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高年级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完成

时间:2019-05-12 20:4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徐州市高年级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完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徐州市高年级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完成》。

第一篇:徐州市高年级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完成

徐州市高年级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问卷调查

亲爱的小朋友:

你好!感谢你参与本问卷调查!

这是一份探讨价值观的调查问卷,同学们所填的答案仅供统计分析之用,你只需要根据 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实际情况如实回答即可。本卷为匿名填写,各项答案无对错之分,同时与你的学业成绩没有任何利害关系!请放心填答。

填写说明:

(1)把你认为适当的选项序号写在括号内,或在问答题项后的空格内简要回答;

(2)对问卷中的一个问题,如果你认为有多个选择的,一般最多只能选择三项。

1.你买衣服时的态度是()

A物美价廉 B买就买名牌 C必须要彰显自己的个性 D选择符合流行趋势的衣服 E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仁义礼信忠孝廉耻道德规范?()

A很好,做人的基本准则 B有点过时了,但有要遵守的价值

C无所谓 D没必要遵守,一切以利益为准 E_____________

3.你对学校的升旗仪式的看法如何?()

A这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 B有必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无所谓 D可用其他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E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A对社会做出贡献B取得一定的名誉、权利和社会地位 C将来能够挣大钱D实现我理想的手段E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没有什么目的F______________

5.你向往怎样的生活?()

A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尽可能追求个性的自由生活 B物质极其丰富,无尽享乐的生活 C忙碌奋斗而获得不薄的报酬 D平静稳定的生活 E______________

6.如果让你以后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去支援边远地区,你是怎样的态度?()A很愿意,这是高尚的事业 B看有什么好处再决定C这种行为是高尚的,但是条件太恶劣我不会去 D不愿意 E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以下哪种方式对你的品德修养的提升影响最大()

A思想品德课B我的代课老师的人格魅力C父母对我品德修养的教育D生活中或通过电视媒体传播的榜样事迹

8.父母最关心你什么?()

A身体健康 B学习成绩 C品德修养 D兴趣爱好 E_____________

9.在学校里,老师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对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A思想品德课上B升国旗的时候C犯错误的时候或者与老师意见有冲突的时候D当我的日常行为有不规范的时候E_____________

10你认为学校里有没有必要开设思想品德课?

A有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D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E_____________

谢谢你的合作与配合!

第二篇:小学生家庭作业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总结2014

小学生家庭作业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总结

一.调查问卷设计理念

新课改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如何使作业的布置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对学校部分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了许多教师对布置作业充满无奈,对学生的拖欠作业甚至不完成作业苦恼不堪的现状;也听到许多学生对当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意,完成得有点勉强的心里话。

二.调查分析小结:

从学生调查中发现,学生完成自主性作业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有的受条件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有的受环境限制。学生能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仅占所调查年级总人数的32%,基本能独立的也只有42%,而基本不能独立完成的和完全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高达19%和7%。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太强。学生对作业的形式、指导、批改和评语等表现积极期望心理的占三分之一左右,而6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不积极的期望心理,例如问及“喜欢的家庭作业形式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自由选择题目”或“老师出几题,由自己选做”,而喜欢“老师指定题目”的仅占7%左右;当问及“希望老师采取哪种形式的批改”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指出做错的地方,由自己修改”,或“逐一批出错误,并改正或不必批改只给个分就行。”由此可见,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期望心理总体上还是欠积极。从情绪状态表现看,学生在作业前、作业中及作业后表现心情紧张,情绪一般的学生占近70%,另外还有不少学生情绪表现差。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我们的作业布置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机械巩固的、统一规定的、独立完成的作业明显多于综合创新的、自主选择的,合作互动的作业。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只有进行作业改革,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

三.根据调查结果改革作业形式和评价制度,制定具体措施

为了改革现有的作业设计形式和评价制度,真正体现作业布置的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特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

