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学德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王兴斌
农村中学德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兴斌
二十多年的农村教育经历,我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可喜变化,环境在改善,质量在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同时,我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农村孩子朝夕相处,和农村家长促膝长谈,我深深感到,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提高认识,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不动摇。
素质教育已推行了多年,但是,素质教育的“春风”依然“不度农村校”。在农村学校应试教育的思维依然活跃,应试教育的阴云仍然笼罩在农村学校的上空。上级向学校要成绩,家长向孩子要分数,“分数挂帅”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成为农村学校工作的指挥棒和幕后主宰。升学率依然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学校抓分数;分数依然是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所以,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把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学校、教师、家长普遍重“考分”,强化升学,从而淡化了德育,没有真正把德育落实到首位。因此,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把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放在突出地位,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新人才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学生将来一生的需要和发展奠基。
二、创新机制,建设高水平德育队伍。
目前,农村中学的主要德育管理系统就是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这样一条单线管理模式,一般的任课教师虽然也有德育的责任,但实际上任课教师的任务就是上好自己的课,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几乎处在不管不问状态。虽然要求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内容,但学科教学任务重,在课堂上没时间体现德育渗透。课下对待问题学生不敢管、不愿管、放任纵容,很少主动配合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班主任老师多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科教学上,班级德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基本上是以解决学生问题为主,以管代教,把“育”理解成“管”,学生出现诸如迟到、旷课、抽烟、打架等问题,班主任才对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学生不听话就叫家长,方法单一,难以凑效。所以,要加强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必须创新机制,建设高水平德育队伍。
三、加强研究,使德育内容系统化,变德育说教为德育实践。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德育工作,但是,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德育内容。所谓的德育工作多表现为“救火式”问题解决,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只是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德育工作随机、临时、零碎,缺少系统性。
关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传统借鉴,如初版于1917年的《商务国语教科书》,课文目录分别是:入学、敬师、爱同学、课室规则、操场规则、仪容、早起、清洁、应对、孝父母等,透过这些目录,我们看到的是《弟子规》的影子,即中国上千年来传统启蒙教育的核心:童蒙养正,固本培元。
民国老课本的编者多为当时的文化大家,如蔡元培、张元济、王云
五、顾颉刚、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夏丏尊、陈鹤琴、陆费逵、庄俞等,他们为孩子“奠基”的用意非常明显:奠常识之基,奠审美之基、奠伦理之基、奠人格之基、奠传统之基,而最终奠民族精神之基,即梁启超当年提出的口号——新民。另一套名为《启蒙国文》的民国老课本在编辑大意中说:“本书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本书注重立身、居家、处世以及重人道爱生物等,以扩国民之德量。本书注重实业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这一思想鲜明地体现在每一篇课文中。
第二篇: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
[作者]王嘉民
[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语文教学与研究逐渐摆脱了“左”的桎梏,踏上了尊重并研究自身规律的正轨。在中学写作教学领域,于漪、陆继春、蔡澄清、常青等一批同志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中学写作教学仍然陷在沼泽泥潭之中,无法大步前进。教师费了不少心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很差,“很多学生连一封信都写不好”。中学写作教学怎样才能跳出沼泽泥潭?笔者以为,首先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编好教材
解放以来,从全国范围讲,可以说没有过真正的写作教材。近些年逐渐重视了写作规律、写作方法的教学与研究,但还在初级阶段,没有真正形成科学体系。写作知识和练习还统在阅读教材之中,散见于每单元的最后或课后的个别练习中。这些知识和练习东一láng@①头,西一棒子;或重复,或遗漏;无论从量还是从系统性、科学性,即使从形式上说,都无法称其为“写作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没有教材,教学没有明确目标。虽说“教学大纲”里也有“记事写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一类文字,但对于写作教学来说,过于简约笼统。教师教学充满了盲目性。没有教材,教学没有科学序列。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基本上还是按体裁分单元的文章选读,对写作,虽说编者也有整体想法,但还是缺乏写作本身的科学序列。这种写作教学,既谈不上在哪一点上与小学接轨,也说不上为中学生的深造或就业作了怎样的准备。没有教材,教学没有可靠依据。教师们认为,教完课本上的课文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至于作文,一学期九篇多了,八篇可以,七篇、六篇也够了。上写作课,没有“写作备课本”,没有“作文批阅记录”,没有“作文讲评提纲”,也不讲写作知识。好些的,出个题目,说上几句;差些的,干脆挪作讲读课。写作教学充满了随意性。没有教材,质量无法准确检测。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作文阅卷人尚且抱怨没有一把比较客观的尺子,以致同一篇作文见仁见智,中间相差十几、二十分;高中会考是素质考试,要判断学生作文是否合格,没有个明确恰当的标准,怎么评分?学生期末考试作文,教师主要根据自己好恶打分,分数又怎能公正地评价学生写作水平?似这样无目标、无序列、无计划地教学,无标准地检测,中学写作教学怎能不陷入沼泽泥潭之中?
