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请审议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的议案

时间:2019-05-12 20:3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提请审议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的议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提请审议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的议案》。

第一篇:关于提请审议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的议案

关于提请审议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的议案 县人大常委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科技部《科技兴县专项工作“十一五”规划》和《科技兴县专项工作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强化科技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怀远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县政府拟定了《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通过多方面征求意见,反复论证和修改完善,于2010年3月定稿,现提请县人大常委会给予审议。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关于提请审议《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草案)》的议案

关于提请审议《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草案)》的议案

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草案)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优化政府决策,提高政府工作绩效,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治理现代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行政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实施的绩效规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估、绩效改进、绩效反馈等绩效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法律、法规对有关部门实施的公共政策、财政预算、机构编制、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等方面的专项绩效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适用本条例相关规定。第三条【基本原则】绩效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公正透明,多方参与、协同推进,奖优罚劣、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突出战略导向、公民导向、绩效导向、创新导向。第四条【绩效管理主体】市和各区、县(市)设立的绩效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的绩效管理工作。市和各区、县(市)设立的绩效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绩效管理有关工作。根据本条例规定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是本单位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实施本单位的绩效管理活动。县级以上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统计、法制等部门按照规定职责共同做好绩效管理相关工作。第五条【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每年上半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行政区域上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情况。第六条【财政保障】绩效管理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建立合理增长机制。第二章 绩效管理机构第七条【市绩效管理委员会与绩效办】市绩效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绩效委),依照本条例规定领导全市绩效管理工作;市绩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绩效办)为市绩效委的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并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工作。第八条【市绩效委职责】市绩效委根据本条例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与指导全市绩效管理工作;

(二)确定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范围;

(三)审定全市绩效管理规划、绩效评估体系;

(四)审定综合考评工作方案;

(五)审议绩效评估结果及其在干部考核、机构编制、财政预算、绩效问责、公务员绩效管理等领域的运用方案;

(六)审议、决定和协调有关绩效管理的其他重要事项。第九条【市绩效办职责】市绩效办根据本条例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全市绩效管理的日常工作,对纳入绩效管理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

(二)拟定全市绩效管理规划、绩效评估体系和工作方案;

(三)审核并下达纳入绩效管理单位的绩效目标;

(四)拟定综合考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五)依法规范、协调全市性的各类考核事项;

(六)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全市机关效能建设任务和各项制度的落实;

(七)接受各单位绩效管理规划、工作方案、专项绩效评估办法的备案,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绩效管理工作;

(八)对有关单位的绩效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业务指导与培训;

(九)其他与绩效管理相关的具体工作事项。第十条【市绩效管理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市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统计、法制等绩效管理相关部门应当拟定本领域相关事项的绩效评估指标和评估办法并组织实施,提出相关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办法。前款所列部门应当向市绩效办提供该部门职责范围内与绩效管理有关的各类信息。第十一条【绩效管理单位的主体责任】纳入绩效管理范围的单位应当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安排人员和经费,实施并改进本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第十二条【县级绩效管理机构】各区、县(市)应当设立绩效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绩效管理工作。区、县(市)绩效管理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市绩效办的指导。第十三条【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要求】绩效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秉公考核,保守秘密,具备与其从事的绩效管理工作相适应当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第三章 绩效管理规划和绩效目标第十四条【绩效管理规划制定】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法定职责、本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施政事项制定绩效管理规划,绩效管理规划的时间跨度为五年。根据前款规定制定的绩效管理规划应当报市绩效办备案。绩效管理规划是制定单位绩效目标、绩效管理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的基本依据。第十五条【绩效管理规划内容】绩效管理规划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本单位主要职能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概述;

(二)完成主要职能和工作任务的总目标和具体指标;

(三)影响目标任务的关键因素分析;

(四)完成目标任务的方法、措施和进度;

(五)完成目标任务的政府财政预算情况;

(六)其他与绩效管理相关的重大事项。第十六条【绩效目标制定及其内容】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应当根据绩效管理规划和重点工作计划制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设立绩效目标的主要依据和外部因素分析;

(二)本的具体绩效目标,包括职责履行目标、重点工作目标、公众诉求回应当目标及自身建设目标等;

(三)绩效目标的绩效考核或评估标准,实现目标的措施和进度,完成目标任务的政府财政预算情况等。绩效目标的范本由市绩效办制定。第十七条【公众参与】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拟定绩效管理规划、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或者专业性较强的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第十八条【绩效目标审核】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应当将拟定的绩效目标在每年3月31日之前报市绩效办审核。市绩效办应当组织专家等对绩效目标进行咨议,并向社会公示各单位的绩效目标,听取公众意见。第十九条 【绩效目标审核下达】市绩效办在专家咨议和听取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对有关单位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认为绩效目标不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者该单位法定职责的,应当向制定单位反馈意见,由制定单位修改计划或者目标。经审核确定的绩效目标由市绩效办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作为本绩效管理的基本准据。第二十条【绩效目标调整】因宏观形势变化、政府重大政策调整或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需要调整绩效目标的,有关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市绩效办审核。涉及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审议确定的市重点工作目标需要作出调整的,应当报经市政府批准。对考核周期中新设立的需要纳入绩效目标考核的重点工作任务,市绩效办可以追加绩效目标的形式下达到有关单位。第四章 日常绩效管理

