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理化建议规定
员工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
1.目的:为启发全体员工的想像力,倡导员工参与管理,并激励员工就其平时工作经验或研
究心得,集结个人的智慧与经验,为公司业务、管理及技术,提供建设性的改善意见,以便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增进公司经营绩效、缴励同仁士气的目的.2.范围:针对本公司生产经营范围、具有建设性、具体可行的改善方法。如:
2.1有关管理改进事项、建议规章的修订。
2.2新产品的创意、设计、制造、包装改良及新市场的开发等。
2.3有关设备的设计或修改事项、机器设备、维护保养的改善;
2.4有关制造技术及品质的改良,操作方法或程序及机械配置的改进事项;
2.5有关工厂安全或机械、工具的保养事项、预防灾害事件发生等;
2.6有关提高原料的使用效率,改用替代品原料,节约能源等;
2.7部门间的协调事项、有关业务的调整方案;
2.8其他有利于本公司改革和发展的事项。
3.建议内容如属于下列各项范围,为不适当的建议不予受理:
3.1攻击团体或个人的建议.3.2诉苦或要求改善待遇者.3.3与曾被提出或被采用过的建议内容相同者.3.4与专利法抵触者.3.5建议书内容偏于批评,且无具体的改进或改革实施办法.3.6不具真实姓名者.4.本公司各级员工对本公司的经营,不论在技术上或管理上,如有改进或改革意见,均可书写“建议书”,如建议人缺乏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者,可请人事部或部门主管协助。
5.写“建议书”时,请最好分按建议事由、原有缺失、改进意见或办法、预期效果四个部分写,且必须注明其真实姓名。
5.1建议事由:简要说明建议改进的具体事项.5.2原有缺失:详细说明在建议案提出之前,原有情形之未尽妥善处以及应予改革意见.5.3改进意见或办法:详细说明建议改善之具体办法,包括方法程序步骤等项.5.4预期效果:应详细说明该建议案经采纳后,可能获致的成效,包括提高效率简化作业
增加销售 创造利润或节省开支等项目,必要时另加书面或图表说明.6.人事部每周对投入的建议书进行统记、评审、落实。
6.1综合管理部将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其建议的合理性、可行性、成效性等进行评审。
6.2评审后的建议分为采用的建议和未采用的建议,其中采用的建议又分为优秀、良好、普通三个标准。
7.本公司员工所提建议,具下列效果之一者,应予奖励:
7.1对于公司组织研提调整意见,能收精简或强化组织功能效果者;
7.2对于商品修护的技术,提出改进方法,值得实行的;
7.3对于公司商品销售或售后服务,研提具体改进方案,具有重大价值或增进收益者;
7.4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办法提供具体改善建议,有助于经营效能提高者;
7.5对于公司各项作业方法程序报表等,提供改善意见,具有降低成本简化作业提高
工作效率的功效者
7.6对于公司未来经营的研究发展等事项,提出研究报告,具有采纳价值或效果者.8.以下情形者不予以核奖:
8.1各级主管人员对其本身职责范围内所作的建议;
8.2被指派为专门研究工作而提出与该工作有关的建议方案者;
8.3由主管/上级指定为管理、技术的改进或工作方法、程序、表报的改善或简化等作业,而获得的改进建议者。
8.4同一建议事项经他人提出并已获得奖金者。
9.建议奖励
9.1根据评审结果,对提出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
9.2对采用的建议给予100-500元的奖励;对未采用的建议,公司颁发纪念奖(20-50元)
9.3年终将根据各部门所提建议的数量/质量评出团体奖,并根据情况给予奖励。
9.4如建议为两个人或多个人提出者,其所得奖金,按人数平均发给.10.建议内容如涉及国家专利法者,其权益属本公司所有.11.本公司各单位如有任何问题或困难,需求解决或改进时,经总经理批准后公开向员工征求
意见,所得意见的审议和奖励,按本办法处理.12.员工建议最后应由人事部通知原建议人,员工所提建议不论采纳与否均由综合管理部统一
归档.13.经核定给奖的建议,应在公司公告栏张贴和表扬.制定:韩咏波2009.8.13批准:
第二篇:合理化建议管理规定
合理化建议管理规定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增强全员管理意识,提高全员素质,形成人人参入管理,积极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促进公司管理、技术、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定义
合理化建议是指任何员工个人或集体对公司生产、经营或管理的任何环节所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改进方法和措施。职责
3.1人力资源部归口合理化建议的管理,负责合理化建议的收集、整理及提案的批转。
3.2持续改进推进小组负责合理化建议的评审和评价。
3.3办公室协助合理化建议提案的实施。工作程序
4.1合理化建议的收集
4.1.1人力资源部设立合理化建议箱,编制《合理化建议提案表》,不定期地分发于各车间、部室或班组,或放置于车间办公室,确保各部室和全体员工都能随时得到合理化建议提案表。
4.1.2需要时员工可随时从各车间(班组)部室领取提案表,也可从人力资源部领取并加以填写,以提出对公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4.1.3《合理化建议提案表》可交给人力资源部或直接投入合理化建议箱。
