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共5篇)

时间:2019-05-12 20:0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

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

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一学年就要结束了,本班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心理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既有学生本身的努力,也有家长的协助,更有教师耐心的指导,下面我就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小结: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二篇:心理健康教育3

浅谈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山东滕州市滕北中学邢芳敏

中学时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各种危机的时期,中学生正处于从家庭走进学校又即将迈入社会的时期,那么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本文从中学教育的角度,对目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如何消除心理障碍和加强维护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初步看法。

1.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随着新课标提倡对学生情感价值的重视和对每一位学生的人文关注,学校教育教学迈开了新的步子,值得探索研究的是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和新的特点。据估计,目前我国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状况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心理障碍之一是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据有关资料报道中学生中厌学的有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60%。心理障碍之二是上网成瘾,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心理障碍之三是青春期焦虑症,如:情绪焦虑、性格孤僻、神经衰落、嫉妒、早恋等。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了部分青少年学生的正常学习,使学校学生的辍学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也使学校对学生的正常教学变得难以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不良影响的因素,也有家庭缺乏有效教育的因素,又有学生个人意志不坚定的原因。下面主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几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初步探讨。

2.1厌学、上网成瘾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其表现为讨厌学习,对学习激不起兴趣,每天在应付中度过,考试成绩差,又加重厌学的心理。一方面,有的学生因为某一学科学得不好或感觉很难学,因而对这一学科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则是因为讨厌某一学科的老师,就对这某学科产生厌恶心理。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出现了焦虑,产生了厌学。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成瘾症”已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疾病,网络成瘾症主要表现为:对网络有心理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快乐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过度上网常常会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等现象。在心理方面会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情绪低落。

2.2青春期焦虑症、早恋

焦虑症即焦虑性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这个时期个体发育加快,身心变化处于一个转折点。随着青少年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一种神秘感。诸如,女孩由于乳房发育而挺胸,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的追悔自责,这些都将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带来很大的影响。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会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和烦恼,还可能伴发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神经过敏、情绪不稳、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这类病症在精神科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早恋指的是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出现过早恋情的现象。一方面多与环境因素引起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另一方面与孤独、空虚和心理上缺乏支持有关。陷入早恋之中的少年男女学生因受到相互的吸引、互相爱慕,互相支持,导致早恋。青少年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情感处于主导地位,通常缺乏理性,因而造成学习方面出现问题,课后作业往往是应付的,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则放在谈情说爱上,结果学习成绩明显比以前下降很多,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厌学心理。

2.3孤独、嫉妒

孤独,又称闭锁心理,把因此而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由于中学生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的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篱墙,锁闭自己内心的秘密。独立意识是一种向外的力量,自我意识是一种向内的力量,它们与青春期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春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产生出孤独感。深沉的孤独感会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的甚至厌世轻生。表现为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在中学生中一般体弱多病者、成绩佼佼者、学习成绩较差者容易陷入孤独的心境。

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它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怨恨、恼怒等感情。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工作优秀的班干部往往成为嫉妒的对象,因为这些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常直接与评“三好生”、评优秀干部、评奖学金相联系,也与科任教师、班主任的赏识有关,而这些方面处于弱势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其中一部分学生能正确对待,但也有部分学生会心生不满、怨恨,甚至充满敌意。

2.4毕业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过度焦虑、烦恼的情绪

(a)学习与前途:表现为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常忧虑自己考不上理想中的高一级学校。(b)人际关系: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父母的监护和学生的独立要求,父母的保守倾向和中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他们之间关系失调的原因。其次,进入青春期的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对同学和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感到人际关系紧张、孤独。

(c)生活单调枯燥:每天都是一样、生活单调;没有兴趣整天穿校服;不能玩游戏。

(2)敏感、缺乏自信和恒心

他们对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产生动摇。注意力不能持久,经常做白日梦,临近毕业,一方面由于升学等烦恼的事情多,注意力很难集中;另方面他们有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对未来充满向往。想驾驭别人,不服从,易激动。随着思考方式的改变,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自以为已经长大了,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喜欢“对着干”,情绪易激动,难控制。

(3)考试焦虑

由于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感到学习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也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4)神经衰落症

神经衰落是由于大脑长期过度紧张而造成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的失调。不少中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生活挫折,与同学关系紧张等容易引起神经衰落。如:准备高考者,将高考的成败看的很重,考前突击做题,因而心理负担过重,情绪高度紧张,一旦超过本人心理负荷时,就会出现心理疲劳和脑力下降。这时,如能适当休息,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合理分配学习、休息及娱乐放松的时间,很快可以恢复。但这些患者由于自身素质及社会、家庭的压力,又急于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去,即使休息时间也念念不忘学习,导致休息不好,休息不好又引起学习成绩和脑力均在下降,越下降,越着急,越着急越睡不好,如此恶性循环,就形成了神经衰落。

