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 练习题(精选)
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
绪论:(1)思想政治工作学产生的基本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世界观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A、奠定理论基础
2、列宁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B、灌输理论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重要原理是()提出的。
B、邓小平
4、下列哪一个不是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来的?()
C、从具体事抓起
(2)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原则与方法
1、思想政治工作是()的一门科学。
A、治党治国
2、下列不属于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是()。
C、以和为贵
第一章: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1、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要有科学的方法,其中有()和系统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B、辩证分析
2、()是对党的建设问题的创造性回答。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章: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基础
(2)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基本特征
1、“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这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学与管理学之间关系的阐述。
A.孔子
2、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本质特征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具有很强的()。
B、党性
第三章: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体系
1、人的思想行为活动变化的基本规律有()。
A、人的思想支配行为
2、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是()。
A、提高人的积极性
3、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整风理论是在()会议后提出的?
C.古田会议
第四章: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形成建立和发展
第五章:思想政治工作学要研究解决的主要矛盾
(1)现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1、从政治方面来看,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B.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
(2)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基本矛盾和及其工作主体与客体的矛盾
1、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B、发动组织与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组织与个人
第六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的三种观点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C、有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生产力全面、持久、协调发展的可靠保证。
第七章: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1、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C、教育和引导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1、从新世纪党的事业的需要看,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抓好哪三个方面的教育?()
A、一是以“三个代表”为内容的先进性教育,二是以“四信”为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三是以“三观”为内容的思想意识教育;
第九章: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1)基本方针以及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C ?
(2)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般工作原则
C ?疏导、坚持疏导
第十章: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及其对人的影响
1、在众多的因素当中,对人的思想影响起基本作用的是()。
A、客观环境
2、环境会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其中,大环境起决定性作用。()
B、错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过程
1、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各个因素的形成,并由认识逐步向行为习惯转化的全部过程属于
()。
B、形成过程
2、()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首要环节。
B、获取信息
第十二章: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1、在2011年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现代社会,各种媒体特
别是()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加以引导。
C、信息网络
2、“寓教于乐”是()的一种好形式。
C、无意识教育
第十三章: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与评估
1、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的政工队伍。政工干部的工作,潜在性与周期性长。
A、对
2、()是政工干部素质的核心。
D、政治思想素质
第十四章: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与班子建设
1、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重要前提是()。
B、高度重视
第十五章: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现代化
1、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都应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是()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2、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首要内容是()。
D、观念创新
第二篇:思想政治工作教程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体系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一、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历史沿革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义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科学理论体系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内容、方法、手段对受思想政治工作客体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实践活动,它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
思想教育是对教育对象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帮助教育对象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政治教育是进行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观点和政治品质的教育,坚定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
道德教育是指社会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包含有四层意思:
第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理论基础,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才是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和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引导人们自觉地服从党的政治领导,以便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发挥强大 的动员作用,从而保证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的完成。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振奋人们的精神,激发人们的热情,调动人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服务。
第四,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结构的要素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最终表现为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体系
1.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2.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完整系统地揭示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的理论体系。3.思想政治工作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4.思想政治工作是被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了的科学。5.思想政治工作是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群众性的科学。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1.阶级性。2.实践性。3.综合性。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对象
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1.人的思想活动的规律
客观外界是复杂多样的,但客观外界作用于人们头脑产生思想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类: 一是物质因素(主要有物质生产资料、物质消费资料和物质享受等方面,其中物质消费包括吃、穿、住、行、用五个方面)。
二是政治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权、政党组织、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方面)。
三是精神因素(主要有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友谊爱情、生活方式等方面)。
客观外界这三大基本因素反复作用于人的头脑,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这里所说的“影响”,一是指影响人们形成某种思想,二是指动摇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某种思想,三是指检验或校正某种思想。我们把客观外界这三种基本因素称为影响人们思想的客观源,它是通过有组织和无组织、有意识和无意识、自觉和自发的途径和方式来起影响作用的。
由于客观外界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外界作用于大脑形成的思想也是复杂多样的。但是,我们可以把人群中复杂多样的思想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思想意识,包括人生观、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政治观、宗教观、理想观、道德观、荣辱观、美丑观、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等等,人们通常把人的思想意识形象地称为“灵魂”或“心灵”。
二是思想认识,主要是指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观察力、分析力、鉴别力和思想方法等。人们的思想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人们行为的复杂多变性。不管人们的行为怎样复杂多变,但构成人的行为的,主要有三个要素:
一是表情,主要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憎等。二是语言,主要有口头浯言、文字语言和形象语言等。
三是动作,如手舞足蹈,东跑西颠、前后奔忙、上下活动、左右摇摆等。
在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不是一种因素单独构成的,而是三种要素协调一致构成的。马克思主义把人们的需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物质的需要(包括物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二是精神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文化、道德、理想、信仰等)。三是交往的需要(包括生产中的交往、社会交往等)。
四是劳动需要(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职业劳动等)。
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必须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违背了它的规律性,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收到不好的效果,或者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范围、方法和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范围。
(1)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的研究。(2)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3)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体系理论的研究。(4)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的研究。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方法。(1)思想分析的方法。(2)调查研究的方法。(3)总结经验的方法。(4)实验的方法。(5)系统综合的方法。
三、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问题,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效率。
第二,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认识,形成全社会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
第三、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腐蚀,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第四,有助于我们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建设。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 2.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