第二十一条【绩效目标的执行】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应当对确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明确时序进度、工作质量、预期目标和财政预算控制等事项,定期诊断影响绩效实现的制约因素并采取整改措施,建立和完善内部责任体系和奖惩机制,推进绩效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二条【绩效目标执行的监督】市绩效办应当建立绩效监测工作制度,对有关单位的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协调和评估。

市绩效管理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绩效目标的执行实施职能监督。

第二十三条【绩效信息日常报送和发布】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应当按照要求向市绩效办报送反映其绩效目标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绩效信息,并对所提供绩效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负责,不得拖延、拒绝、弄虚作假。

绩效目标进展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并接受公众评议。第二十四条【绩效信息配合支持义务】本市行政区域内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支持、配合绩效管理机构的工作,为其收集绩效信息提供便利和协助。第二十五条【日常绩效改进】市绩效办应当将日常绩效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应当在收到告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情况说明,提出处理意见,反馈处理结果。

第二十六条【回应当公众诉求】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应当对根据本条例第五章规定取得的社会评价意见进行梳理分析,确定整改重点,明确整改责任,落实整改目标。市绩效办应当对各单位社会评价意见整改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将重点整改目标进展情况统一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评议,并组织实施考核。

第二十七条【专项绩效管理】对本地区经济社会有重大影响、涉及公众利益、关系民生或需较大公共财政投入的事项实行专项绩效管理。

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重大改革措施执行的专项绩效管理方案,形成明确的操作规程和结果运用规则。

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对财政资金、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管理和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第二十八条【绩效分析与治理诊断调查】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由市绩效办、市绩效管理相关部门、相关责任单位、有关专家、利益相关方等参与的治理诊断工作机制,针对绩效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系统分析,研究对策,改进工作,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第二十九条【效能建设】市绩效办应当对影响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建立相应制度并组织实施,采取多种方式对效能建设中的重点环节和重要部位实施监督管理。第三十条【绩效管理信息化】市绩效办应当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建立绩效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绩效信息的动态跟踪、全程管理、共享利用。

第五章 绩效评估

第三十一条【评估体系】绩效评估应当坚持人民满意导向,扩大公众参与,对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从社会评价、目标考核、领导考评、特色评估等维度分类实施综合考核评价。第三十二条【绩效报告】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应当对照绩效目标,编制绩效报告,说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改进工作的措施和计划等,并对实现绩效的成本和效益、未完成目标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于次年1月5日前报市绩效办。市绩效办应当规范绩效报告形式,做好编制绩效报告的指导、培训等工作,逐步推进绩效报告向社会公开。第三十三条【社会评价】市绩效办每组织社会公众对纳入绩效管理单位的总体工作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并征求意见。

对市政府施政计划所确定的重点工作,市绩效办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受益群体或服务相对人进行专项社会评价。市绩效办应当优化公众参与渠道和方式,加强公众评价意见的吸纳、应当用与反馈。

第三十四条【绩效目标考核】目标考核的内容包括法定职责履行情况、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评价意见整改情况、自身建设情况等。

市绩效办根据纳入绩效管理单位职能的差异性,设定目标考核指标,客观反映绩效目标的实绩和效果。目标考核的方式以日常数据采集、跟踪督查、月度分析、中期评估等为主,并建立定期通报和公示制度,减少年终集中检查考核的内容。

市绩效办可以委托绩效评估专门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中介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对部分绩效目标开展专业测评。第三十五条【绩效目标考核基本程序】目标考核一般按单位提交绩效报告,专项工作责任单位考核,市绩效办检查考核和反馈,复核审定等程序进行。

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专项工作,由牵头单位对专项目标绩效实施初评,并提交初评意见。

第三十六条【申请复核】市绩效办应当将绩效目标考核结果反馈给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并声明(告知)有异议的可申请复核。

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市绩效办或专项工作牵头单位申请复核。市绩效办收到复核申请后,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复核,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第三十七条【领导考评】领导考评是市本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分别对纳入绩效管理单位的总体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十八条【特色评估】特色评估是市绩效办组织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对纳入绩效管理单位申报的特色项目、创新项目和创优项目等进行绩效评估。

第三十九条【评估体系的技术调整】市绩效办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上级决策部署,对综合考评的考评维度、具体指标构成和考评方法等进行调整,但调整方案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并向纳入绩效管理单位公开。第四十条【结果评定】市绩效办根据各维度考评结果提出综合评定意见,按照管理权限报请批准。结果评定设置达标分数线,达标分数线以上的单位按比例设置等次,达标分数线以下的为不合格单位。第六章 绩效评估结果运用第四十一条【结果公开】绩效的综合评定结果应当向纳入绩效管理的各单位反馈,并按照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通过政府公告、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和媒介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市绩效办应当向社会公开发布《社会评价意见报告》。第四十二条【绩效改进】纳入绩效管理的单位应当针对绩效综合评定中反映出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加强对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自我提升、持续改进工作机制。第四十三条【绩效结果运用途径】市绩效办应当将绩效管理日常监管分析结果和绩效综合评定结果呈报市绩效委,并抄送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等部门,作为政绩衡量、领导决策、政策调校、预算安排、编制调配、行政奖励、行政问责、干部选任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前款所列部门应当以适当方式将绩效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市绩效办。第四十四条【奖励】对绩效综合评定达标和相当于优良等次的单位,按有关规定实施表彰和奖励,达到优良等次单位的公务员考核优秀等次人数比例适当上调。第四十五条【不合格单位的处理】对绩效综合评定等次为不合格的单位给予以下处理:

