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拉卜楞寺导游词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
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崇楼广宇,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藏语意为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其中,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为清乾隆帝敕赐。正殿11开间,宽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喇嘛同时念经。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
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屋顶金龙蟠绕,墙旁银狮雄踞,外观十分宏伟。人称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是当之无愧的。
第二篇:拉卜楞寺导游词
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宝盆上。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
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崇楼广宇,鳞次栉比,金瓦红墙,气势非凡。其中,以六大扎仓最为著名。扎仓,藏语意为学院。六大扎仓即六大佛学院:修显宗的闻思学院,修密宗的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修天文的时轮学院,修医药的医药学院和修法律的喜金刚学院。其中,闻思学院为全寺中心,有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为清乾隆帝敕赐。正殿11开间,宽l00米,深75米,有柱140,大可合抱,可容4000喇嘛同时念经。殿内挂着各色彩幡,燃酥油灯百余盏,香烟缭绕,一派佛国气象。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珍藏文物数万件,藏文经典6万余册。
第三篇:夏河拉卜楞寺建筑的研究报告
夏河拉卜楞寺建筑的研究报告
09美教油画 凌喆昀 3090303108 这次的暑期毕业考察我们走的是西北一线,一路上走了西安、兰州、夏河、西宁和拉萨。在夏河,去桑科草原的路上,我被拉卜楞寺的雄伟震撼到了。很难想象在这么一个荒僻的藏区竟然会有这么辉煌的建筑。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县城西郊,凤岭山脚下。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大师的府邸。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他们将一年划分为九个学期(四年大学期、二年中学期、三年小学期)。大学期,每学期为一月;中学期,每学期为二十天;小学期,每学期为十五天。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历第十三绕迥之土牛年,即康熙四十八年(1709),第一世嘉木样受青海和硕特前首旗贝勒察汗丹津之请,返回故里建拉卜楞寺,据今已有280年的历史。第一世嘉木样时建有闻思学院和续部下院。到第二世嘉木样时建时轮学院,且拉卜楞的势力日益发展,所属寺院和部落急剧增加,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强化。拉卜楞寺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经制度也日趋完善,确立了以教授显密二宗为主,医药、历算、词章、音韵、书法声明、雕版、印刷、绘画、歌舞等为辅的学习体系。第三世嘉木样时建成医药学院。第五世嘉木样时又建喜金刚学院、续 部上院,并扩建各种佛殿。经200多年的兴建和发展,拉卜楞寺成为一个具有6大学院,48座佛殿和昂欠(**住所),500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体,列居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
解放初,拉卜楞寺共有僧众3424人,其中**68人,大小僧官564人。1958年后,拉卜楞寺只留**7人,僧官32人,僧人166人,共205人。1961年,拉卜楞寺被列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拉卜楞寺僧众达1200多人。10年**中,拉卜楞寺的建筑、文物等遭受极大破坏。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拉卜楞寺成立了甘肃省佛学院。
至解放前夕,拉卜楞寺有经堂6座,大小佛殿48座。其中七层楼1座,六层楼1座,四层楼4座,三层楼8座,二层楼9 座,馏金铜瓦顶4座,绿色琉璃瓦顶2座,嘉木样大师及各大昂欠的藏式楼 房31座,各个昂欠**住舍30院,吉哇院6所,大厨房6所,印经院1所,讲经院2处,嘉木样别墅2处,经轮房500余间,普通僧舍500多院,各种塔若干座以及牌坊等各种建筑,共占地面积达1000余亩。整个建筑气势雄伟,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堪称安多地区第一名刹。
拉卜楞寺建筑属藏式布局,建筑形式多为藏式、汉地宫殿式、藏汉混合式,整个建筑群以东北及西北之白塔为标志,高大经堂、佛殿均集中在西北方向,以闻思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点,其它殿宇以半月形格局呈群星捧月之势。整个建筑群有石木和土木两种墙体结构,质朴大方,寺庙墙垣主要有红、黄、白三色。其建筑特色有“拉卜楞寺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
拉卜楞寺的六大扎仓——佛学院,各有其经堂,整个寺院除这6座经堂,还有84座佛殿、31座藏式楼房、500余间经轮房、千余间僧舍。其建筑风格独特,艺术精湛,堪称藏族建筑之荟萃。具有浓郁尼泊尔建筑特色的大金瓦寺(弥勒佛殿)是全寺佛殿建筑的典范。
庙宇的建筑群落在半山腰铺陈开来,大多是金顶红墙的藏式建筑,殿顶有各样鎏金的装饰,每座大殿有自己的风格,整个建筑群则雕梁画栋,十分宏伟壮丽。寺庙远望背依凤山,面对龙山,据传此处是“金盆养鱼”之地。
围绕在其下方的大片僧舍外墙用白色,门两侧饰红色边框,素雅定静。寺院周围环绕着两千多个色彩绚丽的转经桶,则将整个庙宇中心浓郁、边缘清淡的色彩完美统一起来。
拉不楞寺没有围墙也没有特别的山门,寺内街道纵横,与整个小城连为一体。
整个建筑群有石木和土木两种墙体结构,所有经堂和佛殿用青色石英岩砌成厚墙,色调素洁,质朴大方,故有“拉卜楞寺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殿顶的四周都有边麻草扎砌而成的棕红色矮墙,既减轻房屋载重量,又显高大美观,极具庄严隆得的宗教气氛。
