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彩礼的处理-问问堂企业专家对此案例的分析

时间:2019-05-12 19:2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婚彩礼的处理-问问堂企业专家对此案例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婚彩礼的处理-问问堂企业专家对此案例的分析》。

第一篇:结婚彩礼的处理-问问堂企业专家对此案例的分析

结婚彩礼的处理-问问堂企业专家对此案例的分析

王成生于某市农村,到33岁还没讨着老婆。王成的父母很是焦急,经媒婆介绍,他与邻镇姑娘姜芳见面。经过交往姜芳愿以身相许,与王城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是提出的条件是王家要给付48000元的彩礼,并表示,只要彩礼到位,马上可以完婚!王成的父母凑足彩礼当着媒婆的面交给女孩的父亲姜东明。拿着花花绿绿的票子,姜东明表示马上成婚。不久,王成与姜芳在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情况下,走进了婚姻的店堂。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也宴请了亲朋好友,婚礼热热闹闹。但婚后不久令王成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姜芳并不安心在王成家,不时外出,经常跑回娘家。“结婚”两个多月时间,姜芳在王成家呆了不到二十天。后来,结婚仅仅两个多月,姜芳就不辞而别,王成到处寻找未果,找“岳父”姜东明要人,姜说也不知道。

后来见没有什么希望,王成又提出要姜东明返还彩礼。姜东明也不再客气,他说:“我并不欠你的钱,虽然是我打的收条,但钱结婚时已经全部交给了姜芹,她也和你结了婚,她的事我管不了!”

在姜芳不见踪影数月之后,在姜东明不闻不问的情况下,2005年8月8日,王成一纸诉状将姜芳及姜东明告上了法庭。王成诉称,其于2005年1月经人介绍与姜芳认识并确立恋爱关系,同年 2月6日姜芳家经介绍人索要礼金48000元,有姜东明于 2月17日所立字句一份。后虽然举行了结婚仪式,但同居期间姜芳经常外出不归,后不辞而别。请求法院判令姜芹及姜东明返还彩礼,并承担连带责任。

后来法院最终判决由姜芳返还王成根彩礼40000元,姜芳的父亲姜东明承担连带返还责任。

案情发展到这,可能就有人问了,为什么这么判决,依据是什么?这里,我们不得不先向大家介绍有关彩礼的法律法规了。

法规索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颁布之前,处理彩礼纠纷没有确切的依据和统一的标准,而该解释的出台,则标志着我国在立法上处理彩礼问题的进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从上面看,本案属于该解释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那么应该有人发问了:第一个问题就是王成和姜芳结婚了吗?

在这里就要向大家强调了,法律上认定男女双方是否结婚登记不是我们常见的大操大办,举行仪式,而是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否则只能属于同居关系而不属于夫妻关系,由于本案中王成和姜芳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所以适用“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应该返还彩礼”的法律。

第二个问题就是本案中虽然老丈人姜东明收了彩礼,但其实这钱主要用于婚姻开支,应该是代女儿姜芳收下彩礼,怎么能要求老丈人返还彩礼呢?是否应当让女方家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最后就是毕竟本案中姜芳与王成在一起以夫妻的名义生活过几个月,男方是否可以全部要回彩礼。

实际上,对于彩礼的返还应权衡双方利益,尤其是要本着保护妇女,保护弱者的原则。但在本案中,姜芳仅与王城同居两个多月就反悔回娘家,最后又不辞而别,下落不

明。故过错在于女方,因此法院最终支持了王成的诉讼请求,由女方全部返还了男方彩礼。因此在彩礼返还上,实际上还是以男女方的过错为判断依据的。

那么,以上就是结婚前容易产生法律纠纷的彩礼问题,相信通过案例分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大家对彩礼问题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那么在结婚时,大家涉及彩礼问题应该注意什么呢?