(一)通报批评;

(二)责令向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人民政府写出整改报告,限期予以整改。

(三)公务员考核优秀等次人数比例适当下调。

(四)对负有责任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行政告诫或者约谈,并取消其当年或次评优评先资格。第四十六条【连续不合格单位的处理】对连续两年绩效综合评定等次为不合格的单位,除按第四十五条规定予以处理外,绩效管理机构还应当对单位主要负责人予以行政告诫或者约谈,并取消其当年或次评优评先资格;建议组织人事部门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负有责任的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负责人1年内不作为提拔任用人选。对连续三年以上绩效综合评定等次为不合格的单位,除按第四十五条及上款规定处理外,绩效管理机构应当建议组织部门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负有责任的班子成员予以组织处理。第四十七条【转致与授权】奖励和处理的权限和程序,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在职人员绩效管理奖励和对单位进行嘉奖的具体方案,由市绩效管理机构根据每绩效管理实际情况确定。第七章 绩效管理问责第四十八条【纳入绩效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纳入绩效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问责:

(一)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

(二)列入综合考评“一票否决”的工作未达到相关考核要求,被确定为“一票否决”的;

(三)因工作重大失误,被上级机关通报批评、媒体曝光和绩效信息反映并查实的突出问题,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的;

(四)弄虚作假,绩效管理自我评价严重失实的;

(五)不按规定提供绩效报告的;

(六)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形。第四十九条【绩效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绩效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施问责:

(一)在组织实施绩效管理中,工作不力,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

(二)在绩效管理中违背事实,徇私舞弊或者滥用职权的;

(三)不按规定办理绩效管理方面的申诉或投诉,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泄露绩效管理工作秘密的;

(五)其他违反本条例规定的情形。第五十条【问责种类】对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责任单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在综合考评中扣分、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或直接确定为不合格单位等处理。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行政告诫、降职或者免职处理。第五十一条【问责主体】对纳入绩效管理单位进行问责的,由绩效管理机构、监察机关提出建议或作出处理决定。对有关人员进行问责的,由其任免机关、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权机关决定。第八章 附则第五十二条【参照适用】本市党群机关、人大和政协工作机构、人民团体的绩效管理工作,参照适用本条例。第五十三条【生效时间】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三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

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 国函〔1992〕24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19%,养育着全国 l/3 的人口,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 40%,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历来频繁而严重。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在长江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防洪建设,对保障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长江资源还没有很好开发利用,水患尚未根治,上游洪水来量大与中下游河道特别是荆江河段过洪能力小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两岸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洪水位,一旦发生特大洪水,堤防漫溃,将直接威胁荆江两岸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的 1500万人口和 2300 万亩良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批重要的大中城市、工矿企业和交通设施,将会遭受巨大损失,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全局。这是我们国家的心腹大患。

如何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更好地开发长江资源,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很重视,社会各界也十分关注。经过几十年来的治理实践和对各种意见、方案的反复研究和论证,解决长江中下游的防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兴建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的—项关键性措施。三峡工程兴建后,可将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遇;配合其他措施,可以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还可减轻洪水对武汉地区及上游的威胁。同时,三峡工程还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峡工程建成后年发电量 840 亿千瓦〃时,占目前我国年发电总量的 l/8,可为华东、华中和川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能源,可以大大提高川江航道通过能力,万吨级船队有半年时间可直达重庆,为发展西南地区的经济和繁荣长江航运事业创造条件。三峡工程还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城镇的供水,有利于南水北调。总之,三峡工程的兴建,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对兴建三峡工程历来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方针。近40 年来,有关部门和大批科技人员对三峡工程做了大量的勘测、科研、设计和试验工作。……这些意见对于开拓思路,增进论证深度,完善实施方案,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研究、论证和审查,三峡工程坝址选在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工程的拦河大坝全长 1983 米,坝顶高程 185 米,最大坝高 175 米。水库正常蓄水位 175 米,总库容 393 亿立方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 1768 万千瓦。工程静态总投资 570 亿元(1990 年价格)。主体工程建设工期预计 15 年。工程建设第九年,即可发电受益,预计在工程建成后不太长的时间里,即能偿还全部建设资金。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查,认为三峡工程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是可以负担的。

三峡工程规模空前,技术复杂,投资多,周期长,特别是移民难度很大。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要继续研究,妥善解决,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谨慎从事,认真对待,使工程建设更加稳妥可靠,努力把这项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事情办好。

国务院常务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同意建设三陕工程。建议将兴建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请审议。

