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订单”在手农民不忧
核心提示开平供销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其生存的目的和价值就与“农”息息相关。组织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和组织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组织农资供应和服务,推广农业科技等,一直以来就是供销社的主要职能所在。去年,开平市供销社顺利完成了改革。将基层供销社重新全部收归后,开平市供销社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来,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万村千乡”工程等大型项目帮助农民和农村发展,闯出了一条有口皆碑的好路子。编者按自从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之后,在开平大地,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正在酝酿或进行着,一个个热心于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奉献在开平农村各地,他们当中有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了巨大促进作用的单位、企业、农村合作组织,有长期在农村一线艰苦工作并带领村民群众致富的“村官”,有自己开展种养创业而致富的农村致富“标兵”。从本期开始,《江门日报·开平新闻》将陆续展示这些“排头兵”的风采,敬请读者垂注。“订单农业”让农民无后顾之忧农民开展种养业,主要有“三怕”——怕没本钱、怕没技术、怕产品没销路,所以许多农民群众往往在开展种养业之前都瞻前顾后,不敢放手去干,然而,与开平市供销社合作种马铃薯、黑皮冬瓜等的该市广大农户却心中无任何后顾之忧,原因何在?今年5月下旬,马冈镇黄屋村委会龙盛村的黄秋林脸上总是挂着丰收的喜悦,他与开平市供销社合作种植了2亩黑皮冬瓜,纯收入超过了6000元。黄秋林说,这样的收入,是种水稻等其他经济作物所无法达到的,在种黑皮冬瓜的过程中,开平市供销社在产前、产中、产后都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帮助,而且还有“订单”在手,供销社保价收购,农户都很放心。像黄秋林这样与开平供销社合作开展种养业的“放心户”,目前已有数百户。在农村大力组织和推广“订单农业”,是开平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平市供销社改制之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以创办、参办、领办等新型的多层合作方式,组建了5个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尝试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大力发动农户开展种养业。去年底和今年初,开平市供销社在金鸡、马冈等镇开展了马铃薯、黑皮冬瓜等种植,取得了成功。在种植过程中,开平市供销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农户没有启动资金,开平市供销社就将种子、肥料等赊给农户;农户没有技术,开平市供销社就请来华南农业大学的农业专家给他们授课;为让农户放下担心产品滞销的包袱,开平市供销社与农户签订合同,承诺保底价收购。这一切,让广大农户信心倍增,比如开平市供销社马冈黑皮冬瓜专业合作社,今年刚一开始,就吸引了20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面积近500亩。将放心农资送到农民家门口农资经营是开平市供销社的一项主营业务,自去年改制之后,开平市供销社在发展这项主营业务上,树立了这样一个理念:经营农资不单单是跟农民做生意,而是要让放心农资送到千家万户,让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同样没有农资供应、质量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怎么做呢?开平市供销社首先是以农资公司为龙头,建立起农资配送网络,在开平市组建了12个农资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参与国家商务部推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对供销社系统的56个农家店进行了建设,实行“统一标识、统一规格、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承诺”,全面提升供销社形象。这些农资专业合作社和农家店,遍布开平农村各地,就建在农民家门口,而且,这些农资店还实行送货上门,农民一个电话,农资就送到田头。为了保证农资质量,开平市供销社走“品牌化”道路,所有农资都是国产名优品牌,而且在价格上积极争取生产商让利农户,所以其价格往往比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要便宜。在农资经营过程中,除了把好“进货关”,生产时节,开平市供销社还经常性开展全市范围的农资大检查,确保市场上的农资货真价实。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农民用上放心肥料、放心农药、放心种子,大大减少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更多请访问http:///
第二篇:农民工工资不拖欠
灵璧县建筑企业100%签订农民工工资不拖欠承诺书
为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灵璧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行建筑企业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承诺制。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9家建筑企业签订了《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承诺书》,签订率达100%。
据统计,仅2013年,灵璧县部分建筑工程累计拖欠民工工资2500多万元,经县人社局、住建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动、多措并举进行清欠,拖欠农民工工资款项才基本清理完毕。为防止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再发生新的拖欠,县人社局在工资支付监管中竭力推行:凡在灵璧县从事工程施工或提供劳务的建筑施工企业,须向县人社局提交《不拖欠农民工工资承诺书》。对于违反承诺的企业,人社局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将其清出灵璧县建筑市场、记入不良信誉档案、并将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三篇:农民不交税
“农民不交税”是一种误读
农民不仅纳税,以纳税和收入比考量,还算得上是个高税负群体。
近日,河南省委领导在去一贫困山区调研时,有村民由衷感叹,“我常想,过去俺农民种粮交税还能为国家做点贡献,现在啥税也不交了,国家还给这补贴那补贴,俺现在一点贡献也没有……说实话,俺心里很惭愧。”
应当说,作为一个普通山区农民,能有一种作为公民的责任意识,是难能可贵的。不过,简单地认为取消农业税后,农民“啥税也不交了”,感觉失去了为国家做贡献的荣誉感,这其实是一种误读。这一误读,甚至有着不小的市场,此前,湖南常宁农民蒋石林,以一名普通纳税人起诉当地财政局,财政局局长就曾说,现在已经取消农业税,蒋石林是否具有纳税人的资格?
