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感恩之心》有感
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以它能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感恩的来面对世界;一双毫不起眼的鸟儿,以它那动听的歌声,感恩在面对世界;一棵大树,在山里完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以它几千年自在的生长,感恩地来面对世界……我被林清玄的作品《感恩之心》里的这些话深深地感动了!它们拨动了我心灵深处的琴弦!
当天晚上,我就从妈妈的书架里找到了林清玄的散文集《品味人生》,想从里面找到有关资料,偶然翻到了《真孔雀》一文,无意中又被另一个故事吸引了。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她在演出“月光”、“雨丝”、“两棵树”、“雀之灵”、“火”这些节目时,技艺精湛。“月光”舞节奏明快,舞姿优美,真像月光辐射一般。她在跳“雨丝”的时候,情感喷涌,边跳边流泪。在跳“火”的时候,以头发作舞,由于动作刚劲有力,很多头发掉落在舞台上!这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读完以后,似乎明白了一些,她不正是以她那勤奋刻苦的精神,优美动人的舞姿,感恩地面对世界所有热爱舞蹈艺术的人。
海伦·凯勒是举世敬仰的作家和教育家,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这位盲、聋、哑集一身的女子却用勤奋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的名字已经成为坚忍不拔意志的象征,传奇般的一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的巨大精神力量。靠着不屈不挠的意志,海伦学会了唇读,可以通过“手”听到马克·吐温为她朗诵的短篇小说,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的学业。她还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优美的散文,我十分敬佩她!她以她那种努力不懈的精神,感恩地来面对世界。读着《感恩之心》一书,想着现实中这些感人的人与事,我想我将怎样来迎接我的人生呢?
如果我是花,就要做一枝凌霜傲雪的腊梅!
如果我是树,就要做悬崖边上的青松!
如果我是鸟,就要做一只搏击长空的雄鹰!
我将以感恩之心来面对世界。
让我的生命绽放绚丽的花儿!
第二篇:读《瑜伽之心》有感
心澄体静 恬然自得
——读《瑜伽之心》有感
序
将自身交付予瑜伽,因为当实相已被了知,哪里还有对立冲突呢?
当心识已澄澈清明,哪里还有痼疾呢?
当呼吸已掌握在手,哪里还有死灭呢?
——克瑞斯那玛查亚《瑜伽祈请精要·第六颂》[1]
打开书本还没开始阅读,克瑞斯那玛查亚那目光炯炯又定力非凡的眼神就震住了我!仅仅是这眼神就足以让人信服,无须言语……
第一卷 瑜伽修习
“瑜伽是由伟大的印度圣者帕坦伽利于《瑜伽经》中,将其系统化,成为特定的‘见’”.[2]我把它称为“瑜伽之见”,藉由此“见”,我们可以重新认识自我,重新打量那些熟视无睹的人或习以为常的事,突然发现漠然置之的一切是那么新鲜……
初次阅读中,几乎每一页都有让我警醒的箴言!
“瑜伽”一词有很多种解释,但哪种解释都没有“将千丝万缕的心念绑在一起”来得简明扼要。
在我们着手实际做瑜伽之前,要专注于瑜伽修习。一旦千丝万缕的心念聚集成一束而形成意向,我们就准备好开始身体的动作。[3]
心到——意到——身到。瑜伽是身心意的结合,如果你的体式练习仅仅有动作而心猿意马,哪怕“造型”拗得再漂亮,也不是瑜伽。这一解释,充分表达了瑜伽与其他身体运动的本质区别。
瑜伽试图创造一种我们在每一个行动、每一刻,总是在场、在当下的状态——真的在场、在当下。
专注的优点是我们可以将每项任务执行得更好,同时对行动保持觉知。专注力越强大,犯错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微小。一旦专注在我们的行动上,我们就不再是习性的囚徒,不需要因为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就非得做什么不可。这样一来,我们便能以未曾经历过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行动,避免漫不经心地重复。[4]
是的,当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或生活时,谁不感叹或单调或乏味,甚至厌倦?当工作、生活对你而言只是“复制粘贴”时,心已麻木,麻木久了,离行尸走肉也就不远了。
瑜伽是一种方法,能让我们在生命中做到所期望的改变……带领每个人达至不同的方向……人人都应审慎观察自己所采取的方向,才能够知道将走向何方,以及如何走到那里。而如此谨慎细微的观察,将使我们发现崭新之物。[5]
冷静才能谨慎,因此也就避免了一时冲动而后悔莫及,细微的观察自我则是一种时刻都“在当下”的反省,于是我们可以时刻调整自己的“舵盘”,把握自己的状态,以便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行,减少不必要的弯路或因疏忽而发生意外甚至倾覆。
瑜伽课程常常给人这样的印象:学习瑜伽有先决条件。我们可能被要求不准做烟民,或是得当个素食者……如果是出自内心的自愿自发,这样的举动就值得赞赏,因为很可能是修持瑜伽的结果;然而若是由外在强加于自己的,那就毫无令人钦佩之处……我们从自己的所在之处、自己是怎样的人开始,无论会发生什么,就是会这样发生了。[6]
