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备课制度
学校备课制度
一、个人超前认真钻研教材
二、集体备课
㈠、地点:各学部教师办公室或集体备课室
㈡、时间:文、理科不同时,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㈢、负责人:备课组长
㈣、一般程序及任务
1、质疑问难,研讨下周所教的教材;
2、研讨下周每节课如何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自学,达到五个“统一”:⑴、统一进度(划分课时);⑵、统一学习目标;⑶、统一思考题和检测题;⑷、统一课堂作业;⑸、统一教学过程。
3、研讨如何突破难点:学生看书练习后可能出现哪些疑难问题或错误,学生更正、讨论后还有哪些问题难以解决,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讲(补充、纠正、拓展,即走出教材,指导运用,提醒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三、个人写教案
根据集体备课定下的路子(框架),写过渡语等,充实内容,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案。
四、审阅
1、星期五之前,学部教务处审阅写好的下周教案。学部校长要检查审阅情况。复习阶段(中考、高考前及期末考试前)要求每天写好第二天的教案,学部教务处审阅。
2、如教案不合要求,则重备,重送审,并作出记录。
五、复备
上完课后,写好教后录(讲课后的体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训,积累资料。
六、考核、评比方法
1、学部除教务处审阅教案外,定期组织教师互阅教案,评选优秀教案。评选结果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条件之一。
2、校长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学部教案,列入对学部师德考核。
第二篇: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燕壁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备课是讲课的必要准备。它能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克服盲目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的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办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
二、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合作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实现1+1>2的效果。
2、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本着从实际出发,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为提高教师素质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3、研究性原则。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位教师都争取成为研究型教师,使备课组成为研究型的教师群体。
4、经常性原则。每周活动两次。各学年周一备数学;周三备语文。各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时间定为每周三。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三、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
集体备课遵循“确立备课主题——个人主备——集体研修——形成教学预案——课堂实施——反馈与反思”的备课过程。
1、个人主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修。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备课组教师要对备课内容认真进行钻研,要做到“六备”,即备课程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检测。提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4、使集体备课形式多样性。为充分发挥学校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有效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实行同校内跨学科备课、同学科跨学校备课;同课教师分别备课,再集中时间说课、交流;备课组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设计课堂教学,再由实验教师自主上课,形成学习共同体。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
5、
第三篇:学校备课制度(六页)
学校备课制度1
一、个人超前钻研教材
要学生练的、背的,教师先练、先背。
二、集体备课
(一)地点:教师办公室或集体备课室。
(二)时间:文、理科不同时,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三)负责人:备课组长。
(四)一般程序及任务:
1、质疑问难,研讨下周所教的教材;
2、研讨下周每节课如何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自学,达到五个“统一”:(l)统一进度(划分课时);(2)统一学习目标;(3)统一思考题和检测题;(4)统一课堂作业;(5)统一教学过程。
3、研讨如何突破难点:学生看书练习后可能出现哪些疑难问题或错误,学生更正、讨论后还有哪些问题难以解决,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讲(补充、纠正、拓展,即走出教材,指导运用,提醒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三、个人写教案
1、根据集体备课确定的路子(框架),充实内容,写好过渡语等,形成能指导学生有序、紧张、高效学习的教案。
2、不得以讲授提纲(教学内容的要点)或思考题代替教案。
3、刚毕业的新教师可用师傅(老教师)的教案,但必须坚持先听师傅的超前课,再自己去上课。
四、审阅
1、星期五之前,学部教务处负责审阅下周教案。学部校长要检查审阅情况。复习阶段(中考、高考前及期末考试前)要求每天审阅第二天的教案。
2、如教案不合要求,则重备,重审,并作出记录。
五、复备
写好教后录(讲课后的体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训,积累资料。
六、考核、评比方法
1、学部除教务处审阅教案外,定期组织教师互阅教案,评选优秀教案。评选结果作为考核,奖励教师的条件之一。
2、校长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学部教案,列入师德考核。
学校备课制度2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办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
二、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浓厚教研氛围。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三、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提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的规划。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针对性要强。
4、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六、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
1、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各年级指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2、明确时间。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学期初各学科要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每两周开展一次。
3、领导参与。为使全体教师重视集体备课,学校将加大行政人员参与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学校领导对备课组的指导,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资料积累和加强考核。备课组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文字记载。学校将对围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备课组集体备课文档材料的质量、公开教学研究课的质量、对学科集体备课进行考核,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集体备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全面提升课堂
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具体考核细则。
(月考核中占10分)1、按时制定备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安排落实各项活动。若未达要求1次/人扣1分。
