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服务能力与基本素质研究
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服务能力与基本素质研究
陈琨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的服务动机、志愿服务能力和基本素质影响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运用问卷
调查法,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探索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服务能力与基本素质。通过调查指出大学生参
加志愿服务活动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奉献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服务动机;服务能力;基本素质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10)04-0164-02 1 前言
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行为动机、服务能力与基本素质对促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优化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和管理,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自编调查问卷与非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动机、认知情况、参与情况、参与方式与社会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调查对象为至少有一次志愿服务经历的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 份,有效率为90.08%。志愿服务的动机与激励
动机是一种信念与期望,一种行动的意图和驱动力,它推动人们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而采取某种行动,表现出某种行为。美国专家伊尔斯利曾分析美国人参加志愿服务动机时总结出“志愿者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东西”。当然这不是物质上的利益,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利益,“如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实现,奉献社会的满足,学习新事物的机会,提高技能,参与社会,需求情感上的慰藉、觉得自己善良、有益于人、被人需要等”。当志愿者被问到“您参志愿服务的动机?”时,64.76%的被调查者选择“既有利己也有利他”,16.7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纯粹是利他”,10.5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纯粹是利己”,其余7.93%的调查者选择了“不清楚”。“利己”和“利他”看似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从社会角色理论来看,两者在实质上是统一了,是为追求现有角色的超越,是为将来职业角色和“社会人”角色做好准备,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研究表明,相当多的志愿者本身也希望志愿服务能为他们带来某些利益,他称之为“利他主义的个人主义”或“合作主义的利己主义”。通过调查表明,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非常多样,不同志愿者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类动机。一类是理想型动机。在调查问卷中问及“您为什么要参加志愿服务”时,25.34%的调查者选择“我觉得很快乐”。理想型动机几乎完全源自于内心需求,主要着眼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例如“帮助别人,我觉得很开心”、“能发挥一技之长,觉得很快乐”等我“一国青年志愿者李雷是一位亲身参加扶贫支教一年的大学生志愿者,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
句话,教育就是感受这个世界,就是发现自我。每念及此,我都会为我的学生们感到快乐和幸福”。德国政治家、社会民主党领袖、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分析:“事实上,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愿意投身于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活动。大量的服民役者证实了这一点,各种协会和教会的青少年工作证实了这一点,帮助外国人、保护纪念物、提供发展援助、自然和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和平组织的活动同样证实了这一点。”第二类是学习型动机。在回答“您为什么参
48.26%的调查者选择了“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或“可以积累工作加志愿服务”的问题时,经验,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学习型动机的志愿者主要着眼于个人的提升与发展,表达了志愿者对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自身得到成长、发展和提升的期望。学习型动机是相对较为
成熟的体现,社会志愿服务的提供给大学生们一个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机会,他们以宣传员、讲解员、服务员的身份出现在承认面前,与社会成员平等的进行交流,志愿者可以经受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失望、不悦、不满等情绪的冲击,保证志愿服务的持续、稳定开展,有利于志愿者更关注志愿服务过程,并有所创新。第三类是成就动机。在回答“您为什么要参加志愿服务”的问题时,20.01%的调查者选择了“希望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要不是物质上的需要而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不是为了某种功利上的利益满足,也不纯粹是为了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重要的是通过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行为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这种实践中,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正如托克维尔所说,对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增进不是靠强迫和说教,而是大众在正确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的结果,它是一种内生动力的外溢结果,较命令强迫和动员说教更具持久长效性。阿特金森认为,成就需要高的人,喜欢对问题承担个责任,能从完成一项任务中获得一种成就满足感。第四类为压力或功利性型动机。在回答“您
6.39%的调查者选择了“共青团组织的,“入为什么要参加志愿服务”的问题时,不得不参加”、党的要求”。显然,这一类志愿者参加志愿者活动主要源于组织和群体的压力,这体现在组织、单位直接的内部命令或半命令式动员上。我国志愿者行动是在共青团组织的积极倡导下应运而生。现阶段,大学生始终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高校的团组织相对比价健全,只需一个指令,学生便会成为“最积极”的志愿行动的参与者,有的志愿者希望以此来作为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一种表示,但也有部分志愿者觉得参与志愿服务是一种必然、无奈的选择。因此,组织对个人的控制和群体压力是研究志愿者服务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高校志愿者组织依据志愿者服务动机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蓬勃发展。激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具有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在能力,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与兴趣,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增强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自觉性以及吸引和留住人才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对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认可和赞许的需要,对青年志愿者行为和思想的认可与赞许也就是对志愿者的精神层面需要的满足。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青年志愿者活动不断发展的原动力,而激励的功能正在于激发这种原动力。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关 于在过去的志愿活动中是否受到过奖励的问题上,227 名调查者中仅有35 名学生获得过有关奖励,获奖率仅为15.42%。由此可见,现阶段高校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奖励力度还 不够,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机制还尚需完善。在关于何种激励能够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的问题上,有些研究者认为志愿服务活动的考评结果应与学生的评奖、评优、入党、就业挂钩,而笔者认为,这种激励机制会造成学生的功利心理,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的长远发展。从以上关于志愿服务动机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还是将参与志愿者活动作为自 我实现和个人成长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获得某种功利性结果。在问卷中问到关于“你在参与
25.11%的调查者选择“荣誉证书和荣誉称号”,志愿活动中最希望获得哪种形式的奖励?”时,25.55%选择主办方提供的适量奖品或物品,28.02%选择学校、老师的支持和肯定,6.61%择“亲戚朋友的支持和赞赏”,7.05%选择“服务对象衷心的感谢”,2.64%选择“主办方的中肯 评价包括意见和建议”,没有人选择新闻媒体的宣传。从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更希望从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奖励,这种精神的激励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活志愿服务能力与基本素质志愿者的服务动机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良好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开展提供了可能,但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还必须要求志愿者具有一定的素质和服务能力。志愿者服务既需要脑力劳动,也需要体力劳动,不同目标不同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素质与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但在基本要求上是一致的,例如:身体和心理健康、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等。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作为志愿者队伍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集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对其志愿服务能力与基本
素质的要求则更高一些。在回答“您认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的题时,按选择比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奉献精神、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团队精神。3.1 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奉献精神青年志愿者活动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志愿奉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去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倡导“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志愿者必须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才能有正常的心态去帮助别人,才能体会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去感染更多的人以此来营造和谐温情的社会氛围,有追求也有所得,志愿者追求的是真、善、美,是社会的和谐与温情,所得的是心灵的满足,是灵魂的升华。
3.2 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大学生志愿者”是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自愿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因此大学生志愿者应该是志愿者队伍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集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这样的论述:“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大学生正处于个人知识、经验等各方面迅速积累、增长的阶段,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设计必须考虑如何通过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来提供专业服务以及如何利用大学生所具有的智力基础和学科背景在多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大学生通过应用自己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参与专业服务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成就感和更高的自我实现愿望,把专业学习的意识转变为努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与掌握专业技能的现实行动,同时也会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情况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增加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从而能够更为理性客观地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为自己踏入社会的求职奠定关键的基础。如,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分为一般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两大部分,前者多承担服务性工作,约占60%;后者分布在翻译、技术、医疗、竞赛、交通等领域,对专业技能要求高,约占40%,由此,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和资格的人士更有机会成为奥运会志愿者。
3.3 良好的团队精神
志愿者一般参加的都是有组织的公益活动,一次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全体成员要协同合作,才能保证志愿者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这就要求志愿者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聆听、善于沟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更需要着重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现在很多企业都看重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这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应当依据大学校园的特点,参照社会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使得新闻传播既真实可信,又快捷自由,以满足大学生们对新闻的好奇与知情权。对高校突发事件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以明晰事件真相。传闻止于信息公开。社会学者认为,由于传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常常被夸大、扭曲和虚构,而这些夸大的信息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和恐慌,从而加剧了人的不安心理。学生们对校园内的突发事件发生,通常会在事件情况不明朗不准确时产生错觉,导致学生们主观猜测与种种传闻。这就要求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者们要恰当地选择传播渠道,尽量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传播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即使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不能确切和全面地掌握情况下,也应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这样做。一是保障学生们的知情权,二是减少舆论传播及其负面影响,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第一时间的信息发布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突发事件处理中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现在和过去有了很
大不同,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途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做法“只处理不报道或先处理后报道”,或者试图封锁消息,都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处理方式也很难做到,因为只要事发现场有人看到,或只要有人用媒体工具采集到,如被手机拍到,信息就可能很快传播出去,由于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不了解,很容易引起误解,种种猜测尾随而来,使得突发事件面目全非。作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要具备同媒体打交道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先进的媒体技术手段向上级传达信息,争取时间达成共识,对已经被证实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既要考虑到慎重,遵循信息发布的规矩,同时还要满足公众们的信息渴求。通常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组织会议交流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至上而下的进行疏通,解决思想上的疑惑和包袱,以免引起混乱。4 结语
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置不仅关系着学校的稳定,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是高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高校必须居安思危,长抓不懈,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安全稳定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把不稳定因素消化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冯翠平.辅导员应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对策分析[J].现代企育,2007,(5).[2]李志强.论高校危机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3]丁柏铨,刘爽.论危机事件中的信息发布与舆论控制[J].新闻知识,2004,(11).[4]王凡.试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处理突发事件中的作用[J].思想教
育研究,2007,(2).[5]张平,尹跃进.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
管理,2008,28(5).[6]童建福,刘胜,张再垡.构建高校突发事件防范机制[J].湖南城市学
院学报,2006,(11-12).[7]邱正祥.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4).
