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卖花姑娘》观后感
那是1974年,我在读高中。一天上午老师说:“大家都要准备好一块手帕,我们下午去看电影。是朝鲜影片《卖花姑娘》。”我觉得好奇怪,同学们也都议论纷纷,干吗看电影还要带手帕呢?同学们谁都没有看过这部影片,不知道是影片的内容,大家都怀着好奇的心,吃过午饭早早来到学校,等同学都到齐了,我们就出发了。同学们都按老师的吩咐每人都带了手帕,那时的娱乐场所还很少,在我们乡下没有电影院,我们便来到离家25里路的矿区小镇的电影院。
电影开始了,上映的是黑白朝鲜影片《卖花姑娘》。电影院的礼堂里静静坐满了人,都聚精会神地等待着影片的上映。“卖花来吆,卖花来,卖花买药救亲娘······”。电影上映了,花妮为了给多病的母亲看病,无论是酷暑严冬,总是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去山上采鲜花到大街小巷的去卖,受尽了土豪劣绅的凌辱和蹂躏,当看到顺姬被地主老财把眼睛用滚烫的开水烫瞎的那一幕,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不敢再看下去了,我动情地痛哭起来。顿时整个礼堂里有的泣不成声,有的在用手帕默默地擦着眼泪,我用眼看了看我们的老师他也在用手帕擦着眼泪。
通过朝鲜《卖花姑娘》这部影片,反映了旧社会穷人的悲惨命运,穷人沿街乞讨的惨痛背景,反映了地主土豪劣绅烧杀掠抢,横行霸道,抢男霸女。
霹雷一声震天响。来了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打到了土豪劣绅,推翻了压在穷人头上的三座大山,穷人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了主人。通过这部影片的上映充分反映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康庄大道。
第二篇:《卖花姑娘》观后感
《卖花姑娘》观后感
这部影片根据一九三零年于五家子创作演出的革命作品【卖花姑娘】改编。影片中花妮一家共四口人,父亲早年去世了。只有母亲,哥哥和不懂事的妹妹,还在生命线上挣扎着。为生活所迫,母亲不的不到地主家去做活。一天,花妮带着妹妹去看妈妈,地主婆狠毒如狼,非人心肝,将滚烫的药锅踢到妹妹脸上,把妹妹烧的双眼失明,全家人哭的死去活来。哥哥为了给妹妹报仇,放火烧了地主的房屋,可怜他又被抓进了监狱。妹妹的双眼被烧瞎,哥哥被抓走,这一连串不幸的遭遇,真是雪上加霜啊!为了活下去,母亲不得不起早摸黑地给地主家干活。天长日久,母亲累得得了重病。可怜的母亲还得拖着带病的身子给地主做活。为了给妈妈治病,花妮费尽了千辛万苦,不顾别人的轻视和羞辱,沿街卖花,想挣几个钱,好给母亲治病。可是她买的药还没拿到家,母亲就闭上了双眼,含恨离开了人间。有志者心竟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难道花妮的心还不诚吗?难道花妮的情还不深吗?为了给妈妈买药,她经受了多大艰辛,受了多少委屈啊!可是她买的药母亲连看也没有看,难道母亲不理解女儿的心情吗?!这世代的冤仇何时能报?!这历史的根源谁能够说清楚呢?!!接二连三的精神打击使她柔美的体姿变得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左邻右舍的句句知心话温暖了这位年轻少女的心房,使她从心灵里燃起了复仇的火焰!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吃人的社会完结了。哥哥又从监狱里回来了,兄妹三人重新得了团圆,这是多么高兴啊!人们得到了和平,自由和幸福。可爱的孩子们啊,你们在灿烂的阳光下幸福地成长吧!
