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欲望与幻灭——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荆棘鸟》的悲剧构成
欲望与幻灭——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荆棘鸟》的悲剧构成黄瑛(泸州医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关键词:荆棘鸟 人格结构理论 冲突 失衡 悲剧
摘要: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考洛(Coleen MeCullough)的长篇小说《荆棘鸟》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人格结构三层次”来诠释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与理性冲突, 并认为他们的悲剧,从根本上说,是他们无法抑制本我冲动而导致自身人格失衡的悲剧,也是他们自身选择的悲剧。
1.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四个部分。弗洛伊德认为,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 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所构成。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这些冲动和欲望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 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影响着人的行为,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 它起着“ 检查员”的作用, 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人到意识中。意识在人处于清醒知觉状态下负责调节进入到意识的各种印象, 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可是,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 只有假定人们的精神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 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弗洛伊德晚期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 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 是建立人格的基础, 给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提供动力。本我过程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 是本能和欲望的体现者;自我意识结构部分, 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适应发展起来的,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 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超我, 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处于人格的最高层, 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 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规定着道德的标准, 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 限制本我, 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弗洛伊德认为,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 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 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 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求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在通常情况下, 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 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2.荆棘鸟的寓意
“荆棘鸟”既是考琳·麦卡洛这部长篇小说的名字,也是这部小说主题的象征。在题记中,作者写道:“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但歌声却比世界上任何生灵的歌声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找荆棘树,就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间婉转啼鸣。它超脱了垂死的剧痛,歌声胜过百灵与夜莺。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荆棘鸟的形象,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来看,就是一种人格三力量严重失衡的存在。它一离巢就去找寻荆棘树——这代表它的本我,“—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尽管它的自我也许知道这样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本我与自我之间,它终于获得超脱,唱出了世上最美的歌。荆棘鸟的形象贯穿了整部小说,在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一只尘世的荆棘鸟,他们从本我出发,历经本我与自我的痛苦对决,以血与生命的代价,唱出了生命中最凄美的歌。
3.《荆棘鸟》中主要人物本我、自我、超我的对决
《荆棘鸟》以充满浓郁澳大利亚风情的德罗海达牧场为背景,以牧场主克利里的女儿梅吉与天主教神父拉尔夫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书中梅吉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她和拉尔夫之间的爱情悲剧深深地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人们在为主人公爱情悲剧扼腕叹息的同时,往往指责造成这个悲剧的宗法礼教,然而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书中主人公本我、自我、超我的力量在反复较量与冲突。弗洛伊德指出,个人根据“超我”和现实的需要来满足“本我”。因此,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重要的冲突是表达本能的愿望与对来自内部(如罪过、羞愧)或外部世界伤害的恐惧之间的冲突。这种重要的冲突状态往往与焦虑有关。如果人经历过多的焦虑,他们便会过着压抑的生活,他们表达本能并从中获得快乐的自由也受到限制。因此,人要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就必须依赖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就会导致心理失常、人格扭曲。在《荆棘鸟》中,正是这种本我、自我、超我的力量由于反复冲突较量并最终失去平衡从而造成了书中主要人物的悲剧。
3.1 菲奥娜