整个拉卜楞寺的建筑群气势恢弘、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堪称安多藏区第一名刹。全寺的殿宇多为底宽首窄,略呈梯形,融合了藏、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其建筑材料全部采用当地特有的土、石、茴麻和木材,墙的外层用大小均匀的青灰石砌成,光滑洁净、整齐和谐,内层用木料支架立柱,雕梁画栋。殿内的木柱上还悬有精美的绣佛和经幡宝盖,顶幕缀以蟒龙锦缎,殿壁周围绘有颜色鲜丽的壁画。门楣多为木雕,用整圆木采用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相结合手法,刀工细腻,层次分明。所雕刻的花卉、鸟兽神态各异、逼真动人,加上饰以各种颜料,更显殿堂雍容华贵。寺院藏经堂、佛殿以及殿堂前布围上均有铜质镏金法轮、阴阳鹿、宝瓶、经幡、雄狮等组合图案,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镏金铜瓦和绿色琉璃瓦,古朴典雅,飞檐凌空,龙腾兽跃,金瓦红墙,光彩夺目。整个寺院庄重中透出富丽,充分显示了藏族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除此之外,唐卡是拉卜楞寺保存数量最多,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在西北走过的这么多个寺庙中,拉卜楞寺是藏传文化最原始的保留,也许它不如布达拉宫那样金碧辉煌,但是是确实最纯粹的藏传佛艺术。
第四篇: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寺保护与管理条例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楞寺保护与管理条例
(2010年1月20日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 2011年5月31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批准 2011年6月29日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 2011年7月1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 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拉卜楞寺的保护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拉卜楞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寺院从事保护、管理、宗教、旅游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拉卜楞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图书馆(藏经楼)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寺院的总体保护与管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第四条 自治州和夏河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依法保护寺院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寺院、僧众的合法权益;寺院应当接受当地政府管理;僧人应当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五条 寺院的保护与管理工作由自治州和夏河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纳入自治州和夏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保护与管理措施,统筹安排保护与管理经费。
第六条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当地人民政府的宗教、文物、旅游、公安、消防和环保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寺院宗教活动、文物保护、旅游服务、治安管理、消防 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其他相关部门也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寺院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 保护与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七条 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为寺院保护与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学习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二)对僧人进行寺院保护与管理的教育,增强保护与管理的意识;
(三)对僧人进行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教育;
(四)引导僧人潜心修行,提高佛学造诣;
(五)处理寺院日常事务,保证各项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
(六)建立健全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范和处理寺院在宗教活动、文物保护、旅游服务、消防安全、卫生防疫以及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突发事件;
(七)建立文物档案名录,并报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八)制定完善寺院文物保护与管理措施。
第八条 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按照科学管理、依法保护、合理利用、措施到位的原则,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认真执行各项保护管理措施,并主动接受当地人民政府的指导、监督、检查。
第三章 保护范围与对象
第九条 寺院的保护区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保护区范围以省人民政府划定的范围为准。第十条 寺院的文物保护对象包括:
(一)经堂、佛殿、佛塔、囊钦、日朝、转经房廊、僧舍及护林等;
(二)佛像、经卷、壁画、唐卡、法器、供器、转经轮、诰封、册文、印鉴、匾额等重要文物以及书画、手稿、印版等文献资料;
(三)教义教规、仪轨仪式、法会法舞、藏戏音乐、节庆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其它活动及文物。
第四章 保护与管理
第十一条 寺院保护区范围内的经堂、学院、佛殿、佛塔等建筑物及其他文物均受法律保护。未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提取、调用、移动、交换寺内文物。
第十二条 寺院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违反宗教禁忌和伤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的言行;
(二)开办影响正常宗教活动和文物保护的经济实体;
(三)在建筑物及保护设施上张贴、涂写、攀登、翻越;
(四)在禁止拍摄区域拍摄;
(五)未经许可测绘各种类型的佛像、建筑物、雕刻等;
(六)取土、采石、焚烧、砍伐、射击、狩猎等;
(七)未经许可摆摊设点、设置广告、乱倒垃圾、制造噪音等;
(八)运输或者存放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违禁物品;
(九)非法安装卫星接收设施和散播非法印刷品;
(十)影响寺院安全的其他活动。