3.中学生心理障碍消除的对策

针对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现状及原因,学校教育必须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具体分述如下。

3.1对策一:关于厌学

(1)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再难的学科也要把它简单化、易懂化、不故作高深,及时给学生以辅导和答疑,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考试成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2)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让学生慢慢喜欢教师上的课。要对学生的智力、学习成绩、兴趣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要把青少年的业余时间泡在各种培训班里;要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注意用脑卫生,保证休息和睡眠。

3.2对策二:关于上网成瘾

上网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通过药物和心理配合治疗;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要求孩子的上网时间要有所节制,一般每天不超过2小时,且中间要休息15分钟。

3.3对策三:关于青春期焦虑症

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也可以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主要宜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暗示疗法

自信是治疗青春期焦虑的必要前提。焦虑症患者应暗示自己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有处理突发事情和完成各项学习的能力。通过暗示,患者每多一点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些,同时反过来使自己变得更自信。这种良性循环将帮助青少年患者摆脱焦虑症的纠缠。

(2)深度松弛疗法

患者在深度松弛的情况下去想象紧张的情绪,首先出现最弱的情境,重复进行,患者慢慢回在想象出的任何紧张情境或整个事件过程中,都不再体验到焦虑。

3.4对策四:关于早恋

教师要耐心地和早恋的学生私下里谈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指出他们自认为认真的恋爱的不现实性和可能引发厌学心理的严重性,劝其应当以学业为重,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至于感情,两人应该把这种感情升华为互相帮助的情感上。

3.5对策五:关于孤独

教师应当及时发现班级里较少言寡语的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孤独的心境,主要的方法是教育他们:(1)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把自己交给别人,主动亲近别人,关心别人,扩大社交面,融洽人际关系;(2)尽量缩小为同代伙伴之间的差异,既不自傲清高,也不自卑多虑;(3)尽量增进两代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成年人要对青少年多一些理解、体贴和帮助,青少年也应了解、多学习成年人优点和长处,并相互尊重和体谅。

3.6对策六:关于嫉妒

(1)应让中学生明白嫉妒是种“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常导致害人又害己的不良后果,教师一经发现就应当及时教会学生处理嫉妒心理。

(2)应当正确看待人生价值,摆脱一切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去做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事,就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一个一心追求事业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的。

(3)发挥自我优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人自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某些方面不如人,但可能在另一些方面做的更好。要学会全面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改变现状,开创局面。

3.7对策七:关于考试焦虑

在无法改变教育结构不合理现象的前提下,只能通过学校的宣传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家长要正确地对待某些高一级学校的选拔考试,不要在升学上盲目攀比;各次考试不应该排名,更不能在学生中公示,以此来降低学生考试焦虑的程度。

3.8对策八:关于神经衰落症

对神经衰落症的心理调适与治疗,要以预防为主,改变不良习惯,加强锻炼,生活宁静而有规律。对于睡眠习惯不好的,要请求父母协助给予纠正,或指导进行自我纠正。施以心理治疗法,克服紧张焦虑情绪,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把消极情绪变为积极情绪。对于真正的失眠性神经衰落,可适当辅以药物治疗。

3.9对策九:关于毕业班学生心理障碍

(1)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做学生知心朋友,师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进行升学心理疏导,减缓学习压力。班主任要召开毕业家长会,指导家长正确地对待某些高一级学校的选拔考试,要对自己孩子的智力、学习成绩、兴趣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要逼青少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考试,不要把孩子的业余时间泡在各学科培训班级里。

(3)指导人际交往,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使他们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及异性的关系,体会父母老师的一片苦心,选择品行皆优的朋友相处,在自尊、自爱、真诚友善的基础上进行正常的异性交往。

(4)教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保持良好心境。班主任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主动调整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意志乃至学习能力,达到心理卫生和生理预防的目的。如通过思想、语

言进行自我暗示。面临紧张的考场,反复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荣誉面前,自敲警钟“谦虚、谨慎”;在挫折面前,安慰自己“要看到光明,要提高勇气”等。在学习自我暗示时,要训练学生坚强的意志,让他们对自我暗示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坚持在实践中锻炼。

4.中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措施

4.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同时可进行实际训练操作,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通过相应的活动训练让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方法。

4.2设立悄悄话投递信箱

实践证明,设立信箱能够有利于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沟通。这种方式为一些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提供了方便,也使有些碍于颜面的话可以比较自由轻松地在书信中交流,这样可以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4.3设立心理咨询室

由于中学生对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少数中学生的要求,也是一种时代的趋势。总之,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当前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了解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学习掌握消除心理障碍的教育方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健康的维护,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克服障碍,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让青春之花自由绽放,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地去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讲稿3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时间:10月19日 地点:学校操场 参加人员:学校全体师生 主讲人:李学敏 教育内容: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 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 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差;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二、心理健康新概念

