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请验报告(通用)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请验报告
Xxx农发办:
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x委、x政府和农发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早动手、早准备,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已全面完成了项目区的开发任务。经我x组织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技术干部,对农发项目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验收,已经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符合《xx省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现申请对xx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验收。
年月日
第二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调研报告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有机整合有利于项目资金优势互补,有利于减少多头申报、重复建设和解决多头管理、分散使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一步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连片、持续开发、扩大规模”的目标,有利于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范围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奠定坚实的农业农村基础。但在实践整合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资金申报阶段
其他项目资金大多需要对上争取,地方为了争取上级项目专项资金,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资金性质,对每个项目都要编撰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申报时间又不一致,这就在申报时可能存在不知道其他项目资金有多少,能够做些什么。这就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无法与其他项目资金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作用,致使项目实施中可能就存在项目调整或变更。
(二)规划设计阶段
由于整合的资金性质不同,在规划设计阶段可能存在使用的标准就不同。如:公路建设,交通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是交通部门的标准,其他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可能就是农机部门机耕道的标准。在概算方面,各项目主管部门使用的概算标准可能不一样。另外,有的项目需要农户投工投劳,属财政补助项目;有的项目又是财政全额预算。这就会造成在今后工程整合发包时,一样的工程不同的单价,不同的要求。
(三)组织实施阶段
1、整合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要求不一样。有的项目需要聘请监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的项目是要求村组、群众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管理。由于监理单位与监督小组的专业、素质不同,在项目监督管理中无法一致。
2、整合项目建设方式可能不一样。有的项目由工程队施工,有的项目由农户自建或村委会委托建设,这就需要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增加更多的现场技术人员和指导人员。这样整合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困难加大。
3、整合项目实施对农户的要求不一样。如:国土整理项目不用农户自筹,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必须农户自筹,项目区农户存在攀比心理,给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4、整合项目实施招投标规定不一样。有的项目要求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实施“民办公助”,有的项目要求严格按招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全包建设,这些都会给项目实施和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四)验收报账阶段
1、整合项目验收确认有一定难度。有的在整合项目实施时,并没有明确哪种资金实施哪一部分,可能是把两种或多种资金合起来做一个工程,但项目验收又是各个项目验收各个项目。验收时就会无法确认各种资金完成的具体工程量。
2、整合项目报账难度大。由于是整合资金实施,可能存在一个工程的建设由两种或多种资金构成,如何实施报账,在哪种资金中报账多少,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比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建工程需要进行竣工审计,但绝大部分其他项目资金不需要竣工审计,只是通过财政投资竣工结算评审就可以与施工单位进行结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建工程竣工审计需要县级农发机构承担一定的审计费用,并作为工程成本间接费用列支报账;而对于整合项目在进行聘请中介机构或审计局进行工程竣工审计时,不可能只审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而不审计其他项目资金投入部分(实际上有的项目也无法分开),这样就会多产生审计费用。
二、对策建议
要真正改变财政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低下的状况,就必须加大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的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形成规模出效益,实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目标。
(一)高度重视,形成整合机制
1、提高到项目整合的认识。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县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对财政资金整合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项目资金整合仍有畏难情绪等困难和问题,积极创新,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工作,形成机制,以保长效。
2、建立健全整合机制。在整合机制上要做到:一是成立整合机构,落实责任和人员。县级政府应当成立财政资金整合办事机构,负责对全县项目整合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同时,要明确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按统一要求进行项目整合,确保整合项目实施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明确整合范围。要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整合项目资金的要求,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与土地整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其它项目资金相互配合、统筹安排的投入机制。三是坚持整合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将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各类项目资金互相支持、相互配合的聚合效应,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和资金使用效益,避免重复投资,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科学规划是整合项目资金、实行规模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个统一的中长期规划,就很难对财政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就仍然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整合资金、规模开发就会是一句空话。因此,县级政府应当对某个区域或哪些乡镇发展什么主导产业,建设哪些基础设施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农业综合开发的统一规划中要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科学合理布局”的原则。