国务院总理 李鹏

一九九二年三月十六日

第四篇:关于提请审议ZT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议案

关于提请审议ZT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议案

集团公司班子会:

2010年9月29日,**公司上报了《关于建设年产ZT项目的请示》,拟在DF科研成果转化产业园建设ZT项目。

2010年10月8日,集团上报公司《关于在DF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园建设ZT项目立项的请示》。

2010年12月22日,A公司上报《关于改变ZT项目投资主体的报告》,提出先由A作为ZT项目的单一投资主体,并把该项目与A产业化基地合并建设的新方案。

2010年12月31日上午,公司在22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ZT建设项目可行性专家论证会,期间套开了项目的投审会。

专家论证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建设项目技术可靠、经济分析可行,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同意通过可行性论证。

公司投审会成员认真听取了项目介绍、审阅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质疑和认真讨论,形成意见如下:①同意在S科研成果转化(孵化)产业园建设ZT项目;②同意成立B公司建设ZZT项目。同时要求对投入进行科学论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抓住机遇,按时间进度安排做好各项工作。

专家论证会后,可研编制单位W工程有限公司已按专家提出 1

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建议同意该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公司审批。

现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请班子会审议。

科技发展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五日

第五篇:福建省闽侯县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与发展规划(2005——2009年)

福建省闽侯县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与发展规划

(2005——2009年)

一、闽侯县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闽侯县地处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两岸,福州市西南侧,呈月牙形环绕省城。全县辖9镇6乡311个行政村,总面积2136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人。

闽侯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远在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于此,创造了灿烂的“昙石山文化”。古辖区广袤,境内历为王都、省、郡、路、州、府驻地,素有“八闽首邑”之称。历代名人辈出,养育了民族英雄林则徐、启蒙思想家严复、报界先驱林白水、国府主席林森、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天文学家张钰哲等英才。闽侯是福建省主要的侨乡之一,旅外侨胞12万人,在台人员3.5万人。闽侯籍乡亲遍布全国各地,仅北京就有中科院院士、研究员、教授、将军、企业家及社会名流200多人。

闽侯县山川秀美,景胜众多,在地形上从西北部向东南部倾斜,西北多山,东南平坦,闽江由中部流贯全境,蜿蜒100公里,东流注入台湾海峡,形成“拥江濒海,山环沃野”的独特风光。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昙石山文化遗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十八重溪和旗山、三叠井、雪峰寺等名胜古迹,人文考古和休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闽侯县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水量1673.9毫米。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橄榄、福桔、雪柑、茉莉花为八闽四大名产。全县有林地面积2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6%。水域总面积18.4万亩,可供养殖面积4.2万亩。闽江河砂品质优良,储量达亿吨以上,同时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钼、金、钨、地热、明矾、叶腊石、高岭土等矿产资源。

闽侯县县城距福州市中心仅20公里,为全省离省城最近的县。在地界上东北邻罗源县、长乐市,南接福清市、永泰县,西界闽清县,北与古田县毗连,有福泉高速、京福高速、316、324国道等四条交通干道在闽侯汇合。因此,既是闽东南、江浙地区的重要物流集散地,又是联接闽西北、内陆地区的枢纽地带。

(二)经济发展基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融入步伐、建设福州新区”目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县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自1998年起,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十强县”。2003年在福州市经济工作“六赛六比”中荣获第一方阵(即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马尾区为福州市经济发展第一方阵)第一名,2004年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全省第九位,经济发展速度上升到全省第一位,首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第77位。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亿元,工业总产值 190 亿元,财政总收入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6亿元。

工业强县地位初步确立。以汽车为主的机械制造、传统工 艺、建筑建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东南汽车、六和机械、闽兴公司等重点企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7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的有17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1%。

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坚持走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外向农业之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市场化,花卉、茶叶、果蔬、林竹、食用菌、畜牧水产等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雪峰茶叶、白沙脐橙、祥谦龙眼、大世界橄榄等农产品闻名省内外。2003年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

全方位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坚持内外资项目并举、大中小项目并举,改进招商方式,优化招商环境,积极拓宽招商领域,大力开展招商活动。成立招商项目洽谈审批代办小组和县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为外商提供全方位服务。2004年全县新批外资项目42个,增资29项,合同外资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出口总值达2.6亿美元。目前全县三资企业达309家,总投资1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3亿美元。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水、电、路及通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关新防洪堤、闽侯闽江大桥、京福高速公路闽侯段等一大批项目相继竣工。农村电网改造总投资2.4亿元,共改造及新建线路1.2万公里,新增变电容量9.5万千伏安,至2004年主变电容量达到32万千伏安,大大提高了农村电网供电安全性和电能质量。福泉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316国道、324国 道、闽江主航道、鹰福铁路贯穿我县,县城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仅75公里,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立体的现代化交通网。邮电邮政通讯设施发达,2004年人均邮电业务总量400元/人。全县拥有交换机总容量22万门,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达17.2万户,移动用户达10万户。