2、认真准时参加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每2周一次,及时完成活动记录。若无故缺席或不认真记录扣2分。
3、在教案实施之前,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可以在集体备课稿上调整,无调整意见扣2分。
4、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未评上职称的教师要手写教案。未达要求扣3分。
第四篇: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1
课前备课遵循三个步骤:
个人备课
1、钻研课标和教材:掌握课标的要求中,明确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实现整体目标中地位作用和要求。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科学、思想内容和内在联系明确重点、难点、“三维目标”落实要求。阅读有关参与资料,了解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当地建设实际,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展知识面。
2、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对象的共性和个性学情(如学习目的、兴趣、基础、难点、疑点、自觉能力等),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少,深浅和进度的快慢,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4、补充、删减或改进实验和练习、作业,并实地演作一遍。
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
2、集体备课由学科年级备课组长主持,要求做到“三定”:定时、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3、集体备课时间每学科每周不得少于二课时。
4、集体备课的任务是经过充分研究讨论,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统一课时安排。研究教材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法;研究教法,交流经验;选择练习及作业题。
5、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老带新、新促老”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和锻炼骨干教师的基础。
制定课时计划(教案)
1、上课前每课时必须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教案,作为上课的依据。无教案不能上课。
2、每个教案都要求至少在授课的两天前完成。
3、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编写情况,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4、教案的格式不强求一律,要体现各学科的特点。
5、每节课的.教案应体现出以下几项内容:授课班级、时间和课题;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和教育等几个方面);课的类型和结构步骤;教学各环节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上练习与课后作业;板书设计;课后记记载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如:如何科学地传授基础知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增强教学的思想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表达能力;如何指导学习方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等。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2
集体备课是以学科组为单位,对所教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获得最优教学方法的一项教研活动。它作为个人备课的超前备课,以此补充个人在处理教材中的疏漏。发挥集体的知慧,选择最佳教法,研究最佳学法。同时强化教师之间密切配合以达到水乳交融、整体优化的目的。
一、集体备课的要求。
1、集体备课每周一次,星期六下午,每次1.5小时。凡是教学人员一律参加,学校领导分别深入到各年级组与教师一同备课。
2、集体备课的内容做到超前一周并写成书面材料交教导处。
3、集体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先解说,再讲解,然后其他人员根据中心发言人的观点、方法展开讨论研究,同时要做好记录。
4、集体备课要有时间保证。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请假扣0.5分,旷课扣2分。对集体备课认真,有独到见解的视其成果大小予以奖励。
二、所备内容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标、教材: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以教材和教参为依据,明确课标要求在教材、教参中的体现,同时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2、备知识的前后联系:必须注重研究知识的系统性,理清知识纵向发展的脉络,横向发展的连接点。这样才能在对某一知识处理时,设计出前有铺垫、后有渗透的教学方案。
3、备学生的知识储备:了解学生对新知有关的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旧知需要进行复习、铺垫。
4、备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原有的教学经验、预测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哪些地方容易“滑倒”,教师就在哪些地方铺上“稻草”,做到未发而预。
5、备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关键;从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所处地位的宏观考虑,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把握准确以及如何突破。
6、备教学方法、学法及媒体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为教学目标的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清本单元(或课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选择什么媒体能适合你所用的教法,所采用教法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同时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提高自觉性,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怎样的功夫。
7、备课堂教学程序及媒体的运用:要配合教学媒体的演示备清教学的每个程序,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环环相扣,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
8、备练习及家庭作业的设计:练习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要有度,严禁照本宣科。
9、备一节示范课:这节示范课可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由全组人员共同讨论、研究而推出的一节示范课,并由教研主讲人上课,课后全组评课。
10、开展集体备课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高广大教师的备课能力,而且能促进教师深入探讨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研、教学理论水平。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3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办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
二、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浓厚教研氛围。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三、集体备课的过程管理。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提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的规划。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针对性要强。
4、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六、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
1、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各年级指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2、明确时间。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学期初各学科要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每两周开展一次。
