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庭制度
巡回办案若干规定
为了贯彻落实“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坚持人民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院人民法庭工作实际,制定以下人民法庭巡回办案规定:
一、巡回办案的案件受理范围。
下列民商事案件,人民法庭可以巡回办案:
(1)当事人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或者当事人年老体弱、行走不便的案件;
(2)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案件;
(3)案情简单、标的额小、争议不大、双方当事人可以迅速到庭的案件;
(4)在辖区内有一定影响,就地开庭可以起到很好的法制宣传和教育效果的典型案件;
(5)其他需要巡回审理的案件。
二、人民法庭可以在辖区乡镇政府、司法所等地方设置巡回审判点,巡回审判点应当公示方便群众联系人民法庭的方式。
三、人民法庭可以邀请诉讼联络员从事事务性便民工作。
四、对当事人因交通或行动十分不便的案件,可到巡回审判点以外的地方进行巡回审理。
五、易引发冲突案件或群体性案件不宜在巡回审判点审理,确有必要在巡回审判点开庭的,人民法庭应做好安全预防工作,防止突发事件发生。
六、人民法庭可以定期在巡回审判点开展立案、调解、开庭、接待群众来访等工作。
七、在坚持定期到巡回审判点开展各项审判工作的同时,还应不定期进行巡回审理。
八、在巡回审判点开庭审理应遵循庭审规范,开庭时审判场所应悬挂国徽,审判人员应身着制服。
九、巡回审理案件应当以适用简易程序为主,坚持着重调解原则,注重社会效果。
十、人民法庭巡回办案经分管院长批准可以使用专用车辆、便携式法庭设备和其他业务专用设备,并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司法警察参与巡回审理。
十一、人民法庭进行巡回审理应当严格遵守廉洁司法的有关规定。
驻点办案若干规定
为了落实司法为民要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本院根据基层法庭实际情况,制定如下驻点办案规定:
一、基层法庭应在辖区内除法庭所在地外设立驻点办案工作站,在人口较集中的行政村设立驻点办案点。
二、庭长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工,指定一名审判员负责一个驻点办案工作站。
三、驻点办案应遵循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执行、就地法制宣传的原则。
四、基层法庭应当通过发放宣传单、便民联系卡、张贴公告等方式将驻点办案的时间、地点、受案的条件、范围、联系电话等公之于众。
五、基层法庭可以在假日、集日到驻点办案,方便群众诉讼。
六、驻点办案一律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七、驻点办案主要运用调解方式,尽量采取简便做法,快立案、快审理、快执行。
求助首问负责制度
为了加强审判监督,改进审判作风,方便群众办事,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审判执法活动,树立国家审判机关良好的司法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一、法庭实行首问责任制,是指单位和群众来电或来访时,由所问到的第一位审判人员、书记员负责接待、办理或协助办理,并负责答复办理结果的责任制度。
二、在法庭立案室,法庭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庭长、法官及书记员轮流值班,值班人员为首问责任人。
节假日设立值班室,开通咨询热线电话,实行庭领导带班,干警轮流值班,值班人员为首问责任人。
三、首问责任人员职责
(一)负责接待单位和群众有关民事纠纷及其他纠纷的来访;
(二)负责对来访事项直接办理或转交后督促办理,并负责向当事人答复办理结果;
(三)负责解答来信来访或电话询问的有关问题。
四、首问责任制工作程序
(一)首问责任人以主动热情的态度接待每位来访人员,并向对方告知自己的姓名、职责和联系电话。
(二)认真听取来人来访来电的意见、反映的问题,做好值班登记。
(三)对来访和来电所反映的属于责任人本职工作范围的事项,应立即办理或解决,当时不能办理或解决的,应给来人讲明办理或解决期限,并在期限内负责答复。
