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荫浏著作读后感
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读后
杨荫浏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史学家。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他的史学巨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收获很大,感想颇多。
我的第一个深刻的感受是杨荫浏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史稿当中,所有的观点都不是作者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可靠史料的支撑之上。书的页脚,几乎每一页都有几个注释。这些注释大多是对正文中所述音乐历史现象的史料。比如,谈及影戏,杨荫浏先生在宋代的相关论述中最早对其进行了介绍。中国影戏诞生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将影戏诞生时间的上限上溯到周代的是顾颉刚先生。他所依据的是一些史料中关于傀儡的记载。这可以说是将影戏诞生时间推到最早的一个说法。实际上,影戏和傀儡并非是一个概念。影戏是二维平面的艺术,而傀儡是三维的、立体的艺术。傀儡有时候包含影戏,但这时候傀儡所取的涵义,乃是广义的傀儡。顾颉刚的论述并非准确无误的。
有一些学者根据史书中汉武帝和李夫人之事件,推断汉代就有了影戏。还有很多学者主张唐、五代说。持有这种说法的有江玉祥等人。还有就是宋代说。杨荫浏先生史稿中的对于影戏的论述,不是主观臆断。因没有确切的史料及实物的支撑,杨先生没有谈及影戏的诞生时间。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音乐史学问题,杨先生不会不想得到准确的答案,并交待给读者的。但科学的态度告诉我们不能轻易地去下一个结论。所以杨先生采取的较为谨慎的做法。他没有谈及影戏诞生的确切时间。他依靠《东京梦华录》中的相关记载,描述了宋代影戏的一些概况。通过注释,我们发现他所说的关于影戏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史料支撑的,没有任何一句话是他自己主观的臆断和猜想。
再如,关于原始社会的音乐的部分,作者的所有论述也都是建立在文献的基础之上的。关于《葛天氏之乐》、《朱襄氏之乐》、关于《弹歌》,等问题,作者在脚注当中,都对史料进行了介绍。
当今的学术界已经越来越关注学术规范的问题。杨先生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们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学习、去践行。自觉地去抵制那些不正之风的干扰,使得我们的学术更加规范。也只有规范的学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能够滋生和哺育优秀的学术成果。而当今的有些学者,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论述不加解释,不加注释,仿佛书中的所有的内容都是自己原创一样。读者读后,无法分辨他的著作中哪些内容是建立在前人的成果之上,哪些成果是自己的创新。这对于学术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对于后学者把握学术发展的脉络也很不利。这应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还有一些学者,抄袭别人的成果。那就更不应该了。目前,音乐学界也特别需要净化学术环境,培育良好的学术道德,以便音乐学科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学术成果。
我的第二个感触是杨先生能够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并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音乐学研究。作为从旧时代生活过来的学者,杨荫浏先生的身上有着一些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可能在有些问题上,不能很好地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杨荫浏先生自己深深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加以改造。在很多问题上,他都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能够站在劳动人民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因此,他对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民间音乐文化,有着明确的认识。他能够认识到民间音乐其实是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的基础。正是民间音乐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提供了丰厚的营养,提供了鲜活的音乐素材。同时,他也能够自觉地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去思考音乐史上的问题。对劳动人民创造音乐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痛苦有足够的体察。比如,他在有关唐代音乐的记述中,曾经写到一个可怜的宫廷音乐家的遭遇。唐代的一个皇帝,自己写的曲子,节奏没有安排好。让这位乐师同他一起演奏,这位音乐家没能够很好地和皇帝合作。皇帝不怨自己,反而怒视着他。这位可怜的音乐家担心皇帝会杀害了自己。不到一个晚上就忧郁而亡。一个宫廷音乐家的命运竟如此悲惨,民间的普通的音乐家更是苦不堪言了。所以,我认为杨荫浏的史稿,是一部真正的人民的音乐史。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所写的一部音乐史。
杨先生的《史稿》,文笔朴素清新,读来让人舍不得释卷。《史稿》中没有高深的语句、华丽的辞藻,娓娓道来,如同唠家常一般。我想,编写教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雅俗共赏,让人容易接受,这对于教育者和学习者都是有益的。
第二篇:2011著作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读了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席话,让我对他的教育名言“生活既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让人为之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开发园本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我们再回头品位陶行知先生的话,是预见?还是巧合?在震撼的同时,我想更多还是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学习中进行自我提高。现谈谈自己对“生活既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幼儿的实际需要,适合幼儿实际发展的,是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否定一切资源。
——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生活是活的教育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幼儿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
围绕一次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我进行了观察和引导活动,把关注幼儿的结果转移到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来,让幼儿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方法,获得经验。在动手区“制作动物指偶”的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制作的方法,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绘画。同时我注意观察幼儿的各自表现,发现孩子对“困难”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景:有的马上请老师求助,有的表现不耐烦,也有的在失败、尝试中反复继续着……我想这不只是一次操作活动,从活动中,我们更看到了孩子处理问题的情绪和方法,因此围绕这次制作活动,我组织了谈话活动“遇到困难了,怎么办?”通过谈话,让幼儿不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更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学习经验。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活动,应该透过表面的活动,更有效的帮助孩子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健全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品质。
