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延津县长祁文华谈统筹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河南省延津县长祁文华谈统筹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目前,延津县站在了历史的高点和经济的拐点,进一步提升“三化”建设水平是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的正确判断和必然选择,必将成为推动延津县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争取3~5年把延津县建设成富强秀美和谐的现代化城镇,为全县48万人民谋福祉,共享发展成果。”这是8月20日,延津县县长祁文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对记者说的一番话。
延津县在统筹城乡和“三化”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突出城镇化,按照“膨胀县城、发展集镇、建设新村”的城镇化工作思路,协调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
祁文华说,产业支撑是推进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延津县今年实施了工业跨越工程和现代农业行动,今年以来,全县共谋划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30个,计划总投资113.3亿元,已完成投资21亿元。
延津县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园先后引进了大批知名食品企业。目前,该园区已形成以小麦专用粉、高档挂面、食用油、速冻食品、白酒饮品为主导产业的食品加工基地,初步形成了从原粮生产到精深加工到餐桌食品的产业链条,一手抓小麦品质,一手抓小麦深加工。已跻身“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上,延津县探索建立了“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和“订单+期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已成为全国大宗农作物产业化经营的典型,被称为小麦经济发展的“延津模式”。立足农副产品资源优势,扶持发展了18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15家,延津县已成为河南省食品工业强县。
伴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范围也将不断拓展,城市框架将进一步拉大。延津县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生态宜居、打造精品”的城建工作思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祁文华说:“我们积极发展壮大上联县城、横连集聚区、下接新型农村社区的新集镇,实行分区域带动、块状发展的模式,集中力量实施小集镇与农村经济联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使其充分发挥其城镇化建设的节点、载体和纽带作用。”祁文华认为,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节点,也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延津县已启动建设了榆林乡榆东社区、榆林社区,小潭乡祥安社区,东屯镇东屯社区等18个新型农村社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1亿元,完成和在建住房2907座,拆除旧宅基1040亩、复耕560亩,已有590余户农民搬进了环境幽雅、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
提及民生工程,祁文华动情地说: “抓好延津县民生工程是我们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重在为民,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目标已经确定,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延津有一支能拼善战的干部队伍,我相信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延津县一定能够成为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城镇秀美、和谐稳定的现代化新兴城市,奏出跨越发展最强音。”采访结束时,祁文华充满信心地说。
第二篇:每日时评:积极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每日时评:积极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之路c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略。进入新世纪,各地推动“三化”协调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认识和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三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关系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方面。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河南省近年来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子,并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取得了新突破,获得了新启示。
推动“三化”协调发展需要探索新路径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在系统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基础上,作出了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一些地方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但两种不协调现象仍未得到有效克服:一是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但粮食产量下来了,生态环境破坏了;二是一些地方粮食生产、生态环境保住了,但经济发展上不去。要想既避免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中忽视农业和生态环境,又避免为了保粮食、保生态而拖累经济发展,就必须创新“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模式,因地制宜地探索和创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河南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并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核心,以产城融合、集约节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过程。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就是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突破口,把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作为实现引领的根本着眼点,通过城镇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带动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促进产城互动、产业互动、城乡互动,从而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引领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调整,实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把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作为战略突破口
当前,我国仍处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酵,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对外贸易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进一步提振经济,实现更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将扩大内需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首要任务,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同时应看到,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必然伴随土地占用增加,推进“三化”进程与确保耕地红线成为两难问题。而且在传统工业化和传统城镇化模式下,高速度产生高消耗,低水平造成高排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突出矛盾。因此,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立足实际、遵循规律,破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之间矛盾的有效举措,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形态产生了显著影响,出现了经济服务化、工业服务化的趋势,高附加值环节逐步向研发、服务两端集中,现代工业发展更加依赖信息、研发、配套服务和环境等,工业化越来越多地需要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带动。这与传统的以物质资本积累为主要动力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对聚集人口、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城镇化要求更高。这是必须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深层原因。当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仍然是富民强省重中之重的任务。但也应看到,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后,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升级。这就需要借助城镇化所带来的环境优化、城镇综合功能不断完善的优势,吸引和壮大一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发挥城镇集中集聚集约效应,吸引和集聚科技要素,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创新支撑与人才支撑;依托城镇发展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提升“三化”协调度的必然要求。“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产城协调、产业协调和城乡协调。推动产城、产业和城乡协调发展,需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市功能完善、生产要素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使现代城镇体系成为培育现代产业体系的土壤和高地,推动依城促产、以产兴城,实现产城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进而拉动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实现产业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大
