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在校学习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同时基于对农村近几年的巨大变化的感慨,我借寒假探亲机会对江西吉安横江镇“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横江镇深入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明主管理”的要求,进行了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方面的建设。
(一)经济建设
横江镇从农民利益出发,集中规划田地,完善土地管理条例,修建水利系统,农田分布集中,灌水排水方便,从根本上帮助了农民。
在解决农民原有耕作困难上,横江镇政府进一步发展了特色产业,引进优质葡萄,并根据当地情况大面积种植蜜桔、李子、枇杷等果树,邀请专家实地教授种植技巧,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帮助农民走向小康生活。
(二)政治建设
重视农民“民主素质”的提高,对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教育,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民意在群众中选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对农民意见进行整理和转达并全面监督建设事宜。
横江镇政府将权利下放到乡级干部,听取农民的有效意见并且成立“帮民”组织,解决农民的各种疑惑。在每个村建设宣传栏,及时地将党的政策告诉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宣传“八荣八耻”,将“三农”政策认真实施,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横江镇政府在提高民主素质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了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法制建设。
(三)文化建设
努力宣传“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了每一个孩子享受九年义务的教育权力。进行扫盲打黑,对部分未接受过教育的村民进行适当的教育,建立文化宣传栏,创作建设歌,提高村民的文化修养,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修建篮球场、电影院等文化娱乐场所,将镇区所有道路翻新修成水泥马路方便人们出行,是村民更方便地到市区。并且定期地举行村内和村村之间的篮球赛,增加村之间的了解。
在节假日举办农村地方特色的欢庆仪式,邀请“三下乡表演团”表演。
在政府以上努力下,横江镇村民文化素质上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农民生活丰富多彩,村民生活其乐融融。
(四)社会建设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对村庄进行总体规划设计,运用“村庄集一点,财政投一点,挂点帮扶单位帮一点,在外人员捐一点”的办法将村庄进行进一步建设。
修建新房屋,完善“户户通自来水”、“灶气到户”等“五通一气一绿化”的方针,使“五通一气”普及率达95%,实行“三清三改”,对村庄建筑和绿化进行了大面积整改,大大没话了村庄面貌。
进一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实现了“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进一步地了解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我从实践中深刻地认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含义。
调查实践时间:2010年1月25——2010年2月24日 调查实践人:***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调查人:某某大学某院系某专业某班 李娟 吕晓琳
调查时间:20**-2-10
调查地点:苏州市吴中区新丰村
调查方式:走访村民,问卷调查,拍照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1.人口
l 劳动力
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较多。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该村人口结构也不太协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
2.土地
l 耕地
在以前该村经济也主要是靠农业及跟农业相关的副业,但是后来农民的土地都被国家征去了,农民的土地没了,有的也只是很少的农民的自留地。
l 荒地/其它土地
因为荒地一般都不归他们私人所有,所以这部分土地的使用权不在村民手中。除了一部分被上面划为坟墓的集中划分地。
其他的一些土地,一般的都用来盖集中型的商业厂房,现在的拆迁越来越多,就是这个原因.地理位置不错的,也会被用来发展商业,以便提高经济发展。
3.土地制度
网格化土地督察制度,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是承包制度。
4.生计(农业/非农产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1>农业
l 种植业/土地方面的收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该村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以非农产业为主,所以把土地方面的收益作为经济来源的很少。如家里包了大量土地的,这些人中的也多是经济作物。当然也有一部分家庭生活条件不好的,还会靠自家的自留地,种些粮食作物,维持日常活动和生活。
l 养殖业
有些村民手里有点资金,对养殖比较有兴趣的,就投资搞了养殖业。大多数都投资在了家禽养殖上面,像猪,鸡,鸭……时下这些东西也是比较畅销的,像烤鸡,烤鸭,猪肉从前段时间起就涨价了。而且这些家禽相对而言比较好饲养。不过任何一种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几年流感类的疾病频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收益。
l 副业
还有一些有一定手艺的,就靠”本事”吃饭。有些会刺绣的,就会做些绣品,自己到集市上卖或是提供给哪家小型加工厂。还有就是串手链或是一些手工艺品。
<2>非农产业
l 打工
打工一般多数是为了供孩子上学,来钱比较快一点.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也就是男人出去的多一些,女人就在家找个能贴补家用的活干干.顺便照顾家里.l 经商
现在农村的经商途径有:开个个体经营的店面(因为国际教育园建在了本地,学生很多,所以这些商店收益很好)或是招收几个受手艺人,出外包揽活计,做个小老板。或是几家一起合资承包一些小型公司。有些村民且本村有一些村办企业,其中吸纳了很多本村的村民,使得村里的农民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使得本村村民收入提高,从而也促进了本村经济不断发展。
5.村庄的历史
l 一般历史
新丰村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中北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石湖之畔,该村的西面、北面被著名景点上方山所环绕;南临苏州市国际教育园,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浑厚。村内有一村级公路通往外部。该村历史现已无法考证。但据村里人介绍,他们的祖辈们一直就居住与此;又结合吴中区具有较长的历史,故可推断该村历史也较为悠久。但具体情况不详,还请见谅。
村庄一般以聚居为主,每家每户的房子都挨在一起,房子都是以前的那种形式,没有趋向于现代的小洋房.左邻右舍处得都很熟,很有感情,不像城市里面的住宅小区,大家彼此也不是很熟悉。有的住了好多年,都不知道隔壁住的是谁。最有意思的是,村民们几乎家家都会开垦一小块菜地,种些时令蔬菜,等到成熟时互相赠送些,这样又加深了村民间的感情。
二.贫困群体
1.目前/就业生活的困难
没有固定的住房,或是房子太旧,收入不稳定,只有靠政府补贴,才能保证生计问题。家里没有劳动力,老人年龄大,健康问题严重,孩子要念书,开支很大,而他们却没有特殊的生存技能,只能靠打工勉强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2.困难的成因
家庭发生变故,或是因为没接受过什么教育,找不到好的工作,又加上没有什么手艺,只能做一些低收入的工作,又加上孩子多,学费啊等开支较大。或是家里劳动力不够。
3.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
国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低保补贴
调查后的感受:
我们大概的问了一下,了解到由于村民们的受教育程度都不高,所以基本学历都相对较低,所以面临着残酷的人才市场的竞争时,只有选择打工,经营店面这些最普通,最简单的工作。其实他们所做的都是处于下层的工作,收益较低,但当经济发生波动,金融危机发生时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他们。所以我觉得应该对村民进行生产技能、文化素质的培训,从而让他们掌握一门可以谋生的技能,这样在找工作时也会比较简单。同时对村办企业进行整改,使其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扩大其规模,这样就可以实现村民们在家门口找工作的想法。