[8]于海达.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3).[9]张丽.如何加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J].北京城市学院报,2007,(1).[10]刘建军,朱喜坤.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作用[J].学校
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6).(上接第165 页)
宋昌荣: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路和方法探析175
第二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研究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研究
■梁春艳(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近年来,志愿服务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创新性载体,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已成为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推力,成为促进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力量。因此,高校有必要有义务有责任积极探索、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全面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真正成为高校德育的手段及社会发展的助力。
[1]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包括完善志愿服务的组织机构,形成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项目体系,健全志愿服务管理的运行体系,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及考核机制。目的在于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服务定向、培训、配置、协调、支持、自我管理、后勤保障等系列活动。其中缺少哪一个环节或者各个环节发展不协调都会产生负面作用,影响志愿活动的有效开展。虽然志愿服务活动是自愿的不计报酬的公益活动,但适当的激励也是必备的保障及反馈措施。组织者们应该有解决志愿者们顾之忧”的意识。此外,志愿服务的学生也希望“得到学校的相关肯定”,例如颁发证书、评优等方面的精神奖励。学生得到应有的鼓励,会更好地激励他们继续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
因此,志愿活动的激励机制建设是必不可少的。[2]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工作现状
激励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激励志愿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其中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效果在短期内较为明显,但长期效果还是要靠精神激励来实现。组织应该及时肯定和赞扬志愿者,以使志愿者保持连续、积极的心理影响。目前对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给予物品的奖励,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包括发给志愿者证书、集体照、衣服等;组织管理者或者受益方和志愿者共同参与一些活动,使志愿者觉得付出有所回报,以提供精神补偿,包括一起野餐、宴会、郊游、节日庆祝等。这类奖励活动不仅能够增强荣誉感还能促进不常有机会聚在一起的志愿者们的团队精神的养成。
第二,酬谢。这是一种日常活动,贯穿于整个志愿活动中。应该对志愿者说声感谢,尊重志愿者和他们的劳动,允许志愿者对相关事宜作出决策,赋予志愿者更大的责任和权力。酬谢侧重于荣誉本身,更加有助于对志愿者实现长期、有效的激励。[3] 第三,提供免费食宿。无论在本人所在地,还是去外地参加志愿活动,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活动过程中,有时需要自己承担往返交通费、食宿费等费用。这些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同时也可能是阻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门槛”。同时,没有足够的后勤和费用保障,可能会直接影响志愿服务工作的质量。所以,为志愿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必要的。为志愿者提供适时的用餐、场所、住宿地点等基本生活条件,保障志愿者身体健康,从而增强志愿者服务的热情,提高服务效率。
这就要求志愿组织结合实际,加强管理服务,走访志愿者服务的学校负责人,深入排查工作和生活困难,实地督导志愿者的食宿、安全、健康等情况。做好大学生志愿者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志愿者的“志愿者”,切实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使志愿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志愿服务工作,出色、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我们应切实为大学生志愿者营造一个安全、宽松、和谐的服务环境。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激励又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肯定。正式肯定包括召开志愿者会议表扬等方式,形式可多样化,可颁发表彰证书、勋章和一些专用品等,明确志愿者身份的同时也是一种外在的表彰。志愿者组织或者领导者能真诚地欣赏并感谢志愿者的工作,如领导接见等非正式肯定,也是对志愿者最有效的激励。非正式肯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口头表示感谢、实际行动表示关怀等。在条件有限的志愿者活动中,正式肯定和非正式肯定的巧妙结合使用,对志愿者的激励作用意义深远。二大学生志愿者激励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会随着年级的不同有所变化。大部分参加志愿活动的志愿者都是大
一、大二的学生,他们希望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更多地了解社会,同时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而大
三、大四部分学生面临着考研或者是找工作,考研者可能因为抓紧时间备考而放弃志愿活动,准备找工作者为了获得志愿经历为就业增加砝码而参加志愿活动,从而使得有经验的成员逐渐减少,致使志愿活动积极,但实效不佳;学生志愿者新旧交替太快,熟悉工作又有一定经验的志愿者学生流失严重,阻碍了志愿者组织活动的开展和质量的提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激励机制中表现为:
(一)激励定位不准确 学校或志愿者接收单位不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真实需要。学校为丰富学生的德育养成方式而开展志愿活动,不考虑是否与学生专业发展相关;而志愿者接收单位也只是愿意接受这种义务的无偿劳动力,而不会关心本单位的环境是不是有益于志愿者的发展,这些忽视会导致对志愿者身份的错误定位,不考虑志愿者的内在需求,同时也缺少对志愿服务者的技能培训,致使志愿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志愿者坚持长期服务的意志。
(二)激励方式不恰当
大学生志愿者较为重视精神层面的回报,但是物质层面的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激励的实行一定要适度,不足的奖励或者口头许诺但服务后未兑现都会打消服务的积极性;而过度的奖励会使奖励的意义大于工作本身,扭曲了个人的内在动机,甚至因为竞争奖励而伤害了志愿者彼此之间的感情;志愿者管理方应该积极探索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协调运用的途径和时机,更好地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三)激励体制不完善
由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多种,所以激励体系很难顾全所有志愿者的各种需求,导致对志愿者的激励不足。[3]三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激励方策
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激励是一个综合的激励过程。组织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尽最大可能满足志愿者的内在需要,以诱发大学生遵循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和谐共生的道德价值为主,同时考虑其能力水平、认知程度、环境因素等作用,依据工作绩效,实施恰当的外部激励。将组织目标、社会目标与学生志愿者个人利益、需要相连接,全面地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从而实现激励的递延性和持续性。
(一)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需求,强化服务动机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是建立大学生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平台。他们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荣誉感,有着承担民族复兴的志向。要加强正面宣传,通过表彰大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宣讲等形式,弘杨先进,宣传志愿服务的精神、理念,使大学生知晓、理解志愿者服务的宗旨。同时,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正确的行为疏导,激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意识,使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得到统一,达到对志愿者的精神激励,更好地激发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巩固志愿者的行为动机,使更多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也要依靠外界支持。现今社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人们普遍存在着拜金、拜权等自私心理。这种不良的文化环境导致整个社会的公益事业发展缓慢,严重消蚀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力。因此,应唤起全社会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助人、爱人、奉献等精神的重拾,结合各级党团组织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的教育,加大对志愿服务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从而使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加入志 愿者的行列。
[4]
(二)在激励中体现人文关怀,重视心理满足
激励措施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情感关怀始终要贯穿始终。志愿活动的组织单位和接收单位坦诚地关心志愿者的需求是真正的嘉奖,是维系志愿者参与的重要原动力。因此,通过协调组织氛围、提高志愿者的满意度,能够激励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加强工作动力,从而提高志愿者管理的效率和组织的绩效。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带着美好的期望进入志愿组织的,但其在志愿服务中如果遇到与自己原来期望相悖的事,例如长时间的内容简单、重复的工作,没有及时的职业培训等,使大学生志愿者们改变了原有的看法,认为组织不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因此会选择退出。对于怀着美好憧憬而进入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是否与组织建立良好的心理关系,是决定其去留的重要原因。建立和谐的心理满足是增强凝聚力、建立良好关系的根本。首先,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应该向应聘志愿者真实地介绍组织现在的结构、活动的领域等,让大学生对自己即将进入的组织有个相对真实的总体印象。其次,必须给志愿者抱怨和表达挫折感的机会,为大学生志愿者们“话语权”的行使提供正式或非正式的环境,以便及时了解志愿者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并因人而异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5]
(三)为志愿服务立法,切实保障志愿者权益
从社会大环境对志愿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法律、规范上的支持,是法制化中国志愿行动发展的必然走向,也是志愿服务能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的志愿活动中存在着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的问题,尤其是在志愿者权利方面,包括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绝大多数志愿者接受相关教育、培训的机会不多,工作中获得的相应保障太少等问题成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障碍。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而造成自身利益损失的根本原因,就是国家法律法规对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志愿组织、志愿者所应享受的民事权利和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并未做出详细规定,因此,国家有义务为志愿服务制定相关的政策及创造一定的法律环境,使志愿者切身权 益得到合理的保障。
