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用文写作《范例二》
《应用写作》学习心得
在接触《应用写作》这门学科的以前,我们所接触文体的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主要是用于抒发感情、反映现实生活,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生活的一种形式;而应用文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处理公务和私人事物所运用的文体,它总给我一种太繁琐、太严苛的感觉,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九周的学习,我被它的规范性,真实性,时效性所折服,同时我真正的理解了应用文的重要性。应用文不仅具有规范性,而且也不乏实用性。应用文写作的固定格式固然枯燥,但应用文写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表述思想、交流信息、解决问题、为现实服务的写作。
应用写作的训练目标就是应用文。应用文可以分为公务文书和事务文书两类。公务文书包括命令、决定、批复、函、条例、规定等;事务文书包括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讲话稿,以及书信、诉状、合同、请柬等。根据功能的不同,应用文还可以划分为通用文、专用文。应用文的特点是文体的实用性、格式的规范性、内容的真实性、对象的特定性。相应的,形成了应用写作的特点:针对性、客观性、逻辑性、规范性、简明性,以及时效性和读者范围的限定性等。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应用文在学习生活中起着信息传递、事物处理和凭证依据等重要功能。现在在许多学校社团、组织的工作中,总是需要我们写一些工作计划,活动策划,工作总结,演讲稿,请柬等。这些现象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现象。当我们去分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作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应用文写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党政机关进行管理的工具,是实现领导意图的重要手段。由此看来,应用文的社会功效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行为的作用;2.指挥管理的功用;3.联系协调的作用;4.宣传教育的作用;5.凭证依据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学习这门学科是很有必要的,让每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自己,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锻炼文学素养,为将来工作时提高办事效率、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学好这门知识将助人也自助。现谈谈自己对学习应用写作的几点体会:
一、应用文具有准确严谨、简约明白、质朴自然的文风特点。因此,在行文时要注意概念的明确,判断的准确,措辞的精确。不仅能把事体的内涵和外延均表达清楚,而且要谨记科学性和专业性。同时,应用文的语言讲究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但不失权威性、严肃性。
二、应用文结构具有程式性和条理性。程式性的存在,使得公文等清晰合理,方便落实。所以有人说:“应用写作虽然也是一种精神生产,但思维的启动接受明确的指令,往往按照某种问题的模式去‘构想’,先按照某种模式去想清楚,然后,再按照某种模式去遣词造句。”另一方面,条理性的存在,则是让文章的脉络层次和逻辑顺序更合理,使文章具有完整性,连贯性,逻辑性。总之,这两者的作用,就是要使应用文适应实际工作需要,逐渐简便文本形式,提高办事效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服从表现主旨的需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有序的组织安排,以期达到应用文的理想的目的。
三、应用文的写作看似简单,但其实这是一种要求很高的精神创造活动,需要写作者具备很高的个人修养和能力。其中,个人修养可归纳为:职业道德修养,理论政策修养,知识修养和语言文字修养。另外,能力也可归纳为:思维能力,资料积累、学习、运用能力,词章建构能力。修养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而成就的一个人的内在素质,能力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
在体现,它既是修养转变为成果的中介,桥梁,又通过成果表现出来。
四、我认为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要研究问题,把握情况 ;要领会政策,熟悉规定 ;要锤炼思维能力,加强语言修养 ;要善于借鉴,勤于实践。
我很感谢我的老师以及我的同学,是你们让我懂得了许多许多„„我将不断的提高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
第二篇:《应用文写作》二
《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业
(二)(4—5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在法定公文公文中权威性最强的是(C)。
A.决定 B.指示 C.命令 D.决议
2、公告适用于(A)。
A.从国内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B.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C.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D.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3.以下标题正确的是(D)。A.《严禁赌博的相关通告》 B.《禁赌通告》
C.《通告——严厉查禁赌博》 D.《关于严禁赌博的通告》
4.下面“通告”的结束语,表述不正确的是(A)。A.以上各点,望参照执行。B.以上各点,希遵照执行。C.特此通告。
D.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以下通知的标题中适用“批转”性通知的有(D)。A.教育部向所属部门转文化部的有关文件。B.教育部向所属单位部署工作、发出指示。C.教育部将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发送所属各单位。
D.教育部同意下属职能部分就相关工作提出的意见,并发文要求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6.以下关于批复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A.批复的内容分肯定性批复和否定性批复两种。B.批复的标题和请示的标题是相互对应的。C.批复的主送机关是既定的。
D.批复的开头一般多采用目的式或概括式。7.以下情况适用于商洽函的是(B)。A.向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B.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联系有关事项,请求对方协助。C.向不相隶属的单位告知重要事项。D.向机关内的相关部门请求帮助。8.以下情况适用于请批函的是(C)。A.向所属上级机关增拨经费、报批项目等。
B.向系统外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报批、核准具体工作事项。C.向不相隶属的单位请求协助工作。D.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工作。
9.以下通知标题错误的是(C)。
A.《××大学关于2011年五一节日安排的通知》 B.《××市商业银行关于暂行营业三日的通知》
C.《××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财政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征税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D.《××市财政局转发〈省财政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征税办法的通知〉》 10.以下请示的结语表述正确的是(C)。A.“敬请有关领导同志批示。”
B.“以上意见当否,请相关部门尽快给予答复。” C.“当否,请批示。” D.“务请批复为盼。”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通报的适用范围包括(ABD)A.表彰先进 B.批评错误
C.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D.部署重要工作