(三)社会发展基础

科教兴县战略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县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意见》、《闽侯县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等十多项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规定,从领导、政策、资金等方面保证闽侯县科技事业的扎实有效发展。聘请了北京闽侯籍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省内专家18人为我县科技发展顾问。闽侯县先后被确定为省农科教试点县和第二批省农村技术市场示范县,建成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闽侯示范区、福州农业科技园区、省级青口星火技术密集区和7个省级科技示范镇。1996年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1999—2000年、2001—2002年通过国家科技部考核验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县科技局连续5年荣获省科技厅授予的全省科技系统先进单位。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步伐,教育“两基”通过国家验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取消小学学区制,整合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高考上高职高专线2100人,上线率达78.2%。尤其是2002年福州大学新区选址我县上街镇,福建师大、医大、中 医学院、福州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相继落户闽侯,省市重点教育资源在我县进一步整合,极大提升了我县在科研、教育方面的总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文化卫生事业长足进展。全面推进闽侯先进文化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力打造“昙石山文化”旅游品牌,使文博业、旅游业、休闲业三者得到有机结合。2003年新编传统闽剧《红豆缘》代表福建省参加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会演,荣获金奖,并于2004年荣获第十六届曹禺戏剧奖优秀剧本奖。《闽侯县志》、《闽侯文物》、《闽侯抗美援朝纪念册》、《闽侯当代人才录》相继出版发行。全民健身运动稳步发展,南屿镇被评为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加快环境卫生整治。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2004年7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试行意见》,促进计生工作平衡发展,通过省计生考核,继续保持全省计生一类先进县水平。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加快“绿色闽侯”、“生态闽侯”建设步伐,大力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环福州绿色屏障、速生丰产用材林、森林资源保护等工程,形成相对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了我县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全县现有林地面积22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301.8万立方米。县城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0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9%。全县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97.1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2%。目前已有两个乡镇(荆溪、廷坪)实施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计划。加大污染防治力度,认真执行排污许可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污染集中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规范了环境管理,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提高。2004年,全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河流闽江(闽侯段)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以内;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环保总投入占GDP的比重达2.01%,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1、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闽侯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五大特色和优势。一是汽车产业资源优势。青口汽车城总体规划3平方公里,现拥有一个主机厂和118家配套厂,从业人员1.5万人,年生产能力15万辆,产值120亿元。戴克汽车、华擎发动机项目2003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目前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拟于2006年建成投产。随着汽车工业大项目的上马和发展,将促进我县机械制造、锻造、铸造等重型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巩固制造业基地,提升我县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二是教育产业资源优势。福州大学新区规划占地1.8万亩,现有福州大学、福建师大、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闽江学院、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入驻,并于2003年秋季开始招生,在校生达4万人,还有福建政法学院、财经学院、江夏学院、福州一中分校等一批学校陆续进驻。随着大学城落户我县上街镇,福建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继 落地,促进闽侯主动吸纳人才、知识、技术等方面辐射,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育文化产业、商贸服务业,创建环大学城经济繁荣区,建成福建省重点科教基地,从而确立闽侯文化、教育、科技强县地位。三是传统工艺资源优势。闽侯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是我县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至2004年底,全县工艺品企业500家,从业人员达7万人,产值33亿元,为福建之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是房地产产业优势。目前随着我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绿化美化的进一步提高,闽江两岸房地产资源开发逐步升温,房地产经营规模随之扩大,特别是绿洲家园、金桥花园、闽都大庄园等房地产业在闽江两岸的蓬勃发展,闽侯县沿江房地产规模和影响都越来越大,成为福州市近郊房地产的重要品牌,闽侯亦成为福州的“后花园”。五是休闲旅游产业优势。境内风景秀丽,景致众多,有雄踞福州南大门的五虎山,唐代即闻名遐迩;旗山、雪峰自古与鼓山并称榕城外景“三绝”;雪峰崇圣寺为南方五大禅林之一;十八重溪、三叠井清流盘曲,峰峦竞秀。在闽侯境内,初步形成了以昙石山新石器文化遗址为代表的闽江南、北两条休闲旅游热线。

2、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尽管我县一二三产业都取得长足发展,但从整个产业内部构成来分析,工业占全县GDP的比重达66.7%,而农业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小,特别是第三产业仅占GDP的21.5%,与闽侯县作为省会城市近郊县区位特点不相适 应。

人才队伍水平有待提高。我县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8万多人,主要涉及制造业、农业、林业、卫生、教育、建筑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偏少,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行业带头人。因此,充分发挥福州大学新区的科教优势,大力培养、引进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带动全县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闽侯县地域分布较广,既有紧邻福州,接受省城经济、信息、技术辐射,发展速度快的平原乡镇;也有地处较偏远,交通不便,相对闭塞的山区、半山区乡镇。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两者之间的差距愈来愈明显。因此,要加快山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比较优势,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山区与平原区协调发展。

(五)闽侯县科技能力分析

1、科技人才体系初具规模

县委、县政府重视人才资源开发,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公务员队伍趋于精干,2004年全县公务员1501名;技术人员队伍逐渐壮大,2004年,全县各类专业人员1.9万名,其中高级职称196名,中级职称1364名,职称层次结构趋于合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队伍整体文化素质明显提高,2004年底,全县企业管理人员78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2%,中专学历的占50%。福州大学新区选址在我县上街镇,有利于我县优先接受大学新区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信息等辐射,提高我县人力和智力资源水平,增强科技开发能力,提升经济发展后 劲。