一是注重项目区选择的科学性。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整合项目集约建设的原则,根据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标准,选定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有机结合起来的项目区。二是注重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整性。整合项目区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要按照“围绕产业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产业、做大产业促增收”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两大目标,做到既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有高效农业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三是注重项目工程的互补性。针对国土、交通与农发办之间项目建设内容交叉、标准不一的实际,对同类工程采取规划时地点结合、建设时工程互补的办法进行处理,确保工程标准一致、质量可靠。四是注重项目建设时间的连续性。为真正发挥规模开发效益,规划时始终坚持大手笔、高起点的原则,实行“滚动开发”、分步实施,而不是“遍地开发”,既有总体规划,又有实施计划,确保项目区建设时间的连续性。
(三)有序管理,统一实施
1、整合项目要做到有序管理。对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实施的项目,要落实牵头部门,避免多头管理,最终造成无人管理的问题;要形成整合项目实施方案,对整合的各个项目的实施地点、实施内容、资金投入、资金报账等进一步明确,对项目实施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做到整合项目只有一个牵头部门,根据实施的内容明确责任人和技术指导人员,确保项目实施有人管理、有序管理。
2、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实行“四个统一”。一是统一质量标准。根据有关行业标准,结合总体规划,统一规范路、渠等基础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标准,使工程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二是统一管理程序。要对每个项目制订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对整合项目实行“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杜绝一个项目多人领导、多人管理。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理制,对凡不执行上述规章制度的,或未按规划设计施工且工程质量不合要求的一律实行“四不”,即不收方、不验收、不报账、不划款。同时,采取现场查看、临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矛盾协调。三是统一竣工验收。明确了复验内容,规定复验程序。县级复查验收时,要请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改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组成的县级验收工作小组,对项目工程严格统一验收,凡经复核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办理资金结算手续。四是统一建后管护。工程竣工验收后,统一移交所在乡镇、村管理和维护,要求项目所在乡镇成立工程管护领导小组、村成立管护委员会,制订管护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筹措管护资金,进行经常性管护,并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协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工程发挥长久效益。
(四)强化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报账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资金实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其他大部分项目资金实行乡镇财政报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运行操作,加强了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规范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对报账核算的范围、程序、手续等方面进行统一和规范;明确项目资金管理实行专人专账核算管理制度,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严禁违规列支财政资金。同时,在形成的整合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明确各个项目报账金额的比例。如:一项目整合了两类资金进行实施,在整合实施方案中就要明确:整合项目要分类报账。要根据中标金额乘以各类资金预算时所占的比例,为各类资金报账时的金额。从而使报账时有依可循,避免项目资金之间相互挤占。
2、规范报账程序。对项目资金,原则上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直接将资金结算给施工单位或供应商。对报账手续不规范、支出内容不合规、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不明确的报账项目,财政不予报账。对农民的补助支出按涉农补贴“一折通”要求直接发放到户。特别是工程竣工后,要由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项目实施乡镇进行初步验收,再申请县级部门进行复查验收。县级验收要由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改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组成县级验收工作小组,并邀请监理单位参与竣工验收,填制工程验收单,施工单位报帐时必须做到五有:有申请表、有验收单、有正式施工发票、有工程预算、工程决算、施工合同,做到程序规范,资料齐全,手续到位,报帐及时。
第三篇:曾都区200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自验报告
曾都区200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自验报告
湖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根据《湖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认真开展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在建项目专项检查的通知》(鄂农办函[2006]19号)和国家、省、市有关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的要求,我区于8月下旬在市农发办的直接指导下组织专家组对2005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自查自验,现将自验工作情况及自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自查自验方法与措施
2006年7月11日,我办接省办文件后,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区财政局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并根据国家、省、市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制定了区级自查自验的方法步骤,按照标准严格、形象突出、功能齐全的总体要求对2005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和资金管理进行了全面整改。具体检查组织工作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办于7月11日和7月12日分别召集农发办人员和检查组专家召开专题会议,重点学习了鄂农办函[2006]19号文件精神,会上就检查专班组成、检查方式方法、检查时间安排、检查职责分工进行了详细地安排部署,通过学习确保全体参检人员充分认识到此次检查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力军作用,提高新时期农发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从而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突出重点,明确方法。在检查内容上,我们重点突出八个方面,即项目前期准备情况、项目建设情况、建后效益发挥情况、建后管护情况和资金到位拨付和使用情况,乡村集体和农民筹资投劳情况、资金“三专”管理和报账制情况、会计核算情况等。在检查方式上采取“一听、二看、三查、四议、五结论”,即听项目镇(办事处)情况介绍和工作汇报;看项目建设内容、质量及整体形象;查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档案管理资料;由各参检人员对照验收考核评分标准逐项进行评议打分;由验收组长最后作出综合性验收总评结论。
