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件开发中的两种态度
软件开发中的两种态度
一种态度认为,应该对程序员在软件开发中的行为进行约束(DirectingAttitude)。持这种态度的人认为大部分的程序员水平都不高(谣传说有50%的人低于平均水平),所以应该对他们所做的事情进行管教约束。要防止他们做一些可能会给他们 正在开发的系统带来危害的事情。通常,这种态度体现在一些系统设计和工具中时,你会发现它们会试图阻止程序员去做某些事情,限制程序员的一些做法,以此避 免他们陷入过于复杂的境况。
另一种态度认为程序员都是可以信赖的专业人员,应该给他们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情的自由。秉持这种态度的软件设计 以好用易用为目标,但前提假设是程序员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遵循这种态度的软件设计里并不会特意阻止程序员错误的使用它们。而你可以不正确的使用 它们,但因为这种态度认为你是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它,所以,如果你没有按正确的方式使用,后果自负。
软件开发中的很多争论的挑起都是因为观点方要么持约束态度,要么持纵容态度。这种态度上的差异影响到了对编程语言、设计方案、开发工具、开发过程等很多方面的选择。
下面是这两种对立态度的一些例子:
前不久有一场讨论,是由Joel Spolsky的一篇关于异常(Exceptions)的博客引起的。Joel Spolsky不喜欢异常,因为它很容易引起误用,导致代码混乱不堪(约束态度)。而Bill Caputo指出,异常,如果用的好,可以让你的编程更简单方便(纵容态度)。
一些关于静态/动态类型的争论也体现了这两种态度的差异。喜欢静态类型的人会说静态类型能防止你犯某些错误(约束态度)。而动态类型支持者提出静态类型限制了很多有用的语言功能(纵容态度)。
敏捷开发实践指导是面向人的(纵容态度),而计划驱动的开发方法是在确保即使一个很烂的开发团队也能完成工作(约束态度)。
这些态度未必是持久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人们通常会持约束态度,而另外一些情况会持纵容态度。但我想是有一个底层的因素在起作用,通常是个人性格决定的,是个人性格在这些关于应该如何开发软件的讨论表象下发挥着作用。(我是完全属于纵容类的,也许你没看出来。)
也许你会认为对一个程序员的行为的任何限制都反映了一种约束态度,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比如说对内存的管理。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种约束的表现:不能相信程 序员有能力正确的对内存进行管理,所以,剥夺他们分配内存的权利。但我却把内存上的这种管理视为一种纵容策略——它拿走了我一些不想为之操心的权利,反而 我可以专注于那些我很关心的事情。Steve通过将“问题”和“困难”进行比较,很好的支持了我的这种观点。
第二篇:《两种文化》
斯诺讲演的题目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两种文化”,指的是“文学知识分子”(斯
诺原语)的文化和自然科学家的文化,斯诺声称他在两者之间发现了深刻的相互怀疑和相互不理解,而这种怀疑和不理解,将对运用技术以缓解世上问题的前景产生破坏性后果。
诸如此类的背叛,乃是由于作家们习惯以对个人生活悲剧性的感受来掩盖对其人类同胞的需要的感知:这种由“失败感、自我陶醉和道德真空”所形成的态度,“科学文化是能够几乎完全免除的”。
对“两种文化”的这一最初概述,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科学文化能赋予我们的最
大的财富是„„一种道德的文化。”
“两种文化”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关于学术分科的观念,其他事情,如教育结构问题、社
会态度问题、政府决策问题等等,显然都是与之相关的。
至于斯诺的中心思想在几十年里失去了一些市场,这不仅是由于概念本身的不可避免的老化过程,也是由于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和社会变迁。
由此观之,“科学”知识人类文化生活的一个方面,与艺术和宗教一样,是人类社会对
这个世界的看法的一种表达,同样是与政治和道德等社会的基本问题不可分离的。 说到文学方面的学科,那就必须认识到,与科学相对应的是文学批评,而 不是文学本
身(严格的说,文学本身所对应的是自然,犹如科学的研究对象)。
当然,在这个交叉学科(Science and Literature)中中或曰重叠学科的领域中,结合的方
式是存在问题的:有时候它仅仅是拼盘,两个骄傲的王国并列在一起,各自面目依旧;而更多的则是一个饥饿作者的题材要服从另一个的一员。而在时间中,科学家并不是图应用他们的实验技术来掩饰莎士比亚的喜剧或简×奥斯磸汀的小说;但文学理论家们去汲汲于扩展其话语和分析的范围。力图在哪怕最纯粹的科学研究论文里揭露出惊人的象征性涵义。
不同的学可与写作活动之间有着明显不同的关系,此即可以作为划分学可哦一条轴线。
在许多实验科学里,写,是没有什么创造性的,它不参与发现过程,仅仅是时候的报告,“记录”而已,这一点与人文学术迥异。