[6]只有真正地把志愿者服务纳入政府和社会保障体系及法律体系中,才能消除志愿者的后顾之忧,为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这样,志愿行为才会成为越来越多公民的自觉行为,志愿者队伍才会日益壮大,对提升全社会的志愿服务意识和慈善意识也必然大有裨益。
在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组织管理中,各高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要制定符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合理公正的实施意见或条例,将大学生志愿者的吸纳条件、服务项目、基地设立、经费落实、奖惩条例和评价机制等作详细的规定。在实施时要做到公正、公开,统一标准,保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序开展。
(四)建立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
首先,推动志愿活动不断发展,企业是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力量。企业捐款是志愿组织持续开展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同时,企业提供的社会实践岗位,能够开拓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而且企业在招工时对志愿服务经历的倾斜,还能够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并监督企业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其次,推动志愿活动不断发展,高校是支持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高校是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活动发展的根基,因此,高校不仅要通过宣传动员、会议表彰等形式激励大学生志愿者,而且应更注重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其成才和就业挂钩,以此来鼓励大学生全心全意地服务,以奖励的方式体现学校对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鼓励和支持。再次,加强专业化培训。大学生志愿者不仅应有志愿服务的态度,还要具备与所服务岗位相符的专业技能。社会、经济等的变化,要求包括志愿活动在内的慈善事业应该而且必须成为专业化服务活动。如何应对具体情境变化和如何对待特定群体等问题,都要求一些志愿行动的专业化。因此,如果志愿者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将很有可能失去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满足于能够为社会、他人提供服务,大多数人都希望不断掌握服务知识和技巧,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更希望通过学习和服务使自己的个性、心理得到改变,能力得到发展,否则许多志愿者会选择退出,因此培训是一种主要而必须的激励方式。一套有效的培训措施能满足大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需要,可以避免大学生志愿者因缺乏专业指导而在志愿服务中产生困难和障碍,从而维持志愿者参与的兴趣和热情。[6]
(五)设计优秀的服务项目,注重授权给志愿者本人
志愿者组织应注重志愿服务活动的设计,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聪明才智。仓促和没有思想的项目会破坏志愿者加入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志愿者主要是通过志愿活动来满足他们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因此,组织应以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为前提,提供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能够丰富他们个人经历以及发展机会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使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在志愿服务中发挥最大限度的自主性、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就感。
志愿者作为志愿活动的主体,不是被动地进行服务,而是服务的同时还要思考问题,提高自身能力以求进步。他们亲身参与其中,对活动的内容、形式等的优缺点是最有发言权的。志愿组织方和志愿接受方理应在其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创造更开放、更平等的气氛,让志愿者不仅参与志愿活动,同时更能协力管理志愿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合理、灵活地授权给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由志愿者自行设计、策划、组织和管理志愿服务组织的运行模式,志愿服务组织只在资源上提供辅助、在管理上实行监督。这样可以提高成员办事能力,适时完成工作计划及目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建立志愿者档案库及“志愿服务储蓄”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参与愿望
志愿组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时,可以根据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分类保存他们的相关信息。再按照组织的活动项目对档案库做第一个层次划分,然后依据大学生志愿者的意愿,将有意加入的大学生档案归入相应活动项目下。再根据每个大学生的专业、爱好、特长,以及素质测评的结果、活动项目
需求等,作进一步细分、存档。要适时对大学生志愿者档案进行更新和维护,及时记录大学生志愿者在本组织期间参加过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服务中的表现。同时,根据组织以及大学生志愿者个人的具体情况,设定对由于各种原因退出组织的志愿者档案的保管期限。
“志愿服务储蓄”制度是把提供志愿服务与优先享受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为志愿者设立志愿服务的“特殊帐户”,把志愿者参加服务的时间(与服务质量、实效挂钩)记录储存起来,在志愿者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的时候,可以优先得到相应时间的志愿服务。通过制定在全国高校甚至全社会具有普遍通用性的政策法规,把每个志愿者的公共服务业绩一一记录在志愿者档案库中,在将来必要或恰当的时候,由社会对做过志愿者的人提供应有的回报。这能让志愿者自己看到服务成绩,鼓励他们多作贡献;同时也代表着被服务者和社会对志愿服 务的一种认可,是对志愿者荣誉的确认。[7]
(七)引入科学的志愿服务退出机制,以更好地优化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者通过参加校内志愿服务组织,充分感受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文化,在团队中得到强烈的归属感;同时,校园内志愿服务组织将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效果反馈给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将得到推优入党、竞选班委等更高层次的锻炼和培养机会,从而激励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意识。但是由于志愿者条件的限制,个别志愿者不再适合继续志愿服务了,对于个别不适合继续进行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志愿组织可进行劝退处理。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不是对志愿服务的简单否定,而是为志愿者搭建“在适合的志愿服务岗位上开心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被劝退者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到其他适合的志愿组织继续服务。科学的退出机制是大学生志 愿者激励机制的重要补充。[8]参考文献
[1]葛瑶瑶.北京城市学院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3).[2]陈素文.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建立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8(6).[3]侯蕾.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管理研究—以上海市两所高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4.[4]张纪花.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9(3).[5]张乾坤.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激励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5.[6]吴映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研究———以上海高校为研究实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6.[7]李媛媛.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2010(2).[8]陈兆平.温江:社区志愿服务引入科学退出机制[N].成都日报,2007.6.
第三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需求与工作对策的研究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需求与工作对策的研究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初期,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始兴起。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服务大学生成才为切入点,从社会需求和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两方面出发,客观展现两者之间互动发展的成因及趋势。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效率、内容形式和服务机制问题,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性、如何有效吸引社会资源等问题。最后根据调研结果,围绕青年志愿者服务机制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 成长成才 服务机制建设 工作对策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如今的志愿者服务已经演变成一种大规模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方式,对辅助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效率问题、内容形式和服务机制问题,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性、如何有效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等问题。本次调研将从这些问题着手,深刻剖析现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现状、优势及不足,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寻找最有效的途径。
本课题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采用网络无纸化传输完成问卷调查、回收及统计工作。调查样本包括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十余所大专院校的在读本科生及部分研究生,共发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回收率为97.6%。与此同时,课题组配合问卷的发放采访了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学校志愿者社团等相关群体和单位。此外,课题组参考国内外各种研究成果,深入发掘课题的调查意义,力图发挥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实践的理论支持作用。针对现有志愿者服务的研究较多,本课题力图避免简单的现状和数据罗列,突出分析、纵深挖掘问题,展现深层次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基本情况
表1: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情况(%)
希望参加实际参与
平时帮困扶贫的送“温暖”活动35.218.9
一些大型会展的引导、翻译工作73.88.6
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服务(如义务电工等)34.85.1社区服务17.224.6
大型志愿者团体组织的活动26.630.5法律援助19.77.0
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19.92.0
辅助市政建设、交通管理及街道工作12.37.0
调查显示,大约六成(58.4%)的受访学生曾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并对志愿者服务普遍怀有参与的热情,但在实际从事志愿者服务过程中却表现出参与面窄、受专业知识局限较大的问题。对专门技术或专业知识有所要求的志愿者活动,参与者的数量明显不多,比如一些大型活动(如会展)引导、翻译服务(8.6%),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服务(如义务电工)(5.1%)等。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服务的领域、对象、内容与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需求之间有一定差距。
