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三求”工程建设:政府主导 整合资源 努力构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

时间:2019-05-12 18:4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来宾“三求”工程建设:政府主导 整合资源 努力构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来宾“三求”工程建设:政府主导 整合资源 努力构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

第一篇:来宾“三求”工程建设:政府主导 整合资源 努力构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

2008年11月,来宾市以村级篮球场、文艺舞台建设为突破口,启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市每一个行政村各建一个文艺舞台、一个灯光篮球场、一栋综合楼。同时,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求乐、求知、求技”的愿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一、建设成效

今年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完成所有行政村的724个灯光篮球场、文艺舞台建设以及农民文艺队、农民篮球队组建,完成33个示范村的综合楼建设。经过努力,目前,已建成灯光篮球场669个,文艺舞台605个,组建农民篮球队978支、农民文艺队724支,有76个村完成综合楼改造完善与建设,在全区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效应逐渐显现。

(一)初步探索出一条后发展地区推进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路子。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各个部门都加强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但由于缺乏统筹协调,再加上后发展地区资金投入有限,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存在“散、乱、差、少”现象。我市从本地实际出发,对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整合建设内容和建设资金,将社会事业建设的重心下移到村一级,整体推进,突出资金的整合效益和工程建设的整体效能,取得良好成效,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也为各级各部门有效开展支农惠农服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有力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和社会和谐。过去,由于农村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简陋,农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贫乏,精神生活单调,“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是不少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农村文体设施的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也方便了群众。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进一步覆盖,群众患小病小痛就在村里看病取药,节约了群众在看病取药方面的时间和金钱。村级计生服务阵地的加强,村为主的计生工作机制进一步的落实,群众参加康检、妇检,咨询计生政策法规更为方便。村级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精神面貌随之发生了喜人变化,带来了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如忻城县思练镇石龙村板石屯,以前由于缺乏公共娱乐设施,农闲时,该屯青年经常出现酗酒、赌博、偷抢、打架斗殴现象,成了当地政府头痛的落后村。随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该村的文明之风逐步形成,昔日的治安混乱村变成了今日的“文明示范村”、“治安先进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还密切了干群关系,改善了人际关系。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捐资捐物,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一起活动,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基层组织建设也得到进一步增强。各村之间经常相互邀请开展篮球比赛和文艺演出交流活动,村际关系更加友好、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从根本上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形势的好转。1~7月,全市农村发生“三农”纠纷、治安案件数以及非法上访人次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8.7%、25%。

(三)切实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快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步伐。过去,许多农民朋友“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现在,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后,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这一有效平台,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广大农民群众在此学到了更多更好的实用技术,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忻城县城关镇中才屯,以前由于缺少场地,很难开成一次村民大会,更无法开办科技培训班;综合楼建起后,先后举办了多期养蚕技术培训班,该屯农民运用新技术后,蚕茧的产量更高、质量更好,收入明显增加。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504次,培训农民47万多人次,新培养农村种养大户3202户,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58个。开展卫生义诊下村活动360次,获得义诊农民达2.2万人次,免费为农村育龄妇女康检11.5万人次,提供计生咨询13万元人次。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42元,同比增长10.5%。

二、具体做法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来宾市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主要做法是:

(一)多方争取,筹措资金。以“争取上级支持解决一点、市县财政解决一点、帮扶联系部门解决一点、社会捐助和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市财政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出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统一采购篮球架和球场灯光设备,以及对示范村和先进村进行奖励;同时,对那些比较偏远、贫困的行政村,政府在资金扶持方面给予更大的倾斜。市委、市政府全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决心赢得了各方的大力支持。自治区体育局等有关部门已落实了支持资金693万元;市、县联系帮扶部门也积极帮扶,筹措资金444万元;六个县(市、区)克服种种困难,安排财政资金1700多万元。各乡(镇)、村委各显神通,积极向上跑项目、争资金,向当地企业老板、经济能人和在外工作的老乡募捐等等。刚到我市投资的广东泰安集团董事长杨建辉,被全市上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汇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捐助款69888元。据不完全统计,社会各界以不同方式捐款捐物达1363万元。

