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赋予人以内在自由《自由作家》观后感

时间:2019-05-12 02:0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应赋予人以内在自由《自由作家》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应赋予人以内在自由《自由作家》观后感》。

第一篇:教育应赋予人以内在自由《自由作家》观后感

BE3赵晶晶

所选材料:电影《自由作家》

关键词:内在自由

教育应赋予人以内在自由

电影《自由作家》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中的女老师艾琳从事的第一份教育工作,就是在威尔逊学校担任英文老师。与普通的校园不同,威尔逊学校里面充斥着暴力与斗殴,不同种族的学生喋血街头只是家常便饭。学生们只能一心想着活命,老师们更没功夫理会这些来自底层的孩子的死活。而艾琳又被分配到学校里糟糕透顶的班级里担任老师。203班有着给老师们带来噩梦的学生:他们虚度光阴,消磨时辰,把学校当成18岁之前的游乐场;更混乱的是,学生们来自社会里的不同种族和各类底层阶级,有非裔美国人、拉丁美洲人、亚洲人,他们分帮结派互相斗殴。艾琳想方设法让仇恨远离孩子们的心,消解他们之间的敌意,她突破了学校系统中的守旧势力,用自己的教学方法把一群原本自暴自弃、非常沮丧的青少年教育成为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她自己选定教学教材,组织活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教学工作上,甚至最后影响到了自己的婚姻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到了西塞罗的名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然而威尔逊学校的情形恰好与之相反,他们的教育就是全力做一件事情,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威尔逊学校的老师们怨恨综合教育制度,因为学校里面的学生“鱼龙混杂”,教学质量一落千丈。对于这种现状,学校的老师们把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为成绩优异的白人学生提供丰厚的教学资源,然而对于其他种族的学生不予管理,就连发给他们的教材都是旧书,认为他们不配用图书馆的书籍。老师们认为其他种族的学生道德低下智力平平,最终也会辍学,所以根据现实,决定破罐破摔。老师们的目的无非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的名声,所以就以学习成绩为目标塑造学生。这样的教育是可悲的,因为老师们忽略了学生们内心的诉求,对于所谓的“问题少年”采取了先入为主和以偏概全的态度,导致了师生关系不和,师生双方都认为在学校就是浪费时间。

BE3赵晶晶

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这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影片中艾琳老师教学的成功正是在于帮助学生们获得内在自由。孩子们跌入深渊的心灵是否无药可救,他们的未来能否在爱林的循循教导下重现曙光? 爱林的肩上承着千斤重担,她只有一本或者可以感化孩子的《安妮日记》,以及一颗热忱真诚的心,带领迷失的孩子找到明灯。她引导学生们写下日记,改变了学生们对人生的态度。如果没有她,也许他们全都进了监狱或惨死街头,但150位学生最后却全都顺利从高中毕业,其中很多还考上了大学。这种教育带给学生们的改变不仅仅是他们学习成绩的改变,更多的是他们在面对现实生活中外界的种族和阶层压力时,拥有了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也因此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正因如此,我认为帮助学生获得内在的自由,使他们在面对现实的压力时能够保持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教育所应该追求的目标,当学生们抛开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而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第二篇:《自由作家》观后感

《自由作家》观后感

这个星期四上午是我第一次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上课,我真实的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感觉。恰巧在下午我们看了《自由作家》这部电影,这让我想到了许多问题。

影片中的女主角的确是个非常成功的老师,她的成功我想主要归于两点。第一点是她对教育的热情。这里我不是想让大家学习她,因为对于一名准备走上三尺讲台的人来说,绝不缺乏对教育的热情。我是想说热情是需要“刺激”的,不是意志所能决定的。具体来说吧,女主角的一次次付出换来了学生们的一次次思考,一次次成长,一次次变化,同时学生们的一次次思考,一次次成长,一次次变化也带动了老师的热情,推动他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付出。但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是有滞后性的,学生不可能这么快接受,体会老师的用心,这就使得老师对教育的热情大大打折了。所以我认为好的教育体系不仅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也要保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热情!

