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勇实小以深化感恩活动体验为抓手推进课题研究1
坚勇实小以深化感恩活动体验为抓手推进课题研究
——坚勇实小加快推进感恩课题研究进程纪实
坚勇实小以深化师生感恩活动体验为抓手,加快推进感恩课题研究进程。2月下旬,先后举行了感恩励志专题报告会和感恩课题推进情况汇报暨研讨会。
坚勇实小感恩励志专题报告会,邀请了“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感恩励志教育演讲团的胡艳老师为全体坚勇师生及学生家长共计2000余人作感恩教育专题演讲。在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乐曲声中,胡艳老师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引用汶川大地震中,在父母的身体支撑的空隙中得以幸存的小女孩发自心底的“救救我的妈妈、救救我的爸爸”的撕心裂肺的呼喊;也列举我们不少青少年学生对父母怨这怨那的无尽责难,以及天下众多父母为自己子女无怨无悔的付出等生动事例,道出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的亲情巨大反差和“失去方知情无价”的无尽遗憾。同时,胡艳老师还以无数的老师们为了自己学生的健康成长,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园丁情结„„深情地讲述,震撼的事例,犹如千钧重重地触动着广大坚勇学子的心扉!在胡艳老师的感召下,坚勇学子们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紧紧地抱住在场的自己的母亲(或父亲、爷爷、奶奶),仰天呼喊“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我爱您!!”„„他们簇拥在自己班主任老师跟前,紧紧地握住自己老师纤细但温暖的双手,动情地喊出“老师,我爱您!”。“请您(们)放心,我一定不辜负您(们)期望,今后一定要发奋学习,不惹您们生气,不让您们焦心!要让您们放心!”整个感恩励志专题报告会会场,儿女们、孙儿女们、学生们在父母、或爷爷奶奶以及师长面前发自心底的反思、悔悟与宣誓,场景激动人心,催人泪下,使人奋进!感恩励志专题报告会收到了深刻而显著的效果
感恩课题推进情况汇报暨研讨会上,坚勇实小“
5、12震后灾区小学生感恩教育途径和策略研究”课题主研人员、副校长蒋毅作了题为“课题引领,助推师生文明新提升;研修实践,构建感恩教育新路子”的课题研究推进情况报告。他采用详实的文字—图片资料,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生动地展现了坚勇实小“
5、12震后灾区小学生感恩教育途径和策略研究”课题的推进过程,同时,他精辟地阐述了感恩教育途径和策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副校长蒋毅的精彩报告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坚勇实小依托感恩课题研修实践活动,逐步构建学校感恩教育的新路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坚勇实小唐晓建撰稿校长陶安才签发)
2012年3月5日
第二篇: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职教发展内涵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职教发展内涵
青岛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科研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要使职业教育走上内涵发展之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科研先导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市职教研室承担了双证互换、工学结合中的教学管理研究等部级科研课题,承担了创业教育、学分制等省级课题,借助省部级课题带动,大力倡导校本科研,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以深化课题研究推动学校内涵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提高对职教课题研究的认识,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学改革
近几年来,我市许多学校致力于改变教师对教育科研“事不关己”、“高不可攀”的片面认识,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很深奥,高不可攀,是专家学者的事,是教育科研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也有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份外的事情,作为一名老师,只要教好书,上好课,完成好学校交办的常规教学任务就行了。对此,许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采取有力措施,使学校科研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许多学校强化了教育科研工作的相关条例,如在建立常规的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制订了有关教育科研的管理制度,对科研进行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学习管理、成果管理和经费管理,把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晋级、评优等挂钩,切实提高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其次,积极申报应用性课题,指导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论证、研究等工作。第三,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培训,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会议,聘请专家来校讲学,指导科研工作;鼓励老师们写读书笔记、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充分发挥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科研带头作用,把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科研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提升教育科研对教学的引领与指导作用,使科研为学校的教改和教学服务;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做好鉴定,及时向上级申报,调动教师研究和实践的主动性。
第四,树立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理念。“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一切课题的确立均来源于实践——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我市此次被确定的19个重点课题,都是紧密结合职教实际并致力于开展应用性研究的思路而提出的。例如,即墨一职专等学校,针对近几年高校 1
扩招致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差、学习素质学习能力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成绩差的现象,2004年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生学习素质的构成与培养研究》子课题研究。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这次申报了四个课题,全部被确定为重点课题,这些课题的提出都是针对工科类学生特点,并致力于加快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这些课题选题针对性强、实用性强,能够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有助于解决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目前,我市职业学校普遍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科研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活动已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作研究型教师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主动追求。