(二)积极引导。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建设主体作用。农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自愿让出土地,积极捐资捐物,义务投工投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在农村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农民自发投工投劳29万人次,折算人工费946万元。武宣县通挽镇尚满村,全村70多户农民听说要建篮球场和文艺舞台,全村主动出让95间杂房作为建设用地,并且不要任何补偿;象州县妙皇乡花候村“五保户”罗雪英慷慨捐上100平方米的旧房作为本村的戏台用地,等等,感人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项目选址在农民群众方便聚集的地方、土地容易解决的地方,并有效整合废弃校舍、养老院等闲置设施。通过统一规划,将灯光篮球场、文艺舞台和综合楼集中建设,并尽量考虑与村委办公楼相邻,以最小的场地、最经济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效能。合山市共整合闲置校舍54间、村委办公楼30栋、“五保村”房屋4间,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共节约资金近600万元,同时破解了土地制约难题。在强化目标责任的同时,尊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条件,本着“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将行政村划分为示范村、面上村分类实施。选择公路沿线、农民群众积极性较高,并有一定文化体育基础的33个村作为市级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同时,因地制宜,一些有土地、经济条件好的村,进行高档次建设;一些场地狭小,篮球架影响到观看舞台演出的,以设置活动篮球架的方式解决;一些在山区建设条件有限的行政村,按基本标准建设,的确没有土地可以建篮球场的,配备乒乓球桌或支持开展当地特色体育运动。

(四)突出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真正的“放心工程、民心工程”。按照“突出地方特色,彰显民族风格,投资省质量好”的原则,考虑各村经济状况、土地资源、农民积极性等综合因素,设计壮、汉、瑶三种不同民族风格、三个不同层次共9套设计方案,供各村选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2000多名有建筑施工基础的农民泥瓦工匠进行统一培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挑选80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市、县技术指导巡回队在各建设点巡回指导,严把施工质量关。由市建规委组织专业人员,加强施工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通报批评并追究责任。

(五)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设之初,我们编制了《来宾市“求乐求知求技”惠农工程建设规划建设指导手册》及《来宾市“求乐求知求技”惠农工程配套建设规范》印发给群众,作为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市、县、乡、村以及各有关部门均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及《配套方案》,下发了《工程建设责任一览表》,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同时,适时召开现场会、赶队会、升温加压会,实行汇报、通报、登报“三报”制度,及时督促、检查、跟踪工程进度,形成了你追

我赶的生动局面。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完善、责任明确、规范到位,全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快速推进。特别是我市大幅度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后,他们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大大增强,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加强培训,建用并举。我们一方面大力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文体活动,并有计划地培训农村文体活动骨干,培养其自身“造血功能”。通过“软硬”两方面的建设,打造农村“永不散场的体育盛会、永不落幕的文化舞台”,让篮球蹦起来、健身热起来、山歌唱起来、舞蹈跳起来。象州县马坪乡马坪村公共服务中心落成时,举办了篮球赛和文艺汇演,有13支农民篮球队和7支农民文艺队参赛,“每晚两场球赛和一台文艺演出,真是过瘾”,群众对此赞不绝口。9月中下旬,我市还将举办首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和农民文艺大展演。同时,为解决农村文体人才缺乏的问题,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市、县群众艺术馆派出多个培训团,分赴广大农村,大规模培训农村文艺骨干。

(七)广泛宣传,扩大影响。我们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进行宣传造势,通过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编印简报、制作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甚至走村入户全方位、全覆盖宣传,特别注意报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典型事例,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大干快上、全民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中新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香港大公报、广西日报等近20家主流媒体,也陆续安排重要版面对我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进行大篇幅的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扩大了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此项工程更加关注和支持,使工程在更高层次、更宽层面得到更加有力的推动。

三、几点体会

回顾我市全面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构建综合服务平台的历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放眼全局形成共识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决定事业成败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自治区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来宾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通过万名干部下乡“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全市上下迅速形成了广泛共识:加快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得民心、合民情、顺民意。是后发展地区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的必经之路,是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时代需要,更是抢抓中央应对危机、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积极改善基层群众生活条件的迫切需要。这为全市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政府主导全民参与是关键。事实证明,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来宾市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政府通过扮演启动者、组织者和主要投入者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把全市范围内的各种积极因素和社会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尤其重要的是,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历亲为、果断决策、尽快组织实施。这一点与韩国新村运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农民在建设过程中的关系,必须要尊重和突出农民作为建设主体的地位,培养和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大力培育农民自建自享、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在动力。因为,这项工程惠及面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只有集群众之智,汇群众之力,才能取得全面的胜利。