1)、变单一作业为多元作业,让学生竞展风采。

就是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以辅以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甚至是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等等来表现,用创作的乐曲来表现,用摄录的活动录像来表现,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2)、变任务作业为自选作业,给学生自由的天空。

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有着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来说,听话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懒惰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或拖延的办法。教师一厢情愿地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难度,不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让学

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为了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规划出一块“创意坊”为主题的平

台,精心布置一番,作为学生自主作业展示的空间。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可以自己或两三

人合作,设计一份作业,张贴到“创意坊”里,供他人挑选。挑了谁的,作业完成后就交给

谁检查批阅。每天,师生共同评选出一名最佳“作业达人”(即作业完成得最棒的学生)。

最佳“作业达人”优先参加“语文之星”的评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完成作业的热情空前

高涨,完成的作业质量更是大大提高。

3)、变封闭式的作业为开放式的作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学习的触角应该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开放式的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使作业和生活接轨,让学生通过课外丰富

多彩的活动来展开作业的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得以提高。

4)、变工具作业为人文作业,写作业也学习做人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课文课程

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力求学

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

5)、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它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作业时,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形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讨论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多向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A、学生自评,为学生个性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我们要求学生,用简要的几句话作分析小结自己的作业,写在作业的角

上。对于学生自评,给予充分的鼓励,引导学生要有敢想、敢说的勇气,敢于陈述自己的优

点和不足。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自我分析评价,应抱着客观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劳动成果,抱着关心、爱护学生的态度,注意学生的分析方式,探索其心理因素,以表扬、鼓励、肯定、帮助、改错、解答融为一体的新教学观念实施教育。

B、学生互评,以集体智慧丰富个体的智慧。

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是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应从小

培养相互合作精神,在解决问题中共同交流,共同理解,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同

学作业互评,同学之间的平等意识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过

程也更完善了。

C、集体评议,走向创新之路的好形式。

集体评议一般是采取实物投影或放在教室“展示台”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同学的作业。先

让学生来点评,听一听大家的意见,作业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还不够,需要改进,力求

要讲出道理,教师可以作必要的引导及最后的分析点评。教师要高度评价有创新的作品,利

用成功作品来激发学生欲望,对于一些进步快的学生作品也应充分表扬鼓励。教师还应该在集体评论中,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提出利于改进的建议。通过学

生自己分析评述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如开展“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小栏目,对学生

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作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样就能让家长更了解学生,让评价真正的鼓励

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

6)、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大多数学生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而且也不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但是每个

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所以几乎每个学生一拿到作业本就会翻开看

教师的评价。如果每一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

(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呢?我尝试这样做:

对学生的一次作业进行多次评价,即:学生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教师根据其正确程度与书

写情况评定等级,作业发下去之后,学生修改,修改之后教师再次评价,如果学生修改正确,那么将原有等级划去、重新评定等级。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多

习惯,又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

沟通,一种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法宝。过去,学生完成作业,教

师批改,教师在本子上留下评分和批语,这本身也是一种对话。遗憾的是,这种对话过于苍

白。学生把写满词句的作业本交给老师,教师只是简单地在本子上标上“√”“×”,评上

一个潇洒的“优”“良”就算完事。作业来去都只是简单的文本符号。太多的作业评语刻板

教条,情感贫乏,没有感染力。其实,教师应该认识到:得到肯定是学生在思维和行为表现

后重要的心理需要。学生就连简单的抄写,也都会有着努力的成分,稍稍需要动脑筋的作业,学生更会认真的,我们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真诚地写

上点评,例如画上代表我们情感的简笔画,例如:赞赏、鼓励、教诲。同时,还可以让学生

对我们写上类似的话语。这时候的作业本,简直就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教学相长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每天盼望着看到自己的作业本,激动着教师给予的言语,师

生的情感就会在交流与沟通中得到了升华。如此,将一本正经的批改,改变为师生间平等互

动的对话,无疑是在师生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是那么的默契,是

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学生在这里感受到教师的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和平

