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7章 笔记(浙江省中学教师招考教育基础知识 首都师大出版社)
第七章:德育 3-20
1.德育:广义上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
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狭义上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2.思想品德:简称品德,即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品德是个体内
在的品质,道德是社会的规范和准则。德育就是把社会要求的规范和准则内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品德基本因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认识: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道德情感: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变现在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意志:人们为实现一定品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品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品德行为: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的认识、情感以及由品的需要产生的品的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思想品德形成基础:个人特质(生理心理特质)、家庭因素、教育、惩奖、校风、大众传媒和舆论。
3.德育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条件和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目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基础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也即德育活动所要达
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决定德育内容、形式与方法。中学德育目标确立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心理特征;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时代发展需要。
5.我国中学 目标:初中德育要求:思想政治方面:爱祖国、爱家乡,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懂得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路线,了解现代化建设的常识;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基本的民主法治观念,知法守法;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就业与升学;为人民服务思想;相信科学。
6.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功德教育、自觉纪律教
育、民主法治教育、科学世界观人身观教育。
7.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过程,是促
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结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与方法。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德育过程基本规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8.德育原则: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指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其对制定德育大纲、德育方法、德育组织形式有指导作用。
9.德育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
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导向性原则:有一定的理想型和方向性,指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疏导原则: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向上。如何贯彻: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保证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建立联系,形成德育合力;有计划有系统的德育,做好衔接,保持德育前后连贯。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的发展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深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个人特点有的放矢教育;根据年龄特征有计划教育。
10.德育途径与方法:途径:教学、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团学生会活动、班会周会晨会、班主任工
作。德育方法:达到教育目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包括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常用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熏陶和感染,使其感化。)、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通过肯定否定评价加以激励和抑制,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做到公正合理,以奖为主惩为辅,评价时发扬民主,大家发言,使全体受到教育定期检查和宣传,表扬好人好事)。德育工作新形式:社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基地、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