3、开展自查,自我整改。由于这次检查的涉及面较宽,时间较紧,我们一方面组织专班清查整理财政资金和县级报账的有关资料,主要是看计划执行是否严肃,有无调整计划和增减建设内容的情况,无偿资金县级报账是否规范,有无资金支出与项目计划不一致的情况,同时对照5月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项目县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级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到位的情况,开展自查整改。另一方面要求以项目区乡镇为单位,对2005农发项目和资金开展一次普遍自查自纠工作。
4、组织专班,全面检查。7月23日—26日我办组织农、林、水、审、财等有关部门专家一行7人组成检查专班,对2005在建项目进行全面认真地检查。具体分四步实施,第一步:由检查组集中听取项目区关于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管理情况汇报;第二步:对照上级批复计划和国家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资金管理规定及验收标准等文件,现场查验项目区的建设和管护情况,座谈、走访项目区的干部、群众,听取他们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意见、看法和要求;第三步:清查资金到位拨付使用情况,对照工程检查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清查文档管理情况;第四步: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议,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
二、项目前期工作管理情况
2004年以来,我区根据财政部《关于改革和完善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财政部29号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湖北省粮食主产区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规划》和省财政厅、农发办的文件精神,及时调整了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按照集中连片、滚动开发的思路,牵头制定了《曾都区2004—2010年粮食主产区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规划》,重新修订了《曾都区2004年-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规划》。将全区85万亩基本农田按粮食主产区、灌区或者是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统一规划为何家、安南、府河、曾北等8个土地治理项目区,实行分年治理。目前,我区的高产农田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主核心区,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项目参与并向四周扩展的建设格局。在农发项目的选择和申报上坚持五看一定:即一看项目申报乡镇是否纳入《粮食主产区标准化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范围;二看乡镇是否诚实守信,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偿还;三看乡镇领导班子强不强、是否团结,能不能、会不会为群众办实事;四看群众有没有积极性,是要群众干还是群众要干;五看配套能力是否具备,群众筹资投劳能否落实等。在勘察设计上本着科学、实际、实用的原则,坚持资质专家设计、专班专家评审,逐一对沟、渠、路、桥、站等项目工程定点、定位、定量,严格按照省下达投资额度和有关规定,多方征求意见,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扩初设计,保证了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项目库管理上,对所有开发项目按备选、在建、竣工分类纳入项目库实行项目微机动态管理。
三、项目计划完成和工程质量情况
1、开发任务全面完成。国家批复我区2005土地治理项目2个,涉及淅河、万店、唐镇、万福四个镇、办事处,计划完成中低产田改造任务4.28万亩,实际完成4.28万亩,所有项目工程建设基本上按国家、省批复计划执行,没有擅自变更现象。各项治理措施完成情况如下:(1)水利措施:建拦河坝2座,新建及改造排灌站18座,新打机电井2眼,输变电线路配套2公里,新建和扩建加固小型蓄排水工程13座,开挖疏浚沟渠68.85公里,衬砌渠道74.68公里,修建田间建筑物2230座, 分别占计划的100%。(2)农业措施:改良土壤6000亩,修建机耕路50.1公里,建良种晒场5400平方米,购置和配套农业机械68台(套),分别占计划的100%(。3)林业措施:营造防护林0.4万亩, 占计划的100%。(4)科技措施:技术培训2600人次,购置仪器设备5台,示范推广4500亩,分别占计划的100%。
2、工程建设质量良好。近年来,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将建设重点始终放在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针对制约项目区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采取主攻措施,重点突出了“水袋子、旱包子”的治理,采取合理布局沟渠和建设排灌泵站等方式,结合冷浸田或旱包子的治理,消除了项目区及周边的水利死角和岗地周围低洼的渍洪灾害。在严格筛选立项的基础上,项目区的泵站、涵闸等主体工程建设标准较高,田间工程配套齐全,过去的“水袋子”和“旱包子”,变成了涝能排、旱能灌、排灌畅通、地下水位可控的稳产高产田。在水利措施方面,项目区普遍使用混凝土U型渠、管道输水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技术;排灌沟渠布局合理,田间配套建筑物规范齐全;排灌泵站的各类设备相互匹配,综合设置标准较高;骨干蓄水建筑物安全可靠,利用合理。在农业措施方面有较高标准的机耕路、生产路,田块整齐,田面平整,田间道路宽密度适宜,有一部分机耕道铺设砖渣、碎石并进行了硬化,机械化作业通道设置适宜。在林业措施方面,农田防护林采用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树种,林相整齐,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也较好,长势较好,明显改善了项目区生态效益。土地治理项目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桥涵闸相配套”的农业生产格局。2005农发项目经过区级检查验收,万店先觉庙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和唐镇石伏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都被评为合格以上的工程,自验评分分别为
94.5分、95.5分。
四、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一是在工程建设队伍选择和主要建筑材料采购上采取招投标制。凡是技术要求高,工程难度大的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选择确定工程建设队伍,把好工程质量关;对泵站机电设备、预制U 型槽等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确定生产供应商;对2005项目区工程建设涉及的重点工程、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大的9座泵房、2座漫水桥、8000米硬化排灌渠、泵站机电设备、预制U型槽及全部压力管、涵管等19个标的共计500余万元财政资金进行了招投标,招标结果大大促进了农发“阳光工程”建设,提高了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在项目建设上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把项目区镇、办事处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法人及第一责任人。三是在项目监督管理上强化工程监理制和项目资金公示制。聘请有专业资质的监理单位——随州曾广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部纳入监理范围,对财政投资1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进行重点监理。将项目申报、实施、竣工验收、资金投入额度、施工及监理单位、工程预决算及审计结果在项目区采取设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形式公布,以接受农民群众监督。四是在项目管理上严格区、镇两级农发专管员职责。