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旅顺口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现代绿色农业循环经济转型发展

时间:2019-05-12 19:45: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连市旅顺口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现代绿色农业循环经济转型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连市旅顺口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现代绿色农业循环经济转型发展》。

第一篇:大连市旅顺口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现代绿色农业循环经济转型发展

大连市旅顺口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

现代绿色农业循环经济转型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旅顺口区在全域城市化过程中,区域内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调研,以及对农业循环经济转型发展这一主题,重点阐述了居民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关心点,并结合实际提出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同时给出了实施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顺居民关心热点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

1、城市化进程和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1 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全区坚持全域谋划,推进城市化进程。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10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5.7倍。城市空间快速扩展,城市功能有效提升,城市环境显著改善。城市空间正在加速向涉农街道延伸,城市化率由67.6%提高到80%,成为大连市主城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评为辽宁省最佳人居环境县区。

1.2 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初步构建了绿色循环产业体系,促进了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变。现代农业实现转型发展,形成了绿色菜、优质果、名贵花和海珍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了旅顺海带、旅顺大樱桃、旅顺赤贝等优质农产品品牌,构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

展新格局。

2、针对居民关心的问题的调查结果

为了了解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而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进行指导。本文在全区范围内对800户家庭开专项抽样调查。调查共设计了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几个社会问题,分别是食品安全、就业、物价上涨、三农问题、环境污染等。调查显示,民生最关心是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三农问题等。我们在认真解读相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并就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我们的意见,供领导决策参考。

2.1食品质量引发食品安全担忧

食品的质量、卫生状况已引发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调查显示,逾五成市民对食品安全有忧患及对在外就餐的卫生状况不放心,近五成市民对购买或食用熟食最不放心。由环境污染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老百姓对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忧心忡忡。同时,八成多民众认可目前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七成多被访者对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有信心,对加强食品安全提议最多的是“严惩”以及“把好进货关”,特别是“多生产天然绿色食品”。

2.2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八成多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排放物污染。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群众急切盼望绿色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2.3“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民生问题。调查表明,前三季度农村人均现金收入312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9元,增长16.8%,农村消费支出143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今年农民的现金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前三个季度,人均现金收入累计的增幅分别为14.2%、16.2%和16.8%,是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今年前三季度本区农民的现金支出呈现“三升一平一降”的形势。生产费用支出、生活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3、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

3.1农牧渔综合种养型发展模式

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本原理,采用生态工程方法,将相应的人工养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有机地匹配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食物链生

产工艺体系,既能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多种可饲资源,又能防治农村环境污染,还能使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建立在高效、持续的发展中,形成一个综合种养循环系统。

3.2以沼气为纽带资源利用型发展模式

利用沼气池这一农业接口工程,把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人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变为有用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沼气发酵所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沼气可作能源、养蚕、保鲜;沼液可作浸种、叶面喷洒,、培养液水培蔬菜,、果园滴灌,喂鱼、猪、鸡等;沼渣可作肥料,营养基栽种食用菌、养殖蚯蚓等。实现农业和农村废物循环利用。

3.3农业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

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方法通过合理的投入和时空的巧妙结合,使农业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模式。恢复治理模式有土壤改造、植被的恢复与重建、防治土地退化、小流域综合整治、土地复垦等。

4、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经济的政策建议

4.1加强发展舆论宣传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农民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综合经济效益,才能变为自觉行动 因此.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农业循环知识的宣传和技术的普及,提高广

大农民的参与意识 同时要积极引导科技人员进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并在农村搞好模式试点,以点带面,推广普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4.2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体系。从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由政府引导和规制的经济模式,所以要推进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内涵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有相应的消费、投资政策体系来重新建立经济社会的运行机制,尤其是环境成本核算和生态补偿政策的不断完善。

4.3抓好典型模式培育.建立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同现代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抓好典型模式的培育,先从单向产业内部(如种植业、养殖业等)小循环开始,然后到多业组台的循环型生态示范园,再发展到整个农业产业群大循环上来,逐步建立农业循环产业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 孙承妹.周景博.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2007

[2] 程序.中国生态农业与生物质工程对循环经济的作用[J]中

国生态农业学报

[3] 解振华.领导干部循环经济读本[M].北京:中国海军科学出版

社.2005

[4] 周震蜂.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

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

[5] 刘玉凯.整治农业生态环境刻不容缓[J]农村生态环境.2002.5(2)