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互动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加快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谋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城镇化处于加速推进阶段,新型城镇化才具备发挥引领作用的条件和可能。从河南省来看,城镇化水平低已经成为诸多矛盾的焦点。2011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0.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7个百分点。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创造性地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构建由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组成的现代五级城镇体系,以覆盖整个农村的农民多维转移路径替代单一的进城转移路径,可以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打破过去城乡二元分割和要素单向流动的局面,为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创新、人才、信息等高端要素集聚平台,推动城乡统筹,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启示
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在要素组合上,强调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视野中优化资源要素的空间重组,突出节约集约,提高科技含量;二是在驱动机制上,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并将现代城镇体系延伸至新型农村社区;三是在目标导向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致力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河南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探索和创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立足本地实际,坚持解放思想。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遵循发展规律,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以解放思想为总开关,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探索新路,稳中求进,务实发展。面对质疑不能裹足不前,而应开放包容、冷静反思;出现偏差不能回避遮掩,而应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有了成效不能骄傲自满,而应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只有这样,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才能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立足统筹发展,坚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条路线,既有各自的演进路径和运行规律,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根本在于协调,关键在于统筹。不仅需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各自的发展提升,更需要推动产城之间、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统筹发展,使“三化”之间形成相互适应、相互支撑、互促共进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关系。
立足区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应认清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本地实际选好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应立足各区域不同的产业基础、人口禀赋、城乡格局、生态环境、文化底蕴以及综合实力等条件,在推动“三化”协调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动力、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而走出符合区域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立足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转型发展。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主题主线不动摇,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加快推动从一家一户、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转变;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转变;从二元分割、粗放扩张的传统城镇化向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转变。
立足以人为本,坚持务实求效。新时期新阶段,实现从传统“三化”向新型“三化”转变,推动新型“三化”协调发展,必然面临改革攻坚、发展转型的挑战和考验,任何急功近利、脱离群众的冒进和偏差都可能引发社会矛盾,造成发展受阻。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敢闯敢试、开拓创新,又要顺应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办实事、求实效,把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谋划发展的根本出发点,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型“三化”协调发展之路。
第三篇:郑州: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郑州: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2002年以来,郑州市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同时,结合省会城市特点,提出了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繁荣经济,优化生态”为目标的都市农业发展方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组织化为手段,以产业化为途径,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了农业由单一结构、功能向多元化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050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比2002年增加7673元,年均增长13.5%。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不断丰富完善发展思路和措施
郑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探索到不断丰富完善的发展过程。2002年,郑州市制定了《河南省郑州市环城“都市型”现代化农业规划》,首次提出按照圈层布局重点发展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种子种苗、优质水果、环城生态林、绿色奶业、水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8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思路。2004年,结合省委、省政府把郑州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制定了《郑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三个圈层”布局思想以及各个圈层内的产业建设重点。2005年、2007年,先后制订了《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和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突出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服务城市发展的作用;2010年,又制定了《郑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郑州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郑州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和《郑州市现代渔业发展规划》等产业规划,突出强化保障省会城市“菜篮子”供给的要求。这一系列纲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断为郑州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指明发展思路和方向,奠定了加速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基础。
二是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抓好农产品加工物流业
郑州作为全国农业大省河南省的省会,全国陆路、铁路交通和信息枢纽城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郑州市委、市政府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突破口,充分利用河南省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由以生产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由2003年的500万元增加到2012年近亿元。初步形成了以三全、思念为代表的速冻食品加工业,以金苑、正龙为代表的面粉和方便面加工业,以奥星、帅龙为代表的枣制品加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其中:三全、思念等速冻食品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以上。2011年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410亿元。同时,旨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物流业、农业会展业和信息、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2011年全市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市场交易总额突破了450亿元,郑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和农资集散交易中心。郑州农产品商品期货交易所年交易额达到66.8万亿元,“郑州价格”已成为指导全球粮食交易的价格晴雨表。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新时期农业部门的一项新任务,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责任重大。为保障城乡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郑州市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颁布实施了《郑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法规,建立了“两级三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先后实施了蔬菜、猪肉、水产品和水果市场准入制度,严把生产、市场准入和市场检验“三关”,实行基地检测通报制、农产品销售摊位公示制、抽检督察制、市场准入制等四项监管制度,有效保障了省会城市居民餐桌安全。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由低质低效向优质高效转变。截止2011年底,全市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23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654个。2011年在农业部对全国182个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四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郑州市蔬菜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居全国第一名,水果、水产品合格率位居前列。