律师提示

1、首先是要对感情负责,对对方负责、对自己的幸福负责,切勿因彩礼多少而左右了感情选择。

2、在双方定好彩礼和结婚等问题后,除了按照民俗民风举行仪式和宴席外,先要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3、对于彩礼,一定要注意要通过媒人交接。因为赠送彩礼与一般的民事行为有所不同,赠与方不可能要求对方出具收条等书面手续,以表明其已收到彩礼。因此,当引发彩礼纠纷时,当事人举证比较困难。因此,中间人就非常重要。

4、对彩礼,女方父母不应过多干预,最好由女方以自己名义办理存折,由女方自行处理,这样可以一方面证明彩礼的去向,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成为返还彩礼的连带责任一方。

第二篇:企业分立的税务处理及案例分析

企业分立的税务处理及案例分析

分立,是指一家企业将部分或全部资产分离转让给现存或新设的企业,被分立企业股东换取分立企业的股权或非股权支付,实现企业的依法分立。现对分立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哪些税收问题,应如何进行税务处理?笔者在此进行分析以飨读者。

(一)企业分立活动不征收营业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行为。企业分立不属于该征税范围,其实质是被分立企业股东将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转移至另一家企业,有别于被分立企业将该公司资产(土地使用权、房屋建筑物)转让给另一家企业的应征营业税行为,因此,企业分立不应征收营业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让企业产权不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2]165号)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为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行为。转让企业产权是整体转让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及劳动力的行为,其转让价格不仅仅是由资产价值决定的,与企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的行为完全不同。因此,转让企业产权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应征收营业税。”

(二)企业分立活动不征收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企业分立不属于该征税范围,其实质是被分立企业股东将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转移至另一家企业,有别于被分立企业将该公司资产(存货、固定资产)转让给另一家企业的应征增值税行为,因此,企业分立不应征收增值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资产重组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13号)规定:“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三)企业分立活动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企业分立涉及的土地所有权转移不属于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并非被分立企业将土地转让给新成立企业,而是被分立企业的股东将该资产换股,因此,企业分立涉及的土地转移不征收土地增值税。

(四)企业分立活动的企业所得税处理:一般性税务处理和特性性税务处理

1、企业分立的一般性税务处理

财税[2009]59号规定:企业分立,当事各方应按下列规定处理:(1)被分立企业对分立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2)分立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3)被分立企业继续存在时,其股东取得的对价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进行处理;(4)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时,被分立企业及其股东都应按清算进行所得税处理;(5)企业分立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例如,某企业a准备分立为a和b,也就是存续分立方式(不满足特殊税务处理条件分立),此时,税务处理如下:

a企业分立出去的资产比如土地、固定资产、存货、投资等,均需要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b企业取得这些资产计税基础也按公允价值确认;

a企业的股东取得b企业的股权或其他非股权支付额,应视同被分立企业分配再投资处理(实际上,在我国企业分回利润可以免税);

a和b企业的亏损不得互相结转弥补。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分立,被分立企业不再继续存在,应按照财税[2009]60号文件规定进行清算。被分立企业在报送《企业清算所得纳税申报表》时,应附送以下资料:

(一)企业分立的工商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的批准文件;

(二)被分立企业全部资产的计税基础以及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

(三)企业债务处理或归属情况说明;

(四)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证明。”

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分立,分立企业涉及享受《税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中就企业整体(即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享受的税收优惠过渡政策尚未期满的,仅就存续企业未享受完的税收优惠,按照财税[2009]59号文件第九条规定执行;注销的被分立企业未享受完的税收优惠,不再由存续企业承继;分立而新设的企业不得再承继或重新享受上述优惠。分立各方企业按照《税法》的税收优惠规定和税收优惠过渡政策中就企业有关生产经营项目的所得享受的税收优惠承继问题,按照《实施条例》第八十九条规定执行。

2、企业分立的特性性税务处理

根据财税[2009]59号的规定,如果分立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则可以使用特殊税务处理:(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2)企业分立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分立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3)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分立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4)被分立企业所有股东按原持股比例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分立企业和被分立企业均不改变原来的实质经营活动,且被分立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分立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特殊税务处理方法如下:

(1)分立企业接受被分立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分立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2)被分立企业已分立出去资产相应的所得税事项由分立企业承继;

(3)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

(4)被分立企业的股东取得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新股”),如需部分或全部放弃原持有的被分立企业的股权(以下简称“旧股”),“新股”的计税基础应以放弃“旧股”的计税基础确定。如不需放弃“旧股”,则其取得“新股”的计税基础可从以下两种方法中选择确定:直接将“新股”的计税基础确定为零;或者以被分立企业分立出去的净资产占被分立企业全部净资产的比例先调减原持有的“旧股”的计税基础,再将调减的计税基础平均分配到“新股”上;

(5)暂不确认有关资产的转让所得或损失的,其非股权支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

非股权支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非股权支付金额÷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发生分立,应准备以下资料:

(一)当事方企业分立的总体情况说明。情况说明中应包括企业分立的商业目的;

(二)企业分立的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三)被分立企业的净资产、各单项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等相关资料;

(四)证明重组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资料,包括分立后企业各股东取得股权支付比例情况、以及12个月内不改变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原主要股东不转让所取得股权的承诺书等;

(五)工商部门认定的分立和被分立企业股东股权比例证明材料;分立后,分立和被分立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分立和被分立企业分立业务账务处理复印件;

(六)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证明。”

(五)个人所得税

如果被分立企业股东为自然人股东,而非法人股东,那么在企业分立时,是否需要缴纳所得税呢?是否视同分回利润再投资?如果是这样,外籍个人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中国个人则需要视同“股息、红利”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和《关于转增注册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8]333号)作出规定:“盈余公积金转增个人资本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规定:“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虽然该文件明确规定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征税,但是,在随后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说明,国税发[1997]198号文件中所说的资本公积金转增个人股本不需征税,专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形成的资本公积金转增个人股本不作为应税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转增个人股本,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包括企业接受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资产评估增值等形成资本公积金转增个人股本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通过上述文件,可以看到国家对于转增资本属于个人部分,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分立时呢?暂无明文规定。笔者认为,企业分立不一定就是将税后利润进行投资,如果将原有投资进行分拆呢?另外,能否参照企业所得税的特殊处理规定,满足一定条件给予延迟纳税的优惠政策呢?在具体操作上,很可能取决于地方税务机关的判定了。

(六)契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75号)第三条规定:“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相同的企业,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征收契税。”

(七)印花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83号)第二条规定:“以合并或分立方式成立的新企业,其新启用的资金账簿记载的资金,凡原已贴花的部分可不再贴花,未贴花的部分和以后新增加的资金按规定贴花。”

第三篇:企业年金的个人所得税处理及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年金的个人所得税处理及经典案例分析

2009-12-29 14:54 肖太寿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2月10日下发了《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694号),就企业年金的个人所得税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企业年金的内涵

(一)企业年金的定义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主要由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和年金投资收益三部分组成,即企业年金是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主要形式。

(二)企业年金的适用条件

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采取年金计算方法的应为符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相关条件的部分,并非所有的补充养老保险都可以采用年金的方法去进行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此外,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第八条“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对企业按季度、半年或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得还原至所属月份,均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年金的税务处理

(一)企业年金中个人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处理:个人缴费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税前扣除

国税函[2009]694号的第一条规定:“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部分,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即个人缴费不得在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税前扣除。

(二)企业年金中企业缴费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处理:纳入工薪征个税

国税函[2009]694号的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企业缴费)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第二款规定:“对企业按季度、半年或缴纳企业缴费的,在计税时不得还原至所属月份,均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适用税率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

如:假设某企业职工年金账户中每月个人缴费100元、企业缴费400元,其100元的个人缴费不得在工薪所得税前扣除,属于个人税后工薪的缴费;企业缴入其个人账户的400元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直接以400元对应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的适用税率计算应扣缴的税款。

