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市作为“十一五”期间全省精神病防治康复新增的35个县(市、区)之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天,市政府召开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暨精防业务知识培训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贯彻国家、省和湛江市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市“十一五”期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刚才,市残联理事长郑继章同志对如何做好我市“
十一五”期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作了动员讲话;市卫生局局长胡锡富同志宣读了市政府的有关文件;会后还要举办精神病防治业务知识培训。希望到会的同志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回去以后尽快将会议精神向主要领导汇报,并按要求成立机构,着手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为了切实做好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精神病发病特征显示,精神病的发病率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正比,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口结构、就业问题、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改变和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使人群精神压力骤然增加,精神疾病和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精神病给病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首先要加强领导。要完善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网络。市已经成立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和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组,各镇(街)也要尽快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防治小组要由镇长(街道办主任)亲自挂帅,技术指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抽调有关医生组成。村(居)委要成立监护小组,由村(居)委书记担任组长,并要将机构人员名单报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办公室,在全市上下形成一个管理和服务的网络。
二、调查摸底,建档立卡
要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必须摸清全市精神病患者人数以及有关情况。这项工作的难度较大,因为精神病如果不发病,家庭往往不外传。因此,在调查时要讲究方法,要通过身边知情人了解作为线索登记,再通过专科医生确诊才能完成。会后,各镇(街)要立即召开动员会,进行调查人员培训,组织所有村(居)委干部、乡村医生进村入户开展线索调查,调查时一定要通过《精神疾病线索调查问卷》逐一询问、并做好记录,要做到全面、不遗漏,不能马虎应付,检出的精神病疑似患者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即达到当地人口6‰。对摸底调查发现的疑似精神病患者,市将组织精神病专科医生进村入户进行确诊,对确诊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建档立卡、登记造册,为下一步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制定政策措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精神病防治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工作,单靠某个部门是不可能做好这项工作的。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要按照《**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开展工作。特别是财政部门,要想方设法落实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经费问题,保证工作可以正常开展,确保“十一五”期间完成这项民心工程。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协调运作,努力打开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被动局面,真正做到“救治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让更多的精神病患者在政府关爱下、在社会帮助下得到康复,回归社会。
四、加强宣传,创造氛围
各级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知识,切实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通过宣传,动员全社会理解、关心、爱护和帮助精神病人,防止歧视、侮辱、虐待精神病人的不良行为,为精神病的防治康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让精神病人顺利康复,重新回归社会。
五、落实政策,筹集经费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各级政府要按当地人口每人0.5元的标准,把精神病防治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我市今年在财政预算中,已经安排了精神病防治康复专项经费5万元。由于精神病防治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工作,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我市制定的《**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中提出,由于精神病给其家庭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要对贫困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免费发药,住院的要补贴生活费,因此,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精防康复经费。按目前我市的实际,我们必须通过加大力度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加大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经费的投入。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市财政局要按文件规定,做好市直有关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代扣、代征工作,并组织
好各镇财政所开展代扣代征工作。二是各镇要切实协调财政所,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代扣代征工作,各镇镇长要亲自抓这项工作,确保工作到位,使就业保障金按比例征收。三是地税、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纪委监察以及检察院、法院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代征代收工作。我相信,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市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
金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新的突破,确保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经费的投入。
同志们,精神病防治康复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是我们全社会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各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开创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全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市作为“十X五”期间全省精神病防治康复新增的XXX个县(市、区)之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今天,市政府召开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暨精防业务知识培训动员大会,主要目的是贯彻国家、省和湛江市对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我市“十X五”期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刚才,市残联理事长郑继章同志对如何做好我市“十X五”期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作了动员讲话;市卫生局局长胡锡富同志宣读了市政府的有关文件;会后还要举办精神病防治业务知识培训。希望到会的同志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回去以后尽快将会议精神向主要领导汇报,并按要求成立机构,着手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为了切实做好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精神病发病特征显示,精神病的发病率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正比,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口结构、就业问题、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改变和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使人群精神压力骤然增加,精神疾病和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精神病给病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首先要加强领导。要完善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网络。市已经成立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和精神病防治本文来源:文秘114
