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谈到国家大剧院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
从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谈到
国家大剧院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实用性、审美性、谐调性等,从而进一步重点阐述了国家大剧院与天安们、人民大会堂等周围环境的和谐美。
[关键词] 建筑艺术、审美特征、实用性、审美性、谐调性
[引文]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实用艺术又应该具有审美性。实用设计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兽皮、兽骨、象牙、羽毛来装饰自己。尤其是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的彩陶至今仍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显然,任何实用设计首先都应当具有实用性,如建筑应使人们在居住时感到舒适方便,实用工艺品应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称心如意等。设计的实用性应当符合人类不同实际活动的需要。如建筑从整体上看,其主要功能是避风避雨,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又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在设计中实用性与审美性紧密的连系在一起,但应以实用为主,审美从属于实用,服从于实用。如陶瓷茶具、酒具,以及竹编篮子、筐子等,都首先应当让人感到方便适用,然后才谈得上漂亮美观。因此,实用工艺品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常常都是首先考虑到使用效果,根据实用特点来进行艺术处理与美化装饰。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由于实用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所以它几乎每日、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审美作用,给人们以美的感受,从而在实用的前提下兼有审美的功能,达到物质与精神统一。例如,我国数量众多的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名胜风景区的精华,使人们在游览观赏时,不但能够欣赏到自然风光之美,还能领略到传统艺术之美,并进而获得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建筑艺术除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一些审美特征:
(一)技术性。建筑的原意是“巨大的工艺”。任何建筑物,都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体现出一定的技术和技巧,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观念,促进着建筑艺术的发展。
(二)固定性。建筑的基础直接与地球相连,一旦建成,就很难移动,它同其所处的环境不可分离。这和其他艺术品可灵活移动、人为改变其周围环境是不同的。建筑艺术并非是仅仅创造建筑个体美的艺术,而是处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整饰、加工和美化。
(三)空间性。建筑以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一个完整的建筑形象,总是由建筑的实体和空间两部分构成,它们各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凡被称之为建筑实体的东西,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或是占有内部空间,或是占有外部空间,或是兼而占有内外空间。离开空间,建筑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四)强制性。在人类美的创造活动中,建筑是规模最大、最具有永久性的艺术品,它以巨硕触目的形象强迫人们去感受它、欣赏它,并作出审美评价。
(五)综合性。建筑是一个空间环境,它不仅以其外部立体造型表现美,还通过内部不同的空间序列来表现。建筑的室内室外,至少有十一个面。人们欣赏建筑,必须不断移动自己,才能把所有的面看完,以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所以优秀的建筑都十分重视空间序列的展开,在空间序列组合中掺合了时间的因素,使欣赏者由静态的三维实体产生动态的四维审美感受。其次,综合性还表现在雕塑、壁画、书法、工艺、园艺、室内设计等在建筑艺术中的协同作用,用以突出建筑所蕴含的思想意蕴,加深审美的效果。
第二篇: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从古埃及大漠中的金字塔、罗马庞培城的斗兽场到中国的古长城,从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敞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到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1.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艺术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是指建筑的实用性、群众性、耐久性。所谓实用性,即是说,建筑的目的首先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看”。即使是纪念碑、陵墓也要考虑举行纪念仪式时人流活动的具体要求。其它各类艺术,美可以是唯一目的或主要目的,而建筑却必须和实用联系在一起。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即是说,建筑物对人类生活的功能好坏,往往决定着人们观感的美与丑,因而建筑的审美意义,有赖于实用意义。试想,一座通风不良、噪声震耳、光线幽暗的车间,打扮得再花哨,也不会引起工人的美感;一座华贵高大的楼房,如果风一吹就要倾倒,那么色彩无论怎么鲜艳,多姿多彩,住在这座楼房里的人也不会觉得它美。相反,如果实用功能处理得好,往起来很舒适,即使外形简单一般,也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即使是艺术比重大的建筑,比如展览馆、歌剧院、大会堂、高级酒店、园林,如果用起来让人别扭,也会被认为“华而不实”。建筑的实用性是艺术性的基础,而艺术性中也常常包含着实用性。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还表现在它的群众性上。没有一个人能离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可以不听音乐,不看戏剧,不欣赏画展,不读小说,但却不可能不住住宅,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
