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局生态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5篇

时间:2019-05-12 18:4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建设局生态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建设局生态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

第一篇:市建设局生态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

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是建设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不断增强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找准位置,明确责任

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决策的具体实践。生态文明村的创建不单单是农村的事,也是文明委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共同的责任,我们建设部门更是责无旁贷。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村容村貌,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从总体上来说,农村的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仍然不够配套,环境脏、乱、差,“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现象仍然存在。随着国家一系列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民自发新建、翻建住房的数量在显著增加,同时,他们迫切需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等,建设部门对此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突出重点,抓好试点

我市现有自然村1.3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中心区、山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我们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试点。去年5 月,我局与省建设厅、市规划局的领导到德庆县调研,经共同勘察,研究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确定了由省、市、县三级建设(规划)部门共同办点,以武垄镇武垄村作为全省建设系统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规划、建设试点。同时,结合“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将我局挂钩帮扶的怀集县怀城镇利凤油榨村,建设成生态文明示范村。

一是围绕“三可”原则,制订规划。2005年5月,省建设厅的领导和市政府陈端副市长带领市、县建设、规划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部门领导一起,就武垄村的建设进行专题调研,经过实地考察,共同研究,确立了“三可”(可操作、可推广、可循环)的建设原则。可操作,就是抓住村的特点,立足当地实际,重视可实施性,不搞大拆大建;可推广,即武垄村的规划建设完成后,能为全省的生态文明村建设树立榜样、提供示范,让兄弟村庄在武垄村能“有得看、有得听、有得学、学得到”,有利于全省推广;可循环,就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无污染生产,能源利用清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根据“三可”建设原则,由省、市两级规划院组成规划设计小组,编制出武垄村的建设规划,分为发展战略规划与建设实施规划,战略规划着眼于长期指导,凸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远目标;建设实施规划着眼于近期建设,立足现实。怀集县的油榨生态文明村的规划方案,则从与农民生产生活最密切的、农民最关心的方面着眼,实现“五改五有”。

二是落实规划,指导建设。创建村的规划编制完善后,我局及时做好指导工作。在武垄村,我局着重抓好启动阶段的建设,从可操作,易为群众接受的角度出发,抓了“五改五有”和“一栏二场三小四化”等基础设施、符合循环经济特点的沼气池、生态沟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同时,为务求实效、营造亮点,按照“点面结合”的方法,抓好村口(点)的整治、全村环境、部份公共设施(面)的改善。而怀集油榨村则重点做好拆旧、绿化、道路硬底化。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上述两个村庄的村容村貌已焕然一新。

三是尽力扶持,扎实推进。德庆县武垄村和怀集县油榨村,均为地处偏远山区的村庄,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生态文明村建设所需的资金紧缺。为此,我局想方设法,争取省建设厅拨款并会同市、县规划、建设部门,多方筹措资金60万元,作为起步资金,主要用于武垄村公共设施的建设。拨出15万元支持怀集县油榨村改路、改水、改厕、建设文化广场、绿化、美化公共环境、推广应用沼气。在我局积极帮扶下,两个村也积极盘活集体资产,想方设法发动社会各界捐助,村民们积极出工投劳,集资出力,形成了多方筹资,共同创建的良好局面。

三、挂钩共建,成效明显

通过创建,武垄村全村都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改厕入户137户,铺设村道5300平方米,建设硬底化排污渠2300米,拆除猪牛舍、破烂闲杂屋300多间,清除垃圾污泥200多吨,清理卫生死角90多个。村里东西两边建有8个沼气池,部分村民用上了沼气,全村建成三条净化村里生活污水的生态沟,完成了村口广场景观建设、文化广场、篮球场、人民会堂改造等,村中有独特风貌的古建筑、古迹也得到了保护。该村于2005年底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省建设厅将在今年上半年,在德庆县召开全省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会,推广其创建经验。油榨村共拆除旧房21间,改厕入户30户,完成排水沟改造723米,安装水泥预制管52米,村道硬底化1400平方米,挖填土方3000多立方米,形成了一个约有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能满足47户村民建新房的规划用地,在广场上建造了一个8×6米的舞台,完成石砌挡土墙210立方米,新建猪舍14间,新修水泥路面80米,完成儿童游乐园、篮球场和健身场建设,建造乒乓球台二个,种植各种树木26棵,种植大红花350棵和红草、黄金叶等花草60平方,同时利用一块荒地,在村旁开辟了一个休闲小公园。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参与。我们建设部门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意见》和这次会议的要求,积极发挥我们的职能作用,更多一些关心农民、关注