人文学术的作品既然有较强的个人色彩,就不大容易接受修辞性的或综述性的再表述。
相应地,文学课程的教学也多倾向于使用文集而不是教科书、原著是不可或缺的。
实际情况是,值此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通常所谓的“科学“,多数以并不是指那种
无利益导向的探索,而是成了医药、航空等等行业的经营策略的一部分。
然而,实际上,文化和政治传统比斯诺所愿意承认的重要得多,无论是东亚经济发展的正面例子,还是下撒哈拉非洲的负面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
一味强调科学和数学能力是压倒一切的需要,越多越好,那就会是一把双刃剑,甚至是
危险的。与技术的或统计上的哦理解水平不够而仍感满足相比,轻率地把决策过程归约为计量和测度,可能会有更大的破坏性。至少和基本科学知识的需要同样迫切的是,需要发展和普及一种公共话语,在其中非定量的考虑占有适当的比重。
第三篇:我发现考生对待申论的态度只有两种
我发现考生对待申论的态度只有两种:1种是全盘放弃,认为申论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短期的学习不会取得质的提高;另一种是疯狂的学习,恨不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多的信息,尽可能的快速提高写作的能力。两种人的心态我都理解,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可取的:第一种是学习上的犬儒主义,第二种是学习上的功利主义。
那么如何在两种主义的夹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呢?其实还是技巧。
首先,我们还是要理解申论考的是什么。“申论,申而论之。”这几乎是每本申论习题书上的开篇话,但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就非常难了。在复习的时期,我也一度迷茫,什么也采用了犬儒主义的态度——不看不想不问,但这使我陷入一个误区,形成恶性循环。在朋友一直告诫我申论不可放弃之后,我决心选择一种好的方法来攻克它。
申论。对„申‟这个字我没有什么理解,但是对„论‟这个字我有一定的理解。论,就是讲解辨别的过程吧,立体性的思维一下,就是点——线面——点的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点,展开论点,回到论点的过程,因此,收放自如的思维驾驭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成了我必须快速提高的重点。还是前文所提到的,在应付考试的过程当中,你需要明白考试考的是什么。于是,我又开始对申论的试卷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出于我意料的是,试卷的考题设计正式我对„论‟这种点线面的理解,第一题的概括,第二题的对策,第三题的大总结,与我的„论点,展开论点,回到论点‟正好吻合,这真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我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
我选了历年的真题,继续做我基础的研究,但是与行职不同的是,我没有选择去做题,而是选择去分析题。我把原题读了一遍,简单的按照自己的思维想了一下,而后就开始翻看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我对答案的阅读不是简单的看了一遍,而是做非常严肃的研究,这其中包括每一句话的设计,每一个词的应用,每个问题的寻找以及每个对策的提出。我发现,其实我们大家都能对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但是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我们不会说官话,我们的思维和意识都对,但是语言不书面不正式,第二是我们的思路比较窄,往往侧重其中一个方面,不够全面。这是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
我曾经给自己写过一句话,叫做:出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既然我们已经发现了问题,只要解决了,我们就能获得提高。
于是,我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计划。我的建议是大家每天找出一篇文章来读。有人会说,这种方法人人在用,但是我要强调的是,1 你选择什么样的文章,2 你怎么去读。