中学写作教学为什么无教材?原因可能有三:其一,对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二,没有跳出“多读就能写”这个认识的怪圈。几千年来人们表面地理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片面化,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指导和要求学生阅读、领悟、熟记课文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准十分有效的途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培育。”把阅读的作用扩大化、绝对化,以读代写,这就是几千年来中国的语文教育只有“文选”,而没有写作教材的根本原因。其三,无论哪门学科,都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许多知识点和特殊的规律。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写作的研究很不深入,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尚处在朦胧状态,比如:中学写作教学一共有多少个知识点?哪些知识点怎样排列构成写作的哪种能力?按照写作规律,这些能力应该怎样排列?……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无法构成写作的科学序列,所以也无法编写中学写作教材。
叶圣陶先生晚年曾多次说,要把语文能力训练的序列找出来,排个合理的顺序,使语文教学科学化。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庄文中先生也说:“本世纪初以来,语文学科没有建立一个得到基本共识的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这是语文学科的主要问题。”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中学写作课的当务之急是:“抛开邪说杂念,迅速组织一批专家,会同部分既有研究能力又有中学写作教学经验的教师,深入研究写作规律,编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中学写作教材。”有了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材,中学写作教学就会彻底摆脱盲目性、随意性,跳出沼泽泥潭,踏上迅速辉煌的金光大道!
那么,中学写作教材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换句话说,依据教材,教师主要应该教些什么?
二、教给方法
吴疆先生在《善学,师逸而功倍》中介绍了一位教育家曾作的比较:同是画苹果,在美国是由老师拎来一筐鲜果,由学生任意拿一只便去作画;在中国则是由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只标准苹果,规定好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什么地方涂上什么色彩……然后叫学生照着黑板上的苹果作画。结果,美国孩子笔下的苹果如南瓜,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像苹果。从表面看,“中国”老师的错误在于只把结果告诉学生,越俎代庖,抹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美国”的教师则过于撒手,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造成了教育的“少慢差费”——学生把苹果画成了南瓜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假如教师拿一筐苹果分给每人一只,然后给他们指点:怎样多角度地观察;怎样寻找并概括苹果的外形特点,形成心像;又怎样把心里的苹果画在纸上,再作一番示范。我想,效果是会不言而喻的。可见,无论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实质上犯了同一个错误:没有教给学生“方法”。
“方法”是认识事物、表现事物进而改造事物的窍门、秩序,是由已知或条件通向未知与成功的桥梁。掌握了它,就会省时省力,事半而功倍。对于教师教学,早在十八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就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卢梭把“教方法”提到教学的核心的高度。他认为,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课本只不过是个例子”,用这个例子教什么?教阅读方法,教写作方法。
我们很多教师不明白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教方法”,教阅读,把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这些结果抄给学生,像上述的“中国”教师;教写作,却像“美国”教师,什么也不讲,硬要学生去作。试问: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到选材炼意、谋篇布局,最后起草行文、修改定稿,哪位教师拿出语文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一时间系统地讲过写作规律、写作方法?而对学生的作文却次次要求:中心突出,主题鲜明,结构完整紧凑,语言生动流畅……这样的写作教学,学生把苹果画成了南瓜,该打谁的手心?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这话讲得何等好哇!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几千年来,特别是解放四十多年来,人们认为作文无“法”,致使中学与作课堂不讲“法”,写作训练不练“法”。文章写作有没有“法”?议论文结构的三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法”;散文的“彩线串珠”就是“法”,小说的“抑扬”、“跌宕”、“杂取”、“细节”就是“法”……可以说,整个写作过程从蓄势、激发到运思、行文以至成篇,“法”贯串始终。只不过到现在,我们没有很好研究罢了。
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对语文实践活动的模式进行熟练的操作”,即“对语文实践活动模式的操作达到一种无意识控制状态”。如果你能考察作家成功的道路,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原因:读书多——连高玉宝、高尔基一类作家也概没能外。为什么要多读书?就是想在多读中搜寻写“法”,掌握写“法”,以达到不想“法”而能用“法”的程度。因此,著名作家管桦说:“语文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解文章的‘法’”。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法”,融会贯通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迅速地大面积地提高。
教给写作方法,是中学写作教学能否跳出沼泽泥潭的关键。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写作方法?
