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乡解读
杨二嫂是辛苦恣睢的吗
——《故乡》解读
黛溪中学惠淑燕
《故乡》是收在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名作,一直以来都受到读者的重视,对此所写的相关的文章难以计数,从主题思想到人物形象,到结构安排,到语言艺术,到景色描写„„方方面面,均有涉猎。实在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本身包孕太丰厚了,大有咬嚼的空间。我想有专门研究“红学”的,如果也能成立一个“鲁迅学”,那一定也能养活不少人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今天先不说这些题外话,那么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结构安排,语言艺术,景色描写,对比的写法我想大家早就烂熟于心,我也不在这里做过多的解读,我今天想说的也是一直以来想说的是杨二嫂,从在自己读书时,老师为我们分析杨二嫂时,就说她是一相尖酸刻薄的人,是一个辛苦恣睢地生活着的小市民,直到我成为老师也说她是一个尖酸刻薄的人,辛苦恣睢地生活着的小市民,一直到今天在很多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杨二嫂不是什么好人,没有人对她有过好感,有的大多是指责与不屑。可是我从去年再读此文时,忽而有了许多自责,为自己的自以为是,为自己对鲁迅的一知半解而感到脸红。
她的尖酸刻薄这个性格是不容置疑的,通过她的言行我们都能感受到,但对于在小说结尾部分概括出的三种人的生活方式来对应小说里的三个人物的生活现状,于是有了“辛苦展转而生活”的“我”,“辛苦麻木而生活”的闰土和“辛苦恣睢而生活”的杨二嫂,这似乎成了不争的事实,可我自去年再读此文时,却产生了一个疑问:杨二嫂是个“辛苦恣睢”的形象吗?作者心中的杨二嫂是个“辛苦恣睢”的形象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为什么我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先来看“恣睢”的含义:放纵,放任。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并且三个“辛苦”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前两个“我和闰土”是为了自身的生活而奔波劳碌的“辛苦”,但第三个“辛苦恣睢”中的“辛苦”却是“处心积虑,挖空心思”的意思。这样看来用“辛苦恣睢”来概括杨二嫂的生活方式显然失之偏颇!
我的依据有两点:
其一,从文章中找到的依据: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以整齐的排比句式否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的代表分别是“我”、闰土、别人。请注意,如果作者的“辛苦恣睢”是为杨二嫂准备的,那大可如前边似的直接写出来,杨二嫂又不是当时的权贵,也不是当红明星,作者不能直指其名,为什么不直接直截了当地写“也不愿意都如杨二嫂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那么作者有什么理由不直接写出来呢?这就正说明了杨二嫂并不是“辛苦恣睢”地生活着。那么是谁这样生活呢?别人又指哪些人?作者为什么不能直呼其名呢?答案只有一个:是兵匪官绅,是反动统治者。他们才是终日“挖空心思,处心积虑”地算计别人的人,他们才是放纵胡为、凶神恶煞、无恶不作的“别人”。正是由于他们的“辛苦恣睢”,才使得闰土由一个“小英雄”转变成“木偶人”,变得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堕落成“圆规”,使得闰土、杨二嫂们生活艰难,使得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
其二从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看,鲁迅先生一直对劳动人民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他的相当多的作品可以证明这一点,他对旧中国的劳动人民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国民性”中不良成分的批判。那么,他对杨二嫂抱着怎样的态度呢?文章通过对杨二嫂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对她的庸俗的思想,卑劣的言行进行了讽刺和鞭挞;同时,又对她辛酸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是作者对杨二嫂的基本态度。试想一下,鲁迅先生对市井无赖般的阿q也不过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又怎忍将“辛苦恣睢”的帽子扣在杨二嫂的头上?!
所以我说,杨二嫂不是“辛苦恣睢”地生活着的。那随之而来的又一个问题是:杨二嫂是怎样生活的呢?她和闰土都是劳动者,同为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多重压迫使得他们身体被严重摧残,心灵被大大扭曲,他们那些令人不快的言行也正是廉耻丧失后的麻木所致,故而杨二嫂和闰土都属于“辛苦麻木而生活”着的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多元的,且多元解读也是一种必然。无论你所执的是哪一“元”,都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我的解读哪里有不妥之处,非常乐意各位领导老师给我指正,谢谢!