1.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建设起指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为人们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确立群众观点、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实践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针原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理论基础,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倾向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1.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 2.关于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理论。3.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4.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的理论。
五、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相关科学理论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学的关系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伦理学的关系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学的关系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发展与优良传统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1.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3.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4.解放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新中国建立以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1.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工作。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3.“文化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严重教训。
三、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1.端正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2.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3.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
4.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及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一、保证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和任务服务
二、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干部和群众
三、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
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
六、实事求是地同错误思潮作斗争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
一、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
1.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连续性和前进性的统一。2.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质的稳定性与量的变动性的统一。3.思想政治工作的继承与创新,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内容与新鲜经验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统一。
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1.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2.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探索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第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一、“生命线”的科学内涵
所谓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观点向我们表明,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通过解决从事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来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生命线”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包含着指引、保证、服务三层意思。所谓指引,就是给群众指方向和引路。我们党给群众指方向和引路,主要是通过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的。
所谓保证,就是从思想上、政治上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和奋斗目标的实现。我们党要完成各项任务和实现各阶段的奋斗目标,就必须激发群众的奋斗精神和积极性。
所谓服务,就是为经济建设和党的其他一切事业服务。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为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的顺利发展制造舆论,讲清这项事业的重大意义,使人们自觉投入到改革和建设之中。二是为经济建设和其他一切工作提供精神动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三是动员人们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四是教育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当有了矛盾时就自觉服从国家的利益。五是排除“左”右倾向的干扰,防止和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对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侵蚀,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始终健康向上,使社会政局长治久安、稳定发展。
二、“生命线”在新时期的历史作用
1.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起政治保证作用。
我们的经济建设是在历史的大变动、大转折中进行的,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进行的,是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中进行的。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保证经济建设始终沿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防止在经济建设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倾向和错误决策,同时也保证经济建设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和舆论环境。
2.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起动力支持作用。
靠什么调动人的积极性呢?首先靠共同的利益,同时也靠共同的理想,靠我们党的组织工作,靠我们党的凝聚工程。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做这个工作的。人民群众通过党的组织工作,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断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就会更加拥护我们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就会更加充满信心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也就能够日益巩固。这也就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搞好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
3.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建设起精神凝聚作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等日益多样化。这些多样化,增强了社会生活的活力,更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各种利益矛盾,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思想政治工作,对广大群众晓以大局、讲明道理,理顺其情绪,增强人们对于改革和发展的信心,减少可能出现的思想疑虑,为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思想政治保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使人民群众更加和谐地团结和凝聚起来。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中心环节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 而且是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事实上, 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主要是靠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因为, 构成劳动者积极性的主体因素——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只有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形成。而由思想政治工作所形成的劳动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其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决定着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具有相同劳动能力的人, 其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这两个量之间的差往往取决于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
第二,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直接决定着其劳动态度的好坏和劳动纪律的强弱, 而劳动态度和劳动纪律的状况又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第三,劳动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还关系到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 影响劳动者作为群体一员的群体意识、协同意识以及责任感等。而这些因素也对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中心环节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心环节 1.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2.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条件。
3.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
4.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措施。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
回顾我们党80多年的光辉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伟大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高度重视并且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可以说,我们党是靠思想政治工作起家、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取得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总之,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战争年代,我们党靠它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在建设年代,我们党靠它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靠它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所具有的优势和团结胜利的法宝,愈是困难的时候,愈是关键的时刻,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愈大。我们要无比地珍惜这一传统,努力发挥这一政治优势。
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二、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手段
四、思想政治工作能为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新的途径
五、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第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与任务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一、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的客观依据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的理论基础。2.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的现实依据。
3.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状况与人们人格的发展规律是我们确立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的的直接依据。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
所谓目标,就是指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人们行为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通过进行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及行为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简单地说,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
1.改造思想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思想意识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表露出来的个人好恶、欲望等情感,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制约和影响。
改造思想意识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
人的觉悟一般有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之分。政治觉悟,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政治方向问题,指对社会政治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它是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品质和政治行为等的综合表现。
思想觉悟主要是指对社会、对人生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它是思想品质、思想作风、思想方法和思想行为等的综合反映。
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是不能分离的,一般统称为思想政治觉悟。其中政治觉悟是核心,影响着思想觉悟的提高。
改造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2.改造思想方法,提高认识能力。