2、从事志愿者服务凸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
青年志愿者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及服务、回报社会的平台,这无疑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显示,有63.3%的大学生相信通过志愿者服务能够锻炼自身的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而有36.9%则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可见,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具有相当积极的目的性与方向性。
在谈及现在大学生日益重视的就业问题时,有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从事志愿者服务有助于日后就业。作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已不仅仅停留在帮困济贫、回报社会,更为今后大学生积极地投身社会、发展自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的几对矛盾
然而,从调查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如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中存在着几对突出的矛盾(大学生对自身从事志愿服务的优势与劣势的认识):
1、热情及奉献精神与难以坚持不懈的矛盾
53.1%的同学认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优秀的青年团体,对从事志愿服务有着特别强烈的热情;但33.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尚缺少锻炼,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退缩,轻言放弃,无法坚持到底。
2、志愿者服务的初衷与宗旨之间的矛盾
虽然45.1%的同学认为大学生“诚心服务,不求回报”,但还是有27.7%的人认为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服务的目的较为功利,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宗旨存在出入。
3、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与缺乏特定技能之间的矛盾
大部分志愿者在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47.3%)的同时,缺乏特定的专业水平(22.5%),会受到诸如英语、计算机等知识缺乏的局限。
4、激情与经验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新事物有较强的领悟和接受能力(占受访人数的53.8%),但在实际从事服务中,50.2%的人表示,由于缺乏实际经验,很多情况下难以圆满完成服务。
5、自身认可度与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有30.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志愿者服务中能够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很好地完成工作。但实际上33.0%的志愿者由于不是专业人士,致使他们的服务效果与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三)《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手册》认证体系亟待完善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手册》作为志愿者服务的鉴定和记录工具,虽然已在很多高校发放,但仍有27.7%的大学生目前仍未拥有该手册。调研中还反映了一个情况:即4.7%的同学手册上已经记载了较多内容,25.4%的同学手册上有少量记载,有32.6%的同学的手册未发挥认证和记录的作用。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这一现象?28.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尚未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或参加活动不多;36.4%的受访者虽想认证,但不清楚认证方式;31.6%的受访者则认为参与志愿者活动比注册认证更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认证活动并不仅仅牵涉到志愿者个人,更体现了活动的规范性,也是整个社会对志愿活动的肯定与认同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广大的大学生志愿者应该树立起正确的观念,自觉接受认证与考核,在为社会无私奉献的同时,也不断为志愿者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与激情。
(四)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的建设有待加强
1、大学生对志愿者社团定位的认识
在约占六成的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受访者中,40.8%的同学以高校志愿者社团为载体参与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社团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调研中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高校志愿者社团应当是“发布各类志愿者服务信息的平台,调节社会需求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需求”(57.2%),但只有8.0%的人认为志愿者社团已真正起到这一作用,更多的受访者(21.9%)表示高校志愿者社团的社员们事实上“直接从事志愿者服务”,难以起到发布信息、调节需求的管理作用,还有约二成(21.9%)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志愿者社团是“形式上存在的组织,实际作用不大”。不过,相当一部分同学(21.9%)认可了志愿者社团成员的先进性,认为该社团是“优秀志愿者的集合”。
2、社团招募志愿者机制亟待健全
调研中,有同学表示高校志愿者社团在招募志愿者的过程中,存在信息发布不够及时,选拔标准不够明确的问题。
对此,我们对某高校志愿者社团负责人进行了个案访谈。受访的负责人表示某些志愿者活动的讯息传达得不够及时,客观上难以大范围招募志愿者,譬如在假期中的志愿者活动;此外,有些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应征志愿者的要求很高,而志愿者社团在短期内又难以了解很多志愿者的情况,只好在小范围内寻找,导致选拔工作的透明度不够。
(五)高校志愿者服务的组织机制仍需完善
1、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组织工作总体评价不高
调研中发现,“活动内容单一,流于形式”(55.5%),被认为是目前志愿者活动组织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有约一成的同学认为现今志愿者活动“组织性较强,活动正规,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强”。部分同学表示“对一些活动的参与作硬性规定,损害了志愿者的积极性”(47.4%),一些固定的保留活动使得在特定期间内开展的志愿者活动往往难以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如“学雷锋”活动月志愿者活动对志愿者们吸引力有限。
2、目前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表2:大学生对志愿者服务组织机制的看法(%)
有很大欠缺一般较为完善很完善说不清楚
招募及能力评估机制21.547.521.72.76.6
针对特定志愿服务的培训机制24.545.914.14.910.6
志愿者活动的宣传机制15.648.127.53.94.9
志愿者保障机制26.633.823.66.49.6
志愿者监督机制16.043.824.14.911.2奖惩和激励机制17.839.925.25.911.2
服务后的评价机制15.644.126.26.47.7
内部管理机制19.334.130.17.49.1与其他组织的协调机制13.143.422.76.614.2
从表2中可以得出,大学生对志愿者活动的宣传机制、监督机制、奖惩和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及内部管理机制评价较高。同时,有较多受访者认为志愿者组织的招募及能力评估机制、针对特定服务的培训机制及志愿者保障机制存在欠缺。
(1)招募机制。目前,高校志愿者的招募以自主报名为主要形式,报名者只需填写一张注册表及缴纳1.5元的工本费即可成为注册志愿者,换言之,注册志愿者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报名即录取。不少同学表示自己几乎未经任何思考就注册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培训机制。在培训机制上,通常是对于已选定的参加特定志愿者活动的那部分志愿者进行长短不定的临时培训。临时性培训虽然适用于知识和技术要求较低的志愿服务岗位,但是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层次和质量。
(3)保障机制。调查显示,六成多大学生表示“对目前的志愿者保障机制不甚满意”。志愿者的保障机制首先表现在物质保障方面。在实际操作中,资金缺乏的问题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中高达69.7%的人认为“志愿活动可以收取报酬”,其中认为“可以收取与正常工作者等价的报酬”的学生占了10.9%,认为“可以收取报酬,只要低于正常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即可”的学生占19.5%,39.3%的学生则认为“经济条件较差的志愿者可以拿取适量报酬(如成本费、实际支出)”,只有少数同学认为“志愿服务就应该是无偿的”。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保障机制是开展志愿者活动的保证
调查表明,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随之而来的机制建设不健全问题逐渐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前进。因此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应当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保持持久生命力的保证。
1、物质保障
虽然志愿者活动是服务者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而提供的一种服务活动,但是如果志愿者在长期无私奉献个人时间与精力的同时还要经常性地承受一定的经济负担,那么这样的志愿活动所得到的社会接受与认可度也将降低。对此,我们可以尽力争取政府和社会团体对志愿活动的支持,这样同时也保证了志愿者活动的宣传和普及效应。
2、精神保障
除了物质保障,对志愿者精神的激励也尤为重要。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虽然已经设置了一定的评价制度,如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行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手册”,但调查结果却显示,志愿者活动的认证和评价制度遭遇尴尬。我们认为,精神上的激励与保障主要表现在: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实现、奉献自我得到社会认同的满足感、学习新事物提高技能的机会、自我价值的实现、情感上的慰藉等等,这些都是调动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性的内在因素。
3、立法保障
我国尚未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对志愿者活动给予法律上的保障,有专家认为,对于志愿者应该给予: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优先获得志愿服务组织的帮助和服务;自由退出志愿服务组织;可能和必要的时候,志愿者可要求志愿服务组织为其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等权利。像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存入志愿者服务银行,这在国外并不鲜见。
(二)加强培训机制是扩大志愿者活动社会影响力的要求
调查中,近七成学生对目前“志愿者培训机制”不甚满意,认为需要改进与完善。由于大学生志愿者缺乏专业技能的培训与锻炼,他们的专业性就显得较为薄弱。这些弱点在2003年我国的SARS期间暴露无遗,虽然不少大学生志愿者都愿意挺身而出,加入到与SARS抗战的第一线,但是却又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无法满足社会招募志愿者的需求。
而要建立起完善的培训机制,首先要确保组织人员的高素质化,同时尽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组织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骨干队伍,这是开展好青年志愿服务的基础。对一般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学习、参观、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其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处事能力和各种素质。此外,针对特定的志愿服务也要进行专门的培训,这样从面到点,再由点结合成面,经过长期积累,把大学生志愿队伍打造成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青年团体。
