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音乐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解丽衡 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 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为我在以后 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更好的搞好音乐教学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课改教学工作展开以来,新的理念使我对自己过去的教 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 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和重新审视。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的“音 乐课程标准” 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乐课程标准”,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 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 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 懂得“爱学” 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 如何学? 操。如何上好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 如何上好音乐课?怎样才能把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到音 乐课堂中去?音乐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 乐课堂中去?音乐课堂该注意哪些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 …… 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的还不少,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真的还不少,要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精心 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能够放在学习者的视角,围绕本课的目标,设计符合 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学生生理特点与心理需要。音乐审美符合认知规律,教学过 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程从头到尾贯穿着浓郁的教学情境,清晰的展示出体验、模 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发展的特征。同时注重了对课程资源的 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开发和挖掘、对教材人文教育的内化和发扬。
首先,首先,这次我们音乐教师的培训对我们一线的音乐教师 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来说是及时而有效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从理 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论知识水平上,方法与技巧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认识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如罗文忠老师讲的电脑多媒体制 作软件。作软件。其次,通过这次培训,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上有了 深刻的反思。古语说: 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深刻的反思。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借用这句话,我觉得对自己的教学也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 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型的教师。一名教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 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学生了,自以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应该可以教好学生了,对与教学中的 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深层次的思考认识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更加清楚 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我们以往的照本宣科确实很重要,了音乐课应该怎样教。我们以往的照本宣科确实很重要,但 本宣科确实很重要 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方法; 是要看到教材提供的内容与方法;要正确把握学生唱会与唱 好的关系,唱会是目标,唱好则是过程;对于音乐作品,好的关系,唱会是目标,唱好则是过程;对于音乐作品,我 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化的设计与诠释; 们音乐老师要做出艺术化的设计与诠释;我们音乐教师要强 化示范作用,音乐教学部需要捉迷藏;在对音乐的表现,化示范作用,音乐教学部需要捉迷藏;在对音乐的表现,往 往教师的一手势更胜过于教师的说教;对于一首歌曲来说,往教师的一手势更胜过于教师的说教;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旋律永远比歌词更重要;而我们平时的检测,不仅只在于期 末进行;我们音乐老师一定要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末进行;我们音乐老师一定要要教会学生聆听歌曲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模
式,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以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自己应做的贡献 第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第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 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按新的方法进行教学,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按新的方法进行教学,贯彻好在这短 暂的半天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暂的半天学习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 我的音乐教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的音乐教学又上一个新的台阶。第四,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成了了音乐学科团队,第四,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成了了音乐学科团队,这为 我们在以后的交流中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们在以后的交流中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相信,在这次音乐学科培训之后,在向同行们学习后,我相信,在这次音乐学科培训之后,在向同行们学习后,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课堂音乐教学反思 课堂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
解丽衡 在现在的音乐课上我们得不到一直期望的“音乐课是学生 最喜欢上的课”、“音乐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那种感 动,相反的却是冷漠与排斥; 他们热衷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 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 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 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我们 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 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恁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 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 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 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 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 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
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 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 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 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 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 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 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 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 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 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 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 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 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 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
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 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 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 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 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 了。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 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 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 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 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 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 么”。他们只想课堂 45 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 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 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 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 的结果就想而知了。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 智、愿意做深切朋友的少。“老师的话对”、“我是老师,学生 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 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
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 听?”等等。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道德面、人生观、美学观无不 时时处处都在变化着,而唯有我们的教材不变,要学生唱的歌曲 不变。这怎么可能让学生对我们的音乐感兴趣,对我们所唱的歌 感兴趣? 再有,我们对“教科书”那种根深蒂固的虔诚,执行起来从 不打折扣的那种严肃认真态度,一些教师对教材的依恋及所有管 理层面上的考核、评估、督查都是以此为据,更加剧了这种不例 题。因此,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不再以“教材是教学之本”而以 “教学以人为本”,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 接待教学内容(这里暂且不论我们音乐教师是否都具备这种水平与能力),才能出现我国自己的真正意义的教学法,才会有中国 自己的“奥尔夫”、“柯达伊”。教材内容并非经典,没劲!我们一些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也无法得到音乐老师的认同。在许多人的头脑里,一提到审美教 育,便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目的提到德育的“高度”。因此,教 材编写中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歌,那段时间是什么节日该 安排什 么内容,这两年在号召学生什么教材就该有所体现德育都成为必 须考虑的第一因素。这就使得我们的教材始终离不开正当附庸的 臼巢,在强调音乐教化功能的同时,削弱了音乐本身,音乐的本 体失落了。另外,从音乐学习、情感体验的角度说,经典音乐亦 并非靠别人去持牌指认就成了,大家去听了、去唱了,觉得好听,好美,好感动,就牢记在心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心目中的名歌、名曲了。就像在调查中所反映的“你最喜欢的乐曲”。在三成以上都写的是《梁祝》,那无疑这《梁祝》就成了我们大 家共同的名曲了。如果我们的教材歌(乐)曲,学生不喜欢去唱、去听,再有伟大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又通过什么去教他们呢?用 什么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又怎么能使学生学习音乐有劲?