按综合、项目、财务等岗位职责分工和区、镇级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区级农发专管员和乡镇农发专管员管理办法,将农发专管员按岗位职责的不同进一步细分为区级农发综合专管员、项目专管员、财务专管员及乡镇项目区农发专管员;固定两名副主任和两名办事员作为区级农发项目专管员,在日常工作中与项目区镇、办事处农发专管员和工程监理员一起负责项目区的工程施工和验收报账工作,综合、财务专管员根据省市农发办各主管线上的要求做好各自对口的工作,促进了农发监管工作由临时性向日常性转变,保证了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增强,为我区农发高产农田建设提档升级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五、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资金到位、拨付和使用情况。2005,土地治理项目国家和地方资金投资计划为187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28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85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41万元、区级财政配套85万元),占总投资68%;自筹资金598万元,占总投资32%;按用途分:水利措施997.5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17.41万元;农业措施685.2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67.37万元;林业措施2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5万元;科技推广措施128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项目管理费42.22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其中工程监理费26万元。截止目前,到位资金 187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28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85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41万元、区级财政配套85万元),自筹资金598万元。拨付财政资金1088万元,待拨付财政资金192万元;分项目区为:万店镇先觉庙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拨付财政资金
605.2万元, 待拨付财政资金106.8万元;唐镇石伏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拨付财政资金482.8万元, 待拨付财政资金85.2万元。财政无偿资金报账计划为128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财政无偿资金报账计划为817.41万元;农业措施财政无偿资金报账计划为267.37万元;林业措施财政无偿资金报账计划为 25万元;科技推广措施财政无偿资金报账计划为128万元;其它措施财政无偿资金报账计划为42.22万元,其中工程监理费26万元。财政无偿资金实际报账1088万元,其中:水利措施财政无偿资金实际报账694081万元;农业措施财政无偿资金实际报账246.09万元;林业措施财政无偿资金实际报账25万元;科技推广措施财政无偿资金实际报账96.5万元;其他措施财政无偿资金实际报账25.6万元。
2、资金管理情况。一是健全了制度。按照国家、省办有关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文件规定,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曾都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曾都区农业综合开发单项工程验收和资金报账实施细则》。二是坚持区级财政资金配套制。区财政每年都将农发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了项目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三是坚持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 “三专”管理。四是坚持执行财政无偿资金县级报账制。对项目建设单位上报的施工合同、竣工决算等资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验证,明确规定“三不”,即项目建设单位各项报账资料上报不全的不予拨款;项目建设随意降低质量标准的不予拨款;农发办专管员不到场审核或审核不通过的不予拨款。五是坚持国库集中收付制。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资金筹集、划转支付环节和程序由以往间接拨款模式变为直达模式。
六、项目工程建后管护情况
“三分建,七分管”,建是基础,管是关键。2004年以来我们始终把建后管护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长远大事来抓,把建设和管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发项目发挥长远效益,具体做到了“一统一、二移交、三负责、四落实”;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抓好项目竣工移交。项目区建成经过国家或省(市)验收后,区办将会同项目区乡镇,搞好工程决算、办理工程项目移交手续,落实项目工程管理;二是制定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根据农发项目工程特色、详细制定单项工程管理制度,公约和规程、使管护工作有章可循;三是落实管护责任。要求把每个单项工程的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对有经济效益的工程项目实行承包责任制,对无经济效益的工程项目要落实责任制,使项目工程最大限度地不受损坏和损失;四是落实管护资金。为长期保持工程设施完好率,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区办要求,对有经济效益的工程项目要做到承包自养,对其他工程项目维修资金乡镇村组可采用“一事一议”政策筹集解决。通过以上管护措施,真正实现农业开发项目建设一片,管护一片,见效一片的开发目的,以保证工程运行良好,持续发挥效益。
七、项目建设效益完成情况
农业综合开发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了农民期盼已久,但自己又无力解决的问题,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维持了农业生态平衡、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社会效益显著。农业综合开发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了农民期盼已久,但自己又无力解决的问题,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取得了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淅河镇先觉庙项目区阳光村地处先觉庙水库溢洪道附近,看得到水但是用不到水,村里原有的耕地因为用水没有保证而只能种植芝麻、花生等旱作物,通过在该村新建谌家湾、白鹤嘴等2座泵站、开挖衬砌渠道 12900米,将该村耕地全部改造成稳产高产适合种植水稻的当家田,亩平均增收350元;该项目新建的塔儿湾漫水桥和先觉庙漫水桥,彻底解决了淅河、万店两镇5个村1.2万村民的出行问题和近50万吨粮食、蔬菜、水果、农资、建材的出进问题,当地村民欣喜的称之为“连心桥”、“致富桥”;通过在唐镇石伏项目区新建油坊湾泵站,解决了杨寨村民老少三代期待四十多年而未能解决的用水问题,受到当地干部群众交口称赞,被誉为“连心工程”。
(二)经济效益可观。项目区经过治理后年可新增灌溉面积0.4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8万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4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96.25万公斤,棉花5.33万公斤,油料13.95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947.97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584.89万元。通过与银丰麦面公司签订“优质小麦订单”,由银丰麦面公司向项目区农户免费提供良种,走“龙头企业+项目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新路,项目区种植优质小麦面积达80%以上,户均增收60余元;通过灌排渠道的硬化,农业节水效果十分明显,原来一个星期灌溉用水不能到田块,现在放水只用两天时间,今年整个项目区提前十天插完秧,年亩平节水50余方。
(三)农业技术先进适用。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我办通过对项目区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累计在项目区培训农民2600人次,取得“绿色证书”的有450人,发放农机补贴68台套12.97万元,示范推广了“银丰一号”和“9023—8”等优质小麦的大田种植,推广了高产抗病杂交中稻新品种Ⅱ优205、Ⅱ优084,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Ⅱ优87以及双低油菜华杂4、5、6号,高产优质鄂杂棉4号等名优新品种25个,示范推广优质粮棉油高产、优质种植技术,水稻软盘旱育抛栽技术、油菜直插技术、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技术、病虫害综防技术、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等,示范推广面积达4500亩。把我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真正建成了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农作物新品种试验推广区、粮食稳产高产区。
