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讲稿(大爱与小爱)
大爱与小爱-------学习张丽莉演讲稿
提到张莉莉这个名字,无人不知。在去年的5月8日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每当看到关于她的报道时,我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深深被她的大爱感动。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师者对职业的热爱,她把人生的价值演绎得淋漓尽致,她是我们教师的骄傲。
张丽莉的壮举只是短暂的冲动吗?不,那是平时爱生如子、无私奉献的一贯行动,那是平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书育人的责任。张丽莉的座右铭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在年轻的班主任当中,她是最让家长信服的好朋友、领导放心的好同志、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她每天早来晚走,用执着的热情收获了累累硕果。
在我们东北街也有许多的张丽丽。温柔善良的王凤芹老师,虽然她已五十多岁,但向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激情。只要我们有事相求,她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在她教的学前班里,孩子们和她之间,没有生疏,没有距离,没有所谓的“恨铁不成钢”的冷言和讽刺,有的只是尊重、信任、轻松、欢乐和鼓励。她总是蹲下去和孩子说话,总是用手掌轻轻抚摸孩子的脸颊;在她的愉快教学中,孩子们轻松的学习玩耍。活泼可爱的朱老师:她会把发烧的孩子送到医院并抱着孩子输液胳膊酸得都无法抬举;他会把无人接送的孩子领到家里吃饭;他会忍着病痛坚持上完一天的活动课;刻苦严谨的刘老师:她会为了上好一堂教研课而钻研教材到深夜;会以坚定的笑容面对工作中的所有困难;会因为家长的一句赞誉而偷偷流下眼泪。
她们也曾开玩笑说其实自己是保姆,因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要管;是艺术家,因为常常要唱歌跳舞、写字画画;是设计师,因为能用巧手把活动室布置得美如童话;是外交家,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家长都能进行沟通;是学者,因为常常要把教育论文撰写;她们和所有老师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进行着平凡、琐碎的工作,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充当人梯。我想在遇到危险情况下,她们也一定会挺身而出,成为最美女教师。但现实中,她们不一定能遇到感动世界的大爱,拥有世人瞩目的光环但,那是什么使她们默默耕耘、充当人梯呢?那就是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的热爱,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成就祖国的栋梁的责任。
我们在为张莉莉们事迹感动的同时,也应对英雄的付出和牺牲作出回馈。用爱来回报爱,用道德来回报道德。老师们,让我们执着与教育,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 于小爱中见大爱,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二篇:浅谈大爱与小爱论文
浅谈大爱与小爱论文
摘要:爱是非常抽象的东西,是一种感觉,一种体味,一种身心超越现实的纯美的反应,精致敏锐,牵动着整个身心和悲喜情绪,而且力量巨大,达到往往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或根本无理可讲。爱是多种多样的,父母与儿女的爱,师生之爱,等等。尤其是师生之间的爱,社会上正面,反面的争议很多,到底应该怎样进行认识呢?笔者将在下文中通过“爱是什么;爱的误区;如何懂得爱,培养爱”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亲其师,信其道
爱是责任
如何培养“爱”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维系着的关系,如果没有爱,就会形同陌路,将没有任何意义。那么,什么是爱呢?
一、什么是爱?
爱是非常抽象的东西,是一种感觉,一种体味,一种身心超越现实的纯美的反应,精致敏锐,牵动着整个身心和悲喜情绪,而且力量巨大,达到往往不是理智可以控制的,或根本无理可讲。爱是多种多样的,父母与儿女的爱,师生之爱,等等。尤其是师生之间,社会上正面,反面的争议很多,到底怎样认识呢?