2.报告的适用范围包括(ABCD)。A.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B.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C.向上级机关提出意见或建议。D.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3.请示的写作要求包括(ABCD)。A.一文一事。B.不多头请示。C.不越级请示。D.不得抄送下级机关。4.知照函的写作要求有(BD)。A.一函多事。B.一函一事。
C.内容翔实,措辞庄重。D.语言简明扼要,措辞得体。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1.比较“报告”与“请示”区别。
答:(1)行文目的要求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陈述理由,以请示批准指示,要求一定答复;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让上级机关了解,仅供上级参考,并不要求一定答复。
(2)性质和处理办法不同。请示是请求、期复性公文,要求上级机关明确回复,是一个双向过程;报告是陈述性公文,一般是单向行文。
(3)行文时限不同。请示是事前行文,请示的内容是未解决的事情,不能“先斩后奏”;报告是事后行文。
(4)内容含量不同。请示只能一文一事;报告有综合性,一文一事或一文多事。总而言之:事前请示,事后报告.2.比较“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答:
第一,内容属性不同。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兼有消息性和知照性的特点;与公告相比,通告的内容是“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具有鲜明的执行性、知照性。
第二,告启的范围不同。公告面向国内外的广大读者、听众,告启面广;通告的告启面则相对较窄,只是面向“一定范围内的”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使用权限不同。公告通常是党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宣布某些重大事项时才用,新华社、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些政府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使用公告。而通告则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目前,公告和通告这两个文种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混乱现象。在报纸杂志中,在公共场所的招贴栏上,常常可以看到某某企业开业的《鸣谢公告》,宣传产品质量的《公告》,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些作法都是不规范、不妥当的,“鱼目混珠”的后果,使得这样两种具有法定效力的文件失去了其对公众应有权威性和约束力。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注意。
3.简述通报的写作要求。
答:通报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事由、文种构成。
正文:表彰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一般分为三部分:
(一)主要事实。表彰性通报要突出主要先进事迹,批评性通报要抓住主要错误事实;
(二)分析指出事例的教育意义。表彰性通报,有在阐述先进事迹的基础上,提炼出主要经验、意义和值得学习与发扬的精神。批评性通报要分析错误的性质、危害,产生的根源和责任,指出应吸取的主要教训等;
(三)决定要求。表彰性和批评性的通报,应写明组织结论与予以表彰或处理的决定,同时提出对表彰或批评对象与读者的希望、要求。为了防范和杜绝类似错误发生,批评性通报的结尾处,通常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的措施或规定。传达性通报一般不写决定要求。
(四)生效标识。在正文右下方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加盖印章,写明发文日期。
情况通报有两种形式:一种只对有关事实作客观叙述;另一种还对有关情况加以分析说明,有时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应采取何种对策的指导性意见。
四、根据案例拟写公文(每题16分。可任选)
1.根据下面所给材料,以×市人民政府名义,撰写一份公文。
问题:由于林区及绿化地多次发生火灾以及各种人为的破坏,绿化成果受到严重威胁。
应禁止的各种有害行为:在林区及绿地引入火种,如吸烟、玩火、烧荒、取暖、烤食品、上坟烧纸;在山区乱采山石、开荒、乱砍伐、扒山皮、埋葬死人;随意采林区、公园、街道绿地的树种花籽儿;将牲畜拴在树上啃树皮;车辆随便进林区和绿地,撞压树木、草地等;护林人员责任心不强,措施不力等。
对毁林毁树和绿地的单位或个人的处罚:批评教育、补栽补种树木花草、罚款,或由司法部门依“森林法”追究法律责任。
文件从公布的时间开始施行。答:拟写公文如下:
xx 县人民政府
关于林区及绿化地的通告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又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我县林业资源很少,森林覆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这与发展我县经济很不适应。为了改变这 一局面,近些年来,我们造了许多人工林。但是管理不严,保护不够,特别是当 前又出现了一股乱砍滥伐林木的歪风,而且这股歪风还有蔓延扩大之势。许多单 位和个人视《森林法》而不顾,擅自进山砍木,也有些单位非法进山收购木材和 木制品,有些地方擅自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关 的党政领导机关对违法毁林事件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打击不力,管理不严,有的 甚至说情护短,姑息放纵。这是对人民、对事业的犯罪,必须严加惩处。为了刹 住这股歪风,特通告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保护林木重要性认识。森林不仅是国家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且对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都有重要作用。各地要采取 多种形式,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森林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一 个护林光荣,毁林可耻的强大舆论,进而调动广大群众一起护林。
二、严禁乱砍滥伐,以木易物,搞非法协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进人林区采伐和收购木材,林区乡镇所需木材要纳人国家计划,经有关部门批准。林业部门不准借经济联合之名,私自砍伐林木,以木换物,非法协作。过去已经搞的,要迅速查清,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今后再搞的,一经发现,要从重处罚。
三、严禁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我县林业面积本来就很少,如果再继续毁林,生态不平衡就更加严重。因此,凡是近五年内毁林开荒种地的,要退耕还
林。毁林做其它用处的,要立即退回还林。要加强对进山搞副业人员的管理,坚决制止掠夺式开发,开采山产品和其他副业。今后对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的,不但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要加强对进山旅游人员的管理,保护旅游地的林木。
四、加强市场管理,严禁非法贩运木材,坚决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各林业检查站是打击非法运输林木的重要哨所,要负起责任,加强对过往车辆的检查,发现非法运输的要坚决扣留。运输木材、木制品必须有县及县以上林业部门发给的木材运输证明。没有运输证明的要予以扣留。
五、严惩毁林人员。毁坏林木者,毁一棵要栽三棵,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六、各林业部门必须模范执行国家林业政策、法令,合理采伐,及时更新,切实纠正重采、轻造、轻管的错误作法,违反法令乱伐林木造成严重后果的,要 严加处罚。
七、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发动群众造林护林管林,整顿、加强护林组织,建立护林制度,确保林木的安全。对玩忽职守、纵容支持破坏森林的工作人员,要从重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惩办。哪个地方发生毁林案件,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就要追究那里领导者的责任。文件从公布的时间开始施行
XXXX年XX月XX日
2.根据下列提示,以××工商管理学院、××公司名义撰写发函与复函: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安排高校毕业生实行毕业实习的有关规定,为毕业生提供自我检验、自我提升的平台,提高学生实际管理能力,××工商管理学院拟与一些公司联系商洽建立接受该院毕业生实习的合作关系。答:拟文如下:
关于商洽管理系毕业实习事宜《致xx公司》的函
xx公司:
贵公司与本学院素有密切合作,本院历届在贵公司实习的毕业生都从贵公司严谨的管理中获益匪浅。今年为了提高我院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拟派我学院xx届公司xx专业毕业班学生20人去贵公司完成毕业实习,时间两个月(xxxx年xx月xx日-xxxx年xx月xx日)。希望贵公司给予大力支持。
函复为盼。
(特此函达,盼予研究函复。)
(xx工商管理学院章)
xxxx年x月xxx日
关于xx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生实习的函复
xx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系:
贵校×月×日《关于……的函》(×××[xxx]×× 号)收悉。承蒙贵校信任,本公司当尽力配合。经研究决定,接受你院毕业生来本公司实习的请求。有关具体实习事宜请贵院管理系实习负责人在xxxx年xx月xx日前来我公司商定。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特此函复。
xx公司章 xxxx年x月xxx日
第三篇:机关应用文写作(二)
第一章 如何掌握机关应用文写作的规律
第三节 机关应用文的类型
机关应用文的四个特点,是从它的外部联系中,即和别的文体比较而言的。要掌握机关应用文的写作规律和方法,仅仅了解其一般特点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它的内部联系中,进一步比较、分析、归类,把众多的机关应用文文体,划分成几种类型,进一步研究各类和每一类内部各种文体的特点、写法和关系。
国务院办公厅于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八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把除外交、军事、法律等方面外的机关应用文划分为十类十五种:
第一类包括两种:《命令(令)》、《指令》。《命令(令)》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发布重要法规,采取重大的强制性行政措施,任免、奖惩有关人员使用的。它又可分为公布令、任免令、授予令、指挥行政令以及特赦令、动员令、戒严令等等。这些《命令(令)》又可分为带附件的(如公布令)和不带附件的(如指挥行政令等)。《命令(令)》在军事部门使用更广泛,更经常。《指令》则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发布重要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要求时使用的。这种文体目前很少使用,已逐渐被《决定》、《决议》所替代。
第二类是《决定》和《决议》。《决定》是对某些问题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时使用,比如:《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等。《决议》是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比如:《关于修?lt;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它比《决定》内容更带有全局性,形成过程更严格,但它的指令性不如《决定》强。
第三类是《指示》。主要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等。
第四类是《布告》、《公告》、《通告》。《布告》是公布应当普遍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关于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的布告》、《某某地中级人民法院布告》等。《公告》是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件时使用的文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有时把某件事告知社会或特定对象时也用《公告》,如银行、法院、文艺演出等。《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需要知道的事项时使用。比起《布告》来,专业性相对地强一些,告知对象的范围也小一些。如《天津某地某地内电话局关于宜兴埠人工电话站改为60局的通告》、《山西某某人民政府关于维护铁路秩序的通告》等。
第五类《通知》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用《通知》。
第六类《通报》,主要用于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机关知道的事项。它与通知的区别是,通知要求贯彻执行,具有一定约束力;通报则只起倡导、警告、启发和沟通情况的作用,如《关于情况的通报》、《关于科学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的通报》等。
第七类《报告》、《请示》。《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请示》则是向上级机关请示指示和批准。《报告》又可分为会议报告,比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情况报告,如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和中共山东某某委给党中央书记处的《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
第八类《批复》。用于答复请示事项,比如《国务院关于某某地城某地规划总体方案的批复》等。
第九类《函》。主要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又分公函和便函,前者属于正式文件,后者不属于正式文件,用机关信笺缮写盖印即可,不必编列发文字号。有时答复下级来文,常以《复函》代《批复》。
第十类《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公文。
以上十类十五种还包括不了所有的机关应用文。比如在机关使用最普遍、范围最广泛的《简报》和《调查报告》,使用越来越多的《汇报提纲》,伴随商品化经济而日益被人重视的《合同》等,都未列入。《简报》就是简略的情况报告,目前已经逐步成为机关文字工作的基本文体。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机关应用文的基础性文体。如果写不好简报,就很难写好报告、请示等文体。《调查报告》是表达调查研究结果的文体,有专题性的和综合性的;有调查现实情况的,也有调查历史情况的;有肯定经验性的,也有判断是非性的等,它是所有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都离不开的文体。《汇报提纲》是向上级做口头汇报时使用的大纲,往往是事先有个文稿,而在汇报后,又根据领导同志的意见加以修改,才正式印成文件。《合同》是当事人双方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遵守国家法律、法令、政策、计划和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下,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协议,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一种法律形式。
从便于学习和教学方面讲,把机关应用文的发送对象和它们所承担的任务统一起来划分,这样,机关应用文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呈报性文体、指示性文体、契约性文体、法规性文体。
呈报性文体,主要有《请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简报》、《汇报提纲》、《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都是下级向上级报告的文件,即“上行文”。
指示性文体,主要有《指示》、《批示》、《决定》、《决议》、《通知》、《通报》、《布告》、《公报》、《命令(令)》等,都是上级向下级发出的文件,即“下行文”。
契约性文体,主要有《合同》、《协议书》等,即当事人或单位双方、多方,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相互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下,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文件。这一类文体,过去在机关应用较少,现在,随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正在进行领导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工作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正在逐步确立,在机关内部和机关相互之间明确责、权、利,越来越多的单位采取了订契约的形式。因此,这类文体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也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法规性文体,包括《法律》、《条例》、《规定》等,它在机关应用文中是可以独立成体系的一种文体,有一套用语和写法。