二、发挥教科室指导作用,以科研骨干的引领课题研究
1.充分发挥教科室指导与监管的作用
为确保教育科研有计划、有目标地实现,学校普遍成立了教科室。在校长领导下,分阶段、有计划地制订各阶段、各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通过编纂校刊、引导阅读相关报刊、杂志和专著、外聘专家解读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通过按期组织的课题申报,学习课题申报指南,提高对课题申报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学校实际,结合课题指南,利用各种渠道对老师们进行课题的选题、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教育科研的步骤、教育科研的方法的指导,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反复协商、思考、论证,对课题进行不断修订完善。
2.充分发挥科研骨干的引领作用
建立一支学科(专业)结合、素质优良、能教会研、专兼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是搞好教育科研工作的关键。各校都有意识地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并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科研素养,使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使课题研究成为学校整体性的中心工作,带动学校整体教育科研水平的逐步提高。
三、加强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工作实效
1.做好开题准备工作
确立课题后,学校课题组积极制定好与主课题相对应的子课题的具体操作方案或计划,合理配置课题组成员,对每个课题组成员合理分工,为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确保顺利开题。
2.加强研究工作反思
不断加强研究工作的反思,反思研究工作的现状和效果,及时调整研究工作的内容、方法,使研究工作更趋科学化,做到步步研究,段段小结,层层推进。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正确处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的关系,促进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双丰收。
3.加强过程管理
从课题立项一直到课题结题,各校都能做到加强监督和管理,避免课题立项之后,就万事大吉,只等结题,有效克服“重两头(开题、结题),轻过程”的做法,引导教师牢牢树立“过程”意识,使课题研究规范化。一是进一步丰富研究活动,通过经验交流、观摩教学、个案解读、互动对话等多种形式来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并及时捕捉瞬间智慧的火花,寻找撰写论文的切入点。二是不断总结推广教学经验,通过组织案例征集、论文评选等活动,及时总结教师鲜活的教学经验。三是加大对教科研工作的考核力度。四是从实施到反思再到总结,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落实到位,力求使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研究的目标。
四、积极开发校级研究课题,加强校本教研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部分学校发挥“双龙头”作用,积极开发并组织实施校级课题。一是发挥校课题组的龙头带头作用,课题组人员包教研组,从理论上指导本组人员,从实践上帮助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发挥校级课题的辐射作用,即各组、处、室根据学校承担的高一级课题,开发新课题,参与研究,如即墨市第一职业高中根据“幼儿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这一市级课题,开发了15个子课题分到各组,形成了人人参与研究的良好氛围,取得了明显成效。
及时将相关理论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力指导,借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目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崭新的具有活力的新模式是校级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加强集体备课和研讨,经常组织校级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精品课(青岛电子学校)、微格教学片断课(青岛经济学校)等活动,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持续改进。通过边实践、边反思和边改进,课堂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初步形成了德育案例式教学(青岛城管学校)、分层次教学(青岛经济学校)、数学递进题组式教学(青岛华夏职教中心)、心理课活动体验式教学(青岛电子学校)教学做合一(平度职教中心)、工科专业项目式
教学(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胶南职业中专)等各具特色教学模式。二是改革评估办法,对课题实验的评估由科研成效和教学成果两个方面构成,制定了相应的量化标准,每学年给予考核,从物质上表彰奖励部分优秀者,以此鼓励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五、优选研究方法,力求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既要力求达到一定的研究深度,又要争取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一直是我市职业学校课题研究致力以求的。课题研究单位都将选择科学实用的研究方法,作为实施课题研究的重点来突破。目前,我市职业学校采用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的组合顺序进行研究。
实验研究法,要求每一位具体研究的教师有目的的选取样本进行对比试验,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目标进行总计分析;行动研究法,要求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模式,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经验总结法,要求透过现象,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
结合研究方法的优选,我市职校还大力运用现代化的研究工具辅助研究,以提高研究的效果。如,青岛艺术学校、青岛电子学校运用心理健康测评软件进行了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了一些心理素质关键指标等重要参考数据,并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对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的建议
1.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
很多学校申报课题后,只是到了结题阶段才开始整理材料,写论文和课题报告,却忽视了中间过程的调查和研究。因此所研究的课题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课题组的监管和指导,定时召开协调会,中期评估会,加强课题研究培训,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建立课题研究专家团进行督促指导,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建立课题研究基金。课题的研究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课题研究势必成为纸上谈兵、无水之源。目前的状况是,上级主管部门只管布置任务、检查结果,缺少提供科研经费保障手段来推进课题研究。很多学校本身的办学经费就很紧张,根本不可能有闲余资金投入到科研。建议主管部门建立课题研究基金,形成多主体经费投入机制,精选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并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对取得有效研究成果的单位要加强奖励力度。