1、教师爱学生是顺乎人性,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说顺乎人性,因为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人既想得到别人的爱,又想爱别人,人生下来,如果得不到爱,会产生畸形心理,如性格孤僻,情感冷漠、消沉等等。说合乎社会发展需要,是人类懂得了爱才形成社会,人类倘若没有爱,社会就不能发展,假如在一个社会结构单元内,大多数成员都是冷酷无情无爱,那就会失去的内聚力和亲和力,造成社会系统内有序状态减少,混乱现象增加,最终导致社会的解体。
2、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母爱的继续,升华和发展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虽然不能代表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象光镜一样,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这是母爱所不可及的。入学前,儿童的情感和爱的培养,父母为第一影响源。入学后,逐渐移向教师,教师逐步由第二影响
源上升为第一影响源。因为教师爱学生,给学生的评价,反映了集体的社会的评价,远远超出了家庭的范围。这种爱,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所以学生更珍惜。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积极的情感,这种爱从教师来说,是继续母爱中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部分,如同科学知识衔接那样,使青少年个性得到进一步良好的发展。使他们爱的情感更丰富,从学生来说,由师爱我的外部条件转化为自身的内部动力,由爱父母到爱老师,通过长期爱师的生活,养成尊师心理,又通过爱集体生活而爱同学、爱集体,进而爱祖国、爱人民。学生通过师生生活在他们完成了自身发展的同时,具有了积极的肯定的、高级的人类情感,实现个性发展的社会化。
3、教师爱学生是一种具有活力的“酶”
它通过迁移、转化在学生心灵上发生作用,学生得不到师爱往往产生焦虑、防卫心理,或是形成攻击性格以致对社会疏远,怀有敌意。
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活动离开了“爱”,则无法进行下去。教师传授知识,并不是简单地讲述所能奏效的,它非常需要教师深厚的感情作为催化剂。教育教学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学生的天才智慧并不是构制好了的预制件,而是沉睡在头脑中的智力因子,它要依靠教师的爱去激活它,活化了的智力因子才能吸收知识,形成智慧才能。正如心理学家皮亚
杰明确指出的,幼儿一生下来,大脑还未成长起来,是儿童在生活中接受外界刺激后才逐渐发展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任意的刺激都能使学生头脑中的智力因子活起来,学生是教师作用的对象,但学生有独立性,能动性他们随时显示起“反作用”。教师讲的道理知识,学生要经过情感去考虑过滤。如果教师爱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好意,如果教师不喜欢他们,他们则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恶意,他们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甚至公开对抗,呈负反馈现象,阻抑教学过程的发展。一般地说,青少年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感支配自己的行动,师生情感相亲,则信道相通,情感相悖,则阻碍信息传导,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重视情感投资,真心爱学生,才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4、一个真正爱学生的教师,应具备四种身份
即:“严父”、“慈母”、“同志”、“朋友”。无数优秀教师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要想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成功,首先就要以爱学生作基石,如果师生之间真正实现了相互的爱,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爱”、“情”、“趣”、“味”入手,使课堂教学逐步走出低谷,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了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的能力。
愿所有的教师都把爱心献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友谊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二、爱的误区,大爱与小爱
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所以从小就教育孩子。但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会让父母失望呢?那大部分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得当而造成的。
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中可以看出父母是多么的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任何东西多了都不好,爱也是一样。在中国,孩子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吧饭嚼烂,在喂进孩子的嘴里,孩子稍大些后,就一勺子一勺子的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父母或祖父母端着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孩子吃什么、吃多少,完全有父母决定。父母从来都没有想过孩子的想法。虽然在父母的心中可能是为孩子着想,可以他们忽视了孩子的想法,这样做会让孩子失去主见,不会独立,只会依赖他人,虽然父母的出发点是爱,但是这样做不是爱孩子,反然会害了孩子。
在西方的国家则不同了,西方国家的父母当孩子可以拿刀叉起,就开始让孩子自己吃饭,就算弄得满身、满脸都是,家长也不会管,稍大后,孩子吃什么、吃多少、是饥是饱,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家长从不过问,如果孩子因为贪玩没有吃饭,家长也不会管,不会因为心软而让孩子吃饭,因为这样孩子就会长