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第三篇:2011年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杨朝荫)
2011年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又迎来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顺利完成了相应的工作,现对2011年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认真履行渠道管理员岗位职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 制度,尊重领导,与同事和谐相处。2011年我主要负责分公司核心代理商张天福和李琴两家3G合作营业厅的3G业务发展,基本上节假日都是在渠道营业厅度过的,本着热忱服务,将心比心的服务精神,我把握分公司3G业务发展主流,积极与代理商沟通装机业务,主动培训代理商营业员,帮助她们提高营业操作水平、营销技巧和软件应用推荐能力,这两家代理商的3G业务发展量收都迈上了新高。
二、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个人3G业务素质素养。2011年,我主动学习,参加了黔南电大大专函授学习,两年后会如愿获得大专文凭,实现自己专业文凭的提升;同时,通过个人努力,在潘总、同事的信任帮助下,获得了市场化员工的身份转换,使我更加增加了企业的归属感和为联通奉献的热情。2012年我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能够顾全大局,事事为公司着想,在各项领导布置的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以理服人,别人不愿做的事自己主动做,要求别人做的事自己先做,在分公司起模范带头作用。
三、2011年的遗憾和工作存在的不足。2011年我也努力去尝试过,但缘分未到,没有寻找到值得托付终身的另一半,其次,虽然我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工作能力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基本做到了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事事分明,从根本上摆脱了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总结经验的现象。但差距和不足还是存在的:比如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够钻,脑子动得不多,没有想在前,做在先;工作热情和主动性还不够,有些事情领导交代过后,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投入太多的精力,办事有些惰性,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
2012年的五件大事 1、2011年辛苦了,在春节后犒劳一下自己,买一台笔记本电脑;
2、做好一名称职的网格经理,多劳多得多挣钱,领导信任,代理商和营业员满意;
3、在今年国庆节后把驾照学了,多掌握一项技能,谁说女子不如男;
4、争取搬到一个面积较大的公寓去住,现在住的地方联通信号太差太不方便了;
5、希望寻找到值得托付终身的另一半。
杨朝荫 2012.1.6
第四篇:教育类著作读后感
教育类著作读后感1最近读了《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教育行为细节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教师教学行为细节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教师管理行为细节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四、教师学习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教师日常行为细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教育类著作读后感2最近读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心理构建》,从这本书中,我领悟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现在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面对难教难管的学生,我们教师往往是抱怨,发牢骚,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时做一些无关的事情。我们往往容易对这群学生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情绪。可以说,当前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教师不爱学生,学生也不太尊敬教师。
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改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呢?我觉得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民主地对待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全面关爱学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都喜爱成绩好的学生,而爱表现不佳的学生却是不容易的。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责、批评,而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心。虽然这种爱有时毫不起眼,但它有助于师生间理解桥梁的建立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3、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和一问一答式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课,“死读书,读死书”。新课改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来进行。
4、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方式改革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认为要想真正激课堂教学,单纯在方式上下功夫是不够的,必须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有所作为。
总的说来,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又应该是朋友关系,否则,师生之间难以作到真诚相待。师生之间有了和谐的关系,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用爱心去教书育人,那我们收获的将是一颗颗诚挚的心,筑就的将是祖国的栋梁之才。
教育类著作读后感3刚刚拿到《教育常识》这本书一个星期,简单的把书的第一部分看了。浅谈几点自己的感受,管中窥豹,此时的所思所想难免片面。
首先,在开篇的第一章就讲到教育常识是人性常识,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也就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教育必须建立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即使我们教育的对象是特殊的儿童,也必须如此。有的时候,常常怀疑这些智力障碍的孩子身上存在着多少人性的残留,有的是那么天真可爱,而有的则什么都不知道。
甚至不仅我自己,连他们的抚养人都对他们丧失了教育的信心。我不禁在想,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有多少可能性等待我们去唤醒。既然教育是建立在对人性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对特殊孩子的教育就应该是建立在孩子存在着特殊性的基础上,即智障的儿童学习能力较差,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我们怎么能根据普通学校的课程时间安排学生的课程呢?