第二点是女主角对种族平等的信念。从这一点来说,是社会背景给了她发挥才能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会有第二次。就拿我们现在的环境说吧,社会和谐,人人平等,社会主体没有较大的意识冲突,这就让我们缺少了信念的力量。试想把女主角放到我们现在的教育岗位上,发挥不了这种信念的作用,她还能那么成功吗?

从女主角身上我还看到了作为一名新老师的优势,她不会因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认为,不会被别人的教条困住,我想这也是本剧的闪光点吧。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被别人影响,冲破教条的人也不少,而不被自己的习惯,经验捆绑的人却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老师在执教前几年都会有自己厚厚的备课本,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说课方式。但社会是进步的,学生的喜好,接受能力是会变的。再回头看看那些执教五六年的老师,他们的备课本已经积上了厚厚的灰尘。不知道十几年后的女主角会不会也一样呢?

这部电影是感人的,但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个人认为这是个过去式,是个特例(特别的背景,特别的学生,特别的学校)。它只是再一次验证了教育问题上永恒不变的真理,那就是老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爱,才会有收获!

第三篇:《自由作家》观后感

10300720073—李振民—PTSS119005.01—英美电影思想解读

电影背后的人性纠葛

——观《自由作家》有感

摘要:电影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作为一部好电影,《自由作家》所涉及到的种族歧视问题,教育问题等问题背后,都隐藏着诸多人性的纠葛。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能敏感的捕捉到其背后对于人性的体现,并据此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体现一部电影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电影人性排斥接纳教育价值

一,电影的价值

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将活动的物体用摄影机拍摄到胶片上,再用放映机将这些画面投射到荧屏上,于是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就诞生了。到20世纪末的一百年间,电影已经逐渐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遣和娱乐的重要选择,也因此具有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乎,电影的作者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法吸引我们的视线,华丽的动作场面,新奇的科幻想象,唯美的爱情故事,或者是搞笑的喜剧元素,各种绳索将我们与电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观众在看电影时所经验到的几近真实的情境,绝对比阅读小说、观赏喜剧或欣赏人像画为甚,电影带给观众的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过程(很少人会对看电影感到厌烦),电影很容易就挑起观众的认同感。”1 这是我们喜欢电影的原因,同时也是电影的价值所在。无论我们观看什么类型的影片,最终体现出来的都是情感的波动。观看喜剧让我们开怀大笑,悲剧让我们伤心难过,励志影片让我们情绪激昂。或许我们并没有在意,但真正有价值的影片都或多或少的触及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个领域,当看到战争到来,国破家亡,我们感到伤痛;当看到善恶有报,和谐幸福,我们也会感到欣慰。这就是共鸣,是电影与人性的共鸣,只有产生了共鸣,电影的价值才得到了体现。

产生共鸣的下一个阶段就是进行思考。倘若我们走马观花,那么短暂的共鸣也只会是昙花一现,或一笑而过,或者短叹而过,我们内心的感受马上就会被忘记,一切也就都结束了。如果我们将这份共鸣保持久一点,将心里的情绪沉淀一下,思考一下,我们就可以看到电影1,[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电影的意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9-1P17

背后那些人性的纠葛,或许这与电影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比方说,看了《到梦空间》之后,我思考了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纠结,而避免了许多无谓的妄想;看了《金陵十三钗》,商女也知亡国恨,被她们感动地同时,也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对国家社会做自己应有的贡献,等等。哪怕最终这份思考也终将被忘记,但我们已经在这思考的过程中成长了。如果能从思考中得到些启发,那电影的价值可以说被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当然,作为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我们并不需要怀着纠结的心情来观看每一部电影,在这里只是说明一下如何理解电影的价值。

二,《自由作家》背后地人性纠葛

《自由作家》是一部涉及种族歧视,教育问题等多方面问题的影片,但我觉得它主要还是讲述了教育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其特殊性在于整个故事是发生在有着强烈种族歧视和帮派争斗的大环境下的。当然,一部好的电影多所表现的内容和说明的问题一定是多方面的,而各方面就其价值而言并没有优劣之分。下面就结合具体的剧情,讨论一下其背后地人性纠葛。

