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然灾害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自然灾害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妥善地组织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全面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促进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满足突发情况下通信保障应急和通信恢复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减轻灾害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
据
《甘肃省电信传输局网络应急恢复总体预案》版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甘肃行政区域内,下述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重大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等事件;地震、火山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等事件;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事件。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
五、灾害通信恢复分级
根据自然灾害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通信恢复的实际需要,分为一般自然灾害、重大自然灾害、特大自然灾害通信恢复。(一)一般自然灾害通信恢复:一次灾害过程造成以下一种或几种后果的,受灾人口为全县总人口20%以下,农作物受灾面积为全县当季播种面积的30%以下,转移安置人口为全县总人口1%以下。居住房屋倒塌在100间以下(自然间)。
(二)重大自然灾害通信恢复:一次灾害过程造成以下一种或几种后果的,受灾人口超过全县总人口的20%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全县当季播种面积的30%以上;转移安置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以上,居住房屋倒塌在100—500间以下(自然间)。人员伤亡严重,在国内或国际造成一定影响;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三)特大自然灾害通信恢复:一次灾害过程造成以下一种或几种后果的,受灾人口超过全县总人口的40%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全县当季播种面积的50%以上;转移安置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3%以上,居住房屋倒塌在500间以上(自然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国内或国际造成一定影响;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
六、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综合协调机构
甘肃省电信传输局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应急综合协调机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省自然灾害的通信应急保障工作。成员组织有:运行维护部、财务部、综合部、人力资源部、局工会、车辆管理中心、相关分局等部门。(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全省自然灾害的通信应急抢通工作,宣布启动和结束应急预案。
2、协调有关部门听取全省受灾地区通信恢复情况汇报。
3、组织会商,分析、评估灾情,研究落实通信恢复方案。
4、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赴灾区指导开展通信恢复工作。
5、决定其他有关重大事项。
(三)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1、运行维护部:牵头制订本预案,并组织演练和实施,组织协调全省通信恢复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通信恢复抢险,对主要干线进行调度,配置资源。指导做好灾后恢复和恢复重建。分析灾情统计数据及对通信产生的主要影响。组织、指导应急通信恢复器材和材料的调拨。救灾储备建设和救灾捐赠。
2、综合部:负责通信恢复情况报道和汇总、汇报。
3、财务部:按照相关要求提供经费保障。
4、人力资源部:负责抗灾救险人员的调派。
5、局工会:负责与相关捐助组织联络,并统计传输局捐助情况。
6、车辆管理中心:负责全省抗灾救险通信恢复中车辆的及时调派。
7、受灾地区所在的分局:及时开展自救,报告灾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灾害恢复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四)领导分工
一般灾害救助工作由运行维护部牵头负责,受灾地区维护单位具体负责,有关部门给予支持。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由传输局分管副局长指挥,视情成立若干工作组,明确主要职责和相关人员,开展自然灾害通行恢复工作。七、应急准备
(一)各维护单位要切实做好灾害的预警工作,对可能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的重点地区,要严密监测并及时报告,落实防范措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各维护单位要掌握本维护单位维护光缆电路路由等情况,制订应急调度预案,确保在灾害来临时能及时恢复县以上光缆通信。有计划地组织基础设施恢复和抢救等工作的模拟演练。
(二)落实应急救灾资金,备足各类应急通信保障材料。备好应急通信设备及应急 交通工具,以便灾害来临时紧急调用。
六、应急反应
灾情发生后,受灾地区维护单位应当迅速做出反应,统一指挥辖区内的通信恢复工作,按程序启动本级通信恢复应急预案。受灾地区维护单位在灾害发生1小时内,向传输局运维部报告灾情;传输局运维部等有关部门在灾害发生2小时内,及时向省公司运维部上报灾情核实情况和抢险救灾情况。受灾地区维护单位按照灾害发生情况,每天早上8点钟以前向运行维护部等有关部门报告灾情,实行零报告制度,待灾情稳定后,在两天时间内,将灾情核实完毕,上报省公司和相关部门。同时,财务部安排应急款、运行维护部调拨其它为受灾地区抢险队伍赶赴灾区进行抢险。
七、附则
(一)奖励与责任。对在自然灾害通信恢复工作中作出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在自然灾害通信恢复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本预案由运行维护部牵头制订、跟踪管理和修改完善,报省公司批准后实施。各维护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区自然灾害通信恢复应急预案,报运行维护部备案。
(三)本预案由运行维护部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市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XX市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我市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满足突发情况下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的需要,确保通信的安全畅通,特编制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家通信保障预案》《XX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省通信保障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较大以上通信事故造成通信大面积阻塞、中断的应急处置,其他较大以上自然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应急通信保障,因重大活动或其他需要启动应急通信保障的工作,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重要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1.4 工作原则
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严密组织、密切协作,快速反应、保障有力的原则。
1.5 预案体系
在XX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XX市通信保障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进行全市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中国联通XX分公司、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电信XX分公司和中国铁塔XX分公司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为本预案的子预案。
1.6 应急通信主要方式
应急通信主要方式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海事卫星电话、红机电话、密码通信、无线通信、全球性卫星移动手机终端等多种手段,确保指挥调度畅通。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市通信保障指挥部
指 挥