菲奥娜是《荆棘鸟》中的第一代女性,她在少女时代爱上了已婚男子帕克哈,并与其生下了弗兰克,但最终却被帕克哈抛弃,她自己被看作是玷污了家族门风的最下贱、最低等的女人。迫于现实的需要,无奈中她嫁给了剪羊毛工帕迪。这样,她的本我在形式上服从了自我的需求。然而,她内心从来都没有释怀,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本我---错失的爱。她在生活中面无笑容,神情严肃,“从不喜欢随便多说话。谁也不知道她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从来不哗然大笑,也从来不怒气冲冲。” 忍受成为她生活的全部。除弗兰克之外,其他人对她来说都无关紧要,因为她本我的力量太过强大,正如她自己所说:“我爱他(注:帕克哈)到了疯狂的程度,而且,我想,我决不会再爱另外一个人了„”。而自我在超我的约束下始终无法满足本我的需求,她的生活了无生趣。本我、自我、超我的不和谐最终使她和幸福擦肩而过。
3.2 梅吉
梅吉是克利里家族的第二代女性。从4岁起她就明白“不为自己去争斗的人是得不到什么帮助和同情的,女孩子们也概莫能外”。因此,在梅吉身上体现出来的 “本我”力量更为强大,不管是从人格的外部表现还是深层心理,本我的力量都冲破了自我和超我的约束而肆意生长。在她一生中,她始终如一地追逐着本我——爱拉尔夫。为了满足本我的欲求,她一度嫁给酷似拉尔夫的卢克;甚至敢于对上帝进行大胆挑战。她谴责不仁慈的上帝:“除了从我身边夺走拉尔夫,上帝为我做过些什么?” 教会不允许拉尔夫与梅吉组成家庭,但梅吉通过其它的方式从上帝手中夺得了拉尔夫。麦特劳克岛的结合让梅吉拥有了拉尔夫的孩子,当她发现自己怀孕之后,欣喜若狂,大叫着:“我已经得到了教会绝不会从拉尔夫身上得到的那部分东西,他的这一部分会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通过我,他将继续活下去,因为我知道那将是一个儿子!而那个儿子还会有儿子,他们也将有儿子---我将战胜上帝。”在她身上,自我和超我都显得软弱无力,根本不能指导、限制本我,人格中三种力量完全失去平衡。
3.3拉尔夫
拉尔夫从小就受到教会的熏陶,对权利有着巨大的欲求,来自他身上的更多是“自我”的力量,他的博学多才,优美的外表都成了他谋求教会权力的资本,在梅吉的爱情和1300万磅的遗产面前,他执着于自己的愿望,选择了飞黄腾达,抛弃了爱情。当律师表示对老帕迪的同情时,“教士的那双眼睛毫不为之所动”。他很坚决,“但是这事现在已成定局了,哈里,对吧?这是玛丽的财产,她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他本能地爱着梅吉,却在执着地追逐着自我——顺应现实,平步青云。在本我与自我的较量中,他选择背叛梅吉,服从自我,成为显赫的红衣大主教。两相对比,这样的爱情,悲剧一开始就已注定。而在书中,考琳·麦考洛也一次次地描写了拉尔夫在本我与自我之间的游移,他的本我不停地对梅吉说:“我由
衷的希望我能娶你,再也不和你分开”;“我爱你,以前一直是这样的,将来也永远是这样,记住这话吧”。然而,他的自我又对梅吉说:“梅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当我说我爱你时候,我并不是说我像男人那样爱你。我是个教士,不是个男人。所以别让有关我的梦想来充满你的头脑。” 梅吉因为执着追逐本我而痛苦,而拉尔夫是因为无法抑制本我、徘徊游移而痛苦。
3.4 人性的悲剧
在《荆棘鸟》中,麦考洛对爱情悲剧的诠释也揭示了人性欲求以及对欲求的抑制。正如书上所说“我们各自的心中都有某些不愿摒弃的东西,即使这东西使我们痛苦得要死。我们就是我们,就是这样——我们给自己造成了荆棘,而且从来不会算计一下它的代价,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忍受由此造成的痛苦。”书中主人公之所以成为了荆棘鸟,正是由于他们自己选择了荆棘。就像拉尔夫评价玛利·卡森时所说的:“你本来可以再婚的。倘若你没有选择再婚,结果你立于无法容忍的孤独之中,这是你自己造成的,而不是上帝造成的。”同样,拉尔夫也是这样,尽管梅吉总是认为是上帝夺走了他的拉尔夫,阻止了他们的爱情,其实他们的爱情悲剧也是始于拉尔夫的主动选择。拉尔夫在看完遗嘱之后就承认了“玛丽,你已经把我战胜了,精彩的一击。傻瓜是我,不是你”。拉尔夫最终选择了圣职野心和1300 万镑遗产。他为他的选择付出了代价,承受了爱情的悲剧。同样,梅吉也是将荆棘主动刺入自己的人,她为了自己心中不可能的爱情痛苦的追求着。事实上,在《荆棘鸟》中,不仅拉尔夫、梅吉是为欲求而痛苦、而牺牲的荆棘鸟, 菲奥娜、帕迪、卢克等等也都是。
3.5悲剧的突围
在《荆棘鸟》一书中,麦考洛给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安排下了悲剧的命运,唯有克利里家族中最年轻的朱丝婷——第三代女性——最终得到了幸福。朱丝婷受过相当良好的教育,对宗教既不相信也无兴趣。她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独立的性格。“⋯⋯我想活着的时候就享有点儿小名气,经济上也宽裕。因此,我将把绘画当作业余消遣,把演戏当作一种谋生手段。”她在英国皇家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表演后,成了一位才华横溢、有名气的澳大利亚籍女演员。朱丝婷实现了演艺事业辉煌的同时,社会的历练也使她更加成熟。她与母亲梅吉、姥姥菲奥娜不同的是,她能把本能的冲动与真正的爱情分开,在与其男友相识、相处的七个年头后,她终于在异国他乡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归宿;她也善于把本我的欲求与自我、超我的约束相结合,她选择当一名演员.因为她认为“除了舞台我还能在什么地方放声大笑、喊叫和大哭呢?”舞台使她叛逆而张扬的个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也为她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同时,朱丝婷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成功地克服了本我中对婚姻的恐惧,最终与深爱她的雷恩结为连理。在事业成功的同时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格中某一系统获得能量后, 就意味着其他系统已丧失能量。一个人有坚强的自我, 其本我和超我就势必虚弱。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超我控制, 他的行为就很有道德;如果大部分能量被自我所支配, 他的行为就显得很实际;如果能量还停留在本我, 他的行为就具有冲动性。自我在整个人格结构中执行着控制和管理人的行为的职能, 它同时服侍着三位严厉的主人—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然而, 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常常互不相容, 所以自我常表现得软弱。如果自我不得不承认它的软弱, 它就会突然产生焦虑。而健康的自我是能够约束和控制来自本我的各种冲动,并且努力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要的”。“示人生之真相,又示解脱之不可已。”这便是悲剧。《荆棘鸟》中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人性悲剧的普遍性:人无法做到无欲,因而也就难以摆脱荆棘鸟的宿命,无论所醉心的对象是爱情、权势、金钱,抑或是宗教。朱丝婷圆满的结局也许正暗示着作者对这只苦难的荆棘鸟儿所寄予的希望:人性纵然欲求过多,但人格中的心理能量如何在整个人格结构系统中分布却是由我们的修为所决定的。荆棘是苦难的象征,而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无法抑制本我的冲动,主动去寻找荆棘,让它刺穿胸膛,做一只凄美的荆棘鸟。
参考文献
[1](澳)考琳·麦卡洛.曾胡译.荆棘鸟[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2] L·A·珀文著.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张燕.《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审美形象与悲剧命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3)
[4]陈慧君.烙在胸口的红字和刺进胸膛的荆棘——浅论《红字》和《荆棘鸟》的寓意[J].济宁师专学报,1997,(1).
第二篇: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解析张思远