(三)完善监督机制是规范志愿者活动的基础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凸现出不少新状况和新问题,甚至有些问题已经被提升到法律的层面上进行探讨。比如,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发生了损害行为,那么该损害行为应该由谁负责和承担呢?38.1%的学生认为“只要造成了后果就应当赔偿,这是规范志愿者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19.3%同学认为“因为是无偿服务,不能要求赔偿”;另有29.1%的学生认为“应由相应的机构进行赔偿”;还有部分学生则表示“这个问题说不清楚。可见相当部分同学对志愿活动过程中的损害行为的认识比较模糊,他们中不少人都因为志愿活动是无偿活动而忽视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问题。
此外,现在还有个别社会团体打着志愿者活动的幌子,把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并以此赢利。这些都是志愿活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迫在眉睫。随着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兴起,立法机构也应给予必要的重视,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志愿活动的开展,确保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纯洁性与规范性。
(四)落实管理机制是不断推进志愿者活动的动力
1、共青团组织对促进志愿者活动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许多高校中的志愿者社团都是依托团组织而建立起来,甚至在不少高校,志愿者社团是以团组织一个职能部门的身份出现。这就意味着,共青团组织在高校志愿者工作的开展中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优势。首先,共青团组织在高校中有着得天独厚的群众基础,依托团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无疑确保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其次,共青团在组织高校学生各项活动中具有一定权威性,这有利于更好地调动高校志愿者;第三,共青团组织是代表广大优秀青年的组织,由其牵头的志愿者活动具有先进性,能起到一定的典型示范效应。
2、进一步完善团组织对志愿者活动的管理
我们认为,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应当做到三个完善。首先,共青团组织要完善高校志愿者活动的组织体系,在全校范围内成立各级志愿者团体,包括团委职能部门、各级志愿者协会和志愿者服务队,明确各级之间的领导及合作关系。其次,应当完善志愿者活动的规章制度,引导志愿者活动向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第三,完善资源配置和利用,为高校志愿者活动提供便利和机会,为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努力做好志愿者社团的定位工作
首先,无论是否加入志愿者社团,所有经过注册的志愿者都享有平等参与志愿者活动的资格。其次,志愿者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应当努力成为沟通校内外志愿服务信息的平台,在社会需求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需求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第三,志愿者社团应当成为志愿者精神的传承者和推动者,努力为志愿者精神的发扬注入新活力、创造新价值。
第四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1今天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去了xx自闭症研究院,陪那些星星的孩子一起上课,我带的是一个小男孩,第一眼我就特别喜欢他,陪她一起玩了游戏,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虽然他们与我们不同,但正是他们那种天真无邪的样子让我充满了心疼,他们和正常小孩一样,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左顾右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陌生人有一定的抵触感,刚开始并没有完全接受我,慢慢的才放下了心里的芥蒂,并且喜欢依偎在妈妈身边,让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母爱,感受到安全感对他们的重要性,他们需要我们去关心和爱护他们,我很感谢这次去xx的机会,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善美。
12月12日下午,这是我第一次去xx。这次去xx给我带来了很不一样的体验。在平常看来,他们也许和正常儿童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也发现,在这群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中,也会存在有各种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个别吐字不清,做事没有耐心,上课爱动,不爱说话和与人交流什么的,这些都有发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让他们尽快的走出自闭症。
第一次去xx,第一次与这些孩子面对面。起初觉得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只要稍微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还是有些不同的。在我要带的小朋友还没来之前,我看了其他小朋友玩游戏,他们有些敏感,对游戏有些抵触,把游戏当成任务;他们有些执着,会一直玩一种游戏项目。但还是比较细心的,会主动和志愿者姐姐聊天或者对她们微笑。我带的那个孩子比较安静,会对着我笑,会主动牵我的手,但对他人说的话总有些反应时间,有时候对他人的话没有反应。他妈妈说,他两岁的时候还会说话,现在三岁却不说话了,我只听过他说了一个字,其余的都是用“啊”来代替的。在个训室里,他与老师一对一“交流”情景让我联想到了在电视上看到的自闭症康复治疗的情景,让我有了从“这个爱笑,不怕生的小朋友很可爱”到“这个小朋友也是不完美的”认知转变。教室里有句话“有爱就有神迹”很是打动我,是的,只要我们对他们有爱,有耐心,终会出现神迹的。
昨天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志愿者去xx,感觉很新鲜很高兴让我有了一次不一样的体验。这些孩子和普通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过他们有的孩子会不厌其烦的做着同一件事,有的孩子会爬在较高的地方不听老师和家长的话。我带的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女孩,我刚看到她时感到很可惜。小女孩长的很可爱,不过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只会大喊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她对一件事没有什么耐心,需要老师家长的不断提醒。在上游戏课时刚开始表现还不错,一段时间后她很明显没了耐心,坐在凳子上时会不时的喊叫,老师叫她时也不太愿意的样子。在个训室时虽然我没有进去但在外面时不时会听见她的喊叫声,真好的很另人心疼。在去完游戏时,她想从滑梯上走上去,她主动的来牵我的手,那一刻我感到很开心。这次xx之旅让我有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希望有更多的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
12月13日是第一次去xx的日子,一路上我想象了很多关于去到那里以后的事情,但真实是,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在我去xx之前,我对自闭症孩子的认知: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交流,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去到xx之后,我才了解到我之前的认识很片面以及狭隘。当我们抵达xx后,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很可爱很漂亮。看起来和我们常人并无异同,但当开始上课的时候,我逐渐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另一面。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难进行流畅的表达。当我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很帅气的男孩子咿咿呀呀的和另一个小女孩要零食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与这些孩子相比我觉得我很幸运也很幸福。上帝虽然为他们关闭了一扇门,但却给了他们另外一扇更加纯粹纯洁且明亮的`窗。他们都是很纯真的孩子,当一个年龄大些的孩子冲我微笑的时候,我很惊喜也很感动。同时,我也看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一遍一遍很有耐心。而这些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的教导,我相信在老师家长还有志愿者的关心关爱下,这些孩子的情况一定会有所好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2今年暑假的这段时间,为了能在生活中更加的锻炼自己,让自己能更加的了解生活,我参加了在社区的志愿者活动。
志愿者,这个名词我在之前只是在路上看到过而已,但是他们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身为学生的我,居然一直都没有了解过!想我到现在过了这么久,都已经上了大学了,却也只是对志愿者这个工作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是在是有些惭愧。但正是这样,我才能在这次的志愿者活动学习到更多志愿者的知识,更加的了解我之前所不熟悉的这个光辉的职业。
做了一段时间的志愿者,虽然我知道自己其实依然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但是现在就我自己在志愿者工作中的体会来写下这份体会。这是一份很普通,但是对我却意义非凡的体会,希望之后能有更多的同龄人能去亲自体验看看。我的志愿者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说到志愿者,我们总是想到自愿、无偿的去工作。容易让懒惰的人产生一种拒绝的感觉。但实际上,我也是有些抱着这样那个的想法,但是在这次的志愿者活动中,我深深的被队伍中的优秀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所打动。比如在清理社区的垃圾的时候,我们都拿着劳动工具在社区中清理垃圾,但是有些过高,或是实在是太脏的垃圾,我都打扫的很慢,做的很不情愿。但是在看看那些优秀的志愿者们,他们不顾自己是否被弄脏,只想着将社区的垃圾处理干净,有些还主动的去帮助一些社区的老人做事。这些,都让只知道听从命令做事的我感到敬佩和惭愧。让我在之后的工作中也被他们的奉献精神带动了起来。同样身为志愿者,但是他们却愿意去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些才是真正的奉献,他们是志愿者中的志愿者。
第二个感受就是对那些乱贴小广告人的气愤,平常只是看着这些小广告碍眼而已,但是当我亲自动手去铲除它们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就像是“长在”了墙上面一样,只是一面墙的广告,却让我的手都抬不起来了。这些“长在”城市中的小广告,真是让人有气有拿他没办法,在清理了之后,不久之后还是会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长出来”!实在是坐实了“城市牛皮癣”这个称号。
但是,在这次的活动之中,和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在工作中聊些有趣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心情愉悦。看着小区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更加干净了一些,听着人们的感谢,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更加的愉快了。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3今年暑假,我们响应学院的号召自己组队,针对志愿服务类中的“记录身边人的中国梦实践活动”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调查活动。通过连续几天的走访与问卷调查,我了解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我们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村民访谈的形式,认真听取基层群众讲述他们的梦想与愿望,以及他们对“中国梦”的看法。在志愿服务前期我们做了不少的准备,其中拟定调查问卷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以前只填过或者帮别人发过调查问卷,但从来未自己设计过调查问卷。和我们实践队的负责人一起设计调查问卷时,才第一次比较清楚的了解到:设计调查问卷时要遵循合理性、一般性、便于整理等原则,以及设计出的问卷要有针对性等,收获颇多。
在走访和问卷调查中,我收获了很多。实践活动还未开始前,心中一直在打鼓不知道该怎样与人交流,随着与村民们的交流,村民朴实的言语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逐渐克服了与人沟通的恐惧。从他们朴实的话语中,我看到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以及对未来农村发展的殷切希望。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会通过微信、qq等实时通讯工具与实践队内的其他队员进行交流,网络积极的一面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有些东西在学校中是学不到的,当代在校大学生要想更好的融入社会,光靠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运用现有的知识进行实践。而大学生实践就是引导我们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良好方式。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会让我们的知识得以补充、思想得到升华。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多多涉猎,全面发展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4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作为一名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大学的时光,努力学好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奉献。使自己无愧为一名中国人。