3、领导参与。为使全体教师重视集体备课,学校将加大行政人员参与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强学校领导对备课组的指导,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资料积累和加强考核。备课组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文字记载。学校将对围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备课组集体备课文档材料的质量、公开教学研究课的质量、对学科集体备课进行考核,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集体备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全面提升课堂
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具体考核细则。(月考核中占10分)
1、按时制定备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等学校要求的相关材料,安排落实各项活动。若未达要求1次/人扣1分。
2、认真准时参加备课组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每2周一次,及时完成活动记录。若无故缺席或不认真记录扣2分。
3、在教案实施之前,教师要结合实际进行二次备课,二次备课可以在集体备课稿上调整,无调整意见扣2分。
4、青年教师必须写详案,未评上职称的教师要手写教案。未达要求扣3分。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4
为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适用范围
全镇小学、幼儿园的任课教师。
第二条
备课内容
1.备课标。深入学习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教材在开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立德树人等方面的要求。
2.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遵循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把握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备学生。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根底、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因材施教,使教学切合学生实际。
4.备方法。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发挥教学特长,形成教学特色。
5.备教具。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或制作教具,标准使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学科教学。
6.备板书。深入把握教材,抓住中心,理清脉络,用简洁的文字或图形,呈现重点内容,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
7.备作业。执行国家减负规定合理安排作业,把握好难易程度,精
心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第三条
备课要求
1.集体备课安排做到“三定〞。
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开学初,各备课组要认真制订集体备课方案,做好全学期的`集体备课工作安排。
2.集体备课过程做到“四有〞。即有主讲、有研讨、有共识、有成效。
3.集体备课效果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流程、统一板书设计、统一作业训练。
4.集体备课形式:中心校级分为思政组、体艺组、语文组〔低于组、高语组〕、数学组〔低数组、高数组〕、英语组。村校级分为思政组、语文组〔低于组、高语组〕、数学组〔低数组、高数组〕、英语组。
第四条
研讨重点
1.如何实现教学目标;
2.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3.如何拓展使用教材。
第五条
组织实施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要成立集体备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和指导开展备课活动,使集体备课活动卓有成效。
2.健全备课小组。各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建立健全备课组,选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制订学期集体备课工作方案,分配备课任务。
3.形成备课初案。每位主备人根据分配的备课任务,认真研读课标、
教材、参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备课初案。
4.集体研讨定案。备课组教师按照集体备课要求进行研讨,达成共识,主备人对备课初案进行修订,形成定案。
5.合理使用定案。教师采用定案进行授课,可以结合个人教学风格,对定案补充完善。
6.强化检查落实。每位教师每学期参加集体备课的次数不少于6次。讲求工作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学校领导小组要定期进行催促检查,强化评价教案质量,注重融体备课成果,形成校本教研共享资源。
第六条
考核方法
1.集体备课成效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
2.集体备课效果纳入各级教学名师、教育科研先进、教学成绩优秀奖等评选条件。
第七条
执行解释
1.此制度从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镇小学、幼儿园执行。
2.此制度解释权归中心小学教导科研处。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5
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制度(试行)。
1、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均实行集体备课,特别是六年级的复习课更应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2、各年级段均设一名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负主要责任,起组织、指导、督促检查、记录情况作用。
3、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做到计划落实、课题落实、人员落实,任何人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向备课组长请假。每期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见附表的具体安排。
4、集体备课时间须讨论两周内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各教师在备课本上作好讨论情况记录。
5、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活动讨论意见等,单周五前上交教导处检查。
6、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五备”:备大纲(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7、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第五篇: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制度(试行)。
1、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均实行集体备课,特别是六年级的复习课更应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2、各年级段均设一名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对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负主要责任,起组织、指导、督促检查、记录情况作用。
3、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做到计划落实、课题落实、人员落实,任何人不得迟到、缺席,有特殊情况须向备课组长请假。每期的集体备课时间、地点见附表的具体安排。
4、集体备课时间须讨论两周内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各教师在备课本上作好讨论情况记录。
5、备课组长要认真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活动讨论意见等,单周五前上交教导处检查。
6、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五备”:备大纲(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7、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人进行说课,并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然后由参加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由备课组成员对讨论的意见进行整理,根据自己的教学形式和特色,在备课本上形成整合性的集体备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