对待贫困户,光靠那些补贴远远不够,那样只能解决他们当下的生活问题,要想永久性的帮助他们,就应该交给他们一些技能,教会他们如何解决生计问题。
看到老师上课给我们看的城市农村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数据对比,再听到村民的话,让我们想到现在国家存在的贫困问题还挺多的,贫富差距还是蛮大的。我们觉得国家应该重视农村的发展问题,找到更多的方法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从基层抓起,一步步改变农村现有的生产生活观念,就像华西村的发展是一样的,只有观念改变了,人们的意识跟着改变了,才更易于日后的生产与发展。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http://xiexiebang.com/diaochabaogao/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寒假返乡时间,对我家乡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一、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大田村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地势相对平坦,交通十分方便,通讯畅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26个村民小组,农户520户,人口2672人,耕地1255亩。幅员面积6000亩。党员188名,9个党小组。大田村紧紧围绕县、镇委、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进一步加大力度,正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主要突破口,狠抓创建工作。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健全组织订规划。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大田村成立了由廖继成担任组长的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村庄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工作,落实了创建村的整治规划,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
(二)分类指导定制度。为切实做好大田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村实际,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一年多来,在村级资金比较薄弱的基础上,投入专项资金272万元,共拆除简易棚屋10多间,硬化道路12平方米,新安装路灯11盏,新增绿化面积60亩,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通过整治,目前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无杀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有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此外,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蓝田新村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
三、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四、存在问题
1、村资金缺乏,村2006年规划路、水利、集镇市场建设等投资345多万元,现村财政负责187多万元,集体经济全年收入163万多元,2007年全村支出基本建设费用108万元,除接受个人就、捐款23万元外,均为省、市、县三级财政拨款。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群众的素质发展不平衡。法律意识淡薄,特别是交通法律意识淡薄,去年该村有两户村民发生交通事故,几乎家庭经济进入绝境。环境意识淡薄,在农村普遍存在环境意识淡薄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于乱倒垃圾、乱吐痰等现象。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五、几点建议
1、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强化学习,提高认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涵义是十分深刻的,如何学好“二十字”方针,如何把“二十字”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只能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走出误区,积极配合政府,把新农村逐步建设好。
2、要以点示范,凸现新农村建设新亮点。要紧紧借助中央、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强劲东风,以示范村建设为契机,全力提升蓝田新村示范村带面示范引导的作用。一是要超前规划。二是要高起点建设,进而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
3、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大力扶持,创办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乡村的财政收入。
4、要坚持富民为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根本是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增加农民收入,难点是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2009年大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多元,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但农民收入渠道不宽,增收基础并不稳固,靠农业增收的现状并未根本改观,偶遇自然灾害,稍遇市场波动,增幅就会大起大落,陷于徘徊。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振兴全村经济的中心任务,摆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既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把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做足,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多途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环艺1037班
廖翠妹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汪晓东 学号:115305124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一班
摘 要
几年来,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作为郊区的董家村,它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现状如何,有那些成功的经验,为此,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社会调查。总结该村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和影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展望未来,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新的参考思想。
一、前 言
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党在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摆放到国家社会层面上来,并视之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如何切实改善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成为了各项建设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自1988年在部分地区试行直接选举的试点工作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直接选举已遍及全国农村的绝大部分地区。我国的现代化离不了广大农村的现代化,某种意义上说,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又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从农村改革20年的发展历程看,民主政治建设搞好了,农村会出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生活幸福的局面;反之整个农村会呈现发展缓慢,治安恶化、村民怨声载道的态势。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的工作,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变化无一不是党的政策积极引导的结果。同样,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只能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才能健康发展。