农村、支持农业,为推进我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汇报

2005年,我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部署和要求,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奔康工程和强基工程来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年来,全市共有108个村按标准完成了创建任务,其中有3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累计完成改厕6034户、改水6285户,迁建猪牛舍921间;铺设硬底化村巷道78公里,新修筑排污渠54公里;建设文化广场128个、篮球场82个,兴建生态小公园137个。全市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不但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变了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村群众文明意识和村风民风的转变,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少了,勤劳致富、团结互助等行动多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

我们在创建实践中,除了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镇村两级狠抓落实之外,十分重视发挥市直部门协调、指导、服务作用,建立和落实部门挂点联系制度,较好地形成了联动、互动和推动的“三动”机制,有力促进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分工负责,协调联动

我市强化了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宣传、卫生、团委、妇联、农业、规划、建设、交通、财政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组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全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各成员单位协调联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围绕创建活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抓好创建活动具体工作的落实。国土、规划、建设部门认真指导和抓好生态文明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交通部门积极协调指导生态文明村的道路建设,宣传新闻部门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农业、林业部门大力督促指导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和搞好绿化美化,卫生部门扎实组织实施改厕、改水工作,文化广电、体育部门着重指导建立健全文体阵地、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和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的发挥,全市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城乡协调联动的良好工作氛围。去年,市交通部门完成了村级公路建设82公里,市爱卫办在抓好3条卫生村创建的同时筹集了17万元的物资扶持农村改厕工作,广电部门新铺设广播电视光缆80公里。

二、挂钩联创,互动共建

建立和落实了市直部门挂点联系创建制度,把市直部门直接挂钩联系到各个创建村,支持、帮助挂点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精心组织,部门、单位与挂点村互动共建的良好局面。市直部门树立“挂点就必须到点”和“帮扶必须到位”的责任意识,不推卸责任,不敷衍应付,把帮扶共建为己任,充分发挥部门自身职能和优势,切实抓好挂钩联系点的创建工作。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挂点村,积极出谋划策、出资捐物,想方设法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给予理念支持、信息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去年,全市108个市直部门共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112万元,并捐助相关物资一大批。

生态文明村创建伊始,干部群众对这个新生事物听得多、见得少,有创建热情,但具体怎样建、建什么、建成怎么样,还是比较模糊。针对这种情况,市直各部门一方面深入到挂点村组,认真做好群众的宣传思想工作,讲清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车派人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生态文明村的先行点、示范村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强信心。请来规划局的同志指导挂点村做好建设规划。山区片的群众创建热情高,不少群众还自觉义务投工投劳,主动拆除污染环境的破棚烂屋、露天厕所等,拆屋让地建新路(绿),但这些村一般都基础差、底子薄,建设资金比较缺乏,挂点扶持山区镇的部门就从物资、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挂点扶持水南镇坑告村的市财政局拿出资金6万多元,帮助建起了篮球场、生态小公园,添置了健身设施,修建水泥村巷道200多米,还出资2万元扶持种植沙糖桔,发展集体经济;挂点扶持乐城镇近对村的市工商局,也提供扶持资金2万元并赠送了一批健身设施,市妇联发动女企业家捐赠了篮球架。市直部门为民、务实的作风和实际行动,大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生态文明村建设。

三、驻点帮助,抓好落实

我市把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驻村干部的牵线搭桥和穿针引线作用,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驻村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干部一起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一起抓好规划,一起跑部门和动员群众筹集建设资金,一起带领群众参与建设,一起抓好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一起建章立制抓好后续管理,满腔热情引导和帮助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也在创建活动中得以体现和弘扬。活道镇首岭村在市教育局驻村干部的推动下,通过发动群众和争取社会各界捐助共筹集资金23万多元,群众义务投工投劳900多工,建设水泥硬底化村道3000多米,清理村内渠道1700多米,拆除牲口圈等占道房屋13间、乱搭棚栏200多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10多处,注重搞好村前村后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得到大大改善。