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指挥长:市政府办副主任、市工信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卫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能源局、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市气象局、武警XX中队、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联通XX分公司、中国电信XX分公司、中国铁塔XX分公司。
市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应急和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省委省政府、XX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通信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
(2)统一领导指挥全市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遇较大以上突发事件,负责启动、实施、终止应急响应,下达通信保障应急指令;
(3)统一调动全市通信业各种资源,做好应急通信保障的组织协调工作;
(4)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相关事项。
(市指挥部具体设置及职责详见附件2)
2.2 市指挥部办公室
XX市通信保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处理工作,市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市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市工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市工信局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市通信保障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和有关专家组成。
市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承担市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和应急值守工作,收集、分析应急通信保障有关工作信息,及时上报相关信息。落实市通信保障应急指挥部的决策部署,组织专家为指挥部提供保障通信决策建议,汇总通信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协调与各级政府、成员单位、通信企业之间的应急工作,加强通信保障应急对外宣传和信息发布,完成通信保障各项任务。
2.3 现场指挥部
市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和事件所涉行业、领域情况,视情况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应急通信保障现场的具体指挥协调工作。下设现场抢修组、治安通行组、基础支撑组和宣传报道组等4个工作组。各工作组的设立及人员组成可结合指挥部人员实际进行调整。(现场指挥部设置及职责详见附件3)
3 监测和预警
3.1 预防机制
通信企业在通信网络规划和建设中,要贯彻落实网络运行安全各项工作要求,健全网络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网络的自愈和抗毁能力。强化对网络运行安全和网间互联互通安全的监测及风险隐患排查。防范重大风险隐患,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修订完善各级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加强网络运行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的宣传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2 预警监测
市指挥部办公室建立健全与有关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通信网应急指挥调度的预警监测功能,密切关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汇总、通报、共享有关信息。通信企业要建立和完善网络预警监测机制,加强电信网络运行监测。
3.3 预警行动
市指挥部办公室依据突发事件发展趋势判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预警行动:
(1)立即发出预警指令,跟踪通信企业应急准备工作,指导通信企业应急通信保障力量进入临战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准备;
(2)加强网络和应急装备力量监测,指导通信企业及时向重要用户通报有关情况。组织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根据分析评估结论调整预警级别;
(3)当预警升级,市指挥部办公室通知相关单位及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4 预警解除
当突发事件经评估认为符合预警解除,按照“谁发布、谁解除”原则,解除预警。
4 应急响应
4.1 信息报送
较大通信突发事件发生后,通信企业和相关成员单位立即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送有关信息。如遇紧急情况,40分钟内电话报告,1个小时内书面报送信息。有特殊要求时,按要求增加信息报送频次。随情况的逐步缓解及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序展开,信息报送频次按照通知要求改为更低频次。
信息报送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基本情况描述、事件级别、初步估计的危害及程度、影响范围、拟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建议等。
4.2 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及应急通信保障任务重要性等因素,在市级层面由低到高设定二级、一级两个应急通信保障响应等级。
启动响应后,各级应急通信保障指挥部启动指挥联动、会商、通信联络、信息报送和发布等工作机制,有序开展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4.3 二级响应
4.3.1 响应条件
执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过程中,由本市指挥部组织应对。
4.3.2 启动程序
(1)市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市指挥部,提出启动二级响应的建议,同时通报各成员单位;
4.3.3 行动措施
判定为二级应急通信保障时,主要开展以下统一指挥、协同应对和企业调度工作:
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研究提出应急处置对策、方案或建议;
(1)相关单位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应急资源展开应急通信保障和恢复工作。
(2)当地通信企业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增派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利用应急通信装备开展保障工作。
4.4 先期处置
市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立即到现场核实有关情况,及时上报市指挥部并提出启动应急响应建议。事发初期,难以确定应急通信保障等级时,各通信企业应在市工信局指导下,先行启动应急响应,为应急处置各关键部门提供基本应急通信保障。
4.5 现场指挥
根据突发事件处置中应急通信保障需要和市指挥部要求,成立现场指挥部,组织、协调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市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研究提出应急处置对策、方案或建议。向相关通信企业和相关成员单位下达应急通信保障和恢复任务,并监督执行。
4.6 个人防护
应急通信保障人员要配备必要生活及人身防护物资,确保各类应急通信保障任务顺利完成。
4.7 响应终止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由市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相关单位终止应急响应。
(1)应急突发事件处置已基本完成;
(2)
市内通信网络运行基本恢复正常,核心业务节点等运行稳定;
(3)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基本完成。
5 后期处置
5.1 总结评估
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结束后,市指挥部办公室应做好突发事件中公众电信网络设施损失情况的统计、汇总及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估。对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并上报。
5.2 征用补偿
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结束后,有关部门应及时归还征用的应急通信物资和装备;造成损失或无法归还的,应按有关规定予以适当补偿。
6 保障措施
6.1 应急通信保障队伍
市工信局应依托通信企业加强应急通信专业保障队伍建设,针对灾害分布进行合理配置,并开展相应的培训、演练及考核,切实提高队伍应急通信保障的实战能力。通信企业要按照市工信局的统一部署,不断加强专业机动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和公用通信网运行维护应急梯队建设,强化应急通信装备的配备,以适应应急通信保障等工作的要求。