二、调查内容、对象、时间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村名自治中的政策、组织、活动频率等与村民自治息息相关的各项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交叉分析和因果分析,以期得出该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二)调查对象
董家村村民委员会干部5人,村民代表15人。
(三)调查时间
2011年11月中旬。
(四)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以董家村村干部及全体村民为调查对象,以个人为单位,以结合他们的姓名顺序排名进行分析。为了调查分析的简单化,本次调查还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村民的资料库中进行抽样分析。调查样本为20人,采用资料登记数据库与结构式访问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董家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141户,540多口人,1000余亩耕地,3个村民小组,27名党员。王奉海自198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干部群众,26年如一日,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甘于奉献,清正为民,使全村的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近年来,董家村先后被评为绿化先进村、区级先进文明村,王奉海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15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从1983年至今,连续26年镇人大代表。
根据对农村和基层的定义,基层民主建设由此就可以被界定为:政党、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及城乡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行使管理权利的制度、运行机制和环境建设等的实践,其中主要是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践。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含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改革和调整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基层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新体制,不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依法实行村民自治,保证农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村民自治既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 主要力量。一般而言,基层民主建设可以分为两种: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和基层国家民主建设,即由人民群众行使其民主自由与权利,对基层的社会管理事务等进行直接
或者间接形式上的管理。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现在正在蓬勃发展和日益完善的村民自治就属于基层社会民主建设,它是培养乡村社会自主性力量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和举措。而乡级民主属于国家基层民主建设,它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国家行政部门所实行的民主,它的启动实施过程始终由国家政治权利直接介入与管理,是一种国家的政府行为。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同时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国家可以下放权利到乡村来,以培养农村地区的社会自主性力量,促进基层社会民主建设。而基层民主建设又可以反作用于基层国家民主建设,促进民主的发展、完善和升级。
该村通过建立村党委领导办公室将基层民主自治纳入管理条理,定期举行例会并鼓励村民旁听,同时还公开选举过程,有效做到领导班子人民选。
(二)创建的主要成效
1、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既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新时期新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上的发展和飞跃,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和人民精神文明素质的提升,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多角度的建设。政治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部署地位和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政治为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可靠的制度保障。而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我党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农民是我党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支持力量。该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使得广大农民以主人翁的身份直接参加决策,参与管理农村社会生活领域的各项事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方向,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得劳动人民推翻了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而当家做主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程度逐渐加深。农民日益成为生产经营力量的主体,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也逐渐显现。在此基础上,农民逐渐参与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了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农民参与基层民主决策、管理、监督与执行农村基层事务,有助于提升农民自身民主政治觉悟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使得农民拥有自我实现的价值和需求,反过来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所以,能否满足我国广大农民行使其民主权利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农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服务为内容的村民自治是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民主政治化的进程。
3、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发展和完善。
农村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是整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和文化因素的统合体,是一个各种社会因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复杂的系统。农村的全面发展必然包括民主政治化进程,没有民主政治化就没有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村基层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自治内容的建立和完善,既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