改造主观世界不只是改造思想意识,还必须包括改造认识能力。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改造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人们只有有了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而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性。
提高认识能力,主要是指提高人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分辨能力。
观察能力,也叫观察力,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敏锐感觉和对各种现象的鉴别能力。分析能力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分析和综合两个方面,是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从感性发展到理性,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化。就思维活动来说,基本上就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是在思想上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阶段、属性,区别事物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偶然的和必然的各种因素,掌握事物某些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综合则是把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阶段、属性在思想上连结起来,探索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分辨能力,就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分辨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要完全分辨是非是很困难的。这里既有政治上的大是大非,也有生活上的小是小非,更有大量思想上、政治上、学术上、艺术上存在的各种是非认识问题。我们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要掌握辨别是非的标准。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也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人们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提高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也就是提高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1.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新人。(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指南针。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们提高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
2.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3.思想政治工作在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中的主要工作(1)抓住“灌输”环节,帮助人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2)抓住“转变”环节,帮助人们认真改造思想。(3)抓住“调节”环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1.必须把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2.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1)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力帮助群众实现多种多样的需要。(2)要切实解决好影响群众积极性的外部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群众发挥积极性的外部环境。(3)要真心实意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切实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4)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第六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一、要教育人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与时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区分对象、循序渐进
三、始终把转变人的世界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
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不移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节 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一、完整准确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这条基本路线概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1.它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它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根本政治原则和基本国策。3.它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规定了完成中心任务的基本方针。
二、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1.党的基本路线是指引和决定全局的政治路线。2.党的基本路线是具有严肃的科学性的路线。3.党的基本路线是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的路线。第三节 理想信念教育
一、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
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第四节 道德教育
一、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二、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第五节 民主与法制教育
一、要充分认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二、要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之间的关系
三、要科学地把握加强民主法制教育的目标
四、领导干部要带头接受民主法制教育 第六节 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要大力加强国际形势的教育
1.通过加强国际形势的教育,使人们对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2.通过加强国家形势的教育,让人们全面认识西方文化的影响,坚决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
3.通过加强国家形势的教育,让人们认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增强加速自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紧迫感。
4.通过加强国际形势的教育,培养人们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形势的习惯,提高人们观察形势的能力。
二、要大力加强国内形势政策的教育
1.要从维护大局出发,深入进行当前国内形势教育。
2.要紧密配合改革的中心任务和难点问题,广泛深入地进行方针政策教育。3.要善于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广泛性和针对性结合起来。
第七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第一节 坚持“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一、“两手抓”方针的基本内容
二、新时期坚持“两手抓”方针的战略意义
1.坚持“两手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战略方针。2.坚持“两手抓”是对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三、新时期坚持“两手抓”战略方针的有效途径
1.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增强党政领导坚持“两手抓”的自觉性。
2.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两手抓”作为培训、考核、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把“两手抓”作为培训、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干部。
第二,要把“两手抓”作为管理、考核干部的重要标准,使广大干部成为“两手硬”的好干部。严格考核,首先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两手抓”的方针,制定出明确具体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中央组织部曾对新时期考核干部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作了总结,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考核内容:
一是考德,主要是考核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和作风; 二是考能,主要考核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是考勤,主要是考核出勤情况和工作态度; 四是考绩,主要是考核工作成绩和工作效率;
五是考学,主要是考核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的情况。第二节 坚持疏导的工作方针
一、疏导方针的含义
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方针,还必须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方针,即疏导方针。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疏导是指疏通人们的思想,把人们的思想、言行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疏通,就是广开思路、言路。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言论渠道,让大家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畅所欲言,把想法、意见和建议表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和客体相互沟通、理解。
引导,就是循循善诱,说服教育。也就是在广开思路、言路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认识问题,把人们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对正确的思想和意见加以采纳、支持和提高,对不正确的思想和意见进行解释、教育和必要的批评。这种教育和批评,应该是晓之以理、授之以知、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
二、确立疏导方针的科学依据
1.疏导方针符合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2.疏导方针适合人的思想特点和发展规律。
3.疏导方针是建立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
4.疏导方针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符合我国的实况情况。
三、全面贯彻疏导方针
1.必须坚持双向疏导。
双向疏导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互动活动,要注意调动教育对象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教育双方是互相学习、相互教育的。因此,教育者在对教育对象疏导的同时,也接受教育对象的疏导,这将有利于教育双方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坚持疏导与灌输相结合。3.坚持疏导与执法相结合。
4.要勇于疏通。5.要善于引导。
第八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灌输原则
所谓灌输,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正确的、科学的思想、理论、观点、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等等,从外部传递、输送给工作对象。
首先,人的正确思想不是生来就有的,必须从外面灌输进去。
其次,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不能从工人阶级内部自发产生,必须从外部灌输进去。再次,意识的园地不是空白的,无产阶级意识不去占领,资产阶级的意识必然会占领。
二、结合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
首先,这是由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关系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其次,是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规律所要求的。再次,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目标上结合。第二,在制度上结合。第三,在行动上结合。
第四,各种手段的运用相结合。
三、教育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这是由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人们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所要求的。再次,这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觉悟和调动其积极性的需要。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教育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相结合的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尊重群众的主人翁权利。
第二,要理解和关心人们的情感和需要。第三,要把教育人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
第四,要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把教育人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
四、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思想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思想认识问题和思想意识问题。思想认识问题主要是指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是否实事求是、是否符合辩证法、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思想意识问题,主要是指人的思想品质、动机、理想、道德和其他意识观念等。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有两层含义: 第一,在处理由于某些部门工作的失误或职工本人的实际困难而产生的思想问题时,一方面要进行思想教育,做好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第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是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了解群众思想问题背后存在的实际问题,防止和克服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官僚主义。第二,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要积极加以解决。第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要进行思想教育。
五、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
表扬与批评,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常用的两种教育方式。表扬,就是对人们取得的成绩,人们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对人们的优点、长处加以赞扬。批评,就是对人们正确的思想、行为、态度提出意见和看法,对人们的缺点、错误予以否定。从一定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进行表扬和批评的工作。
