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8年八卦社区残疾人康复总结
2008年八卦社区残疾人康复总结
2008年在街道残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残联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创建社区康复示范区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社区康复是所有康复工程的落脚点,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康复需求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基础和关键。从2008年起,我区作为申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之一,按照国家的创建标准,积极筹备,协调卫生局,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在五个街道建立了社区康复中心,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了筛查,而后因人而宜进行康复训练,使社区内的残疾人就地就近得到康复服务。同时又在各社区建立了社区康复站,由社区康复协调员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工疗、娱疗和心理疏导等康复活动,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打下基础。
二、以实施重点康复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提高社区康复工作的整体水平。实施重点康复工程是推进基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有效载体,也是为贫困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的重要举措。全年我们主要实施了以后重点康复工程。
2010-2010年开展偏瘫的预防及康复讲座、高血压的防治、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妇科保健及常见疾病的预防治疗、常见外科疾病的注意事项及治疗、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及饮食调整;2008年新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讲座4次。
--组织实施“视觉第一光明扶贫行动”。各镇、街积极配合长春市E诺眼科医院对38个社区、26个村430名眼病患者进行了免费筛查。对其中61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使这些家庭贫困的患者得以重新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完成计划数的101%。
--为全区25例贫困低视力青少年配戴了助视器。肖氏眼科配镜中心深入到我区三个镇的中小学校,对1000余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的免费检测,并对其中的25例贫困青少年配戴了助视器,占年度任务数的100%。
--为5例大腿、5例小腿缺肢者安装了普及型假肢;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00%;同时出资5000元为21例贫困肢残者免费捐赠了轮椅,从而方便了他们的出行。
--扎实开展“小喇叭聋儿助听行动”。为了实现对聋儿的早发现、早训练、早康复的工作目标,各镇、街与计生、卫生等部门积极协调
和沟通,对异常的新生儿及儿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对3名聋儿进行了康复训练和指导,完成全年计划的100%。在“爱耳日”活动中我区各镇街都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了宣传教育活动。并在活动日当天为家庭贫困的聋哑人送去了慰问品。
三、以重症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精防康复工作。“十一五”期间,继续对重症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一是对150例家庭贫困的患者进行了采血化验并免费送医送药;二是对15例家庭特困病情不稳定的患者送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四是对能重症患者做好家庭监护工作。让更多的精神病患者得到康复和服务。
四、其他康复工作。完成肢体残疾人系统化康复训练12例,占任务数的100%;智残儿童康复训练5例,占任务数的100%;
第二篇:2010年八卦社区残疾人康复计划
2010年八卦社区残疾人康复计划 2009年康复工作在以前的基础上着重社区服务中心的康复工作。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每半个月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医疗保健知识讲座一次,并登记偏瘫患者。
⑴偏瘫知识讲座
①偏瘫的成因
②康复学的医学原理
③偏瘫的分期及各期的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④常见的康复器械及应用
⑵偏瘫患者情况登记
①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估并详细记录
②每个患者进行个别指导
③行动方便者建议来医院康复锻炼
④行动不便者家庭康复指导(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护理指导)⑤对行动不便者定期电话回访或家庭回访
2电话回访
⑴对路途较远行动不便者电话回访
①了解患者当前病情
②针对病情用药,膳食调整
③针对患者(或家人描述)肢体运动情况进行康复指导
④开导患者出现的心理障碍
⑵对有康复需求的患者家庭回访
①观察患者身体状况
②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估
③测量血压和脉搏
④针对患者总体功能状况系统的指导康复锻炼
⑤鼓励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
二、医疗机构康复
1康复训练
⑴条件
①患者有康复需求
②患者身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智清醒、患侧有触觉或达到肌力2级以上。
③家庭条件允许,至少有一名家属陪护。
⑵康复内容
①康复基础知识
②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被动运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③知道患者及家属各种康复器械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举办残疾人联谊活动
年底举行患者交流会,评选康复明星,患者交流康复经验。
第三篇:八卦社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站职责和工作制度
八卦社区残疾人社区康复站职责和工作制度
康复训练残疾人社区康复站职责和工作制度
一、在街道及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二、协助社区居委会对残疾人进行摸底调查,详细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底数,建立随报制度,做好转介服务。
三、协助康复指导站技术人员开展康复训练,康复护理工作,指导康复器材的使用。
四、定期组织残疾人及亲属参加知识讲座。
五、结合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建立残疾儿童的随报制度做好早期干预工作。
六、积极宣传社区康复工作的意义,提高社区居民,特别是残疾人及其亲属的参与意识。
七、建立残疾人基础档案,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八、以人为本,文明服务,热情接待康复训练的残疾人。耐心回答和解释残疾人提出的相关问题,禁止一切岐视残疾人的言行。
九、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按照康复计划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并做好训练记录。
十、遵章守纪,严谨认真,严格按训练要求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规
范训练程序,防止训练中心造成康复对象二次损伤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十一、爱护设备,管好器材。康复器材实行专人管理,做好设备使用,维修登记。.
