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蒋庄乡2014年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及上半年总结
蒋庄乡卫生院2014年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
为落实《原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乡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根据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办法(试行)》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一)基本建成覆盖全乡、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至2014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5%。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李关喜
副组长:郭佰臣
成员:刘伟霞
孟爱红
张彦敏
杜松珍
许忠玉
(二)、领导小组分工
李关喜:全面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郭佰臣:负责全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领导、检查、协调。杜松珍、孟爱红等:具体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全乡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村医相关知识与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
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原阳县人民医院)和县疾控中心。
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卫生院每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县级精神病专业机构。
4、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县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5.对已经建档的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慢病医生定期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进行随访,要求如下:
1.)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 危险性评估。
①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②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③危险性评估分为6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2.)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①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评估为3~5级或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协助送院治疗。对于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周内随访。
②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评估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在精神专科医
师指导下治疗,经初步处理后观察2周,若情况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③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评估为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格式工作计划写作周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
④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健康体检:如果患者做过检查的,将检查结果写在居民健康档案体检表上,如果没有做过检查的,建议家属带领去医院做体检。慢病医生随访完之后,记录在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上,然后输机,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要保持一致。
重性精神病患者检出率按照原阳县考核标准,今年要加强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患病率的检出。加强与社区居委会残疾人干事的联系,一个季度下一次社区一共21个村室)检查是否有增加的病人。加强与区疾控中心的联系,密切关注流转的病人。对于新的重性精神病人,慢病医生要对其进行建档和输机,完善资料。
蒋庄乡卫生院
2014年1月1日
2013蒋庄卫生院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总结
2013年我院继续加强辖区精神病病人督导管理工作,现将2013上半年精神病防治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神病病人督导管理
2013上半年全乡管理重性精神病病人106人,规范管理率100%,督导管理是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我们除了通过电话对病人进行服药指导和督促外,还定期组织人员到病人家中和监护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指导病人进行治疗和服药。对病人服药情况的督导管理,我院将病人的督导工作进行了下放,由村卫生室人员负责其所属区域内的精神病病人督导及定期进行随访,由于他们和病人居住场所比较近,服务的对象又主要就是本村居民,因此相对比较熟悉病人的情况,比较容易和病人沟通交流,督导起来也比较便利,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二、对村精神病防治工作检查和指导
我们加大了对全乡卫生室卫生防病工作的监督检查,重点是加强了对精神病病人的发现和督导情况检查力度。根据制定的考核办法和标准,每月开展一次对全乡卫生室的日常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评分考核,每次检查和考核都仔细查看精神病登记本,并进行认真核对。检查大大提高了全乡卫生室精神病防治工作意
识对入项病人服药情况管理方面,首先组织对全镇卫生室医生进行督导培训,对辖区的每一例新入项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都带领全乡卫生室医生到病人家中给他们进行现场指导。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精神病防治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这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病病人的发现率,也严重制约了整体的精神病防治工作。
(二)精神病培训指导力度尚嫌不足,培训指导的内容、频次和力度上还须加大。
(三)精神病防治宣传力度还需加强。虽然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精神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但是无论在宣传手段、对象和宣传的区域上还是太过于单一和局限。
蒋庄乡卫生院
2013年12月5日
第二篇: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
一、任务目标在本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精神病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康复、治疗,实施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并接受上级机关检查验收。
二、主要措施
1、建立精神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任组长全面开展工作。
2、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康复治疗试点工作。
3、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以社区管理为依托的服务网络。
4、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帮助、尊重精神病人,(三、工作流程根据经验,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大体上为:
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制定规划——培训人员——摸底调查——建档立卡——落实措施——总结评估。
四、具体做法
1、成立以中心医生为成员的精防康复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配合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送往医院诊断及治疗,康复训练。
2、建立社会化工作服务体系,切实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发挥基层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3、做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社区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重症轻症,阵发性,先天性,后天性病人,因疾病或家庭遗传性引起精神病和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史调查,并按规定时间填写各种调查报表。
4、筛查重症患者,对精神病患者,有诊断治疗指南的送往康复医院治疗,普及精神病卫生知识,创造接纳精神病人的良好社会环境,为精神病人就业提供条件,帮助解决他们有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从而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用基层精防康复工作人员统一培训教材,对社区卫生站医生和志愿工作者及家属进行培训。
精神病防治工作总结
(一)督促各单位认真对照督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考核组现场指导和一对一书面反馈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确保在尽快完成整改工作。
(二)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工作的领导,落实专门人员,强化工作职责,及时统计上报发现的疑似重精患者以便组织排查,按要求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确保项目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三)加强业务指导,完善考核制度。在县级精防机构业务培训、指导的基础上,各单位要做好对辖区医生及村卫生站医生的业务指导工作,保证档案的真实性。
(四)加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按照项目要求,定期开展对本辖区现有患者的随访、康复、指导工作,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健康意识。各项目单位要结合实际,采取经常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精神病卫生法》、精神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争取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我们将继续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工作原则,全面推进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精神病防治工作制度与流程
为进一步完成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制定精防工作制度:
一、建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
二、建立各种工作制度,每年要有工作计划及总结;
三、根据上级精防康复领导机构下达的工作任务,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四、从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人员及精神病人家属进行培训,并给予技术指导;
五、要建立一所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治疗站。为精神病康复者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创造条件;
六、规范使用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
七、开设家庭病床,有完整的病历和治疗方案;
八、督导村(居)民委员会建立监护小组;
九、对本乡贫困精神病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
十、落实解锁方案,对发现的关锁病人解除关锁;
十一、对精神病人提供治疗、康复、等服务;
十二、定期检查精防康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三、上级统计报表。
第三篇: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为确保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防控措施,为重症精神病患者提供健康干预,有效降低危险行为,提高精神病患者与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根据国家《2011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我院成立了重症精神病人管理小组,组长由院长周兴奎兼任,公卫科科长李晓红任副组长,成员有吕建华、张康、范瑞琳及各村医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性精神疾病工作领导、检查、协调。
二、工作目标: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以镇为单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到3.5‰以上,管理治疗网络覆盖率达70%,登记患者网络录入率达到100%,规范管理率达到95%以上,全年对纳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按着进行1次健康体检,随访不少于4次,在管患者病情稳定率达到60%以上。
三、主要工作内容
1、管理人员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精神病管理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
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村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2、为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康复指导。及时为每一名新发现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3、精神病人的发现: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培训村医与中心医生通过合作医疗报销,不定期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对发现新患者下列患者(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重性精神发育迟滞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明确的建立管理档案,纳入规范化管理。不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
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
4、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并进行分类干预,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5、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6、健康体检:根据精神病人病情,每年安排适当的时间为所有在册管理的精神病人提供一次免费的体检,体检内容主要是身高、体重和血压等一般项目。
第四篇: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
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
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根据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办法》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
(一)功能完善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一)范围:全社区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宣传。并做好入户访视工作,了解病人身体情况。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和。
2、收集确诊病例资料。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
3、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身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4、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5、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6、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第五篇: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2011
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
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根据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
(一)功能完善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内容
(一)范围:全社区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宣传。并做好
入户访视工作,了解病人身体情况。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
2、收集确诊病例资料。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
3、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
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身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
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4、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5、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
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6、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
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