首先,我想谈一下人内心深处对外界的排斥。这种排斥恰恰就是《自由作家》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无论是不同种族之间的黑帮争夺,还是黑帮对于白人(包括艾琳)的痛恨和仇视,或者是学校领导对黑人学生的抵触和轻视,虽然表现形式和作用对象都不同,但其根源无一例外的都是内心深处的排斥。我想说的是,这种排斥不是某一个时代,某一种人群独有的,而是在任何人心里,任何时候都有的对外界的排斥,只是更多的时候这种排斥并未显露出来。我们虽然生活在社会这样的集体中,但更多时候考虑到的还是自我的感受和利益,当具有共同利益的人遇到一起,便产生了团体,就像电影中各个种族之间的圈子一样。所以哪怕只是一个外族的人走近他们的圈子,“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部落悄悄的侵入到另一个部落的领地,不带尊重,就好像是要宣布那是自己的领地,局外人是看不到这些的,但是我们能感觉到。”2 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内心对外部的排斥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于是逐渐演变成了暴力,他们只是以为暴力才能让他们生存,甚至不知道这种暴力的真正目的和由来,只是一种习惯和宣泄。而黑白两种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和抵触,更是使这种内心的排斥开始了恶性循环。彼此排斥的两者,白人瞧不起黑人,黑人痛恨白人,于是他们之间的排斥只会愈演愈烈。所以说,尽管电影《自由作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人内心对外界的排斥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这些矛盾的根源所在。

其次,与排斥相对的,我想谈谈理解和包容。“我们把我们由感性上所给予的符号而认 识一种心理状态,——符号就是心理状态的表现过程,称之谓理解。”3 电影中的理解开始于艾琳对她的学生们真的的关注,而所获得的回报,则是同学们对她的理解和支持。与排斥心理一样,对外界的包容和接纳同样是人性中本质的部分,不会随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而消失。而之所以大多数时候排斥心里并没有显露出来,正是因为我们内心对外界的接纳占据了上风。当不同的团体或者个人之间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他们之间的排斥就没有激烈的理由,而所谓排斥的不可抹杀性则仅仅是体现在区分单纯的空间独立而已,仅仅是这样的排斥并不会影响和谐的状态。艾琳很敏感的发觉了203教室中这群孩子之间相互的敌意,于是采取了各种办法力求能够让这些孩子彼此理解,但都失败了。原因在于她开始只是作为一名教师,想单纯的缓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并没有从根本原因上着手。当然,消除种族歧视并不是一个老师可以做到的。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对话“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废话!”4 这确实是废话。尊重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艾琳对学生们的生活根本就没有理解,谈何彼此尊重?其他种族只是学生们心中的假想敌,艾琳知道他们的人性并没有完全抹灭,于是才开始试图真正去理解她的学生们,并通过学生们的日记真正的理解之后,情况开始出现了转变。她的各种措施,无论是参观博物馆,还是请人做演讲,都是针对性极强,无一例外的是在唤醒学生们内心的理解和包容。结果是显然的,真正的理解换来的是真正的尊重,同学相互也在艾琳的引导下看清了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的矛盾。于是,理解占据了主旋律,尽管这样的和谐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不过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最后,我想简单谈谈生命的价值。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只是结合电影中的内容谈一些自己的理解。在遇到艾琳之前,她的学生们为什么而活?“所以当你死的时候,你就得到尊重,是吧?”“没错,对„„”“你们知道死后会怎样吗?你们的身体回腐化,人们继续生活,而你们却被遗忘。当你们的身体腐化了,你们之前是不是帮派成员还重要吗?你们都死了,记住,没有人会记得你们的,因为你们留下来的东西,是这种(漫画)”5 学生们生活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他们所追求的少的可怜:生存下去,或者是死的壮烈。这就是他们心中生命的价值所在。显然,这样的追求,到头来只会被遗忘!就是在他们最迷茫,最容易因一念之差而万劫不复的时候,艾琳的出现无疑是他们命运的重要转折。教书,育人,艾琳将教育诠释的淋漓尽致。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不是单纯的生存,不是壮烈的3,[德]狄尔泰 《理解与解释》 东方出版社 2001年版 P76