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解析张思远
摘要:王蒙是中国最早尝试意识流小说写作的作家之一,《蝴蝶》更是其的代表作品。作为意识流小说理论基础的人格结构理论,在《蝴蝶》主人公张思远的身上便有所体现。本文即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入手,深入解剖张思远的内心世界。展现其从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逐渐走向自我的过程。关键词:人格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矛盾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而王蒙,则是中国作家中最早尝试意识流小说写作的作家之一。他借鉴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表现技巧,加入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运用了复线条的,甚至是放射性的结构原则,采用了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手法,全方位地表现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这其中,《蝴蝶》便是他的杰出代表作品。
《蝴蝶》从张思远离开山村回到部长官邸开始写起,通过路途中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展示了张思远的大半生,一个从张指导—张书记—老张头—张副部长的曲折变化过程,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张思远内心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王蒙曾经说过:“探索人的精神奥秘,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比如意识流,有多少个是靠钻研弗洛伊德,伯格森著作研究出来的”,可见弗洛伊德的理论对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尤其是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从《蝴蝶》中的张思远的心理变化中就可以探得一二。
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在晚期,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指的是原始的欲望,包括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超我指人格结构中的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部分,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而自我则是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调和者,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因为超我与本我永远处在一个对立面,就需要通过自我的调节,促进个性的自我完善。从《蝴蝶》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张思远早前一直处在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当中。张思远的超我是信仰的超我,由于信仰,个体的自我被寄宿在信仰对象那里,个体放弃他的自我,或者说个体的自我相信那个托管者比他把个体管得更好,他直接地请求托管并且甘愿服从信仰对象的安排。小说中张思远把他的自我寄宿给了各种“主义”,没有了自我的调和,再加之当时“主义”出现的种种错误,致使张思远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逐渐变得不可调和。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就体现在了张思远和海云的关系上。
在张思远和海云的第一个孩子死掉时,作为本我的张思远首先是检讨自己,“甚至想跪在死了的孩子和呆了的小母亲面前”,然而很快“超我”的张思远站了出来,“我们不是一般人,我们是共产党员,是布尔什维克!”父性的光辉被张思远的超我压制了,他甚至还认为失去孩子的海云是“没有得到足够改造和锻炼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海云被揪出来后,张思远并没有被保护配偶的本能欲望支配,而是站在了“超我”的角度上对海云进行了批判,终于使海云离开了张思远。
离婚时的张思云本我与超我再一次出现了矛盾,他对自己说“堕落了,确实是堕落了”,然而“爱欲”作为本我的核心部分并没有就此湮灭。王蒙随后用了一大段的象征手法展现了张思远内心的真实感受。海云,一片春天鲜嫩的绿叶,就这样飘落下来,没有一声叹息。纵然来年春天还会有同样的千千万万的树叶,然而张思远永远也找不回那片绿叶,永远也找不回海云了。
尽管与海云离婚,但张思远内心的本我和超我并没有停止争执。在“物欲”本能下他害怕失去现在优越的物质条件,而理想的超我却在强调他是怕失去党,失去战斗的岗位。为了进一步激化张思远的人格矛盾,冬冬便出现了。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恋爱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去势焦虑,进而转为认同父亲。这也就是为什么张思远的儿子冬冬可以惩罚张思远的原因,冬冬与张思远的对立,不接受张思远的说教以及在心里对母亲海云的维护,不仅意味着他与父亲的心里有着巨大的鸿沟,而且意味着冬冬永远无法认同张思远超我,在他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承认张思远父权的存在。
在那个“看重信仰和热情远远胜过现实和理性的年代”,张思远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在与冬冬的相处过程中继续胶着着。他拥有超我的人格,“为了千千万万幼小的孩子,他愿意背负起所有的重担”,同时他又戴着本我的枷锁,“冬冬是我的吗?”、“将来等他长大了,他会懂得,有一个老革命的爸爸,有一个市委书记的爸爸是多么荣耀和福气”。他站在台上挨批斗时,冬冬打了他几个耳光,儿子在众目睽睽下打了父亲,被打的张思远想到的却是要把“右派翻天”的儿子的问题和看管自己的革命群众谈一谈,提醒他们对于对社会主义怀有刻骨仇恨的人(冬冬),绝对不能手软!张思远人格中本我与超我的矛盾终于到达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然而此时,海云自杀了。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而三者吵架的时候,人有时候会怀疑“这一个是不是我?”或者内心因为欲望和道德的冲突而痛苦不堪。在“山村”这一章节的开头,王蒙就用了一个庄周梦蝶的故事展示了张思远矛盾的内心,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老张头和张书记是没有办法正常对话的。于是在这个山村,张思远也就是老张头开始了发现“自我”的征程。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它主要包括三个过程。首先是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的体重、身高、身材、容貌体像和性别方面的认识。下放的“赤条条”的张思远在登山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腿,在帮助农民扬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双臂,在背背篓子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背和腰,在看着飞驰而过的小汽车时他发现了自己的眼睛。第二个过程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情绪、气质、性格、理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张思远从与农民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仍然是一个不坏的,有点魅力的男人”,他“甚至在这里发现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觉悟,自己的人望”,他的受人尊敬是对他自己的,而不是对“市委书记”。