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木工程两年跨专业考同济建筑学研究生之路
我的学校是一名偏重文理科院校的土木工程学生,今年通过了同济大学建筑学的研究生考试。这是我第二年参加考试,对于一个跨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同济建筑学的初复试,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我把两年来准备考试的一些过程和经验记录一下,希望对那些想考同济建筑学的同学有一些借鉴的价值。
【两年的考研的过程】
我第一年考的时候,快题只有80分。虽然考完就知道自己比较危险,但是知道成绩的时候心里还是非常难过。不过难过之后我还是决定再考一年。一方面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建筑学;另一方面我虽然快题挂了,但是其他科都还不错,所以觉得自己再努力一年专攻快题的话希望还是很大的。
平静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原因:第一年考,我政治、英语、建筑史考得都还不错。.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这三科花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有规律;我一般固定上午8:30~11:30复习政治,下午2:30~5:30复习英语,晚上6:30~11:30复习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我把建筑史当做两科来复习,每科各花两个半小时)。而对于快题,我虽然在暑假的时候有上过培训班,但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毕业,暑假过后就回学校准备了,在学校的4个月中,快题练得很少,从10月才开始画,而且一周只画一套(把复习英语的时间用来画快题),有时候还不画;本身基础就不好,再加上练得少,最终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觉得提高自己的快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首先就是要加强一下基础,其次就是要多练。那么基础要怎么加强??这是我当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当时想了很多途径,最后通过各方的努力,我去了一家建筑设计院实习,在那里实习了4个月。这四个月里实习的内容主要是画施工图,很多项目都有叫我帮忙,所以我可以接触到很多类型,有住宅、别墅、酒店、幼儿园、写字楼和商业中心。我觉得这段时间实习,对我最后的考试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不过主要是在复试~~(因为我在设计院里接触到的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实际项目,而今年复试题也是比较偏向实际的,设计内容刚好有接触过。)
实习结束之后我休息了一个月左右。八月份我又去之前参加过的那个培训班(额……为了避免大家觉得我在广告,我就不说是哪个培训班了)继续学习,因为去年在这学觉得进步挺大,而且快题这东西,还是要有一个对设计比较熟练的人指导……不然就是瞎子摸象啦╮(╯▽╰)╭。
再往后的9月,我正式开始第二年的复习,因为已经毕业,而且也没找工作,所以我就和一起考试的同学在同济附近租了一间房,蹲点复习。我是四科一起开始的,而且时间安排也和前一年差不多。现在想想真没必要,我完全可以把最初一个月的时间花在快题上,因为临近考试的时候我发现其他三科的阵线拉得太长,有点儿念不进去了……不过不管如何安排英语单词一定要一直背着,不能停。在复习的这4个多月的过程中,我坚持每周拿出一整天的时间画2——3套快题,不过到考试前的那两周我每周只画一张,因为画快题太耗体力,要为考试保存实力。此外,平时我在有空的时候就抄绘一些平面图,然后看看规范。
经过第二年的努力,我快题考了100分(虽然不高,但对于一个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已经满足了),其他各科也都有了7分的提高,所以总体结果是比较满意
【考研的经验】
说了两年考研的整个过程再说说,这两年各科准备的一些个人的经验吧。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去在同济复习,每年在这里复习的人很多,可获得的资源比较丰富,也比较便捷。以下是我这两年个人复习的经验。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还是要因人而异,我的这些看法也只是供大家参考一下。
政治