总的来说,一年来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进展是顺利的,成效是显著的,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愿望还有较大差距,发展还不够平衡。我们会乘势而上,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挂钩联创机制,深入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各界更广泛参与,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把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篇: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汇报

2005年,我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部署和要求,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奔康工程和强基工程来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年来,全市共有108个村按标准完成了创建任务,其中有3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累计完成改厕6034户、改水6285户,迁建猪牛舍921间;铺设硬底化村巷道78公里,新修筑排污渠54公里;建设文化广场128个、篮球场82个,兴建生态小公园137个。全市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不但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变了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村群众文明意识和村风民风的转变,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少了,勤劳致富、团结互助等行动多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我们在创建实践中,除了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镇村两级狠抓落实之外,十分重视发挥市直部门协调、指导、服务作用,建立和落实部门挂点联系制度,较好地形成了联动、互动和推动的“三动”机制,有力促进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分工负责,协调联动

我市强化了组织领导,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宣传、卫生、团委、妇联、农业、规划、建设、交通、财政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组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全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各成员单位协调联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能,围绕创建活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抓好创建活动具体工作的落实。国土、规划、建设部门认真指导和抓好生态文明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交通部门积极协调指导生态文明村的道路建设,宣传新闻部门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农业、林业部门大力督促指导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和搞好绿化美化,卫生部门扎实组织实施改厕、改水工作,文化广电、体育部门着重指导建立健全文体阵地、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和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的发挥,全市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城乡协调联动的良好工作氛围。去年,市交通部门完成了村级公路建设82公里,市爱卫办在抓好3条卫生村创建的同时筹集了17万元的物资扶持农村改厕工作,广电部门新铺设广播电视光缆80公里。

二、挂钩联创,互动共建

建立和落实了市直部门挂点联系创建制度,把市直部门直接挂钩联系到各个创建村,支持、帮助挂点村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精心组织,部门、单位与挂点村互动共建的良好局面。市直部门树立“挂点就必须到点”和“帮扶必须到位”的责任意识,不推卸责任,不敷衍应付,把帮扶共建为己任,充分发挥部门自身职能和优势,切实抓好挂钩联系点的创建工作。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挂点村,积极出谋划策、出资捐物,想方设法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给予理念支持、信息支持、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去年,全市108个市直部门共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112万元,并捐助相关物资一大批。

生态文明村创建伊始,干部群众对这个新生事物听得多、见得少,有创建热情,但具体怎样建、建什么、建成怎么样,还是比较模糊。针对这种情况,市直各部门一方面深入到挂点村组,认真做好群众的宣传思想工作,讲清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标准要求。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车派人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生态文明村的先行点、示范村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强信心。请来规划局的同志指导挂点村做好建设规划。山区片的群众创建热情高,不少群众还自觉义务投工投劳,主动拆除污染环境的破棚烂屋、露天厕所等,拆屋让地建新路(绿),但这些村一般都基础差、底子薄,建设资金比较缺乏,挂点扶持山区镇的部门就从物资、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挂点扶持水南镇坑告村的市财政局拿出资金6万多元,帮助建起了篮球场、生态小公园,添置了健身设施,修建水泥村巷道200多米,还出资2万元扶持种植沙糖桔,发展集体经济;挂点扶持乐城镇近对村的市工商局,也提供扶持资金2万元并赠送了一批健身设施,市妇联发动女企业家捐赠了篮球架。市直部门为民、务实的作风和实际行动,大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生态文明村建设。

三、驻点帮助,抓好落实

我市把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驻村干部的牵线搭桥和穿针引线作用,推动生态文明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驻村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干部一起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一起抓好规划,一起跑部门和动员群众筹集建设资金,一起带领群众参与建设,一起抓好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一起建章立制抓好后续管理,满腔热情引导和帮助农民建设美好家园,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也在创建活动中得以体现和弘扬。活道镇首岭村在市教育局驻村干部的推动下,通过发动群众和争取社会