三、抓住模仿
学写作,必须从模仿开始。
从写作的思维过程看,模仿是认识事物必不可少的途径。作者偶然看到某种事物引起兴趣,便会再次有意识地仔细观察,心理活动进入“浅度心理场”。经过多角度仔细观察之后,加进自我意识,心理活动进入“深度心理场”。在这个心理场中,思维首先对事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进行模仿,然后与别的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或用别的事物去干扰撞击,探求其内在实质,接着对其实质进行模仿。经过这样多次模仿,人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就进入了完整深刻的阶段,最后才能通过语言系统,使事物变成写作的题材。
从写作能力的形成过程看,模仿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和十分有用的方法。写作能力不是一种知性活动,它既不是人类生理上固有的,也不构建在简单认知的层面,而要经过细致的有序的训练。这种训练分三个阶段:模仿→反复迁延→内化完成。学生读了某段文章,在老师的点拨下,对某种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和运用程序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一定映像(以上属于认知范畴),再在老师的指导下,依照映像进行模仿训练,使映像由感性逐步向理性过渡,并把这种映像的理性思考内贮在头脑中,外化为一种技能。在以后的训练中,教师再指导学生把这种技能反复迁延,加深拓宽,使这种技能深深铭刻在头脑中,达到操作程序自动化,写作的这种能力就形成了。
从以上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模仿是写作训练的初级阶段,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当然培养不出写作能力,但模仿却是培养能力这个训练链条上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开始训练的最好方法。令人忧虑的是,至今还有许多同志对模仿的意义、作用认识不足,盲目地反对模仿,错误地跳越模仿,一开始就让学生写“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生动”的文章,这种缺乏梯度的训练,怎么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呢?
值得进一步强调的是,文章是写作的结果,“法”隐藏在文字中,又和一些非“法”的东西相错杂,学生的悟性相对低一点,学习方法又不尽合理,要从文中剔出“法”来加以有意识的认知、模仿、迁延以至熟练运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千百年来大部分读书人常常因为缺乏科学的指导跳不出书来而“淹死”在书中。改革开放需要迅速培养大批人才,仅靠学生自己“多读多写”绝对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封建社会把“多读多写”奉为金科玉律不必过多指责的话,在语文教改已取得不少成绩的今天,为什么不应该尽快实行一套更科学的方法?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钅加郎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问题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三篇:农村先进党员材料--王建斌
旧莫乡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记旧莫村党委书记王建斌
王建斌同志在担任中共旧莫村党委书记以来,勤奋敬业,踏实工作,积极上进,一直以来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感与责任感,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上级党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全村闻名的“和事佬”
相较而言,农村基层党委工作要更多地结合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展开。基层党组织如果脱离群众谈理论,高调宣传方针政策并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只有踏踏实实带领群众谋福利,发展生产,以身作则地在群众中开展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基层党组织才能在群众中站住脚。
农村的社会环境由于其特殊性,经常性的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涉及屋基纠纷、土地纠纷、山林纠纷、田水纠纷等,这许多的纠纷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大了,这些矛盾时常引起群众之间、邻里之间的打架、斗殴事件,如果严格按照治安管理条例上报派出所进行处理,势必有部分法律意识淡薄的群众要“几进局子”,在社会结构相对简单的农村,这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反而可能激化矛盾,甚至严重削弱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在群众中的威信。
王建斌同志在担任村党委书记以来,常常主动来到群众生产第一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把工作做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在解决农村矛盾这一老、大、难问题上,王建斌同志坚持把矛盾排除在萌芽阶段。在召开党委会议布置工作的同时,王建斌同志每次都要一再叮嘱各支部书记、村小组长要注意解决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把工作做在明处、实处,切实为群众排解纠纷;而一旦发生较大纠纷、冲突,由支部书记、村小组干部一时难以解决的必须上报村党委、村委会,由村委会干部负责调解。
虽然大部分的矛盾都在村小组一级得到了解决,但是仍然有一些矛盾纠纷上报到了村党委、村委会来。王建斌同志在接报后,往往在第一时间就组织村委会干部赶赴矛盾发生的地方,第一时间排解矛盾,避免事态的扩大。几年来,王建斌同志时在常到各村小组检查各项工作的同时,主动与群众进行交流,整个村委会辖区内的群众没有谁不认识“田间地头的王书记”的。凭着勤劳的工作,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态度,王建斌同志在群众中赢得了极高的威信,这使得他在调解群众纠纷中往往能够比其他干部更省事、省时、省力。就因为如此,一旦遇到有矛盾上报,王建斌同志往往又走在第一线,走在第一个。仅去年以来,村委会在王建斌同志的主持和领导下,就调解了民间纠纷18起,为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身先士卒的领头人