第三篇:“以快乐实践为抓手促进德育生活化”课题研究
“以快乐实践为抓手促进德育生活化”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人的道德是通过展现人的生活和在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德性培育的内容源于生活,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德性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生活世界中众多鲜活的可感知的事件是陶冶个体德性情感的主要来源。中央8号文件中指出,“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德育同样也要而且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没有能与生活分离开的纯道德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德育过程就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活。”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也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可见,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引导人学会生活。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习惯于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和强迫方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真实感受。对少年儿童的期望砝码往往压在学业上,甚至出现了以学业好代替一切的现象,使得不少孩子在学业上是个佼佼者,在生活上却是一个失败者:拼命学习,缺乏实践,根本不懂得怎样生活。因此,“快乐地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德育”是当前少年儿童在高负荷、高压力近况下最迫切的心愿。
2、课题提出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纲要的颁布,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越来越重视课程体系的建设,德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德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把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品德学科教学、其他学科的德育渗透、社区德育实践活动等进行优化整合,对学校、社区、家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具有本土、本校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使德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科学化。以快乐实践促成德育生活化是一种符合人本原理,遵循人的心理认知规律,能让学生感到可信、亲切、有用、愉快的德育模式。快乐德育强调从心开始,为德育工作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是一种具有时代性的道德教育活动模式,它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快乐活动的空间,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对道德规范加以了解,并加以内化,提升道德修养。它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1、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1)、对道德观念的研究
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巴恩斯发表的题为《儿童心目中的惩罚》的研究报告,用问卷法研究了关于惩罚观念发展的问题;美国的夏伦勃格发表了题为《儿童的公正观念》的文章,中小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研究报到了关于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后期,英国心理学家麦考莱和瓦金斯进行了一项关于环境与儿童道德价值观关系的研究;几年后,哈桑、梅以及马勒对儿童品德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儿童的诚实与欺骗的道德品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
(2)、对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研究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曾做过不少的研究,并出版过专著《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1930年法文版,1932年英文版)。他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全书贯穿着一个单一的发展线,就是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虽沿用皮亚杰的方法,但目的却不像皮亚杰那样旨在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道德判断,而是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希望了解儿童作出行为是非道德判断后如何说明其判断的理由。换言之,科尔伯格的研究目的不在于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认知行为表现,而在于探讨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内在认知心理历程。
(3)、对儿童行为习惯与德育的联系的研究
瑞士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中就阐述了行为习惯对儿童德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德育在教育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德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父母和教师责无旁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说:
“习惯在儿童的道德培养和教育上有重要作用。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一种有效的道德资本,坏习惯就像是一笔偿还不清的债务”。
2、国内研究综述
1988年以后,国家教育部分别颁布了《小学德育纲要》(1988年)、《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988年)、《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等德育纲领性文件,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贯彻执行《小学德育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的活动。2001年,国家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梁漱溟和杨贤江等对行为习惯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提到“习惯使人的性情、气质和社会的礼俗、制度联系起来,成为个体和社会群体相互联系的桥梁”。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提到行为习惯对德育的重要性。“一个人对青年一代进行全人生指导,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可能,对他们进行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教育,发展他们的知、情、意、行,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许多学者致力于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目前,对品德心理结构的探讨主要有下面的几种模式: 内容结构模式:具体有四种表述。第一种认为品德由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构成。第二种认为品德由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组成。第三种认为更进一步认为品德除上述内容之外,还应包括品德方面的基本能力。心理结构模式:具体有多种观点。知、行两因素说;知、情、意、行四因素说;知、情、信、意、行五因素说。