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这一平台,在这里,学到许多东西,也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加深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认识到做什么都是很辛苦的。在为地铁9号线做义工的同时,我感觉特别的充实,上海地铁工作者为祖国的地铁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地铁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上海地铁工作者的努力。
我们一行人到达了目的地。在工作人员的分配后,我们各自开展了劳动工作。我认为学校让我们去参加义工活动,同时给了我们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和必须的。在以后的大学生活里,我一定还会更积极地去参加义工活动。世博热情还未消减,我们城轨学院又迎来了一场服务热。此时,我们满怀热情来到了地铁9号线,面对着眼前的求助的人让我心潮澎湃,更觉得这些志愿活动所富有的意义是多么的有价值在那里,我更加认识到了服务人民、贡献祖国的重要性。将爱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多一些服务所带来的美好。对于此次实践活动,我看到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人以多么大心情愉悦感,保护环境是多么的重要,保洁人员是多么的辛苦。
因此,我们通过此次活动会更加珍惜当前的美好环境、更加敬重默默辛勤工作的保洁人员。过这次义工活动,我除了因帮助那些曾经为中国地铁而奉献一生的人们而荣幸。最重要的是对中国地铁上海地铁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好的认识。看到了中国地铁前期艰难发展的辛酸,看到了中国地铁如今的蓬勃发展。我认为通过这次义工活动,除了得到我们实践所需要的学分,并且了解了有关中国地铁的文化、知识。大家干活都干得十分卖力,在劳动的同时我的感觉特别充实,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深深感到温暖,感到和谐。作为一名义工,我是幸运的,我也是快乐的。
此次活动问题大多是体现在我们当中的一些志愿者身上。首先,是志愿者的时间意识不够。其次,是本次志愿者在规定的集合时间内迟到,耽误了活动的时间,对于活动的组织者提出一些建议。首先,可以在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们一样:乐意为大众服务,因为我们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便是我们最高的使命,让我们一起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发扬我们志愿者的风采迎接美好未来。此次实践活动给我留下很有意义的回忆。
经过义工工作,使我认识了很多东西,很多哲理,令我明白了出来社会工作是不同于在学校学习、考试的,两者是有大的不同。而且,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不一定在工作中用到,工作中的道理是靠自己慢慢地体会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做义工不仅充实了我的生活,更让我感到社会的温暖,大家因爱走到一起,心心相连,想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每当我想到这样可以帮到别人,我就提起劲来,努力地做下去。
现在做义工就快结束了,渐渐地,我觉得有些伤感,想到快结束了,心里又有喜又有悲,感觉不是滋味。我有些不舍得那些同我一起工作的义工们,但愿有下次的实践活动,如果有,我会重新投入工作中,与伙伴们一起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我觉得,做好事,不能想着回报,自己能多做些什么,就尽自己的力,不言苦,不言累,不言谢。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也是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成长,一次次的奉献,将义工的精神发扬光大。希望有下一次做义工的机会,如果有的话,我会重返义工的道路。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3篇
2.最新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
3.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4篇
4.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
5.春运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
6.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
7.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自我介绍
8.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总结
9.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第五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1第一次参加下社区活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同学一起去了xx园老年康复中心,我有很多的感触。虽然只和老人们相处了半天,但我在临走时还是有很多的不舍,我渐渐开始理解人年龄大后也是很需要陪伴的,我开始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老人最怕的也是孤独。我觉得下社区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会给我们很大的触动,让我们开始关心理解他人。xx园工作人员认真热情负责任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了做医务工作者该有的姿态,我应该更加认真的学习,努力为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加积极的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2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作为一名在不久的将来就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大学的时光,努力学好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奉献。使自己无愧为一名中国人。
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这一平台,在这里,学到许多东西,也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加深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认识到做什么都是很辛苦的。在为地铁9号线做义工的同时,我感觉特别的充实,上海地铁工作者为祖国的地铁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地铁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上海地铁工作者的努力。
我们一行人到达了目的地。在工作人员的分配后,我们各自开展了劳动工作。我认为学校让我们去参加义工活动,同时给了我们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和必须的。在以后的大学生活里,我一定还会更积极地去参加义工活动。世博热情还未消减,我们城轨学院又迎来了一场服务热。此时,我们满怀热情来到了地铁9号线,面对着眼前的求助的人让我心潮澎湃,更觉得这些志愿活动所富有的意义是多么的有价值在那里,我更加认识到了服务人民、贡献祖国的重要性。将爱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多一些服务所带来的美好。对于此次实践活动,我看到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人以多么大心情愉悦感,保护环境是多么的重要,保洁人员是多么的辛苦。
因此,我们通过此次活动会更加珍惜当前的美好环境、更加敬重默默辛勤工作的保洁人员。过这次义工活动,我除了因帮助那些曾经为中国地铁而奉献一生的人们而荣幸。最重要的是对中国地铁上海地铁的发展历史有了更好的认识。看到了中国地铁前期艰难发展的辛酸,看到了中国地铁如今的蓬勃发展。我认为通过这次义工活动,除了得到我们实践所需要的学分,并且了解了有关中国地铁的文化、知识。大家干活都干得十分卖力,在劳动的同时我的感觉特别充实,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深深感到温暖,感到和谐。作为一名义工,我是幸运的,我也是快乐的。
此次活动问题大多是体现在我们当中的一些志愿者身上。首先,是志愿者的时间意识不够。其次,是本次志愿者在规定的集合时间内迟到,耽误了活动的时间,对于活动的组织者提出一些建议。首先,可以在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和我们一样:乐意为大众服务,因为我们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便是我们最高的使命,让我们一起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发扬我们志愿者的风采迎接美好未来。此次实践活动给我留下很有意义的回忆。
经过义工工作,使我认识了很多东西,很多哲理,令我明白了出来社会工作是不同于在学校学习、考试的,两者是有大的不同。而且,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不一定在工作中用到,工作中的道理是靠自己慢慢地体会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做义工不仅充实了我的生活,更让我感到社会的温暖,大家因爱走到一起,心心相连,想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每当我想到这样可以帮到别人,我就提起劲来,努力地做下去。
现在做义工就快结束了,渐渐地,我觉得有些伤感,想到快结束了,心里又有喜又有悲,感觉不是滋味。我有些不舍得那些同我一起工作的义工们,但愿有下次的实践活动,如果有,我会重新投入工作中,与伙伴们一起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我觉得,做好事,不能想着回报,自己能多做些什么,就尽自己的力,不言苦,不言累,不言谢。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也是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成长,一次次的奉献,将义工的精神发扬光大。希望有下一次做义工的机会,如果有的话,我会重返义工的道路。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3能够在学校,在社会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有机会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更加的付出自己的爱心和能量,将自己的力量更好的传递给他人,我也感到特别的满足和感动,在大学的时候,我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活动或是生活当中,尽可能的去帮助别人,在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就会及时的出现,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世界和社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也通过志愿者的工作成长了很多,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悟,献出自己的爱心和力所能及的力量让我觉得生活是满足而又美好的。
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更好的丰富自己的大学校园生活,学习的时间也很充分,所以在大学里面,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的加入了很多社团,学习自己所喜欢的技能,有的加入了学生会,在大学里面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还有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大学里面尽可能的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我,从一进入到学校就决定要加入志愿者的组织,在任何需要帮助,需要更多的力量的时候,就会有我们的存在。
在我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帮助了很多的人,也完成了很多的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学校的时候,当学校需要举办各种大型的活动急缺人手的时候,我们就会及时的出现,和学校其他的同学一起尽力的去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当自己在校园里面,看到有同学搬不动东西,会伸出手帮他分担一定的重量,看到路边有垃圾,会弯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只要在任何的需要伸手帮助到的地方就会有我们志愿者的存在,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我们也已经习惯于去帮助别人,尽力的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和校园都变得更加的美好和善良,也会号召身边的人在生活当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丝爱心,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心,要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我们的爱。