八、自我评价
我区200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在省、市农发办的直接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和相关规定,强化责任,服务“三农”,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施工、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一是各级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保证了项目区各项工程顺利实施。二是严格按照项目工程计划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工程量和工程项目建设任务。三是各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明显,经济效益高,农民得实惠多。四是在项目建后管护上探索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办法。五是执行了单项工程验收,严格了工程监理制度,确保了工程量完成和工程质量达标。六是规范了资金管理,实行了单项工程报账拨款,有偿资金债权债务落实。
总体评价是:项目选项合理、规划设计合理、建设标准较高,工程质量较好、园田化农田设施配套完善,管护措施落实,其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后劲增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们认为我区200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发任务已全面完成,各项管理工作严格规范,达到了国家、省、市规定的验收标准。
九、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一是在项目建设上,存在项目区之间建设进度不平衡的问题,部分工程建设质量标准不高的问题,少数项目区注重了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配套工程与园田化形象建设。二是在项目管理上,存在部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部分项目区对水利设施和田间配套工程施工监督不力,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够高,有的项目区标志牌和建筑物的编号不够规范,有的排渠的清淤除杂抓得不力,工程竣工移交相对滞后,给建后管护带来一定的影响。三是在资金使用与管理上,一是存在单项工程报账迟缓,报账手续不够规范。二是资金管理重视报账程序,忽视对实际工程的监管;重视对计划的监督执行,忽略了实际工程施工中项目变动的跟踪问题。三是在农发财政有偿资金回收中抱有用观望攀比心理,缺乏切实可行的回收措施,回收任务不能按时完成。
2、改进措施。一是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优质高产农田示范建设,加强前期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开发的整体水平,积极探索项目区农民增收的路子。二是对项目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整改,保证计划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到位。三是进一步强化工程管护,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搞好移交,落实责任,保证项目工程长久持续发挥效益。四是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加强对农发财会人员的培训,规范农发财务核算管理;进一步强化有偿资金的管理,确保有偿资金的回收。
(二)几点建议
1、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亩平投资标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是高产农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亩平投资标准平原地区为440元(财政资金为300元)、丘陵地区570元(财政资金为400元)与高产农田建设亩平投资标准1000元相比差距较大,导致项目工程质量不能从整体上达到高产农田建设的要求。因此,建议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亩平投资标准,并使之与高产农田建设亩平投资标准保持一致。
2、取消或适当减少土地治理项目投资中群众筹资投劳比例。因为土地治理项目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充分体现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公益性强,加之当前农民收入较低、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以老、弱、病、残者居多,在项目受益范围内进行筹资投劳可使每一农户承担数额占家庭收入比重过大,导致项目区农民负担过重,迫使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足,从而起到事与愿违的作用。在各级政府要求给农民减负的情况下,农民群众再大量投入实物或现金进行项目建设有相当难度,同时,涉及的又是千家万户老百姓,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议取消或者适当减少土地治理项目投资中群众自筹比例(不超过中央财政资金20%为宜)。
3、建立健全农业综合开发中央及省级财政有偿资金呆坏账核销机制。当前,由于受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负担过重、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回收异常艰难,地方财政包袱沉重。据统计,我区自1989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累计到期未收回中央财政有偿资金985万元,其中因厂垮人散而造成农发财政有偿资金到期不能回收的有286万元,因自然灾害造成农发财政有偿资金到期不能回收的有306万元,因公路、铁路、开发区建设占压农发项目区而造成农发财政有偿资金到期不能回收的有239万元,因其它原因造成农发财政有偿资金到期不能回收的有154万元。这些数量可观的呆、坏、死农发财政有偿资金落在基层而无法核销,现已严重阻碍了我区农发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此以往将非常不利于农业综合开发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建议国家、省建立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呆账核销机制,定期对往年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进行核销,逐步化解沉淀在基层的财政有偿资金债务,以利于基层的农业综合开发机构能够甩掉包袱,轻装上阵,把服务于“三农”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搞得更好。
第四篇: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招标投标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国农办〔2001〕224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区经国家批准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土建工程和物资设备采购,100万元以上单项工程的规划设计(扩初设计)和工程监理,以及某些投资额大且竞争性强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的招标投标。
第三条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投标,是招标人和投标人法人之间的经济活动,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开展竞争。第四条
凡具备本细则规定条件的招标单位,可组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招标工作。凡具备农业综合开发涉及的水利、农业、林业工程设计与施工、监理企业资质和符合经营范围的其他企业,均可参加与其资质和经营范围相应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投标。
第五条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投标基本程序:临时成立招标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或发出投标邀请书,发放或出售招标文件,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
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职责