申论考试涉及很多热点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精神,艺术……等等,因此在选择文章上,我们要涉猎广。很多考生选择文章一味的强调热点,热门,但往往忽略了事情之间的联系性,这就是思维范围狭小的原因。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找出一篇好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内容上要具有时效性,而且要具有代表性。说简单了,就是我们每天要给自己一个课题,用45天的时间积累出不同的课题,比如说第一天是农民失地问题,第二天是医疗改革问题,第三天是经济转型问题,总之每天要不一样,要争取在复习的45天时间了解45种不同的热点信息。第二,是如何读。很多考生复习申论,简单的看一遍,就说“哦,这个我大概了解了。”其实他真的了解么?根本不会。如何能让我们记忆更深刻,就是复述,再深入。每天选出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能出自某个省区的真题,可能出自《南方周末》,可能出自关天茶社,总之,你要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具有全面性,内容丰富的文章。这里还要插一个问题,我们的申论最后一个大文基本上要求是1500字,如果你选择的文章能有1500-2000字这样最好,一是可以让你了解热点,二是细心的你可以分析一下如何使用这1500字说明一个问题。拿到一篇文章,大家要细细的读,分析每一句话的构成,分析每一个段落的组成,分析每一个观点的方向。当你把一篇文章,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全部分析之后,你会发现你对这个热点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你把文章丢掉,开始复述这个问题,争取把刚才文章所提到的每个观点都讲出来,记住,是讲解,你要让别人也能听明白。这样一来,不久你会发现你的头脑变厚了,而此时的你会发现,自己对每个社会问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然,这仅仅是最基础的工作,是每天必须做的工作。更为艰苦的工作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技巧锻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拔高‟。对热点的问题理解的深入,你会发现你逐渐养成了从机制与体制角度去看待问题,以人,社会,国家方向去理解问题,思维更全面,内容更丰富。怎么能说的更清楚呢?我举个例子吧。
大家说为什么说我们党是先进的党?我们为什么从事市场经济改革?为什么我们党是人民的党?
大家看到这3个问题,恐怕就要分着去答了,其实它们是紧密关联的。我简单说一下:
我们人类在社会上生活,什么约束我们的行为?回答是法律。那么在法律之上的,或者说约束政府,约束政党的是什么?回答是法则。天然的法则。比如说“适者生存”这样的天然法则。在天然法则的影响下,政府与执政党也有合法性与不合法性之分。比如说国民党的反动政府管理,人民遭受了很大的压迫,由于人民的生活权益受到威胁,天然的法则宣告它是不合法的,人们就要推翻它。因此,我们党在执政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执政党合法性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原因。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市场是闭塞,没有外力的支撑,3年的自然灾害,导致我们饿死了很多人,没有外部市场元素的注入,饿死的人数量显然要上升,而死亡侵犯了我们人民生活的基本利益,这导致我们可能面临执政党不合法的问题,因此,我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也为了我们继续合法的执政,我们逐渐选择进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之后,我们发现我们维持原来的计划经济的成本高于我们使用市场经济,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从经营成本的角度考虑执政,以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作为执政的合法性,这样的党不是先进的党,不是科学党么? 以上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法律,政治,经济,历史,党建等多个方面,因此我想强调的就是,要让我们能具有这样的思维,能具有这种逻辑关联的思维。当这些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的水准,而且你可以把这些知识用关联的思维阐述之后,你的申论基本上已经定型了,下面的工作就是具有针对性的去练习一些题,对答案的构成和回答的技巧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在网上有很多申论写作的技巧,我觉得都很有帮助,我稍微总结一下: 1 分析材料的时候,一定对每段的大意进行总结。这个和我们小学学习的概括段落大意是一样的。分析材料的时候,将材料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并逐一思考对策。3 将同类型的段落大意进行总结。比如说前三个小段全说的是某一件事情的危害的三个表现方面,那么我们可以总结成为——这件事情危害严重。总之,就是要简练而全面,但不需要具体。下笔前一定要在草纸上进行撰写,反复修改。进入角色。大家都玩过rpg的游戏吧,比如我们在10年前的仙剑等。这种游戏的主要玩点就是你成为游戏世界中的一个人,进入了那个角色的世界。申论里的最后一个文章写作也要这样,在撰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进入角色。比如说让你做办公室的科员写一个通告,再比如说去写一个演讲稿之类的,进入了角色,一切就好办多了~
