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康熙

时间:2019-05-12 18:2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康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康熙》。

第一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康熙

康熙(1654—1722),清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满族,年号康熙。故亦称康熙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而又功绩卓著的著名皇帝。

夺取权力平定三藩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年仅8岁的康熙即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代理国政。当时,鳌拜等人专权擅政,为非作歹,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三个藩王也形成割据势力。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亲政后,在祖母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智擒鳌拜,剪除其党羽,夺回权力。

在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康熙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康熙能够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这一切都反映出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康熙是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好皇帝。他宣布“永停圈地”,下令削藩,并着手肃正朝纲,恢复内阁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很快扭转政局,展现中兴之势。

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叛乱,统一西南各省;二十二年降服郑克爽,收复台湾;二十四年出兵驱逐盘踞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城的沙俄侵略军,二十八年与俄国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巩固了我国东北边防,捍卫了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三次亲征,平定占据新疆并不断内犯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叛乱,统一漠北地区;五十九年进军西藏。为加强中华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巩固政权开创盛世

在统一全国的同时,康熙采取了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利商便民等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医治战争创伤,增加收入,巩固政权。他曾6次南巡,察阅河务、调查民生,观览风俗民情。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的“康乾盛世”。

康熙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从中国的四书五经、词章、历算等传统文化,到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几何等自然科学,均有一定造诣。他十分重视人才和学术研究,开博学鸿词科、明史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为保存、继承和发展民族科学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康熙一生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于守成之中创业,使天下安泰、四海承平,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建立了丰功伟业,所以说康熙不愧为我国封建帝王中的佼佼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69岁,也就在这一年里,勤勉为政61年如一日的康熙皇帝因病去世。

第二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蔡伦

蔡伦(?—121)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市)人,东汉造纸术的发明家。

艰苦的仕途之路

蔡伦出生于桂阳的一个贫苦的手工业者家庭。小时候的蔡伦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将他卖给了人贩子。而蔡伦在他约13至15岁时被选入洛阳宫中做了名小太监。但蔡伦生性聪明,天资很高,很快便熟知宫廷礼仪并能识文断字,通识典籍。

蔡伦约27岁时汉和帝刘肇即位,和帝欣赏蔡伦的才能,让他做中常侍。在这期间,蔡伦能大胆直谏皇帝,指出其过失。和帝对他是非常的赞许,后又将他提升为尚方令,掌管皇宫用的刀、剑等器械。

醉心于发明

在古时,书籍是相互间用绳子连接的可记载文字的竹片,纸则采用细薄的丝织品,纸贵书重,很不方便。而当时的蔡伦所有的兴趣就是读书和研究民间的发明创造。一次,蔡伦在阅读自己喜爱的文章时,深觉简牍笨重,读来费事。后来蔡伦又偶然发现一种灞桥纸又轻便又便宜,于是他购买灞桥纸研究,发现该纸张是用粗纤维制成。蔡伦遂产生造纸的念头。蔡伦便动脑筋想办法,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材料制造纸张。公元105年,蔡伦将自造的纸呈给和帝,皇帝很重视。于此,纸便在中华大地流传开来。这时是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约43岁。

安帝年间,和帝的皇后邓太后因蔡伦久侍宫中,封他为龙亭侯。以后,蔡伦在长乐宫中专管皇帝的车马事。公元118年,皇帝见经传文章多不正规,就命刘珍和良史校订经文经书中的谬误,指定蔡伦监管他们的工作。

对后世的贡献

后来蔡伦受窦后的微辞授意,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太后死后,安帝亲自处理政务,命令蔡伦自己到廷尉处接受处罚。安帝以蔡伦诬陷宋贵人为由,命蔡伦向廷尉自首。蔡伦清楚安帝大权在握,廷尉为讨好圣心,一定会为难自己。他不愿受到刀笔吏的侮辱,于是洗净身体整戴衣冠,自杀而死。