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把握好量度。第二,把握准确度。第三,选好时机和场合。
六、思想教育与法纪处理相结合,以思想教育为主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疏导方针,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但不是取消纪律、否定法制。首先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耐心。其次,要提高执行法纪的自觉性。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说服教育,以理服人,同时要辅之以严格的组织纪律。
七、身教同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靠说,二是靠做,而且做比说更为重要。身教同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去影响和教育群众,做群众的榜样。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必须具备言教能力。
第二,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第三,在身教时也不能忽视言教,身教与言教是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言教讲道理,身教作表率,言教不能脱离身教的制约。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臵抓紧抓好
二、突出主题,明确任务,为不断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三、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四、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五、占领阵地,扩大覆盖面,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六、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九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工作艺术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方法 1.说服教育,以理服人。2.关怀体贴,以情感人。二、一般教育与个别工作相结合的方法
三、抓两头促中间与抓中间促两头的方法
1.树立榜样,典型示范。2.帮助后进,促其转化。3.抓好中间,促进两头。
四、寓教于有益的理论学术和文体活动的方法
1.必须正确对待、积极支持群众的正当兴趣和爱好。
2.要充分重视网络、报刊、电影、电视、广播、录像、音乐、舞蹈等现代化工具和宣传形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3.形象化教育必须与说理教育相结合。
五、激励的方法
激励通常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的心理过程,亦即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心理过程。衡量积极性高低有以下标志:
第一,工作自觉性。第二,工作主动性。第三,工作创造性。第四,工作坚韧性。第五,工作情绪性。第六,工作有效性。1.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是一种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激励方法。所谓目标是指劳动者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满足需要的对象。目标管理指上级和下级、领导和群众共同制定企业经营目标或部门工作目标,使人人从中受到激励,并且在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下放权限,使下属人员在执行目标的方法步骤上有充分的自主权。实行目标管理,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运用目标激励法有三个阶段。一是确立目标。二是执行目标。三是对完成目标的情况进行评定。2.民主管理法。
实行民主管理,人民群众能参加决策、发表意见,从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尊重、信任的需要。同时,实行民主管理,领导与人民群众之间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加深了理解,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相互信任的社会心理气氛,人民群众心情舒畅,产生满意感、归属感。因此,民主管理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因而具有重大的激励作用。
民主管理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1)参与式管理。(2)提案制。(3)对话制。(4)职工代表大会制。3.强化方法。
正负强化运用于管理过程就是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对人的行为都有重要影响。奖励作为一种正强化,能够满足人的某些需要,增强活动动机,从而可以激发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惩罚作为一种负强化,可以使人失去已获得的地位、荣誉、尊严。因此,具有预防受到惩罚作用。为了不受到处罚而努力工作,从反面激励人们的积极性。
有效奖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奖励的公正性。
二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三是奖励要与贡献相当。
四是奖励要及时,奖励要注意其时效。
五是奖励方式要依据受奖者的需要及个性特征而定。有效的惩罚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改进工作的手段,因此惩罚的出发点应该是善意的。第二,处罚要适当。该惩必惩,但必须注意罚过相当,过宽过严都会产生消极作用。
第三,惩罚要一视同仁,领导者要不论亲疏,凡该罚者一律罚,不能姑息迁就,袒护有过者,以维护法纪的严肃性和领导者的权威性。
第四,惩教结合。惩罚是为了教育,为了改进工作,不能单纯地惩罚,必须与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帮助有过失者认识自己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制定改正的具体措施。
4.反馈方法。
反馈用于管理过程中,通常指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使人们知晓自己活动的结果。运用反馈激励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反馈信息的灵敏性。二是反馈信息的可靠性。三是反馈方式的多样性。四是反馈信息的因果性。5.竞赛方法。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艺术 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艺术
二、个别谈心的艺术
三、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
四、语言表达的艺术
第十章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选择与优化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
一、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含义。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指围绕思想政治工作全部过程的外部境况,是各种直接地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因素的总和。
2.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基本特征。(1)广泛性。(2)复杂性。(3)动态性。(4)渗透性。(5)可塑性。
二、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1.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影响。2.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影响。
3.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的影响。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作为构成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是指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生产力实体状况和物质生活条件水平的总和。
二、政治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环境中最直接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价值目标,同时还向全体社会成员传递社会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使受教育者形成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塑造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这就意味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与制约具有普遍性、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政治环境的构成主要有以下五个层次:一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制度;二是反映社会政治制度的具体体制;三是政治生活的运行过程;四是与社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五是国际政治。
三、文化环境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因素的文化,主要指社会的精神生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一定社会精神文化的总称。
四、人际关系环境
人际关系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具体的社会群体之中,并且在与群体成员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内容,成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直接影响源。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选择与优化
一、环境的选择
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际关系环境基本上是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相适应、相一致的,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也不排除在某些问题上和某些方面的不适应性。这具体表现在:(1)经济上的不适应。(2)政治上的不适应。
(3)在思想文化上的不适应。(4)在人际关系上的不适应。
在实际工作中,对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选择必须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客观原则。2.择优原则。3.御劣原则。
二、环境的优化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2.坚持两手抓,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3.优化小环境,强化微观的可控作用。
第三篇: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心得体会
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学习心得体会
近期,对《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进行了粗浅的学习,了解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范畴、基本特征和理论体系等,感觉受益匪浅。今后还要加强学习,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使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不断提升,更好的服务于工作。在学习过程中,一些要点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是由党的“宣传工作”这一概念逐渐衍变而来的。在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科学概念。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肯定并阐述了这一概念。
“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观念。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问题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关于人们思想与行为产生、形成和变化规律的学说。二是关于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三是关于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不是研究人的一切方面和一切领域,而是研究人的某一特殊矛盾和特殊领域。是研究人们思想和行为之间的活动变化规律以及共产党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规律。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理论研究。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 史的研究。四是思想政治工作文献和领袖人物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研究。五是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很多的联系和共同点:工作对象基本相同,我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门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服务方向基本一致,我国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都为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目的比较相近,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目的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企业生产力服务;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思想政治工作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企业文化建设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群众性很强的一门科学。首先,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做亿万群众的工作,列宁还强调说:“凡有群众的地方,不论工作多么艰苦,都应当系统地、不屈不挠地、坚忍不拔地、耐心地进行宣传和鼓动工作。其次,从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来看,是由几百万政工干部和广大群众来做这项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学还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首先,这让科学的作用不仅能帮助广大政工干部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而且还能指导广大政工干部运用这门科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这门科学的应用范围不仅是城市各行各业,而且在农村也可以应用,尤其是它还能有效地应用在军队、公安和政法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驰名中外的。再次从这门科学的应用内 容来看,既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增强人们的综合,又能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人们的政治行为,推动“四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思想的本质属性同人的本质属性是一致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所说的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同时还包括伦理道德关系和人际关系等。社会关系总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的思想具有哪些基本特性呢?稳定性、可塑性、时代性、导向性、传递性。思想,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能够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感等传递手段交流和传播。