其次,在第二章写到“每个人是宇宙间的独一无二”,即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我们不能给他们制定整齐划一的目标,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自己的独特的位置上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我们为什么要让所有的智障孩子都要会背古诗,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要会背乘法口诀,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多安排一些文化课程,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完全可以学习别的技能,甚至发展为一技之长作为生存的技能,还有一些写字写不好的学生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成为一个交际能手也说不定(比如做个售货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一味的盯着学生的文化课程不放,而放弃了学生别的天赋。
教育类著作读后感4今夏有幸阅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本书作者思维开阔、观点突出。
本书作者在书中有诸多阐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的观点:“哲思活动是绝对自由的自我存在的特殊表达”,“原初性的哲学思考者享用了通过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们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动的存在本身时,寻找勉强的知识。”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通过阅读这本书,些许体会得以有所心得。每每阅读有关书籍时不免感到只是一遍的阅读是不够的,还有待深入的学习。本书作者有着非同一般的论述,阅读本书不失为提高自己的阅读功底的一大帮助,我想随着工作和生活阅历的不同,读书的感悟定会大有不同,我期待在阅读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以下仅述一些我的读书体会吧。
我整理了一些书中的言论希望这些论点能够与大家分享。诸如“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又如“教育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教育不能独立,它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这种生活在人们的行为中直接表现出来……”“我们生活在形成习惯的过去之中,不断形成和打破习惯是我们此在生成的坚实基础,没有习惯为底蕴,我们的精神的每一进步将是不可能的。”
如此等等,我希望通过以上的摘录与分享能够带给大家阅读的兴趣,同时希望这样能有益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多少能我们的工作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教育类著作读后感】相关文章:
1.教育著作读后感
2.教育类读后感1000字
3.教育学著作的读后感
4.文学著作小公主读后感
5.经典文学著作读后感
6.古代著作大学读后感
7.外国教育主题著作读后感
8.经典著作论语读后感
9.名著作品读后感
第五篇:马克思著作经典读后感
马克思著作经典读后感
摘要:马克思的这本手稿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辩证性,与其说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包含辩证哲学的哲学著作。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充分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及其著作,辩证性地汲取,形成一套严密、充满辩证的思想体系,从而达到马克思的目的:揭示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在手稿中,随处可见其辩证性思想,例如,马克思在论证资金和资本的关系时候,明确提出了“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资本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积累。”后,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辩证性地补充“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资本”。对于资本积累的后果,马克思也辩证地看待,对工人的需求增加导致工资上涨,然而,利润率的下降、分工导致生产过剩却又不得不降低工人的工资来补偿。
关键词: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
首先老实承认,我真的不爱看马克思经典著作这类的书籍。因为从小到大政治书上的那一套刻板抽象的语言早就令我厌倦,也让我不由地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认为马克思主义必然是生涩的,枯燥的,说来说去也就是那几句万能的应试句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云云。我想着大概也是很多同学明明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缺敬而远之的原因吧。但这次没办法,硬是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在看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部分内容后,我的想法就完全改观了。
马克思的这本手稿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辩证性,与其说这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包含辩证哲学的哲学著作。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充分研究了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思想及其著作,辩证性地汲取,形成一套严密、充满辩证的思想体系,从而达到马克思的目的:揭示阶级斗争的必然性。在手稿中,随处可见其辩证性思想,例如,马克思在论证资金和资本的关系时候,明确提出了“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资本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的积累。”后,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辩证性地补充“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资本”。对于资本积累的后果,马克思也辩证地看待,对工人的需求增加导致工资上涨,然而,利润率的下降、分工导致生产过剩却又不得不降低工人的工资来补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是由三个笔记组成。