蔡伦为官能直言进谏,受宠于和帝却不玩弄权术;潜心研究锲而不舍,有了科技成果善于推广利用;面对宫廷斗争能审时度势,知道后果不妙还恬然赴死,其坦荡自若值得后人敬佩。

而正是蔡伦对纸的不懈研究,使造纸成了我国的伟大发明。在蔡伦的努力下,人们掌握了用树皮、麻头、破麻布、旧鱼网等廉价的原料,生产出适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并使这种生产技术推广流传开来。后来人们沿用蔡伦生产纸的工艺,采用竹、藤、稻杆等其它原料,生产出形形色色的手抄纸,蔡伦总括出来的造纸工艺很快地随着纸张一起外传了。大约在公元285年传到了朝鲜,后又传到了日本。大约在唐朝,我国的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至欧洲,影响世界。

在造纸术的外传中,世界人民都承认这是中国的伟大发明。蔡伦对造纸术的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使全世界的人民都铭记在心。

第三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思想影响

王安石自幼就随做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全家始定居于江宁。早年的搬迁生活,使他较为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王安石少怀大志,博学多思,在哲学,经济,教育伦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新的思想体系“荆公新学”,旗帜鲜明的标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给当时的思想界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对后来中国学术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同时为王安石的政治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中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他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面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

新法的实施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便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并且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

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且规模巨大,涵盖全面。史称“熙宁新法”。王安石因此被列宁称赞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后来,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土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新法没有持续多久便被废除。

文学修养

在文学方面,王安石不仅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创作实践上别具一格。他的诗词瘦硬雄直,散文说理逻辑严密,行文峭拔凌厉,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现存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周官新义》,《宋说》等。他的散文紧贴社会,政治和民生的实际问题,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王安石的散文以议论性居多。他较少注意文章气氛的酝酿,从感情上打动人,而是多钎砭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主张。因此,他的散文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练,朴素,立意非凡。宋哲宗元祜元年(公元1086年),因变法派失势,僳守派得势,王安石以前所实施的新法,全被废除,1086年王安石在忧豫中病逝。

第四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成吉思汗:伟大的征服者

生平简介

成吉思汗,大约生于1162年,父亲是一位小的蒙古部落首领。在击溃一支敌对部落之后,父亲将他命名为铁木真。铁木真9岁时,父亲被敌对部落所杀,此后的几年里,铁木真一家人在贫困和危险中生活。这是一个不幸的开端,而铁木真的境遇在情况好转以前则更糟。年轻时,他被敌对部落在袭击中俘获。为了防止他逃跑,他被套上木枷。从这种极端的困境中,铁木真——这个目不识丁的犯人终于在这块蛮荒的土地上崛起,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

他的崛起开始于其设法挣脱了被俘生活。随后,他与他父亲的生前好友、另一部落首领图格里勒结盟。此后的许多年里,部落间争战不断。历经多年部落战争,铁木真终于找到了登上顶峰之路。

蒙古人素以骑术和勇猛善战闻名。历史上,他们突袭中国北部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在铁木真崛起之前,各部落把主要精力放在部落间的问题上。铁木真凭借其超群的军事、外交、组织等能力,以及其冷酷的性格,成功地把各个部落置于他的领导之下。在1206年召开的蒙古族将领会议上,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汗”,意为“全天下之皇帝”。建立了大蒙古国。