4.1.4人力资源部可不定期到各部门收集合理化建议,同时了解各部门或内部员工的需求 与期望,并进行分类整理,会同办公室对合理化建议进行初审或向建议者提出指导性的修 改意见后与《合理化建议提案处理情况表》一起交主管领导批转,有关部门收到批转意见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填写处理结果后返回人力资源部。对可形成提案的合理化建议由人力资源部整理统一报公司持续改进推进小组进行正式评审。
4.2 合理化建议的评审
4.2.1评审前人力资源部将合理化建议的提案分发于持续改进推进小组各成员,持续改进推进小组组长确定合理化建议的评审时机。
4.2.2持续改进推进小组应对合理化建议的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和时效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作出采纳与否的结论。必要时合理化建议可作为持续改进项目进行立项,按《持续改进项目控制程序》实施。
4.2.3持续改进推进小组组长将评审结果填入评审意见及结论栏内。当合理化建议不予采纳时,评审意见应有不被采纳的具体原因解释,以便于建议者接受。
4.3 合理化建议的采纳
4.3.1 对于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检查效果明显的建议,由合理化建议的实施部门制定实施计划,以便合理化建议的落实。
4.3.2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合理化建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4.3.3 不论合理化建议采纳与否,人力资源部在评审工作完成后,负责将评审结果告知提案者,并当面向其解释不采纳原因或详细的实施计划,以便提案者了解其建议的落实情况。
4.4 奖励
4.4.1 提出奖
对提出合理化建议者,按照提交时间先后且符合合理化建议的定义,公司将给予实物奖励。
4.4.2 采纳奖
对员工的优秀提案,一经采纳,人力资源部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现金奖励。
4.4.3晋级、增资
人力资源部对积极参与提合理化建议的员工,应记入员工档案,作为员工晋级、增资、调岗的重要依据;办公室对提合理化建议的获奖情况和人员,应张榜向全体员工公布,以便全体员工了解。
4.5记录
合理化建议的所有资料由人力资源部整理归档。若合理化建议被作为持续改进项目立 项,人力资源部须将资料复印转交质量部。
第三篇:合理化建议管理规定
工作改善提案制度
1.目的为培养员工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参与意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员工为公司出谋划策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管理能力,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鼓励员工为公司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公司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提案改善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2 领导小组职责
2.2.1 负责制定工作改善提案(合理化建议)活动方案;
2.2.2 负责对工作改善提案的收集、评审并上报审批;
2.2.3 负责对已采纳的工作改善提案进行跟踪检查;
3.定义与省略语
提案:针对公司经营、生产、管理范围内提出的具有进步性(即指方案措施相对于本单位原有事物有所改进、完善和提高)、可行性(即指方案措施在实践中可以实施)、效益性(即项目实施后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改善项目。
4.相关文件
无
5.主要内容
5.1 职责:
总经理:审定重大提案。
企管部分管领导:审核公司改善成果奖。
公司各单位:提案受理的基本单位,各基本单位成立由2~3人组成的提案活动小组;负责受理本单位内部提案,报送优秀提案及其他改善活动;负责涉及多个单位实施提案的交流与督促执行;负责本单位提案的核查;督促提案计划的实施、执行;负责本单位的提案奖励及成果奖励的兑现;负责本单位提案工作的日常管理。
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对公司内提案的核查、复审等工作;负责监督已核准的涉及到多个单位的实施提案计划的执行;负责跟踪、监督各单位改善的实施情况;负责成果奖励的兑现;负责全公司提案工作的日常管理。
5.2 工作流程
5.2.1提案的提出及处理(经公司级相关会议提出的提案:如职代会提案,经领导批准,可纳入《工作改善提案制度》流程,进行奖励)
提案的提出可以个人、小组或单位的名义,由提案人填写《工作改善提案表》(附件一),将提案单位、提案人、改善项目、现状问题、改善重点和预期效益分析等资料(如果《工作改善提案表》的空间不够填写,可以增加附件)报所在单位活动小组初审。提案内容属下列各款之一者,应予受理审核:
工艺改进、提高工作效率改善〈A〉提升产品质量改善〈B〉生产设备、工具的改善〈C〉节约能源、降低制造成本改善〈D〉管理制度、流程及表单改善〈E〉工作环境及保障生产安全改善〈F〉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G〉