他发现他自己“确实正派,有觉悟,有品德,也不笨,挺聪明也挺能关心和帮助人”。但是他的“自我”还没有完全被发掘,他就复职并且高升了。老张头和张副部长还是没有办法友好的对话,所以他必须要再次回到乡村,完成寻找“自我”的最后一步——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他人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他暂时放下了“张副部长”的包袱,真真正正地开始了他的“下基层”。通过一路的所见所闻,与乡亲们的友好相处,尤其是与秋文的一番对话,让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位置。他就是打枣者,就是寻枣人,他要让幸福的枣落到老百姓的碗中。“他一无所得?他满载而归。他丢了魂?他找到了魂”,张思远离开了,现在的他与当初的老张头对话,没有什么不心安的。找到了“自我”的张思远也在发挥着“自我”的功能,自我激励功能和自我控制功能使他能够持之以恒的把自己的能量贡献给祖国的建设中去,而自我的内省调节功能也能使他更好地处理与冬冬的关系,即使与冬冬发生了分歧,也不再是强行对冬冬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当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因此想要单纯地以“存天理,灭人欲”式的“超我”生存发展是不可能,就好像那首《爱的寂寞》一样,“即便禁止——我们不会再干这样的蠢事了吧?谁知道呢?——也禁止不住”。
参考文献
《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意识流”叙述——论王蒙的早期意识流创作》 李海霞 《南方文坛》2012年1月刊
《王蒙“意识流”观之重新记忆》 吴锡民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3期
《异域之花在中国盛开——论王蒙意识流小说创作》 李宝华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3卷第3期 《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与现代意识流文学》 赵元龄 袁魁昌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第三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汉师1班
韦剑虹
200842306112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强调潜意识作用的心理结构学说、泛性欲学说和梦的学说。(1)心理结构学说;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其中潜意识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意识是指凡是自己能够觉察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理结构的表层。前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机制,即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回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虽然它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侧重于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潜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收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因此又称为无意识)。它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合社会理性,被压抑着,但是并没有被消灭。它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被认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是人的心灵的核心。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后来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表述为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因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办事。本我引诱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愿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因此,自我要调节本我,知觉现实,寻找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适当客体。
晚年,弗洛伊德又把本我修正为两类,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两种本能一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2)泛性欲说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和性欲是一个内容极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生殖行为,而且包括一切器官的快意,甚至包括一切欲望冲动。这种性本能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
性本能被压抑在潜意识或本我之中,成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心里能源或能量,即力比多。由于意识或自我和超我的作用,人们常常倾向于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目标来替代性欲的直接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另外,人在儿童时期稍懂事起,便因社会的压力,力比多冲动不能得到随时满足而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中形成情结---所有男孩又有恋母嫉父的心理倾向,即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所有女孩都有恋父妒母的心理倾向,即埃勒克特情节,又称恋父情结。这些情结由于社会制定了禁忌法律道德等对它们加以规范,被压抑在本我之中。除了俄狄浦斯情结之外,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这是因为儿童与生俱来的力比多,需要在机体外部找到一个出口,由于最初找不到这个出口,以至于被迫滞留在内部,形成自恋。
力比多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宣泄途径,有时会以做梦、失言、笔误、开玩笑等方式间接表现出来,更会升华到各种物质和文化的创造活动中去。(3)梦的学说
对梦的分析,弗洛伊德是建立在潜意识论和泛性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凡梦都是一种欲望的满足。而这些欲望大都与性有关。当人们清醒时,往往因为这些欲望为道德所不容,而被压抑。当人们进入睡眠状态,这些欲望就趁着前意识检查作用不严,通过凝缩、移置、意象化或象征化或二级加工,偷偷地溜进意识领域,这就成了人们常说的梦。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就是一种(被压抑的、被压制的)愿望的(被伪装起来的)满足”(见弗洛伊德:《释梦》第136页)。