[6] 石山生态农业工程建设[A]中国生态农业建设[C]北京:人民日报

出版社.2002.9:63—364

[7] 刘青松.循环经济资料选编[C]南京:江苏省环境保护中心,2002.30-

[8] 大连市旅顺口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2012.12

[9] 大连市旅顺口区政府工作报告.2012.12

[10]大连市旅顺口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报告.2012.12

第二篇: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晋城市转型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在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晋城市转型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晋城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实现转型发展,是省委、省政府谋划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重大发展战略。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探索富有晋城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是全市人民亟待认真研究、共同探索与破解的难题。

一、我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情况

根据我市畸重型产业结构衍生出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了经济发展由粗放落后的发展方式向绿色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初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其主要特是:

1、出台了一批优惠政策。为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晋城市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晋城市民营经济发展规划》等11项配套政策意见和加强民营企业人才建设工作意见等。一些优惠政策和发展举措的实施,有效推进了全市的转型发展。

2、提出了转型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时度势,并根据晋城的实际,提出了“建设一批,核准一批,激活一批,引进一批,支持一批”的转型发展思路。首先是筑巢引凤。在产业转型中承接大项目和有发展潜力的好项目。其次是创优发展环境。为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经常深入企业,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精心筛选,重点扶持。09年,全市共确定了40个重点工业项目和100个工业转型项目,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实施了“一矿办一厂、百矿兴百业”工程。全市坚持将各类煤矿、各类企业推向转型发展的第一线,积极鼓励和扶持煤炭企业实现“地下转地上”工程。充分利用煤炭企业积累的资金,广泛开发新项目,兴办新企业,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09年新选定的100项转型项目,其中有57个项目是煤炭企业直接转产转型的。

4、四个层面的转变有了良好开端。一是重转轻。就是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和煤电气一体化等产业。二是粗转精。就是以培育新兴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如:富士康的电子产业、乐百利特、南非汉斯、路宝集团的铝轮毂、汽车零部件等新产品。三是黑转绿。就是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依托煤炭产业积累的资本反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小转大。就是以煤炭资源整合重组为契机,积极推进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

5、全民创业热潮大大兴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创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实施了全民创大业活动的“百千万”工程。市财政拿出300多万元重奖了民营企业和先进个人。一系列激励

措施的实施,创业热潮层层迭起,先后涌现出清慧铸造、鸿辉管业等一大批民营龙头企业。全民创业的兴起,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6、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硬环境进一步完善。按照 城市“六区联动,组团发展”的新规划,北石店棚户区改造已正式启动,蓝天碧水和生态治理工程扎实推进,自然、生态、园林、文明、和谐的现代宜居城市有序发展。二是软环境逐步提高。市、县两级政府在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政府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公共管理体系和政务环境进一步改善,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显著提高。三是潜力环境扎实推进。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解决问题的良好作风已经形成,干部教育讲座持续开展,年轻后备干部到基层锻炼实行了常态化,1927名大学生村官坚持在农村服务,机关作风和干部作风有效转变。

二、转型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解放思想和创新思维两个层面引导全市干部群众观念转型,全市坚持以自主创新和全民创业为抓手,积极依托产业集群和园区经济两个载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有效增强了全市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通过采取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两项举措,全面推动节约、集约和绿色发展,实现了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转型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存在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一是加强转型企业的改制工作和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全市企业转型的快速发展,许多新上项目在“一矿建一企、百矿兴百业”工程中诞生。但随之出现的煤矿矿长兼任新上企业董事长的现象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些新上企业,如不及早按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改制,如不及时招聘有知识、会经营、善管理、有开拓创新的总经理,新上的企业势必重走计划经济时期的老路,企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制约,必将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调查显示,许多转型企业,尤其是由煤炭企业新建的地面企业,基本上都是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管理现代化企业,必须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来管理。否则,用管理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用管理煤炭企业的方式方法来管理地面企业,势必影响新建企业的管理工作,势必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此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各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二是积极引导煤炭领域的民间资本向非煤产业转移。当前,全市乃至全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已基本结束,但是,在以国有和混合制为主经营的新形势下,许多个体经营者将退出煤炭生产领域。面对我市煤炭领域雄厚的民间资本,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要通过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制定优惠政策,有效地引导煤炭领域的民间资本向非煤产业转移。同时,要积极争取煤炭领域的外资在我市新建企业。