(三)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基层民主应当涉及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得以体现和发展。因而,村民自治的重点应当放在村务公开、村民议事上,要更多地让群众参与进来,而不是把农村的直选作为评价村民自治的唯一标准。村民在自治管理中对于自身日常具体事务缺乏管理权限,故而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于抽象,不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民主政治化进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并不十分强盛。而农村基层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必然使得民主政治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必备的资金和设施。
3、文化素质较低。村民的文化思想素质总体上低于城市居民,这样就使得、村民参与自治管理成为了杂合多种因素的群众表决。特别是国家免除农业税后,农民是集体意识、公共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都有所削弱,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很少出现在他们的生活概念中。
4、传播途径单一。民主思想的传播所借助的媒介依赖于广播、电视、交通、报刊等,而这些在农村基层地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远远落后于城市,因而对于民主政治思想的普及非常不利,使村民不能及时更新已有的民主观念,导致民主思想意识薄弱。
5、农村积淀的历史封建思想根源深厚。农民中有一种实用主义思想和潜在的男尊女卑、辈分排名的旧秩序。在对日常事物的处理中,也往往不分建议的好坏,而只是按照年龄、辈分排列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主导权。
6、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两委关系、乡村关系不够顺畅。村委会选举是一个面向全部村民的开放式管理平台,各种资源汇集于此。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不完善,导致某些地区追求完全自由的“大民主”思想滋生。
7、少数当选者和党内人员素质不高。党员在群众中起带头模范作用,一些地区由于考核机制不完善而使得少数素质低的人员混入党内,造成了党在基层地区形象的打击。而村委会中更是鱼龙混杂,某些历史有疑问的人员进入领导班子,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害。
四、关系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建议
(一)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就曾说过:“在我们党内和国家内,必须按照毛泽东通知提出的,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几率又有自由,又有同意意
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党内造成。如果党内造不成,国家也造不成。我们党一定要造成这样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离开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民主建设来谈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就只能陷于空谈,毫无实际意义。中国共产党目前的政治地位和组织力量,决定了党唯有大力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民主政治化,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化、地方的民主政治化,加速基层的民主政治化。可以说,21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关键取决于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能否有一个大的推进,特别是党内民主建设能否有一个大的突破。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但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并不是指单纯以党内民主指导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党作为国家政权的执掌者,褪尽人民民主发展是党执政的基本政治取向和要求,因此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按照人民民主发展的要求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因而,以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以保障党员权利为基础,既体现在党内民主对基层民主政治的决定性作用和效果,也体现在基层民主政治对党内民主的渗透、影响和推动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两推一选”的党内民主选举制度。
1、“两推一选”是指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实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做法。实践证明,按照“两推一选”选举出的村党支部班子,达到了党员、群众和上级党委三满意。可见“两推一选”是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一种成功探索。根据初步实践取得的经验,两推一选”的具体操作过程分三个阶段:(1)党内民主推荐。换届前,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吸收非党的村委会成员、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参加,在对原党支部成员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推荐新一届党支部成员职数至少多一倍的人数确定初步候选人。
(2)群众推荐。各村分别召开村民大会,对初步候选人进行信任投票,要有
70%-80%以上的村民参加。乡镇党委对过半数以上群众信任的初步候选人进行考察,却订正式候选人。
(3)党内选举。各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支委会。
2、实行“两推一选”,需要妥善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两推一选”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先就要体现在体制上,确定候选人的过程中也要符合当的要求和标准。(2)处理好群众权利与党内选举的关系。党支部委员要在严格执行党的选举制度和审批程序的基础上,处理好与群众权利的关系,不能以群众投票、推荐来代替党内选举,这样会大大削弱党员在正式选举中的作用。
(3)处理好组织考察与民主推荐测评的关系。当组织对候选人进行考察是党内选举的必需程序,更是强化党对选举工作领导的集中表现。对候选人的考察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既充分尊重民主测评结果,又不简单地以票取人。要看所推荐人选是否符合支部班子结构和岗位职责的要求;要看群众一次认可还是一贯认可;要主义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如果少数人反应的情况确实是原则性、实质性的重要问题,被推荐者得票多也不能参加党内正式选举。
(三)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在农村基层坚持民主政治,就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村级党组织的议事和决策机制,重大问题提交全体党员讨论决定,防止个别领导干部凌驾于组织之上,搞“家长制”“一言堂”。
实现党的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仅有利于解决农村两委干部工作决策中不民主或者各自为政的问题,还可以有效促进村民民主政治意识的觉醒,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有序运行、齐心协力为人民服务。把重大村务的决定权要交给广大村民,单反村政大事,仅仅依靠两委研究决定还不算,还要由党员或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议事会充分讨论后再做决定,做到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三者决策的有机统一。为了更好地协调两委关系、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支持党
员和村民参政议政,还必须建立村党支部向党员会议报告工作制度、存党支部保障村民自治的制度、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制度、寻味会向村民回忆报告工作制度,以及定期召开由党员、村民参加的民主评议两委成员的工作制度和两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党员和村民对两委干部的监督。