智能结构模式:这种结构观认为思想品德由认识能力决定。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尔伯格。
立体结构模式:第一种观点认为思想品德由教育内容子结构和心理品质子结构共同组成。例如赵翰章等编著的《德育论》就持这种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品德由心理能力、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三个子结构共同构成。其中心理形式结构由知、情、意、行构成:内容结构由思想与世界观、政治观点与政治态度以及伦理道德三方面的内容构成;心理能力由认识能力、践行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三者构成。笔者认为品德内容结构应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和心理五个方面的品质,心理结构应由心理形式和心理能力构成,心理形式包括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心理能力应包括认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总目标: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情趣,形成健康人格,在优化体验教育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
研究内容:
1、进行劳动教育,体验劳动快乐。每年3月或11月份,学校都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诸如植树、除草等大型劳动,其中,2013年3月举行的植树活动和2013年举行的采茶实践活动及2013年9月举行的除草活动,全员参与,有组织,有分工,有检查,切实加强了劳动教育。通过劳动教育活动,使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取得成果的甜蜜,使学生明白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道理,从而使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在劳动中获得了快乐和收获。
2、开展环保活动教育。2013年5月开展了绿色环保实践活动,要求全体学生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的组织下,从学校徒步到汾口界川,来回四十余里,学生边走边捡拾路边垃圾,塞满了好几只垃圾袋。通过环保行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还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同时也磨练了学生的坚强意志。
3、班级中开展“人人为教室添绿色”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利用废弃物品作为“花盆”,把“花盆”悬挂在教室向阳的墙面上,在“花盆”中播种,栽培出最美的植物,各个小组展开评比,选出优胜小组。
4、结合人际交往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交往体验中形成健康人格。
5、利用校内主题教育,在实践体验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6、建立快乐体验目标层次。
7、构建快乐体验活动体系。
8、形成一系列快乐体验评价方案。
四、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实验前期——准备阶段(2014、1——2014、3)
1、选择课题查阅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资料、掌握研究动态。
2、进行学生情况调查,分析学生“体验”现状。
3、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建立研究制度,提出课题管理要求和研究要求。
4、确定研究的目标,做到目的明确。
实验中期——实施阶段(2014、3——2014、12)
1、定期举行教科研工作会议,学习实施方案,讨论并修改实施方案,及时反映、探讨实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2、进一步拓宽、优化“快乐体验”活动的主阵地。
3、举办学生“快乐体验”活动阶段成果交流展示活动。
4、建立学生“快乐体验”活动成长记录袋,搜集各种实验原始材料。
5、举行“我的快乐我做主”学生活动汇报会。
6、教师撰写有关专题论文,做出阶段性总结。
五、课题的组织领导
负责人:郑亚华
执 笔: 孙雅倩
主要成员:汪健 吴文平张良军
六、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各种功能室比较齐全。学校与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校园、社会的实践基地。
2、学校师资力量一般,教师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凭5人。其中县级骨干教师1人,年轻教师3人。
3、学生生源在山区,留守较多,但比较淳朴善良。家长素质一般,但能有一定的指导学生进行快乐体验的能力。
4、课题经费有保证,学校有一定经费用于师资培训、购买资料、建立实践基地、奖励研究人员。
《农村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研究》
研究报告
[摘要]作为德育重要途径的德育实践活动,强调的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产生体验,促进学生自我领悟、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其模式则是在一定教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探索出的活动框架和程序。这些模式,对于指导教师的德育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育实践;具体模式;健康发展
《农村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25ZDXM022)是由海阳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2012年1月4日批准立项的海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大教学问题行动研究项目。课题立项后,在市教科所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既定的研究任务,收到了预期的研究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项目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时代背景:21世纪的中国学校德育必须适应社会和德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解放出来,回归生活。而生活的多姿多彩,社会需求的丰富多样,又决定了学校德育的个性化,然而站在学生的立场反思我们的传统德育活动,却有不少问题: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呆板有余而变化不足,形式陈腐缺乏创新。很多学生视学校教育为压力,对学校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实效性的低迷,一直困扰着每一个德育工作者。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缺乏体验。
学校实情:学校正在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了许多问题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拟将该活动在校内、校外同步进行深化,以活动促养成,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活动向纵深发展,提升理论,探索可推广的活动模式。
(二)研究的意义
