差过大,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了材料,又使山墙高低错落,富于变化。这原是为了防火,故俗称“封火墙”。
【马头墙简介】马头墙,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马头墙高低错落,从外形看颇具风格,因而不仅是中国南方徽派建筑常用格式之一,也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一般来说,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乡村,而在繁华的都市中,马头墙则极为非常难得和珍贵。
人地关系: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景观是人类为满足某种需要有意识的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的景观。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特定地域人地关系的反映。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必然要通过文化景观反映出来,任何文化景观本身都肯定烙有人文环境的印记。
通过宏村我们了解到徽州的生活民俗。我们可以想象到把一个小村庄打造成一个旅游村庄是何等的突破。以前我总是认为村庄都是宁静的、和谐的。还有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我记得最深的就是家家都是被水环绕,那种人文景观体现出宏村的理水理念。这种人与自然地关系可以说是十分融洽的。我不知带见过多少的山村都感觉越发地城镇化,纯的山村景观在我们东南已经很少了。去的人的同时,可以感觉到宏村比任何一个村庄更商业化,真的,我没有去调查宏村是否还有农业、种植业了。但我可以推断出宏村的农业已经淡出,那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个体户,纯粹的徽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尤其是在那独特的小巷、流水的环绕。而竹雕文化也就孕育而生,这也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达到了资源利用的收支平衡(这是自己随意发挥的,没有实际调查与查询资料,希望理解)。同时,由于当地与黄山较近,茶行业也有所发展,如:黄山毛峰、红茶等。
村落文化、民俗:
民俗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民俗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口承语言民俗、民间艺术传承等。
日前,西递古村落完成了抛绣球、祭祖两项徽州风俗表演标准的草案编制及上报工作,让抛绣球、祭祖两项表演穿上 “标准”绚衣。歙县挂贺联、歙县祝寿、歙县抢亲、歙县婚嫁、涉嫌年节、涉嫌称呼、歙县讳忌等民风民俗。
总结:
皖南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地,是徽州文化多样性最具资格、最具品味、最具权威的阐释者。在徽州有数不尽的高墙深院,宏村---徽州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保持了最初建筑的特征。宏村的规划、街道形式、建筑和装饰以及房屋与广泛的水系相结合的“牛”形规划布局,被中外专家认为是“将科学与诗意完美结合、建筑与环境珠联璧合的典范”,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
如今,宏村也正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宏村早已不是那几百年前的那种自然村庄,它少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份喧闹。南湖书院早已听不到朗朗书声,而只有导游的说辞。只要我们多一份细心就可以发现,宏村的水系已不是那么的清澈,渐入浑浊与富营养化。
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时刻都应该注意要做到人地关系和谐发展,而这也正是我们应该是思考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实习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旅游参观,而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人文景观与人地关系的内容与深刻含义,为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但愿吧!
第四篇: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二.实习时间、地点
1.实习时间:2014年4月9日-4月22日
2.实习地点:衡阳高兴村、蒸湘区蒸湘路和船山大道、中山北路;安徽黄山、宏村;苏州东山镇、明月湾。
三.实习观察地点及其调查内容
1.衡阳高兴村
观测时间:2014年4月9日
观测点的调查内容:利用访谈、踏勘、标图法调查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提出高兴村未来的发展策略。
2.衡阳蒸湘区蒸湘路和船山大道
观测时间:2014年4月10日
观测点的调查内容:蒸湘区蒸湘路和船山大道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调查。首先,要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分类:教育设施、商业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疗设施、市政设施和交通设施;其次,对各区内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摸底调查,包括设施的数量、规模、人均拥有量以及空间分布。
3.衡阳中山北路
观测时间:2014年4月11日
观测点的调查内容:中山北路商业网点的种类、数量、大小以及店面的租金,通过这些分析出中山北路的地价分布趋势。
4.衡阳高兴村
观测时间:2014年4月12日
观测点的调查内容: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调查区的资料,利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调查区土地利用的驱动机制。
5.安徽宏村
观测时间:2014年4月14日
观测点的调查内容:调查宏村的传统建筑的数量、建筑年代、建筑规模,简述宏村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和保存的情况,主要传统建筑建造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
6.安徽黄山
观测时间:2014年4月15日
观测点的调查内容:对黄山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7.苏州东山镇
观测时间:2014年4月17日
观测点的调查内容:通过家户调查、现场踏勘、标图、景观观察法分析东山镇村落范围及形态与地形的关系。
8.苏州东山镇
观测时间:2014年4月18日
观测点的调查内容:调查东山镇启园路的商业网点分布情况。
9.苏州明月湾
观测时间:2014年4月19日
观测点的调查内容:调查明月湾的传统建筑的数量、建筑年代、建筑规模,简述宏村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分布和保存的情况,主要传统建筑建造工艺特点和文化内涵。四.体会与收获
这次地理野外实习不仅让我们丰富了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认知程度。在这个野外实习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对我们生活或专业领域内碰到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
本次野外实习,也算得上是一次毕业旅行。在看过很多地方后,我们会发现,有差别的地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域发展前景,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安徽宏村及苏州明月湾上看出来。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决定了其主要的建筑骨骼。
任何在地理空间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找到能与之对应的地理因素,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产生各种地理人文景观现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则是在本次实习过过程中感觉到应该锻炼的地方。也就是说,以后要通过综合地理学各种理论、方法来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现象。
第五篇: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西江苗寨:民族建筑之瑰宝
提要: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存放农具,关养牲畜、储肥,二层住人,设有堂屋、灶房、卧室、客房。西江千户苗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为贵州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
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西江千户苗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整座苗寨天然地形成一对偌大的铆,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范,被建筑界赞为“民族建筑之瑰宝”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其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被苗族尊奉为祖先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在涿鹿大战中不敌黄帝,败走疆场,溃退中原。苗族先民由此开始了一场没有尽头的迁移,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被称为人类史上的“最古长征”。
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苗族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方面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苗家整个村寨都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被现代建筑学家们誉为最具生态的建筑方式,木制杆栏式建筑既解决了山地建筑平地少的问题,也解决了农家杂物堆放及牲畜的圈养问题。建筑一般为三层,第一层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题,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
被称为“千户苗寨”的西江苗寨,位于贵州凯里的东南,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素有苗都之称。西江是苗语音译,意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全寨有5个家族,每个家族有一座鼓楼,共5座鼓楼、5座花桥、5座侗戏楼。
花桥又称风雨桥,风雨桥跨河而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这些兴起于汉末乃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都是上等的杉木凿榫衔接,工艺复杂,装饰讲究,廊顶上竖起几个多重檐的亭阁式宝顶,桥、廊、楼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桥的实用性功能。苗寨接待很多客人时,就会在风雨桥上展开长凳长桌,将饭菜一碗碗摆放齐整,点上蜡烛,那种热烈、喜庆、祥和与欢乐的长桌宴,令人终生难忘!