6.2 基础设施及物资保障
通信企业应根据地域特点和应急通信保障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用电设备隐患排查治理,配备必要的应急通信保障装备(包括基本的防护装备),尤其要加强小型、便携等适应性强的应急通信装备配备,形成手段多样、能够独立组网的装备配置系列。加强对应急装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健全采购、调用、补充、报废等管理制度。
6.3 交通运输、电力能源等保障
公安、交通运输、能源等部门应在灾害事故处置中为应急通信保障行动提供必要的交通通行、运输投送、电力油料供应、重要通信设施运行等安全保障。
其他类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由事件处置主要责任部门负责提供开展应急通信保障行动所需支撑条件。
6.4 支援保障
政府负责协调当地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确保应急通信保障物资、器材、人员运送的及时到位,在应急通信保障现场处置人员自备物资不足时,负责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和社会支援力量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6.5 资金保障
突发事件处置和实施重要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所发生的应急通信保障费用,由财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6.6 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主要负责灾害区域的治安和交通管理工作,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和道路交通秩序,为保证应急通信保障车辆通行提供便利。
6.7 医疗保障
卫生健康部门根据需求,组织医疗卫生力量为现场指挥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保障。
7 附则
7.1 宣传、培训和演练
市工信局及通信企业要加强对本预案的宣传,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计划,定期组织预案培训及演练。
7.2 预案管理
预案实施后,市工信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修订完善本预案。
7.3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7.4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XX市工信局负责解释。
附件:1.XX市应急通信保障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2.XX市应急通信保障现场指挥部设置及职责
附件 1
XX市应急通信保障指挥部成员单位及职责
指挥机构
职 责
指挥长
分管通信管理工作副市长
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市应急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突发事件发生时,负责启动、实施、终止应急响应,下达应 急通信保障指令,协调各相关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指挥部之间的关系。在紧急情况下,统一调动全市通信业各种资源,做 好应急通信保障的组织协调工作。
副指挥长
市政府办副主任
贯彻落实市应急通信保障指挥部的工作部署,组织专家为市指挥部提供应急通信保障决策建议,汇总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进展情况,建立政府及成员单位间的应急通信保障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应急通信保障对外宣传和信息发布,完成应急通信保障各项任务,处理指挥部日常工作。
市工信局局长
成员单位
市委宣传部
根据市指挥部发布的权威信息,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处置的新闻报道,积极引导舆论。
市发改局
负责协调落实市级应急成品粮油和应急生活必需品动用指令。
市工信局
负责市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组建应急通信保障现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通信保障现场的具体指挥协调工作。
市公安局
负责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及时查处、打击破坏通信设施的犯罪活动,维护事发现场周边地区道路交通秩序,保障救援道 路畅通,保障应急通信保障车辆优先通行。
市财政局
负责协调解决党政机关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救援所需经费,处置突发应急事件产生的党政机关应急通信保障费用。
市自然资源局
负责应急通信保障目标用地的协调工作,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监测、趋势预测、灾情速报。
指挥机构
职 责
成员单位
市交通局
负责开展公路救援、开辟绿色通道,协调调集、征用救援车辆,组织公路抢修维护,保障通行。
市水利局
负责水库、河道、堤坝等水利设施的灾情预测和信息通报,为应急通信保障提供环境支撑。
市卫体局
负责应急通信保障和恢复过程中相关伤病员救治,为现场指挥和抢修抢险队伍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保障。
市应急管理局
负责协调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市能源局
负责组织协调所监管工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通信保障现场指挥工作的衔接。
市公安局交管大队
负责指导全市道路交通事故防范、应急处理、协调、参与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调事发地交警部门实施事发区 域的交通管制和疏导,保障应急工作交通顺畅。
市气象局
负责各类对应急通信保障造成影响的气象条件的分析与预测预报,为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提供气象保障。
武警XX中队
负责组织力量保护通信枢纽等重要设施安全。
中国联通XX分公司
负责本公司法定经营网络的通信保障恢复工作及应急通信保障,做好市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协调配合工作。
中国移动XX分公司
中国电信XX分公司
中国铁塔XX分公司
附件 2
XX市应急通信保障现场指挥部设置及职责
指挥机构
职 责
现场指挥长
市指挥部指定负责同志
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组织相关联合救援行动;统一调度事发地的通信资源,协调解 决事发地通信企业联合处置中的有关问题;组织通信企业提出共同应对方案和急需跨行业、跨部门协助支援的建议。
现场副指挥长
市工信局分管领导
协助现场指挥长监督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根据分工完成应急通信保障相应工作。
现场抢修组
组长单位
市工信局
根据市指挥部的安排,组织协调全市通信业开展应急通信保障恢复工作,实施通信网 抢修恢复的各项具体工作,保障通信畅通。
成员单位
中国联通XX分公司、中国移动XX分公司、中国电信XX分公司、中国铁塔XX分公司
负责本公司法定经营网络的应急通信保障恢复工作及应急通信保障,做好市指挥部交 办的其他协调配合工作。
指挥机构
职 责
治安通行组
组长单位
市公安局
根据市指挥部的安排,负责查处打击破坏通信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 序,保障公路应急通信物资、人员、车辆运输通行畅通。
成员单位
市公安局交管大队、武警XX中队、市交通局、基础支撑组
组长单位
市发改局
根据市指挥部的安排,负责调集抢险救援设备,做好应急通信保障物资储备调度,全 面监测、预警各种自然灾害,做好各种地质灾害对通信设施造成破坏的趋势预测,做好党 政机关、重要通信枢纽及其他通信设施电力保障工作。
成员单位
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卫体局、市应急管理局、市能源局、市气象局、宣传报道组
组长单位
市委宣传部
根据市指挥部的安排,协助通信管理部门做好应急通信保障及通信恢复情况的新闻发 布,开展应急新闻报道,做好媒体记者的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加强舆情收集分析,正确 引导舆论。
成员单位
市工信局
第三篇:邮政应急通信保障预案
邮政应急通信保障预案
黄山市邮政局:电路维护等级A,故障处理时限40分钟
第一部分电路概况
1、电路概述
邮政业务网主用电路为两条SDH 2M电路,机房端接入老楼二楼烽火MSAP设备,客户端接入烽火MSAP 设备,实现光纤双路由保护;备用电路为两条SDH 2M电路,机房端接入前南二楼国通PDH,客户端接入国通PDH。邮政至各网点电路通过两条155M光纤接入用户端两台华为路由器,电路等级为B级。
2、电路信息
3、路由拓扑图
老ODF
前南二楼
光终端盒
电信老楼ODF
大位小学光交
光终端盒
二楼机房PDH480
大位小学光交
光终端盒01,1#,2#
机房GT-PDHEQ480-1
3市邮政
ODF
前南二楼机房
ODF
机房中兴
S380
市邮政
ODF
前南二楼机房
ODF
机房中兴S3804、中心机房接入设备及路由信息
接入设备:主用电路采用烽火MSAP设备110B接入;备用电路均采用国通GE-PDHEQ480
光端机接入。
用户端口: 接入设备不同,端口表述方式不同
用户设备:数据设备,思科路由器,Cisco7304,华为路由器,NE16E,华为交换机
S7503。 光纤路由:
烽火MSAP主用光纤路由:
邮政终端盒--大卫小学光交(267、268)--大卫小学光交(10、11)--老楼二楼ODF09-04-01(34、35)----烽火MSAP 烽火MSAP备用光纤路由:
邮政终端盒----前南二楼ODF-06-04-06(61、62)--前南二楼ODF07-03-1(53、54)--老楼二楼ODF11-01-5(53、54)--烽火MSAP PDH光纤路由:
邮政终端盒--大卫小学光交(265、266)--大卫小学光交(22、23)-老楼二楼09-04-01(46、47)----PDH机架 邮政155M-
1邮政终端盒—前南二楼ODF06-04-6(63、64)--中兴S380
邮政155M-
2邮政终端盒—前南二楼ODF07-03-4(37、38)--中兴S380
第二部分应急预案
原则:按照“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在邮政实施本预案。
1.障碍处理流程
2.线路预案
由上面光纤路由可以看出烽火MSAP主备用电路为物理隔离的两条光
缆接入,一条直接接入前南机房。此终端盒一共有4芯,剩下空余两芯可以作为备用。另一条通过大卫小学光交接入老楼二楼。此终端盒有6芯,此电路占用1、2两芯,如果1、2芯光纤中断,立即可以换到5、6两芯恢复电路。到邮政的两条光缆是从不同管道接入的,所以即使一个管道的配线缆整个中断,也可以临时从另一个管道运行电路。
配线光缆和中继光缆都有空余纤芯供临时调换,保证在出现线路障碍时
可以快速调通电路。
3.设备预案
用户接入端和机房端的PDH480和烽火MSAP设备仓库都有备件,随时
可以更换,且如需更改数据。
4.各部门职责
网络操作维护中心网管班:负责障碍处理过中的全程管控及各相关工位的调度,负责障碍的预判断和预处理,负责与骨干网和长途对端的联系 网络操作维护中心现场班:负责局端端口更换、局端跳纤等。网络操作维护中心支撑班:负责局端设备数据更改和制作。-
客户支撑中心客户支撑班:负责客户端SDH设备和尾纤的维护,配合客户服务调度中心进行光纤的调度。
客户服务调度中心:负责光缆的维护和调度。
5.备件储备情况
新安北路备品备件机房:提供市区所有设备备件。客户维护班7楼仓库:SDH、MSAP等重要客户端备件。网络操作维护中心测量班负责工作时间外的备品备件管理,保证7*24小时
能随时拿到备件
6.应急处理联系人信息
第四篇: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1-24 【生效日期】2006-01-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国家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满足突发情况下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的需要,确保通信的安全畅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述情况下的重大通信保障或通信恢复工作。
(1)特大通信事故;
(2)特别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3)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重要通信保障任务。
1.4 工作原则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严密组织、密切协同,快速反应、保障有力的原则。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信息产业部设立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国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联络和事务处理工作。
2.2 组织体系框架描述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和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相关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进行重大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
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设立电信行业省级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本省(区、市)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进行本省(区、市)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
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总部和省级公司设立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本企业内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省级公司受当地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和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总部的双重领导。
预防和预警机制
各级电信主管部门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通信网络安全的预防和预警机制。
3.1 预防机制
各级电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和应急处置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畅通。
3.2 预警监测
各级电信主管部门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及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都要建立相应的预警监测机制,加强通信保障预警信息的监测收集工作。
预警信息分为外部预警信息和内部预警信息两类。外部预警信息指电信行业外突发的可能需要通信保障或可能对通信网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警报。内部预警信息指电信行业内通信网上的事故征兆或部分通信网突发事故可能对其他通信网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警报。
各级电信主管部门要与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各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网络运行管理维护部门要对电信网络日常运行状况实时监测分析,及时发现预警信息。
3.3 预防预警行动
信息产业部获得外部预警信息后,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应对措施,通知相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预防和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过监测获得内部预警信息后,应对预警信息加以分析,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可能演变为严重通信事故的情况,及时报告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进行分析核实,经确认后,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其他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
3.4 预警分级和发布
3.4.1 预警分级
预警划分为四个等级:
Ⅰ级: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多省(区、市)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通信枢纽楼遭到破坏等情况,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备的重大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多省(区、市)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的情况。
Ⅱ级:因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该省(区、市)多个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通信故障的情况,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备的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该省(区、市)多个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通信故障的情况。
Ⅲ级:因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该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多点通信故障的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该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多点通信故障的情况。
Ⅳ级:因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该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局部通信故障的情况。
3.4.2 预警发布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可以确认并发布Ⅰ级预警信息;省(区、市)通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可以确认并发布Ⅱ级、Ⅲ级和Ⅳ级预警信息。
各级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应根据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发布的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准备工作。