政治和英语都是每个专业必考的公共课,网上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经验了,大家都可以参考。我个人认为政治不宜太早,一方面这门课比较枯燥,太早开始后面会很烦的,其次太早开始你不太知道重点和方法,很可能做无用功。我第一年是10月份才开始的,上了一个视频强化班,然后12月份的冲刺班,和一个考前的附送的押题班,上这些辅导班以外的时间就自己看书,最后考了70出头,虽然在当年这成绩算一般,不过已经足够了。很多人是8月底上的面授强化班,感觉效果差不多~第二年我没上强化班,自己买了辅导书看,然后上了12月份的冲刺班,最后成绩比去年高了7分。哈哈
很多人都疑惑政治辅导班有没有必要上,我个人认为,从节约时间的角度来看,还是有必要的。但是你不要抱着押题的目的去上这种辅导班,否则你会失望。但是他在讲课过程中会梳理政治大纲的重点,以及一些复习方法,还是很省时间的。至于辅导书,我觉得任汝芬的序列1到序列4以及“20天20题”就差不多了。
以上都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当然也有人辅导班不上,辅导书也不做,照样能考上,那我只能说大家量力而行……
英语
本人英语基础还凑活,所以没报班(其实很多基础很差的同学都没报班,考出来
成绩还很不错)。我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单词。你单词掌握熟练了的话,会提高很多。我从开始复习英语一直到考试之前,单词就没停过。因为这个就是一直要复习,不然立马生疏。
阅读主要就是做真题。对于模拟题要不要做,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可以做,把文章看一遍,测试一下自己是不是能看懂,至于答案就不必要过分纠结。这个工作可以在11月份中到12月份中做,考前还是要回到真题,哪怕你已经做过一遍(甚至不止一遍)。
作文的话背几篇范文,然后总结一些常用词的高级替代词汇。考试的时候会有把握一些。
建筑史
同济的建筑史也算是一个难点,不过那么多年在建筑史上挂了的人很少。主要原因是这几年考的内容差不多,而且每年都会有资料流传出来。
中国建筑史必备的参考资料:教材(这个应该大家都有),《建筑史一本通》,《建筑志》,《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前两本书在同济大学西南八楼的复印店都可以买到,后一本网上或者建筑书店应该都有。教材的话可以看一遍,了解一下基本知识。然后看建筑史一本通,里面虽然都是词条性的知识点,但是看完之后基本上就能知道同济的建筑理论考试他考察的重点,再去看其他的书就会比较有针对性。我在复习中国建筑史的时候是以《一本通》,《建筑志》还有《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为主,教材除了在第一年看了一遍以外,就再也没看过了。有条件的话最好看看《清式营造则例》和《营造法式》的图例,作图题有用 外国建筑史主要就是建筑学专业上课用的教材外加《外国建筑历史图说》,有录音的话以录音为主。
如果能去听这两门课最好,不能听的话能弄到录音也不错,考试的内容基本上课上都会讲到。尤其是是外国建筑史,听了录音之后用处颇大。
从作图题来看,复习时间最好是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开始。多画几轮,很容易忘的。中建史这几年都没考实例,而是要考生画出宋式殿堂或厅堂或清式的7檩屋架,这种题目对考生识记的要求不高,而是对运用能力要求比较高。虽然如此,那些实例还是不能忽略(比如佛光寺大殿,观音阁…………等等),至于这种考概念式的作图题,建议大家去看看清式营造则例和营造法式的图例。外国建筑史的画图题要记得东西很多,但我建议大家多留意老师在课上涉及到的那些图(录音一般都会配PPT),考试大体以分析为主,就是画图加文字分析。纯画
图题基本没有了,所以大家在复习画图题的时候还是要留意各个时期以及各个建筑师的空间特点,那些文字表述都可以套用的。
快题
对于快题,个人觉得上的那个培训班帮助还是很大的,当然因为我是跨专业的,这个情况比较特殊。在培训班里同济的考研题还有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有接触,图纸的表达有提高。还是学到很多东西的。
快题首先要多练,如果觉得一周画2——3套太多,那可以一周画一套完整的,然后再排1——2个方案稿。除了要多练,快题还要多总结。总结做题的技巧,总结平面布置的套路(比如卫生间的位置,交通核的位置,公共服务空间的展厅位置),等等。通过总结,我们在做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多抄绘一些平面,学习空间处理的手法。大家可以去看桑丘的作品集,还有迈耶的一些公共空间的处理方式,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大师的作品,我就不一一列举啦。哈哈
此外,大家最好能够看看建筑资料集,里面有很多规范要求,是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容易忽略但有很重要的(比如一些特殊空间的朝向,走道的宽度,库房的设置,通风采光的要求,消防疏散的要求等等)
快题一定要有人一起画,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共同进步。
这些差不多就是我这两年复习获得的一些感想,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