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时间:2019-05-12 19:1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设计答辩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第一篇: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一、分层法的计算步骤如何

答:1.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单层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柱远端假定为固端

2.用力矩分配法分别计算单元的内力,由于除底层柱底是固定端外,其他各层柱均为弹性连接,为了减少误差,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的折减系数,相应的传递系数也改为1/3,底层柱仍为1/2

3.分层计算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最后弯矩

二、梁、柱的线刚度比的假定对计算结果有何影响

D值法中D值的物理意义

三、风荷载计算时需要哪些参数?南昌地区的参数如何,你是如何计算的四、基础的埋置深度是如何确定的?

答: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1建筑物的用度,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6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五、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单层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柱

远端假定为固端

六、用力矩分配法分别计算单元的内力,由于除底层柱底是固定端外,其他各

层柱均为弹性连接,为了减少误差,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的折减系数,相应的传递系数也改为1/3,底层柱仍为1/2

七、分层计算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最后弯矩

八、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及抗震等级是如何确定的九、梁端弯矩条幅系数是如何确定的?你取了多少?大家注意!我这里给了

一个大概的范围,如果你答不出来的话,你提前发个短信给我,要问什么问题就可以了

十、内力组合的步骤如何?你采用了几种内力组合?为什么要内力组合?

我问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你也不能向背书一样答出来,也不要一问三不知基本就可以了

十一、屋面板的钢筋为何要双向拉通?你是如何控制结构的温度应力的?

十二、双向板和单向板的基本假定如何?你采用的是弹性理论还是塑性理论计

算板的?

十三、塑性铰和塑性绞线的物理意义如何?在结构设计中你是如何考虑的?

第二篇:PKPM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问:在新版PKPM软件中,柱筋绑扎搭接的起始位置是如何定的?

答:1)上下柱之间的钢筋绑扎搭接时,起始位置为梁上的一定距离M,M取柱高和500mm的较大值;

2)柱与基础相连处搭接起始位置也取M(M含义同上)。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绑扎钢筋搭接范围内都要设置箍筋加密区。

问:我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丙类建筑时,按规范不算地震作用,此时在PK中KZDJ系数应为何值?

答:如你确定不用计算地震作用的话,该系数应填5。

问:在进行桩筏设计时,ZJ软件对桩沉降计算是否考虑群桩效应影响?

答: ZJ软件考虑群桩效应对沉降影响,向用户提供二种计算方法,“等代墩基法”和“沉降比法”。

问:我需要获得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恒十活荷载标准值,怎么做?

答:在基础CAD软件中都可找到“荷载组合”窗口,将恒十活分项系数改为1即可。

问:在输入一个框架结构时,电梯井为砖墙或砼墙板围成,我该怎么输入?

答: 应明确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不应将墙输入,只能将其简化为梁柱体系,但不要遗漏荷载。

问:基础计算时,应如何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答: PKPM系列CAD软件基础部分EF、ZJ均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对基础计算影响,提供上部结构无穷刚模型;不考虑上部刚度模型;按TAT计算上部结构刚度模型。用户可根据工程实际选择计算。

第三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1、基础顶面附加12@10双向钢筋什么意思

附加钢筋的原因是: 以双柱基础为例,因为地基作用于基础地面上一个向上的均布力,基础顶面考虑受拉和冲切。

2、什么是腰筋,起什么作用

又称“腹筋”

作用:梁的抗扭

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当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3、梁截面底筋排列要求

2010版混凝土规范第9.2.1条规定: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4、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用什么方法计算的?简述计算过程。D值法与反弯点法有何不同?D代表什么?为什么对反弯点进行修正? 水平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可用分层分层法计算。步骤:

1、算结构自重。

2、计算整体刚度。

3、结构的自振周期、4、算出总水平地震作用。

5、算出各层水平地震力作用。第二个问题:

D值法是修改后的反弯点法(具体情况,你可以去查结构力学Ⅱ 出版

社(忘了))第三个问题:D是代表刚度。

第四个问题:实际工程与计算存在差别,有进行修正才可以。

8、独立基础的特点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立柱(简体)共用的基础叫做联合基础 9、9、在主次梁交接处,主梁中为什么要设置吊筋或附加箍筋

梁定义为受弯构件 承受拉力

剪力和弯矩,主梁与主梁之间的跨度过大 须在其中加入次梁

把力均匀传递给主梁

次梁是通过主梁的 也就是说主梁要给次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次梁和主梁的交界处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区域 也就是应力最集中的地方 当次梁受到剪力和扭力的时候 次梁会把力传递个主梁 主梁为了加强抗剪力 抗扭力 就得设置加强筋 也就是 吊筋或者是附加箍筋 值得一提的是 吊筋的效果比附加箍筋要强