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动、整体建构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过程。本课题期望通过学校、生活中教育环境、活动方式、教育评价的意义重构和具体改善,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
二、研究的设计
(一)概念界定
德育实践:指小学生所参与的实际道德生活。参照伦理学对道德现象的分类,小学生的道德实践,包括小学生实际参与的各种践履道德、学习道德、道德调查、宣传道德、评价道德和接受各种形式道德教育的活动等。其中尤其以践履道德的实践更为重要。许多道德活动,往往包含在小学生参与的人际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学校生活过程中,该课题所涉及到的德育实践就是通过校内的活动设计和校外的真实活动,指导学生参与真实的道德实践活动。
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研究目标
本项目研究的总目标是:调查、总结品德教育中适合农村小学开展体验活动的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制定并实施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真正结合为一体。
(1)理论目标:研究校内外德育活动的基本模式,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的策略。
(2)育人目标:通过小学品德课堂活动“生活化”研究和小学生校外德育实践活动模式研究,使小学低、中、高三个学段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工作目标:以本项目为统领,促进学校品德教学,营造人文型校园。
(三)研究内容
通过体验式活动的创设,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去体验,引导他们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生活
⑴品德课堂活动“生活化”情景创设模式研究,主要通过《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设计较真实的生活场景,探索基本的组织模式。
⑵校外体验活动模式研究,主要借助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探索基本的组织模式。
(四)研究假设
如果课题组能够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德育实践的具体模式,那么这些模式将指导教师在课内和课外教育活动中,科学有效的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而且整个教育活动将遵循农村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从而促进农村儿童全面和健康的成长。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学习杜威、陶行知等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优秀学校的经验做法,制订研究方案。
2、行动研究法:对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中课内外教学拓新的理论观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行动研究,并提炼出各类活动的原则、程序、结构、应用策略,揭示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
3、案例研究法: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班级和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及时回顾总结实践研究做法,整理总结形成经验、报告。
三、研究过程
该项目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12年1月—2012年2月)
成立课题组,学习“体验式”品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及一些实践经验,收集资料文献,申报课题立项。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2月)
⒈开展以农村小学对于品德教育内容在校内外的运用为主要内容的调查问卷,分析问卷,制定活动的方案。
⒉实验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施活动方案,并写好反思,优化体验环节,对方案进行修改,再实验。
⒊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定期举办研讨活动,并进行个案研究,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⒋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农村小学“体验式”品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实施步骤、基本模式。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月—3月)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并将论文收集整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2013年4月)结题阶段
在教学实践中对本研究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完善、提高,深化研究内容,全面总结整理研究成果,加强成果的宣传与推广,撰写项目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成果分析
(一)深化对德育实践的理论认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科技手段日益先进,各种综合知识总量明显增加,学生面临着多元价值取向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传授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学生,道德教育只有在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才能比教材更生动,比说教更深入,良好的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把教育放到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广建德育阵地,实施开放的道德教育。
少年儿童形象思维发达,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起始阶段,其发展尤其需要不断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需要主体的参与和积极的内心体验。只有体验,教育目标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基本素质。一位德国教育家说:“过去我们把课程当成整个世界,现在我们要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学生德行的形成必须经由生活才能形成,把德育仅局限在课堂局限在学校是狭隘的。要把课程和社会、生活、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让生活走向课程,让生活走进课堂,德育尤其是如此。
体验式德育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其理论依据来自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科学。从哲学的角度看,正确认识源于实践,认识过程是经过实验、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贯穿于少年儿童道德内化的知、情、意、信、行的全过程;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其伴随着少年儿童道德养成的全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其伴随着人生的社会化的整个过程,要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扮演好社会角色,必经体验。
无数事实也证明,真正诱发体验的道德教育,才能给体验者带来情感上的愉悦感,行动上的自觉性,有效提升其道德境界。
(二)重构德育课程体系