以上分类,虽然较为实用,较为合理,但也是大体而言的。事实上,许多文体,有的互相交叉,有的各种文体的特点兼而有之,很难严格、确切地归类,比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调查报告》等,即是呈报性又带有指示性,是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情况报告》、《简报》等,一般只往上级报送,但有时因工作需要,在履行了一定的审批手续后,也发给下级机关和有关人员作为参考。这就带上了指导性。有些文件是否上报下发,或发给左邻右舍、平行机关,常常不是由文件的“类型”决定的,而是根据工作的需要。
墨子曾说:“夫辞,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墨子闲话•大取第四十四》)这就明确指出了文章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机关应用文同样适用。
第一章 如何掌握机关应用文写作的规律
第四节 机关应用文的格式
文章的格式,是指文章相对稳定的制作规格或式样,它属于表现形式的范畴。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使用范畴和使用目的,有不同的格式。国家机关工作的统一意志,严肃周密,讲究效率的特点,决定了机关应用文必须有一个方便工作、统一严谨的格式。古今中外,历代政权,都十分重视机关应用文的格式。我国历史上不少朝代对文书名称、开头结尾、陈述顺序以及用语、书写等,有着不同程度的规定。有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违反,轻则受责、重则治罪。由于阶级的局限和等级尊卑制度的桎梏,致使有些朝代过分注重格式,发展成了僵硬的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
机关应用文的格式,包括书面制作格式和文种撰写格式。书面制作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作了明确规定,即无论哪类文种,在文件制作时,一般都由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发文时间、抄送机关、附注等部分组成。同时规定了十条原则:
一、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和公文种类。
二、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三、公文一律加盖印章。上报国务院的公文,应注明签发人。四,秘密公文应分别标明“绝密”、“机密”、“秘密”。
五、紧急公文应分别标明“特急”、“急”。
六、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用抄报形式。
七、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
八、发文机关应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九、会议通过的文件,应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注明会议名称和通过日期。
十、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板。
这份文件大体可分解为三部分:
文头部分。左上方是文件编号,写明该文件总印数的次序,以便于统计、收发登记、借阅查找;接下行是文件名称,由发文单位的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用红色大号字体印在文件上部的正中间,使人一眼就可看出文件的性质和重要程度。有时也用黑色。如果几个单位联合发文,应把各单位名称都排列上;文件名称下面是用小字号排印的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号和该的发文序号。它不仅便于统计、收发、查找,而且往往代替较长的标题,便于引用。如果几个单位联合行文,一般只用一个与文件关系最直接的单位的发文序号,有时也并列几个单位的发文序号。机关的代字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中发”是中共中央文件,“国发”是国务院文件,“京发”是中共某某地委文件,“京政发”是某某地人民政府文件等。在确定代字时,要避免和其它单位重名,一旦确定了,就不能任意变动。下面一条横线,把文头和行文部分隔开,一般是用红线(或黑线,和文件名称同一颜色),中间印一个五角星。
行文部分。左上角是密级(也可写在右上角),用方括号。如〔秘密〕、〔机密〕、〔绝密〕。只有保密文件才写密级。密级下面正中是文件的标题,字体要大于正文,小于文件名称。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主要内容和文种组成。也有的标题无发文机关名称,如,关于表彰“秘书工作”等同志先进事迹的通报,有的无事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有的只有文种如《通知》、《布告》等。标题必须准确、简练、明晰、避免冗长拖迤,产生歧义。标题下面是台头,即主送机关名称或领导人名称。写在正文上面左侧,顶头,和正文第二行第一个字排齐。一般情况下,上级向下行文,主送机关较多。而下级向上级行文,常常是一个主送机关或一个和几个领导人的名字。《请示》则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台头下边是正文。这是文件的主体部分。除少数文件外,一般没有固定格式。有的文件开头结尾有一些习惯用语,比如,开头写“根据……文件的规定”、“根据某领导的指示”;结尾写“以上各项希参照执行”,“以上希遵照办理”,“特此通报”等等。正文后面靠左边的位置是附件的名称和件数。附件是对正文的补充或佐证,必须和正文有密切关系。但能不附的尽量不附,必须附又能节某某的尽量节某某。最后是印章和成文时间。印章是行政效力的重要标志,要“齐年盖月”,即印章要盖在年、月、日中间。不是所有文件都必须用印,有固定格式的下行文,一般不用印。有领导人签署的文件也可不用机关的印。《请示》等上行文以及《通知》、《介绍信》等则必须用印。成文时间的确定,应以定稿时主要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但会议通过的文件,则以通过时间为准,一般不写在文件最后,而写在标题下面。有些规范性文件,正文末尾要写明施行日期如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文尾部分。包括发送范围,即此件发至××级,抄送机关名称,印制单位名称,印发时间,总印数。
另外,凡属紧急文件,应根据紧急程度,在文头或行文界线上或下方(左右都可)标明“急”、“特急”字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在公文格式一章还专门列了一条,即:“公文纸一般用十六开型(长260毫米、宽185毫米)左侧装订。‘布告’、‘公告’、‘通告’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有的单位还规定,文件的定稿,要用毛笔、钢笔书写,不得用铅笔。这主要是为长期保存而定的。
以上讲的书面制作格式,是机关应用文都要使用的。此外,具体到每一种文体,又按其性质和任务,分为三种情况:有相对稳定的撰写格式的文体;无格式的文体;虽然没有固定的撰写格式,但某些部分有习惯性写法的文体。
有相对稳定的撰写格式的文体,主要有四种:
《法规》,标题应标出制定或发布法规的单位及法规的名称,有的标题只标法规名称,而把制定单位、批准部门和发布时间放在标题下面的括号内。正文的撰写顺序是:首先说明制定法规条例的依据、目的或背景,一般采取“总则”或“序言”的方式表达,也有作为第一条的;然后是法规的基本内容,可分章分条写出;最后说明生效日期、解释权限以及与其它法规条例的关系。这一部分有的以“附则”形式出现,有的作为最后一条。
《请示》,一般由六部分组成:标题,写法是“关于……的请示”。台头,写明上级机关或领导人的名称,如“党中央”、“某地委”、“某某委”等。请示原因,讲明请示的背景和依据。请示事项,即需要审批的问题。肯定性要求,一般用语是“以上无不当,请批准”,“是否妥当,请批示”等等。最后是请示单位(或请示人)的名称和成文时间,如需加印的还要加印。
《会议纪要》,如日常办公会议和大型会议的纪要,前者除标题外,应顺序列出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会议内容、决议事项。后者则可根据情况,删去其中一项或几项。
《合同》,主要是,标题要标明合同性质,依次写立合同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协议的条件、合同变更条件及双方遵守的原则、份数及保存者、立合同人签名盖章、签订日期。如有中间人也要列在立合同人后面,签名盖章。有附件的,要在最后写明附件名称及份数。
有习惯性写法的文体。比如《工作计划》,除标题外,开头是编写计划的目的意义,接着另起一段是方法步骤(包括措施、时间要求、组织领导等),最后标明计划的制订者和制订日期。又如《工作总结》,先写基本情况,即概述工作背景和指导思想,再写成绩收获、缺点问题、经验体会,有的加一段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有些调查报告,也有一些习惯性写法。但这些都不是固定的,常常因人、因时、因内容而变更。