第二篇:《故乡》解读
《故乡》解读
刘燕华
题目“故乡”的意思是: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联系文章第一段,我们知道了是写作者回到两千里以外的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所见所闻所感。那么这篇文章写的是我回故乡的故事或感受。
故乡往往最能够唤起游子美好而温馨的记忆。故乡越近,游子的心越迫切,尤其是“我”,“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可是,渐近故乡时,阴冷的天气、呜呜作响的冷风、苍黄的天底下几个萧索(冷落,没有生气)的荒(荒凉,偏僻。不见人迹)村“没有一些活气”,表明了我眼中的农村的老家非常冷落,缺少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伤心,哀痛凄凉)起来了”。透露出此时此刻他的感情。从“阴晦”,“横”,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最能给人以心灵慰藉的故乡,此刻竟是如此萧瑟,怎能不叫人心生“悲凉”!。“这不是二十年来我时时记得的故乡?”“这不是”的意思是:这不就是。“记得”的意思是:惦记。于是,“我”掉进了深深的情感矛盾之中,“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我所记得”是指我印象中的故乡。我印象中的故乡才是“我的”故乡。可以看出我对以前的故乡的留恋,对今天的(眼前)故乡有一种生疏感。他想借此来安慰自己的悲凉,“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自己解释说故乡本就如此。自己安慰自己,故乡可能是没进步。作者总在给自己找不合理的解释:“我们多年居住的老屋,公同卖给别姓了,我这次专门为了别它而来。”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可以看出,我老家的宅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前文“荒村”相照应,说明眼前的故乡的萧条冷落。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快,像飞似的)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出来迎接我的是母亲和侄儿,这样的一个家还有一老一小,可见这个家很难维持下去了。而“母亲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一幅幅画面让人感到这个家已经败落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表明了农村的萧索、凋敝。故乡的人怎么样呢?会不会给我带来惊喜?母亲谈到我儿时的伙伴闰土“他也就要来了”引起了我儿时的回忆,两个人的友情。
作者在刚一开始说“故乡好得多了,可是却记不起美丽的佳处来”而经母亲一提闰土,“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我的故乡是神异的图画,这幅画面透露出一种生机而不是萧索。那时天上的圆月、海边的沙地应与现在一样,不同的是那时有瓜地、有个少年在看瓜,一派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与眼前萧索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那时我的家景好,我正是一个少爷。从供品祭器和拜的人看出当时我家繁华的家景。“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那时我是少爷,闰土只是不怕我,可见我与少年闰土亲密无间,没有一点隔阂。雪天捕鸟、海边拾贝„„闰土的那些滔滔不绝的话都在说明当时农村的勃勃生机。
“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似乎看到:仿佛就在眼前,故乡的画面清晰多了。“他,――怎样?„„”可见,作者对闰土分别了三十年,也隔膜了。母亲说道:“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今天故乡的人们与三十年前“摘个瓜不算偷”形成对比,可见今天的故乡人们生活困苦。接着,我与宏儿对话,写出了宏儿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正当我沉浸在美丽的回忆中时,一种尖利的怪叫声突然把我拉回到了现实。尖利:尖锐而锋利。形容人声音的音色与氛围显得非常突兀。可见“我”着实被吓了一大跳。出现在眼前的杨二嫂竟然是个怪模怪样的“圆规”形象: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画图仪器里的圆规。杨二嫂这个形象不是中年妇女应有的形象,她粗俗的外表加上尖利的怪声,是我们看到一个粗俗的人。“我”的反应是“愕然”(惊愕的样子)。可见,“我”已被吓得站在那不知说什么干什么了。经母亲提醒,“我”难以相信她就是曾经的“豆腐西施”。在“我”的印象中,她在豆腐店里终日坐着,是少言寡语,年轻漂亮,安分守己,因而“豆腐店里的买卖非常好”。说明那时营养比现在好,家境也好。现在家境不好了,人也不讲究了。二十年后杨二嫂不仅容貌变丑了,说话也变得尖酸刻薄了。“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完全是农村妇女的形象。“阿呀呀,你放了道台⑼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这时已是民国时期,杨二嫂还这样说,说明她的思想还停留在老观念上。思想老化。种种表现都很让人生厌,这与她二十年前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是什么让人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目前还不能找到答案。
而见到闰土后的感觉却让“我”感到惊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出惊:是冷不丁一眼看到后的感受。“慌忙站起身”表明我与伙伴亲密无间的关系。“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说明闰土变化很大。二十年后的闰土是一个贫穷、衰老、麻木、迟钝的木偶人──灰黄的脸上布满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手粗糙、干裂,活像松树皮;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都说明他的生活很困苦。“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可见三十年的隔膜把我俩隔开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因为眼前的闰土与记忆中的闰土是两个人,嘴里能说出的只能是眼前的世界,说不出的是记忆中的世界。可以看出我与闰土的感情有了三十年的隔膜。“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欢喜是因为见到老朋友了,凄凉是因为现在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差距。
看到这些,我的心情如何呢?是惊喜?伤感?我与闰土,久别重逢,四目相对,激动地叫出一声闰土哥,接着要有千言万语想跟儿时伙伴说。然而,闰土恭敬的一声“老爷”一下子往我头上泼了瓢冷水。他的恭敬,说话的吞吞吐吐,及强拖出水生来给我打拱的举动,让我知道,我们再不是儿时的我们了。这说明中年闰土已经深受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他不再把“我”看作是无所不谈的童年挚友,而是把“我”放到了他自己无法企及的高高在上的地位上,敬而远之了,当然,他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悲哀,在“我”面前也便无法倾诉了。因此他在我面前说话也变得格外小心,以至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生怕说错了会有什么麻烦似的。可见中年闰土和“我”之间的思想情感已经不能得到正常的沟通了,彼此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现实社会是无情的,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规矩、疑惑、胆怯,因为富与穷的不同。宏儿与水生的自在随便,与成年的我们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这时的我,失去了对故乡的所有珍贵美好的留恋。水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说明他家的境遇不好。“第五个孩子”,说明多子是闰土生活境遇不好的一个表现。水生松松爽爽与宏儿出去了,他们的关系俨然新一代恢复到了三十年前我与闰土的关系。闰土拿来的干青豆也在说明农村的凋敝。
后面与闰土的寒暄,以闰土的口来说出社会的现实情况。“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辛苦的劳作,到头来
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所以闰土只是抽烟,苦得什么也不想说也说不下去了。可以看出生活的艰难,涵盖了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闰土仿佛石像一般。可见他已经麻木了。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多子,饥荒,苛税,兵,匪,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杨二嫂也是如此,生活把勤劳的人们摧残成这个样子„„ “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可见我们在没话找话,与三十年前闰土的滔滔不绝形成对比。