第四篇:残疾人社区康复
残联如何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范文网时间:2010-06-18 11:3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440次社区康复是近年来在残疾人康复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的康复理念。社区康复亦称“基层康复”,是以城市街道或农村乡镇为基地,对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其任务是依靠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一个有社区领导、社区团体、卫生人员、志愿人员、残疾人及其家庭参
社区康复是近年来在残疾人康复领域提出的一个新的康复理念。社区康复亦称“基层康复”,是以城市街道或农村乡镇为基地,对残疾人提供的康复服务。其任务是依靠社区本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建设一个有社区领导、社区团体、卫生人员、志愿人员、残疾人及其家庭参加的基层康复系统。工作内容是对残疾人进行普查和预防,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使分散在社区的残疾人得到基本的康复服务。其工作有五个基本点:一是依靠本社区的人力资源;二是尽可能利用社区原有的卫生保健和民政工作网点;三是使用简化的、适宜的技术,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社区和家庭条件下可以发挥作用;四是以康复为中心后盾,帮助解决复杂的康复医疗、咨询、培训等问题;五是在社区对残疾人进行身体的、精神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使残疾人就近就地得到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是初级位上保健的一个组成部分。
按照陕西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社区康复是符合我省省情的康复事业发展模式,是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战略目标的主要策略,是所有康复重点工程的落脚点,是满足广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主要途径。“十五”期间,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社区建设中,采取社会化方式向广大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康复服务。实践证明,社区康复是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消除贫困、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的基本手段,县(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调查,掌握残疾人数量、分布、生活状况、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等情况。根据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发展规划的要求,我们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未央区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区内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进展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有些情况还令人堪忧,部分残疾人很少或没有享受到康复服务,有些对社区康复的概念不甚清楚。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工作的差距是对我们敲响的警钟,需要我们对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和思考,倾注更多的心力,为下一步做好工作提供明确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
未央区共有49个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个,尚有2个正在建设中。区残联2009年为3家已建成的“中心”配备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已初步具备了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的服务能力,今后几年区残联将陆续为其它几个“中心”配备康复训练器材,逐步完善康复服务项目,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康复机构建设发展比较迟缓。当前区内已建成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残联已将其纳入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发了部分康复训练器材,还有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建设;已建成的指导站建设项目参差不齐,服务内容比较简单。
(二)残疾人康复意识不强。不少残疾人认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是医生上门为残疾人看病、送药,把康复服务理解为医疗服务,在农村地区,有的残疾人甚至把它当作一项待遇来享受,一些社区的康复器材和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残疾人主动要求康复服务的比较少。
(三)社区康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人员不足。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大多数都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医疗站等建设,在场地、器材的落实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社区残疾人康复人员都由卫生服务机构内的医生兼职,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和社区卫生工作叠加在一起,工作量大、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服务手段单一,服务理念滞后。当前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形式比较单一,康复医生普遍缺乏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与指导;有医生以完成任务为主,传统的服务理念与现代社区康复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医生服务记录过于简单,内容基本相同,有的让人代签字,还有的只签字不服务。服务手段的单一和服务理念的滞后,使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愿望远未达到。
三、对策及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残疾人在康复服务需求方面的愿望也逐步提高,社区康复作为对基层残疾人最直接的服务形式,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越来越多地受到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关注。对全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进行调研后,我们针对不同区县的具体情况分别做好工作,未央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同步联动,统筹安排