第六条
依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要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投标工作,原则上由旗县农发办事机构组织实施;跨旗县的土建工程由盟市农发办事机构组织;跨盟市的土建工程和进口仪器设备的采购由自治区农发办事机构组织。
(一)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由盟(市)农发办事机构组织实施招标投标工作。
(二)通用型的开发物资如地埋管道、水泥、水泵、大中型农机具、网围栏、草籽的采购原则上由盟(市)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组织招标投标工作,并且由投资旗(县)农发办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负责人参与招标投标工作。
(三)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由自治区水利部门和农发办事机构负责组织。
(四)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监理的招标投标工作由自治区农发办事机构组织或委托盟(市)农发办事机构组织。第七条
各级农业综合开发物资采购的招标投标工作原则上通过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实施,并接受同级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章
招
标
第八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人(简称“招标人”),是依照本细则规定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活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九条
招标人开展招标工作,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投资计划已经批复;
(二)有组织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
(三)有组织审查投标单位资质的能力;
(四)有组织开标、评标、定标的能力;
(五)有与投标单位谈判的能力;
(六)具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招标人不具备第九条二、三、四、五款条件的,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招标代理机构应该择优选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为招标人指定代理机构。第十一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可采用下列方式进行:
(一)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公开招标时,不得限制符合投标资格的单位参与,经资格审查后认可的投标单位不得少于3个。
(二)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较大的土建工程项目,宜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小型土建工程项目可采用邀请招标或政府采购方式;规划设计(扩初设计)宜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工程监理可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或政府采购的方式。
实行物资统一采购的单项土建工程财政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为较大项目,未实行物资统一采购的单项土建工程财政投资在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为较大项目。
上述单项工程是指项目区内的水利、农业、林业等单项治理措施所涉及的同类工程。第十二条 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在县级以上的相应报刊上发布招标公告。
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3个以上(含3个)具备承担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其他组织发出招标邀请书。
第十三条
采用代理招标的,招标人必须与招标代理机构签订书面协议。招标人应当向招标代理机构提供招标所需的有关资料并支付委托费,委托费的金额及支付方式由双方当事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协商确定。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十四条
招标代理机构应当在招标人委托的范围内办理招标事宜,提供以下服务:为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审查投标人的资格,按程序组织招标,监督合同的执行,对招标人进行购后服务等,并遵守本细则关于招标人的规定。
第十五条
招标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实施公开招标的,通过国家和自治区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
(二)实施邀请招标的,由招标人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特定法人或其他组织中,通过随机方式选择三家以上的单位,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
(三)组织编写招标文件,并经招标人核准;
(四)组织对投标人进行资格评审,确定的投标单位经发标的农发办事机构核准;
(五)发售招标文件;
(六)必要时组织投标人勘察现场,解答投标人提出的问题,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投标人;
(七)组建评标委员会,制定评标办法,编制标底;
(八)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时间、地点召开开标大会;
(九)按事先规定的评标原则和办法,组织评标,并提出建议中标单位;
(十)招标人核准中标单位;
(十一)发放中标通知书,并与中标人签订合同,退还未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第十六条
招标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投标人须知;
(二)招标项目名称;
(三)招标项目主要内容要求;
(四)评标方法和标准;
(五)投标人应当提供的有关资格或资信证明文件;
(六)提交投标文件的方式、地点和截止日期;
(七)开标、评标、定标的日程安排;
(八)合同的主要条款。
评标方法和标准参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行业规定执行,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招标投标具体评标办法与标准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
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
(二)招标项目的名称;
(三)招标项目的情况介绍;
(四)获取招标文件的方法、地点和时间;
(五)对招标文件收取的费用;
(六)其它需特殊说明的事项。
第十八条
招标人可以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承包方式,一般采用总价承包。
第十九条
施工招标可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大小、技术复杂程度、工期长短、投资结构、施工现场管理条件等情况采用全部工程、单项工程或者分段工程等形式进行招标。
第二十条
招标文件发出后,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修改或补充,至少应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5天正式通知到所有投标单位;延期发出通知,投标截止日期应当相应后延。需修改或补充的内容应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第二十一条
除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以外,招标文件不得有针对或排斥某一潜在投标人的内容。
第二十二条
招标人按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发放或出售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售出后,不予退还。
第二十三条
招标人必须对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其他情况进行保密。
第二十四条
从招标公告发布或投标邀请书发出之日到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不得少于30天。
第四章
标
底
第二十五条
土建工程和工程监理招标应当编制标底,标底可以由招标人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代理机构组织编制,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复合标底,即招标人确定的标底与投标人报价按一定比例的加权平均数。第二十六条