河南许昌许昌县椹涧一中六年级:张浩洁
第三篇:卖花姑娘作文
卖花姑娘作文2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卖花姑娘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花姑娘作文1我和温乐妍是同班好朋友,也是邻居。端午假期的一天,我们用自己的零钱到花市批发了一些玫瑰花、康乃馨、丁香花回来卖,想体验一下通过自己劳动赚钱的滋味。
我家小区的中心花园里有一座大假山,半山腰是一个大平台,正好适合我们开张,于是,我们就地铺了个大塑料布,准备开始卖花。
我打开背包,拿出一张绿色的卡纸,剪了一个爱心图样,精心制作着花店的LOGO,不一会儿“花仙子“的店牌就竖了起来。温乐妍也不闲着,全神贯注地用灵巧的双手整理着一朵朵鲜花。一阵风吹来,一股清香从我们发间飘过……
“卖花喽,卖花喽!”清脆的叫卖声,吸引了不少邻居好奇的目光。他们有的笑着向我们摆摆手表示暂时不需要,有的就像没看见一样继续前行,有的只是站在旁边围观议论着……
骄阳下,我们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滴,真是出师不利啊!“会好起来的!”我们相互拍拍肩膀,鼓励一下对方。
“一朵花表示一心一意,两朵花是心心相印,三朵花是……”我们继续喊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小区的一群孩子们向我们涌来。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妹妹牵着婆婆的手,盯着一朵红色的玫瑰花,嘟嘟嚷嚷地说着什么。婆婆看着小孙女期待的眼神,又望望被晒得小脸通红的`我们,掏出一枚“钢镚儿”,买下了一支玫瑰花。这是我们今天卖出的第一朵花啊,我们顿时有种“泪流满面”的感觉。
生意慢慢红火起来,不停地有人光顾问价,我们俩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名叫“壮壮”的男孩牵着狗来到我们面前,问道:“今天是我妈妈生日,请你们帮我包一束花送给妈妈!”哇,大生意哦,我们的眼睛冒起了金光。乐妍负责扎花束,我负责插花、选贺卡,不一会儿,一束美丽的康乃馨就送到了壮壮的面前。他心满意足地付了20元钱,带着花回家了。
这次卖花,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因此,要倍加珍惜父母的付出。人生的每一寸时光都要自己亲历,成长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要坚信勇者不惧一切,未来自然精彩!
卖花姑娘作文2这部影片根据一九三零年于五家子创作演出的革命作品【卖花姑娘】改编。
影片中花妮一家共四口人,父亲早年去世了。只有母亲,哥哥和不懂事的妹妹,还在生命线上挣扎着。为生活所迫,母亲不的不到地主家去做活。一天,花妮带着妹妹去看妈妈,地主婆狠毒如狼,非人心肝,将滚烫的药锅踢到妹妹脸上,把妹妹烧的双眼失明,全家人哭的死去活来。哥哥为了给妹妹报仇,放火烧了地主的房屋,可怜他又被抓进了监狱。妹妹的双眼被烧瞎,哥哥被抓走,这一连串不幸的遭遇,真是雪上加霜啊!
为了活下去,母亲不得不起早摸黑地给地主家干活。天长日久,母亲累得得了重病。可怜的母亲还得拖着带病的身子给地主做活。为了给妈妈治病,花妮费尽了千辛万苦,不顾别人的轻视和羞辱,沿街卖花,想挣几个钱,好给母亲治病。可是她买的药还没拿到家,母亲就闭上了双眼,含恨离开了人间。
有志者心竟诚,石头也会开出花来。难道花妮的心还不诚吗?难道花妮的情还不深吗?为了给妈妈买药,她经受了多大艰辛,受了多少委屈啊!可是她买的药母亲连看也没有看,难道母亲不理解女儿的心情吗?!这世代的冤仇何时能报?!这历史的根源谁能够说清楚呢?!!接二连三的精神打击使她柔美的体姿变得无精打采,未老先衰。
左邻右舍的句句知心话温暖了这位年轻少女的心房,使她从心灵里燃起了复仇的火焰!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吃人的社会完结了。哥哥又从监狱里回来了,兄妹三人重新得了团圆,这是多么高兴啊!人们得到了和平,自由和幸福。可爱的孩子们啊,你们在灿烂的阳光下幸福地成长吧!