区委、区政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安排,做到规划同步、投入增长同步、组织运行同步,建立起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
一是上下联动。区委、区政府统一各部门、街道和社区的思想认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确保社区康复工作思想认识、职责分工和工作措施的到位,形成区、街、社区三级联动,合力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
二是部门联动。在社区康复工作实践中,以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各相关部门为主体,区级机关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区卫生局充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各类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和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并落实专(兼)职残疾人康复责任医生进家庭;区民政局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和谐社区、星级社区考评标准,积极支持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设,深入开展困难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区财政局为确保创建工作任务的完成,对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经费提供有力保障;区残联更应倾心竭力,在康复需求调查、康复员培训、康复站建设、深化康复服务等基础工作方面做好工作。在区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相关部门联动,使社区康复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社会联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到千家万户。为此,区委、区政府着力营造社会各界联动的工作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助残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助康复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社区康复医生力量比较薄弱的时期,助残志愿者要在帮助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提供康复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意识的宣传
社区康复的最大功能是弥补机构康复不足,更好地就近、就地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有效利用康复资源。开展为残疾人“送康复服务上门”不仅具有投入少、成本低、服务广、收效大的特点,更是党和政府关爱残疾人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合理定位“送康复服务上门”的功能,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避免出现政府出了钱、医生送了服务、残疾人还不满意的情况。
(三)狠抓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服务有场地”
通过调整布局,整合资源,新辟场地等措施,在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区残联将逐步为每个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配备2万余元的康复训练器材,为社区康复站配备1万余元不等的康复训练器材。为了使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社区康复站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以制度提高康复站的利用率。在社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处处体现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
(四)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在实践中创新、完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
社区康复要从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出发,按照目前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社区康复的工作模式,使康复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并带来一系列工作的变化和水平的提升。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进社区、进家庭,通过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让康复辅助器具进家入户;把最能够普及的康复技术传授给残疾人及其家属或亲友,使残疾人康复真正能够紧紧贴近残疾人本人。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社区康复工作方向,让“就近”更近,让“就便”更便,在管理和技术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拓展康复服务内容,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向康复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五)强化社区医生和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方式,提高社区康复医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确保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社区康复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在为街道和社区配备53名街道残疾人工作联络员和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基础上,下一步要通过培训使这些人员都掌握一定的康复训练知识,兼任基层残疾人康复员或社区康复指导员,充实社区康复工作力量;通过业务培训,统一考试,做到康复员持证上岗,促进社区康复工作人员专业化;通过考核工作实绩和残疾人评议,建立奖优罚劣的竞争机制。
(六)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个性化服务
进一步加强康复需求调查,形成按需服务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康复需求方面提高调查的准确性,在康复的形式、内容、质量上下功夫,体现个性化服务;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服务、转介服务等,提高服务的专业性、技术性,以满足残疾人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保持工作的生命力。
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方面我市作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正在完善,服务意识正在增强,服务能力正在提高,服务领域也在拓宽,残疾人对政府实施的康复服务的满意度也在逐步提升。对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加大改进力度,制定改进措施,努力把我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五篇:残疾人社区康复