(四)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和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尤其的重要。在建设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时期,在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上要有新的思考和改进。切实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和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工作,一方面有益于农村基层地区党员后备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党员先进带头作用的发挥。发展党员是我们党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的源头,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就可以在源头上提高党员准入的标准,从而确保农村党员素质的水平。
但是不可否认在现有的农村党员中存在着少数低素质的党员,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混乱不堪,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应当及时的给予批评教育,甚至清理。同样,还要加强对所有党员的培训和教育,努力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结合有效考核体制,将工作绩效和群众评价作为考核标准,同时健全激励制度,调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完善的积极性。
坚持党要管党的方针,形成当的建设整体褪尽的工作机制,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以党员整体素质工作的完善为核心,积极做好农村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我们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力量。
(五)抓好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农村党组织在拨那个村基层就是代表我们党行使执政权的机构,代表了我们党的光辉领导形象,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抓好自身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农村党组织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用先进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武装自己的头毛,努力提高自身的先进性和长造型,不断增强在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自身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样才能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坚持自身建设与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的道路。
这不仅要教育农村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利益观,树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和依法办事的观念,把代表、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不断壮大党的群众基础,充分尊重广大人们群众的医院,使村委会成为一个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村民自治组织,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到自治活动中来,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协调各方面矛盾的能力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带领广大农民想全面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的措施是我国解决农民问题,保障农民生活和建设中国新农村道路的必要条件。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服务于广大农民的组织,农村基层政权能够保障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治的民主性,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扩大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国应巩固完善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不断发挥基层组织对农村建设的积极用作,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道路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沙鱼镇新农村建设
调查报告
2010级日语一班
颜洪梅
20101008
2012年1月-2月
摘要:沙鱼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七年多来各地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也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在调研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目前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难点, 并提出了实践过程中需要认识的一些新课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难题;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个标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我的家乡合川区沙鱼镇,深刻地看到了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形势,把握了全国上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时机,深刻领会了党中央的意图,明确了本村发展的前景河方向。近年来,沙鱼镇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以镇委书记张华同志为主体的镇支部的带领下和全镇人民的齐心协力下,大抓农业产业体制改革,大兴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
沙鱼镇作为合川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镇,其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文明村镇,培育新型农业,完善社会保障,深化农村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下面就本人利用寒假对沙鱼镇进行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一)沙鱼镇概况
地理位置:沙鱼镇地处合川北部,东接龙市镇,南与钱塘镇,西、北与四川省武胜县的街子镇、龙庭乡接壤,全镇幅员面积22.64平方公里,是合川与四川省武胜两区县接壤地区较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素有合川北大门之称。合川连结武胜的车乐路横贯全境,南距合川主城区37公里,北至武胜县城23公里,距合武高速钱塘入口10公里,南下北上快捷便利。
自然条件:沙鱼镇属浅丘地貌,东面略高,中部及西南较平坦,地质属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紫红砂岩石层,海拔高度290—408米之间。镇域内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年降雨量1100—1350mm,雨量充沛,主导风为东南风,辖区内共有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1座。
人口状况:沙鱼镇辖5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5783户,17141人,其中城镇常驻人口近3000人;农村劳动力近1万人,常年在外务工6000人左右。
(二)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沙鱼镇于2006年提出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内容是“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设新村镇为突破口,以“亲民、爱民、富民”活动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新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