第四篇:朝鲜血海歌剧团携《卖花姑娘》7月催泪国家大剧院
朝鲜血海歌剧团《卖花姑娘》7月催泪国家大剧院
还是那段旋律,还是熟悉的故事,几年前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就曾感动过观众,而当《卖花姑娘》那首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的时候,观众依然感到心潮涌动。
血海歌剧团在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和伟大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的特别关怀下成立于1971年7月17日。剧团的创作人员和艺术工作者们在金正日同志的指导下,将经典名作《血海》改编成革命歌剧,搬上了舞台,由此宣告了血海歌剧团的诞生,开创了血海式歌剧的新纪元。血海歌剧团从成立那天起,30多年来,在党的英明领导下走过了光荣胜利的历程。本次血海歌剧团来中国巡演,将在国家大剧院及各大城市巡回演出。演出时间仍为2小时30分钟,但舞台布景、灯光、音响以及演员表演、服饰等都比多年前有了很大改观,该团特为此次访华巡演制作了重达数十吨的道具和布景,并在表演中安排了部分电影片段和视频画面的再现,配有中文字幕,演出更加完美、更具感染力。
“千朵花儿万朵花,千朵万朵金达莱花,我爱妈妈一片忠心,花儿一样盛开怒放„„”,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流行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曾牵动无数中国观众的心,主人公花妮、顺姬姐妹的悲惨命运、那优美的旋律、哀婉动听的歌声感动过多少观众泪湿衣襟,而这部经典的电影作品则是根据同样震撼人心的歌剧《卖花姑娘》改编而成的。在音乐上,过去人们听到《卖花姑娘》的音乐总有一种悲凉感,而现场看这部歌剧,朝鲜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的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震撼,可以说《卖花姑娘》不受时间限制的,至今仍能打动观众。
该剧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可歌可泣,故事催人泪下。30年前的观众被打动,因为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切身体会。30年后的观众也必将再一次流泪,因为他们必定会被剧中的苦难、牺牲和坚持深深地震撼。跨越时间和空间,《卖花姑娘》带给不同年龄的观众同样的感动与震撼,并以其深刻的哲理性、思想性、艺术性成为世界歌剧中的经典。
著名作曲家金凤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让人感动的应该是这部作品中最朴实的母女情和兄妹情,抒发着人性的情感,而且是最实在的表演。在音乐上,过去人们听到《卖花姑娘》的音乐总有一种悲凉感,而现场看这部歌剧,音乐中朝鲜族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的完美结合,让人感受到艺术的震撼,可以说《卖花姑娘》是不受时代限制的,因此至今仍能打动观众。” 本次巡演,180名朝鲜国家级演员来华倾情演绎,经典剧目将在7月19日至22日登陆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演出时间:2012.07.19-07.22 演出剧场: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预购地址:www.xiexiebang.com
中国首演首演资讯:
吉林省长春市东方大剧院内5月31日19时已座无虚席,由朝鲜血海歌剧团重新编排的《卖花姑娘》正在此上演。在此后两个月内,这部朝鲜经典歌剧将在中国十几个城市进行巡演。
第五篇:《卖花女》读书笔记
台湾女作家三毛是我在小学时就非常喜爱的一位作家,她的《闹学记》《稻草人手记》等作品相信有不少人也拜读过。她把撒哈拉沙漠都写得那么美丽,但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卖花女》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以骗为生的非洲卖花老妇的形象。虽然是上当受骗,可在三毛的笔下,那妇人却也并不十分可恨。轻松、幽默的文笔,把个老奸巨猾的卖花女写得是伶牙俐齿,左右逢源。倒是三毛本人十分值得同情,一家人不停地在为善良买单,最后竟落得望风而逃的下场。
看着这令人捧腹的作品,不觉又想起三毛,想起妈妈刚给我买三毛作品时对我说的话,想起无忧无虑的日子。只记得那时妈妈对我说:所有读过她作品的人都在羡慕她流浪的生活,都爱听她的心声——那曲《橄榄树》。只是现在的孩子几乎不知三毛为何许人也。三毛那单纯的快乐,不会只影响我妈妈那代人吧?我们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不乏有行万里路的人;但三毛的万里行程,为读者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精神享受。三毛的写作风格,应是我们的学生当好好学的吧?即便是讨论一下三毛这个人也会令人深受启发:一个在作品中表现出如许达观、开朗的性格的人,居然会以自杀来作为人生的结局,这红尘究竟应当如何来看待?一个倍受争议的作家本身就是学生阅读兴趣所在。在我看来,那死去的就不应该是三毛,那个笔下生花,把那么多美好事物呈现给广大读者的人不是她,生命的如此结局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