人不仅夜间会做梦,白天精神疲惫,注意力涣散时,一些幻想也会涌现于脑际,这种幻想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故称之白日梦。
弗洛伊德以梦的工作方式来解释文艺创作的过程,用梦的解释方法来破译文本形式背后的深层意蕴,分析其中隐藏的艺术家的无意识动机。
2、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探讨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理论来研究文学现象,同时又以这种研究为例证,支持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1)文学是性欲的升华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台湾志文出版社,P116。)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看,人的精神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性本能是人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欲望好比一股潜流,有三条基本出路:第一条是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渲泄。第二条是倒流或固着,形成病态的情结或者说受压抑而引起精神病。第三条就是转移和升华。这是一种调和折中的办法,即把力比多转移到社会道德所容许的有价值的创造活动中去,使之得到解放。文学艺术便是这种创造活动之一。
弗洛伊德认为说,艺术家“是一个被过分嚣张的本能需要所驱策前进的人”,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内向性格的人”,他们“与神经病患者相差无几”。他认为作家艺术家普遍存在的个性特征是:第一,压抑力量的松弛;第二,超乎平常人的强烈的性本能欲望;第三,异常巨大的升华能力。正是最后一种特征,使作家艺术家有别于一般的正常人和真正的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也是被过分嚣张的本能欲望所驱遣的人,他被无意识冲动所控制,不具备对现实的辨别和适应能力,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失调的,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艺术家虽然也受强烈的性欲所激动,也无法在外部世界得到满足,也会中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转向内心世界,但艺术家同时还能找到一条与现实协调起来的道路,他们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获得本能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同时也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扬。因此,弗洛伊德指出: “艺术家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现实中脱离出来是因为他无法在现实中满足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的要求。于是,他在幻想的生活中让他的情欲和雄心勃勃的愿望充分表现出来。但是,他找到了一种从幻想的世界中返回到现实的方式:借助于他的特殊的天赋,他把他的幻想塑造成一种新的现实;人们把它们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反映而给予公正的评价。”(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功能两个原理的理论》,《论文集》第四卷,第174页。)例如,弗洛伊德考察了达·芬奇的身世及绘画作品。说达·芬奇是个私生子,母亲给了他过多的温情和溺爱,因而刺激了儿子的性欲冲动,使之过早成熟。但是在他5岁时,他不得不离开生母到父亲家生活,性冲动受到最初的压抑,并逐渐升华为艺术、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后来达·芬奇的许多画作,都表现的是母子关系的秘密。如《蒙娜·丽莎》的“独特的微笑”,实际表现的是达·芬奇对自己生母的儿时记忆。因此,弗洛伊德断定,正是达·芬奇的母亲过早地激起了他的性欲冲动,正是这种性欲冲动激起了达·芬奇巨大的创作热情。
弗洛伊德还对其他作品的分析,如对易卜生的《罗斯莫庄》、歌德自传中对童年的回忆以及莎士比亚的《三个匣子的主题思想》等的分析,也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2)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原动力
弗洛伊德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是:俄狄浦斯情结是作家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原始动机。
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有爱母恨父或爱父恨母的感情,这在作家艺术家的童年表现得更加明确。后来,弗洛伊德还把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动力说加以扩展,用于很多艺术家身上,认定他们的创作动机都是出于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分别出现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的世界大学名著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为一个女人进行情杀”,也即恋母仇父、瓶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可见,在弗洛伊德看来,俄狄浦斯情绪不仅适合于说明每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同时,俄狄浦斯情结对于说明整个人类童年时代的普遍精神倾向也很有意义,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无不发源于俄狄浦斯情绪。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宣称:“我可以肯定地说,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之起源都系于伊底帕斯症结(俄狄浦斯情结的另一译法——引者注)上。”(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台湾志文出版社,第192页。)他认为,正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所以能感动千千万万的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欣赏者,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理论对张爱玲的《心经》进行分析。
短篇小说《心经》,讲的是一个女孩恋父的故事:主人公许小寒从小到大,一直依恋着父亲,随着年龄的长大,原先朦朦胧胧的依恋变成了热烈的爱慕。许小寒的爸爸妈妈许久已没有一点爱恋可言了,只不过为了婚姻的完整勉强凑合在一起。爸爸是魅力依旧成熟的男人,母亲的红颜不再,许多年来,联系他们的就是日渐长大的女儿,悲剧在无声无息中上演,女儿爱上了自己的爸爸,把母亲视为情敌和排斥对象,有意无意地用自己的年青美貌去反衬母亲的年老珠黄,打趣母亲偶尔艳丽的着装,使得着这位贤妻良母产生自卑感而与丈夫保持距离。
从张爱玲的个人家庭背景看,在她四岁的时候,她的母亲离家出走了。而张爱玲对于母亲的离开不是想念,而是怨恨。因为她觉得母亲其实是在抛弃她了。所以她更是看重珍惜和剩下的唯一的亲人--父亲之间的感情。在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父亲成为她的所有爱的寄托,成为她生命的一大支柱。而当张爱玲的父母离婚之后,她对父亲的依赖更是加重了。父亲对张爱玲也是极好的,会给她念诗,然后教她读书。还给她幼稚的作文眉批、总批,而且还把她幼稚的作文装订成册。结合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和张爱玲的家庭背景,我们可以得出影响张爱玲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她的恋父情结。(3)白日梦与文学创作