等交往的乐趣,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普通的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

素养形成的重要增长点。

而言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

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小学生家庭作业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总结

呼延中心校

2014.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中年级小学生作文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同学们:

这份问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在作文学习方面的有关情况,以便于老师指导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作文,有效地帮助你们。这张卷没有姓名,希望你们把最真实的想法和做法如实填上,无论答案怎样,都不会对你有任何影响,请放心地填写吧!△请认真阅读问题以及题目下的相关要求,再选择答案。△回答问题时,在所选答案上面打“√”即可。△答案可以选一个,也可选几个。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1、你对作文的态度是:()

(A)喜欢。原因有:(1)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对作文非常感兴趣。(3)老师、家长的鼓励。(4)喜欢上课的老师。(B)无所谓。(C)不喜欢、害怕、厌恶。原因有:(1)作文太难。(2)无事可写。(C)老师要求太高。(3)其它原因。

2、关于观察:()

A注意观察并有兴趣。B 缺乏观察兴趣、不注意观察。C 观察时能展开联想、想象。

3、关于写日记:()

A没有写日记的要求和习惯。B老师、家长布置了才写。C 能自觉写。

4、关于课外阅读:

(1)你每天读课外书花多少时间()

A基本不读B不足20分钟C 30--60分钟④60分钟以上

(2)你是怎样读课外书的()

A随便翻翻B只看自己感爱好的部分

C通读全书D 读到自己感爱好的地方,能边读边想,记下疑问并请教别人

(3)喜欢读哪方面的书()

A优秀作文选和提高作文技能的书籍B百科知识书籍

C故事,童话,小说,传记文学D卡通漫画书E 其它

(4)你读书时是否有摘抄的习惯()

A 经常摘抄B 偶然摘抄C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D 从不摘抄。

(5)摘抄过,见过,学过的好词句你会在作文中运用吗?()

A不会B有时会C经常会D会有意识地运用

5、关于写作素材:()

A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B感觉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写。C有时有东西写,有时没有什么东西写

6、关于作文后的修改:()

A能自觉修改。B不能自觉修改,要老师指出后才进行修改。

7、为什么写作文?()

A 想把有趣的事写下来,想把心里话告诉别人。

B 写好作文对将来的生活、工作都有好处。

C 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为了考试得到好成绩。

8、作文中什么使你感到最难?()

A 不知道怎样写出真情实感。B 无事可写,无话可说。C有话却不知道

怎么表达D不会抓特点抓重点观察。E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具体、写清楚。F开头结尾难。G不会修改作文。H其它原因。

9、你希望老师在作文课上:()

A教写作的方法。B交流同学的作文。C讲评同学的作文。

10、你比较喜欢写什么类型的作文?()

A难忘的旅行(记事)。B给某某的一封信(书信)

C校园一角(写景)D我的妈妈(写人、叙事)E假如我遇见外星人(想象作文)F其它

11、通常,你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内容?()

A 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B每天发生的新鲜事。C自己的心里话。D感受特别深的事情。

12、一般情况下,你在写作文或日记之前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A很有激情,充满创作的欲望。B比较有激情,有创作的想法

C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所谓。D 烦躁,不太想写。

13、一般情况下,你写完作文或日记后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A 愉快,满足,完成任务后的轻松。B 没什么感觉。C总算完成作业了,真累啊。

再次感谢你的积极配合,祝你学业进步,天天开心。O(∩_∩)O ~

第四篇: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及其引导策略

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及其引导策略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的不断普及,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向了追星的道路。有些人可能不记得亲人的生辰,却对自己偶像的资料,喜好一清二楚。也有过一些追星族盲目不理智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疯狂粉丝杨丽娟痴迷刘德华而搞得倾家荡产,父亲投海自杀。这样的不理智的行为青少年尚不可避免,更何况是社会经验不足的小学生呢?所以小学生的偶像崇拜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研究问题及范围界定 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心理学认为小学是儿童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个阶段,是为学习掌握各种技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基础的时期。小学生追星要适度。我们要进行研究的主要是高年级的小学生。