http://www.xiexiebang.com康复技术指导组,各镇(街)也要尽快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防治小组要由镇长(街道办主任)亲自挂帅,技术指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抽调有关医生组成。村(居)委要成立监护小组,由村(居)委书记担任组长,并要将机构人员名单报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办公室,在全市上下形成一个管理和服务的网络。
二、调查摸底,建档立卡
要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必须摸清全市精神病患者人数以及有关情况。这项工作的难度较大,因为精神病如果不发病,家庭往往不外传。因此,在调查时要讲究方法,要通过身边知情人了解作为线索登记,再通过专科医生确诊才能完成。会后,各镇(街)要立即召开动员会,进行调查人员培训,组织所有村(居)委干部、乡村医生进村入户开展线索调查,调查时一定要通过《精神疾病线索调查问卷》逐一询问、并做好记录,要做到全面、不遗漏,不能马虎应付,检出的精神病疑似患者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即达到当地人口6‰。对摸底调查发现的疑似精神病患者,市将组织精神病专科医生进村入户进行确诊,对确诊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建档立卡、登记造册,为下一步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制定政策措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精神病防治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工作,单靠某个部门是不可能做好这项工作的。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要按照《**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十X五”实施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开展工作。特别是财政部门,要想方设法落实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经费问题,保证工作可以正常开展,确保“十X五”期间完成这项民心工程。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齐抓共管,协调运作,努力打开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被动局面,真正做到“救治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让更多的精神病患者在政府关爱下、在社会帮助下得到康复,回归社会。
四、加强宣传,创造氛围
各级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知识,切实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通过宣传,动员全社会理解、关心、爱护和帮助精神病人,防止歧视、侮辱、虐待精神病人的不良行为,为精神病的防治康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让精神病人顺利康复,重新回归社会。
五、落实政策,筹集经费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各级政府要按当地人口每人0.5元的标准,把精神病防治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我市今年在财政预算中,已经安排了精神病防治康复专项经费5万元。由于精神病防治康复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工作,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我市制定的《**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十X五”实施方案》中提出,由于精神病给其家庭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要对贫困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免费发药,住院的要补贴生活费,因此,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精防康复经费。按目前我市的实际,我们必须通过加大力度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加大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经费的投入。必须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市财政局要按文件规定,做好市直有关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代扣、代征工作,并组织好各镇财政所开展代扣代征工作。二是各镇要切实协调财政所,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代扣代征工作,各镇镇长要亲
在全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第2页
自抓这项工作,确保工作到位,使就业保障金按比例征收。三是地税、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纪委监察以及检察院、法院等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代征代收工作。我相信,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市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新的突破,确保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经费的投入。
同志们,精神病防治康复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是我们全社会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各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开创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总结
响水镇2010年
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总结
根据响水县卫生局、响水县疾控中心年初工作任务,全面推广“社会化、综合式、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模式,使精神病患者得到治疗,早日康复。现将我镇2010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总结如下。
主要成绩。
一是领导重视。镇年初成立精神病防治领导组织,各村明确专兼职人员,使得精神病防治工作领导重视,分级负责。
二是广泛培训业务知识。2010年我乡共进行两轮培训,54人次村医生受到培训,18名村医生参加考试,人平分都在90分以上。我乡村级专兼职精神病防治医生受训覆盖率100%。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今年我们出关于精神病防治为内容的黑板报4期,宣传栏4期,门诊宣传4次,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做到月月有宣传。同时,村级亦作相应宣传若干次。
四是管理到位。今年全乡共登记1050名精神病人,建档1050人,建档率100%,精神病人全部受家庭和社会监护,监护率100%。没有1例病人流落街头。
存在问题。
一是乡级对精神病防治知识缺乏。我们镇医生没人能准确对精神病人进行分类,所以,精神病人分类90%是猜填。
二是精神病防治康复经费,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多渠道筹款我们不清楚。
响水镇防保所 2010年12月12日
第四篇: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方案
精神病防治康复实施方案
按照中国残疾人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以及“遵义