在成为志愿者的日子里,我也成长了很多,我开始以无私奉献而感到快乐,看到那些被我帮助了的人面露笑容,我也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自己的努力也是应该的,我们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尽可能的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用心的去帮助了别人才会更好的感受到奉献的快乐。我以后也会继续努力的做好自己,让世界成为一个美好、友善的人间。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4今天我作为一名志愿者去了xx自闭症研究院,陪那些星星的孩子一起上课,我带的是一个小男孩,第一眼我就特别喜欢他,陪她一起玩了游戏,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虽然他们与我们不同,但正是他们那种天真无邪的样子让我充满了心疼,他们和正常小孩一样,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喜欢左顾右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陌生人有一定的抵触感,刚开始并没有完全接受我,慢慢的才放下了心里的芥蒂,并且喜欢依偎在妈妈身边,让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母爱,感受到安全感对他们的重要性,他们需要我们去关心和爱护他们,我很感谢这次去xx的机会,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善美。
12月12日下午,这是我第一次去xx。这次去xx给我带来了很不一样的体验。在平常看来,他们也许和正常儿童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也发现,在这群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中,也会存在有各种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个别吐字不清,做事没有耐心,上课爱动,不爱说话和与人交流什么的,这些都有发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让他们尽快的走出自闭症。
第一次去xx,第一次与这些孩子面对面。起初觉得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只要稍微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还是有些不同的。在我要带的小朋友还没来之前,我看了其他小朋友玩游戏,他们有些敏感,对游戏有些抵触,把游戏当成任务;他们有些执着,会一直玩一种游戏项目。但还是比较细心的,会主动和志愿者姐姐聊天或者对她们微笑。我带的那个孩子比较安静,会对着我笑,会主动牵我的手,但对他人说的话总有些反应时间,有时候对他人的话没有反应。他妈妈说,他两岁的时候还会说话,现在三岁却不说话了,我只听过他说了一个字,其余的都是用“啊”来代替的。在个训室里,他与老师一对一“交流”情景让我联想到了在电视上看到的自闭症康复治疗的情景,让我有了从“这个爱笑,不怕生的小朋友很可爱”到“这个小朋友也是不完美的”认知转变。教室里有句话“有爱就有神迹”很是打动我,是的,只要我们对他们有爱,有耐心,终会出现神迹的。
昨天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志愿者去xx,感觉很新鲜很高兴让我有了一次不一样的体验。这些孩子和普通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过他们有的孩子会不厌其烦的做着同一件事,有的孩子会爬在较高的地方不听老师和家长的话。我带的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女孩,我刚看到她时感到很可惜。小女孩长的很可爱,不过三岁多了还不会说话只会大喊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她对一件事没有什么耐心,需要老师家长的不断提醒。在上游戏课时刚开始表现还不错,一段时间后她很明显没了耐心,坐在凳子上时会不时的喊叫,老师叫她时也不太愿意的样子。在个训室时虽然我没有进去但在外面时不时会听见她的喊叫声,真好的很另人心疼。在去完游戏时,她想从滑梯上走上去,她主动的来牵我的手,那一刻我感到很开心。这次xx之旅让我有了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希望有更多的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
12月13日是第一次去xx的日子,一路上我想象了很多关于去到那里以后的事情,但真实是,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在我去xx之前,我对自闭症孩子的认知: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交流,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去到xx之后,我才了解到我之前的认识很片面以及狭隘。当我们抵达xx后,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很可爱很漂亮。看起来和我们常人并无异同,但当开始上课的.时候,我逐渐看到了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另一面。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难进行流畅的表达。当我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很帅气的男孩子咿咿呀呀的和另一个小女孩要零食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与这些孩子相比我觉得我很幸运也很幸福。上帝虽然为他们关闭了一扇门,但却给了他们另外一扇更加纯粹纯洁且明亮的窗。他们都是很纯真的孩子,当一个年龄大些的孩子冲我微笑的时候,我很惊喜也很感动。同时,我也看到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一遍一遍很有耐心。而这些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耐心的教导,我相信在老师家长还有志愿者的关心关爱下,这些孩子的情况一定会有所好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5今年暑假的这段时间,为了能在生活中更加的锻炼自己,让自己能更加的了解生活,我参加了在社区的志愿者活动。
志愿者,这个名词我在之前只是在路上看到过而已,但是他们究竟是做什么工作的,身为学生的我,居然一直都没有了解过!想我到现在过了这么久,都已经上了大学了,却也只是对志愿者这个工作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印象,是在是有些惭愧。但正是这样,我才能在这次的志愿者活动学习到更多志愿者的知识,更加的了解我之前所不熟悉的这个光辉的职业。
做了一段时间的志愿者,虽然我知道自己其实依然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但是现在就我自己在志愿者工作中的体会来写下这份体会。这是一份很普通,但是对我却意义非凡的体会,希望之后能有更多的同龄人能去亲自体验看看。我的志愿者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说到志愿者,我们总是想到自愿、无偿的去工作。容易让懒惰的人产生一种拒绝的感觉。但实际上,我也是有些抱着这样那个的想法,但是在这次的志愿者活动中,我深深的被队伍中的优秀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所打动。比如在清理社区的垃圾的时候,我们都拿着劳动工具在社区中清理垃圾,但是有些过高,或是实在是太脏的垃圾,我都打扫的很慢,做的很不情愿。但是在看看那些优秀的志愿者们,他们不顾自己是否被弄脏,只想着将社区的垃圾处理干净,有些还主动的去帮助一些社区的老人做事。这些,都让只知道听从命令做事的我感到敬佩和惭愧。让我在之后的工作中也被他们的奉献精神带动了起来。同样身为志愿者,但是他们却愿意去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些才是真正的奉献,他们是志愿者中的志愿者。
第二个感受就是对那些乱贴小广告人的气愤,平常只是看着这些小广告碍眼而已,但是当我亲自动手去铲除它们的时候,却发现他们就像是“长在”了墙上面一样,只是一面墙的广告,却让我的手都抬不起来了。这些“长在”城市中的小广告,真是让人有气有拿他没办法,在清理了之后,不久之后还是会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长出来”!实在是坐实了“城市牛皮癣”这个称号。
但是,在这次的活动之中,和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在工作中聊些有趣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心情愉悦。看着小区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更加干净了一些,听着人们的感谢,我们的心情也变得更加的愉快了。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6作为被选中下xx园社区的志愿者,很激动也很开心,虽然早上五点半就要求集合,要起的很早,但通过这次活动学到了很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也给xx园的爷爷奶奶们带去了温暖。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每周都可以去看他们,陪他们聊聊天、下下棋…这次经历也让我懂得了以后在医疗工作中对待他人的态度及处事方法。我也想谢谢学姐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对我们的照顾,这也使得我的大学生活更加有意义。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7我们要支教的地方是在一个山区里面,在我还没去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我真正到达xx地的时候,我才知道那里的生活条件不是我能够想象到的艰苦。我们住的地方没有厕所,也没有洗澡的地方,睡觉也只能睡在一个木板上。而且我们那个时候还是最热的三伏天气,一到晚上蚊子咬的你根本睡不着觉。那里的伙食更不用说了,几乎很少有吃到肉的机会。所以我觉的这根本不是我们这些从小就生活在繁华的大都市里的孩子能够想象的到的。
我们到了学校,看见那一个个瘦弱的身体正笔直的坐在教室里等着我们,我心里其实是一阵心酸。他们大都数都是留守儿童,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见到自己的父母一两次。所以在这个志愿者活动期间,只要是同学们有任何的困难,我都会尽我所能的去帮助他们。不懂得科目,不懂的题目我都一一耐心的向他们解答,我希望他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课余的时候,我尽量多花时间来陪他们玩耍,陪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努力读书,以后就能走出这个大山里面过更好的生活。
虽然条件是艰辛了一点,但是在整个支教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来自山区人民的淳朴,感受到了那些孩子们的天真善良。他们热情的欢迎我们,把他们当地最好的食物都拿出来招待我们,这些真的很让我感动。所以我觉得只要我的志愿服务能够帮助到他们,那我暑假里辛苦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场活动让我有机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这也是我在高中阶段一直就想去实现的事情。所以我很感谢这场活动的组织者,也感谢学校社团给我的这个机会。
所以我想在我以后的人生中,我能多去体验一下这种志愿者服务的生活。我也想多鼓励现代的大学生能多去参加这种志愿者活动。不要只知道整天待在宿舍里面,靠着打游戏来消磨时光,我觉得参加这种志愿者活动要远比赢得几场游戏的快感来的更加有意义。所以我提倡我们当代年轻人就是要去多参加这种有意义的志愿者活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去帮助的人。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8今天我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一个志愿者服务活动。那就是去做募捐。为一个小朋友筹集治病的救命钱。我们抱着红红的纸箱走出校门。
这一天是周六,在我们学校附近的一个街道,我们一共有三十六个人,分成六队,每六人为一队朝着不同的街道去募捐。在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进行了捐款,虽然捐的不多,但是我们队六个人是最先的捐款者,之后我们就开始找路人寻求他们的帮助。我们队一个同学走到一个陌生的路人前,跟路人说了很多话,并且把我们募捐的志愿者牌子让路人看,同时也把那位因病住院需要治疗的小朋友的相关信息给了他,希望得到他的信任。在经过了一番证实他终于同意,这也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募捐者。
之后我们按照这个方式陆陆续续的向多个路人做简单的介绍,有的人拒绝,甚至直接就说我们是骗子,有的人慷慨解囊,有的人看到我们就远远的绕开了。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队回到了学校,六个小队每个人都有收获,我们的收获属于中等,之后我们把已经募捐到的钱全部上交给了我们的老师让老师把这一笔善款送给那位小朋友。
虽然这次服务活动非常劳累,但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们的善意,很多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都不会吝啬,因为他们心中存在这一份同情,哪怕是陌生人,也愿意帮助。有些人不愿意帮助,也是因为不了解,担心上当,这也是情有可原,在其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想要帮助他人,我们就必须要做到,能够伸手帮助一把绝不退缩,因为很有可能这一次的帮助至关重要。
社会需要这样的志愿者,去做一些对社会对大家有意义的事情,这次的活动我感受最深的是责任,是一份爱心,或许我们能够拿出来的很少,但是我们却能够帮助他人,一份心意不在多,只在于愿不愿意去帮助,做志愿者不但要有高尚的道德,更要坚守自己的底线,我们都没有任何人私藏,都把所有的捐款都上交,这就是一份责任心。