不同时代的机关应用文,有不同的格式。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机关应用文,格式总的说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应当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逐步形成社会主义的、中国式的、科学的格式。但已经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格式,却不能任意改动。目前在机关应用文写作上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有些同志头脑中没有格式的概念,因此常常出现混乱,使文件漏洞百出,有的甚至丧失效用。经常出现的毛病有:(1)格式不完善。有的文件应写标题的没有写,应写密级的漏掉了。还有的文件无编号或无成文日期,或应签名盖章的却不签名盖章,结果失去法律效用等等。(2)次序颠倒。比如把发放范围写在文头部分,而密级则写在文尾部分。(3)张冠李戴。把《请示》的结尾“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批示”,写在《报告》上等等。
第一章 如何掌握机关应用文写作的规律
第四节 机关应用文的格式
文章的格式,是指文章相对稳定的制作规格或式样,它属于表现形式的范畴。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使用范畴和使用目的,有不同的格式。国家机关工作的统一意志,严肃周密,讲究效率的特点,决定了机关应用文必须有一个方便工作、统一严谨的格式。古今中外,历代政权,都十分重视机关应用文的格式。我国历史上不少朝代对文书名称、开头结尾、陈述顺序以及用语、书写等,有着不同程度的规定。有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违反,轻则受责、重则治罪。由于阶级的局限和等级尊卑制度的桎梏,致使有些朝代过分注重格式,发展成了僵硬的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
机关应用文的格式,包括书面制作格式和文种撰写格式。书面制作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作了明确规定,即无论哪类文种,在文件制作时,一般都由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发文时间、抄送机关、附注等部分组成。同时规定了十条原则:
一、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和公文种类。
二、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三、公文一律加盖印章。上报国务院的公文,应注明签发人。四,秘密公文应分别标明“绝密”、“机密”、“秘密”。
五、紧急公文应分别标明“特急”、“急”。
六、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用抄报形式。
七、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名称和顺序。
八、发文机关应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九、会议通过的文件,应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注明会议名称和通过日期。
十、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板。
这份文件大体可分解为三部分:
文头部分。左上方是文件编号,写明该文件总印数的次序,以便于统计、收发登记、借阅查找;接下行是文件名称,由发文单位的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用红色大号字体印在文件上部的正中间,使人一眼就可看出文件的性质和重要程度。有时也用黑色。如果几个单位联合发文,应把各单位名称都排列上;文件名称下面是用小字号排印的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号和该的发文序号。它不仅便于统计、收发、查找,而且往往代替较长的标题,便于引用。如果几个单位联合行文,一般只用一个与文件关系最直接的单位的发文序号,有时也并列几个单位的发文序号。机关的代字是固定不变的,比如,“中发”是中共中央文件,“国发”是国务院文件,“京发”是中共某某地委文件,“京政发”是某某地人民政府文件等。在确定代字时,要避免和其它单位重名,一旦确定了,就不能任意变动。下面一条横线,把文头和行文部分隔开,一般是用红线(或黑线,和文件名称同一颜色),中间印一个五角星。
行文部分。左上角是密级(也可写在右上角),用方括号。如〔秘密〕、〔机密〕、〔绝密〕。只有保密文件才写密级。密级下面正中是文件的标题,字体要大于正文,小于文件名称。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主要内容和文种组成。也有的标题无发文机关名称,如,关于表彰“秘书工作”等同志先进事迹的通报,有的无事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有的只有文种如《通知》、《布告》等。标题必须准确、简练、明晰、避免冗长拖迤,产生歧义。标题下面是台头,即主送机关名称或领导人名称。写在正文上面左侧,顶头,和正文第二行第一个字排齐。一般情况下,上级向下行文,主送机关较多。而下级向上级行文,常常是一个主送机关或一个和几个领导人的名字。《请示》则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台头下边是正文。这是文件的主体部分。除少数文件外,一般没有固定格式。有的文件开头结尾有一些习惯用语,比如,开头写“根据……文件的规定”、“根据某领导的指示”;结尾写“以上各项希参照执行”,“以上希遵照办理”,“特此通报”等等。正文后面靠左边的位置是附件的名称和件数。附件是对正文的补充或佐证,必须和正文有密切关系。但能不附的尽量不附,必须附又能节某某的尽量节某某。最后是印章和成文时间。印章是行政效力的重要标志,要“齐年盖月”,即印章要盖在年、月、日中间。不是所有文件都必须用印,有固定格式的下行文,一般不用印。有领导人签署的文件也可不用机关的印。《请示》等上行文以及《通知》、《介绍信》等则必须用印。成文时间的确定,应以定稿时主要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但会议通过的文件,则以通过时间为准,一般不写在文件最后,而写在标题下面。有些规范性文件,正文末尾要写明施行日期如本条例自×年×月×日起施行。
文尾部分。包括发送范围,即此件发至××级,抄送机关名称,印制单位名称,印发时间,总印数。
另外,凡属紧急文件,应根据紧急程度,在文头或行文界线上或下方(左右都可)标明“急”、“特急”字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在公文格式一章还专门列了一条,即:“公文纸一般用十六开型(长260毫米、宽185毫米)左侧装订。‘布告’、‘公告’、‘通告’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有的单位还规定,文件的定稿,要用毛笔、钢笔书写,不得用铅笔。这主要是为长期保存而定的。
以上讲的书面制作格式,是机关应用文都要使用的。此外,具体到每一种文体,又按其性质和任务,分为三种情况:有相对稳定的撰写格式的文体;无格式的文体;虽然没有固定的撰写格式,但某些部分有习惯性写法的文体。
有相对稳定的撰写格式的文体,主要有四种:
《法规》,标题应标出制定或发布法规的单位及法规的名称,有的标题只标法规名称,而把制定单位、批准部门和发布时间放在标题下面的括号内。正文的撰写顺序是:首先说明制定法规条例的依据、目的或背景,一般采取“总则”或“序言”的方式表达,也有作为第一条的;然后是法规的基本内容,可分章分条写出;最后说明生效日期、解释权限以及与其它法规条例的关系。这一部分有的以“附则”形式出现,有的作为最后一条。
《请示》,一般由六部分组成:标题,写法是“关于……的请示”。台头,写明上级机关或领导人的名称,如“党中央”、“某地委”、“某某委”等。请示原因,讲明请示的背景和依据。请示事项,即需要审批的问题。肯定性要求,一般用语是“以上无不当,请批准”,“是否妥当,请批示”等等。最后是请示单位(或请示人)的名称和成文时间,如需加印的还要加印。
《会议纪要》,如日常办公会议和大型会议的纪要,前者除标题外,应顺序列出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会议内容、决议事项。后者则可根据情况,删去其中一项或几项。
《合同》,主要是,标题要标明合同性质,依次写立合同人、订立合同的目的、协议的条件、合同变更条件及双方遵守的原则、份数及保存者、立合同人签名盖章、签订日期。如有中间人也要列在立合同人后面,签名盖章。有附件的,要在最后写明附件名称及份数。
有习惯性写法的文体。比如《工作计划》,除标题外,开头是编写计划的目的意义,接着另起一段是方法步骤(包括措施、时间要求、组织领导等),最后标明计划的制订者和制订日期。又如《工作总结》,先写基本情况,即概述工作背景和指导思想,再写成绩收获、缺点问题、经验体会,有的加一段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有些调查报告,也有一些习惯性写法。但这些都不是固定的,常常因人、因时、因内容而变更。
不同时代的机关应用文,有不同的格式。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机关应用文,格式总的说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应当在写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逐步形成社会主义的、中国式的、科学的格式。但已经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格式,却不能任意改动。目前在机关应用文写作上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有些同志头脑中没有格式的概念,因此常常出现混乱,使文件漏洞百出,有的甚至丧失效用。经常出现的毛病有:(1)格式不完善。有的文件应写标题的没有写,应写密级的漏掉了。还有的文件无编号或无成文日期,或应签名盖章的却不签名盖章,结果失去法律效用等等。(2)次序颠倒。比如把发放范围写在文头部分,而密级则写在文尾部分。(3)张冠李戴。把《请示》的结尾“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批示”,写在《报告》上等等。