下文再次写道豆腐西施拿狗气杀飞快地跑了和送行的人的举动:“来客也不少,有送行的,有拿东西的,有送行兼拿东西的。待到傍晚我们上船的时候,这老屋里的所有破旧大小粗细东西,已经一扫而空了。”所有,全部的意思,一扫而空,像是打扫完一遍,空空如也。那些东西,都是拿走的,再次体现了农村和城镇生活的凋敝。
坐船离开故乡,永别了故乡,宏儿问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宏儿挂念着与水生的约定,仍恋着故乡。“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对我眼前的故乡不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高墙,是指高的难以翻越的墙。是我与故乡的隔阂,故乡容不下我,使我非常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美丽的故乡在我记忆中逝去。我对眼前的故乡一点也不留恋,对故乡的逝去感到悲哀,形成对比,恰恰表明了我的感情。
“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走的路既不是重复过去,也不是远离故乡,我正在走一条不同于以前的生活也不是现在生活的一条新路。
宏儿想着水生,如同儿时的我想着闰土。然而我与闰土的关系由于社会原因已经改变,无法挽回。故乡的一切都似乎没有留恋的了,但宏儿和水生的关系,又让我想起了“我”与少年的闰土。这让我从死灰的故乡印象中看到了希望,“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希望宏儿和水生不再陷入我们的轮回。“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茫远,渺茫而遥远。担心永远无法实现。因为重重阻力,使我害怕。
正在这时,脑子里忽然又闪现出海边碧绿的沙地,那美丽的图景。很显然,在我心里再一次萌生了希望,不希望他们隔膜起来,不希望他们由生机勃勃的生活转入辛苦麻木的生活,我希望人们过生机活现的生活。“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想到这,我豁然开朗:终有一日会有许多人开辟新路,过上新的不同于眼前的也不同于我的故乡的生活。也就是说,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
综上所述这篇小说,通过故乡景象的变化和闰土杨二嫂等人物的变化反映了一系列社会现状和问题,人们生活的日益艰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困顿。作者着力描写了我与闰土儿时的天真烂漫,平等自由的关系,与成年后我们之间的隔膜,无法交流形成对比,引发对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的思考。并用宏儿与水生和成年后的我与闰土的关系进行对比,对新一代提出了明确的希望,新人不要踏上千百年来那条老路,应该勇于开辟属于新生活的新路,过上新的生活。
第三篇:鲁迅故乡越文化的精神解读范文
鲁迅《故乡》:越文化的精神解读
王晓初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一、“故乡”的文化内涵与闰土的形象
《故乡》是鲁迅1921年写作的小说名篇,是以鲁迅1919年回到故乡绍兴告别老屋,搬家到北京的经历写成的。故乡在鲁迅的精神世界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早在1912年他为故乡青年创办的《越铎日报》所撰写的发刊辞便以“海岳精液,善生俊异”,“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对故乡的文化精神给予了热烈的赞美与歌颂。1927年在《〈朝花夕拾〉小引》中他又充满深情地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在他生命垂危的1936年他更是在病中不无自豪地回忆故乡“在戏剧上创造了一个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3]——女吊,并以浓墨重彩的笔调塑造了这一光辉形象。当然与此同时,他对于故乡“世俗递降,精气播迁,则渐专实利而轻思理,乐安谧而远武术,鸷夷乘之,爰忽颠陨,全发之士,系踵蹈渊,而黄神啸吟,民不再振” [4]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专制久长,鼎镬为政,以聚敛穷其膏髓,以禁令制其讥平,瘠弱槁枯,为日滋永,桎梏顿解,卷挛尚多,民声寂寥,群志幽閟”[5]现象表达了深切的忧思与批判。《故乡》作为以“故乡”命名的小说,可以说集中地表达了他对故乡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开首的一句,便如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奠定了全篇的情感基调。接着展开“我”回归故乡所看见的景物与心情:“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以现实故乡的颓败更加强烈地烘托与呼应出“我”对故乡深切的期望。但是,那“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在那里呢?当“我”回到家,母亲提起“我”儿时的朋友“闰土”时,“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由此进而回忆起“我”与闰土的相识,闰土教“我”捕鸟,闰土给“我”讲的到海边去检五颜六色的贝壳,特别是在西瓜地里刺猹,还有潮汛要来的时候有青蛙似的两个脚只是跳的“跳跳鱼”„„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为当时“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我”和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事。正是从这些闪电似的苏生过来儿时的记忆里,“我”“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可以说“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2]
[1] 1 正是以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生机勃勃的闰土为象征的。它标志的是一种自由、活泼、浪漫、平等、友爱的青春生命与生活。在另外一篇直接描写作家童年生活的小说《社戏》中同样展示了“我”的“乐土”——我外婆家平桥村的生活。“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我”和伙伴们一起掘蚯蚓,钓虾,放牛,还到赵庄看社戏。在回村的路上,当大家饿了想摘一点罗汉豆来吃时,阿发毫无私心地选择了他家的豆,因为他家的豆大得多。另一被摘豆的人家六一公公也没有责怪他们,反而说请客,还送了一些给“我”婆婆家里。难怪“我”多年后都还感叹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表达了对故乡淳朴善良仁厚勇敢的民风的深切怀念。
然而当“我”真正见到闰土时,“我”故乡的“梦”却幻灭了。他不仅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更剧烈的变迁:当“我”兴奋地招呼他“阿!闰土哥,——你来了?„„”后,他虽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使“我” 似乎打了一个寒噤。而当“我”母亲提示他还是照过去的“迅哥儿”称呼时,他却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随着“懂事”,原来两小无猜的好朋友终于被“规矩”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虽然他也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来,仿佛石像一般。只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到来世与神佛身上了。因而在“我”送他东西时他特意拣去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因而当“我”离开故乡时,“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虽然作品对于闰土精神变化的过程着墨不多,但是20年间,他从一个鲜活英雄的少年变成一堵“石像”所经历的巨大沧桑却是惊心动魄的。这其中森严的封建专制等级制度及其礼教秩序和几千年来由圣人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人们的精神束缚与禁锢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诚如作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所说,由于圣人和圣人之徒的道理,文字(文言)的艰涩和千年的“古训”,最底层的广大民众(“百姓”)只能“沉默”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默默地生长、萎黄、枯死了[6]。因而伴随着闰土的懂事,封建社会的规矩也就扭曲了他的性格与心灵,从而造成刚健质朴的故乡文化精神的沦落。——这正是“我”(也代表着鲁迅)气闷悲哀的深层原因。
二、杨二嫂的文化意义