应急响应
4.1 响应分级
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原则,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响应工作划分为四个等级:
Ⅰ级:突发事件造成多省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断、通信枢纽楼遭到破坏等重大影响,及国家有关部门下达的重要通信保障任务,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启动本预案。
Ⅱ级:突发事件造成某省(区、市)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故障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下达通信保障任务时,由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的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启动省(区、市)通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同时报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
Ⅲ级:突发事件造成某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多点通信故障时,由相应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相关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启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同时报本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应急通信管理机构。
Ⅳ级:突发事件造成某省(区、市)某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局部通信故障时,由相应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相关的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启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相应的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4.2 应急处置
本预案重点考虑发生Ⅰ级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4.2.1 信息上报和处理
突发事件发生时,出现重大通信中断和通信设施损坏的企业和单位,应立即将情况上报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部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报国务院。
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获得突发事件信息后,应立即分析事件的严重性,及时向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提出处理建议,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进行决策,并启动本预案。需要国务院进行协调的,应立即上报国务院。
启动本预案时,相应的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应提前或同时启动下级预案。
4.2.2 信息通报
在处置Ⅰ级突发事件过程中,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应加强与通信保障应急任务下达单位或部门及相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信息沟通,及时通报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提高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效率。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与突发事件有关的政府部门、重要单位和用户。
4.2.3 通信保障应急任务下达
发生Ⅰ级突发事件时,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按照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以书面或传真形式向有关省(区、市)通信管理局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下达任务通知书。接到任务通知书后,各单位应立即传达贯彻,成立现场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机构,并组织相应人员进行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工作。
4.2.4 通信保障应急工作要求
相关省(区、市)通信管理局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收到任务通知书后,应立即开展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通信保障及抢修遵循先中央、后地方,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2)应急通信系统应保持良好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所有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待命;
(3)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4)相关电信运营企业在执行通信保障任务和通信恢复过程中,应顾全大局,积极搞好企业间的协作配合,必要时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进行统一协调;
(5)在组织执行任务过程中,现场通信保障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上报任务执行情况。
4.2.5 通信保障应急任务结束
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任务完成后,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下达解除任务通知书,现场应急通信指挥机构收到通知书后,任务正式结束。
4.2.6 调查、处理、后果评估与监督检查
信息产业部负责对特大通信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对事故责任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7 信息发布
由信息产业部负责有关的信息发布工作,必要时可授权省(区、市)通信管理局进行信息发布工作。
4.2.8 通信联络
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过程中,要确保应急处置系统内部机构之间和部门之间的通信联络畅通。通信联络方式主要采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会议电视、传真等。
后期处置
5.1 情况汇报和经验总结
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任务结束后,信息产业部应做好突发事件中公众电信网络设施损失情况的统计、汇总,及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和汇报,不断改进通信保障应急工作。
5.2 奖惩评定及表彰
为提高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按照有关规定,对在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保障不力,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处。
保障措施
6.1 通信保障应急队伍
通信保障应急队伍由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管理、运行维护、工程及应急机动通信保障机构组成。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不断加强通信保障应急队伍的建设,以满足国家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应急工作的需要。
6.2 物资保障
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建立必要的通信保障应急资源的保障机制,并按照通信保障应急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通信保障应急装备,加强对应急资源及装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以备随时紧急调用。
6.3 必备资料
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应急管理机构必须备有地图、各种通信保障应急预案、通信调度预案和异常情况处理流程图、物资储备清单和相关单位、部门及主管领导联系方式。
6.4 技术储备与保障
信息产业部在平时应加强技术储备与保障管理工作,建立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与专家的日常联系和信息沟通机制,在决策重大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复方案过程中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