1、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开展新村镇建设。一是制定村镇建设整体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所有村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严格按照规划搞建设,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建立了科学的规划管理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村庄建设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据各个村不同的实际情况,按照“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定“三清”的标准,发动群众开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农村卫生环境的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建立村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一是完成了产业建设规划。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四是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大力组织实施赣南的脐橙、3、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一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先进和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培训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整合现有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培训基地等有效资源,构建农民培训体系。建立农民知识化工程师资库,提高师资水平,组织专家遵循“规范、实用、通俗、易懂”的原则编写或选用培训教材。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四是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4、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一是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范”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要求每个县的主导产业都要建立相应产业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大力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全方面覆盖产业体系。三是对合作经济组织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能人牵办合作经济组织。
5、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一是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二是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户、留守孩关心工程等活动为载体,创建精神文明。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四是进行文明村镇创建,重点建设一批标准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村镇。五是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实现每村有一个宣传文化阵地等。
6、抓好基层领导班子。紧紧围绕“亲民、爱民、富民”活动,把以“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通过从全国各大高校选拔大学本科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夯实乡镇基层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农业专业技能过关制度,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能力3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加强对乡镇、村干部的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工作。
(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农业:培育发展了“家禽、中蜂、生猪、蚕桑、水产”五大优势产业,2008年末农业增加值实现5349万元,粮食总产量提高到9268万吨。建成了合川最大的蛋鸡养殖场,年销售禽蛋上千吨;初步形成了以庙堡村为中心的中蜂养殖基地,年产蜂蜜1.4万公斤,“蛋鸡、中蜂”两大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建成。初步建成优质桑园2500亩,年养蚕量达到3000张;培育发展生猪养殖大户46户,年出栏商品猪近2万头;引进企业、业主流转土地800多亩,建立了蔬菜种植园2个,水产养殖场8个,乡村休闲园2个。全镇5亩以上集中经营累计面积达3599亩,其中经营50亩以上的业主9户,面积达1173亩。全镇共有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8家,1家企业获得合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企业申请了商标注册,城建商贸:城镇规模和档次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进一步扩大,“边界商贸”战略效益日愈显现,辐射人口在5万人以上,年均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渭河新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年建设面积达5000㎡,建成了目前处于合川镇街一流的综合市场,开通了民用天然气。镇内现有家电、家俱、医药等连锁经营网点9个,中型零售超市1家。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0.73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000余人,城镇化率达到17.8%。2008年末全镇非公有制经济达到260户,实现产值4000万元,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达1.08亿元。
基础设施:全镇7个村修建村级公路35公里,其中硬化7.9公里;硬化农村人行便道150公里,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6.6公里,80%的农村院坝间实现了人行便道硬化,实现了镇域全覆盖。
党的建设:组建了 “两新”组织党支部2个,产业支部3个。连续17年无一名镇村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民生建设: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全镇安装有线电视2700多户,入户率达70%以上,实现了镇域全覆盖;建成镇级公共宣传文化中心和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镇内有小学1所,在校学生1300余人;中心幼儿园1个,在校幼儿140多人。镇级卫生院1个,为乙级,有医护人员15人,床位20张,村村建有卫生室,城乡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6 %以上;安全稳定工作取得实效,五年来未发生一起集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范围广、对象复杂、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万万农户,投资范围广,投资金额大。我国农村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很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地方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但大都刚起步,经验不足,区域性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合在全国推广尚待验证。
2、新农村建设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