三是重视解决新上企业的用地问题。目前,征用土地已成为制约我市转型发展、引进和新上项目的一大阻碍。许多企业反映,现在新上项目最难的是征用土地,如征地顺利,也需2到3年的时间。在当代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征用土地已严重制约着我市的转型发展,制约着新上项目的落地工作。

四是转型发展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有效推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立足上大项目、好项目固然很重要,但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随着煤炭企业的重组,许多农民失去了就业机会。这一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实行转型发展中,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新上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以实现稳定社会、稳定家庭、建设和谐社会。

五是转型发展规划要先行。搞好规划,是推进转型发展的先导。近年来,我市为全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搞了一些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据调查,规划仍不完善,不到位。尤其是如何通过进行科学规划,统一组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让转型发展新上项目有一个好的环境,为新上项目、新建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有利于新建企业开好头、迈好步,使之实现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

六是增强生铁原料的危机感。冶铸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也是构筑全市“四梁八柱”经济框架和积极打造全国冶铸基地的发展战略。目前,随着我市铁矿石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的调整,一方面是全市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全部关闭,全国保留的18座铸造用铁专用高炉,全省只有泽州保留2座;另一方面是随着冶铸业的上档升级,生铁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多数企业需从外地购铁,仅南村六座年产10万吨以上的铸管厂和其它现有的小铸管厂,年用铁量需100多万吨。伴随着全市冶铸基地的快速发展和汽车配件铸件的兴起,全市用铁量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因此,增强生铁的危机感将迫在眉睫,希望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新建符合国家政策的冶铸厂,以解决全市的用铁需求。

七是选项目难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加以解决。选项目难尤来已久,希望各级政府利用各种经济洽谈会、招商引资会、网络平台等形式,为企业为基层及时提供信息,帮助引导解决。同时,要经常组织送项目下乡、下企业活动,有效地为企业、为基层上项目、选项目提供可靠的信息与帮助。

三、加快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我市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如何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积极探索富有晋城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将势在必行。

第一,转型发展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的转型发展在一矿兴一企,全民创新业的发展进程中迈出了积极的调产之路,并取得了明显成就。但是,由于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尤其是受人才、技术等社会配置资源的制约,引导煤炭领域的民间资本向非煤产业领域转移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面对金融后危机时期的影响,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发展多元产业,加快转型发展,显的尤为重要。依据我市主导产业仍是以煤炭、冶铸产业为主导的客观实际,在全面推进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汲取过去发展地面企业的教训,绝不能重蹈旧的覆辙。必须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力求避免“一窝蜂”式的重复建设,防止从旧有的产能过剩演变为新的产能过剩。由于转型发展受多方因素的影响,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的调整,受技术进步,体制机制创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转型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要坚持不盲目选项目,不盲目上项目,不搞重复建议,不搞低水平的转型。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又要稳妥审慎,更要循序渐进,均衡发展,避免互相竞争,防止产能过剩,积极研究探索富有晋城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第二,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去年以来,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委、政府果断决策,向全市工业企业投入工业技术专项资金、科技研发等项资金三亿多元,有效地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这一做法,应持续地运用到转型发展之中。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转型发展的政策举措,积极引导和扶持新上项目早投产、早达效。二是实施贴息贷款措施。新上项目需要大量的投入,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对新上的转型项目,尤其是高科技项目,实施贴息贷款政策。三是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在国家税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市县两级政府要为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适时出台税收减免措施。建议凡属转

型发展新上的项目减免税收3至5年,为新转型的企业扶上马,送一程,为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实施煤炭基金向地面企业倾斜。据了解,全市每年上交煤炭基金好几亿,返还全市煤炭基金也有2至3亿,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向省里积极多争取煤炭基金,尤其要拿出一定的煤炭基金扶持地面企业的发展,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成长性企业。五是制定有利于煤炭领域的民间资本向非煤产业领域转移,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六是成立乡镇信贷担保公司。各乡镇办要尽快成立信贷担保公司或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在不违反金融政策的前提下,广泛吸纳和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煤炭领域的民间资本向非煤产业转移,推动全市的转型发展。

第三,以低碳化为转型目标,积极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本质上属于全球产业周期的危机。世界性经济危机,往往会成为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崛起的动力与契机。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探索研究适应我市新的增长模式,是建立具有晋城特色转型发展之路的契机。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全省煤炭企业的重组,一方面应当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尤其要通过大力探索与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实现全市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新格局;另一方要积极实施产业创新。尤其要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要通过积极创新全面带动创业,通过全民创业推进创新发展。今后新上的工业项目,一定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要建立严格的能耗审核制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新上项目,要严格限制国内外产能过剩的钢铁、多晶硅、部分汽车零部件等。同时,要建立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从而大力发展成长性高和科技含量高的创新型产业。