4,电影台词 32分钟处

死亡,更不是讽刺的漫画,而是真正可以被世界记住的东西:是真实的证言换来的问心无愧,是真情流露写出的书作,更是作为社会成功人士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我们走过,重点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而是留下了什么。相比与艾琳的学生们,我们生活的环境不再那么险恶,他们苦苦追求的生存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但我们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了吗?“我们放眼观望四周,人人被社会和文化裹胁着忙这忙那。我们追求名利,我们风潮逐浪头,追明星,赶消费求时髦,没完没了,以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殊不知这是在茫茫人潮茫茫社会中迷失了自我。我们求来求去仿佛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为人之物质欲望是一个永无满足可能的变量,而以我们每个人之能力而言,我们所获总是一个有限的定量,以有限追求无限,岂不殆矣!”6 多么贴切的描述!物欲横流,欲望膨胀,无限的追求虚无的名利。比起简单追求生存的他们,我们或许更可怜!“探索有意义的存在是实存的核心。”7 所以,我们应有的状态应该是不断的思考,不断思考自己可以给世界留下什么,这样的存在才有价值。

三,总结

电影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启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教育会对思考进行引导,而思考会让人们逐渐感悟生命的真谛。我们可以没有电影,但那不能没有对人性的感知。思考电影背后地人性纠葛,收获颇丰。

参考资料:

[法]克里斯蒂安·梅茨 《电影的意义》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德]狄尔泰 《理解与解释》 东方出版社 2001年版

郑晓江 《穿透死亡》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德]威廉·赫舍尔 《人是谁》 州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电影 《自由作家》 6,郑晓江 《穿透死亡》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P122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以应有的自由与尊严

中学语文教学以应有的自由与尊严

内容提要:《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为我们观照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让我们更接近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的本质,明确对母语教学的应有期待,烛照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思想”和“语言”这两个根本要素上,断绝了它应该给予学生的营养,从而造成了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全方位缺失。然而,《新课标》在向我们表明其理论上的正确性的同时,其欧化的痕迹也暴露了其在实践层面上的尴尬,因为它缺少从现实从基层上生成的支持力量。所以,实施《新课标》并不是学校(教师)按照《新课标》的规定步骤安排教学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的思想解放过程。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母语母语教学 功能性文盲 思想 语言

一、《新课标》烛照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并彰显出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缺失:在“思想”和“语言”这两个根本要素上断绝了语文教学应该给予学生的营养。

“思想和语言原来是平行一致的,所以在文化进展中,思想愈发达,语言也愈丰富,未开化的民族以及未受教育的民众不但思想粗疏幼稚,语言也极简单。”①《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表述,不在于它更准确地界定了中学语文的学科性质,而在于它结束了纷争,肯定了“语言”和“思想”的密不可分,为我们观照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可以从学生的思想深度、情感与价值观(不是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丰厚与单薄、思辨与片面等方面的区别)以及个性表达等去判断语文教学的状况。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教育目标的提出,则使我们对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意义的追问有了答案,更深刻地接近了作为母语的中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一个人学习母语的过程也就是加入本民族成为其中一员的过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语言里。所以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精神,洪堡特甚至认为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语言。”②母语与生命相关联,掌握母语的深度,便是生命的高度。

一名高中毕业生,他已经是有着公民权的成人,在社会学的意义上,他是要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因此他应该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有独立地处理自身事务乃至集体、社会事务的能力,这样他就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备了语言表达的全部要素。而作为各种能力所必须使用的工具或载体的语言,如果还不能运用得得心应手,那不仅会影响他的交流,还会影响他表达的深度,长此以往,甚至还会退化他的思维和思想。另一方面,就高中语文教学自身而言,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建立在近十年的母语教育,同时也是建立在我们的母语环境长达10多年的对学生熏陶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不把“传承民族文化”“熟练读写”“不做功能性文盲”(指那些受过义务教育,没有学会读写或者离校后又忘记读写的人)③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让学生达到“熟练读写”的水平,那么我们的高中语文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不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达到出口成章的水平,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理解领会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深度,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辩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且让读者有着美感享受的深度,我们哪里还需要高中语文教学?