村里有事,王建斌同志总是吃苦在前,以身作则。每次开会,他从不会只说好话,而是有意见就提,有建议就讲,毫无保留,把丑话说在前头,又恰当地对各村小组长进行鼓励、鞭策,往往一次会开下来,小组干部既觉得压力颇大,又觉得干劲十足。王建斌同志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
(一)组织群众清理“三面光”沟渠,为丰收做好铺垫 2011年初,旧莫村委会“三面光”灌溉沟渠工程堵塞沙石沉积严重,虽每年均组织群众进行清理,但主要清理对象为沟中的垃圾及较大堵塞物,沟中细小沙石堆积日益严重。为满足农田灌溉需要,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旧莫村委会经过广泛宣传动员,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充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对出水洞至牛角小组段灌溉沟渠进行全面清理。本次沟渠清理工作经过广泛宣传和充分的前期准备,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群众投工投劳逾千人次,消除堵塞安全隐患6处。目前,沟渠已经正常运转,为旧莫坝子几千亩的水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
(二)狠抓产业发展,引导农民致富
旧莫村委会历来是旧莫乡的烤烟大村,从来都受到了乡领导的重视。同时,也给村党委、村委会的干部压了一挑重担。2011年,旧莫村委会发展烤烟面积1372亩。在王建斌同志的领导下,新发展了小海子、牛棚、龙街、龙布芬、三家寨等几个村小组的几百亩烤烟面积。
今年5月以来,王建斌积极关注天气情况,组织群众抓住农时,及时抢种烤烟,又在出现大范围死苗的情况下,组织群众开展补种。截至目前,所以出现死苗的烤烟种植户均已经补种结束,烟苗长势良好。
在王建斌同志的积极工作下,旧莫村委会的发展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一路走来,王建斌同志担任村党委书记也有六个年头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决不吃群众的,不喝群众的,公公道道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他说:“咱们的党是好党,党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要充分发挥党员、党组织的作用。”他认为,只有把农村党支部的原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扩张、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大幅提高。
第四篇:[美林中学]王真管_农村中学骨干教师翔安考察报告
农村中学骨干教师翔安考察报告
厦门市美林中学王真管
为学习先进课改经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创办品牌学校战略,同安区教师进修培训处组织,我们一行五十个骨干教师,于2011年11月10日、11日到翔安一中、马巷中学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听取专家讲座和到课堂听课。现将此次外出学习考察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要有先进的现代培训理念与超前的教师专业发展观。
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张世钦老师,给我们做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报告,绘声绘色地向我们阐述了“现代培训理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做为一名教师,必须有端正的心态。“教育有风险,入行须谨慎”。“饥饿的时候只有一个烦恼,就是吃饭的问题,可是吃饱以后,就有了无数的烦恼”,当教师的待遇逐步提高的时候,人的欲望越来越多,就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可是教师的待遇虽有提高,仍然无法满足物质社会带来的诱惑,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端正的心态,才能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
作为一名教师,要能够发展积极的情绪,严格控制消极的情绪。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就应该尽力地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人生就像在踩跷跷板,永远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只有找到平衡点,才是人生的最高点。因此做为一名老师,就要对内自己修炼,增强自身素质,树立人民教师形象,做一名名师。
作为一名中学骨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张校长列举了四条:教育理念、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没有理想与信念的老师不是好的老师。老师自己是一条河,常流常新,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如何才能成为一条河呢,只有老师自己不断地进修,自我提升、培训,才能使自己做到一名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深刻、广博、独到、启发、机智、绝招。
张校长绘声绘影、深入浅出地报告,让我明白了做为一名骨干老师肩负的重任,也知道了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
二、新思维、新教法、新突破。
下午,我们又到翔安区马巷中学听课。到了马巷中学,让我们耳目一新。这里,没有高档华丽的校舍,刚建好不久的新校也是显得朴素,但是这里的学风却令人心旷神怡,学生、老师都是彬彬有礼,让人如沐春风。早就听说,马巷中学在近几年来成为一匹教育界的黑马,教育成绩突飞猛进,成为近年来教师观摩学习的一个重要基地。
1、质朴的办学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马巷中学一直信守的理念。在马巷中学,无论是哪个学生,一旦出现不好的苗头,领导、教师甚至工勤人员都不会一味的找客观原因,而是自我加压,因为他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平等的教育信念,使得一个个差生学会了求知、健体、做人,学会了进步、发展;马巷中学从不拒