标底必须控制在计划批复和批准的总概算之内。采取复合标底,超过投资概算的,以废标处理,重新招标。
第二十七条
一个招标项目,只能有一个标底,不得针对不同的投标单位而有不同的标底。
第二十八条
标底一经审定应密封保存至开标,所有接触过标底的人员均负有保密法律责任,不得泄漏。
第五章
投
标
第二十九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标人(简称“投标人”)是指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三十条
投标人应具备的条件:
(一)与招标文件要求相适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招标文件要求的资质证书和相应的工作经验与业绩证明;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三十一条
投标文件应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条件做出响应。投标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投标函;
(二)投标人概况;
(三)属于土建工程和物资设备采购的,应提供投标报价、报价细目及与报价有关的技术文件;
(四)属于规划设计(扩初设计)和工程监理的,应提供投标单位的资质证明等材料;
(五)招标文件中要求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二条
投标文件应加盖公章和有法定代表人的签字或印章。
第三十三条
投标文件应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截止日期前密封送达。投标人有权要求招标人提供签收证明。招标人应对收到的投标文件签收备案。在截止时间后送达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开启并退回。
第三十四条
投标人可以对已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补充和修改,并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的截止日期前书面送达招标人,作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第三十五条
两个以上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联合体各方均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章
开标、评标和中标
第三十六条
开标应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公开进行。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全部评标委员会成员、相关单位代表和投标人参加。
第三十七条
开标时,投标人或者其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也可以由招标人委托的公证机构检查并公证;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当众开启并宣读投标人名称、技术目标及其他内容。第三十八条
开标过程应记录在案,招标人和投标人的代表在开标记录上签字和盖章。第三十九条
招标人在开标前负责组建评标委员会。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和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专家人数占2/3。
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评标委员会专家委员的产生,可以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直接确定。专家委员必须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10年并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与投标人有利益关系人员不得进入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必须保密。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代表各自的单位或者组织,不得私下与投标单位接触,不得泄漏评标情况和评标结果。第四十条
招标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评标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工作。
第四十一条
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对所有投标文件进行审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其投标书无效:
(一)投标书未密封不符合要求的;
(二)投标文件未加盖投标人公章或法定代表人未签字和盖章;
(三)投标文件印刷质量不好、字迹模糊;
(四)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不符;
(五)投标文件没有满足招标文件规定的,招标人认为重要的其他条件;
(六)提供虚假资料或未按规定交纳滞纳保证金的;
(七)逾期送达投标书或者证明文件的。
第四十二条
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不明确的地方进行必要的澄清、说明或答辩,但投标人在进行澄清、说明或答辩时,不得超过投标文件的范围,不得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不得阐述与问题无关的内容,未经允许不得向评标委员会提供新的材料。澄清、说明或答辩的内容必须书面记录。
第四十三条
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对投标人进行综合性评价比较;设有标底的,应参考标底。
规划设计(扩初设计)、土建工程和工程监理的评标,采用综合评标法。物资设备采购的评标,采用合理最低投标价法。
第四十四条
为防止投标人哄抬报价或者盲目压低报价,投标的有效报价应在标底价的上3%和下10%之间。第四十五条
评标委员会依据评标结果,提交书面评标报告。评标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对投标人的技术方案评价、技术、经济分析;
(二)对投标人承担能力与工作基础评价;
(三)推荐满足招标项目条件的中标候选人3名;
(四)对投标文件的书面修改意见;
(五)对投标人进行综合排名。第四十六条
招标人根据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招标人也可以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第四十七条
评标委员会经评标,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招标人应当按照本细则重新招标。
第四十八条
招标人应当在开标之日后15天内完成评标工作,确定中标人。
第四十九条
中标人确定后,由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后一周之内,应当与招标人签订书面合同。
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五十条
招标人与中标人不得相互串通调整中标内容和标底价格。
第五十一条 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也不得将招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第五十二条
中标人不得将中标工程整体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非主体工程分包的,应当提供分包单位承包能力证明,由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并征得招标单位同意。分包工程由中标单位负责,不改变承包合同内容。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细则规定,应当招标的项目而不进行招标的,或者将应当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规避招标的,按违纪处理。
第五十四条
招标人存在隐瞒招标真实情况、串通某一投标人排斥其他投标人、索贿受贿、泄露有关评标情况、任意终止招标的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给投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五条
投标人存在提供虚假投标材料、串通投标、采用不正当手段妨碍、排挤其他投标人、向招标人行贿的行为,影响中标结果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取消投标人3年的投标资格。
第五十六条
评标委员会成员收受礼金或其他好处、向投标人透露有关评标情况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资格,并通报所在单位。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细则由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五十八条
本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试行。