(四)对来访或来电所反映的不属责任人本人本职工作范围,而属于本院工作范围的事项,应立即填写《来信、来访事项转办表》,转交主管副院长安排办理,并由责任人向来人给予答复。在有关庭、室办理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问责任人应负责督办。
(五)对来人或来电所反映的不属于本院工作范围的事项,应予登记,并向来人说明情况,告诉来人应向哪个部门反映或投诉,确属重大问题的,应向分管院领导汇报。
(六)首问责任人在所受理的事项办理完毕后,应及时收集整理或督促经办人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归档。
五、值班人员必须做到:
(一)坚守值班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开岗位。
(二)不私自调整值班。值班期间有事请假并经批准后,由庭长调整安排代班。代班期间所受理的事项,仍由原值班人员负责处理。
(三)接待遵守司法礼仪,热情礼貌,说话温和文明,做到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一把椅子,一杯茶水,一次说清办理程序。
(四)办事认真负责,值班登记字迹工整,记述情况清楚准确,并严格按首问责任制工作程序操作执行。
六、值班人员有违反本规定的,按本院考评方案有关规定处理。
人民法庭办案规则
为建立公开、公正、高效、有序的案件运行机制,实现对人民法庭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法庭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一章人民法庭的职责
第一条人民法庭负责辖区内民商事案件的审理。
第二章审判案件流程
第一节立案
第二条所有案件一律由立案庭统一登记立案。人民法庭对当事人的起诉材料应当进行审查立案,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当即决定立案,不能当即决定的,在7日内口头答复或书面裁定。决定立案后向立案庭领取案号。
第三条案件立案一般由书记员审查后,交由庭长审批决定。
第四条立案时应详细了解当事人的通讯地址、身份证复印件、电话,并记录在卷。
第五条当事人因经济困难申请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的,承办人提出意见报庭长审核,由分管的院领导审批。
第二节排期、送达
第六条案件立案后,人民法庭应排定开庭时间、地点和适用程序。
第七条人民法庭对民商事案件主要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疑难复杂的或按规定应当使用普通程序的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第八条简易程序审理的民商事案件一般在立案后2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审理的民商事案件一般在立案后45日内开庭。
需要鉴定、评估、审计、勘验、追加当事人、审查管辖权异议等案件的开庭,可不受上列时间的限制。
第九条立案后二日内庭长排定案件的主审法官。合议庭人员由法庭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
第十条法庭应在立案后五日内向被告、第三人送达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
第三节庭前准备
第十一条当事人立案时申请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由庭长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应在48小时内予以保全。
第十二条当事人申请先予执行并已提供担保,由庭长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报分管院长批准后作出裁定,裁定生效并经当事人申请执行立案后,交由执行局执行。
第十三条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应在十日内作出裁定。
第十四条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应于开庭前三日进行公告。
第四节审理、裁判
第十五条主审法官应按排定的时间、地点和程序开庭审理案件。
第十六条原指定的主审法官因特殊原因需变更的,由庭长在本庭重新指定主审法官;庭长的变更由分管的院领导或审判委员会决定。
第十七条主审法官在开庭前发现应追加当事人或其他事由,因此不能按期开庭的,应重新排定开庭时间、地点。