教育和管理都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和行为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认识和掌握了这个规律,就能自觉地以改革精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不断创新。这里所说的改革精神,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自我变革和自我完善。改革精神的实质是倡导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时代的新变化,研究现实的新情况,形成改进的新思路,采取改进的新办法,开创教育管理的新局面。在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改进创新要以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为目标,寻求新的变化和发展。
第四篇: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复习提纲
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6题20空,共计20分)
1.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可分成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和关系范畴。
2.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特征是:党性很强、群众性很强和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
3. 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1、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对群众进行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
3、对群众进行日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4、对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4.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的原则包括:实事求是原则、群众路线原则、最佳社会效益原则和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5. 政工干部的劳动特点包括:潜在性和周期性比较长,综合性和间接性比较突出,塑造性和奉献性比较强。
6. 经过90年的奋斗的主要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7. 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得出的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8. 要认清的四个危险包括: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9. 我们当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是: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
二、选择题:(3题,共计9分)
1.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建设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精神文明建设3以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为特征的政治文明建设4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文明建设
2.物质与意识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哲学性范畴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和原则必须遵循思想与行为的活动规律。
4.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从政治方面说是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中哪一种是正确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加强思想政治
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全面、持久、协调发展的可靠保证。
6.科学发展的精神实质是: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社会和自然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的主要客观源。
8.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教育对象现有水平的矛盾。
9.政工干部需要效益观念。
三、简答题:(2题,每题3分,共计6分)
1.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关系范畴:关系范畴是指反应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概念之间的对应联系和综合联系等普
遍关系的那些范畴,包括物质与意识、思想与行为、政治与经济、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群体、认识与实践、教育与管理等等。
2. 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关系: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就是引导人们看大环境的主流,看积极的一面,认识到思想道德建设主流是健康向上的,问题则是支流。积极搞好小环境建设,小环境是大环境的基础,小环境搞好了,可以促进大环境向好的方面发展。认识到这一点,就应努力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营造一个氛围浓厚的讲文明、讲道德的小环境,以我们的模范行动带动社会风气的净化。
3.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内涵: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充分调动各
个要素协调运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阶级或社会集团说期望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过程。包括1.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2.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3.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转化过程。
4. 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评聘的重要性:1.评聘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有利于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
地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想革命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2.有利于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干部的数字3.使政工干部享受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有利于政工队伍的稳定。
四、论述题:(1题,共计15分)
1.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学应用理论体系中的首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党根据长期的历史经验,作了以下概括: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和保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着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2.思想政治工作能从根本上振奋群众的革命精神,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3.思想政治工作能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员队伍和职工队伍的侵蚀,使党员和群众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
发展物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提高劳动者、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的素质和调动他们劳动的积极性。抓住这个核心,物质生产力就能持久、快速、协调地发展下去。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讲就是群众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运用马克思理论和科学知识做培育人的工作,就是做提高劳动者、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工作。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精神生产力就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精神生产和创造精神文明的能力和力量。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1.创造精神文明的劳动者、管理者和科学理论工作者2.创造精神文明的精神生产资料3.进行精神生产的精神生产工具。
2.试论正确理解和运用疏导的具体工作和方针。
疏导方针就是疏通和引导的方针。疏通就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关键是广开言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创造条件,让大家畅所欲言。
引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把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疏通和引导是辩证的统一。两者互相参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疏通当中有引导,引导当中有疏通。疏通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坚持这一方针的必要性和依据:1.实行疏导方针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2.实行疏导方针是建立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3.实行疏导方针符合人们思想发展规律4.疏导方针是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依据的。
3.七一讲话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义。
党建伟大工程的纲领,是指导全党各项党建工作的思想指南。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执政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指导意义就更为重大。
讲话深刻总结了建党90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阐述了新时期党所面临的考验和挑战,并提出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和新部署,所以把学习讲话精神的效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成效就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成果。
1.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讲话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核心。
2.思想政治工作思路: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方向,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时期思想
政治工作规律,破解工作难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3.思想政治工作地位:讲话进一步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保障作用。面对三情(国情、实
情、党情)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要手段。
第五篇:《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教学大纲
《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教学大纲
绪论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产生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学产生形成的历史条件,明确学习这门科学的重大意义,提高学习研究的自觉性,为以后系统地学习研究这门科学打好基础。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产生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历史条件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的集大成。它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诞生,随着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列宁、斯大林运用这个理论结合俄国革命的实践创立了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说。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江泽民等同志不断总结全党的智慧,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作为一门科学总是与时俱进的。它所以能够产生、形成和发展,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长期实践不断总结的结果。第二节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的重大意义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一是为加强党的思想政治领导提供重要理论武器,二是为从思想政治上治理国家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三是为促进政工队伍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提供行动指南,四是推进政工干部评定职称、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第三节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研究这门科学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这门科学遵循的原则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化提炼、自成一家”16个字。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研究这门科学既要在理论上下功夫,又要在实践上用力气,并且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基本规律和理论体系,理论基础和本质特征,产生、形成和发展,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二是应用理论部分,包括九个方面内容,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功能,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正确方针和基本原则,工作环境及其对人的影响,基本过程和途径,基本方法和艺术,管理和评估,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创新与发展。
研究这门科学的态度,一是要自信,二是要谦虚。研究这门科学的方法,一是要坚持勤奋学习和善于总结相结合,二是要坚持辩证分析与系统综合相结合,三是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第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搞清楚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开个好头。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思想,一是指人们的思想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政治,一是指思想上的政治烙印,即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二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