在机关应用文写作中,还要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这种群众语言,也应该是经过概括、提炼、加工的。因此,它比一般的群众语言更有代表性,覆盖面更大。如在一篇关于纠正党内不正之风的汇报提纲中,谈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利用他们手中的职权为自己晋级、提薪、增加津贴,收入比职工高十几倍时,引了这样一段话:“群众给这些干部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领导奖金上不封顶;下联是:群众奖金下不保底。横批是:当官先富。”概括得多深刻。再如,在一篇通报中谈到一些单位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时,指出:“有的领导干部竟然提出,在搞活经济中,要敢于使用那些‘能说会道,上窜下跳,会捞钞票’的能人,结果上了一些坏人的当,留下一屁股债。群众说他们是:没有请来能人,请来了坏人;没有请来财神,请来了瘟神,真是陪了妇人又折兵。”这些经过概括的群众语言,生动形象,活泼清新,用在机关应用文中,它的效果,要比我们写一串干巴巴的话不知好多少倍。
第一章 如何掌握机关应用文写作的规律
第六节 机关应用文的语言(下)
在机关应用文写作中,有几个最常见的词语,如“问题”、“要”、“亲自”、“进行”等,写的人,随手拈来,用得顺理成章;读的人,一掠而过,也不去品尝它的滋味了。实际上,这几个字词,在机关应用文中已经用泛了,用滥了,有的用到了闹出笑话的程度。因此,对这些不管写的人还是看的人都已习以为常的字词,很有必要把它突出出来,加以剖析,以便引起人们的警惕和重视,减少或避免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或漏洞。
一说“要”。“要”字在机关应用文中用得相当普遍,特别是在“指示”、“通知”、“决议”、“决定”、“会议纪要”等指令周知性公文中,使用很更多。机关应用文中的“要”尽管出现的形式不同,但多是作为虚词使用,表示希望、提醒、命令或要求人们去做某件事,采取某项行动。比如,“要坚决地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软弱无力的状态,要自觉地正确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坚决地抵制和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再如,“要在全党大大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中外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用“要”字作为一句话的开头,可以增强它的论断性、坚定性和原则性,观点明确,文字简洁,句子干净利落,有很好的作用。
但是,在汇报、报告、请示等上行文中,多属申明、叙事、祈使性的,一般不宜用论断句式,也不宜随便用“要”字。在一篇公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前,我们正着重解决商业、服务业人员对待顾客‘冷、顶、撞、推’,甚至打骂顾客的不良倾向。要继续搞好以遵守社会主义商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职工脱产轮训,树立人人信守商业道德,处处讲求文明礼貌的新风尚。要积极推进零售商业、服务业的改革,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要建立包括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在内的考核制度,使服务态度和职工的工资、奖励直接挂钩。要对文明商店、文明个人,除给予荣誉,进行表彰外,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对待顾客‘冷、顶、撞、推’,严重损害顾客利益的人,给予经济制裁乃至行政处分。要进一步发展集体、个体商业网点,解决吃饭难、做衣难的问题。要努力改善服务设施,扩大服务项目,改进经营方式,方便群众。要积极发挥顾客和当地群众的监督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帮助商业服务业职工解决一些生活上急待解决的困难,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这段话看起来象是“指示”,是上级向下级布置工作,提出要求。实际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恰恰是下级向上级和一些兄弟单位作汇报。这就很不得体,很不切合身份了。那么,这是怎么造成的呢?关键在于一系列“要”字把事情搞坏了。汇报只能用计划、打算、商讨、请示性的语气来写,最忌讳使用必须、应该、一定等命令式的语气。不然,这个机关应用文的文种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它的效果、影响也完全不一样了。这段话可以作这样的修改:
“当前,我们正着重解决商业、服务业人员对待顾客‘冷、顶、撞、推’,甚至打骂顾客的不良倾向。我们准备继续搞好以遵守社会主义商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职工脱产轮训,树立人人信守商业道德,处处讲求文明礼貌的新风尚。”以下各句统统去掉“要”字,只在“要建立包括……”一句中,把“要”字换作“我们还准备”,这段文字就能恢复它本来的汇报的性质,也符合汇报者的身份。
二说“亲自”。在一些机关应用文中,特别是简报、报告、总结、汇报提纲里,谈到领导同志的活动、言论,常常同“亲自”联系起来,什么“领导亲自到会作重要讲话”、“领导亲自主持会议”、“领导亲自参加植树活动”、“领导亲自到建筑工地视察”等等。在一份简报里有这样一段话:“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各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研究方案,亲自开会部署、作动员,亲自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亲自参加谈心活动。”短短六十多个字,竟用了四个“亲自”,实在是用滥了,不仅完全多余,而且成了一种毛病,使人感到俗不可耐。目前在人们当中传为笑谈的所谓“亲自吃饭”、“亲自睡觉”、“亲自打牌”,“亲自跳舞”等,都是对滥用“亲自”的一种讥讽和嘲笑。
那么,为什么一些作者爱用“亲自”呢?无非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强调领导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项活动的重视;二是强调事情本身的重要,借领导参与、涉足的名义,扩大影响。也还有的认为里面难免有“取悦”、“讨好”、为领导“贴金”之嫌,这就说不清楚了。
其实,不论强调某项工作的重要,还是强调领导对某项活动的重视,都完全可以不用“亲自”而同样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前述那份简报中的一段话,如果把它改为:“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各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主持研究方案、开会部署、作动员,并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参加谈心活动。”不是丝毫无损于领导的重视吗?因为已经有了主要负责人,那么对于“主持”,人们决不会理解为是别的人的活动;同样的,开座谈会、作动员、参加谈心活动,也决不会算到别人的帐上。如此说来,那四次出现的“亲自”二字,都是多余的了。但愿在我们的机关应用文中,尽可能以至杜绝多余的话,多余的词和字,使它更朴实,更雅致,更大方。
三说“问题”。“问题”一词,在机关应用文中使用得更多、更普遍、也更随便。以至于用成了“问题”,人们往往还不认识它是“问题”,可见“问题”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下面是一篇关于小城镇建设的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目前,小城镇建设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有六个问题。
一、具体政策问题,主要有:(1)关于建镇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两个问题……。”读了这段不太长的文字,首先一个感觉,就是很别扭。大问题套着小问题,好象在做文字游戏。仔细分析全文,作者所说的“建镇问题”,是指建镇的标准,以及建镇后的职能和待遇。这本来可以直截了当地具体写出来,却偏要用“……”问题”来概括,往往把最本质的东西淹没在不恰当、不确切、更不高明的概括之中了。机关应用文中的概括,一定要准确、明晰、贴切,不能大而化之,笼而统之。上述调查报告中的“关于建镇问题”,干脆明明白白地写成“建镇的标准和建镇后的职能等没有明确规定”,岂不是更清楚吗?这样反倒可以免除一些“问题”。