第十八条开庭前经审查发现已立案件不符合立案条件,应裁定驳回起诉的,由主审法官作出裁定。
第十九条第一次开庭后,主审法官认为案情复杂需转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在五日内提出书面意见,经庭长审核,并指定合议庭成员,报分管院长批准后,重新确定开庭时间、地点。
第二十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商事案件和当庭宣判的裁判文书由主审法官签发。普通程序审理的民商事案件裁判文书由庭长签发,庭长与合议庭意见不一致的,报分管院长决定。
第二十一条对需再次开庭的,按下列规定确定开庭时间:
(1)因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一次庭审不能按期结束的、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不到庭并需再次开庭的,一般在前次休庭后15日内再次开庭。
(2)因当事人提出反诉或需追加当事人的,一般在前次休庭后35日内再次开庭。
(3)因需鉴定、审计、中止或延期审理的,一般在鉴定、审计结论生效或恢复审理后的10日内开庭。
第二十二条再次开庭的时间、地点由主审法官决定,并尽量当庭送达再次开庭传票。第二十三条案件确因特殊情形需延长审限的,主审法官在审限届满前15日内报分管院长批准。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提出上诉的案件,承办人应在收到上诉状或接到立案庭通知后十日内将全部案件材料移送立案庭。
第三章案件执行
第二十五条执行案件由法庭交执行局统一执行。
第四章管理监督
第二十六条主审法官在案件结案后二日内报结,书记员于法律文书送达后二十日内装订、归档。
第二十七条裁判文书生效后由该案主审法官或书记员负责开具《法律文书生效证明书》。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规则所称日为工作日,节假日顺延。
第二篇:社会法庭制度
新中镇社会法庭法官值班制度
一、社会法庭的社会法官实行轮流值班制度。
二、社会法官轮流值班每班不得少于二人。
三、社会法官值班时间原则上为正常工作日,地点在社会法官工作办公室。
四、社会法官值班时应当热情接待群众,不得进行与其职责及社会法庭事务无关的事情。
五、社会接待群众、调处矛盾纠纷应当认真做好登记。
六、社会法官值班中遇到重大疑难问题,如有发现不安定因素,足以影响社会秩序的,应当立即向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报告,必要时将纠纷交由其他机关处理。
七、社会法官值班时不得无故脱岗,并严格遵守社会法庭的其他工作纪律。
八、法庭法官违反值班制度,由社会法庭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批评意见,或建议选任机构取消其社会法官资格。
新中镇社会法庭议事制度
一、社会法庭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集社会法官协商议事,每月至少两次。
二、议事要坚持民主科学决策的原则。社会法庭人员和邀请参加的法院中心法庭人员、综治办人员、司法所人员等人人平等,要公平采纳任何人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对经常性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及其重大问题要坚持民主讨论,集体作出决定。
三、法庭成员平时要深入基层,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议事会上发表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对调解的问题要有鲜明的态度。
四、议事内容包括:讨论某一纠纷的处理情况;总结、交流调处纠纷的经验和做法;学习、讨论有关法律、政策;为社会法庭日常工作顺利开展建言献策等。
五、议事会可以由社会法庭负责人召集,也可以由常驻社会法官轮流召集,可邀请法院中心法庭或镇综治办、司法所人员参加。
六、对议事内容要做好简要记录并保存。
新中镇社会法庭处理纠纷与
诉讼衔接机制
一是实行联系会议制度。法院与社会法庭各确定1名联系人,定期召开联系会议。主要是双方适时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明确各自工作目标;交流工作信息,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存在问题;讨论有关指导工作的重大决策。