10、建筑结构中梁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2.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

11、框架结构柱的尺寸确定问题

框架柱一般采用矩形或方形截面,再多层建筑中截面尺寸可按b=(1/12~1/18)H 取值,h=(1~2)b 式中b为柱截面宽度,h为截面高度,H为所在层层高。

另外,根据《抗规》要求6.3.7框架柱截面边长不宜小于250mm,圆柱直径不已小于350.剪跨比宜大于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可以利用轴压比限值来去柱的截面A,《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中11.4.16都对柱轴压比规定了限制,限制柱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破坏呈脆性。

u=N/A*fc,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9

N—轴力设计值

A—截面面积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受荷面积*面密度*层数 受荷面积:柱距的一半相乘 面密度=多层框架

9~12KN/M2 这样你就可以求出A 然后估算出柱的尺寸即可

12、楼板厚度如何确定?

设计确定板厚:依据板的跨度、荷载状况初选跨度的1/30左右,必须符合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各种用途房屋楼板的最小厚度要求。然后作承载能力计算、配筋。必要时还应作挠度及抗裂验算。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淮》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应降低。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 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3.2 地震影响

3.2.1 建筑所在地区遭受的地震影响,应采用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或本规范第 1.0.5 条规定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来表征。

3.2.2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应符合表 3.2.2 的规定。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 和 0.30g 地区内的建筑,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和 8 度的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3.2.3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本规范的设计地震共分为三组。对 Ⅱ 类场地,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应分别按 0.35s、0.40s 和 0.45s 采用。

注:本规范一般把“设计特征周期”简称为“特征周期”。

3.2.4 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可按本规范附录 A 采用。

1、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时,都会对框架梁端进行弯矩调幅,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调幅呢?又是怎么样调幅的呢?

弯矩调幅法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是与弹性设计相对的。其目的是增加构件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材料的能力。所以用了弯矩调幅法,不一定要减少支座配筋。这里的关键是塑性铰和内力重分布。千万不要再说强柱弱梁或者施工方便了。对于弯矩调幅法也不是到处能用的,对于承受动力荷载,使用上要求不出现裂缝的以及处于腐蚀性环境的都不能用该方法

2、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基础高度是指基础本身的垂直距离(厚度).一般基础的埋深和基底宽度的确定都要根据地勘报告和上部结构的荷载来定。基础埋深的大小关系到地基的可靠性、施工的难易程度及造价的高低。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影响因素有:(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当建筑物设置地下室、设备基础或地下设施时,基础埋深应满足使用要求;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应随建筑高度的增大而增大,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一般荷载较大时应加大基础埋深;受上拔力的基础应有较大埋深,以满足抗拔力的要求。(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基础应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能设置在承载力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

存在地下水时,如粘性土遇水后,含水量增加,体积膨胀,使土的承载力下降。含有侵蚀性物质的地下水,对基础将产生腐蚀。

底部剪力法(拟静力法)(Equivalent Base Shear Method)[1] 适用条件:

(1)房屋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40m(3)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4)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

底部剪力法是振型分解反映谱法的简化(只取第一个振型计算),是计算地震力的(水平力)。它能够计算出每层所受到的地震水平力是多大。此法是将结构简化为作用于各楼层位置的多质点葫芦串,结构底部总剪力与地震影响系数及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有关。为计算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先分别计算各楼面层梁板柱的重量,各楼层墙体的重量,然后按以楼层为中心上下各半个楼层的重量集中于该楼层的原则计算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D值法(又称作修正反弯点法)是在已知每层的水平力作用下(上面说的底部剪力法计算出的地震水平力就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风荷载等)计算柱的上下端剪力,进而计算出柱上下端的弯矩,再根据刚度分配计算出梁端的弯矩。插筋:

因为所插的钢筋需要临时成形与固定。这临时箍筋如何配置,一般是在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设置第一道,再向上按设计要求设1~2道也就够了。如果插筋很长,可能为一层楼高或更高时,那就要按设计图纸设置更多道。

在11G101-3的构造中,柱纵筋插至基础底板支在底板钢筋网上,插筋的长度=露出长度+hj(基础厚度)-bhc(基底保护层)+弯折。其中弯折长度,根据hj(基础高度)与lae(la)大小比较。若hj>lae(la),则弯折=max(6d,150);若hj<=lae(la),则弯折=15d

第四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问题准备

毕业设计答辩问题准备

1、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2、板的支承条件如何确定?试画出其计算简图。

3、单向板、双向板、梯板的厚度如何确定?