高年级小学生,主要指5.6年级的小学生。

明星,百度百科上有多重解释,古书上指金星。旧时指交际场中有名的女子,现指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

追星,追星一词来源于红极一时的小虎队。

1989年小虎队开始巡回演出,当他们从台北巡演到高雄时,疯狂的粉丝们成群结队的骑着自行车一路追踪,大呼其名,这种跟在明星后面追明星的现象被当时的报纸称为“追星”也正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追星一词来形容粉丝对明星的崇拜行为。

偶像崇拜,偶像崇拜是在图腾崇拜、神灵崇拜心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伴随人类意识觉醒和认知发展出现的一种心理反映形式,影响和制约人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古代人类把崇拜的神灵用泥塑、石刻等塑造出来,它们便以偶像的形式存在子现实生活中,这些偶像就散发出某种看不见的神奇力量,在没有科学帮助下,人类通过这种心理意识进一步安慰自己的心灵,对某种希冀、预卜吉凶的表达等,成为当时人们生活的精神食粮。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将崇拜的对象转向生活中取得某些成就的人(如英雄、作家、明星等),更世俗化了,因此偶像崇拜的内涵也变化为:对现实生活中杰出人物的崇拜。岳晓东说,中国大陆青少年偶像崇拜经历了幼稚多元化阶段、相对单一化阶段、绝对单一化阶段、探索多元化阶段和成熟多元化五个阶段。其结果是偶像崇拜逐渐由幼稚多元化走向成熟多元化,由激进走向理性,由迷恋西方价值观走向确立独立的价值观。

(三)研究意义

了解高年级小学生追星问题的现状,正确引导小学生理智追星,进行合理的偶像崇拜。小学生出现不理智的追星行为,寻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概念是研究的基本依据,没有对概念的清晰认识,就不可能存在同一基点上的合理争论。因此,首先必须对偶像崇拜及其相关概念做梳理,才能探讨小学生偶像崇拜现象进行,并以此概念作为本研究的基础。

①偶像《说文解字》中说:偶,桐人也。

偶是由桐木制作而成的。《说文解字注》:“偶者寓也。寓于木之人也。”这表明:用木头制作的人偶身上被人们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古今中外对偶像一词的解释大致相当,偶像最早指的是为神灵塑造形象,并对这个形象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先是以动物居多的偶像形象,然后逐渐人与兽合一,最后以人形作为偶像形象是最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将崇拜的神灵类偶像迁移到世俗生活,“偶像”的意义发生变化后包含越来越广的对象。八十年代初,一项持续十年的追踪调查表明:1982 年中学生最崇拜的人物是马克思、毛泽东和周恩来;1985 年和 1988 年,中学生的崇拜偶像变成福尔摩斯、爱因斯坦、超人、林肯、里根、007、武则天、刘晓庆、贝利等; 1991 年, 谭咏麟等香港歌星、席慕荣等台湾作家出现在了偶像名单里。

现今各学者对于“偶像”一词的表述不同,但界定较为相近。如何小忠认为“偶像是人格符号,它是被特定个体(或群体)认同、并受到极其尊敬、钦佩或极度欣赏、喜欢和向往的形象化。”

罗晓珍认为,“偶像,原指土木等雕塑成的神像,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现在多用来形容在某些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为公众所崇拜的对象。” 综合上述,偶像是指公众崇拜的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对象。在本文中,偶像既包括名人(英雄、学者、明星等被大众所熟知的群体)也包括非名人(父母、老师、同学等不被广泛知道的普通群体)。