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另一表现是在于它的耐久性。建筑是巨大的、造价可观的物质实体,一旦建成,除非地震火灾和战争破坏,它都会长期保留下去,很难被人遗志或丢失,事实上成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纪念碑。建筑的物质功能性决定了建筑物具有纪念性。比如希腊的神庙、罗马的广场、巴黎的铁塔、中国的万里长城、非洲的原始村落,还有数不清的古城市。古村镇,当初并不是为了纪念而专门建筑的,但是到了后来,却成了纪念性很强的古迹,成为人们欣赏的历史文化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建筑与工艺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英文“建筑”一向本意为“巨大的工艺”。前面已经说过,建筑同工艺一样是从实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仅有实用又是不够的,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件。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往往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给予加强,有的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雕塑、绘画(主要是壁画)、园艺、工艺美术以至音乐都能融合到建筑艺术中去。比如欧洲古典建筑中的雕刻、壁画就是当时建筑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去掉了这些东西,那么这些建筑也就黯然失色了。再比如,中国的古代建筑是群体取胜,造成群体序列的性格和序列展开的效果,也往往要依靠这些附属的艺术,如华表、石狮、灯炉、屏障、碑喝等,单独的古建筑也常用壁画、匾联、碑刻、雕塑来加以说明。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建筑具有一定的艺术综合性,具有鲜明的审美功能性。自古以来,人类花费在非实用方面的财富和这方面的创造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把建筑的美肴重,有时甚至超过实用价值。
日本在爱知县甚至建造了一座别致的音乐桥。这是一条人行便桥,全长仅31米,宽两米,桥两侧栏杆装有109块不同规格的音响栏板。过桥的人,只要拿起水槌,轻击栏板,不管你懂不懂音乐,会不会唱歌,就能奏出一首法国民谣《在桥上》。回来时,敲击桥的另一侧,就会响起日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民歌《故乡》。人们称誉它是“石琴桥”、“声情并茂的建筑物”……你大概想不到,这座小桥最初的设计提出者,竟是一个爱哼小曲的中学生呢!当然,建筑的实用功能性和审美功能性,在不同的建筑对象中可以各有偏重。有的审美功能比重大,甚至占主要的地位,比如纪念碑、游乐园、陵墓等;有的比重大体相等,如商店、学校、医院等;有的比重小些,如仓库、厂房、桥梁等。但即使审美比重小的建筑在建设时也离不开一定审美观念的支配,建筑本身也要具有和谐的比例,角度、尺寸、序列、韵律,也要考虑周围的环境,比如前面所说的仓库、厂房、桥梁等,就要考虑合适的位置,适当的高度等,也是直线和曲线的组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具有了审美功能性。
(2)建筑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是个空间环境,它要占据一定长、宽、高的位置。那么,我们在一定的视点上,本可能一下子看到全体,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比如,看一座坡屋顶的房子,在室外我们只看到三个面。如在室内,我们最多也只能看到它的五个面。我们要想看到全部的面,就要移动自己,才能陆续地把所有的面看完。即是说,人们在任何一点上欣赏建筑,感觉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在各个位置,从远而近,从外而内,从上到下,从前而后,围绕建筑走遍,才能获得完整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建筑群体,那就更复杂,更需我们未断地变换观赏位置。人们就是在这种位置的不断变换中,也就是空间的不断延续中获得了审美感受。
正因为建筑具有空间延续性,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道理很简单,建筑物一旦建成,就不能移动,除非特殊情况,不会出现房子搬家、桥梁搬家的事,而一旦搬了家,其审美效果也随之改变,原来的效果不复存在,后来的又出现新的审美效果。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必须是置于埃及这广阔无垠的沙漠中,才有永恒的性格,如果搬到了东北大森林,很难设想,那是一种什么效果。又如,欧洲的哥特式教堂,必须是在中世纪狭窄、曲折的街巷中,才能充分显示飞腾向上的气势,如果放到宽阔的大街上或者林立的摩天大楼中间,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景象了。再如,济南火车站的尖顶钟楼和穹形的建筑物,当年也许是十分气派和别具特色的,而今天,在旁边那些大楼和烟向的对比下,就很难行出当年的气派和特色,由此可见,正是这种空间的延续性和环境的特定性构成了建筑艺术的又一个审美特征。
(3)建筑艺术是正面抽象性与象征表现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艺术在空间里塑造的永远是正面的抽象的形象。说它是正面的,是因为建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只能为一般的,而不可能出现什么悲剧式的、颓废式的、讽刺式的、伤感式的、漫画式的形象。就建筑形象本身而言,也分不出什么进步的或落后的,革命的或反动的。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门,今天却是国徽上的图案,是伟大祖国的象征。万里长城本来是民族交往的障碍,是刀光剑影的战争产物,现在却成了全体中华民族的骄傲,是闻名世界的游览圣地。
同时,它塑造的这个正面形象又是抽象的。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的一种物质实体,是通过空间组合、色彩、质感、体形、尺度、比例等建筑艺术语言造成的一种意境。气氛,或庄严,或活泼,或华美,或朴实,或凝重,或轻快,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联想。人们很难具体描述一个建筑形象的具体情节内容。所表现的时代的、民族的精神也是不明确、不具体的,是空泛的、朦胧的。它不可能也不必要像绘画、雕塑那样细腻地描摹,再现现实;更不能像小说、戏剧、电影那样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反映广阔的生活图景。正因如此,建筑艺术常用象征、隐喻、模拟等艺术手法塑造形象。比如,古希腊曾有人认为人体各部分都体现着理想的美,故而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精华——多立安柱式建筑就以粗壮狂放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男子挺拔雄健的体形特征;而安奥尼柱式建筑则以柔和精细的线条,形象地模拟了女子拥雅柔美的体形特征。近代纽约航空港的TWA公司,则用典型的象征主义手法,建成了一座外形像展翅欲飞的大鸟的候机大楼。巴黎明星广场上的凯旋门,建造的初衷,则是象征了拿破仑一世军威、强权、做世的特点。北京的天坛公园的双环亭、南京天王府的双亭,则象征了亲密无间的挚友关系。由此可见,建筑艺术的正面抽象性和象征表现性构成了它的又一审美特征。
在建筑艺术中,象征的意义也是很广泛的,可以容纳很多内容,昨天可能是象征着是权神威,今日可以是象征着统一团结,比如前面提到的天安门就是明显的例子。
2.建筑艺术欣赏