4、各类的受力筋应如何放置?

5、什么是分布筋?有何作用?设在何处?

6、板支座负筋的长度如何确定?

7、哪些是板的构造钢筋?有何作用?

8、折板梯的钢筋如何设置?

9、梁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10、试分别确定简支梁、连续梁的计算简图。内力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11、简支梁一般要设置哪些钢筋?

12、架立筋有何用?如何设置?

13、梯梁一般设在何处?如何支承?

14、为什么梁要配箍筋?

15、板、梁底筋伸入支座的长度应取多少?

16、连续次梁支座负筋的长度应取多少?

17、如果设计要求板开孔洞结构如何处理?

18、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确定抗震等级?应如何确定?

19、柱的截面尺寸如何初步确定?

20、抗震设计时,场地类别是如何确定的?

2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采用什么方法?

22、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采用什么方法?

23、框架计算简图如何确定?

24、框架杆刚度计算时,为什么内跨梁取2IO,边跨取1-5IO?

25、分层法有何基本假定?试述分层法的计算步骤?

26、为什么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除底层柱外,其余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上0.9,传递系数用1/3?

27、什么是地震等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什么是设防烈度?

28、重力负荷代表值是如何确定的?

29、试述弯矩分配法的计算步骤。

30、框架梁和次梁在结构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31、抗震设计中,怎样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

32、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33、为什么抗震设计中角柱的配筋率比中柱高?

34、框架梁的弯矩调幅如何考虑?悬臂梁的端弯矩是否也要调幅?

35、在抗震设计中,为什么允许梁端出现塑性铰?

36、框架梁支座截面超筋,有哪些处理方法?

37、反弯点法和D值法有什么不同?

38、为什么框架梁端和柱端要加密箍筋?加密长度如何确定?框架节内点呢?

39、为什么支座负筋设计受压区高度要满足X≤0.35?

40、抗震设计中,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的含义是什么?

41、梁的砼强度比柱低,如何保证强节点?

42、减少梁高又不会超筋有哪些处理方法?

43、柱在什么情况下要加插筋?

44、高层建筑可采用哪能些基础?本工程为什么要采用预应力管桩?

45、预应力管桩不适用于哪些地质条件?

46、桩的间距应如何考虑?

47、单桩竖向承载力由哪些因素确定?

48、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设计值有何区别?

49、基础梁设计要考虑哪能些问题? 50、桩承台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51、桩承台设计要计算哪些内容?

52、锤击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如何确定?

53、静压桩的稳压值如何确定?

54、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有什么要求?

第五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毕业答辨应知应会

第1部分 工程经济评价部分 1.1 工程量计算

1、你的工程量计算依据是什么? 答:《山东省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2003年4月1日起施行)

2、你的建筑面积计算依据是什么?

答:《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 / T 50353-2005)

3、与你的图纸相关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4、基础土石方的计算深度如何考虑?

5、挖沟槽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大开挖土石方工程量如何计算?

6、何为基础施工的“工作面”?何为“放坡系数”?

7、竣工清理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8、条基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

9、砌筑工程中,基础与墙身如何划分?柱下独立柱基基础与主体划分的界限?框架填充墙工程量计算规则?

10、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箍筋长度如何计算?钢筋搭机长度如何考虑?如何计算“马凳筋”?

11、何为《消耗量定额》中的“有梁板”、“平板”,套定额时有什么不同?

12、现浇混凝土楼梯混凝土、模板的工程量怎样计算?

13、现浇混凝土分项工程(例如现浇框架柱或现浇混凝土有梁板)需要套哪些定额子目?

答:混凝土子目、混凝土搅拌子目、钢筋子目、模板子目,超3.6 m的模板超高子目。

14、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如何计算梁、剪力墙模板、框架柱模板工程量?构造柱如何计算模板工程量?

15、定额的模板材质有哪些?定额的模板支撑类型?

答:组合钢模、木模板、胶合板模板、复合木模板。支撑类型:钢支撑、木支撑、对拉螺栓。

16、本工程的屋面防水、保温层做法?屋面防水层、保温层的计算规则?

17、内外墙抹灰工程量计算规则?

18、垂直运输机械如何计算工程量? 1.2 施工图预算书与工程经济分析

1、你的预算书的编制依据?