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把偶像崇拜定义为:公众对某些领域内有突出表现的人物产生尊敬、钦佩等情感,并模仿和学习其所喜好人物的行为和品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①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很多流派的心理学家对偶像崇拜做了解释:弗洛伊德(Freud,1925)认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性发展的标准方向,因为青少年增强的欲望不能只指向父母和同辈人,也需要指向较远的偶像这类人。埃里克森(Erickson,1968)将偶像崇拜理解为个体将儿童时期对父母的养育式依恋转移到青少年时期对异性的浪漫式依恋的一种表现。埃里克森认为偶像崇拜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荣格认为对偶像的崇拜就是对自己的崇拜。弗卢姆(Fromm,1967)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对幻想中杰出人物的依恋,这种幻想常被过分的强化或理想化了。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偶像崇拜可以使青少年学到社会所认同的价值取向和一定的交往技巧。马斯洛认为:偶像崇拜是人们为达到内心的平静,在不能满足需要时的一种替代。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心理角度来看,我认为:青少年偶像崇拜是其发展自我价值观和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青少年在在学习、人际的压力等超负荷的心理负担中,“偶像”成为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他们从对偶像的崇拜中取得情感寄托。②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对偶像崇拜的研究较多,很多领域都有,根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归纳如下: 1)偶像崇拜的对象

姚计海(2003)梁旗(2005)等人的调查指出,青少年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的现象。关于青少年崇拜的对象,有些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做了一些分类,如根据崇拜的对象,有人认为偶像崇拜一般包括政治崇拜、宗教偶像崇拜、名人崇拜。有学者把偶像崇拜分为社会英模崇拜和明星崇拜。根据崇拜层次,香港学者刘晓东提出两种偶像崇拜模式:表层形偶像崇拜和实质性偶像崇拜。有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青年偶像崇拜是“:英模崇拜一领袖崇拜一三星崇拜一平民偶像崇拜”的变迁过程。青少年偶像崇拜行为具有显著特征。陈峰认为,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具有现实性、离散性、理想化、阶段性、可导性等特点。闵丽认为,这一行为特点有消费社会对文化领域的渗透、缺少秩序和统一性的异质共存及通俗化的力量消除了边界和分层等方面。郝玉章、风笑天认为,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感性的成分多,理性的成分少;认同式依恋多,浪漫式依恋少;女性多,男性少;经济发达的地区多,落后的地区少四个特点。苏春雪指出,这一行为具有认知特征、情感特征、行为特征及性格特征。综上述,有关偶像及偶像崇拜的行为的分类有很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标准。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现象,崇拜的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即主要集中在演艺明星、体育明星、政治领袖、科学家、文艺界名人及英雄模范身上。较以往单纯理论分析多的特点不同,现今对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特征的研究更多的结合了实证分析,使理论信息更具有真实可靠性。现在,较多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是关于青少年群体的,而且调查对象多为城市中学生,几乎没有研究涉及小学生群体。2)偶像崇拜的原因

偶像崇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a.偶像的魅力。b.学生的心理原因。c.外界的影响。中学生偶像崇拜行为是社会各个层面综合影响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自身的理想、课业压力过大以及一定从众心理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如偶像魅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足,开放的社会环境、大众传媒体、网络等很多影响因素。尤其是现今我国评价标准仍处于考试成绩的制度下,紧张、枯燥的学习压力再所难免,大部分中学生是用崇拜偶像作为一种释压方式,以上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普遍性。然而,由于偶像崇拜原因的标准划分不同,导致研究结果中不同原因重要性不同;有些原因出现交叉、重复,有些丢失、缺少,造成研究结果的偏差。3)偶像崇拜的引导策略

李芳(2008)对北京市的一百多名中学生做了调查和访谈后,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正确定位中学生的偶像崇拜行为,不必谈“星”色变,谈“秀”即止;第二,家长、老师引导中学生在肯定自我的同时正视自身的不足;第三,家长、教师多层次多维度地关注中学生的身心成长,注重与孩子心灵上的对话、交流。南钢等人研究指出,应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和家长应努力发挥自己作为青少年儿童互动性“重要他人”的优势教育资源,通过多种互动途径,包括沟通交流、榜样示范等引导、提升青少年儿童对偶像的正确认知;教师和家长应帮助青少年儿童及时调整偶像崇拜目标,端正其偶像崇拜行为;教师和家长应引导青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目标;教师和家长应从小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选择能力。