适时组织相关专家和机构分析当前通信网络安全形势,对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及实施进行评估,开展通信保障的现场研究,加强技术储备。
6.5 宣传、培训和演习
各级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应加强对通信网络安全和通信保障应急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有关通信保障应急指挥管理机构和保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通信保障应急的能力。
6.6 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监督检查制度
各级通信保障应急管理机构应加强对通信保障应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6.7 需要其他部门保障的工作
6.7.1 交通运输保障
为了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通信保障应急车辆及通信物资能够迅速抵达事发地点,国家或地方交通管理部门为应急通信车辆配置执行应急任务特许通行证。在特殊情况下,国家或地方交通部门应负责为应急通信物资的调配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支持,以保证应急物资迅速到达。
6.7.2 电力保障
突发事件发生时,国家或地方电力部门优先保证通信设施的供电需求。
6.7.3 经费保障
因通信事故造成的通信保障处置费用,由电信运营企业承担;处置突发事件产生的通信保障费用,参照《国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执行。
附则
7.1 名词术语说明
(1)通信是指电信网络。
(2)特大通信事故是指由突发事件造成的通信枢纽楼破坏、大面积骨干网中断等情况。
(3)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是指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等。
7.2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信息产业部负责管理和更新,由国家通信保障应急工作办公室根据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的命令和指示启动。预案坚持周期性的评审原则,每年一次,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修改。
7.3 预案生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预案
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救援保障预案
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为减轻灾害损失,必须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前,根据预测、预报、警报的情况,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急措施。
一、建立预防自然灾害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机制和制度
1.建立健全防范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等引发事故灾难的组织机构和机制。成立以煤炭行管和煤矿安全监察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雨季“三防”(防洪、防排水、防雷电)领导小组。编制雨季“三防”工作计划,明确“三防”任务和责任,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和检查相关工作。加强雨季期间调度和值班工作。做到领导到位,隐患治理计划到位,信息接收与值班工作到位。
2.煤矿安全监察和行业管理部门要与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联系,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信息,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掌握汛情、水情,及时主动采取措施。并与煤矿企业做好信息沟通,当辖区内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全县所有煤矿进行预警。
3.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在雨季安排专人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的水库、湖泊、河流、涵闸、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特别是接到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水量变化情况。
4.建立水害隐患排查治理检查制度。在雨季前要全面检查防范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责任,限定在汛期前完成整改。
二、加强预防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基础工作 1.必须查清全县煤矿及附近地面水系的汇水和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情况,熟悉水库、江河大堤、河道、河道中障碍物等情况。掌握当地历年极端天气降雨量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存在隐患的应当采取积极的防范和整改措施。
2.在雨季来临之前,要组织力量对辖区的河道、江河大堤、河道中障碍物彻底清挖疏通一遍,保证有足够的蓄水能力和水路的畅通。位于地表河流、山洪部位、水库等附近的矿井,对井口工业广场要采取修筑堤坝、开挖沟渠等截流措施,有效防止地表洪水倒灌矿井。 3.要定期对供电设施、排水设施、防雷电装置进行维护检修。雨季到来之前,要组织进行一次联合检查,确保雨季时各种疏排水设备、设施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 4.必须按设计规定留设各类防水煤(岩)柱,相邻矿井之间必须留设防水煤柱。 5.要准确、及时地将矿井的采、掘工程绘制到采掘工程平面图纸上,定期收集相邻煤矿和关闭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口位置、井田开采范围、开采年限和地表水情况,准确掌握矿井受水患危险的情况。
6.对地表因采动形成的裂缝要及时充填加固;对采煤后形成的塌陷坑要及时进行彻底治理;对关闭废弃的煤矿井筒要充实填死;煤系地层露头部位有漏水时,要及时注浆加固处理。 7.企业应当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系统。保障通讯系统畅通、使用可靠,保障压风自救系统、防尘系统可靠有效,提高矿井防、抗灾能力。
三、认真开展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
1.要认真组织开展防范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的重点:
(1)位于矿井周边的河流、湖泊、水库以及易引发山洪地段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2)与矿井连通的采煤塌陷坑是否填平压实;
(3)井口标高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水位的矿井是否采取防范措施;
(4)开采防水保护煤柱是否采取了加固和阻隔工程措施;
(5)井田范围内及周边已关闭的废弃煤矿是否充满填实;
(6)矿井防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可靠;
(7)煤矿周围存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以及洪灾可能导致溃坝、溃堤、淤积危险河道等自然灾害威胁的,是否落实了防范治理措施;
(8)预防暴雨洪水预警机制和制度是否建立等。
2.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分类定级,制定专门治理计划,落实治理责任、方案、资金、人员、物资、期限和安全预案,并在当地汛期之前完成整改并组织验收,确保整治到位。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 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四、建立健全预防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体系
1.将防范自然灾害引发煤矿事故灾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落实防范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抢险救灾队伍并签订协议,每年雨季前要进行一次救灾演练。加强对职工防范暴雨洪水知识教育培训,提高职工互救、自救能力。
2.发生因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引发煤矿淹井险情后,要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3.要建立健全区域抢险排水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增置大型排水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完好,以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和效果。
第三节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针对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等灾害引发的事故成立了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组织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的工作。