如果说闰土是作为勤劳质朴的传统农民的形象而被封建专制社会秩序及其礼教文化扭 2 曲了心灵的话,那么《故乡》中的另一个人物杨二嫂的变化则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故乡文化在世俗实利的冲击下的沦落。相对于闰土的沉默来说,杨二嫂是能言善辩的。当杨二嫂出现在作品中时,首先传出的是她“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的尖利的怪叫。接着才是她“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圆规形象。面对这种怪叫,“我”只能由惊吓而“愕然”。在母亲的提示下,“我”终于记起她就是当年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后,迎来的却是“圆规”的“很不平”、“鄙夷”和“冷笑”,并且以“真是贵人眼高„„”加以尖刻的嗤笑。随即又以“你阔了”、“放了道台”、“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等莫须有而又栩栩如生的胡话强词夺理地奉承“我”,其最终目的却是想从“我”家里多拿些东西。而当目的没有达到,则咄咄逼人地以“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的二值逻辑直接攻击“我”;同时不忘在向外走时“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同样杨二嫂的变化也是巨大的。如果说当年她在豆腐店里出卖色相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和迎合小市民的庸俗心理的话,那么在这样一种环境里长期耳濡目染,便逐渐形成了她尖酸刻薄、尖嘴利舌、庸俗世故的性格。对于S城和鲁镇来说,这样一种性格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性格。虽然这里是大禹勾践的故乡,“其民复存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同勾践坚确慷慨之志”
[7],但是随着其他文化的冲击,特别是随着晋室东渡与南宋王朝的南迁,安逸享乐之风也开始在越地盛行,“世俗递降,精气播迁,则渐专实利而轻思理,乐安谧而远武术”[8]。到近代,作为东南沿海地区,又首当其冲地面临帝国主义殖民经济的猛烈冲击,其民风,特别是一些城镇的市民风气必然发生某种蜕变。所以虽然“禹勾践之遗迹故在”,但“士女敖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9]。杨二嫂形象正是这一文化沦落的形象代表。因而面对这样一种“恣睢”(放纵、暴戾)的形象,“我”只能是“愕然”、“愈加愕然”、“惶恐”,终于是“无话可说”,“闭了口,默默的站着”。然而杨二嫂的这种“恣睢”的生活同时也是“辛苦”的。为了得到“我”家里的一些东西,她不但“每日必到”,而且在自以为有功的发现了闰土藏在灰堆里的碗碟后,“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低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因而当“我”最后为了宏儿和水生的未来而期望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时,也表达了对“别人”(杨二嫂)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的关切。
三、“我”的怀乡与知识分子的“故乡”情结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农耕文化传统的国度。聚族而居,血缘相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存方式使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与自己生活的故土结下了不解之缘。土地维系着每一个家庭的生计,家园连接着这片土地,土地使生命生根。因而故土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生息的家园,也为我们构建了精神栖息与滋养的圣地。因而当人们或是因为出仕、或是因为征戍、或是因为游历,而远离家乡漂泊在外而孤苦无依之时,都会把思念的目光投向故土,在那熟悉而温馨的故乡中去寻求精神的支撑与依恋。“游子”的“乡愁”成为了中国文学一个永远的母题。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正形象地表达了千古以来人们对故乡浓浓的深情。同样在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结构中,故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精神家园的意义。随着现代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现代化都市的兴起,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与土地的分离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人与土地的这种本然的联系便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急剧变动,生存竞争激烈,心灵世界错位或分裂的时候,这种怀乡或寻“根”的文化意向便更加强烈。无论是1920年代的乡土小说,还是1930年代的京派小说与现代派的诗歌,乃至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都响起过这一强劲的“还乡”的旋律。
或许正是在这一心理背景下“我”虽然来到“异地”谋生,但是20年来“我”却时时记得我的故乡。不过这样一种记忆经过了时间的淘汰和“我”的加工,必然失去它原有的形态,而仅仅成为一种意念性的存在。因而当“我”失望于现实故乡的荒凉,而要“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时,“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在心理学意义上,回忆不仅仅是过去经验的浮现与记忆的持存,它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情感心理趋向的选择行为。当意识的烛光照临记忆的经验世界时,意识对过去经验的选择类似于摄影中的聚焦,即将自己希望看到的过去经验从记忆世界中提取出来,使它们进入意识区。当回忆的内容浮现在意识范围内时,最初的状态“犹如一块逐渐转浓的云彩;它从虚拟状态转变成为现实状态;它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它的表面也逐渐呈现出色彩;它具备了模仿知觉的趋向。但是,回忆最深处的根依然联系着过去。”因而只有当“我”听到母亲说出我儿时的朋友闰土的名字时,“我”关于美丽的故乡才“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如前所述,由少年闰土所象征的故乡是一种自由、活泼、浪漫、平等、友爱的青春生命与生活,一种淳朴善良仁厚勇敢的民风。然而这样一种故乡却在封建社会的“规矩”,还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等的压迫与掠夺下而一去不复返了。因而“我”感到巨大的失落与悲哀,“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那记忆中的作为精神家园的故乡也“忽地模糊了”。所以故乡梦幻的失落不仅表达了“我”对童年朋友失落的哀悼,对闰土们沧桑巨变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我”面临的新的精神危机。——不过虽然“我”对于宏儿和水生“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生活的希望也可能是渺茫的“手制的偶像”,但是正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样,只要大家都努力地去创造,也可能就会成为现实。正是从“走”——绝望的抗战中“我”找到了新的支撑性的精神力量。因而在朦胧中,“我”眼前又展开了“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不过如同这一新的精神信念仍然联系着“我”故乡的影像——“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故乡越地的文化精神始终构成了鲁迅精神世界坚固的根基与底色。特别是当他思想处于苦闷、寂寞、孤独、痛苦、彷徨的时期,他总是要一次次返回到他精神的家园去寻求支撑性的精神力量和心灵的慰籍。如辛亥革命后的十年沉默时期,他“沉入国民中”,“回到古代去”(《〈呐喊〉自序》),实际上[8] 4 是“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搜集整理着故乡的乡邦文献,从中吸取抵抗黑暗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到1920年代的“华盖-彷徨期”,他又一次集中返回故乡,写作了《朝花夕拾》《野草》等篇什。再在他生命的黄昏,在他为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迫害,而被迫“横站”的时期,同样再一次返回他的精神的故乡,写作了《故事新编》《女吊》《我的第一个师傅》等充满战斗光辉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越文化精神的自觉的承传与坚定的捍卫。从那张扬着地层民众反抗压迫和寻求公正裁判与复仇的精神的无常与女吊,到那不惜以自己的头颅与专制的王的头共同演绎一场神采飞扬、摄人心魄的三头大战,以报仇雪恨的“眉间尺”与“黑衣人”,都是对越地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的复仇精神的复活与继承,也正是对《故乡》中“走”的文化精神的开掘与发扬。