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建筑艺术自身的特点,通过感受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既把握建筑艺术的形象,又感悟出它的内在意蕴,从中获得审美愉悦。
(l)欣赏建筑艺术要把局部的审美观照与整体的审美知觉结合起来。建筑艺术的形象一般是由建筑物的体积布局,比例关系,结构形式,空间安排等构成。建筑的外在装饰常有圆柱,柱头、飞檐、贴脸,雕塑,图案和壁画等,这些装饰因素是建筑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应该与建筑形象保持内在一致,从造型和色彩上丰富和发展建筑的艺术构思,使建筑形象锦上添花,增加艺术感染力。因此,欣赏建筑艺术不仅可以对建筑艺术的局部构成进行审美观照,而且还应该把局部的艺术构成纳入整个建筑艺术及从环境中加以观照。使欣赏者从整体的审美知觉中感悟建筑艺术的美。美国在三十年代建立的“瀑布别墅”就非常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美,莱特的设计新颖奇特,将别墅直接建造于瀑布之上。凌空而出、巨大阳台与瀑布两侧的巨石相映生辉,而瀑布则在阳台底下自由洒脱地倾泻,使建筑与山石。树木、瀑布有机融合,形成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和谐美,使建筑的人工美与自然美浑然一体。
在欣赏建筑艺术时,既要欣赏建筑色调、尺度、比例、景观及空间变化,看其是否符合美的规律,又要注意具体的建筑构成要素是否实现优化组合、建筑的整体是否和谐统,进而可以把该建筑纳入建筑群的总体风貌中加以欣赏。
(2)感悟建筑形象的象征意义。
建筑艺术通常借助象征意义来蕴含其审美意蕴,这也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象征意义首先是最初的象征性,即建筑艺术在物化成特定的建筑物时就已经具有的象征意义。如北京故宫的对称和谐、层次分明、主要建筑位居中央,显现出封建时代帝王对国家的主宰以及封建制度的“宝塔”结构。我国秦朝建立的万里长城,当时象征着秦帝国的“大~统”。但是,随着社会历史实践的发展变化,建筑艺术又会产生出一些新的象征意义。现在,北京故宫已成为中外游客所欣赏的审美对象,它既显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又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当我们现在登上万里长城,极目远眺,万里长城象一条巨龙在群山环抱中婉蜒游动,显得气势非常恢宏辽阔。在我们的审美视野中,长城已不再是秦帝国“大一统”的象征,而是中华民族创造力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要感悟建筑形象的象征性,还必须了解建筑艺术创造的时代背景及其民族特点。北京故宫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其结构上,从正阳门到景山,通过一系列错落有致,高低不同的空间处理,象征着皇权形象。北京天坛的设计具有明显的汉民族特点,象征着天帝的崇高神圣,表达出汉民族“天人感应”的思想意识。
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象征性时,还可以结合心理美学的“移情说”,充分展开自己的审美想象,在感知建筑形象的同时,把建筑形象拟人化,赋予建筑艺术以新的生命,使本无生命的建筑有了人的性格、人的情感,人的生气。比如找们欣赏一座幽静别致的别墅,就会感受到它非常幽雅婉静;欣赏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会使我们产生向上飞腾的感觉;欣赏那些新颖奇特,色彩疏淡而简洁的建筑,则会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勃勃,游洒飘逸;看到那些富有稳定感的建筑,就会使人产生端庄稳重的感觉。当然,欣赏建筑艺术时的移情,只能根据建筑艺术质的规定性加以自然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而不能胡思乱想,违背艺术欣赏规律。
(3)要善于欣赏建筑艺术的音乐美,建筑艺术通常以错落有致的空间造型显现出类似音乐的节奏感。歌德和谢林都把建筑看成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在于他们感受到建筑艺术的音乐美。建筑艺术的外在造型都是按照形式大的规律创造的,它无论向空间什么方向延伸,都是有比例、有规划、有变化地排列的,从而形成一定的节奏。而“优秀的建筑物,它各方面的节奏,总能归于统一。这便形成一种统一的调子,统一的旋律。当你在观赏这座建筑时,你便能在一定时间过程中感受到节奏上反复多样的流动,产生音乐般的旋律感,正是这种旋律感,把你引向特定的情绪氛围”,从而获得类似感受音乐美的情感愉悦。
感受建筑艺术的音乐美,要善于调动自己的通感,以动态的视觉对建筑造型显现的空间序列进行审美观照。欣赏建筑艺术同欣赏绘画不同,欣赏绘画主要靠静态的直观把握,而欣赏建筑却不能只靠静态观照,还应运用动态观照,从视点的高低、视角的俯仰、视野的远近大小、空间的开合、视觉的分隔联系中去观照建筑的空间序列,才能感受到空间序列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才可以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4)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建筑艺术的欣赏过程通常包括欣赏角度、欣赏距离和欣赏方法这三个组成部分。
欣赏角度可以分为水平方向上的正视与侧视,在垂直方向上的平视、仰视与俯视。欣赏角度也就是审美角度或审美视角。在审美活动中,审美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客体审美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客体自身的审美同伴,而且还需要审美主体的密切配合,需要审美主体选择合适的审美角度,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把握审美客体。建筑艺术是立体的空间艺术,欣赏者更应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欣赏建筑艺术的整体美。
建筑艺术又是视觉艺术,欣赏者与建筑物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制约着审美效果。一般来讲,近距离可欣赏建筑的细节或局部;中距离可直观全貌;远距离能概观大致轮廓。欣赏者时间充足,可近、中、远三者兼而有之;时间仓促,则只能或中或远的览其概貌。一般来讲,欣赏古典建筑可多作近、中距离的观照;欣赏现代的宏伟建筑可多作中、远距离的概览。当然,欣赏距离的远近不是绝对的,应该因人而异,因建筑艺术不同而不同。
欣赏方法对于欣赏建筑艺术有着重要意义,它一般分为静态欣赏和动态欣赏。静态欣赏是指欣赏者在特定的欣赏点上对建筑物的静态观赏,动态欣赏是指欣赏者按照欣赏需要,在一定的观赏路线上对建筑物的观赏。在欣赏中,应该把静态欣赏与动态欣赏有机结合起来,作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随着欣赏路线的流动,欣赏者的大脑中就会出现一幅幅具体可感而又各不相同的建筑形象画面,即不同的建筑形象,从而感受到建筑形象的空间序列。同时,由于欣赏者视点的高低、视角的仰俯。视野的大小、视觉的转换等是不断流动变化的,这样当欣赏者去感受建筑形象的空间序列时,就会产生一种节奏感,这也正是人们把建筑比喻成是凝固的音乐的内在依据。
总之,在欣赏建筑艺术的过程中,欣赏者应了解建筑艺术的一般特点和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情感等因素,积极能动地进行审美观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建筑艺术的美。收藏分享评分