如果以此来观照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能不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尴尬而令人担忧的。中学语文的教育现状是:我们培养出的高中毕业生,基本上还是“功能性文盲”,“相当数量的中国人所具有的语文知识,仅仅够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方便甚至根本享受不了现代 1 科技带来的方便,更不用说创造财富了。”④这“相当数量的中国人”中越来越多地包括了我们现在的中学毕业生,他们看电视看小说上网聊天游戏是可以的,可是让他们阅读一些哪怕是略微具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时,他们便既没有兴趣也没有能力了。中学生在高考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水平,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低幼化,无论是思想在文中所表现出的主题,还是思维在文章所表现出的结构以及那干瘪苍白无味的语言。中学生写作能力的低下是让人震惊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5期)登载了王栋生先生《“自由状态下的写作”教学手记》一文,这篇文章中有如下一段文字:“写作水平体现着国民素质问题,就我们现在讨论的写作概念而言,我国的13亿多人,绝大部分没有写作能力,不会写作,这是不能不承认的现实。即使是在校的近亿学生,也视写作为难题。在一次研讨会上,甚至有学者愤言,称„99%的语文教师自己也不会写文章‟。”这就是中学语文的教育现状,是会让你脸红却让你不得不承认的现状。

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因素盘根错节地纠缠在一起,让我们难以分辨。抱着能够尽可能切实地解决问题的态度,本文想从集各种制约因素于一身的“高考”谈起。首先,高考内容的不科学是制约中学语文教学的最为切近的因素。由于高考语文试卷不能高屋建瓴地从扫除“功能性文盲”的高度着手,不能从集语文能力于大成者的作文角度着手,高考便在貌似全面系统的考查中,将中学语文教学引上了舍本逐末的歧路。

语文高考内容的不科学,表现在它必然地降低了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应有的思想深度和准确地表达思想的能力方面的要求。中学生作文水平的低幼化,高考是难辞其咎的。我们的高考对作文的低幼化倾向是迁就的,我们的作文题是很可笑的,《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我们要讲诚信》,不需要任何思辨的能力,这样的高考作文题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也一样可以做得很好。不仅如此,整张试卷在降低了对“思想”和“母语表达能力”本身的要求的同时,又用所谓的语文知识进一步降低“思想”和“母语表达能力”在考试中的地位,从而使高考在发挥指导中学语文教学的作用的时候,把中学语文教学引上了舍本逐末的歧路。当高考以精细却僵化的态度对待具有灵动的生命力的语言的时候,试卷在语言基础知识上的“科学性”便经不起检验了。每一年高考过后,高考题几乎每一道题都会受到诸多质疑,就是最好的证明。高考内容的不科学,还表现在对一个基本事实的漠视上。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在升学竞争这样激烈的时代,它又不容推卸地承担了检验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无论是走上社会不再成为“功能性文盲”,还是升入大学后更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最可靠的保证都是较强的作文能力,而不是那些零碎的语文知识。因为篇幅的关系,作文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关系在这里我就不展开了,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功能性文盲”中提到的“读写能力”中“读”的能力,据我的理解绝不应该是“仅仅够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方便”的“读”的能力,而应该是与“作文”有着紧密关系的较高的鉴赏能力。其次,“无法无天”的教育环境也是制约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笔者主要谈谈校内环境。因为高考,中学教学的无序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无限制的补课(家教)以及由此带来的乱收费现象已经让人触目惊心深恶痛绝。但我以为,重要的还不在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在这种对高考升学率的狂热追逐中,完全置《劳动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于不顾的行为,数理化教师可以不置可否,只管上他的课就是了,因为那丝毫不影响他的学科的科学性。而语文学科则不同,它需要学生在现实中成长,需要对现实作出一种解释甚至是一种努力。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它有必要是一个“乌托邦”,一个能写出爱与责任、表达深挚情感和远大理想的学生,他有理由要求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在他成长的过程给予爱与责任的熏陶。语言只有真实才具有力量,一个在现实中对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实都没有力量言说的语文教师,他除了能讲一些语文知识,还能为学生做些什么呢?(这可能也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高考复习中大讲特讲语文基础知识的原因之一吧)一个在中学阶段这个人生最活跃生命力最旺盛接受能力也最强的人生历程中的学生,如果没有了参与全方位生活的机会和热情,没有了思想的困惑 2 和超越,甚至连表达的欲望都不曾有过,且不曾被正确地指导过,那么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又怎能不是一个“功能性文盲”?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制约中学语文教学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语文教师的失语、庸俗化的社会风尚,但只要我们作一个理性的思考,就会发现,那些因素并不需要一一列出,便能得出一个令人心惊的结论:现实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制约正是从“思想”和“语言”两个最根本的要素上,断绝了它应该给予学生的营养。