注释:
[1] [4][5][7][8]鲁迅:《〈越铎〉出世辞》,《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2]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3] 鲁迅:《女吊》,《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7页。
[6]参见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4页。
[9] 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序》,《鲁迅全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10] 昂利·柏格森:《材料与记忆》,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11]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0页。[12] 徐小蛮:《鲁迅辑校古籍手稿及其研究价值》,《鲁迅研究动态》1987年第7期。
[9]
——原载《绍兴鲁迅研究》2008,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第四篇:故乡(范文)
《故乡》学案 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找出对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性格。
2、结合小说反映的时代,分析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探究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点:揣摩抒情意味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学习难点:
1、分析,归纳造成人物变化的原因,概括文章的主题。
2、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主题。学习过程
一、自学质疑 预习任务
1、疏通字词,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作者情况。
3、文中着重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5、理清课文结构.二、交流展示
1、展示积累词语
2、展示质疑问题
(1)用一句话说说鲁迅笔下的“故乡”是怎样的。找出合适的词或句子来形容。
(2)分析本文结构。(课文很长,把握结构有助于你更好的理解内容,加油!)
(3)文中着重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4)是什么原因苦得闰土像个土偶人了?
三、互动探究
1、精读课文第二部分,透视人物的心灵世界
从文本中找依据,从品读重点人物的言行举止、外貌神态等描写语句人手,分析人物的发展变化。
(1).闰土的变化: ①肖像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语言的变化:
昔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神态的变化:
昔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动作的变化
昔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性格的变化: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杨二嫂的变化: 昔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
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变化:由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变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市民。
2、“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为什么
3、三个“辛苦”含义各是什么?
4、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5、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何理解?
四、达标检测
(一)、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瓦léng()jìsì()()装jiàng()獾()猪 脚踝()chī()笑
zìsuī()()深黛()wǎng()然 阴huì()xiāo()索 秕()谷
(二)、填空:
《故乡》选自《 》,以 为线索,按照“ 故乡 故 乡 故乡”来安排情节。文章主要运用 手法来突出主题。
(三)、阅读《故乡》中的三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②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③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1.这三段文字都属于 描写。
2.①段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景象,其特征是,集中表现这个特征的词语是。这段还描写了人物 的心情。这段景物描写对于表达人物心情起到了 作用。
3.②段的描写,其中与①段中“苍黄”相对应的词语是。两段景物描写形成了。对照①段,回忆全文,可以看出②段要突出人物的什么感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换用括号里的?为什么?(1)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阴暗)了……
(2)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躺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生气)。
5.第③段写的是作者想象中的故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第①②段分别选用了哪些景物进行描写?为什么这样选用?
五、迁移应用 月是故乡明
雪儿是迫不得已才去打工的。她今年26岁,标准的美人样。她来美国读博士前压根没想到消费竟这么高。很快,她带来的钱就花完了。经人介绍,她来到一家“中国餐馆”打工,想利用晚间闲暇赚点费用。餐馆很大,很华丽。老板是位台湾人,男性。四十上下光景,脸上极少有笑容。有人告诉雪儿,老板为人很冷淡,很无情,也很苛刻,谁若不好好工作,他马上就炒谁的“鱿鱼”。雪儿有点担心,生怕做不好。尽管在国内她是一所名牌大学的讲师,但现在是在美国,她知道像这种业余的工作也确实不易找。
雪儿每天晚上都去那家中国餐馆做工,她的工作是勤杂工,扫地拖地刷地洗盘子,哪有活她往哪去,报酬是每小时10美元,每晚3小时。初次上班时,老板看着她,目光很冷酷。老板严厉地说了句:“别让我不满意!”雪儿无语。但她干活很认真,也很辛苦。老板监视得很严格,经常幽灵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大声斥责想偷懒的雇工,冷冷的目光会令雪儿心悸。雪儿想:可别出事了。然而一次刷碗时,雪儿稍不留神,一只碗脱手摔碎了。老板出现了,幽灵似的,一顿痛斥后摔下一句话:“今晚你白干!”挨了一顿臭骂,外加损失一晚30美元的报酬,雪儿心里很不是滋味,暗作怨言:“哼,周扒皮,黄世仁,资本主义的台湾佬,还中国同胞呢!”然而一想,也怪自己,不该这样大意。此后,雪儿干活愈加仔细,也再没有过差错。
一晃雪儿在这打工已有两个星期了。一天晚上,同事告诉雪儿老板在后厅叫她有事。雪儿很紧张,心里忐忑不安,不知又怎么了。到了后厅,老板抬头看了一眼雪儿,冷淡地说:“从现在起,你到前厅当招待。记住:顾客永远都是对的!”雪儿这才放下了心,暗想:当招待要比勤杂工轻松得许多,而且还常有客人给小费。她太需要钱了。远在国内的父母重病卧床已经多年,家里债台高筑,弟妹上学读书也都需要钱,而自己更需要钱。雪儿有点感激老板了。
雪儿在前厅做招待工作依然很认真。她美丽、热情、勤快,博得了许多顾客的称赞。一个月夜,雪儿刚到不久,进来了几个牛仔模样的美国小青年,要吃中国菜喝中国酒,并点名要雪儿服务。雪儿微笑着说:“乐意为你们服务!”领牛仔进入雅间后,雪儿端菜上酒着实忙乎了一大阵。牛仔们很满意,也很兴奋,不一会儿便有了几分醉意,对雪儿动手动脚。雪儿很紧张慌乱,她拼命挣扎,竟一下子撞翻了桌子。桌子上的碗、碟、杯子摔了一地。牛仔们一愣,雪儿趁机逃出来报警。很快,警察赶来了,把滋事的美国流氓带走了。雪儿茫然地站在柜台前,心里很委屈,眼泪也流了下来。老板出现了,盯着雪儿,目光冷酷如冰。雪儿想起老板说过:顾客永远都是对的,而且自己撞翻了桌子,摔碎了那么多东西。雪儿心里很清楚老板会怎么做。但她想到自己没有做有损人格、有损国格的事,心里也就很坦然,很镇静。她知道自己该辞职了。雪儿抬起头走向老板,掏出老板刚付的100美元的酬金,连同这几天来客人给的小费,一股脑儿塞给老板,很平静地说:“这些,赔您!”说罢,雪儿毅然转身向大门走去。
“等等,小姐。”老板喊住她,声音第一次这样温和,雪儿站住了。老板追了过来,说:“你能不能继续留在这里,我每小时付你30美元!”雪儿很诧异:说:“我得罪了顾客,还摔碎了那么多的东西!”