1227年,他领兵征服西夏时病卒。

历史业绩

建立蒙古国后,成吉思汗把矛头向外,开始了对外征服。他治军严格,任人惟贤,宗室亲信,功臣宿将犯罪也决不轻饶,而青年将士只要有才能照样得到重用。所以他创建的蒙古军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攻打漠北,统一蒙古,征战贺兰,灭亡西夏,鏖战中原,击败金朝,征服花刺子模,所向披靡,战旗一直插到欧洲。他的作战指挥艺术高超,善于发挥蒙古骑兵机动能力强的特点,远程奔袭,迂回包抄,出其不意地向敌人发起攻击。1213年,他领兵进攻金中都(今北京)时,让开金兵坚固防守的正面防线,派兵佯攻南口(居庸关南口),并以主力绕出紫荆关,就这样没遇到多大抵抗便进至中都西南平原,将中都城团团围住。1227年,他领兵征服西夏时病危,临死前仍不忘灭掉金朝,对继位人窝阔台说:“全军主力聚集在潼关,据崇山大河,难以攻破。若伪道于宋朝,就可以直捣大梁(今河南开封),击攻金军自潼关来援之兵,必可取胜。”后来窝阔台遵循这一方针,果然取得了灭金战争的重大胜利。

成吉思汗临终前,立其第三个儿子窝阔台为继承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窝阔台是一个天生的将才。在他的领导下,蒙古军队继续进攻中国,打败俄罗斯联军,继而远征欧洲。1241年,蒙古军队相继与波兰、匈牙利、德意志军队交战,大败3国联军,直指捷克境内的布达佩斯。

毛泽东在诗词中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的确,成吉思汗是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南征北战,大大扩大了中国的版图。

第五篇: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下))_莫扎特:天才的音乐家

生平简介

1756年1月27日,小莫扎特生在奥地利一个名叫萨尔茨堡的小城镇。小莫扎特生长在一个气氛愉快、环境较舒适的音乐家的家庭里,他自幼所表现出的音乐天赋,让音乐家的父亲也叹为观止。小莫扎特4岁开始学弹琴,6岁开始在欧洲各地演出。

长期的旅行生活,大大开阔了小莫扎特的眼界,也使他的音乐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

他7岁在巴黎创作了几首奏鸣曲,8岁在英国创作了3部交响乐,11岁为萨尔斯堡大学生的汇演写了部小歌剧,12岁为维也纳剧院写了歌剧《假傻姑娘》。13岁时的小莫扎特,带着当时具有世界第一流演出水平的米兰歌剧院聘请他创作的歌剧《米达利达特,黑海王》的剧本,就踌躇满志地踏上了赴意大利旅行演出的征途。

14岁时的莫扎特就登上了米兰歌剧院的指挥台,指挥鼎鼎有名的意大利乐队演奏自己的歌剧。

莫扎特的一生都是在音乐创作和演出中度过的。

历史业绩

莫扎特是一个全能的作曲家,几乎在所有的音乐形式上,他都留下了不朽之作。他创作了75卷(600多部)音乐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曲、27首钢琴协奏曲及大量的各种体裁的音乐小品。

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最重要的领域是歌剧。他曾公开表示过他最喜爱歌剧。从11岁起,他就开始了歌剧的创作,真正代表他在歌剧创作改革上高度成就的是《费加罗的婚礼》、《唐·瑛》和《魔笛》。而这些,也正是在维也纳他生活最因苦的时期创作的。

1786年5月1日,《费加罗的婚礼》首次在维也纳公演。

1791年,莫扎特写下了最后一部重要的歌剧——德语歌剧脚本《魔笛》。

《魔笛》把莫扎特内心的信仰、纯洁的感情都融进了雄浑壮丽的乐句中。他运用了许多朴实、活泼的德国民歌曲调,使这部作品至今还在莱茵河畔、多瑙河之滨回响。现在的萨尔茨堡有一座小凉亭,它被称为“魔笛凉亭”。据说,莫扎特就是在这座小凉亭里完成这部歌剧的。

在《魔笛》中,莫扎特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安排了不同的曲调,把人物刻划得丰富多彩。他还通过一些新奇的配器方法,创造了许多奇特效果。莫扎特一举劈开了一个新天地,展现了清亮、明净、富于浪漫色彩的德国歌剧风格。

《魔笛》在音乐方面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歌剧艺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德国民族歌剧的建立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

莫扎特是真正的音乐天才,他是人类有史以来少有的几个杰出音乐家之一。

下载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康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生必知的历史人物(上))_康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