各活动小组应建立提案台帐并按照《工作改善评分奖励标准》(附件二)对提案进行初审。提案表,一式三份,由提案提出单位、企业管理部,提案实施单位各执一份。提案经初评后,能实施的直接实施。
凡未被采纳的提案应对提案人说明原因。提案内容属下列各款之一者不予受理:
仅提出缺点或问题,而欠缺具体改善内容及方法者 本职工作上被指令改善者,或接受上级指示进行的改善提案 已被采纳过或以前已有的提案(但具有更佳方法或更大效果者不在此列)个人的诉苦或类似情况者 有关人事变动、调薪等问题 业务上应做的工作(视提案内容、状况而定)已受理过的提案,同一性质的改善应在类似业务上同时实施;
若再提出,原则上不作为新的提案,特殊的视提案内容、状况
而定
凡提案涉及相关单位业务,该单位应纳入日常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2.2改善成果申报
实施重要改善提案需要发生费用时(包括领料),在2000元以下必须经
企业管理部同意后方可发生(企业管理部应做好相应台帐,改善费用不计入公司目标成本考核),在2000元的费用以上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发生;否则所发生费用不计改善费用;
提案实施单位申报改善成果应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否则除不计发该提案成果奖外,还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对实施单位按违反公司制度处理。
5.2.3改善奖励与考核
公司每年按工资总额的近1%作为当年的改善基金(各单位因改善考核而被罚的资金也进入改善基金),用于奖励在改善方面取得成绩的团队和个人;改善奖励分为提案奖励和成果奖励两种。
公司按每月人均5元给各单位设立改善基金,用于每月评分在25分以下(且年直接经济效益在3000以下)的提案奖励以及活动小组的初审、活动费等。改善基金专款专用,当月没有用完的滚到下月。
改善成果奖只适用于35分以上(或年直接经济效益在3000元以上)且已实施的提案;对于35分以下(且年直接经济效益在3000元以下)的提案,只有提案奖,没有成果奖。
改善成果奖的分配按提案实施过程的实际贡献分配给提案实施单位(人)和提案人;
提案实施三个月后可填写《工作改善提案执行成果报告表》(附件四)申请改善成果奖金,具体按《工作改善成果奖金发放标准》(附件五)执行。改善成果奖金依据改善后三个月的实际平均净增加效益的一定比例计奖,不能用金额计算的按照提案评分标准评分,分档核发,若改善绩效特别显著的,其改善成果需总经理签字确认;
提案实施单位应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完成改善项目,若因主观原因造成未按期实施到位,除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外,同时按以下规定核减成果奖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延迟时间在一周内,核减该项目应提成果奖的5%
延迟时间在二周内,核减该项目应提成果奖的20%
延迟时间在三周内,核减该项目应提成果奖的50%
延迟时间超过三周,该项改善将不计改善的成果奖外,还将追究改善实施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责令其限期完成。
5.2.3其它说明
提案内容可申请专利者,其专利权属公司所有,但可用主要提案人的名字命名成果。
提案实施完成时,涉及工艺技术的更改等,提案实施单位以纳入技术文
件规范为实施完成的标志;涉及管理制度的更改等,提案实施单位以纳入制度为实施完成的标志;
公司根据发展要求,对重大改善采用公开招标,公开评审、公开奖励。
第四篇:关于员工合理化建议的管理规定
德 州 博 诚 制 药 有 限 公 司 文 件
德博诚[总经办]2012第4-1号
★
关于员工合理化建议的管理规定
为了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公司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不断完善公司方方面面的工作,促进公司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一、提报范围:
1、生产方面:材料节约、清洁生产方面的建议;降低成本和各种消耗的建议;安全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2、技术方面:工艺质量、产品改进、检验标准、产品成本标准、关键技术难题、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3、职能管理方面:企业文化、宣传方面的建议;行政办公、后勤管理、职工生活等方面的建议;网络管理方面的建议等等。
以上均可作为合理化建议予以提出。
二、提报原则:
每人每月至少提报一条合理化建议,并采取“一月一评审,一月一兑现”的原则。
三、提报时间及要求:
1、合理化建议于每月25日前由各部门收齐后交综合办。
2、合理化建议提报须填写《合理化建议提报表》。
3、综合办公室为公司合理建议的主管部门,负责向公司领导汇报员工提出的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情况。
四、合理化建议的表彰与奖励
员工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用,根据建议的实用性给予50元—1000元不等的奖励并在简报中给予书面表彰。
附件:
1、合理化建议提报表
2、合理化建议奖励通报
德州博诚制药有限公司 2012年4月17日
合理化建议提报表
合理化建议奖励通报