老板笑了,第一次笑了,笑得很温和。老板说:“你做得对,小姐!”接着,老板一字一句,声音颤抖着说:“咱们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老板的眼里蕴满了泪水,一脸虔诚的样子。
雪儿看着老板,心头一热,泪便如泉涌而下。那一刻,窗外月儿正明,俨然故乡的明月…… 写出你的阅读感悟:
六、课后作业
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会有怎样的命运?请发挥想像,为他们写一个故事。(100字左右)
9参考答案
一、自学质疑
2、时代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境况日益恶化,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19年12月,作者赴绍兴老家接母亲回北京,在那里耳闻目睹了离别多年的家乡破败的景象,农民生活陷入困境、人际关系冷漠、隔阂,于是以回乡见闻为题材,写下了这篇《故乡》。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3、当然不是,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4、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我。其中闰土是文中的主人公。点拨:应明确每个人物代表了当时的一类人。第一种类型:以“闰土”为代表的,生活在当时社会最下层的,受苦难最重,受压榨最深的“农民”形象,是属“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他们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沉重负担和压迫下,“都苦得象木偶人了”。他们对生活没有什么抗争,有的只是逆来顺受;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若硬说有,也只是“一幅香炉”和“烛台”,他们在积重难返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在心灵与心灵间个个筑起“古训的高墙”而相互“隔膜”起来。
第二种类型:以“杨二嫂”为代表的,同样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小市民”形象,是属“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一类。他们依然逃不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与“闰土”的勤劳,善良不同的是他们多了一份尖酸与刻薄,多了一份游手好闲等卑俗的习性。在鲁迅笔下,如果说对“闰土”类的人物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话,那么对“杨二嫂”类的人物更多的就是痛斥和批判。第三种类型:以“我”为代表的在“沉闷铁屋子”中被惊醒的,开始独立思索人生社会,是已经觉醒了的,但在生活重压下又难免软弱,在黑暗现实中又难免彷徨而无路可走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是属“辛苦展转而生活”的一类。在小说中,“我”并非仅是一个线索性人物,因此在教学中忽视不得对“我”的形象分析。
6、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第五篇:故乡及其他
故乡及其他
故乡对我越来越是一种疼痛的隐喻,让我在难眠的夜里才能清晰地思恋她,在疼痛中用梦境中般的画面将它拼凑起来,零碎而散乱。
在故乡,我们把爷爷的父母才称之为祖父母,高于《现代汉语字典》对祖父母的解释,那是一种对宗族诞生、传承、亘绵的渊源的尊敬。得知,祖母去世的消息时,我和父亲正在遥远的陌生城市中挑选着廉价劣质产品中的实用之物。祖母是病逝的,何种疾病未有提及,但没有住院,没有手术,想来也少有痛苦,倒也令人安慰。
父亲早在我刚懵懂世事之始就远离了故乡;在家侍奉老祖母,这一宗族最高长辈的是年逾六十的二爷爷夫妇俩。后来,母亲曾在我面前提及过一次,说她还在老家的时候(母亲是在父亲离开一年后又才到父亲所在的城市),一次,行动不便的祖母半夜起床,摔倒在地,竟无力呼救,直到第二天临近中午时分才被前去送饭的二爷爷发现;扶起来,躺下,喝过几口热汤,傍晚时分倒也恢复过来。又曾一次,母亲对我说,祖母曾悄悄对她说过一次,让她跟二爷爷说,给买点感冒药吃,不想二爷爷的回答竟是:“感冒嘛,老年人常有的,扛扛就过去了!”现在,老祖母终于合眼西去,离开了这个以她最高的宗族,离开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去了那永远逸适的极乐之地,享受更多的安详;或许,对她,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吧!