每个成年人都有着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并曾通过做白日梦的方式来实现它。但是,作为成年人,是羞于承认这一点的。因为这些不加掩藏幻想的坦承会让别人不安,令自己难堪,受别人嘲笑,让别人蔑视等等。所以,人们既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那希望实现的愿望,也总是隐藏自己的幻想。在弗洛伊德看来,作家亦是如此。但作家找到了一种表现自己的白日梦幻想的方式,就是写作。一方面,作家之写作与儿童之游戏是类似的“他创造的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又把它当作真实世界对待。这就是说,他向这个世界注入了大量的真实感情,但又能严格地把它同现实世界区别开来。”另一方面,通过作品,作者间接表达了自己的白日梦幻想。“ 一篇创造性的作品象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和替代物”。
不过,文学创作是作家之白日梦的变相实现。通过作品所表现的作者的幻想已通过艺术手法加以修饰了。或者说是进行了改装。正是通过这种修饰或改装,本来会引起他人甚至包括自己反感的作家本人的幻想却成为读者或观众快乐的源泉。至于作家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就涉及到美学领域。弗洛伊德对此未给出多少解释。他认为这是他无法解答的谜。但有一点我们是可以推测出的。这就是作家的作品不单间接地表现出了自己的白日梦幻想,而且读者或观众由于在观看之时可以通过投射的方式将自己认同于作品的主人公,而使自己的白日梦幻想得以释放。这或许正是一些纯属幻想型的作品却往往能打动很多人之心的原因之所在吧。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弗洛伊德的观点如下:通过对创作与白日梦的关系的对比分析,弗洛伊德提出作家之创作也是一种幻想活动,其背后也隐藏着作家本人未能实现或满足的愿望。“幻想实现于作家的观念作用的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络上,作为幻想动力的愿望则贯彻于始终”(车文博语)而作家的这种幻想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它与常人的幻想活动之不同只在于“作家的写作技巧通过转化及其伪装来掩盖自己的自我中心倾向,并提供纯形式的乐趣。”(车文博语)最终,以作家的作品为媒介,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可望得到沟通。对于作者来说,创作是变相宣泄了白日梦;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可以不必自疚地欣赏自己的白日梦。而导致如此效果的正是艺术手法的使用,所以说正是艺术使得作家与读者一样能够欣赏自己的白日梦,而同时又不感到为难和羞耻。
3、总结:
弗洛伊德的心理文学理论明确地把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结合起来,掀起文艺心理学研究之风。他的理论打破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领域;也为解释文艺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并不是一种经过试验业已证明的科学。它忽视和贬低意识的地位和作用,极端夸大无意识的意义。忽视人的理智的价值,极力鼓吹泛性论,许多文学批评显得牵强附会。
但不管怎样,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第四篇: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媒编织的巨大的信息网略里,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渗透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略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作为这个网略编织者和信息传播者,今天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媒介为我们提供新闻,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为我们提供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素质,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如此等等,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一而足,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改造着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二、大众传媒是组织社会大众强有力的工具。在我们国家,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直接管理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大众传媒通过信息的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协助政府机关开展工作,并以其具有的公开性、权威性、直达性、显著性等特性在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宣传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独特的功能对社会起舆论监督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以舆论的方式对国家机关的政务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实施非强制性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该理论强调社会系统都会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以上大众传媒对人的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即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具有稳定社会稳定的功能。
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显然,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可谓是鱼龙混杂,许多媒体为谋一己私利,违背职业操守,传播虚假消息,混淆公众视听,甚至存在网络欺诈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然而,从冲突论来看,尤其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组织直接管理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传媒在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宣传政府意志和主张,从而实现对大众思想和认识的引导或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统治阶级控制被统治阶级冲突反抗的一种方式。
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的行为基于一种人类定义的共识,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和定义多数同样的情境,在今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规范等。反观大众传媒,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看,其自身也是一种工具符号,也可以看做是我们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共识——大众传媒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同时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也在不断的在人的生活中建立着新的共识。
