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废物专项监督检查自查自纠总结报告
医疗废物专项监督检查自查自纠总结报告
新密永生中医院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治理,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及处置的管理规范,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安全,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我们认真学习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照有关管理规范和标准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管理,专人负责。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相关科室指定专人(兼职)人员负责收集和处理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损伤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二、我院购进了利器盒及医疗废物桶、医疗废物袋,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医疗垃圾全部使用专用包装物和容器,有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暂时贮存地点专人负责管理,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三、相关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登记核对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齐全。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必要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并上报院感负责人存档跟
踪。
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的学习及培训,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治理工作的熟悉,并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治理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设备操作、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六、存在问题:
1、有部分科室利器盒封条上未填写单位、科室、产生日期等;
2、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防护用品不全;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院已严格落实到各负责人,要求其及时整改落实。
2013年11月3日
第二篇:医疗废物监督检查小结
医疗废物监督检查小结
为完善我县医疗废物集中收运、处置体系,保障医疗废物安全无害化处置,规范我县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就医安全。根据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有关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通知精神,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上半年我所组织卫生监督人员对辖区乡(镇)以上卫生单位医疗废物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
家,上半年对乡镇以上
家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检查,经检查受检的我县所辖县级医疗机构3家,均设有医疗废物收贮暂存用房,建立了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贮存场所设有警示标识、医疗废物的外包装上均设有粘贴标签,有专人管理并设有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交移登记等内容。1—6月份收集固体医疗废物
kg,由统一专车运送统一处理。排放医疗废水
吨。
监督人员在检查中也发现特别是基层单位部分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交接登记不规范或项目不全、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地点和设施不符合要求、设施简陋、医疗废物暂存设施仅是焚化炉、无医疗废物专用运输工具或未按时进行清洗和消毒、自行焚烧或深埋等处理办法、相关人员未进行培训及健康检查等问题。针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卫生监督人员当场制作监督文书,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责令其限期改正。
通过专项检查整治,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废物管理与处置,净化了我县医疗卫生服务市场,打击了非法处置医疗废物的单位和个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为我县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三篇:医疗废物专项检查总结
濉溪县三和医院医疗废物专项检查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规范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行为,杜绝医疗废物流向社会、造成危害,严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根据县卫计委下发的《濉溪县卫生计生委环境保护大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院对辖区医疗机构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专项检查共出动监督人员 26人次,车辆4车次,检查村卫生室13家,检查采取查资料、看现场、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重点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交接制度、危险废物转移单管理、人员培训、职业防护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
从检查结果看,大部分村卫生室都逐步建立健全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到人、培训到位,能规范使用专用包装物和容器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设置了医疗废物暂存点;医疗废物转移交接有手续,有记录;医疗废物处置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未发现私自将被服、敷料、一次性卫生用品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但也有部分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管理上存在问题:一是各类医疗废物混放,未进行分类收集;二是医疗废物暂存点标识不全,设施不齐;三是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消毒
记录登记不全、记录不及时;四是由于部分卫生室医疗废物量少等原因,医疗废物暂存时间过长,常常超过规定时限。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院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了现场指导,责令其限期整改。通过专项整治,有效提高了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
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加强长效管理的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医疗废物的处置,严格把关,有效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和处置工作,切实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濉溪县三和医院
2017年4月25日
第四篇:15年医疗废物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2015年医疗废物监督检查工作总结
为规范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臵,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所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科于2015年上半年组织科室人员对城区市直管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臵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检查对象是市直管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检查内容为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方案的落实情况、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培训情况、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暂时贮存、转运医疗废物情况等。
共检查了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皮肤病防治院、桂东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贺州广济医院、贺州广济妇产医院、贺州荣顺医院、贺州市中心血站10家机构,这些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每天产生医疗废物超2吨。从检查情况来看,各主要医疗机构均建立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方案;各科室与本单位医疗废物暂存间之间、医疗机构与医疗废物集中处臵单位之间有交接登记本,详细记录每次收集(或转运)的医疗废物来源、种类、重量、时间及经办人等内容。按照《贺州市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过渡性处臵方案》(贺卫医[2012]20号)要求,各医疗机构每月给予集中处臵单位(市殡仪馆)一定的处臵费用,由市殡仪馆派人定期或不定期上门收集转运。但由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2015年6月16日市直管的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经协调与贺州高能时代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医疗废物应急转运处臵协议书》,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贺州市医疗废物处臵中心试运行之日均由该公司负责接收处臵医疗废物。
二、存在问题
由于市殡仪馆、贺州高能时代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对于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医疗废物均是不定期上门收集转运,以致上述各机构均不能规范贮存医疗废物,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的规定。
三、对策及建议
(一)在我市医疗废物处臵中心尚未启用、规范处臵医疗废物目前还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建议市卫计委商环境保护部门,请市政府协调有关单位,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制定符合我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医疗废物过渡处臵方案,妥善处理医疗废物。
(二)加大医疗废物处臵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着力提高医疗卫生单位对医疗废物实施无害化处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防止医疗废物造成环境污染。
贺州市卫生监督所 2015年9月1日
第五篇:医疗废物专项检查整改报告
医疗废物专项检查整改报告
尊敬的市局领导:
通过4月13日各位专家对我院医疗废物管理的专项检查后,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一、存在的问题
1、制度不健全。
2、医疗废物暂存室门前种菜,无防鼠板设施。
3、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医疗废物管理松懈导致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有混放的现象。
二、市卫生局各位专家检查结束后,我院立即组织院委会召开会议深刻剖析原因。
1、对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的学习不足。
2、缺乏对医护人员有关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学习。
3、对医疗废物监督检查不到位。
三、整改措施
对于存在的问题,院领导高度重视,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于4月14日调整了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由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并召开了小组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对存在问题的科室和个人提出了批评,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对下一步整改提出了具体措施。
1、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定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认识,抓好每一环节,针对检查出的问题,于4月15日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
进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护人员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培训,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如《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专用运送工具和暂存地清洁消毒制度》、《医疗废物处置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并且以院办公室的名义将相关制度、预案发至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化验室、B超室、影像科、各病区及重点临床科室。
2、于当日下午组织人员铲除医疗废物暂存地旁边种植的蔬菜,并在门口设立了防鼠板。
今后我们将积极主动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做好院内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敬请领导再次来我院指导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院感科20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