个记性,下次就不会再因为贪玩而忘了吃饭,西方国家的父母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家长会在孩子成年后,将孩子“赶”出家门,让孩子自己独立生活,并不给与任何帮助,包括金钱。
而反观中国的家长呢?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在这样溺爱下长大的孩子,会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得为他人着想,凡事只会想到自己,记得《尚书、无逸》中写道:
“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樯,厥子乃不知稼樯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之、””这几句话很生动,大意是说:“请看一般小民,做父母的辛苦耕作,年轻一代不知生活艰难,只知享受,再不就是张口顶撞父母说:“你们这些落伍的人,根本不懂事。””父母的溺爱固然不对,但是我们要理解父母,学会换位思考,千万不要与古文中的孩子一样与父母产生代沟。
天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这些爱都是小爱,极其渺小的小爱。局限在父母和孩子之间,通过时间才能验证并理解,孩子才会懂得和感悟,有的孩子还会在爱的驱使下,变得无视社会,无视长辈。
老师也是以爱的播种获取情的果实,以爱的付出赢得情的丰收。但是在实施爱的过程中,有些老师不知不觉步入误区。
偏爱,主要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更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得到更多的笑脸和表现机会。包括上课发言的机会,受表扬与鼓励的机会,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机会,他们吸引着教师关注的目光,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实质上占有着课堂的最多的教育资源。但是,在偏爱之下的中等生和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大部成了“陪读生”,教师对班上占大多数的中等生则不太过问。在偏爱中成长的成绩好的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优越感和超越感,“高人一等”,既不能平视自己的伙伴,也很难平等公正的对待他人,包括公正的对待自己的老师。为什么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离校以后,回来看望老师的越少。在这一点上,孩子是没有过错的,问题是我们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在学校,感受到的是什么样的老师?在冷落中成长的孩子,得不到关爱和尊重,唯分数的教育,使这样的孩子无处展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变得孤僻、自卑、冷漠、暴力。在不公正、不公平的情感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让他们如何感受爱的阳光,怎样才能教会爱的传递?
溺爱,主要是一种偏袒的、消极的、无原则的爱。教师的无私奉献,全面包办代替,从班级值日到班队会活动的安排,从作业的督促到不停地与家长沟通,从同学关系的相处到同学的时尚和爱好,老师时时观察、处处过问,主动出击。老师疲惫不堪,满脸倦态,学生松散、木讷,时刻待命。教师的辛勤付出,全面的包办替代,严重的消解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削弱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主自立的能力。学生如果过分地依赖教师,他们将丧失独立。
思考问题、协调各种关系、处理事情的能力,不利于他们人格、心理的成熟。记住:老师不是爱的施舍者,不是保姆,更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必须确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主体、主导、组织。教书育人的法定职责决定了老师必须教,教不教的问题无需讨论,课改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是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
强制关爱,充满了专制的色彩,老师用自己的价值取向替代学生的价值,以自己感知的世界强行占领学生的世界,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束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师爱,不能无原则,更不能宽容无边。这也是小爱,极其渺小的。
那么教师的爱应在举手投足间,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句问候,也许是生病时摸摸你的头,也许是你犯错误对你的批评和教育、公平,公正评价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使她们懂得做值日是为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写作也是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这是大爱。
父母的爱在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将来在社会主动付出劳动,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做一个心里有爱的人、这也是大爱。
三、如何懂得爱,培养爱
1、爱是责任
老师对学生是一种责任。刚刚踏入学校,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像一张白纸展现在老师面前。老师的引领很重要,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态度,行为举止,谈吐,礼貌,待人接物等等各个方面。