为了夯实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基础,街道着力构建广覆盖的助残康复网络。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江湾镇街道“创建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社区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根据各科室、各单位工作重点,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定员,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单位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小贴士:本文由“工作帮手网”收集整理,想看更多文章请在百度搜索“工作帮手网”。转载时请保留此版权信息。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1100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江湾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实施四项康复工作
近年来,江湾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2007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68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上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
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江湾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2009年全年送康复上门××*人次。目前,江湾医院已与146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
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2008年至2009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23名,每人每月给予400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三、营造助残社会氛围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рĀ堀뿽㳰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
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本月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月本职劳站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敬请审阅。
1、本月初,向密云课题组上交了关于我校“智障青年劳动实践基地的开发与实践”的汇报材料,同时通过邮箱邮寄了课程教案、案例各3篇,完成了上交的任务。
2、完成“乌鸡白凤丸”外包装盒200个的任务。
本月因为王梦然、王大伟两位学员外出寻找工作,因此糊盒采取的是集体统一做,由教师抓关键环节,没有分开的方式。在大家的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工作量,同时,本次糊的盒质量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说明我们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逐渐走入了正轨。
3、承担的楼道清洁任务顺利进行。
本月开始,学员分层承包楼道楼梯的清洁:王梦然、王聪负责一层;武亦、曹旭光负责二层;张东兴、张扬负责三层;张小安负责西侧楼梯,刘银华负责东侧楼梯;高兴、赵小辉负责劳动站内的卫生。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持楼层的卫生清洁,我们还安排张小安、刘银
华、赵小辉三名糊盒技术相对较差的学员专门负责课间楼道的清洁任务,这样保证了我们的楼道和楼梯在任何时间都是干净整洁的,为学校教职员工能有个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们的工作也受到了来访的客人的赞许。
4、向输送一名学员。
在我站进行劳动康复训练的学员王大伟,经过数次的寻找工作,现已在我区一汽车修理厂从事保安工作。这是与我劳动站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训练分不开的。王大伟学员在我站不仅进行劳动康复训练,还参加平谷特教中心组织的垒球训练和滑旱冰训练,他参加了XX年年在上海召开的特殊奥林匹克,并作为中国垒球队副队长,和队员们一起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他还是我“绿谷艺术五团”的主要成员,参演的“中国功夫”受到了市民们一致的好评。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才使得他迈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第一步。这也是我职劳站工作人员集体努力的结果。
5、继续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让学员走入社会,感受社会。
在4月3日,我们安排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发给每位学员5元钱,让他们练习购物,通过前几次的社会实践,学员们都能够较好的完成自己预设的任务。
4月16日,我们带学员一起乘坐环城公交1、2、3路汽车,让学员体验公交带给大家的快乐,很多学员是第一次乘坐,兴奋的心情是大家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为了更好的让学员们感受到幸福的生活,我们还为每位学员办理了旅游年卡,共花费了900元人民币,我们准备进入五月后,带学员到各旅游景点游玩,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欢乐。
6、工作开展的艰辛与希望。
本月,因为培智部赵新华老师怀孕请假,学校将刘雪莲老师抽调走,使本来就很紧张的工作更加艰难,我一个人要应付很多事情,没办法,只好让负责生活管理的朱燕明和我一起,对学员进行管理。糊盒、值日,忙前忙后。忙碌的工作并没有打消我们的工作积极性,因为我们都坚定着为这些残障人士奉献的信心,再苦再累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
7、整理劳动康复训练档案。
本月,开始对学员康复档案进行了书写和评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将陆续完善这一工作。做到大家满意,领导放心。
8、为学员购买水果,改善工作环境。
我们坚持每星期为学员购买两次时令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橘子等。通过分发水果,让大家体会到一种亲情和关爱。同时,在分发水果的过程中,让所有学员体会到谦让也是一种美德。这一举动,有力的促进了我们内部的团结和互助。
9、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
1)继续做好乌鸡白凤丸外包装盒的糊盒任务。
2)楼道环境卫生的清洁整治工作,做到自己勤查,互查,保证学校的环境良性发展。
3)承包学校涌路内、外侧的绿化任务,学习
对绿化树木进行剪枝。
4)安排一次去北京动物园和海洋馆的游玩活动。
5)安排2次去实践基地的劳动,让学员走近社会实践大课堂。
6)安排1-2次参观本区旅游景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