实际上,农民纳税并非只有农业税一种方式,众所皆知,中国的税收以流转税为主,这意味着,任何一次商品或服务消费行为都在向国家纳税,农民买种子、买农业生产资料、买日用品,都向国家纳了税。
农民不仅仅纳了税,而且在国内商品和服务含税高的背景下,农民的纳税数额还不菲。根据相关资料,我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是美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农民属于低收入群体,相对其收入而言,他在生产生活消费中所纳的税金,占其收入的比例比一般群体要高,所以,以纳税和收入比考量,农民算得上是一个高税负群体。
此外,该村民还表示,“国家还给这补贴那补贴”,认为自己“一点贡献也没有”,深感惭愧,这其实也大可不必。
国家财政补贴农民,这是基于社会公平的要求。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农业征税,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农村的公共服务、农民的福利待遇一度被忽视,远落后于城市。因此,政府也再三申明农民为中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发展思路。
所以,农民拿国家的农业补贴,是政府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合理举措,对此,不应有误读。更何况,国家的农业补贴所得到的产出远大于投入,它对于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影响实难估量。
农民属于纳税人中的一员,农民拿着国家的补贴,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这个国家做贡献,所以,农民不必要“惭愧”,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作为被误读的“农民不交税”,政府尤其是税务机关,不妨向社会、向农民澄清这一点。
第四篇:不忧昨日,不期明日青春故事
每天旭日初升的时刻,一对白头翁就会飞来阳台的朱槿花上唱歌,或者在花上吃花蜜,或者在水盆里洗澡。它們的歌声清雅嘹亮,不像鸽子那么喑哑,也不像麻雀那样吵闹。它们也不怕人,总是自顾自地唱歌,一声大过一声,有时细眯着眼,看着在旁边喝茶的妻子和我,仿佛在问,好听吗?未等到我们的回答,翅膀一拍,腾空而起,飞向远方的山林。小鸟远去的背影,留下了一则无声的讯息:“是日已过,明日再会。”我们和小鸟有个约会,在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刻。我们和春天有个约会,在百花盛开的时节。我们和有缘的人有个约会,在广大的时空中,我们必会相逢,我们会细眯着眼睛,互相探询内心的消息。遗憾的是,我们不像小鸟那样单纯、那样坚定,我们总是纵使相逢应不识,情已逝,心如霜,不要说确信三生三世,不要说记得前世今生,若能确定明日的一饮一啄,了知心中的一小段歌诗,就能定格那幽微的幸福了。遗憾的是,青春的日子亦如小鸟,一只一只地飞去了,你可以追忆,却不能重返,或者有憾,或者无情,或者情深缘浅,或者缘尽情了……就如同退潮的海岸,泯没了昨日的足迹。昨日,我是否全心全意地活过?明天,我是不是能尽情尽意地活着?我把眼前的一杯茶一口饮尽,思及禅师说的语意:喝茶的时候喝茶,不要百般需索;吃饭的时候吃饭,不要千般计较。只要在时空交会的此刻,看见那一瞬的美,体会这一刹那的深情,安住于此一当下的心境,一瞬即是安顿,一刹就是止息,当下一切无忧!