古语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结合的职业。多少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伴着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开启着孩子的心智,书写着人生的真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就是那一个“爱别人孩子”的神。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也就不能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但是,这种爱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父母的爱:我们不能孩子抱在怀里,而是要把学生装在心里,对他们倾注着全部的心血,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生病时嘘寒问暖,困惑时解疑答惑,颓丧时鼓舞激励,迷茫时指点方向……
爱与责任,相得益彰。“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爱”与“责任”也是辨证的统一。“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爱与责任”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需要全体教师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篇章,教师的指导、鼓励、赞美、欣赏和支持,永远是学生最好的礼物。透过爱的鼓励和安慰,让他们祛除心中的不安,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担负起我们肩上的责任。这样的爱是大爱。
2、爱是力量
爱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那样平实那样坚定。
爱,那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爱,人生最伟大,最温暖的东西。爱,人世间永不改变的信念,不可割舍的真情。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是神圣的。当你得到一份爱,你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宝贵和其中内涵的哲理。
曾有一位印度教徒,步行到喜马拉雅山的圣庙去朝圣。路途遥远,山路难行。他虽然携带很少的行李,但沿途走来,还是显得举步维艰。他看前方有一个小女孩,年纪不超过10岁,背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孩,也正缓慢地向前移动。她气喘得很厉害,也一直在流汗,可是她的双手还是紧紧护着背上的小孩。印度教徒经过小女孩的身边,很同情地对小女孩说:“我的孩子,你一定很疲倦,你背得那么重!”小女孩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背的是一个重量,但我背的是我的弟弟。”一句出自孩子幼稚语气的话,却包含了多么重的分量。爱是没有重量的,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喜悦的关系与无私的付出。在美国,有一件真实事情,讲的是美国的一个孩子在阳台上玩,小孩爬过阳台的拦板,眼看就要掉下去,所有人都在思考的一瞬间,一个黑影从人们的眼前闪过,把就要掉到地上的孩子接住,那人就是小孩的母亲、或许有的人认为太夸张了,但这就是爱的力量,她可以使一个母亲奋不顾身,第一反应去救自己的孩子、我听过有些关于父母遗弃孩子;兄弟姐妹之间为了金钱,遗产的纠纷而断绝关系的是事情,难道他们认为金钱的价值是高于亲情的吗?虽然社会是残酷竞争的,但爱是这种环境里的唯一温暖,抛弃了爱,怎么能有人生事业的支柱,更何谈金钱和权势这些身外之物。世间的“爱”是永恒的,是不变的,是永存于
世的、所有的惊人举动,都有爱的力量,都是爱创造出的,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一个人心里有别人,总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有爱的奉献,那么得到的将是内心的充实,高尚的人格,爱心的照耀。甘愿给社会付出真情和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幸福总是偏爱那些热爱生活而乐于奉献的善良的人。
3、爱是行为
爱是相互的,从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可以表达,也许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但是往往正面的表达可以接受,觉得心情舒畅,爱意满满。那么,批评和指责却让人接受不了,就不是爱,其实细细品味,那也是爱的表达,会很深刻,记忆犹新,不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我在99年收了一个自闭症的学生李昂,刚入校只以为他很不听话,纪律不好,一天下来才发现他有问题,下课铃声响能让他紧张得直捂耳朵,还不停地叫。中午接近放学了,他会不自觉的满地转,直说找妈妈。上课从不看老师,只用耳朵听,做题写字非常快,而且左手书写工整大方。听到音乐会堵住耳朵,分不清你我他。与家长交流他的情况,家长害怕学校不留他,竟然为孩子下跪,我立刻阻止了她,和妈妈一起研究怎样帮助他。
冬天,上间操要穿棉袄,孙瑶同学去来棉袄帮李昂穿上,间操结束孙瑶再把棉袄叠好放在后面的柜子上。课间活动找不到李昂,孙瑶会及时把他送回来。李昂心情不好,孙瑶会安慰他。这所有的举动,都是我以身作则的结果,孩子们都会模仿我来做。
我用自身影响着他们,触动着他们,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教会了他们关注同学,帮助同学,无形中也教会了他们如何表达爱,如何去爱。这就是大爱的体现。
爱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行为上的,也可以是语言表达,还可以书面示爱。只做行为上的,不善于表达,会感觉不到,产生误会,错失爱的机会。人无完人,不会尽善尽美,爱的缺失会终生悔恨,无法自拔。
小爱无法含纳大爱,大爱可以包容小爱。有大爱的心,不但不会忽视小爱,而且还能自爱;人人自爱,才能发挥大爱。在不伤及大爱的前提下,在大爱的框架里进行你的小爱,小爱要服从大爱,大爱也要顾及小爱,如此两者可以和谐相处了。人的大爱都是隐藏在无形之中的,看似普普通通的实际都有深意。大爱一定不急功近利,从来不在乎那些细枝未节。
在大爱的框架里进行你的小爱,小爱要服从大爱,大爱也要顾及小爱,如此两者可以和谐相处了。
如果冲突,就学习下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小爱而取大爱也
第三篇:演讲稿《爱与魅力》
爱与魅力
桃园幼儿园戴隽
各位老师,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爱与魅力》
她,一头利落的短发,彰显其干练的处事作风;她,一身精致而优雅的着装,迸发出浓浓的小资情调;她,一个充满爱与鼓励的眼神,传递出内心对幼教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她,就是我们大班组的年级组长华洁老师。在我们眼里,华老师时尚,有魅力,更重要的是她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与高度的责任心,下面,就请大家跟着我的脚步一起来回顾她所带给我们的点点滴滴:
(一)带教青年:言传身教,毫无保留
作为一名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华老师总是担负着带教青年教师的重任。俗话说,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发展速度。华老师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从不马虎。在带教的过程中她实行“一看”、“二带”、“三放”原则。“看”,顾名思义就是观察,先看看每位徒弟的性格,了解彼此,找到徒弟身上的优缺点,再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带”就是日常的带教工作,华老师经常采用的策略是边做边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总是让我们这些徒弟更能领会其关键要点。“放”便是放手,师傅总是说:“你们年轻人就是要大胆地想,去尝试,要有初出茅庐不怕虎的精神。”在与华老师相处的每一天中,我们这些徒弟总是能感受到师傅无微不至的关怀,她总是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方法传给我们,希望我们能吸收的多些,多些,再多些,能尽快地展开翅膀独立翱翔,去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二)引领组员:传递信任,硕果累累
我们大班组的老师经常说,华老师她有一双“慧眼”,能清楚地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能读懂教师心中的胆怯和自卑,并及时给与鼓励。记得那时代表幼儿园去参加区里的讲故事初赛,我显得异常紧张。可能是因为一年多没有上岗,对自己特别的没有自信。在讲故事的前一天,又突然接到通知说稿子有了多处的调整与修改,这就更加给我增加了压力。就一天的时间,怎么把这个新的稿子演绎好,怎么样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发挥出我们桃园幼儿园优秀青年教师的水平?我显得忐忑不安,甚至有点想打退堂鼓,就在这时,华老师坚定地对我说,“你一定行,我不会看错的,我相信你,你有这个实力,来,我们再试一次。”就这样,在华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我一次次地在她面前练习,给我指出手摆放的位置,说话的语调,关键动作的指导与演绎。是华老师的绝对信任与鼓励使我坚定、勇敢、自信地走上
演讲台,从初赛走到决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为我们桃园幼儿园获得了一份至高的荣誉。在我们班组,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带领班组成员创设幼儿园“水叮当探秘园”的环境,童趣、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环境获得了领导与专家的肯定;指导金妍、朱敏燕两位老师参加小淘气爱科学师幼组的比赛进入市级决赛,指导杜星宇老师参加小淘气爱科学家庭组的比赛进入市级决赛;积极组织班组成员举行大班迎新年活动,获得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华老师积极地运用期待效应,将信任传递给班组中的每一位同事。她给予每一位教师积极的期待,而期待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教师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从中有所收获。
(三)对待孩子:因材施教,无限关爱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教师要用爱心与耐心来读懂它。但是,并不是每本书读起来都是那么的顺畅,总是有那么几本难以读懂的书,让我们有些头疼。孩子也是一样,有的乖巧懂事,而有的却顽皮捣蛋,让我们手足无措。大一班的***就是这样一位另类的孩子,带过暑期班的老师应该对他印象深刻。高高大大的个子,却是异常的调皮,总是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配合老师,老师说往“东”,他就往“西”。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华老师就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的孩子。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华老师发现他特别喜欢整理玩具。于是,她与***约法三章,只要他上课的时候能积极地开动脑筋,遵守班级公约,不与老师对着干,就让他当一天的值日生,帮助老师一起整理班级环境。***在华老师的鼓励下,整理工作做的越来越出色,他总是能根据提示将各类物品整理的整整齐齐,物归原处。华老师马上对他进行了表扬与肯定,激发了***要好好表现的欲望。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懂事,能积极地遵守班级规则,愿意配合老师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大班迎新年表演时,他出色地出演了**一角,灵动的表演获得了家长与同伴们的肯定。这本书,华老师用爱与关怀“啃”了下来,其中,她的法宝就是因材施教。是啊,每个孩子的个性、想法、性格都不一样,老师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地去研读他们,才能找到最适合这个孩子的教育策略与方法,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获得进步与成长。
在华老师的身上有一种魅力,这种魅力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这种魅力是因为她的心中装满了爱。爱她的工作,爱她的同事,更爱她的孩子们。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具有魅力的幼儿教师。同时,也把美好的祝愿送给在做的每一位有爱而又有魅力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祝大家龙年:工作顺利,事事顺心,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四篇:爱与责任演讲稿
爱与责任演讲稿
走在校园中你会不经意地发现,一个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一双双写满疲惫的眼睛……人生的春天就被我们匆匆越过。在教育这片园地里,我们无怨无悔,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心中有春天!