瑜伽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真实的自己,比如在体式习练中发现身体是那么僵硬(在没有习练前也许你浑然不觉),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接受自己的现状,从适合自身条件的最基础体式开始而不是迫不及待地追求高难度。放下急躁与虚荣,找到真实的自己是学习瑜伽的第一步。
没有人天生完美,正因为我们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才有改变自己的欲望和动力,在开始瑜伽修习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真实的自己,从自己所在之处开始。而接受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向内看的过程,不断地向内观看自己会让人静下心来,渐渐地在反省中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你清楚明白自己的需要时,那些不需要的就会被清除,真正的改变随之而来……
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因为它发自内心——真实不虚!
当我们开始学习瑜伽,不管是体位法、呼吸控制法、冥想,或是研读《瑜伽经》……我们进展越多,越能觉知我们存在的整体性,了解我们是由身体、呼吸、心灵和其他等所构成。很多人由练习体位法入手学习瑜伽……一直练到对他们来说,瑜伽的唯一意义只在于身体操练。这样的状况就好比仅做单臂训练,而任由另一只手臂羸弱不振一样……如果想成为完整的人,就得统合自身所有的面向,一步接着一步地修习……包括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我们的习性、我们的健康、我们的呼吸和我们的冥想之道。[7]
我们可以由任何一道门(方便法门)进入瑜伽的世界,它就像一个圆,圆周上的任一点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起点,但圆心只有一个,修习越深入我们离圆心也就越近,与周围其他面向的距离也越短,最终各个面向朝着圆心聚拢在一起。
也许,你擅长体位法却不懂唱颂;也许,你擅长呼吸控制法却对经典毫无兴趣;也许,你喜欢冥想一坐就几小时,但却远离人群不与他人交往……我想()说从哪儿开始都可以,但要深入学习瑜伽则需要一位能胜任的老师,一位明师(实证修行的过来人),他真正了解你(胜过你自己),知道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并能正确教授,以便你能不断地进阶……
能将瑜伽八支(制戒、内制、体位法、呼吸控制法、制感、摄心、禪那、三摩地)统合得越完整,自身的缺陷也就越少……
比如我从来就认为自己五音不全不适合唱歌,但自从学习唱诵后跟着音乐专集慢慢学,慢慢尝试着哼唱,渐渐地把自己的声音融入歌者的声音,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再跑调了,在专注于冥想的唱诵中克服了自身的障碍,这多让人欣喜!
通过不断的修习,瑜伽最终能让我们圆融于大千世界,圆满于自身的一切。
为何我们总是在生活中陷入泥淖?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表面或假象,为“无明”所困。
无明,字面上的意义是“不正确的理解”,描述一种错误的感知或误解。无明混淆了粗略和微妙事物之别。
我们有两个层次的感知:一层在深处,免于无明这层薄翳;另一层则是位于表面,被无明所障蔽。就如我们的眼睛,若要将颜色看得正确,就得是清澈透明的,不应染上任何色彩。因此,我们的感知应该要像一面无杂质的水晶明镜。[8]
我们常常用“清澈透明”来形容孩子的眼睛,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杂质,纯净无染就像水晶一般,而我们则被我念、执着、憎恶、忧虑等所蒙蔽。比如我在课堂上做前屈时,看见别人能够头碰膝而我总是差那么一点时往往心有不甘……然而,体位法的练习并非体育竞赛,前屈时能够更深入并不意味着在瑜伽修习上更上一层!当我们心识清明时,就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内心深处才会有真正的平静。
第二卷 理解瑜伽
《瑜伽经》认为净化瑜伽是由三个要素所构成的:修炼、洞察自身和交付予神。修炼……是让自己身心健康的行动,是一种内在净化的过程,用来移除自己
已不再需要的东西。
要持续修炼,直到无明的种子被烧尽、再也不能复生为止。[9]
不进则退,用来形容瑜伽的习练是再好不过了。尤其体位法的练习,哪怕你已练习了十年,如果你懈怠一个月,可能连基本体式都做不稳当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无明的种子还在澄澈之心就无法显现。
洞察自身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借此来发现自己是谁,身在何处,自己是什么。事实上,体位法练习也正是以这些问题为起点。我们以观察呼吸与身体来踏出第一步,并在之后不断重复这个步骤,期盼能随着时间增加对自身及当下境处的认识。[10]
吸气,手臂从两边起,抬脚跟;止息,保持;呼气,手臂和脚跟同时放下。呼吸到哪,动作到哪……
用呼吸包裹体式,让体式适应身体,专注中放下我执,一切在自然而然中发生,我们要做的只是静观。瑜伽,让我们活在当下!