2、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闽侯县坚持把增加科技投入作为加快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保证,千方百计拓宽科技投入渠道。一是硬化财政拨款。科技三项费用和科技事业费都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2003—2004年县本级科技三项费用分别为368万元、421万元,比增8.55%、14.40%,分别占当年县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 1.33%和1.36%。县级科技经费主要用于新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示范基地建设、成果推广、网络与数字化建设等。二是建立科技开发基金。企业普遍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2003、200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科技开发经费分别为42733万元、37134万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2.87%、2.89%,使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三是金融部门增加科技贷款规模,对企业项目引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给予优先支持,每年支持金额1亿元。四是拓宽民间科技融资渠道,社会科技投入逐年增加,每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

3、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充分发挥临近省城的区位优势,主动接受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辐射。长期以来,我们坚持创新与引进相结合,科技部门及重点企业与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发和引进推广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闽侯县是福建省农村技术市场示范县,通过培育与发展农村技术市场,建立了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科技服务 体系。

4、科技政策和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制定了《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和《闽侯县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等政策,为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进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县委、县政府重视科技工作体系建设,成立了闽侯县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领导及乡镇长为成员,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局面。在机构改革中,县科技局作为县政府24个保留部门之一,是福州地区8个县市中保留下来的两个科技局之一(福清市科技局和闽侯县科技局,其他县市为科技文体局)。设置和配备适应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县、乡、村三级科技组织机构和人员。县级设科技局、科协,科技局下设科技情报所、技术市场、科技开发中心等3个事业单位;15个乡镇也相应设立科委、科协(2004年机构改革后并入农业服务中心,只单独设立科技助理员),并配齐科技副乡镇长;大部分行政村也都配备了村专兼职科技副职;全县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都设立技术开发室,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工作体系。

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解决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一)优化科技进步政策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建立起“精简、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转变科技部门的管理职能,全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将政府科技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度和环境建设、提供服务、组织共性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等 方面。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符合WTO规则的科技进步机制和服务体系,创建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的政策环境,为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置业。制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着力营造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在招商引资中,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导向,重点引进一批高起点、高技术、高创汇的三资企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全县经济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方向发展。建立大学城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充分利用福州大学新区雄厚的智力资源、研发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为建立孵化基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汽车城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优势,着力推进东南汽车与我县地方企业对接,积极发展汽车相关产业,建成高新技术产业群。

(二)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措施,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功能,把部分科技三项费用通过风险投资、贷款贴息等形式,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培养引进企业的研究开发人才,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职工开展科技发明、技术创新活动。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协作,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开展灵活多样 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最新科研成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适应市场需求,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把经济发展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保护并有效利用资源,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减少、控制各种污染。加强生态建设中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不断改善生态与环境状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普及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借助各种传播手段和社会教育形式开展科普工作,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提高公众对伪科学的辨别能力,创造健康、文明、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加强流行性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依靠科技提高公众的卫生与健康保障水平。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建立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价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强做大主导产业 科技部门积极地介入到我县的机械制造、传统工艺、建筑建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开发力度,解决生产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努力提高企业吸收新技术和转化成果的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广泛协作。大力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入股、成果转让、联合开发、技术攻关、技术咨询等方式,与企业建立起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转化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使民营科技企业尽快成长。

(五)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重点加强一批品种优、技术新、示范强、辐射广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新品种引进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重点攻关一批带动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良种引进推广、果蔬贮藏保鲜、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等,不断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调优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科技进步示范县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保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围绕中共闽侯县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加快融入步伐,建 设福州新区”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立足闽侯县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努力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争取在五年内把闽侯县建设成为科教先进、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

经济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分别为13.8%、16%和15%,到2009年分别达到200亿元、530亿元和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分别为8.9%、6.5%,到2009年分别达到16200元、5480元;到2009年,全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6﹕65.3﹕27.1。

社会目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8个百分点,到2009年城镇人口比重达4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左右;到2009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100%,每千人医生数达2人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人均GDP为32780元∕人;人均财政收入4600元∕人;人均邮电业务量950元∕人。

环境目标:到2009年,森林覆盖率达56.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100%,工业废气处理率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33%;环境综合评价达94.2%。

科技目标:①强化政府和企业科技投入。到2009年,县本级科技三项费用达660万元,占当年县财政预算支出的1.55%;科普经费达45万元;科技事业费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 技开发经费达5.70亿元,占当年企业销售收入的3.00%。②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及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到2009年,年申请专利220项、授权专利160项;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0亿元。③加速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一批高技术、高增值、高关联度的新兴产业群(汽车制造、新型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和一批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到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64 %。④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使科教兴县战略得到更加彻底地贯彻落实。到2009年,始终保持100%的九年义务教育率,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全县专业技术人员达2.1万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达340人。