第三篇: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1 ABSTRACT}}··············································································4 弓}言·............................................................................................7 第一章徽州建筑的类型与装饰·...........................................................g
第一节徽州民居·.......................................................................g
第二节徽州礼制建筑·.................................................................10
第三节徽州园林·.......................................................................17
第四节徽州书院·.......................................................................19
第五节徽州其它建筑·.................................................................21
第六节徽州建筑装饰艺术·........................................................21 第二章徽州民居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兼比较研究·..........................28
第一节徽州民居建筑的艺术特点·..................................................28
第二节徽州民居建筑的审美特征·..................................................41
第三节徽州民居与苏州东山民居的比较研究·...................................53 第三章徽州礼制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74
第一节徽州宗祠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74
第二节徽州牌坊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g4 第四章徽州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92
第一节徽州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92
第二节徽州园林建筑的审美特征·..................................................97 第五章徽州书院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106 第六章徽派建筑形成的原因及总体审美特征·.........................................111
第一节徽派建筑风格的形成背景分析·............................................111
第二节徽派建筑的总体审美特征·..................................................119 注释·............................................................................................127 参考文献·......................................................................................131 致谢·............................................................................................134 发表论文目录.................................................................................135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的黄山脚下、新安江畔,位于黄山白岳之间。徽州的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设置了郡县,魏晋南北朝时称新安郡,隋、唐、五代称歇州,北宋徽 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始定名徽州,辖歇县、休宁、祁门、黯县、绩溪和婆源 六县。因此,严格来说,“徽州”应该是一个地域的和历史的概念。徽州建筑发韧较 早,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的阶段,此时的徽州建筑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 文化特征的建筑艺术风格,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建筑流派之一。在地面文物现存中,大 量的最有特色的是古建筑的现存。
徽州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民居与村落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刘敦祯教授就对徽州建筑有过著文介绍,80年代以后,陆续有学者前往徽州考察研究,不断有研究成果问世,焦点多集中在徽商经济、徽州古村落、徽州建筑个案等方面。
目前对徽州建筑的研究,集中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 徽学的科研机构、文物、旅游部门为主。其中,建筑界学者的研究侧重点在于真实记 载徽州古建筑的营造情况,他们的研究方法以测绘为主,把古建筑的尺度、结构都记 录得很细致,其主要研究意义在于古建筑的保护。这些研究的特点往往是就建筑谈建 筑,脱离了主体“人”,对外围层面的涉及也比较粗浅。
而我这次选择的课题在研究目的上与以往的学者所做的有所不同,本论文将从建 筑发展规律出发,将研究视角由建筑本体延伸至地域经济、文化、艺术审美等外围层 面,从艺术的、人文的角度去探讨徽州古建筑的审美特征。主要的选题原因有三:
其一,把美术考古与艺术史美学联系起来,利用自己的研究特长,尝试进行交叉 学科的课题研究,这也是本学科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其二,以往的研究很少从艺术的、人文的角度去涉入,本文将转换研究的切入方 式。
其三,以往的研究多把建筑作为工程学的成品来看待,本文将从建筑文化的角度 揭示建筑的审美特征。
本文尝试以与以往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本文以现存的明清时期徽州建筑为主要 研究对象,以徽州地区的地方史志及相关的古籍文献为理论依据,通过实地田野考察,分别对徽州民居、宗祠、书院、园林等建筑类型进行了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的研究。全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介绍了徽州地域的建筑概况,对徽州建筑的研究动态,以及本论文的研 究目的。