第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与保障。据了解,“十一五”时期,全市规划了15个工业园区,目前,仅巴公、富士康、北留周村、高平西部、阳城建瓷等五个工业园区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配套,厂址布局分散、区域内企业结构不协调,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无法显现,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幅射作用没有充分的发挥效应。因此,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作。要按照工业集聚、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园区。目前要着重于做好“十二•五”的规划工作。通过科学规划的手段,为培育一批转型项目,培育主导产业链,实现接替产业的集聚发展,聚集产业发展的人气,建设新兴产业基地,打造坚定的发展平台。要始终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跳出煤炭,超越煤炭,谋求转型发展之路。要坚持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要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园区,放大集聚效应,实现产业集聚,要素集约。要通过抓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实现资源共享与保障。通过发展园区经济效益,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第五,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建国以来,特别是建市以来,晋城实现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历史性转变,未来的发展必然要实现由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的新跨越。调查显示,我市的转型发展多数集中在酒店餐饮、旅游开发、资源深加工等行业,产业相对比较单一,与发展多元化的主导产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必须积极打造具有晋城特色的产业经济体系。一是要坚持发展新型能源经济。要积极培育八大基地建设,为全市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要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积极发展生产型的服务业,发展制造业的服务业,有效提升发展水平。三是要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全面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要进一步搞好规划,积极整合全市的旅游资源,打造出晋城的旅游品牌。四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全民创业,坚持科学发展,稳定家庭与社会,实现“三个”发展。五是要以发展物流业为重点,将晋城建设成为山西东南部的现代化门户城市,全国新型能源服务的低碳、生态、文明宜居城市。

第六,成立行业协会,搭建产业服务平台。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然产物和管理要求。随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积极探索富有晋城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市县两级政府应及时成立项目推荐,技术指导、信息咨询、法律服务和冶铸发展等协会。尤其是随着我市冶炼业实现了有卖铁到就地加工转化的质的飞跃,随着冶铸业的上档升级和汽车铸件产品不断走向国内外市场,及时成立和完善市、县两级的冶铸协会显的尤为迫切与重要。总之,要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有效地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和人才等项服务,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实现产品上档升级,尽快形成晋城品牌效应,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第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优质服务。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观的要求。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深化政府职能的转型改革,破解政府被既得利益束缚的困局,关键在于要全力推进各级政府管理职能与管理目标的转型。在实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全市各级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建设服务型政府,扎扎实实提高优质服务。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联合办公的效能,认真及时地为企业发展、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与此同时,各职能部门要减少对企业发展的干扰,今后凡到企业进行检查指导,参观调研,一定要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进行。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课题负责人:李兴文

执笔人:赵积伦

第三篇:论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读《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思考》体会

浅谈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读《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思考》体会

为更好地学习、研究和借鉴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做法,切实提高自身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工作能力,结合当前我市开展的“争当菊乡先锋、争创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本人研读了由东北财经大学范连颖博士所著《日本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思考》一书。本书以日本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在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基础上,对循环经济进行了理论思考和理论总结,创新性地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基础和基本规律,总结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日本在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虽然日本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17世纪甚至更早,但其迅速发展却发生在20世纪末,这与日本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以及国际环境的压力是分不开的。为了振兴区域经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日本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新目标,并把发展循环经济和环境立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日本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种新技术作为支持,更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日本政府系统出台循环经济法律,用法律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国民必须履行循环型社会的义务,对循环经济和建设循环型社会至关重要。日本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具体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基础层面是一部基本法,即《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的两部法律,分别是《废弃物处理法》和《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针对循环经济这一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物质输入端进行倡导性采购的综合性法律《绿色采购

1法》;第四层面是针对循环经济物质输出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五部法律法规,分别是《容器和包装物循环利用法》、《家用电器循环利用法》、《食品循环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和《汽车循环利用法》。制定上述诸法的基本目的是:尽量限制自然资源的消耗,确保资源的再生利用,正确处理废弃物,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发展。