第五篇: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
企业经营追求的核心目标是利润,因为利润是企业经营的血液。倘若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紧跟社会的发展而长期改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为员工谋福利,为社会做更多贡献等等,进而终究会被淘汰。因此,企业需要获得盈利,这就谈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问题。
一、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管理是否顺畅和有效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进行财务管理时,需注重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安排资金周转和财务审计等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注重合理人才的培养、激励和储备等等;进行销售管理时,需注重产品与市场的有效结合点、销售方法的有效性和市场信息的掌控等等;进行装备能源管理时,需注重对设备的点检和维护管理、经济型状态预知维修管理、改进和大修管理等等;进行生产工艺和流程管理时,需注重工艺的改进、流程的优化、节能降耗方法的应用等等;进行安全管理时,需注重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工作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与控制等等。
二、建立企业完全成本管理体系,向完全成本要效益。比如:建立三全成本管理体系,即全员、全系统、全方位推行成本管理;进而加强对员工成本意识的培养和行为规范;查找和分析影响产品完全成本构成的因素;全系统地推行成本责任制;应用完全成本管理系统中的有效方法寻求成本改善空间和进一步降低完成成本。
三、根据自身企业特点,适度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向规模化要效益。目前,向规模化要效益的企业比比皆是,但对于自身企业能否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要考虑众多因素,比如:考虑自身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与前景、考虑自身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考虑企业的利润空间等等,做好充分的调研、研究、分析和评估等,方可决定是否向适度的规模化要效益。
四、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向产业结构要效益。比如:发展良性的循环经济;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五、依靠科技,采用先进技术,向科技要效益。比如:通过自主开发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赢得核心竞争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现代化,赢得市场先机和增加产品的附价值。
六、注重营销策略和手段的创新,把握市场脉搏,向市场要效益。比如:通过有效的方法,及时了解市场上产品价格的波动,合理营销,使得企业自身产品卖高价。
七、拥有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向企业带头人要效益。因为企业带头人的素质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并对企业管理有重大影响,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构成潜在的甚至直接的巨大影响。
八、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向产品质量要效益。比如:借助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和有效性,来提升产品的质量;通过掌控原材料的质量、精细化生产、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等来提升产品的质量。
九、对于部分企业的产品单一而且发展前景不乐观的,适度考虑深化改革,发展多种经营,向经营策略要效益。结合自身企业实际状况,适度开展改革和运营转型,在发展多种经营之前需要充分调研和研究,切不可盲目或不切实际地进行,需要注重近期和长期有效结合,更要贴合实际。
十、向修旧利废、小改小革、节能降耗要效益。
十一、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向员工要效益。员工素质直接决定工作水平,员工又是直接作用于产品的操作者和执行者,所以员工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等各方面有着重大影响。通过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影响和深入,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进而使得员工从思想意识、工作水平和创新的开展等各方面发挥有效和积极作用,实现效益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