四是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近年来,郑州市按照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多功能转变。2007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强力推进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带三区”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思路,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截止2011年底,全市各类观光休闲农业景点和项目已发展到400多个,年接待游客约2000万人次。其中:特色农业节会18个,集生产展示、科普教育、观光休闲、采摘体验、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景点44个,有5家观光休闲农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惠济区被评为国家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县。
五是积极改革创新,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随着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成为新时期农业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2006年以来,郑州市按照国务院和农业部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整合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资源,根据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布局,在全市规划建设40个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区域中心站的改革思路,基本覆盖全市400多万亩农业生产区域。2009年,确定了在全市建设40个区域中心站的方案,目前已启动了25个区域中心站的建设。市财政对每个区域中心站投资200万元,统一建设标准和仪器装备,同时,对每个区域中心站投资50万元购置气象设备,在每个站内设置气象测报和人工降雨设施,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通过区域中心站建设,搭建农技服务新平台,使技术人员“下得去,有事干”,直接面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促进当地主导产业形成和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上发挥了显著作用。
六是“三化”协调发展,坚持走“两不牺牲”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去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市委、市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2011—2020)》,提出了建设千万级人口大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新的城市发展目标对郑州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2012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夯实新型城镇化基础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服务都市区建设为导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郑州都市区“两核六城十组团”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全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实施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136工程”,按照功能集聚、区域推进、块状布局、集群发展的要求,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产业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经营机制完善、多功能有机融合、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市建成10个面积3万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成30个以上、每个集中连片面积3000亩以上的主导产业集聚区;建成60个以上、每个面积50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园,引领新型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我市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按照《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对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的定位要求,在稳定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观赏苗木花卉、生态景观果园,打造集森林、水系、都市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环城生态走廊,为建设最佳宜居环境城市营造优美田园景观,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联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中原经济区农业科研基地、农业企业总部基地、农产品流通中心、中原城市群农业观光休闲中心,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龙头、重心和示范带动作用。
第四篇: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持续探索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路子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持续探索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路子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走好这条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一)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从我省实际看,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这一状况对城镇化模式转变形成倒逼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路径。实践证明,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拓宽农村人口转移渠道,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亟待转移与城镇承载能力不强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解决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农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解决建设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的矛盾;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我们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
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是实现依城促产、以城带乡的主导力量。完善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城、功能区组团式发展,培育整体竞争优势。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城市新区建设,强化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支持城市新区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发展城区经济,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着力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要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来规划建设城镇,注重内涵式发展,突出特色、提高品位,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深化县域经济体制改革,做好省直管县和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要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
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纳入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农民进城的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逐步使符合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享有平等权益。
(二)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支撑能力。以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主要内涵的新型工业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力支撑“三化”协调发展。
以做大做强为方向争创工业新优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以龙头带动、基地支撑、高端突破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以精深加工、节能降耗、重组整合为着力点,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以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自主技术产业化为着力点,培育壮大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导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食品工业关联工业、农业、服务业,要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强省。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质量,提高工业项目投资在重点项目投资中的比重,发挥重点项目在产业升级中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强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能力。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拓展提升为重点发展壮大服务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拓宽领域、提升层次、优化环境,推动服务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加快发展金融业,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创业投资基金;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和会展等业态。拓展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积极发展家政、养老、健身、社区服务等行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建设一批精品景区、精品线路,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认真落实价格监管措施。