工作,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化活动,二是指思想政治管理的专业化活动。
思想政治工作学,一是指它是关于人们思想与行为产生、形成、变化规律的学说,二是指它是关于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三是指它是关于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学说。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研究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变化规律以及共产党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规律的科学。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研究领域,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理论研究,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研究,五是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范畴可分为三类:实体范畴、属性范畴、关系范畴。这里着重研究关系范畴中的物质与意识、思想与行为、政治与经济、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群体、认识与实践、教育与管理等七对基本范畴。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和本质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弄清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以便从理论上把握这门科学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了解这门科学的本质特征及与其他相关科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化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促使这门科学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教学要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的物质与精神、政治与经济等基本范畴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为基础、为根据的。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学说中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最活跃的生产力的思想,都是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研究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国家、政党问题,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问题。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以此为理论根据,在党内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不能以其他学科作为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学必须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知识的精华。但是,不能以西方行为科学作为理论基础,因为西方行为科学是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的,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学则是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基础的。同样,西方的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我们都可以借鉴参考,但都不能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基础。
要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把握住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本质特征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党性,二是群众性,三是实践性,四是综合性。
第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体系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弄清人的思想产生形成的基本规律,人的思想与行为活动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基本规律。这些规律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石,掌握这些规律是学好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础,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形成的基本规律 要了解思想产生形成的基本规律。形成思想的物质器官是人的大脑,但大脑本身不能产生思想。思想是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及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传达给大脑,由大脑加工形成的。人的一切认识皆源于社会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第二节 思想与行为活动变化的规律
要弄清客观外界作用于人的头脑从而产生思想的四种因素: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和社会交往的。人们的思想通常划分为两个方面:思想意识和思想认识。
人们的思想支配人们的行为,一般经过四个环节:需要、愿望、动机、意志。人们的行为改造客观外界,反过来行为又影响人的思想,形成新的思想,又支配人的新的行为。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必须按照党的事业的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必须按照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必须从内外因两个方面激发人的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必须把软件工程建设和硬件工程建设融为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创新理论三大部分构成。第四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学确立、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要了解革命导师以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对这门科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懂得这门科学的生机与活力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把它推向前进。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初步确立
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体系的基础;列宁、斯大林创立了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总结了几十年来的实践经验,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学说。这个学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原理:一是关于思想的来源、功能和检验标准的原理,二是关于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三是关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在新时期对思想政治工作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强调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二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加强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四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基本内容,强调要抓好“四项基本原则”和“四有”新人教育。五是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方法,强调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新的工作方法。六是阐明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思想,强调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在跨世纪前后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贡献有八个方面:一是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强调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二是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世纪的重要地位作了更系统的理论概括,强调越是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三是对新世纪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和内容作了更全面的理论概括,强调各级政工部门必须明确各自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四是提出要把党员和干部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强调通过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五是提出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强调要着重研究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四个多样化”带来的新课题。六是提出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努力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这门科学的基本知识。七是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改进,强调要在增强时代感和时效性上下功夫。八是提出加强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新举措,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政工队伍。第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学要研究解决的主要矛盾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学要研究解决的主要矛盾,包括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基本矛盾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要了解矛盾存在的基本情况,掌握解决矛盾的基本方法。教学要点:
第一节 现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矛盾和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非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表现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封建迷信思想等。解决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社会主义思想的矛盾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物质利益与奉献精神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解决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思想的矛盾,必须从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从找准干部群众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入手,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着眼。第二节 必须解决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矛盾主要有三个:一是教育者素质与党的事业需要的矛盾,必须提高教育者的政治素质、科技素质、道德素质。二是受教育者思想行为与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矛盾,必须努力改变受教育者与新兴的社会主义事业不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三是受教育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与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要引导大家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第三节 努力解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矛盾的主要表现。教育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体地位,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必须先受教育。做好矛盾的转化工作要做到主体客体化、以人为本和主客体平等互动。
第六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正确理解“生命线”的含义,包括正确导向、切实保证和有效服务三层。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要使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保持社会主义方向;二要从根本上振奋群众的革命精神,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三要防止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员队伍与职工队伍的侵蚀。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
弄清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为科学地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正确评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可靠保证。这要从物质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发展生产力的中心环节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上加以把握。
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精神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证。要着重弄清精神生产力的含义、构成要素和发展精神生产力的核心问题、关键环节。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要弄清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及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条件,是培养造就一代新人的根本途径,是保证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措施。