尽管小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德育的内容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注重了德育要素,但德育内容的偏狭、教育元素的开发和拓展、施教者自身能力的制约,都使这些课程的育人功能力不从心。德育荒漠依然存在,德育绿洲令人期盼。建构适合校情的德育课程体系是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当务之急。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如果将本门课程的性质作一种过程性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表述,就是:品德课程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道德产生于、内在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也决离不开道德和道德的学习。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的学习;道德学习的过程必定内在于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之中。
基于以上认识,课题组认为品德课内生活是儿童整理体验、再体验、交流、反思,自主建构价值观的特定活动场,品德课外生活是儿童形成真实体验,初步感悟生活的原生大基地,全部生活是检验道德信念与行为的试金石。因此,构建的德育体系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重体验的。课题组在构建德育课程体系时,力求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涵盖所有的德育内容,例如课内课程教材,课外课程教材。从课程目标、课程教材、课程规划、教学阵地、教育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符合课程要求.10
课内德育应坚持“生活融入课堂,体验改变行为”。品德课程倡导“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根据课程生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扩大教材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课外德育应坚持“行为回归生活,体验感悟成长”。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让行为在体验中得到矫正或巩固。
体验式德育课程以生活实践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即作为一门课程,学生一天、一周、一年中的活动主题就是课程规划——它是一个训练序列和周期;学生校内外的一切表现和活动就是教材——它来自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学生的活动现场就是课堂——实现了在活动现场进行即时性的教育和教学;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是施教者和受教者——构建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学生良好品德的表现就是课程目标——终生受益的成长根基。
(三)重建道德教育模式
传统的德育模式远离了现实生活,面对道德领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势在必行。小学阶段的德育模式应坚持开放性、体验性、生活性。
品德课堂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该环节通过表演小品、成语(词语)接龙赛、讲故事、智力比拼、欣赏乐曲、影视文件、图片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教育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2.活动体验,探索感悟
该环节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通过回顾、展示、交流、课前的调查、实验、探究等活动过程,讨论、服务、模仿、辨别、创造、表现等方式,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提高知、情、意、行的能力。3.明辨事理,育情导行
“明理”就是对学生讲明道理,进行正确观点的启蒙。该环节通过示范指导、明确标准、矫正提高等方式,以情驱动,动中育情。
课外德育活动模式:
课题组探索了 “四环节”模式。
1.访他人,定标准。学生围绕语言、行动、仪表、品质四大方面,对自己的父母、亲戚、邻居、老师、同学进行了调查与访问。层层汇总后,形成了“文明小使者”标准。
2.查问题,严律己。对照标准,各班级开展了自查互纠活动,每人找到自己的监督人,帮助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进行整改。
3.读好书,强素质。通过每周两节课外阅读课,学习名人的成长历程和德育养成。举行读书演讲活动,交流自己的成长历程。
4.勤反思,再提高。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结合主题班会、综合评价等进行“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即:每学期期末以班为单位召开“我真行”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平时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和行为习惯(标准是不定的),寻找自己的闪光点,自我激励,勇往直前;每学期期末末让学生按照评价细则,给自己记分(标准是一定的),让学生在评价中参与,在参与中反思,不断提高和发展自我。
这种模式坚持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德育全面渗透。
(四)成效分析 1.学生主体意识增强
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起于主体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积极的交互作用,正如儿童是他自己的理智世界的构造者一样,他的道德世界观也是由他自己逐步构造成的。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拓展建构主义的外延,实现主体道德素质的整体建构,激发起学生道德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其有宽泛的道德视野、深刻的道德体验、丰富的道德移情和持久的道德践行。因此,在一系列自主性德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的活动自己搞,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在组织中学会当家作主,学会独立自主地工作,锻炼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100%的学生认为班级工作应由学生自己或师生共同管理,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83.6%的学生敢于并能够独立组织活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低中年级70%以上、中高年级82%以上学生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并能正确找出原因加以改正,说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发展。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多
数学生自我发展良好。以上调查与分析可以表明,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课题实验研究是有成效的。
2.学生行为日趋规范
学生的日常行为分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课题组充分利用以往课题研究的成果,结合本校小课题的研究,将课题研究有机融合,出台了一系列习惯培养方案、细则及评价标准,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012年9月、2013年3月定为学习习惯培养月,2012年10月、2013年4月定为行为习惯培养月,通过自我约束、师生帮助、家长监督等方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日趋规范,于2012年10月在全市学习习惯培养现场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和视频展示,于2012年12月承办了全市特色学校创造活动现场,2013年5月表彰了百余名习惯标兵。