答:《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3年)、《山东省建筑工程量计算规则》、《山东省建筑工程费用及计算规则》、《青岛市??年价目表》、施工图纸及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2、何为直接工程费?包含内容?

3、何为措施费?包含内容举例?如何计算?

4、企业管理费包含内容?举例?企业管理费高低与何有关?(答:工程类别)

5、何为规费?包含内容?如何计算?

6、工程类别的含义及划分?

答:根据不同单位工程的施工难易程度,将工程类别分为Ⅰ类(施工程度难)Ⅱ类(施工程度较难)Ⅲ类(施工难易程度一般)。计价中利润的高低与工程类别有关。

8、议价材料的差价为是哪两者差价?

9、定额取费的基础?建筑工程(土建)取费的基础?装饰工程取费的基础?

10、你所计算工程的单方造价是多少?单方用钢量是多少?

11、工程项目投资总额包括哪些内容?

12、敏感性分析的原理是什么?你做的敏感性分析变动因素是怎样考虑的?考查的目标是什么?

第2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顺序的概念,你的项目上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是怎样的?

2、施工段划分的原则,你的项目上施工段是怎样划分的?

3、施工流向的概念是什么?你在工程施工安排上怎样体现施工流向?

4、流水施工的概念、类型?在你的项目上怎样组织流水施工?

5、施工程序的概念,单位工程施工程序是什么?

6、土方开挖机械有哪些?你的工程上用了什么土方开挖机械?有什么特点?

7、你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各个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要点。

8、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是什么?编制的步骤是什么?劳动量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怎样确定某施工过程的作业时间?

9、劳动力不均匀曲线怎样绘制出来?劳动力不均匀系数的概念与计算过程是什么?

10、施工平面图的布置原则?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施工平面图中主要的垂直运输机械有哪些?它们之间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11、施工平面图中各种材料量如何确定?材料堆场面积如何计算?各种临时设施的面积如何计算?

12、你的工程在雨季和冬季分别在进行哪些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需要注意什么雨季施工措施、冬季施工措施?

第3部分 外脚手架设计

1、你的外脚手架设计依据是什么?你所设计的脚手架类型?

2、外脚手架设计需满足的要求?(答案见施工教材)

3、外脚手架的组成?外脚手架的传力途径?

4、纵横向扫地杆的作用及设置要求?

5、剪刀撑设置要求?横向斜撑的设置要求?

6、纵向水平杆的构造要求?

7、可变荷载与永久荷载的概念?在脚手架上的荷载哪些是永久荷载、哪些是可变荷载?

8、脚手架设计需考虑的荷载有哪些?施工用外脚手架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多少?

9、脚手板层数如何取定?

答:首先根据作业需要设置;还须满足自顶层作业层的脚手板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10、你的外脚手架计算包括哪几项内容?

11、“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规范5.4.1式)

N1=Nlw+No=4.72+5=9.72kN”其中“ No”的含义?

12、在你的设计中,横向水平杆计算简图如何取定?

13、在进行脚手架计算时,强度计算与挠度计算中荷载设计值的取定有何不同?

14、计算脚手架时,风荷载如何取定?

15、立杆稳定性验算时考虑哪两种荷载效应组合?

N=1.2(NG1k+NG2k)+1.4NQk

N=1.2(NG1k+NG2k)+0.85×1.4NQk 以上两公式中各字母的的含义?

316、“组合风荷载时,按规范5.3.1-2 6NMw0.式计算1571010.27102+=+=150.2 N/mm” 公式中各字母的的含义? 3AW0.1765.3.3489式知

17、“立杆计算长度由规范=kμh=1.155×1.55×1.8=3.22m”立杆计算长度如何取定?公式中各字母的的含义? 5 l.0801018、连墙件承受的力有哪些?对连墙件有何构造要求?

19、悬挑梁的的计算简图是什么?荷载怎样取值?三角撑的计算简图是什么?

施工组织设计毕业答辩常见问题:

1、什么是施工组织设计?(你如何理解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组织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是根据工程建设任务的要求,研究施工条件、制定施工方案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在工程设计阶段和工程施工阶段分别由设计、施工单位负责编制。

2、为什么进行工程施工中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你认为做施工组织设计有什么必要性?)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3、单代号和双代号网络图有什么区别?