第一章对徽州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建筑装饰作了概论性介绍,包括各类建筑的发展 沿革、主要留存地点、建筑装饰的总体情况等。
论文的第二章至第五章在共性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徽州主要的建筑类型各 自具有的审美特点,这也是个性方面的分析。
第二章论述了徽州民居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并尝试从民居的平面格局与 立面样式、建筑装饰特点和审美特点方面对徽州建筑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比较的对 象选择在风格特征上有同源特点的苏州东山民居建筑。
同为江南民居的建筑流派,徽州民居与苏州民居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的发展规 律,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又各自显示出本地域的建筑特色。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区域选择 时,苏州的东山地区尚有保存较好的明清民居群落,比较适合进行比较研究;此外,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流传的“钻天洞庭遍地徽”的民谚说明了这两个地区的民居风格必 然存在着某种背景文化的相似性。因此,将徽州民居与苏州东山民居进行平面布局、立面样式、建筑装饰特点及审美特点方面的比较,以使我们能从横向的地域文化角度 去更深层次地剖析徽州建筑审美文化的产生根由。
第三章对徽州的礼制建筑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徽州宗祠建筑与牌坊建筑的艺术 特点与审美特征。
第四章以造园手法为线索,对徽州园林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进行了艺术与美学 层面上的解析。
因为现存实物资料有限,第五章只简要介绍了徽州书院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 征。
第六章分析了徽派建筑形成的原因,包括徽州建筑风格形成的自然背景、历史文 化背景及徽商文化的影响。同时总结了徽派建筑的总体审美特征。
论文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限定研究范围。对徽州古建筑的研究限定在现存的明清古建筑范围内,对明以前的年代有争议的遗存不作为研究重点。
2.根据研究目的,在搜集实例时,放弃面面俱到的做法,应该以最能反映徽派 建筑特色的典型个例作重点研究。
3.著名建筑学者陈志华认为,虽然搜集一批实例,罗列介绍,也不失为一种方 法,但是还要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本文打算把徽州建筑本身阐释得更深入,把筑本题与整个徽州的地理、经济、人文环境紧密连系起来阐释。不仅要研究系统的
整体以及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还要包括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
4.采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因为一切事物的特色存在于它与其他可比事物的比 较之中,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认识事物的特色。例如,将徽州建筑与东山建筑的比较研 究。
该论文的理论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对徽派建筑的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有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分析,并且这种分 析是建立在实物考察的基础之上的,是具备现实意义的分析。
第二,就建筑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言,建筑形制的演变必然受到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建筑也是最能集中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艺术形式。本论文从建筑发展规律出发,将研究视角由建筑本体延伸至地域经济、文化、艺术审 美等外围层面,从艺术的、人文的角度去探讨徽州古建筑的审美特征。该论文把徽州 建筑本身阐释得更深入,不但从实例角度分析了建筑的艺术特点,而且把徽州建筑系 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作为观照的双方,把建筑本体与整个徽州社会紧密 连系起来阐释,这其中包括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第三,本文突破了孤立研究建筑外观和构造的传统模式,尝试运用美术考古学的 历史研究法和艺术研究法进行徽州古代建筑研究,把建筑作为有机的生命体,结合地 域文化的特征进行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方面的解析,这也是把建筑当做地域文化的一 部分来进行美术考古研究的一次尝试。
关键词:徽州建筑艺术特点审美特征
引言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的黄山脚下、新安江畔,位于黄山白岳之间。徽州的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设置了郡县,魏晋南北朝时称新安郡,隋、唐、五代称歇州,北宋徽 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始定名徽州,辖歇县、休宁、祁门、黯县、绩溪和婆源 六县。因此,严格来说,“徽州”应该是一个地域的和历史的概念。
明清时期,徽州经济甚为发达,商业兴盛,徽商在经营茶庄、木材、盐业、钱庄、丝绸等行业时积累了巨资,至明成化年间已富可敌国,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故 有“无徽不成镇”之说。文化方面,徽州向以“程朱故里”自称,儒家文化的浸染根 深蒂固,徽州方志有言,“徽州既是商贾之乡,又为东南邹鲁。”’
徽州的地面文物遗存中,大量的有特色的古建筑遗存是徽州的文化财富。据不完 全统计,徽州境内现有古建筑6700余处,其中的一些民居和宗祠建筑堪称徽派建筑 的精品之作,这些实物遗存为建筑界与考古界的学者提供了难得的研究资料。梁思成 先生曾说,“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非士大夫之事。盖建筑之术,已臻繁复,非受实 际训练,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非若其它文艺,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而兼也。然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2徽州地域虽然在地理 条件上相对闭塞,“民不染它俗”,但是徽州的建筑艺术却正是在这样的地域文化背景 之下生长繁荣起来。徽州建筑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的阶段,此时的徽州建筑 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艺术风格,是长江流域重要的建筑流派之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旅游业的升温,对徽州文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然而对于徽州建筑的研究还多停留在剖析构造和技术的层面,虽然这对于文物保护有 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不能从文化的多元视角去审视徽州建筑之艺术与美学品格,终归 是一种遗憾。