第十三条 在寺院保护区范围内,对影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依法清理。未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寺院保护区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进行爆破、钻探、挖掘等损坏寺院和寺院文物安全的作业;不得建设污染寺院及其环境的设施。
第十四条 在寺院保护区范围内进行修缮时,应当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依法办理有关审批事项。修建项目由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上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其建筑形式、高度、风格、色调等要与寺院建筑和环境风貌相协调。
第十五条 自治州、夏河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国家拨付寺院的专项经费,应当做到专款专用。寺院集体收入主要用于寺院文物修缮、保护和与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社会公益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侵占。
第十六条 寺院文物发生被盗、被抢、被劫或遗失时,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文物保护和宗教部门。
第十七条 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应当采取措施,征集流失的寺院文物。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捐赠、归还寺院流失文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寺院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寺院内的文物保护技术和佛教文化研究成果、批准发行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音像制品等,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知识产权。第十九条 在寺院保护区范围内拍摄电影、电视剧、影视专题片的,摄制单位应当征得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的同意,按照审批权限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在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拍摄。
第二十条 复制寺院文物的,应当按照文物的级别和审批权限,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监制。
第二十一条 寺院文物保护区和保护点的建筑和其他文物不得作为经营性资产转让、抵押或者赠与、出租、出售。
第五章 治安与消防
第二十二条 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寺院的治安管理与消防安全工作。
第二十三条 寺院的治安管理与消防安全工作,由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当地公安及消防机构负责监督和业务指导。
第二十四条 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履行下列治安与消防职责:
(一)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负责寺院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加强僧人的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加强僧人的登记、证件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游僧的管理,发现问题须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
(四)落实治安、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治安、消防应急疏散预案,培训寺院有关人员演练,及时处置应急突发事件;
(五)对寺院文物管护人员和僧人定期进行治安管理与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治安管理与消防安全知识,增强防护意识;
(六)按照国家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障消防水源,配置防火、防盗、防水、防潮、防蛀、防鼠设施和器材,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七)保障寺院内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通道的畅通;
(八)寺院举办大型佛事活动和节庆前,应当依法向当地公安及消防机构申请治安消防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九)及时整改公安及消防机构检查发现的治安火灾等隐患。
第二十五条 对寺院治安和消防工作由当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建立完整准确的检查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及时消除治安消防隐患。
第二十六条 寺院内安装照明和其它电器设备应当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关的文物行政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批准,施工中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工程竣工后,应当进行验收、备案。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事迹的单位和个人,由自治州、夏河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一)在寺院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
(二)在寺院文物和佛教文化研究、应用中成绩突出的;
(三)在抢救保护寺院文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四)在收集、归还寺院文物中成绩突出的。
第二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依法履行保护与管理职责,造成寺院及文物受损的,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寺院管护人员造成寺院及文物受损的,由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依法追偿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其他违反本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由当地文物、宗教、公安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未涉及到的内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条例由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拉卜楞镇九甲行政村2014