(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6)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的上报。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其相关数据。
第四节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以县安全生产监督和煤炭管理局监控中心为信息交换平台,形成政府、矿业管理、监察与煤矿企业为一体的信息网络。
第五节 发生自然灾害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一、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常规避灾措施
经验表明越是长时间未暴发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地区、其危险程度越高,危险性越大。因此,当处于长期未暴发的泥石流沟威胁区或正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威胁区时,应高度警惕。通过预测、预报确定为山体滑坡、垮塌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需要对矿区内人类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同时应制订和执行必要的疏散计划,按轻重缓急次序将人员及有关重大设施逐步迁移到安全区内(能立即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者除外),常规避灾计划需由政府及有关部门制订和执行。
1.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暴雨洪水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暴雨洪水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矿区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的形成,而且可以降低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发生频率,即使发生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2.矿井不要建在沟口、沟道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矿井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山区的绝大多数沟谷今后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矿区规划建设过程中,矿井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坝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3.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暴雨洪水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要主动清除道沟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4.当地面变形速度加大,滑坡征兆越来越明显时,要及时搬迁到安全的地方。但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永久性搬迁场地难以找到或搬迁经费短时间内难以落实等原因,还要采取一些临时性的避灾措施,尽量减轻滑坡造成的损 失。
要想成功避灾应从以下几方面准备:
(1)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滑坡隐患区附近事先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矿区避灾的临时用地。避灾场地原则上应选在滑坡两侧边界之外,不宜选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地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避灾场地距离居住地越近越好,地势越开阔越好,交通和用电、用水越方便越好。
(2)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要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要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等),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理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
(3)预先公布责任人:要事先落实并公布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总负责人,以及疏散撤离、救护抢险、生活保障等具体工作的负责人。
(4)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有条件时,应在避灾场地预先搭建临时住所,为群众提供基本生活条件。群众的财产和生活用品可以提前转移到避灾场所,既可方便群众生活又能有效减少经济损失。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雨具和常用药品等。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前做好准备。自然灾害绝大多数发生在雨季,夜晚发生自然灾害较白天发生的损失更大。因此,特别是雨季的夜晚不要在滑坡危险区逗留。
二、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洪水紧急避灾措施
接到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暴雨洪水短期预报或警报,某区域即将在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发生一定规模的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暴雨洪水时,要应对被危害区居民及设施应采取紧急疏散避灾或保护措施,人员需强行迁至安全区,其疏散避灾计划内容包括:
(一)疏散区包括灾区及受影响的所有范围;
(二)疏散时间10分钟;
(三)疏散交通运输工具为现场所能利用的所有工具;
(四)疏散路线安排:由地势低处向地势高、开阔地带转移。
撤退灾区人员
(1)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要立即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急时撤到安全地点。
(2)救灾时,首先采取有效措施,抢救遇难人员,并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3)避灾时,人员在救灾负责人的带领下,有组织的按指定的避灾路线撤离危险区,撤离时,要至少两个人一组同行,不准单独行动。
避灾措施
一般要建立临时躲避棚,躲避棚的位置要避开沟道凹岸或面积小而又低平的凸岸及陡内峻的山坡下。应安置在距村庄较近的低缓山坡或高于10米的阶台地上,切忌建在较陡山体的凹坡处,以免出现坡面坍滑;当前三日及当天的降雨累计达到100毫米时,处于危险区内的人员应撤离。只有当降雨停止二小时以后方可返回住地,切忌雨小或刚停时即返回矿区;当听到沟内有轰鸣声或主河洪水上涨或正常流水突然断流,应意识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马上就要到来,应立即采取逃生措施。避灾时应注意:不要顺沟方向向上游或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侧山坡距,但不要停留在凹处。
三、抢险救灾措施
在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或暴雨洪水发生过程中,对遭受危害的人与动物应进行抢救,使危害降至最低程序,其内容包括:
(一)组织抢险专业队伍;紧急抢修各类临时防护工程,使之排除险情;
(二)对受灾人员的紧急救护和安置;
(三)密切监视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暴雨或洪水的发展动向,严禁灾害重复出现,山体滑坡、垮塌、泥石流、地震、暴雨或洪水发生过后,对灾区应立即进行救灾工作,内容包括:
1.协助灾区人民安排好必要的生活;
2.帮助恢复交通、生产,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3.向有关主管部门如实上报灾情,争取必要的物力、财力支持。
四、发生透水事故处理
1.矿井发生透水事故后,值班人员必须立即向矿办公室汇报,并要求在班组长和老工人的指挥下迅速抢险,就地解决加固工作地点,堵住漏水点,以免事故扩大;如情危急,水势很猛,水压很大,无法抢救时,就要有组织地避开压力水,迅速撤离到地面或上一水平。
2.煤矿负责人接到透水报告后要立即向安全生产监督和煤炭管理局值班室报告,并通知有关人员撤离。
3.透水后,应尽量将水引入水仓,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全力以赴排水。
4.透水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应尽快、准确核查井下人员,如发现人员被堵井下,则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抢救。
5.对被淹区停止供电。
6.迅速启动《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六节 人员紧急疏散和撤离
依据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的场所,设计及周围情况的分析,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和撤离人员,由现场指挥生产的带班井长负责执行,发生灾害事故后,人员应根据事故的性质,由现场指挥生产的人员带领,沿既定的避灾路线进行撤离。非事故现场人员要做好配合现场的撤离工作,紧急疏散人员及疏通交通障碍。