建筑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审美趣味与艺术倾向的艺术形式。建筑物所处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趣味决定了建筑物的形制、装饰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我 们又可以从建筑物的整体造型或建筑部件的样式中去了解所处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趣 味。近年来,建筑界的几位学者对古代建筑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工程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文化方面的尝试。对古代建筑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建筑本体,而且应该力求在结 构的关联中来研究,更要研究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这就与美术考古学所强调的研究方法有不谋而合的途径。
本文突破了孤立研究建筑外观和构造的传统模式,尝试运用美术考古学的历史研 究法和艺术研究法进行徽州古代建筑研究,把建筑作为有机的生命体,结合地域文化 的特征进行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方面的解析,这也是把建筑当做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来 进行美术考古研究的一次尝试。
第一章徽州建筑的类型与装饰
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性质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徽州建筑分作以下四大类型:徽 州民居建筑、徽州礼制建筑、徽州园林建筑、徽州书院建筑。
第一节徽州民居
一、徽州民居的主要留存地点
在现存的徽州各类古建筑中,以明清民居的遗存数目最多,据统计约有近6000 幢。徽州明清民居的主要留存地点散布于古徽州区划的六大区域内。
歇县的民居留存地点集中在县城内斗山街、西郊棠褪村、渔梁镇等地,徽州区潜 口镇的明代民宅,现已作为“明代民宅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将散落 在各地的十座典型明代建筑集中在一处形成了一片壮观的“明代山庄”。
黯县地区的民居保存下来的尚有4000幢,主要分布集中在唐模、棠抛、呈坎、潜口、渔梁、屏山等地,例如西递村至今仍存有明清民居三百余幢,保存完好的有 124幢,街巷布局依然如旧,建筑古朴典雅,被国内外一些建筑学者誉为“世界是卜 保护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世界上最美的村镇”。就单体民居的艺术价值来看,黯县西递村的履福堂、笃敬堂、仰高堂,宏村的承志堂、德义堂、树人堂、松鹤堂,卢村的志诚堂、思成堂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屏山村存有明清民居二百余幢。
绩溪的古民居大多被毁坏严重,保存尚好的有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的胡适故居、坎头村民居。
休宁、祁门的古民居也多遭破坏,分布散落。休宁的古民居集中在万安古镇、齐 云山月华街等处。
婆源今属江西所辖,古民居遗存集中在东部的秋口乡李坑村、江湾村、晓起村、段萃乡庆源村、许村乡、思口乡思溪村、延村、沱川乡理坑村等地。
二、徽州民居的型制及其演化
徽州民居的型制属于天井院住宅的格局,即:由四周的房屋围合中央的一方天井 院。与北方四合院不同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民居的天井规模通常较狭小,且围以高墙,这样的布局可以适应江南多雨潮润的气候特征。从现存的徽州建筑(尤其是民居)来 分析,徽州建筑的形制特征是在本土建筑的形制基础之上融合了北方四合院式的院落
特征(合院布局)和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的楼居形式,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徽州地方民居建筑流派。这类民居的特征是,平面由“三开间,内天井”的基本单元构成,空间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 天井,作采光通风之用,在此基础上纵横、组合形成二进、三进、四合的住宅。
徽州民居的型制随住宅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别。
(一)大型住宅型制
第四篇:从文化根源阐释中西方音乐的基本思维方式与审美特征
从文化根源阐释中西方音乐的基本思维方式与审美特征
林溪漫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中西音乐中不同艺术形式和内涵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别的内涵由形式本身是难以解释的。如中西绘画、雕塑、音乐之间的差别,仅仅用写实与写意、定点或散点透视、共性音色与个性音色等是解释不透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比较音乐学的基本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比照,有利于对东西方音乐艺术有更深刻的领会。以下是笔者对中西音乐的基本思维方式与审美特征的探讨,让我们对其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一、立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说法。这是封建道统甚至政统比较认同的衡量为人、为士、为君子的标准。换句话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要想成为一个贤德之士、一个栋梁之才,惟有具备了这六方面的才能以后,才有可能称“士”、称“才”。作为文士,除了必须知书达礼、通晓国家规程外,还必须具备“琴”、“棋”、“书”、“画”四项素养。封建传统无可争辩地认定——这四项是文士之为文士的必备要件。这其中,象征音乐素养的“琴”被放到了第一位。
在中国历史上,音乐的发展受其自身规律及特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四支有一定区别特征的发展脉系:
第一支为文士音乐,也称文人音乐;第二支为宫廷音乐;第三支为民间音乐;第四支为宗教音乐。显然,在这四支音乐脉系中,文人音乐主要是文士社会审美实践的必然成果。文人音乐指的是历代由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与其他三支音乐脉系相比,文人音乐体现出一些别具特色的音乐理念,这种理念对从事音乐审美实践的文士施加着人格方面的影响。