虽然累,但是却值得,应为我们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可能我们的帮助,他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却已经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不在意名与利,只在于能不能够真正的帮助他人,这就是我们志愿者的义务。我以后还会参见类似的志愿活动,因为社会上有很大一群这样的人需要靠我们去帮助,去关心。我们只是花了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去能够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帮助,这就是我们参加的意义,也是我喜欢去做志愿者的原因。以后我还会继续参加。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9今天第一次下社区做志愿,感触颇深,老爷爷老奶奶都行动特别不方便,天天待在养老院特别无聊,像这样出去购物吃饭的机会少的可怜,我们去陪他们边购物边聊天感觉她们特别开心,尤其是在超市试喝的时候老奶奶自己没喝先让店员给我倒喝的,还有吃饭的时候她怕我吃不到站着要跟我坐一起,那个瞬间,说不感动是假的,也算是来了这个城市感受到最温暖的时刻,虽然和爷爷奶奶们才认识半天吧,但我感觉这半天的感情足以让我难以忘怀,感觉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让他们开心一会儿是一会儿,最后和奶奶分别时,她问我下次啥时候去看她,那一刻觉得奶奶平时太孤独了,我觉得我们这样的志愿者应该更多一点帮助他们,陪他们聊天,让他们感受到爱,让他们不再孤独。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10今天学校的xx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我们志愿服务,也是我第一次作为志愿者去下社区帮助老人们,心里不免有些紧张,怕分给我帮助的老人不喜欢我,怕我不能及时帮助到我们,幸运的是,我主要帮助的是一对老两口,爷爷奶奶人都很好,一直都乐乐呵呵的,今天他们的社区组织老人们去超市购物,我帮助他们挑选了用的牙膏还有无糖的饼干 最后还组织我们在外面吃饭。当我做这些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开心,觉得能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而且还锻炼自己能从活动中学到很多东西,在帮助人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和领会到生命的意义。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11今年暑假,我们响应学院的号召自己组队,针对志愿服务类中的“记录身边人的中国梦实践活动”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调查活动。通过连续几天的走访与问卷调查,我了解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我们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村民访谈的形式,认真听取基层群众讲述他们的梦想与愿望,以及他们对“中国梦”的看法。在志愿服务前期我们做了不少的准备,其中拟定调查问卷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以前只填过或者帮别人发过调查问卷,但从来未自己设计过调查问卷。和我们实践队的负责人一起设计调查问卷时,才第一次比较清楚的了解到:设计调查问卷时要遵循合理性、一般性、便于整理等原则,以及设计出的问卷要有针对性等,收获颇多。
在走访和问卷调查中,我收获了很多。实践活动还未开始前,心中一直在打鼓不知道该怎样与人交流,随着与村民们的交流,村民朴实的言语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逐渐克服了与人沟通的恐惧。从他们朴实的话语中,我看到了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以及对未来农村发展的殷切希望。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会通过微信、qq等实时通讯工具与实践队内的其他队员进行交流,网络积极的一面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这次志愿服务活动给了我很深的感触,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有些东西在学校中是学不到的,当代在校大学生要想更好的融入社会,光靠书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的运用现有的知识进行实践。而大学生实践就是引导我们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良好方式。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会让我们的知识得以补充、思想得到升华。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多多涉猎,全面发展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12参加志愿者之后,我觉得自己生活变得充实了,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过去在学校的时候也是闲着,整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宿舍,生活很是单调,这一个学期以来我参加了学校志愿社团,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的人,一个优秀的集体当中,接触到的自然都是优秀的人,这给我的感觉非常的好,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做的更好点,这也是我接下来工作的方向,对于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也有一番心得。
首先,我是感觉非常的充实,我也深知自己接下来应该要去做什么,这对我来讲也很有意义,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也感触良多,这对我而言也是需要继续去努力的,现在回想起来的时候,我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能力,我相信以后自己能够做出更好的成绩来,这对我而言也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我也感觉非常的快乐,和大家一起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在这一点上面,我也确实是需要合理去规划好,对于每一次的活动的细节我都是用心在落实,我也非常感激这段经历,这样下去肯定是会出现大问题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自己需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这是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现在感触最深刻的,我一直都希望能够用这样的方式去积累自己的经验,这对我而言确实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提高,接下来我一定会合理去规划好,我也在这样的环境下面获得了很多认可,这是我应该要有的态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到了敬老院,那一天天气非常的炎热,伙伴们都冒着很大的太阳,带着一些生活用品和水果,去到了敬老院,那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去敬老院,我看到了很多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虽然不能够感受到老人家的孤独,但是这次我们去到了敬老院,帮助老人梦打扫卫生,包括送去了的一些牛奶还有吃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是感触良多,也有非常大的提高,我希望接下来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一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我应该要去坚持做好的,未来也依然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我需要更加的强大自己,做志愿者虽然没有任何的回报,可是这让我的生活非常的充实,也让我得到了一个身心上面的锻炼,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和阅历,我感激能够有这么的一段经历,未来的也会成为我人生当中重要的一笔。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13在今后的生活中,我相信我能有做出更多的事情去帮助更多的人。希望自己的帮助能带给更多人温暖,让社会充满跟多的正能量。现在,我将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记录如下:
一、动员的体会
在怀着激动的心情报名参加活动之后,我和其他的队员一起来到了集合的地点。台上的组织老师对我们进行演讲,听着他的发言,我越发的认为我们的行动能为我们的社区做出改变。听着大家踊跃的发言和宣誓,我真的很庆幸自己能加入到这样的队伍当中,让自己能成为一名志愿者。
二、出发的体会
在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后,我们将队伍分成了两队。由两队的老师带队,负责去处理两个方向的街道和社区的卫生问题。在前进中,我们一路看到了不少的环卫工人在认真的打扫街道。在他们的努力下,街道确实变得整洁干净。但是他们的工作量大,难免会将一些草丛等地的垃圾遗漏,我们在前进中,不断的收集和打扫这些地方。
过去我很少参加这种在街道上显眼的活动,自己其实也比较内向。但是这次来,大家看我们的眼神却不再让我感到慌张。我知道自己是在做着正确的事情,并且有大家的陪伴,让我更加自信的去做好这些事情。
三、抵达目的地
在漫长的打扫工作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走过了很多的地方,分别对这些地方的死角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打扫。而在抵达目的地之后,我们来到了xx敬老院。在在这里,我们帮助院方打扫,并且给老人带来了节目,将热闹的气氛带进了敬老院。
在这段活动中,我一直陪在老人们的身边,尽管自己不善于交流,但是自己却能倾听老人们的话,听着他们说过去的故事,自己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能让大家都开心的笑起来。
四、总结
这次的体会,让我感觉到了很多,我明白了环卫工人们的辛苦,也感受到了敬老院老人们的孤单。但是,最终要的是,我体会到了帮助大家的快乐。我爱上了这样的感觉,我相信,如果再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以此充实自己!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14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下社区,以前一直想去的,可惜没有机会。在去之前我害怕社区里面的长者们会不喜欢我们,不愿意于我们交流,直到我去了那里才发现长者们和志愿者们有说有笑的,正如社区负责人说得那样爷爷奶奶们就像是老小孩儿。我通过和奶奶的相处了解了奶奶年轻时是位科研人员,后来转成了老师……听完话后我被感动了,虽然社区条件很完善,但是长者们更需要的是一双倾听的耳朵。这次社区活动让我很难忘,感谢长者们年轻时对社会的贡献!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心得体会15这一次我们的志愿者活动是做文明劝导活动,在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上站立,引导路过的人用正确的方式过马路。这一次的活动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这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我觉得这样的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弱小的,但若是我们所有人都行动起来,这一股力量是不能够忽视的。我觉得进行这样的活动是非常的有教育意义的,能够把我们大学生培养成为品德修养好的人。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也有一些心得,现在来说一说。
其实一开始让我参加这一个活动的时候我心里确实是有一些抗拒的,现在是大冬天,外面的气温非常的低,要在户外站上几个小时肯定人都会冻僵了。但是学校已经安排好了站岗的人,若是我不去的话会给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的,所以我还是去了。在去之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贴了两个暖宝宝,衣服也穿得比平常要厚。很不幸的是我站岗的时间是上午第一批,我七点多就要起床,八点钟开始站岗,时间一直持续到十点半。
要是平常我肯定觉得这两个半小时是很短的,但在站岗的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非常的漫长。以前我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一些东西,我一直都觉得不走斑马线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少了,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行为在很多大学生的身上也出现了。这样的行为在我看来确实是不文明的行为的,我一直都知道过马路是要走斑马线的,就算斑马线很远我也会选择从斑马线那里过马路。我以为这样的行为已经很少见了,但没想到还是有很多的。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也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的,一些人根本不会听你的劝导,他们只自顾自的走,根本不看斑马线在哪里,只看怎么走离自己的目的地要近一点。但也还是有很多人会听我们的劝阻,选择从斑马线上走,这也让我感觉到有一点欣慰。但同时我也不禁思考,这样做的效果也只是一时的,想要彻底的杜绝这样的情况还是需要进行相关的教育,才能够有长远的效果。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这样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但现在我知道了虽然这样只能有一点效果,但就算只有一点效果也应该要坚持下去。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我之后也会更加严格的去约束好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