(三)整合资源统点。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借助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把投入到农村的各项涉及农村公共服务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确保有限的资金能用到实处。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综合利用农村原有的闲置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选材,凸显地方特色

和民族风格,统筹推进设施建设。在此过程中,通过培训作为建设主体的农民工,确保建设符合标准、保证质量。这些措施都彻底地改变了过去各职能部门主导建设存在的各自为战、建设分散、功能单一以及标准、规格不一的现象,有利于形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科教、党员教育等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规模效应。

(四)文体切入满足需要是突破。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核心是服务,是要切切实实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然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什么样的内容来实现农民群众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追求,成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我们紧密结合来宾民间历来有着文化、艺术、体育传统的市情、村情、民情,找寻到了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最佳契合点,以文化体育建设为突破口,把文体事业的繁荣发展作为凝聚民心民意、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联结点、粘合剂。充分挖掘、整合、提升民间、民族文化,用文化激励人、凝聚人、发展人,大力繁荣农村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用体育运动倡导健康生活;同时,彻底改变农村、农民的精神风貌,培育形成热爱农村、热爱生活、促进和谐、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起群众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情。

(五)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是保障。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工程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人民群众长期受益。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如果仅仅是蜻蜓点水、昙花一现,搞一阵风、搞短期行为,那势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正是村级综合服务平台长期发挥作用的治本之策。因此,我们把完善机制、强化管理放到与设施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紧、抓好、抓实。从制度层面,建立责任制、督查制、包点联系制等;在场所设施的后续管理方面,明确产权归村委所有,同时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发动群众自主管理;从以用代管、增强活力的层面,在全市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每年一度的农村文体活动。通过全市上下、农村内外的共同努力,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的良性运作机制。

一年来,来宾市村级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李康副主席始终关心、关注来宾市的这项工作,先后四次听取专题汇报,两次率区直有关部门领导深入来宾农村考察调研,并作出具体的工作指导,为来宾市构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明确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同时,自治区体育局、文化厅、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卫生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计生委、新闻出版局、广播电影电视局等部门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来宾市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探索和积累了一些经验。当然,这与自治区的期望,与农民群众的需要,与先进兄弟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的各项决策部署,争取把这项民生工作做得更好、更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国60周年!

中国演讲网,您身边的演讲专家!!

第二篇: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实现电子政务从面向公务员服务向面向公共服务的转变

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实现电子政务从面向公务员服务向面向公共服务的转变

作者:刘明泰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战略指导下,着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使其在基础性、公共性以及重要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为市委、市政府60多家单位提供互联网统一安全接入服务和骨干传输服务;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已整合了市级5家单位专网,为其提供上连省、下联县的骨干网络传输服务和横向的市级所有部门的国库统一支付结算等的服务;市政府网站已经建起了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网站,以23家党群部门网站、53家政府部门网站为子网站的市政府网站集群; 电子公文传输平台已有1200多个单位加入,实现了市、县、乡全面覆盖;金财、金税、金盾、金保等12金工程大部分都已经完成了一、二期建设,党政机关和各行业信息化装备条件大大改善,由此带来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大大提高,网上办公、网上处理信息、网上交换信息的条件基本实现,电子政务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一个新阶段。

但由于管理体制问题、资金争取渠道问题、以及电子政务建设中的规划和标准滞后等原因,我市乃至全省电子政务建设中,统一平台建设落后于各部门专网建设,而专网建设又都是各自为阵,自上而下,条条连接,好比各买各家车,各修各家路,而只有统一平台能够提供公共道路的作用一直被忽视,造成资金浪费,资源不能共享,网络服务范围窄,更不能面向公共服务等,概括起来,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信息孤岛”的普遍存在。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规划、分散建设、独立运行的,而且数据格式与标准互不相同,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组织、监管、规划和互联,本来可以向公众公开的文件、信息、资源依然被掌握在各个部门手中,不能由其他部门和社会公众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政务信息资源上网普遍较少,信息检索、信息服务的功能较弱,由于没有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无法形成所有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的机制,公众通过网络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的态势还未形成。

政务信息资源网络安全隐患严重。根据去年开展的全省政府网站安全评测认定工作显示,我市有20%的政府网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个别政府网站被大量“挂马”。缺乏统一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薄弱,安全隐患严重,无法达到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五防”要求。