文人音乐明显地强调独乐、自娱、自满、自悟。它并不以群聚、共乐为崇尚。这种理念颇能反映传统文士以“修身养性”、“独善其身”为基本准则的人格实践理想。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及宗教音乐的内涵品质而言,它们都具有体现和展示不同的音乐审美实践主体之人格精神的功能,不过仅就文人音乐来看,它似乎更适合封建时代的文士借以表达和彰显人格精神。文人音乐崇尚的“修身养性”、“独乐自娱”及“追求言外之意、音外之声、味外之旨、象外之象之‘天人合一’意境”的理念,在本质上十分切合一大批文人隐士以音乐为载体来直抒胸意、弥补现实操作缺失的客观需求。也许因为恰巧有这种“理念”与“需求”的有机结合,所以才为文人音乐的境界化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人音乐不像西方古典音乐那样讲求器与器的组合,讲究聚众的演奏和聆听。由于文人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推崇“孤独”意识的人格精神的影响,因此它本已具备的“独乐自娱”特征更获得了进一步的强化。在中国,那些具有突出的本土色彩的乐器序列中,琴、瑟、筝、阮、琵琶、箫、笛、埙乃至二胡等,都是常常用作闲居独乐的器物而存在的。从考古的实物、古籍以及存留的器物上查看,这些乐器不仅仅适合用作乐队演奏,而且更适合用作独自演奏。许多透显文士品相的音乐实践者甚至从观念上就认定:上述乐器就是为个人而存在的,并不是为公众而准备的。文人音乐经历史上无数的文士之手,发展演变成了一整套形式完备、内涵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清人蒋文勋就明确指出:“琴取自乐,不在供人。”其实,在大多数文士眼里,“自乐”还是有些沉迷于享乐,弄不好会流于玩物丧志,最要紧的是,在文士的立身之本中,“琴”、“棋”、“书”、“画”本来就是作为基本素养而存在的,假如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点,则就很难算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文士。在这四种素养中,音乐修养被放在了第一位,足见古人推崇有加。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在封建时代,要想成为一个大家公认的文士或说知识分子,其实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2 首先,音乐这一关就必须先过,其次还要看其他方面的素养。与之对照,无怪后世不少学人抱怨社会越向现代、后现代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似乎反倒越发少了起来。事实上这个问题也许可以这样认识,那就是:之所以真正的知识分子在不断减少,除了受一般显见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以外,恐怕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那些有助于真正知识分子出现的人文精神内涵也不似以往那样突出,而是越来越减少。进入现代社会及后现代社会以来,科技的发展、学术的分工与分化,造就了大量的仅仅通晓一两门专业的专门人才。这些被勉强称作知识分子的人们,几乎十有八九免不了这样的命运,即单向技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艺术、对审美甚至包括对人生终极关怀和追问的关注。这在根本上使他们不具备一个真正知识分子所应具有的人文性。无可否认,中国文化传统为古代文士所框定的琴、棋、书、画四项标准,在一定意义上是非常有助于文士用以培养人文性的,也是有利于传统人文精神的不断传承。
二、文化心理——娱人与娱己
中国文化侧重生命享受,西方文化侧重知识获得,这一文化心理上的差别对中西音乐的精神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个影响首先表现在音乐的功能方面。简而言之,就是:西方音乐是娱人的,中国音乐是自娱的;西方音乐总是夹着种种外部的功利目的,中国音乐则主要表现为自我愉悦,自我修养。
中国文化本来就是自得、自足的文化,具有个体的封闭性。西方文化侧重知识的获得,而知识是客观的,外在的,条理化的,故而其心灵的结构是开放的,它有待于外部实践的检验、确证,并在这种验证之中才能确证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中国文化则不然。中国文化侧重生命享乐,而生命纯粹是个人一己之所有,享乐也只是个人感官的特权,故而其心灵结构是封闭的,它不需要外部世界的证明,不需要第三者的认可,只要自己的真切感受便是够了。因为这个 3 差别,所以中国人的心灵不像西方人需要一个外部世界支撑着、证明着,而是自已支撑自己,自己证明自己,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自足。比如学术研究,西方重在体系的完备、逻辑的严密、证明的充分,因为他们的成果是有待于外部实践的检验,有待于对方(读者)的被说服,并且只有在其成果被验证、读者被说服中才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中国则不同,它不重体系的完备、逻辑的严密、证明的充分,这三者在中国学术中是可有可无、可强可弱的。中国学术所重的是对事物的直觉把握和洞察的深度,所以它往往只是写出思考的结果、问题的结论,而全不作逻辑的推理或事实的论证这些中间过程。中国哲学始终以语录体形式著述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中国学者看来,他只要把自己所体认到的东西写出来就够了,他不需要说服读者。中国学者对读者当然也有自己的期望,但这期望不是被说服,而是能引发他们作同样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尽管有期望,却并不执着,也不勉强,因为他们的学术研究、学术著述本身就是自得、自足的。
中国学术的这种自得、自足性,在中国音乐中亦有突出的表现。与西方学术的重在“服人”相适应,西方音乐的突出功能便在“娱人”。西方音乐从古希腊起,就与戏剧一起面向公众演出,不仅有专门的场地,还常常举行各种形式的竞演。登台演出,面向公众,则自然追求演出效果,注意听众的反应,自然希望满堂欢腾,成为明星。所以,这样的音乐演出,完全可以说是“娱人”的。演出的目的或是为了取得名声,或是为了获得利益,而音乐本身的价值和意味,演奏者本人的情绪与感兴,则往往被忽视。这种音乐传统经过中世纪的“娱神”(是“娱人”的变式)再到近现代音乐活动,不仅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而且随着商业文明的成熟和泛滥,音乐的功利性质更被强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中国音乐则不同。中国音乐的功能主要在于“自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是每一个文化人的必修课。而且,这门课的修习,不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就在于培养自己的情操,提高自身的素养,使自己的生命过程更加美好。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精英人物,几乎是精通音律,熟谙琴艺之人。如孔子、庄子、4 宋玉、司马相如、蔡邕、阮籍、嵇康、王维、苏轼等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也都是弹琴名手。甚至连“性不解音”的陶渊明,也备有一张“无弦琴”,每逢得意时便抱怀抚弄一番,并对友人解嘲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能于无声的琴中领略琴之趣味,获得创作与表演的娱乐,正是中国音乐“自娱说”的最好注脚。
中国的乐器,如琴、瑟、筝、阮、琵琶、箫、笛乃至二胡等,都是常常用作闲居独奏、遣兴抒怀、自娱自乐的。即使较大规模的合奏,也不是到舞台上,不是到勾栏中去迎合听众,获取掌声,而是在厅堂之内,或廊庑之侧,专供自己(至多包括家人和朋友一起)欣赏的。在中国音乐史上,只有元、清两朝稍有例外,把音乐同戏剧一起搬上了舞台,用以娱人牟利。但这两朝恰恰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传统文化受到抑制之时。著名史学家钱穆对此有过论述,并指出其缘由,为蒙、满入主中原,人心不安不乐,方才离家群聚求乐。但这至多只是表层的原因。其深层原因,我以为还是蒙、满的入主,使传统的士大夫文化受到冲击、抑制乃至开始解体。中国音乐的自娱精神,其真正确立是在魏晋以后,而这正是士大夫文化逐渐取代以前的贵族文化的时代。至元、清两朝,伴随着士大天文化的被抑制,市民文化开始兴起。瓦肆勾栏之类公众娱乐场所的开辟,正是典型的市民文化的产物。