四、课堂教学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及模式单一,教学设 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边是“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铺天盖地而 来,令我们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谁的忙碌惊呼四起之势;而另一 边却为音乐与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音乐教育如何渗透德育、中 小学音乐教学到底该用什么谱等“重大问题”争论休。这令第一 线的音乐工作者们无所适从,还大有望不到穷尽之态。音乐有效课堂教学总结
解丽衡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优质、有效的呢?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优质、有效的呢?随着新一轮教育课 程改革的扎实推进,程改革的扎实推进,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 地的变化:以往的“你问我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 丝不动”变成了“合作创新” 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丝不动”变成了“合作创新”,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教学 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气氛异常活跃。这
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 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 清醒,在活跃和自主的背后,也透出放任与浮躁,清醒,在活跃和自主的背后,也透出放任与浮躁,热热闹闹 的一堂课,结果学生收获甚微,的一堂课,结果学生收获甚微,这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 问题: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问题: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音乐课堂焕发生 命的活力? 命的活力?
一、注重导入艺术。注重导入艺术。导入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导入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好的导入就象是一幅名 画、一首名曲,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谜语、一首名曲,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谜语、故事引入和联系生活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故事引入和联系生活等方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讲授《两只小象》 在讲授《两只小象》时,我就首先以“森林里的小动物”几 我就首先以“森林里的小动物” 个谜语导入,学生非常有兴趣,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个谜语导入,学生非常有兴趣,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结合 学习中 故事展开了一系列的“讲一讲你身边的小动物” 故事展开了一系列的“讲一讲你身边的小动物”、“改编动 物故事” 物故事”、“模仿动物声音”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积极 模仿动物声音”等活动。在活动中,踊跃,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了表达能力,踊跃,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了表达能力,体验到 了艺术的魅力。了艺术的魅力。在《走进乐器的世界》中,我请学生结合自 走进乐器的世界》
己平时的所看、所接触,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乐器,己平时的所看、所接触,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乐器,学生的 兴致很高,都滔滔不绝、积极投入。兴致很高,都滔滔不绝、积极投入。这样,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富有魅力的导入,这样,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富有魅力的导入,达到学生 音乐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让学生好奇、音乐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让学生好奇、有兴趣的情绪在整节课中得到延续,有兴趣的情绪在整节课中得到延续,从而为取得良好的教学 效果奠定基础。效果奠定基础。
二、注重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方式。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音乐课程的教学方式,由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 课程的教学方式 传输和训练,转向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 传输和训练,转向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互动关系以及学 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生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采用艺术 感受和参与实践来增强体验,改变学习内容单
一、高深、感受和参与实践来增强体验,改变学习内容单
一、高深、繁 多的专业化倾向,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多的专业化倾向,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组织生动的教学活动,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组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变 得鲜活充实、易于为学生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唯教材、“ 得鲜活充实、易于为学生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不要 唯教材、唯教参” 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唯教参”,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 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
1、音乐感受。艺术的魅力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音乐感受。东西,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的。所以,东西,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的。所以,在教学 们用心去感受的 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将生活实例与艺术课程相 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结合,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结合,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分的感受生活中所能听到的各 种声音,让他们在课堂中模仿、表现; 带领学生到室外去 寻 “ 种声音,让他们在课堂中模仿、表现; 找声音” 找声音”、“搜集声音”,然后,将学生“找”到的这些声 搜集声音” 然后,将学生“
音对应相应的节奏,让学生来拍读,从中感受长短、强弱、音对应相应的节奏,让学生来拍读,从中感受长短、强弱、高低的艺术要素,使学生懂得艺术与生活密切相联。高低的艺术要素,使学生懂得艺术与生活密切相联。
2、参与实践。音乐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在 参与实践。音乐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
各种游戏、讨论、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各种游戏、讨论、表 演……都少不了学生的身影。在亲自的参与实践中,不仅增 ……都少不了学生的身影。在亲自的参与实践中,都少不了学生的身影 进了教学的趣味性 而且提高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进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潜移 默化的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默化的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以乐观和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 和学习。如在《两只小象》的教学中,和学习。如在《两只小象》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表现不同动 物形象的音乐中做“学动作,猜动物”的游戏。物形象的音乐中做“学动作,猜动物”的游戏。学生在生动 形象的动作游戏中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形象的动作游戏中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既增强 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以及肢体表 现的能力。现的能力。