近年来,国外心理学家们仿照智商,提出了“情商”的新概念。所谓情商,是测定和描述人的“情绪情感”的一种指示。具体包括情绪的自控性、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情商与智商同样重要,是个人迈向成功的一个要素。

美国心理学家高曼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情商与智商不同,它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由下列 5 种可以学习的能力组成的: 1.了解自己的情绪。能立刻察觉自己的情绪,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

2.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安抚自己,摆脱强烈的焦虑、忧郁,以及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激励自己。能够整顿情绪,让自己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增强注意力与创造力。.了解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感觉,察觉别人的真正需要,具有同情心。.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理解并适应别人的情绪,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这些"情绪特征不仅是生活波折的动力,从而让智商发挥更大的效应,而且还是影响个人健康、情感、人际关系的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能使人们摆脱过去只讲智商所造成的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态度。告诉人们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调整,正确面对情绪的变化,同样有开创美好前景的机会。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主要特征

大量实践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和成熟与他生活的家庭、集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与引导,更需要各级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的积极措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成为适应未来所需要的建设者。

至于心理健康标准各国专家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标准,而我国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二、情绪反应适度

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三、意志品质健全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毅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四、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五、个性结构日趋完善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受文化教育影 响、从事的生产与社会实践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重视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六、良好的人际交往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七、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八、反应适度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

以上是心理健康表现的众多方面,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但是青少年出于各自的年龄、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和具体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程度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班主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工作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成立了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强支撑。本,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师资质认证。同时,将适时举办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缓解班主任心理压力,提高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收集整理,定期以板报、广播等形式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要更新观念,要高度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必要途径,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围绕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是“和谐、阳光、快乐、健康”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要进一步加强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建立结对帮教档案。

3.加强制度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学校要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考核之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评比活动;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考虑到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每周二~周五的中午12:30~13:

10、下午的14:40~15:40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在心理咨询室内门外设有“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博客互动。在我校网站上,心理辅导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开心理专题,欢迎学生、老师、家长等的咨询,这一形式的推出,可架起心理互动的桥梁,拓展心理咨询的对象、时间、空间,更为便捷、互动,有一定的实效性。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工作终极目标。

第五篇: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旨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由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形成、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途径也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的。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常规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1、注重课堂实效,加强全面教育。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由于目前尚未有相应的教材,因此在备课上比起其他学科的老师要多一个环节:收集资料,确立主题。在选材上就要考虑注重实效性,一方面是根据年级特点,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选材.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既没有教材,也不考试,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要让本学科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在课堂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不仅在选材上注重实效性,在教学形式设计方面更需要多样性。为此,通过故事呈现、角色扮演、情景小品、辩论等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收获。

2、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健康意识。

首先是根据校园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工作,每个月出一期黑板报,发动所有学生收集材料后报心理老师审核即可设计排版。其次,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经常选读一些和心理健康有关的小故事 ,内容的选择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在趣味性中蕴含丰富的哲理。

3、加强个别辅导,做好咨询工作。

本学期只要有学生有什么心理发方面的问题,我都会积极主动的和他们进行交流,并一一作好记录,认真分析、及时跟踪,积极反馈,通过平等的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获得自助。

二、积极创新,多渠道、多方位加强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性质要比其他学科的老师更为复杂、琐碎,仅仅靠上课和咨询是不够的,还需要多渠道、多方位进行。

为了多方位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本学期设计了班级心理晴雨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本周班级最突出的问题,最需要老师给予关注的同学及其表现,我根据晴雨表上所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解、核实,对需要交流的一些问题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家长,对突出的现象和个别学生进行相应的关护。这样一方面能弥补家长没有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跟踪了解。

三、加强家校共育,整合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在学校内部全面渗透、多渠道推进外,还需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网络,全方位、立体式地实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气,但更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在行动中不断创新、改善。对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途径、内容与模式,我们还将进一步摸索和研究,我们希望得到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搞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实现,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下载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3

    中学生心理健康 寻找真正的幸福 ----之心理健康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讲座的题目是《寻找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什么?在我眼里,幸福不是一叠厚厚的钞票,不是一件华丽无比......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3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新学期、新面貌、新发展,带着虔诚, 热情和梦想, 力求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特订计划如下: 一、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三)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在这种紧张的......

    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大雁四小2016—2017学年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王 颖 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期,我们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012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2012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当代心理学的一项重大成果,就是揭示了人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每个心理发展阶段中的个体都面临着共同的或类似......

    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学校和家庭,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

    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时代需要我们给学生创设健康的精神和自由的心理氛围,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学生。基于这种认识,我......

    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从“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质”的办学思想出发,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经过20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