收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让一个学生外流。近年来,出现了一个返流现象,周围的学生,如果同时能上翔安一中与马巷中学的,许多都选择了马巷中学。
2、俭朴的校园文化
走进马巷中学,你将立即被它的校园文化所吸引:简朴的校园,没有高档的装修,连大会议室都没有吊项。但是一个整体的规划,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勇于进取的文化氛围,校园广场、教学楼、学生宿舍与食堂,到处都是一尘不染,窗明几净。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名人的塑像成了默默无言的教育者,甚至于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教育的激情。
3、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
马巷的课堂教学改革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特色。我们听了林瑞令老师的“学广告写作文——创意写人篇”一课,林老师以新颖的课堂形式,不仅吸引了学生,也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他通过精挑细选的多幅广告,生动有趣地展示了那些著名企业的广告创意,并一一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学习其中的精华创意,并引导如何用这种创意来写人,由此引入正题,教学生怎么样写人写得有独到之处。林老师的这堂课,虽然白璧微睱,但是他所展示的,正是一种大胆的体验——首先要老师必须要有创新的理念,才能有创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创新的学习体验。
4、务实的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根据马巷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朱青松老师的介绍,马巷中学特别注重以“备、讲、改、辅、考”为核心的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以落实促提高。
(1)在备课方面,做到“三坚持,一超前”。“三坚持”,即坚持集体备课,坚持交流备课,坚持修改完善备课,使每一节的备课质量高,适应性强;“一超前”,即每人超前备好一周的课。备课时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制定学生自学指导提纲,设计教师讲评内容,设计学生练习题目,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2)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在“准、活、优、清”四字上下工夫,即准确传授知识,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课语言条理清楚。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师精讲、少讲,放手学生参入教学过程,课堂生机勃勃。(3)作业布置与批改,实行“三统一”、“三及时”,即统一作业布置要求,统一批改要求,统一建错题档案,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矫正。(4)突出对学困生的辅导,做到“五有”,即有辅导对象、有辅导时间、有辅导方法、有辅导要求、有辅导记载,确保了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收获与反思
翔安之行,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全方位的,也更坚定了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心,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各自所在的学校在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硬件设施方面都与马巷中学不相上下,有些方面甚至比他们做得还好(例如构建书香校园、创办学习型学校、德育特色、特
长生培养、科技创新、课程模式创新、开展校本教研等)。但认真反思,我们也确实存在众多的不足。
1、学校管理讲究面面俱到,缺乏够力度的亮点。
许多教师回来后,都有一点共同的认识,即马巷在闪光的亮点背后都有许多的不足。事实上,这反倒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们,提高成绩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教育质量是生命线,教育科研是风景线。”而一个学校要成为著名的学校的话,风景线一定要亮。
2、师资培训的力度还须加大。
见多方能识广,这次外出考察给众多教师的感触是令人欣慰的,许多人自觉地将考察所得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因此,我们有理由推论,只有给予教师更多走出去的机会,才能让教师了解新理论、新方法,进而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四、学校今后工作的建议
去考察的老师思想碰撞激烈,每人形成了一份考察报告,学校组织召开了多次座谈会,我们对今后的学校工作达成了以下共识:
1、突破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师观念。
“怎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这是此次外出考察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其实,马巷中学的老师跟我们的素质差不多,但这正好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好教师”的标准。很显然,在现代教育中,只展示教师高素质的课堂是没有活力,而真正的好课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天下。因此,我们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思维模式都亟待改变,要从根本上树立全新的优秀教师的观念,真正将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学校要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力度,提高教师的执行力、向心力、集体凝聚力,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决策上来。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淡化教师的等级评价。