二是实行指导培训制度。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以庭代训的方式,加强对社会法庭的业务指导。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系统授课、专题讲座,主要讲解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等知识以及调解方法、技巧;以庭代训方式是对一些典型案件,法院到各街镇村居就近开庭,组织社会法官现场旁听,或者选择一些典型案件,邀请社会法官到院旁听,使社会法官观摩调解技能,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素养,提高他们识别证据、认定事实和组织调解的能力。
三是实行信息沟通反馈制度。法院对于涉及社会法庭评判书、调解协议的的案件,无论是确认还是判决变更、撤消或被确认无效,都要及时将审理信息反馈给社会法庭,以便共同做好这类调解工作。对社会法庭调处不成功的纠纷,及
时派出审判人员进行指导或参与调解,将社会法官情况熟和法院审判人员业务精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法庭和人民法院调解的优势互补。
四是实行疑难案件会诊研讨制度。社会法庭遇有疑难复杂纠纷难以处理的,可以及时与法院联系人和法院具体负责社会法庭指导工作的业务部门取得联系,请求对疑难案件进行会诊。法院在“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的前提下,可以就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咨询,实现双方在纠纷解决机制上的互补与协调发展。
五是实行优先选任社会法官担任人民陪审员制度。对素质较高的社会法官,由法院提请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定程序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参与诉讼案件审理及一些辅助性工作。
六是实行跟班学习联调制度。社会法庭可以有计划经常性地选派社会法官到法院各业务庭室、基层法庭跟班学习,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体会审判人员处理纠纷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其办案能力和调解技能。
七是实行评比奖励制度。由人民法院和社会法庭当地乡党委、政府定期对社会法庭工作进行评比。对工作表现突出、工作成绩显著的社会法庭和社会法官进行表彰和奖励,及时
宣传典型案例和先进事例。
第三篇:法院法庭“三重一大”制度
法庭“三重一大”制度
为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确保“三重一大”(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制定)制度的贯彻落实,推进法庭民主集中制建设,促进法庭民主、科学和规范决策,结合法庭实际,现制定本实施办法。
1、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需要向院党总支报告的内容:
(1)贯彻执行上级决定、指示和一个时期布置工作的完成情况;
(2)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3)法庭干警的思想、作风建设情况;(4)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工作部署、撤销和调整支部书记;(5)职工队伍建设、职工思想动态方面的重要情况;(6)干部、党员严重违纪、犯罪问题;(7)上级领导指示的办理结果。
2、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
法庭党支部对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经过党支部集体讨论作出决定。集体讨论的范围有:
(1)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委的决议、指示的主要措施;
(2)党支部工作计划、总结、重要的请示、报告;(3)法庭干部的培养、教育等;
(4)党的建设、党风党纪、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3、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制度