第四篇:关于全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的汇报

关于全市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的汇报

创建生态文明村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弘扬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五大连池市按照国家、省以及黑河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千村生态文明工程”的部署和要求,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奔康工程和强基工程来抓,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大力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07年以来,我市按照《黑龙江省生态文明村考核标准(试行)》规定的“领导重视,生态环境良好,村庄布局合理和村容村貌整洁,社会风气良好”四项基本条件和二十项考核指标的要求,实施了全市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活动。2008年双泉镇龙丰村、龙镇发展村两个试点村,按标准完成了“省级生态文明村”的创建任务,通过了上级部门验收。我市在创建实践中,除了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镇村两级狠抓落实之外,十分重视发挥市直部门协调、指导、服务作用,建立和落实部门挂点联系制度,较好地形成了分工负责,协调联动;挂钩联创,互动共建和驻点帮助,推动落实的“三动”机制,有力促进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市的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的蓬勃开展,不但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变了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村群众文明意识和村风民风的转变,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少了,勤劳致富、团结互助等行动多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乡村两级自身资金投入少。乡村(屯)建设只是靠国家政策及包扶试点单位扶持,杯水车薪。目前,试点创建村的生态文明村环保规划与村镇建设总体规划不相协调,环保规划滞后。

二是各乡(镇)村屯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基础建设差距进一步拉大,有的乡镇个别领导及村屯领导主观上创建生态村工作热情不高,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薄弱。大部分村屯群众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没有好好把握住现行政策发财致富,追求小康,使创建工作只是保留在口头上,实际行动少。

三是农村技术人员少。加上技术指导滞后,对村屯建设与规划布局,以及“山、水、林、田、路”环境整治不相协调、差别极大,一方面削弱了在生态文明村建设重大意义上的共识,另一方面也影响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宣传教育亟待加强。

三、下步打算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宣传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好处和作用,把建设生态文明村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变政府要我建为我要自己建。

二是规划、建设、整治、管理是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系统工程,建议规划要先行,对道路,排污水沟,沼气池,厕所,猪牛栏,文体场所和环境绿化美化要进行统一规划,避免一哄而上,无序建设;建设要严要求,高质量;整治要彻底,要抓好村容村貌的整治,该铲除的铲除,该推倒的推倒,要避免“五个一”建起来了,颓垣断壁依旧,臭水横流不改;管理要长效。

三是要从实际出发,选好点,定好点。要选择群众基础好,热情高,经济实力强,筹措资金到位的村屯作为明年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示范点,突出“一村一品、形式多样、特色突出”,争取建一个成功一个,真正发挥发展生态文明村的示范作用。

四是要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抓好技术培训。把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贯穿在整个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宣传发动和建设过程中,确保建池质量。

五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配套经费到位。

第五篇:村党支部建设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村现有居民350多户,1560人,12个村民小组。2005年,**村六组、七组被规划创建为四会市生态文明示范村。我们注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创建工作健康有序推进,收到明显效果。

1、抓关键,做好组织发动工作。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后,我们迅速召开专门会议,深刻领会、学习贯彻市动员大会精神,结合村的实际研究部署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支委形成了共识,要把创建工作作为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更好地为村民服务的抓手。我们成立以村支部书记黄水娇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职责,建立由街道驻村领导督导、村党支部主抓、群众配合的工作机制。生态文明村建设牵涉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在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刚开始一部分村民还存在模糊认识和犹豫态度,有的村民不愿意拆除污染环境、有碍观瞻的破旧建筑,有的不同意村征用晒谷场。我们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创建村户主会议和逐户走访,说服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签名同意让出土地作为文化广场用地,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废旧房屋,3户在外地打工的户主也打电话委托他人代理签名,支持生态文明村建设。为筹集资金投放村的公共设施建设,村党支部成员迎难而上,分头行动,在主动争取政府和部门支持的同时,积极发动外出创业人员、村民自愿捐款。支部书记黄水娇除自己带头捐款外,还发动自己在各处经商创业的4个兄弟为家乡建设慷慨捐资,她70多岁的老母亲也自愿捐款200元。

2、抓重点,做好“五改五有”工作。我们从让更多村民受益、更好发挥示范效应出发,决定以六组、七组这两个人口特别集中的村小组为示范点先行创建,分阶段推进,并请市规划部门做好整体规划,明确目标,确保质量。我们确立花少钱办实事、办好事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村建设真正成为一项群众受益的民心工程,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支部委员、村委委员以及12个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施工队。除文化广场、文化室等项目请人施工外,旧房拆迁、巷道平整、墙面粉刷等工作全部由村干部带领群众自己动手,义务投工完成。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3个月时间,**