也难怪,二爷爷,一生劳作,子女四个,成家之后各奔东西,三五年少有音讯,难得团聚一回,却又因为鸡飞狗跳的皮毛之事,婆媳,父子争吵不休; 六十多岁的他,也不过和二奶奶,一对风烛残年的夫妇,同守一栋破败衰微的老房而已。
父亲对我讲这些时,我一次次在他停顿之时,为他斟满面前的酒杯,再小心地给自己倒上半杯,小呷一口,辣!母亲早已歇息;哥哥在一旁打着瞌睡,一天超过10个小时的不断重复的机械般的劳作,早已让他疲惫不堪;只是面对我的归来,父亲显得很高兴,很兴奋,有说不完的家常唠叨;我正襟危坐,认真地听着。
蚊子,嗡嗡地翻飞之声在墙角微微地响着;面前的蚊香,随着风扇的转动忽明忽暗,亦如父亲口中不断的家事,世事,故事。
这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父亲再没回过那令他愤懑,让他受伤,让他疼痛,却也让他怀恋的故乡了!故乡离他很远,他走得更远;双鬓已经见白,头顶业已开始脱发;不知不觉,父亲已经开始老去,因为我们兄弟已经长大;他总说,不想再在外奔波了,是时候回老家去了,回去养上两头猪,过年你们回来也有个歇脚之地啊!却又总不就见他动身,毕竟我还没有自立。父亲是为了我在坚持,在苦熬,若不是我,他早已回去了。虽然家中爷爷奶奶早已去世,但也应该回去拔拔坟头的杂草了。
于我,故乡则早已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样图腾,甚至,我不是出生在那里;但命运注定我离不开那里,注定我必然回到那里,只是尚不知在何时。
父亲离开故乡,最早的离开,是一种意外,更是一种必然,其后变成了一种不幸的预言,带来的是父亲一生挣扎的生的希望;就在这在意外之中,父亲剪断了生与死这颗炸弹的静电源,让一切在危机中生还了,却也留下了全家人生命中一种钢铸般永恒的裂痕;更注定了他一生的不易和艰辛!
那时的他,比现在的我还要年轻,不,应该是还要小,才不过17岁!
17岁那年,抛下一大堆破布碎纸,父亲背起自己设计,拼合的缝纫机支架,踏上了去云南的路,带上的仅仅是太过年少就过度劳作而引发的伤痛;而后就是那个他左手拎提的缝纫机一针一针缝制了他大半生的命运,心酸、悲苦和一个被喻为温暖的 “家”的字符。在云南的日子对他,或许,是快乐的。至少我这样认为。毕竟,13岁小学毕业的他并没能在我们那古老的村落中得到一个渴望成功的少年所应被给予的机会;或许,可以责怪富农出身的祖父没能留给他的子孙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存的太多空间。而在云南,父亲至少不用用自己还未成熟的肩头去扛那分他还根本无法承受的分量,更不用再一次因为雨中劳作给自己多留一块永远一生伴随的风湿。稚嫩的肩膀扛不起负担千斤石头的木杠;树林玩耍挣得的工分,无论如何也换不回足以填满一个骨节拔长的少年之腹。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认识了镇上的裁缝,没钱拜师学艺,父亲如何偷艺成功,他至今不言,我更无从猜测;没有剪刀,就用奶奶的老铁剪;没有布就找废纸;在剪烂一堆废纸之后,父亲决定走了!而那台缝纫机从何而来,他从不提及!
17岁那年他走了,离开了他生活17年的古老村落;爷爷奶奶没有太多阻拦,子女八个,用什么挽留,留下又做什么?
父亲没有给我讲述太多他在云南的生活,只说云南的白族女人很漂亮;说云南的乞丐,却有枪;说他在云南时,睡在垒垒的麻袋装的花生上,随手抓一把就可以吃;跟房东去砍甘蔗,套上马车,一望无际的全是甘蔗,随便砍倒一根就可以吃,甜得让人舌头发腻;回到老家后,蹲在门口吃完奶奶做的南瓜饭,他把碗放在台阶上一旋,碗就呼呼地转了起来,却又掉下台阶应声而碎;惹得奶奶一阵骂声!
数年后,父亲回家和母亲结婚,再后来有了哥哥!
母亲随父亲去了云南,在昆明的医院里给了我生的权利;对此父亲对儿时的我总是说我是在枯草堆中捡到的;直到十多岁,我在清理家中杂物时在一个塑料袋中找到自己那印有我右脚脚掌的出生证明时,我才坚定了自己不是捡来的。
然而,对此,姑姑却给了我另一种解释,我不是捡来的是买来的。
80年代中期,四川的计划生育政策进入了一种“上房揭瓦,进圈哄猪”的强制执行状态;已有了哥哥的父母没有任何借口让我来到世上,除非交得起罚款,巨额的罚款。躲在厨房的父亲一言不发;头发见白爷爷拿着1280块钱,当着一同前来收超生费的三十多位计划生育干部的面,颤颤微微地把钱交给了计划生育主任。“人都走了,你爷爷还望着坝边的路口,双手抖个不停。”这是姑姑的原话。就这样,直到六岁,上了小学,我仍未能分得我应有的一份田地,那是一个农村人生活的根本。于是,我理所当然地被四围的人称之为“黑人”,也就是没有土地的农村人。
或许,造化弄人;或许,苍天有眼;除了没有土地,“黑人”的我 什么都比同年龄的小孩强,比他们听话,比他们懂事,更在重要的是,不到六岁就上学的我成绩好得让同村人咬牙切齿;十二岁那年,我考上了区重点中学;当时那是何等的荣誉啊!
可惜,这一切爷爷奶奶都不曾见到。爷爷在是在吃了一碗冷饭后病发去世的。至少,现在我们一家人能这样很轻松地谈及这个让所有农村人都忌讳的话题----死亡。虽然这对于我和哥哥来说意味着很多,很多。
为了给幺儿修好安家之所,和众多有着“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思想的中国农民一样,爷爷想在有生之年给远走新疆的幺叔盖好房子。在自己患上食道癌,动过“改道”大手术之后的爷爷仍旧固执地一个人在留给幺叔的房胚上翻石上墙!就在那天中午,吃过我和哥哥热糊的冷饭之后,当天晚上爷爷再次犯病,并住进了医院,从此再没有起来过;住了近半年的院后,到底还是没有熬过来。直到下葬,幺叔仍在新疆,没有回来;等到丧事办完,新坟长草,一汪眼泪的幺叔无论如何要把奶奶接到新疆以尽孝心!