三、注重教学评价与反思。注重教学评价与反思。艺术课程由原来过于强调等级化考试、比赛获奖选拔, 艺术课程由原来过于强调等级化考试、比赛获奖选拔, 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 度差异的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度差异的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艺 术档案夹实施过程性评价。术档案夹实施过程性评价。艺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 性评价 都有成功感,所以,要更关注对学生艺术学习过程的评价,都有成功感,所以,要更关注对学生艺术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并注意调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并注意调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比 如,在以舞蹈切入的《小孔雀,告诉你》一课中,课前我让 在以舞蹈切入的《小孔雀,告诉你》一课中,学生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然后全班一起用手模仿孔雀 学生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然后全班一起用手模仿孔雀 》,头,再跟老师学几个孔雀舞的动作,并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出 再跟老师学几个孔雀舞的动作,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只要学生尽力参与进来,我就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评价;只要学生尽力参与进来,在指导的同时积极给予肯定。因为,老师的一举一动,在指导的同时积极给予肯定。因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受 到学生的关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到学生的关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 不竭动力。采用这种评价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不竭动力。采用这种评价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音 乐教师,乐教师,我们要尽快的充实完善自己以
第二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精选公文范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力求将中国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更新的台阶!
新课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如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课程的综合化,及以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等。这些理念对广大教师来说是全新的,在教学实践中没有遵循过的,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应积极对其做出回应以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忽视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课程曾经是必修课程一统天下,学生没有迭择的余地,传统的学校管理的观念和方式有利于控制和效率,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键一点,就是新课程能够保障学生的个性化的学生权力的实现,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就是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全新的理念对传统学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历来有精英主义教育的传统,追求学业成绩的优秀,追求在考试竞争中打败同伴,脱颖而出,这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教育,----------------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它是以牺牲很多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新课程就是从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求得每一个学发展的角度来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的,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个性发展。
----------------精选公文范文----------------
第三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
王秀艳
我是一个从事高三英语教学的教师,参加了本次通化市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通识培训,通过三天的学习,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当今时代,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一、这次新课程改革的规模、力度之大,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和希望。回顾历史,近百年来在诺贝尔的领奖台上无一名中国人,中国与诺贝尔奖无缘和我们中国的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七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觉到自己教学中很重视学生成绩(分数),根据纸笔测验的成绩推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忽视了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各类艺术教育成为了一些家长、教师的素质教育,教师为个别优秀学生使劲全身解数。“新课标”贯穿了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切实地落实发展的理念,必须建立以下几种意识,即知识意识、课程意识、学生意识、生命意识、批判意识、问题意识、过程意识等。
二、用全新的课程理念开创教育的新境界
新世纪课程改革之风,吹开了课堂教学模式革新之幕,使课堂教学模式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而在这场革命中,教育教学理念无疑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催生先进的教育教学行为。
1、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各种素养,新课改特别强调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应编写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相关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那么,我们所需要的新课程观是什么呢?(1)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强调对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关注,更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2)明确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教师必须把以新课程为依托的教育活动当成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使教学在创造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演绎出无穷的生命力。(3)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依托新课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以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建立"一身多面"的新教师观。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种教育是发展个性,构建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学会发展、学会创造的教育。因此,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而且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由单纯的教书匠和"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以及把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者。
(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育作为一种生命活动、作为师生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尽快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共在的双主体之一的角色(另一主体是学生),发挥出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另一共在主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是教科研者。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敢于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深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每一时期的教学经验。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三、,通过新课程培训,加深了对改革目标、原则、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内容、问题与对策的理解。
通过课程改革,要达到5个目标: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以及终身教育。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发生一系列的改革与变化。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存在的焦点,通过和国际的比较,依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依据而制定的。只要真正认识到了其内涵,才能真正的在教学过程中付诸实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素质教育,才能最终达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四、通过新课程培训,加深了对课程结构的理解。