(二)以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基础,采取了强有力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各种政策措施,全面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是行政手段。加强行政管理,科学设臵循环经济实施机构,政府各部门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强化绿色采购,其关键是通过干预和规范各级政府的采购行为,使环境友好型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从而为环境产业发展创造市场需求,以推进循环经济和环境产业的发展。实施奖惩制度,为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日本政府实施了资源回收奖励制度,鼓励市民回收有用物质的积极性。同时,对不遵守3R原则的行为进行依法制裁,“废弃物非法丢弃罪”最高可以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构筑静脉物流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在政府,对有关静脉物流的建设项目给予大力扶持,建立了以废弃物资再利用为目标的低环境负荷的静脉循环型物流系统;二是经济手段。除采取一些必要的行政强制性措施外,日本政府更注意用经济激励措施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如实施绿色环保税制、收取一般废弃物处理费、收取预付押金、实施补助金制度、采取“绿色证书”制度、提供津贴等经济杠杆,调节或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把排放者责任和扩大生产者责任的原则贯穿到从生产到使用和回收利用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三是财政措施。首先是在财政预算方面对发展循环经济给予支持,此项预算开始要多一些,在达成社会共识、形成产业循环后,则视情况调整。其次是财政补贴,凡建设循环经济相关设施,均可得到政府的补助;四是环境教育。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环境教育,通过学校、企业、社会等多领域对社会各个年龄层进行环境教育,促使国民采取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行动,不断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

本书所讲的日本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政府去学习、研究和借鉴。从长远来讲,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然而,由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能够理解并主动地实施它的理念。因此,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战略的任务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主体,政府的积极作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桐乡目前的状况跟当时的日本有点相似:资源和能源极度匮乏,基本全靠外部输入;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使我市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节能减排任务压力巨大;废弃物剧增导致处理能力和填埋场严重不足,等等。总之,过去我们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在造成生态失衡的同时,也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从我市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重点可以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一)宏观政策

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企业和消费者实践循环经济。

1.经济政策。要明晰环境产权,调整资源价格体系,建立绿色市民帐户。重点在于利用市场机制,明确环境产权,使资源和其他物品一样进入市场,使价格正确地反映其全部社会成本;采用符合循环经济的绿色市民经济核算方法,使其准确地反映发展中资源的代价和环境污染程度。

2.产业政策。要“绿化”现有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建立工业生态链和新建工业生态园,在企业、园区、产业和整个社会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法则,使微观企业之间形成共生体系,尽量消除废弃物的产生;大力发展资源回收等环保产业,促进资源再利用。

3.技术政策。要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中应该包括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运用于环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引进;还应包括环境无害化技术,如替代技术、再生利用技术,等等。

4.消费政策。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为此,在政府采购中要带头进行绿色采购,要确定购买循环经济产品的法定比例,推动政府绿色采购,通过绿色消费引导循环经济生产。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公众绿色消费,购买循环经济产品。

5.教育政策。要开展绿色教育,重点在学校、企业和社会开展绿色教育,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经常举办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加强环境案件的社会影响;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环境意识,等等。

(二)计划指导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制定推进计划,从宏观上把握和指导其发展方向。日本循环经济的有序有效发展离不开其制定的循环基本计划以及相应的具体实施计划。我市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市的循环经济发展计划,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数值指标,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可以综合地、有效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政策措施

在循环经济法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前,由于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用再生资源的成本往往要比用现成的自然资源的成本高。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的直接经济效益很低,甚至出现经营亏损,这导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赢利为目的的各行为主体往往缺乏积极性。因此,循环经济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政府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制定相关预算,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与此同时,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四)激励手段

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中力求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环节,多数不是现行市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可再生资源的再生利用过程一般都存在着可替代的生产过程。在现行市场条件下,大多数在利用和资源化的原料不仅在性能上不占优势,而且在价格上也不占优势,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很难自发形成。因此,政府需要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通过提供直接或

间接性的经济激励或政策激励手段来推动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激励手段大体包括以下内容:拓宽循环经济融资渠道,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实行资源回收奖励制度,提高公众回收有用物资的积极性;鼓励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产业发展,实现废旧产品再商品化;调整税收、信贷、财政等政策,对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及购买再生资源加工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实行税收优惠,也可以考虑对利用可再生能源之外的其他能源及其间接产品加征税收,如通过增设原生材料税、垃圾填埋税、生态税、碳税等税种,鼓励企业、公众多用再生物品,少用原生物料。

(五)赏罚措施

对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行为主体给予经济上或名誉上的奖励,对违反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给予刑事或经济惩罚,实施赏罚分明的措施能有效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桐乡市发改局程跃峰)

下载大连市旅顺口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现代绿色农业循环经济转型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连市旅顺口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与现代绿色农业循环经济转型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