现实工作中,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随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重大调整。沙鱼镇虽然将新农村的发展规划通过地方人大表决方式加以稳定,但因没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同样面临法制化制度保障问题。由于各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因领导人的轮换而使新农村建设行动出现多次反复,势必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的积极性,削弱党和政府的领导权威。新农村建设行动如何通过法制化途径,获得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后面临的一大挑战。
3、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全市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的资金近5亿元,其中财政安排6300万元,捆绑专项资金1.2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1亿元,资金投入中政府只占30-40%,农民占到60-70%,而目前沙鱼镇的新农村建设尚未全面铺开,只是在点的层次上进行,覆盖村庄的数量比较少。根据对沙鱼镇5个村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沙鱼镇要完成“六通”、“五改”、“两建”十三类待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政府和农户在内的各村人均总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补助48%。从目前政府给示范村的投入看,资金缺口依然较大。
4、资源整合困难
现有的许多涉农项目资金,由于来自不同的部门,在使用上难以整合起来,难以根据各地发展的轻重缓急安排使用,以发挥更大的整体效应。现有的支农资金比较分散,整合的时候不仅涉及到利益调整,还涉及到资金用途的改变,不符合资金的使用政策,可能会有一定的管理风险。
5、农村土地管理法规不完备
土地法中虽然有“一户一宅”规定,却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这使得在村庄整治改造当中,一户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据不够完善,在清理一户多宅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难以处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时候,农民会以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不能拆等种种借口拒拆。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强行拆除会引发干群矛盾;如果不拆,又会影响整个规划的顺利实施。
6、“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易突破省政府规定的上限
沙鱼镇通过“以物代扶”、“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农民投身于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例如修路,农民只有在铺好路基的时候,政府才会去修建路面。沙鱼镇规定的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每人每年不得超过15元,农民为铺好路基所花的费用往往超过此限额标准。农民自愿的行为与省内现行政策规定相冲突,以致许多时候农民自愿筹资筹劳被视为加重农民负担。
(五)政策建议
1、选择不同地区先行示范,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根据近郊、平原和山区等经济特征,在东、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区先行试点。可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地方作为试点,如在沙鱼镇,在总结各地经验,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再向全国其它地区推广。
2、以法制化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十一五”规划,明确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未来5年国家重点投资的领域。制定并出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纲要”,明确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最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3、扩大新农村建设的财政预算投入,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制定财政预算时要单列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投入应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阶段性投资的需要,并明确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近两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和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为9:11,配套资金比例可参照此执行。
4、整合各项支农资金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所有支农资金由该机构统筹使用。各地在村庄规划的指导下,根据项目向新农村建设工作办公室申请资金,各省、市、县设立分部,负责项目的审批、资金的拔放和监督。若部门资金由于利益整合困难,可考虑部门资金下到基层的弹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在现行体制下,对不太符合部门规定但合理的地方资金整合行为,给予灵活宽容对待。或者由涉农资金相关部门联合统筹资金的使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5、完善和制定宅基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相关法规
针对《土地法》中“一户一宅”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对“一户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征收较高金额的宅基地占用费;或者修订法规,允许集体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径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并出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的发展扫除法律的障碍。同时给予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办实体减免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壮大。
6、进一步完善并尽快实施农民筹资筹劳管理新办法
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村道路等公共设施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收益期长的特征。我国的财政实力目前尚不能完全负担农村公共设施的提供,需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来参与新农村建设。2005年7月农业部发布了《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试行)》的征求意见稿,赋予省级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农村事业发展需要,制定筹资限额的权力,为各地根据本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提供新的依据
总体来说,沙鱼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已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该村现在上下齐心,干劲十足,已出台了村域新农村建设2012规划,相信全国农村能有这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有这种大胆创新、敢于改革的思想,我国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将指日可待。
附:访谈记录
一、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受访人物: 张华
受访人所在单位: 沙鱼镇人民政府 受访人担任职务: 镇委书记 受访人联系电话: 023-42573003
二、访谈记录
我:张书记,您好。张书记:你好
我:我是重庆大学10级日语系的学生,我本是龙庭乡4组的,利用这个寒假回到家乡,了解一下沙鱼的发展现状,以便毕业后能回到家乡,造福家乡。
张书记:欢迎欢迎,你们这些优秀的大学生能回到沙鱼发展,那是整个沙鱼镇之幸。
我:在此新春佳节之际,先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欢乐 张书记:也祝你学习进步,一展鸿图
我:谢谢您。请问沙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建设新农村的?