父亲没有阻拦。
第二年末,堂叔领着奶奶从新疆回来,却又几乎在县城把奶奶走丢;奶奶已经中风,神志不清了。住了三个月院后,无效,回家疗养,衣食不能自理;我和哥哥端着碗给她喂饭,喂多少吃多少;奶奶笑得像小孩,却又把屎尿撒在床上;母亲就每天给奶奶换洗床单被套,洗头擦身,父亲也只能留在家中照顾奶奶!又一个三个月后,奶奶去世了!临走,脸胖得像个弥勒佛,没有半点痛苦,邻人都说这个老人有福;父亲母亲却只是默默流泪,叹息。
两位老人相继的生病,住院,去世;父亲母亲早已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然后欠债累累。这三年时间父亲再没有离开过养他的故土半步,只是每日不停奔走于医院和农田之间;三年来,父亲母亲都瘦了,更熬苦了。
亦年,我考上重点初中,哥哥考上中专技校;已经收了十二天稻谷的父亲,和母亲商量,明年开年无论如何都要出去了!整整十二天的水稻收割,头顶烈日,双手不是只是摩起老茧,而是摩穿皮肉!我永远都记得收完的那个傍晚;因为是最后一天,我也去了;割下最后一镰,父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收完了!”
记得,当时,请人收稻谷是每人每天不到十五元。
开年,父亲背起他远走的行头,跟随及几个工友,在一个招工头的带领下去了南方的南方,去到了现在生活的城市,再没有回过老家;又一个第二年,我被寄养在姑姑家,母亲也去到了父亲所在的城市!我一个人在家念完初中,顺利考上重点高中,再考上大学,打电话给父亲,父亲说“你到这里来过暑假吧!” 姑姑说“去吧,去看看,都五六年没见过你了,都快不认识了!”
六月高考之后,我也踏上了南去的火车,一个人背着小书包,一脸的幼稚,告别家乡曾同欢同乐的哥们儿,高别仍在家中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堂叔,姑父,告别仍不知世事的弟妹,告别教导我多年的恩师,告别怀想中的梦中情人,告别记忆中的永远的故乡,告别一个符号,一个意象,一种隐痛!从此再没有回去。
时间不能暂停,生活没有快进,又一个四年过去了;大学生活成了另一种印在心中的图片;找工作,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中赶公交,谈待遇,签合同,打电话给父亲,问“爸,舍不舍得我出去,到别的地方去工作?”
“不想回老家吗?”
“回去?老家没工作啊!何况这份工作有出国的机会!”
“噢——”父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停顿了很长时间;我也再没有说话。
父亲舍不得!
是啊,养了二十多年,却少有父子相聚,好不容易相见了,却总是在一个四围孤立的社会,我们不过别人眼中的异类而已!我明白,父亲这些年为我,为这个家的艰辛和操劳,深感对他的感恩却难于启齿;父亲也明白这些年来我一个人孤立成长,没人管少人导的不容易,却也总是埋于心底,从不轻易显露。
四年级那次寒假回到父亲所在的城市,父亲就不停地说,不想再在外奔波了,想回老家了,在外,人也老了,比不过年轻人啊,回家去,你们过年回来就是了。我无言对之!
又要走了,吃过午饭,端碗回厨房,看到母亲默默地用衣角擦眼睛。心里酸啊-----好不容易聚到一块儿,我却又一次要离开了,而且要走得更远,走得更长。儿子都长大成人了,自己也见老了,可是心里总还是放心不下,好不容易有个看似走出了农门的儿子,却要走得远得让人难以接受,而且马上就要起程离开了,自己就要亲自送他出门了,母亲心里又怎么不酸呢?或许,不忍见分离;或许,相信儿子,父亲极少送我出门,每次总会借故走开;这次也一样后,父亲没有送我出门。走了,转眼之间,我们长大了,也都要走了,母亲都还没来得及做好思想准备。
听堂叔说,老家已经没有多少青壮年了,每年他一人耕作近十个人的田产,老家大院中住的也只有些老人和孩子了,家里的老房子已经塌了,四野的田地都已长满了蒿草,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几年难得有人回家,一切都破破烂烂的;好在农业税已经免了,不过猪肉价格也都上涨了!
父亲想要在这个时候回去,我不知道该不该劝阻,如何劝阻;是该让他在外继续这持续了几十年的辛劳,还是让他回到破落孤寂的老家,和母亲独守?我难于抉择,不敢抉择。可惜自己尚未能赚得一分一文,又如何能帮他抉择啊!他老说,老房子塌了,他要回家去把他走时未能完工的那栋“新房”(已经十余年没人住,早已风吹雨淋破旧不堪)修好。是啊,毕竟农村人一辈子三件大事“为儿子娶媳妇,为老人送终,再修一座房子”。那座未完工的房子始终是父亲的一大心愿啊!然而,这些年东奔西跑,再加上我愈来愈大的花销,物价上涨,工资不济,父亲又哪里来的积蓄去了却这个心愿啊!每每提及此事,我也只是说“爸,再做两年吧,等我工作定了,你们再回去!”
又该打电话给父亲了,拨通号码却不知道该说什么,问声还好吧!回答总是老样子!自己心中一堵一堵的,鼻子一酸,泪到底难止!古老的村庄愈发破败,失了人气,没能保持它的曾经的活力,总是人去人亡,曾经未能给父亲成功的机会,过去蚀刻了父辈的人生轮廓,如今又不能给我们自由飞翔的空间,却注定给我一副解不开的枷锁。
故乡啊,故乡,想说爱你,可我拿什么爱你?!
都说故乡是因为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的;以前父母不在故乡,我承认故乡就是那个养育我的地方;现在父母想要回到那个地方,而我却感受不到故乡的存在。
后记:终于我写完了这篇让自己堵了很久的文字;真的很久没回老家了,可回去又能如何,又干什么?只是父亲终究还是要回去,那么我会在他回去之后再回去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