在正常状况下,行动的顺序应该是先决定目标,将之铭记在心,然后采取行动以达成目标。然而实际发生的情况往往是我们时常改变、甚至忘却自己原本的想法……我们应该保持弹性,以因应旧愿望和旧想法的改变……要是多去专注过程而非目标本身,即使原先设定的目标无法完全达成,也不至于太过失望。专注于行动时的心神状态,少去在意行动所可能带来的结果,便是净化瑜伽中交付予神的真谛。[11]
全然地将自己交付予神,意味着谦卑,意味着不再执着,意味着你接受所发生的一切——没有抵触的。如此这般,我们才会获得内心真正的平静与安宁。
将心安住当下时,心澄体静,恬然自得……
正如《瑜伽经》所言:
瑜伽是指引心识全身贯注地朝向某以一对象或所缘,以及维持在这个方向而不散乱的能力。[12]
注释:
[1]《瑜伽之心》(印)德斯卡查尔(Desikachar,T.K.V.)著;陈丽舟,朱怡康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8版,266页。
[2] 同上,5页。
[3] 同上,6页。
[4] 同上,6页。
[5] 同上,7页。
[6] 同上,7页。
[7] 同上,8页。
[8]同上,13页。
[9]同上,102页。
[10] 同上,101页。
[11] 同上,101页。
[12] 同上,186页。
后记:
关于瑜伽,其实我所知甚少,《瑜伽之心》是我读的第一本介绍瑜伽的书。庆幸自己能读到那么好的书,感激老师把它介绍给我。万里长征第一步,静兰是我学习开始的地方,我很荣幸能从这里起步。
感谢老师们的教诲!
感谢同学们的鼓励!
感恩瑜伽让我们相识!
Namaste!
小智 2016年7月31日 于杭州
第三篇:读《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有感
读《常怀感恩之心 常做感恩之事》有感
事业一部
周龙
虽然我是步长制药体系外员工,但是我觉得我就是步长大家庭的一份子,步长精神将一直主导着我做人做事。
步长精神正如赵步长教授的发言题目《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步长集团对员工关怀无微不至,当前养老地产行业方兴未艾,我们还将面临一个艰苦持久的成长过程,但集团并未因公司尚未盈利而减少员工的福利待遇,反而更加在各方面对员工关怀备至,可见步长集团是负责任的企业,是温暖的企业。
俗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知感恩,更何况于人呢?每个步长人都应该切实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才是对企业最好的回报。
其实感恩的道理非常简单,只要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今天的美好是谁给的?企业。剩下的就是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回报,也就是如何珍惜工作。
1、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因为有了感恩的心,才能激发工作的热情。大家要知道,我们的工作来之不易,我们的岗位是多年努力的成果,要珍惜它。更何况,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为我们员工解除了生活的后顾之忧,我们更应该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每人的工作都做好了,企业自然也就会不断发展壮大了,企业壮大了,我们的收获会更多。企业与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是互动的,相互促进。
2、忠诚企业,不辜负企业给予的信任:企业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岗位越高,职责越多,权力越大。但同时责任和义务也随之越多。员工忠于企业就应当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通俗地讲,就是时刻牢记企业发展我进步,企业兴旺我幸福;反之,企业退步我受阻,企业倒闭我失业。
无论何时都要对企业充满自信,用智慧和汗水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添砖加瓦,要用正能量回报企业,而不是踌躇、观望、抱怨,更不是兴风作浪。当一个人真正把自己的前途、命运融入于一个大家庭、一个位、一个集体之中,他就会始终充满信念,充满希望,充满热爱。知危要思进,知恩要图报。在被幸福感包围的同时,更要看到我们的企业在成长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还需要顶着风浪前行,“把工作做到极致,把项目打造成最优”,这已经不是要求,而是我们为企业铸就辉煌的信念。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每个人的贡献也有限,但步长是个大集体,只要集体里的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每个人前进一小步,步长就能前进一大步。百年步长,指日可待!