二、《新课标》的达成需要教育制度的全面革新,因为在“思想”和“语言”两个要素上给予学生以丰厚的营养方面,仅靠语文教育界自身是做不到的,它不能不对教育和社会改革抱以急切的期待。

客观地说,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并不是在恢复高考以后才出现的,它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问题。当我们能以今天的高度审视历史上的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断言:历史上语文教学的困境,也正是在“思想”和“语言”这两个根本的要素上断绝了它应该给予学生的营养造成的。几千年的思想禁锢以及由此带来的表达机会和场所的缺乏,使语文教学只能让学生从书本到书本地被强行灌输,人才的身上再也没了创新了的思想的火花,最终是种下“龙种”,收获“跳蚤”。今天,时代的飞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使我们教学上的禁区越来越少,但我们仍然能清楚地感受到很多的禁区依然存在着,加之新时代的“科技主义”和“实用主义”借着那高考东风,又给中学语文教学加进了明显的急功近利的色彩,使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在新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新的特点。《新课标》无疑吸取了西方的先进理念,它的欧化痕迹在向我们表明其理论上的正确性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在实践层面上的尴尬,因为它缺少从现实从基层上生成的支持力量。那么,《新课标》要想得到全面落实,就必须发挥其作为国家意志体现的权威,逐步而强劲有效地消除各种制约因素。首先,最切近的是,高考应回到能够考查出学生的“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正路上来,消除一切顾虑,只考一篇作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教师从繁琐的零碎的僵化的语文知识的教学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中学语文教学在对“思想”和“语言”的追求中回归到“阅读”和“写作”的本质上去,才能逼着中学语文教学跳出应试教育的泥潭走上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高考内容的改革,必将对其它阶段的考试产生迅速而深刻的影响,使其也能围绕这个最终目的,科学地分阶段地修正考试内容和方式,从而带来整个语文教育界的一次真正的革命。新的时代,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的思想将得到更彻底的解放,表达的机会将不断增多,表达的愿望必将增强。如果能有高考制度的全面改革,比如对中学阶段的各科进行等级性的会考,然后在此基础上,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参考者的等级资格,再进行1到2门的自主考试和招生,这将给整个中学教学带来巨大的变化。以前曾经搞过会考,但失败了,我以为失败的原因有关键的两点:一是与高考重复了,学生承受不了那样的负担;二是社会信用的缺失,且在第一原因的作用之下,最后会考全成假的了。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应该记取,高考及教育的改革是系统工程,只在某一方面进行修补看来是不行的。这也正是中学语文教学依赖自身修补已经无法走出困境的题中之义。

其次,要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在“思想”和“语言”两方面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营养。当然,不是高考方式的转变就能立竿见影地解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母语教学的困境与母语自身高标准的要求以及人们在学习母语中的惰性还有着很大的关系。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在他的自传里说过:“我甚至想到,汉语掌握到一定的程度,想再前进一步,比学外语还难。只有承认这一个事实,我们的汉语水平才能提高,别字、病句才能减少。”因而,在庸常的交际、交往不存在任何困难和障碍的状况下,如果没有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没有学生像季老先生那样的提高语文能力的自觉要求,要想达到大多数高中毕业生不再是一个“功能性文盲”的目标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如何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提高学生追求语文能力的自觉性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语文必须走进生活,干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实地为学生提供深刻思想和表达思想(即语言表达)的平台。思想丰富深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碰撞的过程,没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哪里还有那激越的碰撞。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在思想成熟过程中,语言运用不断娴熟的过程,没有了在生活中实践语言的平台,哪里还会有真正的语言能力。阅读就是在这一进程中,为思想的每一次嬗变和语言能力的每一次进步,提供高度、提供参照、提供解决的方法。没有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也就没有了富有思想和灵性的写作;而没有艰苦的写作,也断然不会有理解得深入骨髓的高品位的阅读。而生活始终是阅读和写作的原动力。