拉卜楞镇九甲行政村党支部和
综合服务中心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党员代表:
根据镇党委的统一安排,下面我代表九甲行政村党支部和综合服务中心向大会作述职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2014年以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狠抓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一)党建工作和学习理论政策情况。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和程序顺利完成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州县的相关文件精神,健全和落实村级“两委”“八有八规范”和“四议两公开”制度,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精神等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使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发展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认真组织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完成活动各个环节,达到了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落实整改方案,这次活动共参加49名党员,受理意见建议89条,查找了“四风” 等方面的问题9条,已落实整改9条,建立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将对照不足,着力整改,力求不断提高。
(二)村级综合服务工作开展情况。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2014年6月份,正式挂牌成立拉卜楞镇九甲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后,我们及时成立了九甲行政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包村副镇长担任,将所有包自然村干部、计生大夫、大学生村官纳入成员,共15人(11人享受村级服务津贴、大学生村官1人、公益性岗位3人),小组下设办公室,进一步明确包村干部工作职责。建立工作制度、服务台帐,研究村组发展规划。实行“一站式”服务,及时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
(三)改善和维修办公场所情况。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我村“两委”和综合服务中心办公条件大力改善,逐步建立科学合理、行为规范、机制健全、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便民利民服务工作体系奠定了基础。修建办公楼梯,接拉自来水安全饮水,安装太阳能玻璃、防盗门,装修办公室,悬挂办公窗帘,维修村级卫生室、计生室等。购置办公电脑、数字打印机等办公用品。以上共投资12.7万元。并对村级财产进行了登记造册。
(四)社会综治维稳情况。在“两节”前后和拉卜楞寺各节点期间,我们按照镇党委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县发展、稳定的大局面,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措施,在王府停车场、九甲公安派出所门口设立执勤点,放弃干部节假日,认真开展值班值守工作,一年来,全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未发生重大矛盾及上访事件。同时,狠抓矛盾纠纷调解和排查力度,全年成功调处往年督办的遗漏矛盾纠纷及新矛盾8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要求。
二、增强工作责任心,落实各项制度,发挥优质高效的服务作用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建设下塘乃合村、红教寺村、录塘村村道硬化;落实昂曲乎村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落实录塘村、红教寺村、王府尼姑寺自来水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极大地解决了部分村村民出行难、饮水难的问题。
(二)产业发展情况。新建上塘乃合村奶牛专业合作社;建设草原生态养殖暖棚35座;发放产业双联贷款3家;保险各类牲畜保险17605头只;动物防疫率100%;运行扶贫互助社资金20万元。为发展我村的首位产业和藏家乐、家庭小旅馆、传统金银加工小作坊等特色优势产业有了新的起色。
(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我村涉及农村低保户、草原生态补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生育、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农机补贴、良种补贴、村干报酬、动物防疫员生活补助等强农惠农政策21项,全年共发放各类惠农资金328.73万元。
三、查找问题,改进措施,谋划好2015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服务中心人员定岗定制中存在的问题。我村综合服务中心现有干部共15人,其中享受村级服务津贴人员11人,11日中兼职镇政府各项社会事业口的干部7人,在年底或上级检查工作、维稳值勤值班时,一人无法兼顾两面的工作,往往发生人员短缺,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村地处城乡结合部,与上邻桑科乡相比,草场面积小,养殖牲畜难以形成规模,与下邻城区相比,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掌握产业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缺乏对新事物的认识和创新的勇气,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下,产业比重小,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还很缓慢,贫困面大。
(三)2015年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重点工作。一是亟待解决红教寺村特哇则沟防洪坝建设项目;积极争取洒合尔村、盖格多岗村村道建设项目。二是发展畜牧业、草产业,举办藏家乐、家庭小旅馆等。三是通过省委宣传部对我镇九甲行政村开展双联的有利时机,争取九甲行政村基层服务室建设项目和来周村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四是继续发扬我村群防群治的优良传统,增强农牧村的安全防范能力。继续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采集工作,进村入户摸底调查、上门服务,登记暂住人口等强化社会管理。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效果,为营造依法治国、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