(三)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部分的税务处理:应退还已经扣缴的个人所得税

国税函[2009]694号的第三条规定:“对因年金设置条件导致的已经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不能归属个人的部分,其已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应退税款=企业缴费已纳税款×(1-实际领取企业缴费/已纳税企业缴费的累计额)

参加年金计划的个人在办理退税时,应持居民身份证、企业以前月度申报的含有个人明细信息的《年金企业缴费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复印件、解缴税款的《税收缴款书》复印件等资料,以及由企业出具的个人实际可领取的年金企业缴费额与已缴纳税款的年金企业缴费额的差额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实后,予以退税。

(四)不符号条件的补充养老保险的税务处理

国税函[2009]694号第六条规定: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按照《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对个人取得本通知规定之外的其他补充养老保险收入,应全额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有关政策的衔接问题

国税函[2009]694号第五条规定:本通知下发前(2009年12月10日之前),企业已按规定对企业缴费部分依法扣缴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不再退税;企业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应限期责令企业按以下方法计算扣缴税款:

以每未扣缴企业缴费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以当年每个职工月平均工资额的适用税率为所属期企业缴费的适用税率,汇总计算各应扣缴税款。

例如:张某所在的企业在2008年为其建立了年金,但对于企业为张某所缴纳的年金均未扣缴其个人所得税,2009年12月15日,根据国税函[2009]694号文件规定,企业自查为其补税,则需要按如下方法进行:

张某2008年1月至12月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合计72000元,企业为其缴纳年金合计为2880元,缴纳时未扣缴其个人所得税,则先计算张某2008年月平均工资额:72000/12=6000,6000-2000=4000元,应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15%,企业为张某缴纳的2880元应补缴年金个税:(2880×15%-125)=307元。

(六)企业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环节

国税函[2009]694号的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下简称企业缴费)是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因此,企业缴费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环节是企业缴费环节,即在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时,由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依法扣缴税款。

三、企业年金与法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一)与法定保险的区别

无论是法定保险或是年金,都应分为企业为个人缴纳部分与个人实际缴纳部分分别处理。

1、个人实际缴纳部分,法定保险允许在其个人所得税前扣除,而年金则不能在个税前扣除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第一条规定,个人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而国税函[2009]694号文件第二条则规定,个人缴纳年金部分不能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如:王某当月工资4000元,扣除个人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公积金后余3080元,企业建立了年金制度,个人实际缴纳160元,王某当月领取工资2920元。则依据上述规定,王某虽然当月实际领取工资为2920元,但其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应为3080元(2920+160),即个人实际缴纳的160元年金部分不能作税前扣除,需要计入到其王某当月的工资薪金中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企业为个人所缴纳的法定保险有免税部分,而企业年金应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第一条规定,企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缴费比例或办法实际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超过规定的比例和标准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应将超过部分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即法定保险是有免征部分的;而国税函[2009]694号文件第二条则规定,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是需要计征个人所得税的,在该文件中同时规定,年金在计入个人账户时,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不扣除任何费用,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并由企业在缴费时代扣代缴。

举例说明:接上例,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为3080元,而王某所在企业为其缴纳年金160元,则王某当月实际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应为:

[(3080-2000)×10%-25]+160×5%=83+8=91(元)

即:王某当月个人所得税应缴纳91元。

(二)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企业为个人建立商业性补充保险或者年金时都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其计算方法明显不同。

1、商业保险与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合并适用税率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批复》(财税[2005]94号)相关规定,企业为职工购买商业性补充保险,应在办理投保手续时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即:为职工建立商业补充保险时,企业缴费部分并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企业年金单独适用税率

企业年金与普通的补充保险或者其他商业保险不同之处在于其适用税率的选择。

企业年金应视为个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这部分工资并不与正常工资、薪金合并,也不扣除任何费用,而是单独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当期应纳个人所得税款,因而,年金的特殊算法实际上体现出了国家对于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的一种鼓励态度。

第四篇:最新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与重大责任事故追究工作标准及案例分析全书

最新机械制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与重大责任事故追究工作标准及案例分析全书

图书作者:编委会

出 版 社: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册数规格:全四卷+1CD 16开精装

优惠价:460元

详细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一篇 事故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总论