(三)主要任务

1、依托汽车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

汽车城落户我县青口投资区,是福建省闽台合作的最大工业项目。汽车城系东南汽车公司与118家零部件专业厂共同组成,总占地面积3000亩。依产业类别划分为:整车厂、钣金类厂、化工类厂、机电类厂和专业类厂等五大区域。汽车城走“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稳步扩张”之路。第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3万辆,现有年生产能力15万辆,逐步发展并最终达到年产30万辆的目标。为应对加入WTO后国内外汽车激烈竞 争趋势,积极推出“借助国际名牌,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汽车项目”的战略,与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作“戴克”项目,总投资1.88亿欧元,建成后年产6万辆轻型客车。并积极引进最大零配件厂—台湾华擎发动机,总投资4188万美元,将于2006年建成投产。到2009年汽车年产量达30万辆,产值300亿元。加强上下游配套建设,垒大拉长汽车产业链,把青口汽车城建设为全国汽车和汽车配件重要生产基地和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汽车城。通过汽车城带动,上海宝钢投资的宝井钢材项目总投资5亿元,其中首期投资1亿元,将于2005年底建成投产,形成10万吨汽车钢板年产能力,主要产品冷轧涂镀类薄钢板。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福建唯一的汽车钢板产品生产厂家。通过产业积聚效应,加快延伸产业链。到2009年,青口投资区将形成以东南汽车、戴克汽车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建材三大主导产业,成为福州南部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群。

2、依托福州大学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福州大学新区是福建省“十五”期间社会事业发展的最大项目,2002年正式落户闽侯县上街镇。总规划用地18316亩,总投资30亿元;到2010年,大学新区在校生将达到10万人,重点发展为我省电子制造、机械设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服务的重点学科,同时建成一批国内外前沿学科基地和实验室,使之成为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产学研一体化的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大学园区。充分利用大学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应用研究和技术储备,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支撑,以企 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3、依托软件园,发展新兴产业

福州软件园是全国12个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之一,由软件中心和软件产业基地两部分组成。软件产业基地位于闽侯县荆溪镇,产业基地规划用地1300亩,以建设山水园林式科技园区为目标,规划建设产业功能区、居住功能区和山水园林区三大部分。福州软件园产业基地自2003年3月动建以来,已完成道路、管网、围墙以及护坡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具备了让软件企业入园建设的条件。今后五年,园区周围聚集着国家及福建省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00多家,从事软件开发人员3000多名。园区与清华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联合设立硕士、博士培养工作站,为企业在人才培训和技术创新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园区实行代办制,对于入园企业在投资兴业过程中须办理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投资项目立项审批、规划及建审手续等均无偿代为办理。园区的数据网络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上网、视频点播、电子商务等多媒体信息服务。园区与市区交通系统紧密相连,规划中的三环路从园区经过,交通极为便利。福州软件园产业基地建设将在3年内完成,到2009年实现产值30亿元。

4、依托农业科技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

福州农业科技园区位于闽侯县荆溪镇境内,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今后五年,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开发示范区、水产养殖实验区、观光农业区、农牧开发区、农产品加工贸易区。(1)以国外名优果蔬示范园为基础,成立综合开发示范区。引进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名优果蔬品种和相关的技术,进行适应性栽培,选育出最佳的高优品种,并进行繁育推广。(2)以闽香水产科技开发公司的“闽香鳢”养殖为基础,建设水产养殖基地。“鳢科鱼类生物技术育种与养殖研究”项目成果处于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今后进一步加强对专用饲料研制、杂交后代的营养成分与遗传性状研究,建立原种基地,打响“闽香鳢”品牌,带动我县水产业发展。(3)充分发挥临近省城福州的优势,以绿洲家园、亚青游艇别墅、荔园渡假村、三叠井森林公园、国内外名优果蔬示范园等项目为龙头,发展观光农业区。(4)以省农业科学院动物营养研究中心建立的农业部定点种猪中试基地、闽侯光华农牧科技综合开发公司为龙头,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宗旨,以立体综合开发为目标,建立农牧开发区。(5)以福州食品工业园和福州粮食批发市场为基础,成立农产品加工贸易区,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引进示范辐射功能,在平原乡镇建立橄榄、龙眼、台湾名优果蔬示范基地,在山区乡镇建立高山茶(雪峰高山茶)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发展草食性动物饲养业和淡水冷水养殖业。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成长空间、技术保障以及政策资金扶持,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进一步激活、整合全县农业科技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5、依托工艺城,提升传统产业

工艺品行业是我县传统产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汽车工业 的又一主导产业。2004年产值达33亿元,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主要分布在甘蔗、白沙、尚干、鸿尾、上街、荆溪、竹岐等乡镇。今后五年,依托闽兴工艺城,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骨干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工艺品产业群。建立配套设施齐全的工业集中区,引导工艺品产业聚集,把现有零散分布的工艺品企业,引导聚合起来,以发挥出产业聚集效应,促进工艺品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通过市县联动成立工艺品研发中心,依托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展工艺品产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为工艺品企业提供公共的技术服务平台。以技术创新,带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改变我县传统工艺品行业形象,引导企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技术密集型过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到2009年全县工艺品产值达到60亿元。