母语习得的过程,也是人的心智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学有责任有必要让学生接受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的熏陶,有必要在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得到作为年青一代的学生的积极回应。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也就应该引领人们对现实有所超越。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必需的乌托邦”,世界上各个国家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也都提出了“立足全球人才竞争,提倡优秀,反对平庸”的口号。为此,我们就会发现高质量高标准的母语教学对于民族的振兴是多么地重要,而改革作为母语的中学语文教学又是多么地刻不容缓。我时常想,如果教育的内涵被消解得只剩下技术培训,那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那种景象我想象不出,但我至少想到那可能已经不需要中学语文教学至少不需要高中语文教学了。历史与现实都准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只能从现实的理智与情感的碰撞中来,而无论是思想的现实规定性和语言的实践性都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必须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第三,要为中学语文教学建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学是对社会依赖最强的一个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都更需要良好的自由的教学环境。就校园内的教学竞争而言,只要目前这样狂热地追逐考试的现象存在一天,语文就永远是数理化学科的手下败将。高考的改革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必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理想化的教学环境不会一下子到来,但我们目前至少可以希望有规范的竞争。这样的竞争需要消除校园中的一切违法行为和现象,从而把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属于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对真善美有着强烈的追求,对阅读有着强烈的愿望。有人曾把目前这种恶性的竞争归因为教育资源的缺乏,归因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而认为每个县的第一中学像集中营一样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然而,我以为越是激烈的竞争越需要游戏规则,如果以为教育发展不平衡就可以肆意地破坏法律,如果以为只要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就可以破坏规则,那就可能不仅仅是给语文教学带来危害的事情了。是的,我们走向法治国家的进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但我们要认识到,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违法行为能比校园内的违法行为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灾难。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当我们现在的学生在思想深处已经将法律视为儿戏的时候,我们到哪一天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法治国家呢?

教育,是应该走在社会改革的前列的,只有那样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人才。遗憾的是,我们恰恰走在了改革的后面。一些在经济及其它社会领域中已经突破了的禁区,我们还习惯性地死守着;一些理应坚持的操守,我们也与社会各界一样迅速地放弃。教育改革变得像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样的艰难。“误尽苍生是语文”多年前有人对语文教学喊出了痛彻肺腑的声音,可是当我们冷静地分析造成中学语文教学落入困境的原因之后,我们便会同样痛彻地感到“误尽语文是苍生”!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了,就理论层面而言,它切合了中学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的本质,明确了作为承载思想的母语教学的目标,也表达了人们对母语教学的应有期待。然而,现实却是令人尴尬的。与专家学者们的热烈讨论、推介以及报刊杂志的积极跟进相比,理应激动的中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却反应平静,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依然和往日一样,平静得似乎什么也不 4 曾发生。笔者所在的学校也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学校既没有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也没看到哪位教师在教研活动的场合提到过《新课标》,有着40多名语文教师的学校似乎也只有笔者一份复印来的《新课标》。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没有教师广泛参与的课程改革注定是要失败的,20世纪80年代布鲁纳领导的美国课程改革虽然一时间轰轰烈烈,但因忽略了对教师的有效关注,最终还是走向了失败。教师是实施《新课标》的主体,而他们却正被考试束缚着,因生存的艰难而失语,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素质低下……这样看来,实施《新课标》甚至包含了解放教师的内涵,因而它就不是学校(教师)按照《新课标》的规定步骤安排教学的简单的操作过程,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的思想解放过程。教育之所以应该是一个乌托邦,是因为自由与尊严是教育能够面向未来的最重要因素,而我们的教育现实却恰恰从以上几个方面剥夺了母语教育享有自由和尊严的权利,使中学语文教学在远离了生活、远离了优秀与崇高之后,几乎成为一门多余的学科。教育的目的是“造成完全的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蔡元培语)。母语与生命直接关联,因而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都应该是:给中学语文教学(当然不仅仅是语文教学)以应有的自由与尊严。

参考文献

①朱光潜 《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②周燕 《也谈“母语”的“母”》载《语文学习》2003年第6期 ③④李梵 《汉字的故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下载教育应赋予人以内在自由《自由作家》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应赋予人以内在自由《自由作家》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