学过哲学的我们都知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延伸到大众媒介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大众媒介在深度影响社会生活的同时,其自身发展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源自于社会生活。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都是因为现有的媒体不能满足人的某种传播需求而产生的,当旧媒体形式的性能达到巅峰时,对信息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就会转而向下,于是更适于信息传播和价值释放的新媒体诞生。新媒体、新技术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在变革着社会关系,而变革社会关系,又是在促进和创造新的需求,二者是紧密相关、互相促进的。
第五篇:从当前角度分析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与终身体育的发展论文
摘要: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提出和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给我国的体育教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马斯洛的理论原理,分析体育教育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中,以学生为参照物,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后,社会需要激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参加体育活动自觉性,并能进行有效学习,使学生真正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学创新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bstract: The raising of quai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the need of lifetime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lmen
put forword new requestin our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such respects as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etc.The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the school P.E.course goal and teaching arrangement under new situ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and how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to be engaged in the activity of lifetime physical education.key words:Teaching innovatio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lifetime physical education前言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应当扮演引导者、启发者、咨询者的角色,“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安排中,应建立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以传授竞技运动技术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适应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理念,建立以传授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一切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论,使学生在校形成终生从事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能力。分析传统学校教育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与实施,“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学校体育作出了重大改革,但从总体上还没有突破性进展。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尝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体育课理论基础上适当增加加人文知识,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但回到教学中,教学方法仍以竞技运动训练为依据,新的理论、新的模式的实施仍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学目的仍旧回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仍是以授课为主,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淡薄,体育健身知识匮乏,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已日渐显露。
2.1 培养的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差,学生健身知识匮乏
现在有很多地区初中升高中,必须进行体育加试。其中有一项是排球,学生在考试时可以在一分钟内轻松垫七八十个,体育课不用想象,一切围绕排球中的垫球。考入高中,教师在排球中仍以垫球为主要内容,甚至到了大学还把垫球作为考核标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很少再去练排球,偶尔碰一下排球也只是作为“工作小插曲”。这仅仅只是一个小例子,但反映出如果再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安排,朝传授体育健身知识、方法和方向发展的话,将来的终身体育将引人深思。
2.2 以技术为中心忽视体育健身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发展
现在体育教师队伍中,约有90%以上是“正途出身”也就是说从体育学院毕业后专门从事体育教育的。而这些教师在大学的学习中实际学的也是竞技运动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即传统教学方法。教师一拿到教材,想的是自己怎样去教给学生,而不是考虑学生想要学什么;教师之间主要谈技术问题,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是“外行”;在一些学校引成开口训练,闭口打比赛的习惯。所以新的教学安排无法正常实施,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发展,更不用谈终身体育。