(三)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评述

综上述,要想让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更多有利的影响,社会、学校和家长既不能粗暴干预,也不能无原则的放纵,而应适当地引导,概括起来有三方面:一是引导青少年崇拜德艺双馨的影视歌明星和对社会有贡献且品德高尚的人;二是引导青少年学会辨别偶像的好坏,不盲目崇拜,使其由表层性崇拜向实质性崇拜转变;三是引导青少年将喜欢、崇拜偶像的心理转变成向偶像学习的实际行动。已有专家学者的研究大多从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层面来研究偶像崇拜,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相对比较零散。这些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数量较少,而较少的实证研究又将重心放在中学生这一群体上,对小学生的研究甚少。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侧重实证研究,在搜集第一手事实资料的基础上阐述小学生偶像崇拜的现状并进行特点、原因分析,根据原因提出若干建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了解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及其引导其正确追星的策略。找出小学生的偶像崇拜现状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小学生偶像崇拜中问题的原因,为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偶像崇拜提供一些建议。

(二)研究内容

了解高年级小学生的追星现状。根据原因来研究如何通过小学生自我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来引导小学生正确追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1.研究对象

高年级小学生,5.6年级 2.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

3.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路线

调查法,用请小学生填写问卷的方式研究小学生的追星现状。文献研究法,查看国内外关于小学生追星问题的文献。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研究重点是如何深入进小学生中了解其追星现状,得到真实有用的数据。难点是怎么深入进小学生当中得到真实数据进行分析。创新点是现在,较多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是关于青少年群体的,而且调查对象多为城市中学生,几乎没有研究涉及小学生群体。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小学生这个群体。

四、研究进度安排

首先,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追星对小学生的影响等,查阅相关文件,对小学生追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其次,采用问卷和访谈法对所选的小学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小学生追星现状有大体的认识。

最后,根据所调查的数据结果,分析小学生追星现状的原因,根据原因来研究如何通过小学生自我教育、家庭、学校、社会来引导小学生正确追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范从从.高年级小学生偶像崇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第五篇: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总结与分析

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总结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理念

新课改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面向世界的胸怀。如何使作业的布置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对我校全体语文教师以及学校部分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详见博文《小学语文家庭作业问卷调查》)。结果我们看到了许多教师对布置作业充满无奈,对学生的拖欠作业甚至不完成作业苦恼不堪的现状;也听到许多学生对当前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意,完成得有点勉强的心里话。

二.调查分析小结:

本次调查中,83﹪的学生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喜欢,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意见。

从学生调查中发现,学生完成自主性作业还存在着一些困难,有的受条件限制,有的受能力限制,有的受环境限制。学生能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仅占所调查年级总人数的32%,基本能独立的也只有42%,而基本不能独立完成的和完全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高达19%和7%。通过这两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太强。学生对作业的形式、指导、批改和评语等表现积极期望心理的占三分之一左右,而60%以上的学生表现出不积极的期望心理,例如问及“喜欢的家庭作业形式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自由选择题目”或“老师出几题,由自己选做”,而喜欢“老师指定题目”的仅占7%左右;当问及“希望老师采取哪种形式的批改”时,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指出做错的地方,由自己修改”,或“逐一批出错误,并改正或不必批改只给个分就行。”由此可见,学生对家庭作业的期望心理总体上还是欠积极。从情绪状态表现看,学生在作业前、作业中及作业后表现心情紧张,情绪一般的学生占近70%,另外还有不少学生情绪表现差。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我们的作业布置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机械巩固的、统一规定的、独立完成的作业明显多于综合创新的、自主选择的,合作互动的作业。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认为,只有进行作业改革,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