法庭业务重要工作情况,法庭党支部内重要工作情况,应当进行通报,通报内容包括:
(1)贯彻执行院党总支决议、指示的落实情况;
(2)干部的培养、教育、考核情况;
(3)党风党纪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情况;
(4)内部管理方案、重要工作制度的制定和废除;(5)法庭党风廉政建设;(6)法庭干警请销假情况;(7)法庭审判工作情况;
4、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制定
法庭大额资金使用必须按照旗法院规定经过院领导的批准,方可使用。
第四篇:论美日法庭通译制度
論美國法庭通譯制度及對台法制之反思
一、前言
當審判中發生有語言障礙之情形時,有權運用正確與有效的通譯是獲得公平審判所不可或缺的要件,而這不僅僅是基本人權,更是國家的當然義務。臺灣地區的法院組織法第九十八條即規定:“訴訟當事人、證人、鑒定人及其它有關係之人,如有不通國語者,由通譯傳譯之。”但是現實的狀況,卻是法院的通譯“既不能譯,也不會通」”,在法庭上的工作只是負責按下答錄機或轉交證物。真正遇到需要通譯的狀況時,往往是由職司逮捕的外事員警,直接擔任所捕被告之通譯,或是把陪同當事人出庭的社工人員凹來當臨時翻譯,甚至是一般臺灣社會中經常使用的台語、客語,也時常發生雞同鴨講的狀況。因此在臺灣民間司改會所作的歷次法庭觀察紀錄中即發現,觀察者普遍都對〝通譯〞的存在提出質疑。事實上,通譯的即時直譯能力、對法律術語的理解能力乃至於角色利害衝突回避等問題,在在影響到當事人是否能獲得公平之審判,然而,臺灣司法行政當局卻未正視此一問題,使得法庭通譯淪為聊備一格的法庭裝飾,浪費公帑。司法應該以人民的需求為本,臺灣是一個多元社會,司法有必要徹底檢討現行的通譯問題,落實改革,以保障各族群在司法上的權益,展現對多元族群的尊重包容。
當常民不懂法令,一切保護他們的法律,對他們毫無作用;當庶民不會說統治者的語言,只有被壓迫的份;當常民不會說法官、律師的語言,就不能在法庭上說出他們的痛苦(通常是權利受到侵害所引發)和希望(希望如何解決問題或如何賠償的訴求),這些文字與語言所造成的社會原因原本就是社會上弱勢族群之所以容易遭受壓迫的關鍵因素,理論上,法院是個權利遭侵害可開始請求救濟的好地方,然而這些因素將隨著實務上法庭通譯制度之形同虛設,更加深這些相對弱勢族群的弱勢處境。通譯制度不彰問題相較於其他刑事、民事訴訟制度看似瑣碎,其實除了涉及人民最根本之訴訟權利,更涉及法律體系背後政治、語言、文化霸權的傲慢心態。本期專題希望能藉由通譯問題多方面的探討,喚起臺灣人在重新面對多元文化的社會現實的同時,來要求我們的司法體系與法曹專業社群更敏感地面對一向不受重視的「語言上的少數」(linguistic minorities)的權益。
而臺灣地區“憲法”中規範保障人身自由,第8條規定人民身體之自由,非經司法或員警機關依法定程式,不得逮捕拘禁,非由法定程式之逮捕、拘禁、審問、處罰得拒絕之。第16條關定人民有訴訟之權,基於該條,大法官解釋釋字第442號及418號均肯定人民有受公平審判之權,釋字第384號解釋曾就檢肅流氓條例因妨礙被移送人之詰問證人之權利及妨礙法院發現真實而宣告其無效。
雖然“憲法”雖未提及法院應為言語障礙者指定通譯,然而多數法律諸如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行政法院組織法等皆提及通譯之使用,只是其效力各有所不同。例如民事訴訟法強制通譯之使用,而刑事訴訟法則規定使用通譯是屬於法院之職權,換句話說,法官在刑事案件中,發現被告為言辭障礙 之人,仍可不用通譯。
根據1993年11月24日臺灣聯合報報導中,殘障聯盟表示應推動修改刑事訴訟法之規定,將「得」改為「應」以落實通譯之使用,但此項建議應擴及於審判前逮捕羈押或搜索,在1994年8月26日聯合報中當時的陳水扁立委曾建議修改刑事訴訟法,以強制通譯之使用,而臺灣刑事訴訟法制度對於法庭通譯的要求,低於世界人權的標準。
臺灣人權促進會會長黃文雄在1999年6月27日發表的〈參照國際人權標準的評析與建議〉一文中指出言語障礙者要求通譯員的權利,應該包括將被告的陳述翻譯給法庭明瞭,以及將法庭進行的程式翻譯給被告知道,目前在臺灣法庭中的通譯,通常都只有將被告的證詞翻譯給法官明瞭,這顯示出法院將通譯的角色認定為協助法官調查事實真相,而不包括協助被告參與案件之審理。
二、美國法庭通譯的情況與制度規範
〈一〉美國法庭通譯的情況
美國憲法保障個人有享有正當法律程式的權利,正當法律程式規定於美國憲法第5條及第14條修正案,如同美國語言學者剛薩雷茲〈Roseann Duenas Gonzalez〉所稱,法庭通譯是一項執行公正的工具,使得正當法律程式保護語言障礙者如同保護其他一般人相同,因此,法庭通譯其重要性不僅在事實發現上,也在保障被告人權上得到彰顯。