2.3 教育的创新意识差,引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会毫不费力地去使用传统教学方式,因为这样可以不必动脑筋去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担任何风险,再说我们许多老师自己也没有学过,就很少考虑增加新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以传授体育健身、文化知识、体育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兴趣,才会经常参加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新观念,树立新的“体育观”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并通过人来为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服务。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发展的需要,人要求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配合德育、智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就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
体育应该刻在人的心中,给学生应施以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促进他们的身体,朝正常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体育教师,都要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新观念,不能只着眼于上好一节体育课,而忽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体育健身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外,应考虑“终身体育”的要求,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着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能够使体育成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并逐步内化为一种品格。
3.1 丰富学习内容,加强理论学习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曾说过人有七个不同需要,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较高级的需要,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比较低的需要之后才能出现。所以可以看出体育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强身健体的基本需要,还能满足学生社会交往,人格尊重,愉悦身心,实现自我价值等各种更高级的社会性需要。
教师就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与爱好,引导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加强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能力;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变化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各种正当需求。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各种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后,社会需要激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参加体育活动自觉性,并能进行有效学习,使学生真正懂得,运用体育理论知识来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
3.2 认真贯彻新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往往是在认识学习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作为一个教育,首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学,学习体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今后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明确总的学习目标,如整个中学或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某一学年的学习目标,还要结合学生实际,帮助他们设置和明确符合他们自身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真正把对学生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在排球课让一个无法扣球的学生确定一个月后能够扣球的学习目标,第一周进行教师抛球,学生原地起跳扣球的小目标,然后降低网高,来进行扣球,再逐渐上升网高的目标,随着一个个阶段性小步子目标的实现而达到最终目标,这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身心能量,使学生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增强自尊和自信,从而不断提高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强度和持续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3 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快乐体育也好,成功体育也好,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喜爱体育的内驱力,个体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这种活动的效率,体育学习活动亦是如此,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他们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是以活动为主体。根据“能者为师”及“三人行必有吾师”,完全可以设计一个角色互换,提高教学艺术性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知识、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学习。同时教法的生动、变化、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编体育游戏、体育舞蹈,适当使用音乐伴奏,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和活动,才能慢慢提高兴趣,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兴趣,才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最后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
[1] 季 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2版
[2] 钟启泉.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1版
[3] 白凤瑞.新形势的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J].体育与科学,2001年5月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