“穿越”不可解的迷思,这个世界迷恋“穿越”已经很久了,中国在近几年特别着迷。在时光中穿越,一直是人的梦想,我们梦想能回到遥远的过去,与许多生世的情人会面;我们也梦想能飞越太空,在另一个星系,与有缘的人相逢。但时空穿越有两个不可解的迷思,一是在渺渺大千中,如何精确地回去那一个接点,若找不到那个接点,一错永错,连“现在”都在时空失落。更严重的是,你回到那一个定点找到你爱的人,原来的你又何在?在时间的轴线,不可能有两个你同时存在;在空间的梭线,不停止的流转,也不可能有同一定点的你。你与你在小路上相逢,识与不识?唯一的可能,是“梦”与“现实”,而不是穿越。曾经在现实失落的,只有在梦里找寻,而在梦里失落的,又要在何处找寻呢?“穿越”实不可能,只是透过想象对现实人生的安慰罢了。一瞬连着一瞬的人生,是连“穿越”的空隙都找不到的!
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教我们摄影的日籍教授,曾说过摄影最重要的是“决定性的瞬间”。“决定性的瞬间”就是按下快门的一刹那,是摄影者全生命的凝聚,掌握时空错落的一刻,“相会一刹那,转身即天涯”。不会摄影的人,按快门如乱枪打鸟;善摄影的人,一击即中。在四十年前专注于摄影并不简单,用的是手动相机、进口的柯达胶卷,拍完照片,要把胶卷寄回柯达的美国公司,冲洗好再寄回台北,来回一月有余。一个多月之后,看到照片,才知道那“一瞬”的捕捉有多么重要,没有捕捉的一瞬,就永远失去了。人生亦然如此,如同火车的分轨之处,我们失去一个交会点,一生可能就展向两头了。前念后念,不相顾望呀!在生命的观景窗,向外抓住人我相会的一瞬;向内,则倾宇宙之力,活在眼前的一瞬。来则应,去则不留,唯有当下的一瞬,饱满热切、充满能量,才是生命安心的所在。
似水年华的美好时光中,人生能有多少个一瞬呀!青年时代,总觉得时间还很长,到了六十岁,才感到“来日方短,去日苦多”,一瞬少过一瞬。欣喜的是,透过写作,时间有了许许多多的定格,在某一个时刻,灵感来临,“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留在心版,也留在书册,成了似水年华中的美好时光。那确定的一刻,不忧昨日,不期明日,成为作家幸福的一瞬。
第五篇:基层反映:农民进城务工有五忧
基层反映:农民进城务工有五忧
一忧求职打工无门路。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劳务信息来源单一,多靠老乡帮老乡,以致长期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他们担心进城后找不到权威务工信息的指引,更担心劳务中介收费过高,甚至上当受骗。急盼有关部门能整顿劳务市场,帮助建立劳务协作制度和提供权威劳务用工信息。
二忧家中困难无人助。他们担心自个进城务工,留在家中的老人孩子无人照顾,家里农活误了农时。他们盼望家乡政府能积极引导农村劳务市场,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建立“农忙”服务队;同时,在老人就医、子女入学、财产安全等方面提供帮助。
三忧权益侵害无保护。农民工担忧进城务工受到社会歧视,城里无户籍,就业无保障,失业无救济让他们备感压力。同时担心用工单位不履行合同,劳动条件差,工资打白条,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专项治理,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四忧子女进城无书读。城乡教育存在的巨大差异让农民工更加担心远在家乡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想把孩子带到城里读书,又怕进城后找不到接收的学校,期望政府能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让农民工子弟能接受城里孩子同等教育。
五忧自身充电无去处。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进厂入企的务工农民担心技术底子薄,跟不上企业用工要求被淘汰,想通过培训为自己充电又找不到去处。他们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在农民工培训上给予指导,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徐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