第五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县**乡**村大党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名称:**乡**村大党山农业综合开发
2、项目承担单位:**县**乡**村委会
3、项目负责人:电话:***
4、项目地址:**县**乡**村
5、项目内容:种植
反季节蔬菜1200亩,种植200亩晚熟油柰。
6、项目进展情况:在**乡**村反季节银耳生产已形成规模,是全县最大的反季节银耳生产基地,已建造反季节银耳专用房200多间,完成了项目预可行性论证。
7、项目功能: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推动再就业工程的实现,以“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项目建设理由和必要性:
**县**乡**村大力发展银耳生产,今年以来全村共栽种银耳1200万袋,获利450多万元,人均增收1900元左右,银耳生产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由于多年来食用菌的发展,食用菌已成为**乡的支柱产业,90%以上的种植户都栽培有各类食用菌,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近几年来,食用菌生产已由过去人菌合用房状态转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地,进行专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主要是因为专用房具有保温好,感染率低,产量高等特点。
**村总人口2400多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特别适宜发展反季节食用菌生产。近两年来,该村积极引导农民向银耳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利用村落周围地势平坦开阔,新建银耳生产专用房200多间,并对旧菇棚进行彻底翻新改造。由于银耳房比较连片、集中、易于管理,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产量。与此同时,该村还制订了村规民约,加强对银耳生产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降低银耳的感染率。该村还成立了护村队,保护外来商贩和务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该村积极帮助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大力进行新品格的尝试种植和推广。
据了解,仅开春至今,**乡信用社在**村就发放了150多万元的食用菌专项贷款,全村有90%的农民从事银耳生产。目前,该村已开通**至**的村道,解决食用菌生产的交通问题,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
**油柰优质高产,规模大,但由于**油柰成熟期一致,果品上市过份集中,常常造成油柰季节性的过剩,引起市场价格的下降,经常出现卖果难,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为了叉开油柰上市时间调节和延长油柰市场的供应期,通过我县科技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终于培育出晚熟油柰的新品种,比普通油柰延迟15-20天成熟,而且保持了原有普通油柰优质、高产的特性,同时克服了油柰成熟期裂果严重这一长期以来不能解决的缺陷,使裂果率从普通油柰30%降至10%以下,促进了柰园产量和柰果的品质,同时提高油柰的销售价格,延长柰果市场供应期,增加果农的经济效益,晚熟油柰的培育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为**油柰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极大促进我县油柰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①**村是我乡第二大行政村,总人口2400多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海拔800多米,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量为2200mm,特别是大党山海拔高达1020米,坡度10—25度,该村每年栽培白木耳1200万袋,获利450多万元。大党山土壤肥沃,植物生长繁茂,空气清新,交通便利,邻近无妨碍果树和蔬菜的污染源。去年5月中旬,县农业专家一行到过该地实行实地考察,据专家们考察后分析,泥炭土在大党山土壤中的含量相当高,十分有利种植反季节蔬菜和建造食用菌标准房,并处于无污染地带,具有独特的南国北原气候,气温低气质低,夏季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3.9℃;昼夜温差大,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且受高海拔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夏凉气候,很适合甘蓝类及夏阳大白菜等品种反季节蔬菜的生产和百合康乃馨等花卉的种植。②高山区8万亩耕地的土壤主要是渗育型水稻土,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3%以上。蓄肥保肥能力强,同时有1.2万亩耕地,通过近5年来长期种植马铃薯,蔬菜等作物,不断增施有机肥的改良,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提高。土壤中六六六ddt和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地的土壤卫生标准。③高山区灌溉用水,全部来源山涧小溪水,和境内水库蓄水,无工业废水,废液污染。灌溉用水各项指标均低于无公害灌溉用水标准。特别是含盐量大大低于无公害标准。④境内远离工业,无工业废气,境内原始生态林多,阔叶林面积大。大气中总悬浮微粒,飘尘,so2,co,氮氧化物浓度均低于国家一级标准。
2、交通条件:对外联接三级柏油公路,村内道路四通八达,交
通方便。
3、水电充足,通讯便捷,人力资源丰富,全村2500多人口,由于食用菌生产比较多,没有外出劳工人口,有劳动力2000多人,农民文化素质高,对学习科学技术、接受新鲜事物强,种植食用菌经验丰富。地势平坦,是兴办工业企业的理想之地。
四、项目方案设计:种植反季节蔬菜1200亩,种植200亩晚熟油柰。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反季节蔬菜:总投资180万元。
1、开垦梯田1200亩计120万元;
2、购基肥计18万元;
3、建蓄水池30个计2万元;
4、建管理房8座计20万元;
5、排水沟及道路建设计20万元。
(二)种植200亩晚熟油柰:总投资35.55万元。
1、开垦梯田200亩计7.6万元;
2、挖定植穴计3.6万元;
3、购基肥计10.8万元;
4、购种苗计3.6万元;
5、建蓄水池14个计0.7万元;
6、建管理房4座计5.2万元;
7、排水沟及道路建设计4.05万元。
资金来源为:村民自筹30万元,**村自筹13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用地,向省、市、县有关单位争取项目补助资金55.55万元。
六、财务分析:
1、项目投资估算:215.55万元。
2、年收入及税收附加估算:600亩反季节蔬菜可提供100万公斤的蔬菜,每公斤0.3元计,每年产值30万元,4年后收回成本,200间食用菌专用房投入生产,平均年产量200万吨,产值40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利息300万元,年利润100多万元。盛产期每亩油柰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200亩柰园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晚熟油柰果20万公斤以上,按最低价每公斤售价3元人民币,计算共产值60万元,扣除管理费24万元,200亩柰园每年纯利润可达30万元。
3、社会效益:该项目建成后,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带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推动再就业工程的实现,以“公司+基地+农户”运行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七、市场分析和结论
此项目建成后,**村经济得到发展,剩余劳动力得到解决。600亩反季节蔬菜可提供100万公斤的蔬菜,每公斤0.3元计,每年产值30万元,4年后收回成本,200间食用菌专用房投入生产,平均年产量200万吨,产值400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利息300万元,年利润100多万元。盛产期每亩油柰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200亩柰园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晚熟油柰果20万公斤以上,按最低价每公斤售价3元人民币,计算共产值60万元,扣除管理费24万元,200亩柰园每年纯利润可达30万元。
综上所述,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能够带动当地绿色食品发展,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无公害行动计划的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