第四篇:软件开发推荐书籍
软件开发推荐书籍
软件开发就像一场持久的战役。模糊、频繁变更的需求,项目的讨论、争议,进度的紧迫和延迟,琐碎的事情,突然出现的变故,各种因素都在尽全力阻挠人们按计划的实现预期目的。如果不够重视,它就会无情地偷取你的时间、精力乃至一切。所以,在即将进入这个战场之前,或者准备纵深之前,你准备好自己的武器和技能了么? 如果贸然上阵,恐怕会一上战场就深陷其中。
在《计算机专业推荐书籍》一文中,我推荐了一些自己读过的觉得很不错的计算机书籍,这些书籍都偏重于打好计算机编程的基础功底。不过,仅有基础还不行,在真实软件开发环境中,还得有真枪实弹的技能才能应对自如。所以,这篇文章会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推荐一些有助于软件开发的书籍。
一、思想类:
1.《Linux/Unix 设计思想》(Linux and The unix philosophy): Mike Gancarz 著。在开始之前,学一些如何做好编程这件事的准则是很重要的。这本书简练地介绍了 Linux 工具与程序设计的重要思想和准则,值得不定期重温一下。
2.《计算机程序的构造与解释》(SICP):提炼出程序设计的核心要素和重要思想,理论与实践结合,值得深读细读!
二、实用技术类
1.《Shell 脚本学习指南》: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它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脚本编写的重要元素和常用技巧(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介绍各种脚本元素和教学示例),涵盖最常用的Unix标准工具,其示例用法都是比较容易弄懂的,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这本书很适合于那些有初步的Shell 认识,希望能够系统学习的读者。
2.《SQL 语言艺术》:现代软件应用几乎不可能避免与数据库打交道,能够编写高效的SQL 语句,是从事应用程序开发的必备技能。这本书的书名有点学究味,但内容上却是很具有实战性的,同时也很好地兼顾了理论,值得细读。
3.《Java虚拟机并发编程》:讲解并发编程的几种主要设计思想及方法技巧,理论与实用性都很强,值得细读。
4.《Java并发编程》: 并发编程的优秀技术书籍,详细阐述了编写正确、高效并发程序的基础知识、注意事项,以及许多实用的方法、模式和并发实践示例,是 Java 并发编程的必读书籍,使用其它语言的开发人员亦可从中受益良多。
5.《Spring技术内幕》 :钻研 Spring 源代码的引导书籍,学习Spring 的软件设计方法。根据项目所用到的部分来阅读,或每次读一个部分。
6.《Javascript: The good Parts》: 了解 Javascript 的核心元素的优秀读物,也可以学到一个重要思想: 使用语言或技术的良好子集来构建应用而不是致力于掌握全部。
7.《JavaScript异步编程:设计快速响应的网络应用》:简洁的篇幅,精炼地介绍了异步编程的常见模式和方法。
8.《实用Common Lisp教程》:Common Lisp 编程的推荐教程,详尽得当,内容丰富。
三、软件设计类
1.《架构之美》:对于不同类型的系统,用一个或多个实例来说明其架构、思路及设计考量,开阔程序开发的思路,文笔自然生动,引人思考,非常值得细读。
2.《软件架构设计: 从程序员向架构师转型必备》: 这本书系统详细地阐述了作为一名架构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使架构设计这件看上去很抽象神秘的事情变成具体而实际可操作的,值得赞一个。不足之处,在于技术味道太浓,作文掺了一点培训的味道,缺乏一种架构的灵动之美。与 《架构之美》配合着看。
3.《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关于大型网站技术架构的全面介绍和索引书,遇到问题后可以查阅对策,当然,具体技术还需要另外深入学习。
4.《恰如其分的软件架构——风险驱动的设计方法》: 对软件架构知识和经验的很好总结。
5.《软件架构师的12项修炼》: 程序员软技能的全面的实用的指南,必读。
6.《软件框架设计的艺术》: API 设计的实用指南,强烈推荐。
四、开发方法类
1.《敏捷技能修炼:敏捷软件开发与设计的最佳实践》:本书讲解了一些敏捷开发所用到的重要理念和方法,掌握好的开发方法、过程,养成良好的开发习惯和技能,受益匪浅。与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 配合着看。
五、设计类
1.《CSS 禅意花园》:知名Web设计之书,以优秀的示例阐述优秀WEB设计方法与理念;
2.《源于自然的设计—— 源于自然的设计原理与形式》: 从生动的自然中汲取设计启发,图文并茂,值得阅读;
3.《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讲述了人是如何感知、注意、记忆、思考、动机、决策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学常识,值得参考;
六、项目管理与产品开发
1.《项目管理修炼之道》:Johanna Rothman 著。厚实详尽,值得信赖。
2.《未来产品的设计》:阐述未来智能产品的设计问题,值得思考。