市残联2008年工作安排意见”精神,结合我县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实际,特制定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为使我县精神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康复服务,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使我县广大精神病患者有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通过“十一五”期间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开展,精神病人的监护率达到90%,显好率达到60%,社会参与率达50%,肇事率下降至0.3%,调查检出率达到6‰。
二、主要措施
1、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
2、组织管理
成立以县民政、卫生、残联和相关精防医生为成员的县精神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负责对全县精神残疾人康复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1)民政部门及时收容和治疗社会上无法定抚养人和瞻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精神病患者,在医疗、康复、就业、扶贫救济、社会服务等方面对贫困精神病患者予以扶助。
(2)卫生部门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内容,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组织所属精神卫生机构及各级医务人员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指导康复训练。
(3)残联做好宣传、发动、组织、服务工作。组织精神病患者治疗后的康复训练,配合卫生、民政等部门,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维护
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权益,组织乡镇(区)残联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统计。
三、提供精防康复服务
以精神卫生机构为依托,以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发挥村卫生室和精神病院的作用,从而形成住院、门诊、家庭病床、家庭看护相互配合的治疗系统。
多方筹措资金,加强精神病康复机构建设。利用社区服务设施,对精神病人开展心理疏导、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康复活动。对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
将贫困患者纳入定期免费服药范围,对特别贫困的急发性精神病住院患者实施救助,并填写《“十一五”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登记表》和《“十一五”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住院登记表》。
对从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管理人员、社区医生、康复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为精神病患者服务的能力。
利用“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活动,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
传教育,反对歧视精神病患者,为患者回归社会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督查确保精防工作顺利实施
通过县精防机构和技术指导服务网络的建设,定期对全县精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技术指导、考核评估,确保精防工作在我县顺利完成。
五、康复训练
1、社区康复
主要由监护人负责,社区(村)委会干部、社区精防医生和志愿者配合。根据被看护精神病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精防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根据康复训练计划,对康复者进行有效的看护,在医生的指导下督促按时服药,并进行心理疏导以及体能训练、家庭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定期随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协助家属送病人入院接受治疗。
2、机构康复
⑴社区(村)
采取多种形式,接收、安排精神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开展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和文体娱乐活动、精神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医疗看护和心理康复,为精神病人提供康复、管理、就业等服务。
⑵长期养护
对于家庭无看护能力且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对有需求的精神病患者实施养护为主,兼顾医疗、康复、职业培训等综合性的服务。
3、其他
针对康复后有能力参与社会正常生活的精神病患者,在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社区内精神病患者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融入社会生活,扶持病情稳定、恢复较好的患者就业。
六、工作流程
1、乡镇(区)残联和社区(村)干部要定期随访,向精防医生反馈病人情况。
2、精防医生根据反馈情况作相应处理。
3、精防医生对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技术指导。
4、社区(村)根据医生的指导,及时调整康复内容。
[1]
第五篇: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文本材料
深圳市康宁医院
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075525629459
五、家属怎样照顾精神病人?
1、坚持系统的药物治疗。
一方面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掌握其发病的特点,复发的苗头,药物副反应; 其次督促病人遵照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切忌随意减药停药,药物由家属妥善保管。同时,定期陪同病人到专科门诊复查,并作有关辅助检查。
2、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
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刷牙、洗脸、更衣、整理房间、购物、听音乐、做户外活动等,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合理安排病人的衣、食、住、行,饮食应当易于消化、营养合理,忌酒、咖啡、浓茶和盲目吃补品。
3、营造适合康复的家庭环境。
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是慢性精神病人康复的重要外部条件,家属应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病人,尊重病人人格,生活上关心、体帖他,同时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对待疾病,消除悲观情绪言,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4、督促病人参加适当的活动。
尽量安排病人与社会环境接触的机会,不仅让他们参与家庭事务,还要鼓励多与朋友交往,督促他们参 加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和社会活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结合病人身体状况、病情许可和兴 趣爱好,安排一些文体活动,愉悦身心。
六、如何防止病情复发?精神病的复发预兆有哪些?
精神病的复发率高,病情复发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为了防止复发,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家属要定期带患者来专科医院门诊复查。一般情况下,应一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就诊。
2、坚持药物维持治疗。
3、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理解预防复发的重要意义。
4、注意发现复发的先兆,及时处理。
患者家属如能在早期识别精神病复发的迹象,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常能显著改善疾病的预后。常见的复发预兆有:
1、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
2、情绪变化,如病人情绪不稳定,烦燥不安、易发脾气、无故担心等。
3、发呆,语言增多或减少、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不爱理事、生活懒散。
4、头痛、头昏、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瘦等。
5、原有的精神症状重新出现。
6、病人原来主动服药治疗,突然不承认自已有病拒绝服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