从这样的修改中,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即用“进行”的时候,句子中常常有一个“对”字或“向”字。凡是以“对”字为开头的句式出现时,一般都少不了“进行”,因为“对”字后面的动词常常要求一种复杂的形式,不能孤零零地存在,于是就得添个“进行”。如“同志们对他的发言进行了议论”,既然“对”字存在,就不能写作“同志们对他的发言议论”,少了“进行”还不行。看来,少用“进行”,不用“进行”,最好的办法是变换句式,不用“对”,因而也就可以不用“进行”。如“同志们对他在小组会上的发言进行了议论”。改为“同志们议论了他在小组会上的发言”,“对班里作出的决定,个别学生仍然进行反对”,改为“个别学生仍然反对班里的决定”。
为减少“进行”,改变句式是个好办法。但关键是把“进行”的正确用法弄清楚。“进行”这个词,有从事、作、开展等意思。比较常见的用法,是在它们后面加上原来作谓语的双音节动词,组成述语宾语结构的句子。比如:
春节前,对枪支弹药以及其它易爆易燃物品要认真进行检查,发现漏洞,及时堵塞。
对歧视妇女儿童、不赡养老人的人,要进行批评教育。
听到社会上各种不同的议论,应当进行分析,不能随声附和。
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必须进行改革,逐步实现现代化。
从上述句子中可以看出,单从语法结构上说,用不用“进行”都念得通;而从语气上说,用不用“进行”却不完全一样。应该说,这是“进行”在用法上的一个特点。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进行”好呢?根据长期以来机关应用文写作中形成的习惯,在两种情况下使用“进行”为宜。
一种是比较庄重的正式的行为。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党,使党风根本好转”;“党要进一步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支持它按照青年的特点进行工作”。这里的“整党”、“工作”等,都是比较严肃的事情,特别是在机关应用文中,以“进行”表述,显得庄重。当然,用开展工作、开展整党,也决不是完全不可以。
再一种是持续的行为。如政府工作报告发表后,“广大干部正在进行学习和讨论”。这项活动的确是进行式,它不是短暂的,而是要持续一段时期,用“进行”表述比较恰当。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机关应用文写作中,对“进行”的使用,应该慎重从事,不可马马虎虎,信手写来,到处乱用。一定要做到,该用则用,不该用不用。免得再出现“革命尚未‘取得’成功,同志仍须‘进行’努力”那样的笑话。
第四篇:应用文写作模拟题二
一、判断题(共10分)
1、老李认为,凡是向比本单位级别高的单位行文,就应当使用“请示”或“报告”。()
2、报告可以同时上报几个上级机关。()
3、有一份批复的开头写道:“贵局×劳发[2002]32号请示收悉。”()
4、某集团公司拟行文到某大学了解本公司员工的进修情况,应该使用函行文。()
5、“会议纪要”的纪是“记录”的意思。()
6、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时,特别要注意,一定要写明用何种货币支付价款或报酬。()
7、批转和转发公文皆可使用通知。()
8、《xx镇人民政府关于拨款建设良种蔬菜基地的请示》主送给了县委、县政府。()
9、公告一般不采用文件形式发布,而是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发布。()
10、任免通知均需写明经何组织研究决定、任免谁及任免职务、任期和待遇,这样才便于执行。()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签发人是指核准并签发文稿的机关负责人姓名,应当在公文上标注签发人的是()
A、上行文
B、下行文
C、平行文
D、所有公文
2、判定文件主送机关的依据是()
A、机关级别层次的高低
B、是否对文件承担主办或答复的责任
C、对文件所负主办或答复责任的大小
D、与发文机关之间的关系
3、广告文案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随文和()
A、广告信息
B、广告媒体
C、广告主
D、广告语
4、下面对总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写作某个单位的全面总结时,要兼顾全面,平均用力。
B、总结的内容完全忠实于当事人自身的实践活动。
C、写作总结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统一。
D、总结的内容要真实,不能虚构事实。
5、下列关于会议纪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会议纪要可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如“我们认为”“我们希望”之类。
B、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会议文件或其他会议资料综合整理而成的。
C、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可写在标题之下或正文之后。
D、会议纪要可不写主送机关,只需抄送与会机关和其他需知晓会议情况的机关。
6、公文标题中除法规、()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A、规章
B、指令
C、公布
D、决定
7、下列经济合同的立合同双方的代称中,不能使用的是()
A、买方、卖方
B、供方、需方
C、甲方、乙方
D、你方、我方
8、夏季来临,某市卫生局制发了《关于做好夏季除害防病工作的通知》,该市人事局拟行文将此通知其下级部门遵照执行,应该使用的文种是()
A、函
B、通告
C、通知
D、决定
9、告知人民群众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禁止通行各种机动车辆,宜使用()
A、通知
B、公告
C、通告
D、决定
10、一个时期内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总的要求,用于布置主要任务,交代政策、提出原则性要求的计划名称是()
A、要点
B、规划
C、设想
D、安排
三、简答题(共18分)
1、解释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含义,并各举文种说明。
2、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3、写作经济合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四、阅读分析题(共36分,标题每个2分,改正文每个10分)
给下列公文加上标题,并对正文进行分析,如有不当请指出并修改。
1、()××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从报上得知,你们县的乡镇企业办得很有起色,成绩显著,而我县的乡镇企业却刚刚起步,所以我们拟于本月25日至28日派一些主管乡镇企业的干部到你县学习取经。望大力予以接待。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九九九年四月五日
2、()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属各单位:
现将《××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即贯彻执行。
今年以来,我县连续发生多起森林火灾,是由于生产用火造成的。各乡、镇要从中吸取教训,严格生产用火。如再发生类似事情,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县人民政府
一九九×年×月×日
3、()××××:
多年以来,市××化工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条例》,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去年实现全年无生产事故,成为我市第一个安全生产年企业。为此,市人民政府决定给予××化工厂通报嘉奖。
××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日
五、写作题: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写一份不少于800字的学习总结(不要面面俱到,要真正写出对自己今后学习有用的认识)。(26分)
《应用文写作》模拟试题二答案
一、判断题
1、×。说法笼统。向比本单位级别高的单位行文,一是要考虑行文事项;二是要考虑行文关系。若行文机关之间是不相隶属机关,即使对方级别高,也不能用“请示”或“报告”,而是考虑用“函”。
2、×。报告是上行文,写作时应符合上行文的行文规则,一般只写一个主管上级机关。
3、×。引述不明了,批复的开头应引述来文的发文字号、标题、发文日期。一般都要引述标题,这样下级机关一看就知道是回复的哪篇请示。
4、√。行文双方是不相隶属机关,属于函的“询问函”类。
5、√。
6、√。
7、√。这是通知专有的功能。
8、×。请示不能多头主送。
9、√。符合公告发布形式的要求。
10、×。任免通知只需写名任免依据和任免事项。任期和待遇不能写进通知中。
二、单项选择题
1、A.按照公文的文面格式,上行文应标注签发人姓名,以示对公文负责。
2、B.既主送机关的含义。
3、D.广告文案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随文和广告语。
4、A.写作总结要求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切忌面面俱到,写成流水帐。
5、A.会议纪要应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如“会议认为”、“会议强调”等。
6、A.