中国音乐的自娱精神,其另一面则是专重兴感意会,在创作与演奏上均自得、自足,不带功利目的。表面上看,中国音乐的自娱是为己的,故而应该有“私”的,西方音乐是“娱人”的,应该是无“私”。实际上恰好相反。中国音乐有“已”,但不是功利之“己”;西方音乐为“人”,却背后有一功利之“己”在。因为西方音乐之重娱人本质上不是利他主义,不是在作无私的奉献,而是在通过娱人为自已获得“名”和“利”,所以,多数西方音乐中的曲调,其作者均明显无误。作者之努力创作,目的亦主要在使自己“名垂后世”。中国音乐则不然,它的自娱性决定了中国音乐主要着眼于奏者与听者的心心相通,使其均能自得、自足、自乐,而不太重视名声和利益。不重视名与利,故而也就不重 5 视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姓名,不重视在同行的角逐中独占鳌头。“中国人一切皆贵一种共通性,而音乐尤然。每一吹奏歌唱,声入心通;使吹奏者、歌唱者与听者,各有一份自得心,更何名利权力之种种杂念存其间。„„音不可传,而辞可传,故中国人重辞甚于重音。此乃指辞之内容传世言,非指作者之传名言。”正因其重在传意而不在传名,故而中国古代绝大部分乐曲没有署名作者,而且还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同一首乐曲,后人可以根据自已的乐感和理解对之加工修改,以至于逐渐形成许多不同的谱本。著名琴曲《平沙落雁》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子,自其问世以来,刊载的谱集达五十多种,有多种流派传谱,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之昂之说;有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称是明代朱权所作,但无实证,只得存疑待考。这一在西方音乐中极为罕见,而在中国音乐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也是根源于中国音乐的自娱、自得、自足,根源于中国音乐的重意、重内容,而不是重名、重作者的所有权这些外部的因素。
三、织体思维——横向性与纵向性
所谓织体,是指多声部乐曲的旋律得以组织搭配的方法或规律,所以也称作“声部结构”。“织体”二字是“纺织体型”的缩写。纺织体型是纵横(经纬)结合的结构,借用这个名词是说明音乐的写作既有纵向的结合,又有横向的结合,还有纵横综合关系的结合。一般地说,强调横向的结合是复调音乐的写法,强调纵向的结合则是主调音乐的写法;前者是横向的线性思维,后者是纵向的线性思维。中国音乐体系与西方音乐在这一方面也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西方(主要指的是欧洲)民族与东方民族由于民族心理、哲学基础、审美趣味的不同,在音响表现形式方面也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正如西方绘画在运用线条的同时,还十分注意明暗效果,而追求造型的立体性一样,在西方近现代音乐发展中,除继续讲究旋律的横向展开外,更着力于多声部的各声部之间复调、和声关系的纵向组合,属于复音音乐。在东方,和中国画、书法多在“线” 6 上下功夫相关联的,东方民族的传统音乐艺术的音响表现形式,是以横向的旋律展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单音音乐。
西方音乐体系在处理多声部关系时,是倾向于纵向的线性思维,即特别注重主调旋律与其他声部的和声关系。所以,在西方音乐中,主调音乐体系占有绝对的优势,构成西方音乐体系的主要枝干。所谓主调音乐,就是以一个旋律为主,其他声部都作为辅助性的因素从属于这一主调旋律。这种各声部从属于主调旋律的联接机制,就是和声。在这种音乐织体中,一般说来,只有一个横向的主要曲调具有旋律的或完整旋律的意义,其他各声部的和声音列都只对其主调起衬托作用,或者是突出其基调,或者是强化其节奏,或者是丰满其音响效果,或者是渲染其情绪色彩,或者是加强形象的刻画,或者是加强乐曲的气氛等等。所以,在西方音乐体系中,音乐的织体思维主要是纵向性的。
与之不同,中国音乐体系在织体思维方面则表现为横线性,即注重各声部旋律自身的按向性线型展开。在中国音乐中,绝大部分的乐曲是单声部曲。在这一类作品中,织体与旋律是重合的,其织体就是旋律仅仅作单声部的横向展开。这是单纯的横线性织体思雏。在中国音乐中,如果是多声部的织体,那么它也不是像西方音乐中常用的主调音乐,而是复调音乐。所谓“复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旋律经过特定的方式结合而成的一种多声部音乐形式。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差别,主要在于主调音乐中主调旋律以外的各声部音列不具独立的旋律意义,而只是充当主调旋律的和声(或和弦),而复调音乐中各声部的音列均为完整的旋律,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另外,学习过《律学》的人都知道,中国音乐的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十二音体系不同。前者较为单纯简简朴,后者较为复杂细腻。但这种差别仅仅是风格意义上的,不能据此判定优劣、高低、先进、落后。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七声音阶乃至十二音音阶,但中国音乐后来选择的是五声音阶不用七声和十二音是“不为”而不是“不能”。为这两种倾向各有其不同的文化本体,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张力。简单地说,西方文化是以知识为本体,中国文化是以 7 生命为本体;西方艺术的功能张力是娱人,中国艺术的功能张力是娱己。前者是以理性来处理外部世界,是外向的;后者是以感性来把握内部世界,是内向的。前者是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是有待其真实性来支撑它;后者是对生命状态的体验和感受,是完全个人的,它不需要一个外部世界来支撑、来证明,而是自己支撑自己,自己证明自己;它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自足。„„重视证明,追求说跟力,所以西方人的思维趋于细致、缜密;而着眼个人的领悟,内心的会意,则自然趋向于简朴、单纯。中国音乐之所以没有选择七声音列和十二音音列,而独独选中了五声系列,应该正是出于这样的文化底蕴和美学追求。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中西音乐的创作思维和审美特征并不是由本身而是由产生它的文化所造成的。不同文化所具的不同思维方法、价值取向乃至于音乐形式等会直接造成艺术形式和内涵的不同。对中西音乐艺术的阐释如果不追溯到文化根源,就只能是一种无根和空洞的阐释。
参考文献
① 徐清朱著《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论要》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7.上海 第一版
② 刘承华著《中国音乐的神韵》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1.福州 第一版 ③ 刘承华著《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10.上海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