第一章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基础知识

第二章 事故报告主要内容与分类管理

第三章 事故处理方法与思路

第四章 安全事故评价

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

第六章 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实施的法律保障

第二篇 重大责任事故分类调查综述

第一章 重大责任事故犯罪综述

第二章 事故分类

第三章 事故链分析理论

第四章 事故致因理论

第五章 事故致困中人的因素

第六章 事故树理论

第三篇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事故统计分析

第三章 事故机理及致因理论

第四章 事故分析方法

第五章 火灾与爆炸事故技术分析

第六章 重大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技术

第七章 事故预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第四篇 重大责任事故现场勘查

第一章 重大责任事故现场概述

第二章 重大责任事故现场勘查概述

第三章 重大责任事故现场勘查的组织与指挥

第四章 重大责任事故现场勤查程序

第五章 现场访问

第六章 实地勘验

第七章 现场勘查记录

第八章 重大责任事故现场实验

第九章 重大责任事故现场分析

第五篇 重大责任事故分类调查

第一章 冶金企业事故调查

第二章 火灾事故调查

第三章 建筑事故调查

第四章 矿山事故调查

第五章 爆炸事故调查

第六章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调查

第七章 锅炉爆炸事故调查

第八章 电气事故调查

第九章 起重事故调查

第十章 中毒事故调查

第十一章 放射事故调查

第十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调查

第十三章 铁路运营事故调查

第十四章 水上交通事故调查

第十五章 民航事故调查

第六篇 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河北陶二煤矿瓦斯突出事故11名遇难人员全部找到(2007—04—25)

河北大淑村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1人死亡6人失踪(2007—04—25)

重庆北碚区水土镇亍洞子处发生翻车事故26人死亡(2007—04—24)

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灼烫事故造成32人死亡(2007—04—18)河北邯郸矿业集团陶二煤矿瓦斯突出事故3人遇难8人失踪(2007—04—23)

河北峰峰矿业集团大淑村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9人死亡8人失踪(2007—04—19)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王庄煤矿发生爆炸事故33人被困(2007—04—17)

江苏省如东县一海上养殖厂从事护场作业时造成19人死亡(2007—04—18)湖南省株洲市长城煤矿发生水害事故5人死亡4人失踪(2007—04—23)

浙江台州海域两货船相撞找到2名遇难者仍有18人失踪(2007一04—16)四川成都市锦江区“49”垮塌事故造成10人死亡(2007—04—11)

第七篇 工伤事故统计指标及事故经济损失

第一章 工伤事故的主要统计指标

第二章 事故经济损失

第八篇 事故责任追究

第一章 行政责任

第二章 党内责任

第三章 民事责任

第四章 刑事责任

第九篇 重大责任事故刑罚适用

第一章 重大责任事故犯罪构成综述

第二章 重大飞行事故罪

第三章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第四章 交通肇事罪

第五章 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六章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第七章 危险物品肇事罪

第八章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九章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十章 消防责任事故罪

第十一章 失火罪

第十二章 过失决水罪

第十三章 过失爆炸罪

第十四章 过失投毒罪

第十五章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十六章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第十七章 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

第十八章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第十九章 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第二十章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旋罪 第二十一章 医疗事故罪

第二十二章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第二十三章 玩忽职守罪

第二十四章 环境监管失职罪

第二十五章 传染病防治失职罪

第十篇 职工伤亡工伤保险处理

第一章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及目标

第二章 工伤的认定

第三章 工伤评残的标准及实施办法

第四章 职工的工伤保险权利和义务

第五章 职工工伤待遇

第六章 死亡人员抚恤

第十一篇 事故救援与安全管理

第一章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二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第三章 事故的应急救援

第四章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的扑救

第五章 安全教育与培训

第十二篇 相关法律法规

下载结婚彩礼的处理-问问堂企业专家对此案例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婚彩礼的处理-问问堂企业专家对此案例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