第四篇:读《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有感
读《常怀感恩之心 常做感恩之事》有感
郝娟
俗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知感恩,更何况于人呢?每个步长人都应该切实行动起来,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才是对企业最好的回报。
其实感恩的道理非常简单,只要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今天的美好是谁给的?企业。剩下的就是如何去感恩、如何去回报,也就是如何珍惜工作。
1、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因为有了感恩的心,才能激发工作的热情。大家要知道,我们的工作来之不易,我们的岗位是多年努力的成果,要珍惜它。更何况,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为我们员工解除了生活的后顾之忧,我们更应该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每人的工作都做好了,企业自然也就会不断发展壮大了,企业壮大了,我们的收获会更多。企业与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是互动的,相互促进。
2、忠诚企业,不辜负企业给予的信任:企业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岗位越高,职责越多,权力越大。但同时责任和义务也随之越多。员工忠于企业就应当把自己的前途、无论何时都要对企业充满自信,用智慧和汗水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添砖加瓦,要用正能量回报企业,而不是踌躇、观望、抱怨,更不是兴风作浪。当一个人真正把自己的前途、命运融入于一个大家庭、一个位、一个集体之中,他就会始终充满信念,充满希望,充满热爱。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每个人的贡献也有限,但步长是个大集体,只要集体里的所有人都在努力工作,每个人前进一小步,步长就能前进一大步。百年步长,指日可待!
第五篇:常怀感恩之心——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常怀感恩之心——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一种高尚的境界,更是做人的立身之本。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更是至深感悟。
书中主要写了凯勒在成为失明聋哑人后对生活失去信心,情绪暴躁,思想消极,感觉生活没有了希望。直到后来遇到安妮.莎莉文老师,在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凯勒学会了阅读,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哈佛大学学业,还掌握了五种文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凯勒虽然是一个弱女子,但她身残志坚,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不饶的意志,书写了辉煌的人生,震撼了世界!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中,她幻想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会做什么,参观博物馆,看看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去看歌剧……她是用心来感受光明,用心享受生命,用心感受世界。她是那么的幸福、充实和快乐,因为她懂得珍惜,更是因为她有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和无奈都需要我们去勇敢面对,豁达处理。一时失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要始终铭记是生活给了你机会,是对手给了你磨练,是朋友给了你帮助。写到这想起一则故事,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里被盗,被偷了很多东西,一位友人忙写信安慰他,告诉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友人回信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取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取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无论如何,家中被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三条值得释怀的理由,这便是一种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感恩。面对不幸,能发现美好庆幸的东西,这便是宽阔的胸怀。
如同文中的海伦.凯勒感恩她的父母、老师、朋友一样,我们也要感恩身边的亲人、同事和朋友,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即使偶尔有些不愉快,也请忘掉吧!忘掉烦恼,愉快生活,便会对生活的挫折多一份自信和感激。我们总是在一天又一天的忙碌,已经渐渐遗忘了生活的恩惠,抱怨的话语、埋怨的眼神、愤恨的心情总是存在,其实每天让心安静一会,像海伦.凯勒一样,想想今天阳光的温暖,我们还有亲人和朋友,又学到了一些知识,还可以自由的行走……其实,生活赋予了我们太多,只要我们愿意,每一天都可以是感恩节。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人际交往也是阿谀奉承,尔虞我诈,精于算计,纠结于为“已失去”的东西痛苦不堪,为“得不到”的东西百般烦恼,却偏偏对实实在在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不懂得好好把握,蓦然回首,这样做是否值得?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什么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我想说:活着真好,健康真好,能有工作真好,能够看书学习真好,感恩真好,不要到失去时才突然醒悟,才去叹息,才会觉得失去的东西太珍贵。
“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我们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美德,一种态度,在我们的心中播种、发芽、开花。
通讯员 三原县供电分公司 高晓蕊 029-322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