因为有爱,才有了闻鸡起舞、乐此不疲;才有了笑迎学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心,对教师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教师为什么要爱学生? 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一个个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尽管我们的青春在逝去,但我们的心因为学生而永远年轻。当我们从家长手里接过学生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于拥有100名学生的教师来说,教育成功的最高期望值是100%,其中一名同学的成败仅占1%,这似乎无足轻重。但对于这1%学生来说,对他们的父母来说,成功的期望值是100%,失败的也是100%,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的1%呢?
今天我还想对我班的学生说:我是深爱着你们的!因为爱你们,我不断改变自己的个性,试图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因为爱你们,我战胜悲观,鼓励自己也鼓励你们:态度决定高度,差距就是潜力;因为爱你们,即使是躺在床上我也在扪心自问,是不是我的忽视我的批评我的处罚已深深地伤害到了你;因为爱你们,我多么渴望走近你们,多么愿意包容你们的过失,多么渴望看到你们每天都是快乐的、有成就感的。我一直视孩子高于自己的生命, 可为什么时间的天平却倾向你们?现在我明白了,孩子是我生命的延续,你们却让我增加了生命的广度,锻造了生命的硬度,提升了生命的高度!
多少老师,放弃了稳定,放弃了安逸;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也就选择了压力,选择了挑战。我们将自己的激情燃烧在了这片土地,我们的命运 与这所学校共沉浮。今天,当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么多爱岗敬业的教师会用爱去赢得尊重,赢得信任,赢得家长和学生无悔的选择!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发人深省: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有时我总是这样问自己:“我教的学生们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教师风范正是在这平凡的本职工作中体现出来。
最后,允许我引用著名文字家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
(内乡县湍东三中王红侠)
第五篇:《与爱同行》演讲稿
与爱同行,感恩父母
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与爱同行,感恩父母》。
最近我读了《与爱同行》这本书,这书写的太好了,我深深地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爱无处不在,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爱、社会的温暖……在这么多爱中,有一种爱,我们会享用一生,温暖一生;有一种爱,让我们成长,学会坚强。这就是伟大无私、不求回报的父母之爱!在我们生活中,父母的爱无处不在:前行时,父母的爱是一块踏脚的石头;迷失时,父母的爱是一盏指路的灯;受伤时,父母的爱是一剂疗伤的良药;努力时,父母的爱是催人奋进的号角······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到父母如海般宽阔、如山般深沉的关爱。
在读《与爱同行》这本书时,我仿佛就在现场,我拜访了金鑫和他坚强的妈妈,让我懂得了母爱似海„„我还知道了陆妈妈为了给儿子做好榜样,竟用了40个月,1200多天的坚持,绣成《清明上河图》,这也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她用一针一线,给自己的孩子上了最好、最生动的一堂课。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用自己的爱和一言一行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当我看到‘妈妈背我上大学’这一篇文章时,觉得特别的感动。金鑫因为天生瘫痪,生活无法自理,12年来一直由妈妈照顾,天天背着他去上学。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身体不好,她都微笑的面对一切。金鑫最终完成了高中学业,并以648分的高考成绩被浙江大学工科试
验班录取。我虽然是个健全的孩子,但妈妈却为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每当听到别人的早饭只能吃粥时,我不禁想到我的早饭要什么有什么:小排面、年糕、水果羹„„这些都是妈妈费尽心思学来的。晚上,她还辅导我的作业。想起妈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而我却经常惹她生气,我感到无比的惭愧。从今天开始,我要乖乖听话,认真学习,不再让妈妈生气。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儿女应尽的本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应该时时处处体谅父母的艰辛,孝敬父母。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从实际行动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