2、着力打造学校特色,锻铸靓丽的风景线
一个学校,不可能所有的工作都做得极其优秀。为此,学校要懂得放弃、敢于放弃,着力打造学校的特色,形成靓丽的风景线,而不是平均用力、全面开花。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放弃是指放弃一些作秀的表面文章,敢于让学校以真实的面目去示人,这样也许反而有助于人们对学校工作真实性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最佳的宣传效果。
3、质量意识不能松懈,把握核心发展学生。
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目前人们的标准来看,教学质量的核心就是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但坚持课改,并不排斥追求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提高,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马巷中学的教学成绩并不是全市最好的,但该校的质量却是全市都认可的。因此,一定要让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都树立正确的质量立校意识,将改革和和质量统一起来,把握质量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自觉、自主、自愿地进行学习,体验并享受学习的乐趣。
第五篇: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反思-王亚敏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反思
肥西农兴中学
王亚敏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以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学科综合”等新的教育理念。音乐教育的重心正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播,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形成,以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把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
原大纲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强调按音乐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新《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它淡化了传统教育中那种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强调音乐课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学生和小学生正处富于想象的年龄,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我们音乐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在他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通过审美实践,纯洁和丰富情感、美化心灵、完善人格,是美育的基本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努力揭示音乐要素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主动提问,这些方式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以及各民族、民间的优秀音乐作品浩瀚无垠。这给我们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他们通过作品中所表现的赞美和歌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同一部音乐作品,识谱的人可以欣赏;不识谱的人也可以欣赏;本国的人可以欣赏;外国的人也可以欣赏。它可以超越种族、语言、信仰的界限,与人类的心灵发生碰撞,产生共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感知音乐中的情感,从而去激发他热爱音乐的情境。
二、把“过程与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学过程与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从教学过程讲是“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角度将是“重学会、学好,轻会学、好学”。而新《课标》站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音乐本质来看,他具有愉悦性特点。人们通过听觉产生一种“审美情趣判断”。他是审美经验积淀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美感的享受。因此人们需要音乐,他是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过程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因此音乐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参与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愉悦,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
1、体验:
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并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及参与性。
5、综合:
我们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艺术领域之间的综合如文学、美术、影视、戏曲、曲艺等姐妹艺术的新观念,新成果,将音乐与姐妹艺术中相关的内容,手段进行有机的融合。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