这次课程改革,改变了实行多年的3+X结构,即文科:语数外+政史地,理科:语数外+理化生,实行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这几的教育领域,拓宽了知识结构,并具有很的实用意义。除了必修课外,还有选修课,这就有了很大的灵活性,符合个性发展的需要,这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先给自己充足了电,才能做好学生的知道教师,帮助学生选好适合自己的选修课。
新课改涉及到诸多复杂关系,需要全方位地协调。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第四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南通商贸学校给我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这次培训时间是从7月8号到7月17号,为期共十天。培训主办单位是江苏省教育厅,承办单位是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内容是财经商贸类老师新课程培训。
此次学习我聆听了六位专家的讲座,他们分别从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下面我就个人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革新职业教育理念,明确职业教学目的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教学理念革新有了一个更清楚更系统的认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功能。而此次学习我对这一功能有了简单的体会:教学活动的新诠释,树立以生命为本的教学过程观、以研究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观、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支柱,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教学活动并不是围绕书本传授“符号”的过程,做教材的“奴隶”,而在于以课程为中介,通过师生之同的积极互动,将课程“动态化”,通过体验和发现去开发新的课程,能动地、个性地解读教材,去创建新的课程意义,使课程活起来,使教学活起来,力求达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教学目的应是为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天分,培养其独特的个性,教学活动应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构筑基石的材料。新课程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应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片有待开发的资源和财富,并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
二、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把握两个度。
一是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促进文化教育功能化。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中的文化教育不仅要为学生基本素质养成奠定基础,也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更应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要按照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安排文化基础课程,防止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能力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考试的做法。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机构要支持职业院校根据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必要调整,要避免简单地组织和安排职业院校文化基础课程的统一考试和质量评价。
二是以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为度,促进专业教育情景化。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
程和新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把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
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可能某些方面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相信,用我对一颗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的奉献之心,在 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时刻看到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张 华
2012年7月20日
第五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在今年的新课程培训中,我们观看了两节全国优秀地理教师的比赛课,两节课同课异构,均讲的是新课程必修二中的一节课,但风格迥异,一节是典型的传统教法,一节课则充分的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了大家耳目一新的冲击。是啊,新课程,如果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做支撑,必将落得和上一轮的课程改革一样,没有多少变化,国家的课程改革又将流于形式。
听了张海晨校长的报告,我更加坚定了上面的想法,也坚定了课改的决心。特别是张校长展示的那两幅关于“学生对所教内容两周以后记住的平均率”的塔形图的对比,更留给我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此时还不积极投身于课改,那怎么对得起国家、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呢?
在我们学校的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实践中,我也存在很多的困惑,有的时候在课堂上我也会觉得彷徨,许多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中感觉不够流畅,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些都让我难以平静安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时间不够用,室展、簇展的关系未能很好协调,存在重复低效的现象,还有就是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不高、或展示权老是集中在少数学生中的问题等。而在张校长的报告中,我受到了许多的启发。
首先是簇展和室展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了簇展在一节课成败中的关键性作用,只有簇展进行的充分,才能保证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大多数同学中得到落实,保证新课堂的高效。而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往往我们的簇展、室展内容一致,导致许多同学对簇展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在簇展中常常置身事外,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站在一起。同时,簇展、室展的重复也是我们课堂时间紧张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其中也暴露了我们教师还不够相信学生,还不敢放手,总是担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不够到位,必须在室展中亲自把关才行。听了张校长的报告,我认为我们必须提高室展的针对性,使簇展、室展更灵活一些。室展我们应该展示的是学生簇展中普遍不能解决的问题,方式上可以是向我们以往的集中展示,也可以像李校长提到的真正放开、实施超市式的方式,即以黑板为载体,打破学簇的单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自选位置参与展示交流,由每簇确定一位题长来负责重点展示和组织展示。而如果簇展能够把问题都解决了的话,我们完全可以不进行室展;又或者簇展困难重重,没有明显效果话,我们则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室展,在室展的基础上,再利用簇展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深化学生的理解。
第二,是关于学情调查。张校长在报告中提到,每节课的实施中有三次学情调查,我认为这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今后在课堂实践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张校长介绍到的三查,一是在独学阶段,对学生自主探究结果的调查了解,二是在小展示环节,即我校的簇展环节,对学簇合作探究的结果的调查了解,三是在大展示即我校的室展环节之后的课堂检测中,具体把握每位同学对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在我们学校的课改中,也有对学情调查的要求,但是没有张校长介绍的那样理性、具体。三次学情调查,时间不同,我认为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要灵活、高效。比如第三查,张校长介绍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簇的力量,以学簇为单位对每位同学当堂存在的问题记录整理,这样的方式既节约时间,同时又将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对象,我觉得的就很好,很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