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周国旗下演讲稿《感恩教师》
第三周国旗下演讲稿
《感恩教师》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向全体老师致以节日的问候: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大家都说您培养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就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燃烧!不停的燃烧!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您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您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是谁把雨露撒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一位伟大的园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
亲爱的老师,我们衷心祝愿您幸福快乐到永远!
谢谢大家!
第二篇:第三周国旗下演讲-感恩教师范文
第三周国旗下演讲---感恩老师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感恩老师。
在我们愉快地迈进新学年的时候,我们在今天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我们国家第28个教师节了,在此,我们衷心地预祝全体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老师,多么神圣的字眼。这个名字赋予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每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都离不开老师的培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和更新,无不饱含着老师的辛劳和奉献。解决疑难,老师是书;传递文明,老师是桥;科教兴国,老师是帆。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功,无不浸透了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无不来源于老师们的栽培与辛苦。是老师的手在引导,是老师的目光在鼓励,是老师的声音在指正,是老师的心在呼唤,是老师的人格在感召。
有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荣誉和赞美,我们只喜欢„老师‟这两个字……”这质朴的语言无疑是老师们共同的心声,是他们内心世界最真实的情感流露。我们感谢老师辛勤的教育,感恩于他们的谆谆教诲,然而,再多赞美的言语,华丽的词藻,也比不上我们用爱和行动来感恩老师。
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课堂上,一道坚定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了你在全身心投入,你在专心致志地听讲,这便是感恩;下课后,在走廊里遇到了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甜甜的“老师好”,这也是感恩;放学了,向老师招招手,说一声“老师再见”,这依然是感恩;当然,认真地完成每次作业,积极地举手发言,靠自己的努力换来理想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更是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最好回报,也是老师最大的欣慰,最快乐的满足。
不要把这些归结为无谓的小事,不要不屑于身边的这些点点滴滴,因为在这点滴小事的背后,包含的正是你对老师的尊重和肯定。
老师们,同学们,乘着九月的翅膀,我们走进了新的学年,我们的老师又开始了新的耕耘,今朝洒下爱心与汗水,明日迎来桃李满天。我们的学生也加入了新的学习旅程,让我们携起手来,老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让浓浓的师生情永驻我们的心间,让我们的校园弥漫真情的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第三周国旗下演讲稿
仙河中心校第三周国旗下的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
英国人来了,带着毒品鸦片,仗着他们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法国人来了,他们和英国人烧毁了文明世界的瑰宝——圆明园。
葡萄牙人来了,一个弹丸小国,从四亿多人口的中国生生地割去一个澳门!
最残暴最无耻的日本人来了,在中国横行霸道八年,他们哪里是人,分明是两条腿的野兽啊!
不能遗忘!“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现在沉睡的雄狮早已觉醒,我们昂首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青藏铁路延伸着你的智慧,神舟八号倾听着你甜美的鼾声,南海舰队护卫者你蓝色的版图,北京奥运展示着你自信的风采!上海世博会再现我中华英姿!汶川地震、非典肆虐、冰冻雪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勇敢地战胜了天灾人祸。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同学们,让我们用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四篇:第三周 国旗下演讲稿(范文模版)
第三周 国旗下演讲稿 九三班
主题 学风纪律安全教育的演讲稿篇
要树立“创优美环境,树优良学风,从自己做起”的意识,明确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行动起来,以创建优良学风为己任,从严要求,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学生。培养文明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规范行为举止,强化日常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宿舍、班级环境。也就要求我们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起同学们的榜样,带动更多的同学。
反之,不能在同学之间带来不良的影响,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浪费自己的时间,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在扼杀别人的生命。”没有纪律性的班级犹如散沙,难聚成塔。没有责任的人更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因此我们要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责任。
不积溪流,无以至江海;不积跬(Kui)步,无以至千里。学校的主宰者是我们,我们是良好学风的建设者。做小事,悟大理,注意细节,承担责任。
安全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我们是初中学生,但有些同学对安全问题、对自身与他人生命的理解、想法和他们的所作所为,又不得不让人为他们捏一把汗或者是扼腕痛惜。比如,个别同学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所谓矛盾,常常恶语伤人,、横穿马路等也不乏其人;少数同学不把父母的血汗钱当回事。等等。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事事处处注意安全,一举一动想到安全,不能让我们的行为有任何闪失,不能让我们的身体受到任何伤害,更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生命担心甚至痛心。具体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上学、放学路上无论骑车还是步行都要遵守交通安全法。
2、课间举止文明,上下楼梯、出入人群拥挤场合,不争先恐后,不推挤打闹。
3、不在教室和宿舍接触电器插座、私。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等带进教室和宿舍。
4、打扫卫生时一定要确保安全。
5、不做摔跤、跳楼梯、爬门、爬窗、爬墙等,严禁对他人搞恶作剧。
6、增强财物防盗意识,尽量不将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带到学校,如有生活费、贵重物品等一定要随身携带或交班主任代管,晚自习结束后各班要有专人负责关锁好门窗,晚上睡觉时要将宿舍门反锁。
7、用餐注意文明守序和饮食卫生,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不卫生食品。当然,安全方面还包括很多内容:如家庭用电用气用水安全、交友安全、防骗防抢防暴等。总之。希望同学们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呵护自己宝贵生命,远离危险与伤害。
二、纪律是安全带,纪律是保险绳,纪律是学习的基石与法宝。同学们,我们经常说,纪律是成功的保证,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纪律不成校园。在我们充满豪情壮志向学习目标奋进、在人生跑道上奔跑的时候,请不要忘却,认真学习校规校纪,严格遵规守纪,进一步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良好学风的天堂就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谢谢大家
第五篇:第三周国旗下演讲稿
第三周国旗下演讲稿
新 学
年
同学们,旧的一年即将过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了!愿大家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新年的欢乐绕在大家身边,使大家快乐。新年,是人生的一次跨越,对强者是机遇,对弱者是挑战。为了所有人的“2011”继续努力,全力以赴。我们要努力!
说到健康,我们以往更多的是关注人们外在的肢体健康,比如: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不打架骂人,不做危险的游戏等,其实,一种更为重要的健康——心理健康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呢?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