重复建设造成大量资金需求。由于目前各部门自行建设独立的业务系统,包括建设独立的机房、网络设施、安全设施、存储设施等,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形成巨大的资金需求,阻碍了电子政务健康持续发展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据省工信厅公布数据,目前省级已有24个部门建成专网,每年仅线路租用费一项支出为2650万元。2009年和2010年,省级54个部门提出建设专网的需求,如按此需求开展建设,网络建设资金需求量2.52亿元,每年形成的线路租金需8000万元。如果这些专网延伸到市县,我市财政至少要承担540条市县专线租金每年600至1000万。

追求部门利益和权力。追求部门利益和权力是造成信息难以共享的深层原因。为了垄断本系统信息资源,有些部门将取得的信息资源作为部门私有财产,以安全保密的理由,不让本部门所有的信息以予公开,或不允许其他部门共享,人为制造”信息壁垒“,导致了严重的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网络建起后,由于管理、维护体系难以建立,技术维护、培训等工作跟不上,操作水平低,网络利用率很低,造成大量资产闲臵或浪费。

纵观国际上电子政务建设取得较大突破的国家,基本上是把以面向居民的服务和面向企业的服务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电子政务从应用阶段向“互联治理”转变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通过“互联治理”,以加强政府机构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以及政府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以构筑一种新型的网络关系,全面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

我国电子政务在十二五时期发展趋势总体上概括为十个字:整合,对已有系统的深入整合;协同,重点实现业务的跨部门协同;互联,克服条块分割,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在整合、协同、互联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水平;重构,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

我省电子政务在十二五时期提出要加快电子政务基础资源共享,实施“便民利民计划、政务服务计划、融合兴业计划”三大应用计划,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信息化法规标准体系”三大支撑体系,制定了《陕西省电子政务基础资源共享实施办法》(陕办发„2010‟13号),明确提出通过机房资源共享、网络资源共享、数据备份资源共享、安全保障资源共享、运维服务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等,形成共用、共享的全省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电子政务应用的开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服务。

面对电子政务建设新阶段,针对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我市电子政务建设要以电子政务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应用水平为主线,实现电子政务从面向公务员服务向面向公共服务的转变,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全市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资源,规范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资金和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资源建设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实现以最小财政投入换取最大效益的目标。

统一平台,规范交换。依托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全市电子政务公共基础网络资源,形成连接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电子政务统一传输网络,规范互联网安全接入,集中承载各专有业务系统应用和信息资源共享。

统一标准,规范应用。针对公共性、通用性、基准性、标识性较强的基础性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建设项目,采用统一标准、统一开发、一数一源、多家共享、集中部署、规范应用的方式开展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分散采集。

统一监管,规范运维。建立全市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监管运维体系,对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相对集中的安全防御、技术防控、密钥管理、灾难备份和应急救援等技术服务和支撑,完善全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我市电子政务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要围绕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业务应用: 面向政务:以需求为导向,坚持按需设计的思路,重点满足政务部门在科学决策、公共突发事件处臵、行政监察、文件管理、政策法规等五个方面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政务部门通用办公、电子公文传输、内网业务应用、领导个性化服务、督查督办系统、并联审批等政务工作应用等系统,以实现政务流程和管理的数字化,实现党政机关部门之间协作办公、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增强宏观调控和决策能力;

面向社会:使用信息化手段满足各类面向城镇居民的公共性服务业务需求,使社会公众可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按需得到服务,主要有政府外网门户及站群、市民邮箱系统、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等信息系统;

面向农村:农村信息化的重点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除农业管理部门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外,从农民及时获得有效信息角度出发,按照“一站通”和“一网通”的两种手段整合各类涉农应用;

面向工商企业:以满足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需要为出发点,重点解决找生意、做生意、管生意的需求,着力打造公共的交易、物流和管理平台;

基于基础数据库的公共服务体系:依托省级四大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宏观经济基础信息数据库),深化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应用服务,完善共享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建设市级共享数据库,并依据这些共享数据库建设跨部门、跨平台的应用服务系统,全面推进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通过科学规划,不走弯路;积极争取,加大省市投入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能够紧跟中省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构建面向全市各级各领域信息化服务的电子政务基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使电子政务资源高度整合共享,电子政务信息服务丰富便捷,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总体可控,以满足面向政务部门、社会、农村、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

下载来宾“三求”工程建设:政府主导 整合资源 努力构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来宾“三求”工程建设:政府主导 整合资源 努力构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