3.校园氛围健康活泼。
生动活泼的自主性德育活动不仅吸引了师生的注意力,逐步改变着他们对于学习和发展的理解,也使他们对学校产生了较强的凝聚力。2012年小学卡巴迪比赛,获全市第五名,艺术月汇演获第七名;2013年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小学组第九名;学校也先后获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巾帼英雄岗等荣誉称号。
4.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在研究过程中,激发了大部分教师学习教育法规,钻研教育理论,捕捉教育信息和研究教育现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掀起了教师“读书热”,使一大部分中青年教师开始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成为学校工作的骨干力量,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课题研究以来,2名教师在县级读书演讲比赛中获奖,2人获优秀读书人物称号,1人执讲烟台市优质课,5人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
五、研究的反思
德育实践是一个道德认识的过程、情感升华的过程。这种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室,不为空间、时间所限,它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需要亲身体验、亲自参加的实践活动,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在自身的主动参与中转化为内在品质。所以,德育实践模式,仅仅是一种结构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德育实践思想指导下,去不断创新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5).[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0.
第四篇:以“七进”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创建工作(模版)
以“七进”活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创建工作
2010年以来,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兴安盟在全盟范围内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军警营”(“七进”)创建活动。特别是2013年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活动以来,兴安盟按照国家民委提出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了“七进”活动。充分发挥各创建活动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和体现各族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使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成了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创建的良好局面。
一是创建活动与各单位业务工作相结合,突出“进机关”的针对性。各级党政机关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载体,机关工作人员是带头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工作,兴安盟创建办在加强培训、分类指导的基础上,分层次分重点采取个别交流和座谈交流的方式,针对不同机关单位的业务范围开展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增强“进机关”的针对性,机关创建工作呈现出一些可喜的亮点。比如,团盟委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触角延伸到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在工作中不断注重典型挖掘和培树,在各类中小学大力推广乌兰浩特市葛根庙中心小学用蒙语弘扬国学的做法,让“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有了更好的载体;盟委老干部局紧紧依托“十项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离退休老干部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优势和积极性;盟妇联以家庭为抓手开展了“晒家庭幸福” 摄影比赛、“寻找最美家庭” 评选、“美丽乡村从家开始”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扩大了民族团结进步“进机关”工作的带动力、辐射面和影响力。
二是创建活动与促进企业效益双赢相结合,突出“进企业”的实践性。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民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民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企业民族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印发了《关于组织引导企业进一步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通知》,引导全盟各企业结合实际,以维护少数民族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突破口,以“四项主题活动”(我为践行“8337”做贡献――尽责圆梦活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携手奔小康活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党群连心活动;民族团结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争创先进模范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指导各企业组织管理人员和职工认真学习《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清真食品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律素质和民族团结意识。华润雪花啤酒(兴安)有限公司注重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培育民族团结典型线索,及时引导干部职工团结互助,帮助各族员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民族团结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深入企业宣传和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了解、反映并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各企业将创建活动纳入议事日程,有效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落实到企业责任上,形成了团结务实、高效发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职工的民族团结意识,激发了企业职工的创造力。
