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钧柱:视苏州为第二故乡的名画家——吕凤子
朱钧柱:视苏州为第二故乡的名画家——吕凤子
吕凤子(1886-1959),原名吕睿,又名浚,字凤痴,号凤子,别署凤先生,江苏丹阳人。3岁时即学书法,4岁启蒙,15岁进学考中秀才,被誉为“江南才子”。宣统元年(1909)他毕业于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系工科,留校任附中教员。其书法颇受近代美术教育先驱者、大书家李瑞清的影响,并成为入室弟子。期间,吕凤子常赴金陵刻经处听杨仁山老居士讲经,研究佛学,并到五台山寺院临摹五百罗汉,故其画作尤以佛像闻名。宣统二年(1910),吕凤子在上海创办神州美术社,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美术专科学校。不久,神州美术社部分学生兼并到上海图画美术院,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奠定了基石。1912年,吕凤子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慷慨捐献家产,创办句容唯一的女校——“正则女校”,开风气之先声。“正则女校”开设蚕桑、刺绣、绘画劳作课,在绘画的基础上创造了“乱针绣”,又名“正则绣”,为我国的刺绣事业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1927年,国民党政府设立大学院代替教育部,蔡元培任大学院总长,聘他为大学院研究员,成为我国当时唯一的荣获大学院研究员称号的中国画画家。同年,他受聘为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系主任兼教授。其间吕凤子创作的《迦陵填词图》,是其人物画的成名之作,1937年前,他创作最多的是仕女画和山水画。当时,直系军阀孙传芳托人以千元求购他的一幅仕女画,被他断然拒绝,认为“画非图私利”!所以他一生从未为自己卖过一幅画。1929年,吕凤子率领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赴庐山写生,他创作的《庐山云》创造性地以云雾为近景入画,并糅合水彩画的技法,把中国水墨画特有的“墨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与他同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的徐悲鸿非常欣赏此画,建议送世界博览会展出。但他自觉不足,不愿参展。悲鸿慧眼识英,将画寄往巴黎,代吕凤子报名参展。《庐山云》在巴黎展出后,经10个国家的大画家一致投票评定为中国画一等奖。事后徐悲鸿将画作和奖章一并送还他时才真相大白,遂成就一段“门生为老师当伯乐”的佳话。“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吕凤子创作的《流亡图》、《敌机又来矣》、《船夫拉纤》,是吕凤子亲身经历的生活,也是铁蹄下人民血泪的写照。由教育部送苏联展览,被苏联杂志誉为“人民艺术家”。从此他的画风突变,内容崭新,人物画以暴露日军残暴、老弱流离的惨状,线条骤转强烈。他篆刻《二十七年入蜀以后》、《一生爱写稼轩词》、《如此江山》、《如此人间》等巨印押画角,以示对时政的关注。所题词句为“攘臂高呼,全民奋战,胜利在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时期,吕凤子感慨国土沦丧,社会龌龊,多抒愤的作品,讥时政,写流民图,画罗汉人物,白眼望天。在技巧上更大胆地运用焦墨砍笔,豪迈朴茂,刚健婀娜,达到中国画的神似境界。1939年,吕凤子为美国总统罗斯福作过一幅人像画,栩栩如生的神态,把中国的墨韵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罗斯福总统极为赞赏,除来函致谢外,还赠送2000美金。吕凤子便用此款购建第二校院于璧山南门外文凤桥畔。他创作的《四阿罗汉》,借四罗汉的对话表现了人民大众的痛苦生活,控诉了重庆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倒行逆施至天怒人怨的罪恶。这幅画构思巧妙,技法简练而气势夺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样一幅内容敏感的画作在重庆第三届美展获唯一的一等奖,《四阿罗汉》的成功使他登上了国画大师的宝座,从此他的罗汉画就被公认为画坛一绝。新中国成立后,吕凤子因家事校事困扰,自觉精力益衰,且年事已高,1951年主动将学校全部交政府继续办下去,1952年他移家苏州,从此他把苏州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此后,吕凤子毅然将自己熟悉的习惯表现的罗汉和仕女搁置起来,而用画笔直接来讴歌身边所常见的翻身做主人的劳动人民,一扫过去的沉郁气氛,而代以开朗明快的艺术风采。他先后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教授、江苏师范学院教授兼国画制图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筹委会副主委、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委等职。1959年12月,吕凤子因患癌症在苏州逝世。身后只为与其一生相伴的妻子留下200元钱。一切遗物,包括书画、印章、日记本等,按照他的遗愿全部无偿赠给苏州博物馆。他逝世后安葬于苏州灵岩山公墓。
吕凤子是非党人士,但是他对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正则蜀校,吕凤子不顾国民党当局的疑忌,以最高薪金聘用赴蜀避难的著名共产党人王若飞的舅舅黄齐生来校执教。他原先和黄齐生素昧平生,经他的学生谢孝思的介绍,倾谈肺腑,顿成莫逆。在黄齐生应邀去延安时,吕凤子亲笔画了一幅题为《寿者相》的罗汉像托黄老转赠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收到赠画后称赞不已,在听了黄齐生对吕凤子为人的介绍后更是称赞他“矢志办学,精神可嘉!”并托黄齐生写信向凤子致谢,后来又让黄老替他回赠一条毛毯,此毯至今还保留在他的女儿身边。
在他晚年所有的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1957年参与江苏国画院的筹建工作。这一参与不仅对他个人极为重要,对于江苏美术事业的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他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撰述的《中国画法研究》一书,是根据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积累和研究成果而作的画学总结,将数千年中国画的基本原理、特征、方法等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剖析,是一部带有个人创作和研究经验总结性质的美术理论著作,为新时期“江苏画派”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吕凤子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傅抱石、钱松岩等对他的品德和才艺均有着极高的评价。现代美术界卓有声望和成就的美术家刘海粟、徐悲鸿、吴冠中、李可染等都曾随其受学,受到他的美术教育和艺术熏染。谢孝思把他视为毕生最尊重的恩师。他生前的作品和专著有:《中国画法研究》、《美术史讲稿》、《风景画法》、《吕凤子人物画册》、《吕凤子画集》《吕凤子华山速写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