三.总结作业现状主要表现为: 1.语文家庭作业机械抄写内容较多。语文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大多着眼于巩固学过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大量抄写生字新词,进行形近音近字比较组词,以及重复练习课文后面的作业题,甚至让学生大量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则相对较少。

2.语文家庭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据本人的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班级,在抄写生字新词一项,教师有时允许学生在抄写时有选择地抄写,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抄。但其他作业,教师仍要求学生一样地完成。

3.语文家庭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书面完成家庭作业。因为这种作业便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易于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在人们的眼光中,口头作业其实算不得作业,因此,要求学生完成的也就少了。

因为家庭作业的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对作业存有“任务”观点,部分学生的“等、靠”观念很强,每个班总有或多或少的学生完成不了家庭作业。而对待作业的评价,许多学生对于老师呆板笼统的“优、良、合格”评价法毫无感觉,他们更期望得到老师的个性化点评。

以上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长期以来,传统作业是“教”的强化,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形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在应试教育下,作业演变为“教的补充”、“教的强化”,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目前,我们的作业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因此,作业的革新迫在眉睫!

四.根据调查结果改革作业形式和评价制度,制定具体措施

为了改革现有的作业设计形式和评价制度,真正体现作业布置的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我们特制定了以下具体措施:

1)、变单一作业为多元作业,让学生竞展风采。就是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以辅以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甚至是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等等来表现,用创作的乐曲来表现,用摄录的活动录像来表现,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例如,教《黄山奇石》一文时,我让学生用画画、诗歌、乐曲等形式来表现这一篇散文所描写的美丽景象。学生兴致高昂,表现出孩子们特有的天真:有的画水彩画,有的做成贴纸画,有的带来了剪纸,有的写出了童趣盎然的儿童诗,还有的自己录制了动听的乐曲给课文配乐等等,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做这样的作业,同学开心,老师自豪,家长也啧啧称道,不亦乐乎!

2)、变任务作业为自选作业,给学生自由的天空。

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作业的难度以及作业完成的形式,教师有着决定权,并以一定的学习纪律作为强制力保障实施。学生对于作业,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任务的境地。学生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师所作的规定完成作业,没有选择权。一般来说,听话的学生能完成得较好,懒惰的学生就常常采取逃避或拖延的办法。教师一厢情愿地布置作业,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难度,不可能适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否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为了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规划出一块“创意坊”为主题的平台,精心布置一番,作为学生自主作业展示的空间。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可以自己或两三人合作,设计一份作业,张贴到“创意坊”里,供他人挑选。挑了谁的,作业完成后就交给谁检查批阅。每天,师生共同评选出一名最佳“作业达人”(即作业完成得最棒的学生)。最佳“作业达人”优先参加“语文之星”的评选。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完成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完成的作业质量更是大大提高。

3)、变封闭式的作业为开放式的作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学习的触角应该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开放式的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使作业和生活接轨,让学生通过课外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展开作业的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例如教学《颐和园》后,让学生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找一找与颐和园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结合西安的世园会,进行园林介绍,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园林的建筑特点,而且也知道了现代园林的先进性、多用性、科技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

再如让学生学写动植物的文章,如果他们没有养过动物、种过花草,平时又不善于观察,作文时就必然没话可说,无情可抒。因此,早在几个月前,我就给学生布置这样的课外专题作业:饲养一种小动物或种植一盆花。观察动物吃食、活动、睡觉等生活习性,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观察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情况;还要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向行家请教种养殖的有关知识;并要求把种养殖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记叙下来。记叙的形式也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拍成照片,写成日记,画成图画,甚至写成诗歌、童话,编成谜语、歌谣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写状物的文章,此时他们胸中涌动的必定是实践中所得的真知实情,笔下流淌的必然是实践后的欢乐与欣慰。孩子们在完成这一系列事情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感觉器官,也锻炼了思维器官,而且培养了与人合作、搜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

4)、变工具作业为人文作业,写作业也学习做人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课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力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

