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2010-2011学年一年级心理健康
教育教学计划
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的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培养学生的三个维度之一,可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新课改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本着实验——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加大实验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扎实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实验取得阶段成果,顺利通过课题验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新的社会角色,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
2、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悦纳自己,激励自己。
3、培养孩子对自己的满意态度,学会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克服困难中逐渐长大。
4、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
三、教学措施
1、创造新型的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每一学科的教材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的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在这环节中要加大研究力度,实现课堂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3、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风、学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
4、开展健康有益的班队活动。
各种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辩论会、体育活动、参观、兴趣小组、文娱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5、开设心理“知心信箱”。
班级设立一个知心信箱,学生有了疑难问题或情感问题,用书信的形式反映给教师,以求得教师的帮助。
6、做好个别辅导
要建立建全学生心理档案,作好分析研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耐心辅导,作好追踪调查,及时调整其良好心态,摆脱心理困惑。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要写一篇个案分析,做好记录,归入其心理档案。
2010.8
第二篇: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一年级
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的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培养学生的三个维度之一,可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新课改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本着实验——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加大实验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扎实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实验取得阶段成果,顺利通过课题验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新的社会角色,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
2、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悦纳自己,激励自己。
3、培养孩子对自己的满意态度,学会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克服困难中逐渐长大。
4、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
三、教学措施
1、创造新型的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每一学科的教材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的因素,是心理健康教
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在这环节中要加大研究力度,实现课堂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3、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风、学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
4、开展健康有益的班队活动。
各种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辩论会、体育活动、参观、兴趣小组、文娱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5、开设心理“知心信箱”。
班级设立一个知心信箱,学生有了疑难问题或情感问题,用书信的形式反映给教师,以求得教师的帮助。
6、做好个别辅导
要建立建全学生心理档案,作好分析研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耐心辅导,作好追踪调查,及时调整其良好心态,摆脱心理困惑。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要写一篇个案分析,做好记录,归入其心理档案。
第三篇: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树立现代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探索“文化管理”的办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发展学校”的教育理念;以“理念统摄、科研凝聚、特色整合、核心培养”为管理工作重心,继续开展“幸福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学生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工作措施
教书育人先要育人。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心育是统帅,是灵魂。心理不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一年级的学生一般心理特点:
1、独自进入新环境: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事情,摆脱对大人的依赖了。由依恋不舍到轻松愉快,这是一年级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去听父母讲的一些事,现在可以独自去看,去听,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这种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
2、娇宠儿在增加:上学以后少数孩子还离不开妈妈,这是心理没有断乳的表现。这种孩子看不见母亲会感到不安,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回到家以后马上换了模样,大喊大叫,恢复本来面目。孩子的心理离乳是普通家长感觉不到的问题。发现了也不知怎么处理,只是强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学,回家也不准大喊大叫。这种反意志行为恰好给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
3、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学生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有人认为孩子爱提问题是善于思考的表现,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这个特点,只不过有的孩子爱说,有的孩子把疑问藏在心里,不表达而已。当孩子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的时候,行为也会发生一些自觉变化。让他帮忙做一些事会很积极地响应,表明孩子开始明白一些社会责任了。
因此,我这学期将从这几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爱学校,爱班级,爱这个团体。
四、目标承诺
争取在这一学期让每一个孩子适应新的环境,适应校园生活、集体生活、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培养学生角色意识、群体意识、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意识。
第四篇: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焉耆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新的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培养学生的三个维度之一,可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新课改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程改革实验为契机,本着实验——巩固——提高的工作思路,加大实验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扎实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实验取得阶段成果,顺利通过课题验收。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新的社会角色,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
2、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悦纳自己,激励自己。
3、培养孩子对自己的满意态度,学会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在克服困难中逐渐长大。
4、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
三、教学措施
1、创造新型的民主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每一学科的教材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既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因素,也有心理教育的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在这环节中要加大研究力度,实现课堂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3、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班风、学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言论上、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
4、开展健康有益的班队活动。
各种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辩论会、体育活动、参观、兴趣小组、文娱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5、开设心理“知心信箱”。
班级设立一个知心信箱,学生有了疑难问题或情感问题,用书信的形式反映给教师,以求得教师的帮助。
6、做好个别辅导
要建立建全学生心理档案,作好分析研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耐心辅导,作好追踪调查,及时调整其良好心态,摆脱心理困惑。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要写一篇个案分析,做好记录,归入其心理档案。
高继承2013.09.06
第五篇: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要成为高素质的学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立“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
自我意识方面: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重点放在小学生自我社会角色认知和借助他人进行自我评价,以及良好自我体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上,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这一社会角色,受到老师或家长表扬和批评时,知道原因何在,学会自我分析,使自身言行向好的方向发展,有较强的自我体验,善于发现自身优点,树立自尊和自信意识。
智力方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智力训练重点放在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方面,兼顾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观察及观察的意义,引起他们对训练观察力活动的重视。教学生会使用常用的观察方法:比较法、顺序法和多种感观结合法。了解注意及注意的作用,重视自身注意力的提高。
情感方面:认识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表现。体验积极情绪,保持心境愉悦。认识并分析消极情绪(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学会用简单方法驱除烦恼。抑制不合理需要,从而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
意志方面:提高他们对意志的认识。由于年龄尚小,理解力相对较差,故借助于日常生活现象和故事进行。用外力或自己制订规矩来约束自己,提高自制力。借助于情境表演启发学生勇于战胜挫折和困难。
个性方面: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与大自然和谐和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增强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学会谦让和合作。
学习方面:从最基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兴趣着手,培养学习兴趣,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姿势,保证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交往方面:激发交往欲望,训练言语表达能力,为交往创造条件,懂得基本的交往礼仪。
四、采取的措施
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淡化理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小品表演法、设境讲解法、故事启迪法、团体游戏法等,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每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
五、质量达成目标
一年级学生具有独有的特点:擅长于识别物体的特点、判断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能很快并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个物体所固有特征的思维特点。一年级学生乐于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语言表达特点,这是在心理课上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和培养科学、文明的用语习惯的积极因素。一年级学生一是易受同伴的影响,一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