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把新增建设用地和环境总量指标优先向产业集聚区配置,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承载作用。培育和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促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三)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繁荣。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要坚定不移地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夯实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础。
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实现新突破。解决好近亿人口吃饭问题,同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是我们必须担负的责任。要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建立粮食稳产增产长效机制,力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00亿斤的阶段性目标。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加大高产创建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粮食生产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主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奖励补助力度。
在提高农业效益上取得新进展。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坚持内部挖潜与外部拓展相结合,创新农民增收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迈出新步伐。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和危房改造,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事业。加强农村“六大员”队伍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贫困问题,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移民安置区加快发展。继续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
(四)强化“三化”协调的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推动持续发展。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人才队伍、质量建设事关全局和未来,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性因素。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构筑功能完善、协调配套的基础设施保障,高效利用、承载能力强的资源环境保障,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保障,标准严格、管理精细的质量保障。
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先发展民航业,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网和大能力运输通道建设,完善公路网络和城际快速连接通道,发展内河航运和管道运输,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覆盖城乡、连通内外、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受水城市配套工程,推进大中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打造“数字河南”。
建设绿色中原生态中原。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生态省建设,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突出抓好重点企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全面推进节地、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开发和保护,增加资源战略性储备。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着力解决好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重金属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固碳能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伏牛山、桐柏大别山、太行山山地生态区和平原生态涵养区建设,构建沿黄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努力形成完善的区域生态网络。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生态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一定要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之中。
积极推进人才大省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抓紧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着力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大力培养青年英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政策,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让更多人才增辉河南。
大力实施质量立省战略。质量是发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理念,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营造诚信环境,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安全、以质量求形象。要严把包括食品在内的所有河南产品质量安全关,让广大群众用上放心产品。品牌是质量的结晶。要加大品牌培育和保护力度,打造一批优势明显的产品品牌、工作品牌、科技品牌和服务品牌,发挥品牌对产业提升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五)强化“三化”协调的驱动力量,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三化”进程、推进“三化”协调,有许多矛盾问题亟待解决,有许多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
扩大开放增强带动力。开放是带动全局的战略性举措,不仅能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而且能够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促进结构调整、改革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开放,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规模、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推动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河南建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生产基地。加大社会事业、城乡建设等领域开放力度。完善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好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打造内陆无水港。引进和培育出口型企业,促进对外贸易加快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内外能源资源和劳务合作。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培育对外开放的环境优势。
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运用能力和科技人才集聚能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动力,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推出更多的“河南创造”。支持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加快建设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完善支持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全社会的创新能量能够充分释放、创新源泉能够充分涌流。
深化改革增添内生动力。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资本、劳动、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在“三化”协调发展上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合理优化配置。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完善财税、投资等体制。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水平。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供销社体制等改革,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和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促进创业激发发展潜力。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持创业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兴家业、以创业促事业。民营经济是中原崛起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后劲所在、支撑所在。要落实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扶持和培育一批骨干民营企业,造就一支敢闯善创、爱拼会赢、诚实守信、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队伍。
中原崛起,“三化”为途。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们走过了辉煌的昨天。沿着这条路子持续前行,我们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五篇:深入实施“三化”统筹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深入实施“三化”统筹战略