美國憲法第5條與第14條修正案及多項最高法院之判決均規定,刑事被告應受正當法律程式之保護,而正當法律程式在《黑氏法律辭典》中的定義為:「刑事被告的基本權利也是公平審判之要件,其中包括被告應知曉所被控之罪名,被告應有詰問控訴者、被告提出對自己有利之證據、被告在刑事程式最早階段應被告知其在憲法上之權利、被告請求律師協助、被告得免自證其罪等之權利。
故法院應指派通譯給不瞭解英文之人或瘖啞人以保護其在憲法上所享有之權利,而在憲法上所享有之權利計有1.被告有權得知自己被控之罪名〈第6條修正案〉2.被告有權詰問控訴者或證人以及對法官及陪審員提出對自己有利之證據〈第6條修正案〉3.被告有權避免自證已罪〈第5條修正案〉4.被告有權在所有被羈押訊問時間內,要求律師在場〈第6條修正案〉5.被告有權在最早的刑事階段中,被告知其憲法上的權利。
而這些基本人權也適用於外國人,另一項關於語言障礙之被告在憲法上之議題則是有關其受審之能力,而標準則在於該語言障礙之人是否具有相當程度之理解能力與其律師溝通時,以及其是否能瞭解所控訴他的刑事程式。此外在應提供通譯而未提供通譯時,也可能違反美國憲法第4條修正案之規定,第4條修正案保護人民不受非法搜索和羈押,而原可能為非法搜索,卻可能因當事人之同意而成為合法,唯該同意之給予,必須由被搜索者自願並充分瞭解的情況下方為有效,搜索的範圍必須限定在同意之範圍,倘若無適當的通譯,被告無充分瞭解為 何被搜索進而無法志願給予同意,也就是該同意是否有效恐怕有所疑義。
美國憲法雖然保障人民上述權利,然而美國屬於多語系多種族的國家,到1990年代為止,美國仍有12.6%的人在美不使用英語,而美國在1978年前,法庭通譯之使用是屬於法官的許可權,並非強制,而其翻譯品質亦多無法保證,到1978年為止,只有一項聯邦法院判決規定,倘若被告為貧困語言障礙者,法院必須通知被告有要求使用通譯之權,語言障礙者的被告上述之憲法權利直到197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庭通譯法》方獲得保障。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在被告因為不通曉英語之人,而下級法院又未指派通譯的上訴案件中,會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被告是否有律師,假如有的話,被告是否能和律師溝通。
2.該不通曉英文之被告是否有律師協助,如果有的話,該被告是否能與律師討論案情。
3.被告是否有足夠的英文能力來瞭解所聽到之證詞,所控之罪名以及所可以享有的權利,或是他對程式任何部分的瞭解,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4.被告在詰問過程中是否瞭解並能回答問題。
5.被告是否告知審判法院也需要一個通譯,使他能瞭解整個刑事程式的進行,或是該審判法院應瞭解該被告對審判理解能力,因為語言障礙,而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
6.起訴書或是其他重要文件是否有譯為被告所瞭解的語言。7.被告是否確實因他不能瞭解程式的任何部份而權利受損。8.被告是否明知並自願地放棄使用通譯的機會。
而在有通譯提供的場合中,聯邦上訴法院則會審查下列問題,以確保刑事程 序是根本上的公平:
1.該通譯是經認證〈certified〉或是合格的〈Qualified〉通譯? 2.該通譯是否能力足夠〈Competent〉且抱持公正性(Impartial)? 3.所為之口譯大致上〈Generally〉都是正確的?
4.被告是否及時通知法院該通譯不適任(Deficient qualification)或不公正;被告是否對通譯的誤譯〈Lack of accuracy〉提出及時的抗議?
根據上述問題,聯邦上訴法院則會具體審查上述問題,以確保刑事程式的公平性。
〈二〉美國法庭通譯法律之制度規範
1978年美國國會通了《法庭通譯法》規定強制使用通譯的場合,該法規定於刑事案件中或美國政府為一造之民事訴訟,如果主審法官決定而當事人或證人為不通曉英文或是瘖啞人,以致於不能瞭解程式之進行,從而無法與其律師或法官溝通時,法官應使用具通譯證照之通譯,如果沒有具有通譯證照之通譯可用,則法官應使用適用之通譯。
剛薩雷茲〈Roseann Duenas Gonzalez〉指出制訂《法庭通譯法》之兩個重點 處在於:1該法首先承認被告瞭解程式進行以及與其律師溝通之需要和權利,從而得以完全參與自己案件之防禦2.該法承認對翻譯品質的要求以及要求通譯證照制度的施行,此項規定增加大家對通譯角色重要性的瞭解,進而維護語言障礙者的基本權利。