当今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爱国篇章,“忘却了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然而,现如今的小学生,至少有一半不了解中华民族辉煌而又沧桑的过去,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不是那么强烈。语文作为中国的第一母语课程,它有义务承担起激发学生心中爱国情感的责任。鉴于这些原因,在作业设计时,我做过一些尝试:A、阅读历史书籍。用三言两语简单记录自己对每个故事的感受。B、针对课文内容查阅资料。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让学生亲自去查阅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并用自己的话讲述给同学听。C、关注时事政治。如通过各种新闻渠道,了解国内最新时事。这些作业的设计,都是为了在学生脑海中构建一个清晰的民族形象,只有脑中“有形”,心中才能“有爱”。教材中还有不少伟人的故事,这些既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名篇,也是学生做人的镜子。我们可以让学生收集伟人、名人、英雄的故事或图片、个人简介等,还可以以“小报、班会”的形式“话英雄,赞名人”,这样,就能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又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5)、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它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作业时,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形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讨论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多向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

A、学生自评,为学生个性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我们要求学生,用简要的几句话作分析小结自己的作业,写在作业的角上。对于学生自评,给予充分的鼓励,引导学生要有敢想、敢说的勇气,敢于陈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自我分析评价,应抱着客观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劳动成果,抱着关心、爱护学生的态度,注意学生的分析方式,探索其心理因素,以表扬、鼓励、肯定、帮助、改错、解答融为一体的新教学观念实施教育。

B、学生互评,以集体智慧丰富个体的智慧。

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是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应从小培养相互合作精神,在解决问题中共同交流,共同理解,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同学作业互评,同学之间的平等意识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过程也更完善了。

C、集体评议,走向创新之路的好形式。

集体评议一般是采取实物投影或放在教室“展示台”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同学的作业。先让学生来点评,听一听大家的意见,作业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还不够,需要改进,力求要讲出道理,教师可以作必要的引导及最后的分析点评。教师要高度评价有创新的作品,利用成功作品来激发学生欲望,对于一些进步快的学生作品也应充分表扬鼓励。教师还应该在集体评论中,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提出利于改进的建议。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评述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如开展“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小栏目,对学生在家中、社会上的表现作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样就能让家长更了解学生,让评价真正的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

6)、变一次评价为多次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大多数学生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很满意,而且也不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都希望获得成功,所以几乎每个学生一拿到作业本就会翻开看教师的评价。如果每一次体验到的都是失败,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养成及时纠错的习惯呢?我尝试这样做:对学生的一次作业进行多次评价,即:学生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教师根据其正确程度与书写情况评定等级,作业发下去之后,学生修改,修改之后教师再次评价,如果学生修改正确,那么将原有等级划去、重新评定等级。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既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多习惯,又能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体会成功。

沟通,一种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是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法宝。过去,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教师在本子上留下评分和批语,这本身也是一种对话。遗憾的是,这种对话过于苍白。学生把写满词句的作业本交给老师,教师只是简单地在本子上标上“√”“×”,评上一个潇洒的“优”“良”就算完事。作业来去都只是简单的文本符号。太多的作业评语刻板教条,情感贫乏,没有感染力。其实,教师应该认识到:得到肯定是学生在思维和行为表现后重要的心理需要。学生就连简单的抄写,也都会有着努力的成分,稍稍需要动脑筋的作业,学生更会认真的,我们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真诚地写上点评,例如画上代表我们情感的简笔画,例如:赞赏、鼓励、教诲。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我们写上类似的话语。这时候的作业本,简直就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教学相长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每天盼望着看到自己的作业本,激动着教师给予的言语,师生的情感就会在交流与沟通中得到了升华。如此,将一本正经的批改,改变为师生间平等互动的对话,无疑是在师生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之间是那么的默契,是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学生在这里感受到教师的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和平等交往的乐趣,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普通的作业活动,成为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增长点。

而言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下载徐州市高年级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完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徐州市高年级小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问卷调查——完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