第七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教育引导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其根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育“四有”新人。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和引导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一是思想意识的改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二是思想方法的改造,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这两个“提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现阶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就是要引导人们最终具有共产主义的理想,高尚的品德,严格的纪律,旺盛的斗志。要清除错误的思想意识,特别要清除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诸如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本位主义、拜金主义、宗派主义、以权谋私、自由主义等。
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主要是提高人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分配是非的能力。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新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人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指南针,是人们提高认识能力的锐利武器。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就是用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培养教育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的新人,但不是实行共产主义政策,“刮共产风”。
培育社会主义新人必须抓好灌输、转变、调节三个环节。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全党和人民
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搞清楚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真正含义;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全面领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本质,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抓住邓小平理论的战略思想,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措施。
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准确把握每一个“代表”的深刻内涵,深刻理解“代表”二字的确切含义。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要认真研究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力措施。一般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尽力帮助人们实现多种多样的需要,二是创造有利于群众发挥积极性的外部环境,三是切实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教育要抓住基本内容,取得好的效果。教学要点:
第一节 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坚持以“三个代表”为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员先进的重要标志和根本标准。搞好这项教育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精神,紧密结合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方面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积极性。
坚持以“四信”(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为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认识这项教育的现实意义,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住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以“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的思想意识教育。要抓好理论学习,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实践中树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节 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坚持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我国历史和现状,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二是引导群众发奋图强,为振兴中华多作贡献。三是引导群众增强民族自尊心,打掉民族自卑感。四是引导群众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集体主义教育,要教育群众认清并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划清集体主义和本位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教育,要让群众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要着重讲清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讲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讲清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坚持对群众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公民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教育,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坚持对群众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国内、国际形势教育,二是动员群众完成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规章制度和法制纪律教育,四是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
坚持对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积极为群众创造学习条件,干什么学什么,人人争当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第九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切实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包括总方针和具体工作方针。
要坚持“两手抓”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总方针。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两手抓”的自觉性,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互相促进。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两手抓”作为培训、考核、选拔、任用、评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主要主要内容,从组织制度上保证这个方针的贯彻落实。
要坚持疏导的具体工作方针。要正确认识疏通和引导的辩证关系。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立在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符合人们思想发展的规律,是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矛盾原则的体现。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原则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依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实践经验。坚持这一原则,是实现两个文明一起抓战略方针的重大措施,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结合起来、克服“两张皮”的有效途径。
划清物质利益原则与“一切向钱看”的本质区别。物质利益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相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兼顾的原则。要把物质利益与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与“一切向钱看”加以区分,严格划清界限。
正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利益的辩证关系。两者有着内在联系,都要求劳动者树立主人翁思想,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关系,承认差别,反对平均主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两者又有区别,不能取代,不能偏废。物质利益原则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正确贯彻物质利益原则的保证。要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关系、发扬革命精神和关心个人物质利益的关系。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工作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学好理论,掌握行动指南,又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及时发现问题,确实弄清问题,正确解决问题。
发扬民主与正确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发扬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坚持民主方法,鼓励群众畅所欲言、平等交流,不搞“我打你通”。在民主的基础上,敢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善于集中正确意见,不迁就错误思想,不放弃指导责任。
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的原则。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两者同时布置、检查和总结,抓好战前发动、中间鼓动、战后表彰三个环节,发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耐心教育与严格纪律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各种影响,学会如何适应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取得预想的效果。教学要点:
第一节 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重要意义
环境是思想变化的客观影响源。
改革时代的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振奋了进取精神,增强了竞争意识、时效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得多样化、复杂化。实行对外开放,我国融入了国际大环境,引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同时,一些西方腐朽的精神垃圾也乘机进入,容易造成精神污染。
研究环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条件。第二节 影响人们思想的客观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的主要客观源。
自然环境是指与人们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山河秀美,人杰地灵,衣食足,容易产生享乐思想。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交通闭塞,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起来相对困难。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以及社会形势的发展态势。社会风气和道德环境对人们有着严重影响。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重点是抓好党风的好转。要利用有益的道德资源倡导和培养优良道德,抵制不良道德,扶正祛邪。
社会舆论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对人们思想有着直接影响。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控制形式和控制力量。它体现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社会对国家的管理意志和愿望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十分关注社情民意,用好有效媒体,弘扬主旋律,抑恶扬善,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对人的思想行为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努力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扩大其积极影响,减弱或消除其消极影响。
国际环境和国际思潮对人们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冷战思维和新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在冲击着精神文化的壁垒;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和超级大国力图用西方价值观整合世界的图谋矛盾突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人们享受到科技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有人利用高科技从事新型的邪恶活动;自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还没有到来,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强大更成了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对象。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十分复杂而激烈。这些对人们的思想影响很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因势利导,做好工作。
第三节 引导人们积极适应环境改造环境
引导人们积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是政工干部的重要职责。适应环境,就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能够相应地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建立人与环境之间新的平衡与协调关系。改造环境,就是通过人的努力,对环境施加积极的影响,使之朝着有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要着重告诉人们,不能让社会环境适应自己,而应让自己去适应社会环境。改造环境,要从实际出发,依靠集体的力量,投身到共同的事业中去。
正确认识和处理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关系。大环境可以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小环境往往指一个单位、一个社区、一个家庭。大环境和小环境都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要借助大环境的主流,营造好本单位健康的小环境;通过建设好小环境,为大环境奠定好的基础,促进大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建设大环境和小环境人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
要努力实现社会环境与社会教育的统一。