考慮《聯邦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法院得決定通譯的使用,決定使用通譯之權仍掌握在法官的手中,若主審法官認定當事人或證人為不通曉英文或瘖啞人,以致不能瞭解程式之進行從而無法與其律師或法官溝通時,法官必須使用通譯,換言之,決定當事人或證人是否為不通曉英文或是瘖啞人是法官的職權。
此外1978年法案傾向使用逐步口譯為原則,而以使用同步口譯與摘要口譯為例外,而1988年法案則以同步口譯為原則,以使用逐步口譯為例外,至於摘要口譯則省略不用。1988年修正法案在本質上已宣告摘譯的方式不適合司法口譯〈judicial interpretation〉,進而加強了原法案的基本原則,但美國洛杉磯高等法院通譯手冊中也規定,法官與律師就一般程式〈general procedure〉之討論,或是關於鑒定人冗長之證詞,而摘譯要比同步口譯快速,經被告請求,律師與法官同意,可以使用摘譯,摘譯是否應在特殊情況下研究則後世研究者可以繼續研究。
三、結論與對台法制發展之反思
根據多項國際公約對於語言障礙者都有保護的規定,在《世界人權宣言》中第7條規定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並有權享受法律的平等保護,不受任何岐視。第10條規定人人完全平等地有權由一個獨立而無偏倚的法庭進行公正和公開的審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也規定,人人完全平等有權享受下列最低限度的保證1.迅速以一種他懂得的語言詳細地告知對他提出的指控之性質和原因2.有相當時間和便利準備他的辯護,並與他自己選擇的律師聯絡,3.出席受審並親自替自己辯護或經由他自己所選擇的法律援助進行辯護,如果他沒有法律援助,要通知他享有這項權利,在司法利益有此需要的案件中,為他指定法律援助,而在他沒有足夠能力償付法律援助的案件中,不要他自己付費4.訊問或已經訊問對他不利之證人,並使對他有利的證人在與對他不利的證人相同的條件下出庭和受訊問5.如他不懂或不會說法律上所使用的語言,能免費獲得譯員的協助。至於《歐洲人權公約》第6條第2款也有相同的規定,諸如此類的規定早在美國的《人權宣言》中就已存在,《美洲公約》第8條也同樣規定言語障礙者如果沒有辦法使用法庭所規定之語言者,得請求法院免費提供通譯。
由上述各公約可知言語障礙之被告,使用通譯是公平審判中不可或缺的要件,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這是強制的義務,這些基本權利源自於個人,而非國家,國家自不可以用主權的概而否定言語障礙者之基本人權,也就是言語障礙者可要求通譯的使用。
而根據美國法庭通譯制度,對於通譯,所要面對除了是語言霸權主義外,更是一個專業獨立之職權與工作專案,故筆者對於通譯的建議是: 1.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應該注意利害衝突回避原則。
2.通譯應增加不同的語系,加強翻譯人才的甄補。3.4.5.6.針對不同案件的性質,整理出需要通譯的案件專案,並作一調查統計 建立通譯人才的遴聘名冊。充實通譯之經費預算。
實施通譯人才的培訓:對於培訓的項目包括對法律知識、法律術語、訴訟程式之認識、執業倫理、個別文化差異認識等。7.增加法官與律師對於通譯工作職務的認識。8.建立獨立運作之通譯協會。
而對於臺灣地區司法行政當局卻未正視通譯重要性,使得法庭的通譯淪為聊備一格的法庭裝飾,浪費公帑。司法應該以人民的需求為本,臺灣是一個多元社會,司法有必要徹底檢討現行的通譯問題,落實改革,以保障各族群在司法上的權益,展現對多元族群的尊重包容。
第五篇:法庭辩护词格式
法庭辩护词格式
法庭辩护词的主要结构:一般由前言、辩护理由、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前 言
主要三项内容:
一、申明辩护人的合法地位
二、讲辩护人在出庭前进行了哪些工作
三、讲辩护人对全案的基本看法。
辩护理由
是辩护词的核心内容,辩护人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所要阐明的主旨。
被告人的行为事实→对照有关的法律规定→论证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应该予以减轻甚至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意见和根据。
因此,通常是要围绕是否构成犯罪,属于何种罪名,有无从轻的法定条件以及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问题展开辩论和论述。
结束语
是对辩护词的归纳和小结。
一是辩护词的中心观点
二是向法庭提出对被告人的处理建议。
辩护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