第七节 险区危的隔离
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向井口汇报外,煤矿应迅速组织抢救,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设法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扩大,如水势很猛,无法抢救时,应组织人员迅速按避灾路线撤至上一水平或地面,根据事故点和可能波及的巷道,通知有关人员撤出危险区。
第八节 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
矿井发生淹井、透水、自然灾害等重、特大事故后,必须由县政府煤矿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发出指令,调动矿山救护队进行检测,探明灾害性质、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的人力和物力、迅速而慎重地制定具体的方案,确定营救遇难的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一、检测工作的有关规定
1.矿山救护队指挥人员应亲自参加组织和参加检测工作,布置检测任务,保证检测小队所需的器材,说明检测任务的具体计划和注意事项,给检测小队以足够的准备工作时间。 2.井下设待机小队,并用灾区电话和检测小队保持不间断联系,检测小队人数不少于6人。
3.进入灾区检测,必须携带探险绳、氧气呼吸器等必要的装备,视线不清时应用探险棍探测前进,队员之间要用联络绳联结。
4.检测小队进入灾区时,规定返回或通讯中断,待机小队立即救援。
5.进入灾区前,应考虑到退路被堵后应采取措施,小队返回应按原路,如果不按原路返回,必须有检测任务的指挥员同意。
6.检测进行中,应在巷道交叉口设明显的路标,防止返回时走错路线。
7.进入灾区时,小队长在队列之前,副小队长在队列之后,返回时与此相反,在搜索遇难人员时,小队队形应与巷道线斜交前进。
8.检测小队人员应有明确分工,分别检查通风、气体含量、温度、顶板等情况,并做好记录,把检测结果标在图纸上。
9.在远距离和复杂巷道中检测时,可组织几个小队分区段进行检测,在检测中发现遇险人员要积极进行抢救,并将他们护送到通风巷或井下基地,然后继续完成检测任务,在发现遇险人员的地点要检查气体,并做好标记。
10.检测工作要仔细认真,做到有巷必到,凡走过的巷道要标注留名,并绘出检测路线示意图。
11.检测结束后,小队长立即向布置检测任务的指挥员汇报结果,指挥员及时向救援中心汇报,制定下一步检测及救援的方案。
二、抢救遇险人员的规定
1.在引导及搬运遇险人员通过窒息区时,要给遇险人员佩带全面罩、氧气呼吸器或隔绝式自救器。
2.对有外伤、骨折的遇险人员要作包扎、止血、固定等简单的急救处置。
3.搬运伤员时要尽量避免震动,防止伤员精神失常时打掉对员的口具和鼻夹而造成中毒。
4.在抢救长时间被困井下的遇险人员时,应有医生配合。
5.遇险人员不能一次全部抬运时,应给遇险者佩带全面罩氧气呼吸器或隔绝式自救器,多名遇险人员等待时,矿山救护队应根据“先活后死,先重后轻,先难后易”的原则进行抢救。
三、水灾事故的救援及控制
1.井巷发生透水事故时,矿山救护队的任务是抢救被困人员,并恢复井巷通风。
2.处理矿井水灾事故时,矿山救护队到达事故矿井后,要了解矿井情况、水源、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具有生存条件的地点及其进入的通道等,并根据被堵人员所在的地点、空间、氧气、瓦斯浓度以及救出的被困人员所需的大致时间,制定相应的救灾方案。
3.矿山救护队在侦察时,应判定遇险人员的位置、涌水通道、水量、水的流动路线,巷道及水泵设施受水淹程度、巷道损坏和堵塞情况,有害气体(CH
4、CO、H2S等)浓度及在巷道散步情况和通风情况等。
4.采掘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时,第1个小队一般应进入下部水平救人,第2个小队应进入上部水平救人。
5.对于被困的井下人员,其所在地点高于透水水位时,可利用打钻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如果其所在地点低于透水水位时,则禁止打结,防止泄压扩大灾情。 6.矿井透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有全矿和水平被淹危险时,在下部水平人员救出后,可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区放水。如果下部水平人员尚未撤出,主要排水设备受到被淹威胁时,可用装有粘土、沙子的麻袋构筑临时防水墙,堵住泵房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
7.矿山救护队在处理矿山水灾事故时,小队长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1)透水如果威胁水泵安全,在人员撤往安全地点前,小队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泵房不被淹。
(2)小队逆水流方向前往上部没有出口的巷道时,要与在基地监视水情的待机队保持联系,当巷道有快被淹没危险时,要立即返回基地。
(3)排水过程中,要保持通风,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
(4)排水后进行侦察、抢救人员时,要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和掉底。
(5)救护指战员通过局部积水巷道,在积水水位不高、距离不长时,也要十分慎重,应选择熟悉水位、了解巷道情况的队员通过。
8.处理上山巷道透水事故时,矿山救护队应注意下列事项:
(1)防止二次透水、积水和淤泥的冲击。
(2)透水点下方要有能存水及存沉积物的有效空间,否则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3)保证人员在作业中的通讯联系和安全退路。
第九节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治救治
对于伤员的急救工作,有三级急救组织构成:一级是井下现场的急救;二级是井上现场的救治;三级是医院的救治。井下现场的救治工作由班组长负责进行,急救队员的救治由救护队长负责进行,医院的救治由医院的院长负责进行。
现场救护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抢救伤员脱险并进行急救,对危重伤员的转送做好必要的医疗准备工作,根据伤情及条件,在现场可就地进行下列急救工作。
1.矿工现场急救
当有人受伤后,在急救员赶到之前,由矿工在现场对伤员进行急救或者是由前往现场处理事故的矿山救护指战员进行急救,主要是进行伤情判断和止血包扎,人工呼吸,伤肢简单固定,搬运伤员等急救处理。
2.急救员现场急救
急救员接到通知后,应奔赴现场,将伤员搬到安全区,立即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全身状态、神智、脉搏、呼吸、血压、疼痛部位有无异常、脊柱四肢有无畸形及伤口出血等,同时,还应检查有无呼吸困难或异常呼吸、口鼻内有无异物、胸部有无畸形或出现血胸、气胞、有无腹痛、腹肌紧张或反跳痛等,以及有无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有无骨摩擦音及异常活动,心脏停跳或停止呼吸者,应立即进行心肺负苏急救,记录伤情并不断观察其变化,如转送应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若危急不能运送,应转移到安全地带以利挽救。
3.第三级医疗急救组织由医院医务人员组成,主要任务是接受第一、二级急救后转送来的伤员,发现伤员严重出血、呼吸道损伤、开放性胸腹部损伤、休克或开发性颅脑损伤等,应立即手术抢救。
第十节 应急救援保障
一、内部保障
煤矿成立救灾小组,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制定了各岗位的责任制度、值班制度、培训演练制度。
其主要任务:
(1)做好灾害事故的预防工作,控制和处理初期事。
(2)引导和救助遇险人员脱离灾区,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
(3)参加救护人员需要佩带氧气呼吸器并做好自身的安全技术工作。
(4)协助矿山救护队完成矿井事故的处理工作。
(5)搞好矿井职工自救与互救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外部保障
煤矿与救护队签定矿井联合救灾协议。
第十一节 应急培训和演练
为了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便在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的效果,要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救援培训或演练是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日常工作。
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的任务:
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遇险人员做好防护并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煤矿应急培训范围:
1.职工全员的培训;
2.专业工种应急救援的培训。
煤矿应急培训的内容:
1.报警;
2.疏散;
3.各类灾害的应急培训;
4.不同水平应急者的培训。
演练的基本内容:
1.基础训练:是确保完成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基础,主要包括队列、体能、防护装备和通讯设备的使用;
2.专业训练:是顺利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关键,主要包括专业常识、堵源技术、抢运和清消以及现场急救;
3.战术训练:是救援队伍综合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的必要措施。
具体的培训工作由县安全生产监督和煤炭管理局培训科、培训中心负责编制计划,在职工培训计划中单独使用,训练、学习、演练工作由急救领导小组组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