六、七村就基本完成了“五改五有”任务。修筑了800多米长的进村水泥路,建起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一座200多平方米的文化室、公共厕所、垃圾池等公共设施,实现了巷道、排水沟渠100%硬底化,设立了乒乓球室、棋牌室、健身室以及有1000多册图书的村民阅览室。创建村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3、抓难点,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完善后,如何突出有效管理,实现长效管理,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村务民主管理。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制定系列的村务管理规章,如《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生态文明村自治公约》和《村民守则》等,加强制度化管理。同时,动员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回乡安度晚年的退休干部等贤能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共有36名共产党员,村党支部将基层组织建设延伸到村民小组一级,在党员人数较多的村民小组设立党小组。加强党员的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体要求每个党员做到“三带头”,即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致富奔康、带头团结奉献,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三是重点加强卫生、治安管理。卫生、治安管理关系到村民身体健康、安居乐业等切身利益,是村容整洁、培育良好村风民风的必然要求。在公共卫生管理上,我们通过召开创建村户主会议,制订卫生管理的村规民约,明确要求村民对门前屋后的柴草、沙石、杂物自觉清理,生活垃圾定点堆放,每周清扫3次。对工作量较大的垃圾清运、公共卫生维护等工作,由村民小组集体出资,有偿承包给村民,确保公共环境有专人负责日常保洁。在治安管理上,我们组织一支由党员干部组成的治安联防队,由村治保主任任联防队长,12个村民小组长为成员。联防队员分四组负责全村夜间巡逻,做到坚持不懈、警钟长鸣,保一方平安。**村处于城乡结合部、人员流动性大,治安形势一直比较复杂,但由于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抓好防范,堵塞漏洞,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连续七年没发生大的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去年启动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财物失窃事件,没有一起群众上访事件,民事调解成功率100%。

4、抓根本,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抓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一是抓民主法制教育。结合2005年村级换届选举,我们广泛组织村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动员村民广泛参与村务管理,建立健全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机制;通过向村民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和组织村民观看禁毒、禁赌故事片等,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使村民远离“黄、赌、毒”。在党员的结对帮扶下,村里3名吸食毒品的青年去年全部戒除毒瘾,走上成家立业的人生正轨。二是抓公民道德建设。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设立大型宣传橱窗1个,张贴文明生活用语宣传标语86幅,积极开展“美德在农家”特色家庭评选活动,大力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治家的传统美德,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社会新风。三是抓乡村文化建设。每年春节的初一到初四,我们都组织发动群众举办一年一度的有数百人参加的**村新春文体节。平时,村民也经常利用文化室自发组织象棋、乒乓球、篮球、拔河等比赛活动。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增强归属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生态文明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农民传统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不仅进一步改变了村容村貌,使一个昔日脏乱差的村庄旧貌换新颜,也教育和引导

了村民树立和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现代文明素质。同时,全体村民从党支部的行动中切身感受到党的先进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

下载市建设局生态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建设局生态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党支部建设生态文明村汇报材料

    **村现有居民350多户,1560人,12个村民小组。2005年,**村六组、七组被规划创建为四会市生态文明示范村。我们注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创建工作健康......

    生态文明村建设自查报告

    垦利县农村饮水安全 自查报告 垦利县水利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垦利县农村饮水安全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办公室《关于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情况开展督查考核的紧急通知》要......

    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范文大全

    生态文明村建设标准 一、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连接公路主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村内主要街道架设有路灯;推广使用沼气、垃圾定点存放、改水改厕、禽畜圈养,无柴......

    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介绍

    芦阳镇火炬村生态文明村建设情况 火炬村地处县城东面,罗纯山西麓,村口距县城1公里、紧靠省道210线,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20户,人口1150人,劳动力780人,村党支......

    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

    生态文明村建设方案 ——繁峙县繁城镇南城街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中共关于制定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生态文明村建设典型材料

    立足城郊区位优势打造生态文明村居--巨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文明村建设典型材料巨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巨野县新城区,全区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耕地4.9万亩,总人口 4万......

    生态文明村建设(精选五篇)

    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打造绿富美的生态家园 中共蒙阴县委 蒙阴县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蒙阴县委、县政府和全县54万人民,热诚欢迎各位领导、同志们莅临......

    文明村建设汇报材料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创建文明村汇报材料近年来,三十铺村始终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实现四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全村按照镇上提出的“改善条件、依靠科技、瞄准市场、调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