第一手稿,这一部分是马克思分析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到的一些问题的结果。在研究斯密著作的过程中,马克思把注意力集中在三个对象以及他们的斗争的根源——收入源泉。三个对象为工人、资本家(或租地农场主)和土地占有者,他们的收入源泉分别是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认为,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是根本不同的三种收入,至少性质上不同。在他看来,工资是处于同资本的利润对抗的关系中,而通过资本的利润又处于同地租对抗的关系中,马克思通过一套严密的体系把它们绑到一起,其辩证性无处不在。工人创造的劳动价值有三部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工人所能获得仅
仅是其中很小份额——工资。如果把工人看成一种商品,那么工资则是工人价值的价格体现,它应该分为两部分: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自然价格是工人满足自己的生存所需的最小价格,它只与社会进步与否有关;而市场价格则是在不同的时期,随着资本家对工人的需求的不同而不同,需求越大,工人的市场价格越高。资本家总是想要尽可能地压缩市场价格,达到降低工资的目的,所以资本的利润与工资处于对抗地位中,这也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的根源所在,然而在这种斗争中工人总处于弱势地位。
至于地租,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地租是租地农场主使用的那些土地自然力的产物,更具地说是扣除或补偿一切可以看作人工产物的东西之后所留下的自然产物。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产物的多少,取决于那些自然力的大小,换句话说,取决于土地的自然肥力或人工肥力的大小。马克思却认为不仅仅如此,它辩证地看待了地租的影响因素,在现实中考证了地租与土地的关系。手稿中是这样说明地租的:地租是租地农场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斗争平衡的产物。决定租约时,土地所有者总是设法使租地农场主所得的数额,仅够补偿他用于置备种子,支付工资、购买、维持耕畜和其他生产工具的资本,并使他取得当地农场的普通利润,即为土地的自然地租,这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斗争。
然而,土地所有者向租地农场主索取的高地租,将变相地转嫁到雇农的工资上。土地所有者向租地农场主索取的地租越高,租地农场主就把工资压得越低,所以,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同雇农的利益是敌对的,正如工厂主的利益同他的工人的利益是敌对的一样。
通过这些分析,马克思发现了三个收入源泉的基础的那种东西——阶级斗争,即为工人(无产阶级)与资本家、土地所有者的斗争。马克思的这种分析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他的论证是一环紧扣一环的。在一个公设的前提下,使人可以利用一段文字去论证另一端文字,并且最终还可以回到公设的前提。在第一手稿中,马克思还以精选集中的具体经济材料作为论据,更加充分地论证了这一观点。最终,这些东西熔铸成为马克思本人辩证的思想,或者说是达到了马克思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的目的,并且让人无可辩驳。
马克思认为,在同资本家的竞争斗争中,工人总是失败者,因为资本家没有工人比工人没有资本家能生存得更久。资本家在反对工人的斗争中一开始就已经联合起来了,而工人组织却遭到迫害。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可以把资本的利息或者地租加进自己的收入,而工人却不能把任何东西加进自己的工资。
手稿中,马克思列举了社会可能所处的三种主要的状态,考察了其中工人所处的地位。第一种:社会财富处于衰弱状态,资本家为了保证资本的利润率,必然压缩工人工资,工人的贫困只会不断地加剧。
第二种,社会财富正在增加。这可能是对工人唯一有利的状态,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资本家展开竞争,对工人的需求大于工人的供给,工资不断上升(图二分析:)。然而工资的提高却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缩短工人的寿命。并且这种状态下,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
利润率的下降和生产过剩,最终社会财富的增加会停止(即经济不可能永久、持续地增长),到财富顶点的状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此,这种状态下,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
第三种,在财富已经达到其顶点的国家,工资和资本利润都会降低。工人之间为就业而进行的竞争非常激烈,以致工资缩减到只能维持现有工人人数,国家人口基本饱和,超过这个人数的部分注定要死亡。这种状态下,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
一句话,不管彼此斗争的社会力量的相互关系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工人不是得不到任何好处,就是或多或少显然要吃亏,即使工人增加其劳动产品的数量,他们增加的也只是同他们对立的他人的财产。资本的增长促进了进一步的分工,结果工人更加依附于单调的、使人愚钝的工作。这就形成一个辩证的矛盾了。
资本家财富的增加会使这一辩证的矛盾尖锐化,其必然导致的后果是工人的贫困和苦难加剧,工资不可避免地要下降到只能养活自己及其家庭的水平。当低于这个水平时,结果只能是引来一场革命——无产阶级的革命。
总而言之,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及其唯物辩证的世界观,与之前相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一些经济学原理或思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对于马克思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其严密的逻辑论证,一环紧扣一环的论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想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或者其他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