双代号:以箭线及两端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称为双代号网络图。既用两个节点一根箭线代表一项工作,工作名称写在箭线上,工作持续时间写在箭线下,在箭线前后的衔接处画上节点编上号码。

单代号:以节点及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网络图称为单代号网络图。即每一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节点所表示的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和工作代号等表注在节点内。

4、怎么理解流水步距?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保证施工顺序,满足连续施工和最大限度搭接,以及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相继投入施工的最小时间间隔。

5、什么是施工组织设计中流水节拍?

流水节拍:指某个施工过程(或作业班组)在某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确切的说,流水节拍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时间。

6、简单说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流水节拍通常的确定方式。

通常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根据工期要求,另一种是根据现有能投入的资源(劳动力、机械台班数和材料数)来确定。

7、施工组织设计中为什么施工段数要大于或等于施工过程数?

施工段数直接决定了施工队伍数,如果施工队伍数高于过程数则会发生窝工的情况。

8、什么是单位工程施工程序其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是指在单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或施工阶段的施工先后顺序及其制约关系,主要解决时间搭接问题。

9、建筑施工程序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

一般包括五个阶段:确定施工任务、施工规划、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竣工验收

10、如何保证正确划分施工段?(结合你的这个施工组织设计谈谈如何正确划分施工段)

由于施工段内的施工任务由专业工作队依次完成,因而在两个施工段之间容易形成一个施工缝。同时,由于施工段数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流水施工的效果。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 ②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③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④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施工段数目过多,会降低施工速度,延长工期,施工段过少,不利于充分利用工作面,可能造成窝工。

⑤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或要分层施工的工程,应既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各专业工作队依次完成第一施工层中各施工段的任务后,再转入第二施工层的施工段上作业,依次类推,以确保相应专业队在施工段与施工层之间,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地流水施工。

11、简单说明无节奏流水施工的主要特点

①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不尽相同;

②流水步距在多数情况下,流水节拍彼此不相等,而且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存在某种函数关系; ③各专业工作队都能连续施工。个别施工段可能有空闲; ④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12、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哪三类?

施工组织总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①建设单位的意图和要求; ②工程的施工图纸及标准图;

③施工组织总设计对本单位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要求; ④资源配置情况;

⑤建筑环境、场地条件及地质、气象资料,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形图和测量控制等;

⑥有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

⑦有关技术新成果和类似建设工程项目的资料和经验。

14、简单说明单位工程的施工应遵循的原则。

①先地下,后地上;②先主体,后围护;③先结构,后装修;④先土建,后设备

15、对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者有什么区别?

定性分析:根据个人经验,对若干个施工方案进行优缺点比较,选择出比较合理的施工方案。

定性分析比较简单,但主观随意性较大。

定量分析:通过计算几个相同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选择出各项指标较好的施工方案。

定量分析比较客观,但指标的确定和计算比较复杂。

16、打开你的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对图进行说明

(1)图上用的垂直运输工具是什么?

(2)你的垂直运输工具的工作半径有多大?(3)如何考虑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问题?

下载毕业设计答辩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业设计答辩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毕业设计答辩问题(提问版)

    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1. 基础验槽的重点应该放在哪些部位. 2.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哪些. 3. 影响填土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简述一下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 5......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问题大全 (最终定稿)

    施工组织设计部分 1、什么是单位工程,什么是分部分项工程,请联系实际工程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定义和具体作用(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叙述)? 3、一个单......

    毕业设计答辩材料

    答辩材料:企业招聘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们好 我叫 。来自,我本次毕设题目是企业招聘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我的设计是在娄国焕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

    建筑给排水毕业设计答辩问题汇总

    建筑给排水毕业答辩问题汇总 一、给水问题  你的给水系统分几个区,为什么这样分?或者问分区的依据是什么?  给水管如果暗敷的话,最大管径是多少?DN25  你的给水管选用什么管材? ......

    毕业设计答辩开场白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毕业设计答辩开场白,供大家参考!毕业设计答辩开场白1各位老师,上午好!......

    毕业设计答辩要求

    毕业设计答辩要求(1)服装整齐,禁止穿背心、拖鞋、吊带裙进入答辩现场。 (2)请在6月12日上午7:50准时到达答辩现场,先把自己答辩PPT拷到电脑上。 (3)每位同学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毕业设计答辩流程

    毕业设计答辩流程: 1、每人总分100,答辩占20分,论文占70分,表现占10分。 2、提前到达答辩地点,抽签抽出答辩顺序。号码靠前者早上答辩,号码靠後者靠后答辩,建议留在答辩地点等候,以......

    毕业设计答辩技巧

    毕业设计答辩技巧(献给要答辩的同学) 答辩程序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