第十一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过程,正确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基本矛盾以及它们的运行发展变化规律,从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内涵和实质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转化过程三个互相联系制约的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过程,包括思想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工作决策、实施和效果评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包括知、情、信、意、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转化过程,是使受教育者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转化为符合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本质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矛盾和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与教育对象现有水平的矛盾,它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并规定和影响着其他一切矛盾。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特点是,教育过程的多端性、同时性、广泛性、反复性和实践性。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基本环节,一是获取和分析思想信息,二是说服教育,三是缓解冲突,四是后进转化。第四节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的广泛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是中心,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是必要的补充。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重点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相一致的规律。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塑造与改造的统一性规律。以塑造教育为主,以改造教育为辅。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性规律。教育是主导,自我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外因,自我教育是内因,外因与内因共同起作用,才能使矛盾得以转化,达到教育目的。
第十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与评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和评估的有关内容、原则和方法,以便切实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和评估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提高实效性。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硬件工程,包括硬体制、硬队伍、硬管理、硬制度、硬投入等。必须建立起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管理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的职责是,信息和决策、组织和计划、协调和控制、激励和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管理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最佳社会效益,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相结合。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管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对国际局势挑战的需要,完成历史使命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改变政工队伍状况的需要。
政工干部的劳动特点和价值。政工干部的劳动特点是,潜在性和周期性比较长,综合性和间接性比较突出,塑造性和奉献性比较强。要科学评价政工干部的劳动价值,既要看到精神形态价值又要看到物质形态价值,既要看到现实价值又要看到潜在价值。
政工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由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政治技能等构成。道德素质,除一般公民应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外,其道德境界应有高层次性、行为的模范性、责任的广泛性。作风素质,主要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民主、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文化素质,要有超前性、综合性、无产阶级党性。能力素质,主要指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身心素质,包括深邃的认识能力、丰富健康的感情、坚定果断的意志、广泛稳定的兴趣、富于内涵的气质和良好的性格。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估与职称评定 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功能与作用。功能是,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鉴定功能、选拔功能。作用是,有利于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研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原则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层次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全方位三结合原则,重点抽查与全面考核相结合原则,精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原则。方法是,个人判断平均法,不同层次人员意见法,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意见法,专家意见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坚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称评聘。开展政工专业职称评聘,有利于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地位,向革命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干部素质;有利于落实政工干部待遇,稳定政工队伍。评定标准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历和专业年限,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考核合格,外语水平。评定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完善评聘机制,主要是完善领导和管理体制,颁布《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条例》,增加评定档次,扩大评审范围,建立培训机制,实行考评结合。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和科学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和科学方法,以拓展并利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解决好“过河的船或桥”的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预期目的。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
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传达党的声音,提供有用信息,反映社情民意,鼓舞群众士气。
加强信息网络的运用和管理。网络作为新的媒体越来越重要,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占领网络阵地,依法保障和促进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
优化文化阵地的社会教育功能。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唱好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有健康的内容,要有多样化的形式,要做到立意高起点实。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 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要因人施教,说理透彻,怀着深厚感情,实行“三不主义”。运用心理学原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了解人们的一般心理过程,掌握个性心理特征,根据不同人的气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
要预防和克服逆反心理。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运用人际关系学原理,协调人际关系。要掌握好自我角色调适法,对应角色心理换位法,人际交往控制法,人际结构重组法。
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相结合。有意识教育应旗帜鲜明,始终占主导地位,但还要巧妙运用无意识教育,寓教于乐。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自我教育与互相影响相结合。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群众中蕴含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们能够通过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和认识能力。同时,同志之间也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因势利导。
抓典型与帮后进相结合。先进典型体现着时代风貌,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要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事实求是地宣传典型,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典型、学习典型。同时,要热心、耐心、诚心,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对他们一分为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上正路,使他们成为新人。
“抓中间”与“促两头”相结合。“中间层”总是大多数,他们甘居中游可又不甘落后,要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防止他们向后进下滑,促使他们向先进转变。这样可以扩大先进层、促进先进层,同时影响后进层、带动后进层转化。
第十四章 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认清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它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途和命运。必须下大力量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在新世纪的有效进行和健康发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党委要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高度重视”是加强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重要前提。既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又要行动上高度重视。党委和行政领导人要定期研究讨论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整个工作计划;领导分工负责,带头去抓;搞好政工队伍建设。
搞清领导的含义、内容和方式,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基本条件。领导,是指引、服务、保证、协调的统一。领导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组织三个方面。领导的方式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本单位任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完成任务;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拔使用好干部;组织好宏大的特别能战斗的群众队伍。加强党的领导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节 建立和健全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体系 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管理体系,即在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同心协力,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党、政、工、团等组织齐抓共管和各负其责。要充分发挥党委各部门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发挥行政、生产和业务部门的作用,动员群众和社会各方面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节 坚持和维护党委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
确立党委在企业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把现代企业制度共性与中国国情特性结合起来,既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党的政治领导、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要坚持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必须树立党的领导的正确观念,纠正在党的领导上的误区。必须全面认识党的政治领导权的科学含义,紧紧抓住实现党的领导权的三个基本环节:出主意、用干部、造舆论。必须建立多样化的企业领导体制,认真处理好党委政治领导与企业决策机构的关系。
第四节 关键要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
新世纪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才能从容应对。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选好一把手,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搞好班子成员的优化组合,搞好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第十五章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这门科学生命力的源泉,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趋势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自觉性,努力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含义及其重大意义。创新,就是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拿出新的思路,采取新的做法,取得新的突破,获得新的效果。创新,从实践上讲能更有效地发挥生命线作用,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从理论上讲,能推动这门科学不断发展,理论体系更加完善。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原则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借鉴与自主相统一,坚持“三贴近”。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要内容是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体制创新。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创新的基本趋势,是党的光荣传统,是新世纪的客观要求。
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探索规律;加强科学管理,健全机制。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必须提高政工干部现代科学文化水平,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政工部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正规化、社会化,培养政工干部树立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