七、社科人文类
1.《乔布斯传》:感受一下天使与魔鬼的化身,乔布斯有两点做到了极致:对产品设计的极致完美的追求和大胆不受社会条框限制的极致。同时,也能学习到很多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商业社会中的规则。
2.《改变未来的九大算法》:通俗易懂地讲解了九个非常重要而实用的算法(搜索引擎、公钥加密、纠错码、图形识别、数据压缩、数据库一致性、数字签名、可计算理论),感受是: 一个伟大的算法 = 一个基本的思路 + 一个精密的数学原理 + 广泛的应用。不得不说,算法永远是计算世界里最迷人的领域。
3.《精简: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制胜法则》:阅读此书不会让你立即拥有“化繁为简”的神奇能力,但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作者有信服力地阐述了很多用于“化繁为简” 的方法和技术,内容丰富,有启发性,值得一读。
4.《乔布斯的魔力演讲》(卡迈恩.加洛著): 除了开发设计程序和应用,还要善于展示自己、团队乃至公司的工作成果。学会演讲是一门很重要的非技术性技能,这本书比较深入地讲述了演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及乔布斯所采用的一些“魔法”,值得一读。
5.《亿万富翁的非常思考术》(埃利布罗德): 由一篇篇简短的文集组成,讲述了作者在事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以及解决思路和方法。简短,有力,富有启发。
6.《赤裸裸的统计学》: 以通俗易懂的例子生动地揭示了概率论和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含义,值得一读。
[未完待续]
第五篇:软件开发流程
开发流程
第一步:需求调研分析1相关系统分析员和用户初步了解需求,然后用WORD列出要开发的系统的大功能模块,每个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对于有些需求比较明确相关的界面时,在这一步里面可以初步定义好少量的界面。2 系统分析员深入了解和分析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求用WORD或相关的工具再做出一份文档系统的功能需求文档。这次的文档会清楚例用系统大致的大功能模块,大功能模块有哪些小功能模块,并且还例出相关的界面和界面功能。3 系统分析员和用户再次确认需求。
第二步:概要设计首先,开发者需要对软件系统进行概要设计,即系统设计。概要设计需要对软件系统的设计 进行考虑,包括系统的基本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接口设计、运行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出错处理设计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第三步: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开发者需要进行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中,描述实 现具体模块所涉及到的主要算法、数据结构、类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需要说明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便进行编码和测试。应当保证软件的需求完全分配给整个软件。详细设计应当足够详细,能够根据详细设计报告进行编码。
第四步:编码在软件编码阶段,开发者根据《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报告》中对数据结构、算法分析和模块实现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开始具体的编写程序工作,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目标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等方面的要求。
第五步:测试测试编写好的系统。交给用户使用,用户使用后一个一个的确认每个功能。
第六步:软件交付准备在软件测试证明软件达到要求后,软件开发者应向用户提交开发的目标安装程序、数据库的数据字典、《用户安装手册》、《用户使用指南》、需求报告、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双方合同约定的产物。《用户安装手册》应详细介绍安装软件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安装软件的定义和内容、在客户端、服务器端及中间件的具体安装步骤、安装后的系统配置。《用户使用指南》应包括软件各项功能的使用流程、操作步骤、相应业务介绍、特殊提示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在需要时还应举例说明。
第七步:验收用户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