西江苗寨依山傍水南而建,远看苗寨,吊脚楼层层叠叠,呈金字塔形。近看才发觉它的实用性、科学性,吊脚楼立于平地,吊脚半边楼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就坡面开成上下两级屋基,下级竖较长柱,上级竖较短柱,使前面半间楼板与后面半间地面平行,形成半边楼。每排柱的最外一根自上而下截齐上屋基处,形成吊脚柱,“吊脚楼”因此得名。吊脚半边楼多数是三间正房带一间横屋面的“偏厦”或顺屋面但稍低于正屋的“一矮”,正中间为堂屋,带吞口。走廊较宽,置连接两吊脚柱宽尺许的坐枋,坐枋上置外伸横梭柱,嵌数十根弯月形木条连接坐枋,形成坐椅栏杆,称“阶息”。走廊多从上屋基处起直通堂屋,用细木条镶成齐腰高网状或直条栏杆通廊。大多为三层结构,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又连绵成片,房前屋后有翠竹点缀。
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存放农具,关养牲畜、储肥,二层住人,设有堂屋、灶房、卧室、客房。堂屋中央摆着一张木制花边长桌,为迎客宴席之用。堂屋前为曲形木条栏杆,供夏天乘凉和小憩。木楼前面左右板壁上雕刻各种花鸟图案,门窗用小木条装成花边图案。三层为粮仓。居住层有长廊,围有木栏,设有长凳,苗家姑娘多在此挑花刺绣,人称长廊木凳为“美人靠”。这种房屋具有民族独特的工艺和风格,既美观大力,又舒适清爽。房前房后不远处,建有晾禾架和谷仓。户与户之间的路用青石铺砌连通,并有排水沟;有的人家房屋前后还用小鹅卵石砌铺。苗寨以青石板路串连,枫树成林,枫香扑鼻。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
“自古苗人住高山”,西江1200多户民居中绝大多数修建在70多度左右的陡坡上。能工巧匠们用智慧的双手在这苗岭深处建造了一座气势雄伟、宏大磅礴,让人惊叹的天上楼阁。每一幢木楼的房基,都用石块堆砌而成,坡度越陡,所砌的房基也就越高,为稳固起见,房基还分两级甚至三级。依山就势,西江的“吊脚楼”实际为“吊脚半边楼”,在苗语中意为“把平房抬起来的楼”。即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齐二楼楼板处栽下,成悬在半空状。这些房屋全以榫头衔接,可历百年风雨不倾斜,造就这些房屋均为无图作业,全凭一把尺子,一根墨线,一把锉子,一把斧头来完成,造型结构全在师傅的记忆。西江房屋的屋面依山势而定朝向,一般为坐西朝东,坐南朝北,层顶全盖以小青瓦。户与户之间有小青石铺砌的小道连接,整齐卫生、舒适清爽,吊脚木楼栉比相连,次第升高,整座苗寨天然地形成一对偌大的铆,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范,被建筑界赞为“民族建筑之瑰宝”。
西江千户苗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为贵州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之
一、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屯堡建筑
屯堡建筑将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有一段顺口溜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走入屯堡古镇,看到的是石头,手摸到的是石头,脚下踩的仍然是石头,宛如走进一个石头的世界。
天龙屯堡的石屋体现了居住与军事的完美结合,无战事时为居住用房,有战事时为防御设施。天龙屯堡的石墙高大,厚实,牢固,带有可以了望四周的碉楼,碉楼在当街一方设石窗,主要用于战时的观察和联系,这种石窗构造十分特殊,内宽外窄,称为“猫儿窗”,从外面较难射中窗内的目标,但可从内向敌人发射弓箭。屯堡石屋的石门构造都比较矮小,必须弯下腰来才能进去。遇有战事,敌人便难以攻进院内,石屋的人就易于防守,可有效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屯堡民居建筑既独立,同时又跟整个村寨的布局浑然一体,所有民居都可通过后门相通。
天龙屯堡古镇的石巷纵横密布,将整个古镇连为一个整体,在错综复杂中却又井然有序。战争时期,敌人一旦进入巷中,就像进入迷宫,关上巷门,就如关门打狗一般。
屯堡石头建筑在充分体现军事防御功能的同时,也蕴含着屯堡人所传承的江淮文明和精湛的建筑技艺,屯堡人的民居建筑十分细腻精巧,而以民居的门头上雕刻最为繁复,有花窗、花板、垂花柱。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