张书记: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五个标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那时起,在重庆市政府的领导下,就开始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到2007年,中央宣布在重庆试行城乡统筹发展,至此,沙鱼进入新农村建设的飞速发展时期。
我:那请问沙鱼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呢? 张书记:首先是场镇,渭河新区开发全面推进目前处于合川镇街一流的综合市场,家电、家俱、医药、超市等连锁经营点;其次是优势产业,建成合川最大的蛋鸡养殖场,初步形成了以庙堡村为中心的中蜂养殖基地、优质桑园,培育发展生猪养殖大户,还建立了蔬菜种植园、水产养殖场、乡村休闲园,引进企业;第三是修建村级公路,硬化人行便道,不是有句熟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嘛。
我:作为一个沙鱼人,每次回来都看到家乡的变化,深感自豪。那请问取得这些成就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哪些方面呢?
张书记:资金方面,主要是政府下拨的建设资金,其次就是进行招标,吸引投资,最后村民们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这都是为了大家的生活方便、所以村民们都很积极,很团结,这大大降低了建设难度。我:在建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呢?
张书记:难题有很多,比如说,在修建村级公路的时候所占用的农民土地需要一定数目的赔偿,有些素质较低的农民会因此产生不满,影响工程的进度;另外在建设渭河新区,综合市场时,要先治理河流的污染,建设防护栏,必须做一份详细的规划报告。还有政府资金短缺,劳动力短缺,土地荒芜,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等等。我:您觉得在新农村建设中,最“惠民”的政策是哪一项? 张书记:可以说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中,效果最好的就是全面推进农村的社保、医保,这不仅解决了群众通常说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且保障了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年满六十岁的老人每个月都能取得一笔固定的养老资金,减轻了中青年人的养老负担,老人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安享晚年。
我:我的外公外婆就因为得到了政府的社保资金,年纪大了不干农活也能好好在家养病,老念叨着政府的好。去年开始,政府推行了干部工作日志,效果怎么样呢?
张书记:“工作日志”主要记录每天工作任务安排落实情况,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解决办法,学习心得等等。如果没有如实填写,抽查不合格,将影响实绩考核、评优评先、干部任用等,严重者将予以组织处理。有效解决了个别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拖拉、效率不高等问题,促进了镇干部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我:我也很希望毕业后能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希望家乡越来越美丽。沙鱼是合川的北大门,连接龙市镇、钱塘镇、街子镇、龙庭乡四大乡镇,是重庆与四川的接口,地理位置如此优越,沙鱼的发展思路是怎样的呢?
张书记:按照区委“3421”工作要求,围绕建设 “合川特色农业镇和边贸强镇”两大奋斗目标,实施“富强沙鱼、美丽沙鱼、平安沙鱼”三大战略,突出“工业经济、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民生民利”五个重点,抓好“项目引进、组织建设、发展环境”三项基础,扎实推进“工业破冰、市场培育、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城乡畅通、美化靓化、惠民和谐”七大工程,努力促进经济较快增长,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实现“富强沙鱼”、“美丽沙鱼”、“平安沙鱼”建设的良好开局,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张书记,您真是一位为人民服务的好领导。那么2012年沙鱼将有怎样的奋斗目标呢?
张书记:预计2012年,全镇蛋鸡存栏量达到20万只,生猪5万头,养蚕5000张,中蜂2000箱以上;建成重庆市级龙头企业1—2个,创建品牌6—8个;商贸流通非公有制经济达到300户;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完成城镇街道人行道彩板安装、街道硬化、渭河污染整治等基础项目建设;全镇所有村级公路实现硬化,村村通客运;农村沼气用户达到50%以上,全面整治病害山平塘和提灌站等等,这可是一个大工程,需要耗费不少的人力物力。
我:是的,张书记,那么您认为沙鱼要实现上述目标的优势在哪里? 张书记:首先,地理位置的优势不言而喻,地势低平,南北交通运输方便,能很好的吸引外资,现在沙鱼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产业格局,经济的高速发展指日可待;其次,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工作也能有方向有重点的推进,特别是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加上重庆市城乡一体化的试行,人民群众受益更多;村民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城市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感染力,那么一个乡镇的人民受教育水平就代表了这个乡镇的发展程度,外来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给这个镇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振兴沙鱼也就不在话下。我:今天听了张书记的话真是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我回乡的决心,衷心感谢张书记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的访谈,您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张书记:不客气,期待你们加入新农村建设的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