“三化”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基础,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来武装农业,用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和生态上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实施“三化”统筹战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以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工业来反哺农业。工业化是主导、城镇化是支撑、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三者要竞相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也只有统筹推进“三化”,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进而促进社会公平,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经过多年努力,到“十一五”末,我市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达到745万吨。二是农机化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50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1%,高出全省总体水平6.9个百分点。三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00家,农产品加工量达到400万吨,畜禽产品加工量达到1600万头(只)。四是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共培育省名牌农产品21个,农博会名牌产品51个,“三品”认证达到230个,获吉林省著名商标35个。五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917个,增长12.5%。
近年来,虽然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比,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需要加以改进。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亟待提高;二是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亟待加大;三是科技支撑力度亟待加强;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亟待扩大;五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亟待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市要不断创新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为重点,强化政策、科技、基础设施等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主要目标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条件显著改善,机械化、水利化等生产技术科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根本任务是要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动资源要素更多向农村配置,加速发展以水利化、机械化等为重点的农业现代化;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尽快扭转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坚持走具有松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三化”统筹,把实现农业现代化放在突出位置,实施“三化”同步战略。加快推进松原农业现代化进程,就要强化措施,加快构建松原现代农业的“五大体系”。一是以农田基本建设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升级。以前郭县王府站镇和乾安县让字镇为样板,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建立节水灌溉体系和旱作农业体系。到2015年,全市将完成玉米膜下滴灌任务430.4万亩,占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耕地面积的38%。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改良土壤,建设稳产高产农田,促进农产品生产由以数量增长为重点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并重转变。要科学合理开发后备资源,明确开发区域和重点。以哈达山水利枢纽灌溉设施和西部土地整理为依托,全力抓好松原灌区建设,其中重点抓好100万亩新水田开发任务。到2015年,全市大旱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达到1200万亩。大力发展农机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奥瑞海山农机产业园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要进一步发展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健全新型农机服务体系。到2015年,农机总动力达到50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1万台,农机总作业量达到2.6亿标亩,水稻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主要作业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农机服务组织要达到1000个。未来五年,要重点抓好扶余县新万发镇新农村和乾安县所字镇则字村等一批农机合作社的示范点建设。二是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做大做强粮食产业抓好“米袋子”工程。以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为重点,加快实施新增300万吨商品粮产能建设,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的科技化、机械化、标准化、设施化和规模化,加大物质技术装备投入,优化品种结构,扎实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十二五”末,全市粮食总产量要达到1000万吨水平。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活动,在“特色”上狠下功夫,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到2015年,园艺特产业产值要实现100亿元。进一步完善扶余县三井子杂粮杂豆产地批发市场、长岭县三青山粉条批发市场、太平川杂粮杂豆批发市场、乾安大布苏镇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园艺特产品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棚菜生产抓好“菜篮子”工程。全市要围绕“一个中心、五个开发带、十二个重点”进行开发建设。“十二五”期间,以宁江区民乐模式为样本,重点抓好松原市郊区无公害棚膜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从2011年至2015年,市郊区每年新建温室大棚面积5000亩。到“十二五”末,努力实现农村户均1亩棚,收入4万元,人均万元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宁江蔬菜批发市场、高新开发区蔬菜批发市场和西郊蔬菜批发城建设。各县(区)的重点镇要建设好一个标准的蔬菜批发市场。三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构建农业产业化体系。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要积极培育科技创新高起点、经营管理高水平、项目建设高速度、资源利用高效率的领军型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要达到800户,其中,认定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2户,认定省级龙头企业达到50户,市级龙头企业达到200户,形成大中小型龙头企业共同发展格局。要加强农产品基地及加工产业群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重点巩固建设“十大类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十大类型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群”、“六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到“十二五”末,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1500个,使农产品加工业扩规模、上水平、提档次,做大做强做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培育和打造精品名牌、特色品牌,作为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到2015年,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150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达到85个,无公害食品认证产品达到145个;全市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肉牛、生猪、肉羊等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头,销售收入要突破500亿元。四是以农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构建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筹建松原农业科学院,提升松原农业科研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推进农业产学研结合。“十二五”期间,在重点抓好松原市长岭大二号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同时,每个县区也要抓好科技示范典型。全力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加快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品种培育和生产技术研究,形成我市农业科技重点项目在全省的领先地位。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农业示范园区、农村基层组织等平台,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从2011年起,重点抓好玉米螟防治等五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五是以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构建农村改革建设体系。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步伐。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到2015年,80%以上的村要完成“四清四改”;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绿化村屯1385个,退耕还林24万亩。每年新农村建设项目要达到400个以上,投资10亿元以上。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步伐,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工作体系。“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前郭县王府站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乾安县农机集约化示范区建设和长岭县北正镇盐碱地开发整理等能推广、可复制的集约模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引导农民自发合作、自主创办合作社,也要鼓励和引导农村能人、龙头企业、基层农技服务单位等利用自身优势牵头领办合作社。要积极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扶持资金。到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到3000个;每个村至少要有两个合作社。50%以上的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60%以上的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通过合作社购销;农民收入的40%以上直接或间接来自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