6、依托“数字闽侯”,加快信息化进程

“数字闽侯”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协同运作,全面推进;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互为基础,密切联系,共同促进,一并构成数字闽侯的基本要件,成为整个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大厦的支撑体系和服务平台。到2009年,信息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通讯、广电光纤铺设到所有镇村。企业上网工程全面推进,建成面向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的ASP服务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县乡(镇)两级办公自动化和村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全面普及,政府各职能部门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建成全县信息交换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实施全民培训计划,形成学习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科技进步示范县的支撑条件及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政策体系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和发展的工作协调,统筹重大政策措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把科技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订立科技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在年终进行考核,兑现奖惩,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规模以上企业均设立科技开发专门机构,形成健全的县乡村和企业单位的科技工作领导体系。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对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和发展的监督,推动科技进步示范县各项目标、任务和措施的落实。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县战略决定》、《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加快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强化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从“培养、引进、善用、激励”四个方面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为突破口,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科技人员为主要内容,以发挥人才最佳效用为目的,通过人才政策的完善与实施,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成效显著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①继续发挥北京闽侯籍乡亲的人才智力优势,充实调整我县科技高级顾问团,实现决策科 学化和民主化。②抓好科技人才普查工作。构筑人才智力优势,真实了解全县科技人才的结构与分布情况,健全科技人才的信息管理,为制定和调整科技、科普相关政策提供依据。③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抓好人才培训工作,提高科技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从科技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到乡镇和部门任科技副职,挑选部分科技人才到专业村、重点企业和特色基地担任科技特派员,让人才在艰苦的岗位上锻炼成长,为基层群众提供科技服务。④建立闽侯县拔尖人才动态管理制度,每三年评定一届拔尖人才,凡入选的拔尖人才,三年内每人每月给予特殊津贴300—500元的政府补贴。⑤加紧实施县级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按照《闽侯县科学技术奖励规定》,对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突出贡献科技项目和专利权获得者进行奖励。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奖每三年评定一次,每届评选10人以内,被评上的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由县政府发给证书,每人奖励1万元;突出贡献科技项目奖每三年评审一次,分设一等奖(2万)、二等奖(1万)、三等奖(0.5万)三个等级;专利权获得奖分为发明专利权奖、实用新型专利权奖,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权的个人或单位奖励3000元;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个人或单位奖励1000元。并把获奖者的事迹,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职称的依据之一。

(三)强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继续发挥政府的服务引导作用,加大县本级财政的科技投入,县级科技三项费用年递增在10%以上。县财政对科技投入,按照“投入、扶持、引导”的区分力度,对公益性的科技研究开 发以政府投入为主,对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研究要加强财政资金扶持,对形成一般服务产业和制造业的技术开发研究实行财政资金引导。用好用活科技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政府对科技项目的导向性投入、科技项目中短期贷款、中间试验、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力度,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金融租赁、商业票据、信托、买方信贷等金融工具间接融资。充分利用我县民资、侨资丰厚的优势,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发展科技研究开发事业。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四)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紧邻省城和福州大学新区落户我县的区位优势,建立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从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提供有效的体制保障。围绕闽侯县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技术储备要求,在大学新区重点高校、重点科研院所优势集成的基础上,支持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跟踪高科技前沿领域,形成我县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充分利用县域内外的科技资源,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协作,积极寻求其科技成果 在闽侯转化应用的途径与方式,定期举办闽侯橄榄节招商会、海交会和各类项目推介会,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民营科技机构和民营科技企业,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

(五)强化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构筑“数字闽侯”新形象。建设政府内部信息交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政府信息机构内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建设县乡两级政府机关的业务处理计算机网络。并以“政府上网”工程为先导,带动企业上网。快速更新和充实电子政务的内容,为政府各部门、企业、公众获取所须信息提供统一平台。加强传统产业信息化研究与推广,建立闽侯县中小企业制造业信息化的ASP服务平台。建设基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推动物流产业长足进步,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做好网络维护工作,提高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全面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着重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五、科技进步示范县优先项目与工程

——戴克汽车项目

位于闽侯县青口投资区,是由东南(福建)汽车有限公司与香港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合资项目。规划占地1000亩,总投资1.88亿欧元。主要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20位以下轻型客车,建成年产能力4万辆,最终达到6万辆的规模。项目于2004年12月正式动工建设,2006年建成投产,年新增产值60亿元以上。

——大学城高新技术孵化中心

选址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 科技园内,规划面积1000亩,总投资5亿元。2005年底前完成规划设计,2006年完成首期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2007年开始对外招商。

——工艺品研发中心

依托闽兴公司,通过市县联动成立工艺品研发中心,与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联合开展工艺品产业信息化建设与技术创新,为工艺品企业提供公共的技术服务平台。项目拟投资900万元,预计年新增产值3亿元。

——福州(闽侯)软件园

选址闽侯县荆溪镇五凤山,规划面积1300亩,总投资4.8亿元,年新增产值5亿元。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和设计,正在进行基础建设,拟在2005年底前建成招商。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闽侯示范区

现有示范区包括荆溪、甘蔗、南屿、南通、竹岐等乡镇,共有3万亩示范基地,主要从事国内外名优新特农业品种的引进、实验、示范和推广。今后五年,拟再增资5000万元,着重进行农业品种的推广和标准化建设工程,以此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下载关于提请审议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的议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提请审议怀远县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发展规划的议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