7、D.这样的称呼容易引起混淆。
8、C.这是一份转发性通知。
9、C.通告是“公布在一定范围内应遵守和周知的事项”,根据材料应选用通告行文。
10、A.这是要点的含义。
三、简答题
1、上行文指具有隶属关系的下级机关呈报给上级机关的公文。如请示、报告。
平行文指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来往的公文。如函
下行文指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如决定。
2、公告和通告的区别:
(1)制发单位不同。公告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有关法律、法规指定的机关(如司法、税务、海关等)制发;通告的作者较宽泛,由各级政府及其职能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
(2)发布的对象、范围不同。公告,面向国内外社会各界有关人士;通告,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
3、经济合同的注意事项:
(1)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
(2)格式要规范。
(3)合同签订后,如有修改应由双方在修改处加盖印章,或经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
(4)语言准确、表达严密。
合同是明确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语言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必须准确,以免造成履行合同时不必要的纠纷。
四、阅读分析题
各题修改后
1、××县关于派干部考察的函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从报上得知,贵县的乡镇企业办得很有特色,成绩显著。我们拟于本月25日至28日派一些主管乡镇企业的干部前往贵县学习取经。请予接洽。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章)
一九九九年四月五日
2、县人民政府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
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属各单位:
现将《××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即贯彻执行。
各乡、镇要组织精悍的宣讲组,深入村寨宣讲。各单位要安排一定时间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开展宣传活动。
各乡、镇和单位要将学习宣传情况于×年×月×日前书面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县人民政府
一九九×年×月×日
3、××市人民政府关于给予××化工厂嘉奖的通报 ××××:
多年以来,市××化工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条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一九九一年实现全年无生产事故,成为我市第一个安全生产优秀企业。为此,市人民政府决定给予××化工厂通报嘉奖,奖金××元。
市人民政府号召全市厂矿企业以××化工厂为榜样,增强安全意识,狠抓内部管理,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扎扎实实抓好安全生产,争创安全生产先进企业,把我市企业安全生产推上一个新台阶。
××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日
五、写作题
(略)
第五篇:0482应用文写作作业(二)
《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业
(二)(4—5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法定公文公文中权威性最强的是(c)。A.决定 B.指示 C.命令 D.决议
2、公告适用于(a)。
A.从国内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B.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C.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D.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3.以下标题正确的是(d)。A.《严禁赌博的相关通告》 B.《禁赌通告》
C.《通告——严厉查禁赌博》 D.《关于严禁赌博的通告》
4.下面“通告”的结束语,表述不正确的是(a)。A.以上各点,望参照执行。B.以上各点,希遵照执行。C.特此通告。
D.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以下通知的标题中适用“批转”性通知的有(d)。A.教育部向所属部门转文化部的有关文件。B.教育部向所属单位部署工作、发出指示。C.教育部将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发送所属各单位。
D.教育部同意下属职能部分就相关工作提出的意见,并发文要求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6.以下关于批复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批复的内容分肯定性批复和否定性批复两种。B.批复的标题和请示的标题是相互对应的。C.批复的主送机关是既定的。
D.批复的开头一般多采用目的式或概括式。7.以下情况适用于商洽函的是()。A.向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B.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联系有关事项,请求对方协助。C.向不相隶属的单位告知重要事项。D.向机关内的相关部门请求帮助。8.以下情况适用于请批函的是(c)。A.向所属上级机关增拨经费、报批项目等。
B.向系统外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报批、核准具体工作事项。C.向不相隶属的单位请求协助工作。D.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工作。9.以下通知标题错误的是()。
A.《××大学关于2011年五一节日安排的通知》 B.《××市商业银行关于暂行营业三日的通知》
C.《××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财政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征税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D.《××市财政局转发〈省财政局关于个人所得税征税办法的通知〉》 10.以下请示的结语表述正确的是()。A.“敬请有关领导同志批示。”
B.“以上意见当否,请相关部门尽快给予答复。” C.“当否,请批示。” D.“务请批复为盼。”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通报的适用范围包括()A.表彰先进
B.批评错误
C.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D.部署重要工作
2.报告的适用范围包括()。A.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B.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C.向上级机关提出意见或建议。D.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3.请示的写作要求包括()。A.一文一事。B.不多头请示。C.不越级请示。D.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4.知照函的写作要求有()。A.一函多事。B.一函一事。
C.内容翔实,措辞庄重。D.语言简明扼要,措辞得体。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1.比较“报告”与“请示”区别。
答:(1)行文目的要求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陈述理由,以请示批准指示,要求一定答复;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让上级机关了解,仅供上级参考,并不要求一定答复。
(2)性质和处理办法不同。请示是请求、期复性公文,要求上级机关明确回复,是一个双向过程;报告是陈述性公文,一般是单向行文。
(3)行文时限不同。请示是事前行文,请示的内容是未解决的事情,不能“先斩后奏”;报告是事后行文。
(4)内容含量不同。请示只能一文一事;报告有综合性,一文一事或一文多事。总而言之:事前请示,事后报告.2.比较“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答: 第一,内容属性不同。公告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兼有消息性和知照性的特点;与公告相比,通告的内容是“在一定范围内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具有鲜明的执行性、知照性。中国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编辑。
第二,告启的范围不同。公告面向国内外的广大读者、听众,告启面广;通告的告启面则相对较窄,只是面向“一定范围内的”的有关单位和人员。
第三,使用权限不同。公告通常是党和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宣布某些重大事项时才用,新华社、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些政府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使用公告。而通告则适用于各级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目前,公告和通告这两个文种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混乱现象。在报纸杂志中,在公共场所的招贴栏上,常常可以看到某某企业开业的《鸣谢公告》,宣传产品质量的《公告》,等等。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些作法都是不规范、不妥当的,“鱼目混珠”的后果,使得这样两种具有法定效力的文件失去了其对公众应有权威性和约束力。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注意。
3.简述通报的写作要求。187
四、根据案例拟写公文(每题16分。可任选)
1.根据下面所给材料,以×市人民政府名义,撰写一份公文。
问题:由于林区及绿化地多次发生火灾以及各种人为的破坏,绿化成果受到严重威胁。
应禁止的各种有害行为:在林区及绿地引入火种,如吸烟、玩火、烧荒、取暖、烤食品、上坟烧纸;在山区乱采山石、开荒、乱砍伐、扒山皮、埋葬死人;随意采林区、公园、街道绿地的树种花籽儿;将牲畜拴在树上啃树皮;车辆随便进林区和绿地,撞压树木、草地等;护林人员责任心不强,措施不力等。
对毁林毁树和绿地的单位或个人的处罚:批评教育、补栽补种树木花草、罚款,或由司法部门依“森林法”追究法律责任。
文件从公布的时间开始施行。
2.根据下列提示,以××工商管理学院、××公司名义撰写发函与复函: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安排高校毕业生实行毕业实习的有关规定,为毕业生提供自我检验、自我提升的平台,提高学生实际管理能力,××工商管理学院拟与一些公司联系商洽建立接受该院毕业生实习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