三是创建活动与构建少数民族服务体系相结合,突出“进社区”的服务性。为做好社区创建工作,兴安盟民族事务局、兴安盟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的通知》。围绕建章立制、搭建社区少数民族服务平台、氛围营造、规范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和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各社区开展的富有特色的活动提升了服务各族居民的能力和水平,为城市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创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乌兰浩特市各街道社区的创建工作呈现出“一街一特色、一区一亮点”的创建格局,如:兴安办事处幸福社区的“邻里节,百家宴”活动让社区居民走出家门,从相识到相助,建立起长期亲密无间的感情;爱国街万佳社区实施了对少数民族群众“三必访”,即特困必访、大病必访、重大节日必访的走访慰问制度,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到了更多的温暖;铁西办事处将128名网格员分配到三级网格当中,“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让社区内少数民族鳏寡孤独居民的生活所需得到保障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各族群众血脉相通、同心共济的民族情感,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四是创建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突出“进乡村”的实效性。在村屯,将创建工作与三农三牧工作对接,围绕深入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和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着力在农牧民生产基础设施改善、生活环境改变和丰富农牧民精神生活上下功夫,具体包括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安全饮水、村嘎查街巷硬化、村村通电、农村校舍安全、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嘎查村文化室建设、农村便民连锁超市建设、农村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村村通广播电视等项目,进一步延伸了服务触角,增添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的亮点。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嘎查村,结合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使嘎查村面貌得到整体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得到壮大,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全盟在建和已建成6个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五是创建活动与和谐文明校园建设相结合,突出“进学校”的灵活性。坚持“一手抓教育发展,一手抓民族团结”的做法,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进校园的成果,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以活动和内容创新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营造各族师生团结友爱的氛围。在利用班会、少先队活动、墙报、板报等常规方式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小学生蒙古语诗歌朗诵比赛、原创歌曲征集评选等活动。将乌兰浩特市葛根庙中心小学用蒙古族“好来宝”的形式诵读国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的做法在全盟双语授课的学校推广,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六是创建活动与军民共建相结合,突出“进军营”的共融性。作为全国的双拥模范,兴安盟有着民拥军、军爱民的光荣传统。同时,人民解放军也是维护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钢铁长城,全盟通过在部队开展培训班、研讨班、观摩会等方式,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驻地官兵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工作。兴安军分区在边防连队开展了学蒙古语,增进民族团结活动;边防支队与科右前旗旗委、政府联合在乌兰毛都苏木开展了“警民共建,固边爱民”活动,民警通过“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深入到辖区牧包点与农牧民互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这种鲜活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广大官兵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也使各族农牧民提高了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的意识。
七是创建活动与打造“五好寺庙”相结合,突出“进宗教活动场所”的创新性。在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建设和谐寺庙的重要工作之一,有利于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促进寺庙与社会和谐相处。在“进宗教活动场所”创建中,乌兰浩特市葛根庙在佛教界发出争创“五好寺庙”的倡议,在全盟佛教界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目前,兴安盟争创“五好寺庙”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各宗教按照“宣传教育好、创建活动好、管理服务好、民族团结好、创建成效好”这五个标准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为创建团结稳定、活动规范、教风端正、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建活动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创建活动中,兴安盟将按照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创建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推进理念、方法、载体的创新,把“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系兴安盟创建办主任、副主任)
第五篇:以“党群联动”为抓手,推进创先争优活动(20101120)上报材料
以“党群联动”为抓手,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自开展以来,我院党支部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在职党员为主体,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新型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党群工作一体化格局,以党内创先争优带动了医院的创先争优工作和文明单位建设。
一是机制联动。
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党群联动工作协调小组,充分发挥医院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与群团组织的统筹协调,积极构建共同参加、共同关心、共同建设的医院党建新格局。完善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党群联动优质服务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建立专业服务团队,下社区、进学校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保健服务。深化激励机制,选树党员、妇女、青年等各类创先争优典型,确定特检科、防保科分别为“党员示范窗口”“党员示范岗”。
二是阵地联建。
坚持党建与医院文化建设,文明单位创建,职工书屋建设相结合,整合党建、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力量,做优党建服务阵地,增强党建工作的凝聚力。按照“共建共享、全面开放”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建与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满足党员群众的各项需求。为丰富职工文化业余生活提供有力、有为、有效的服务,提升了广大党员、党支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群团组织先后成功创建了先进职工之家、巾帼文明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三是活动联办。
由党组织牵头、群团组织开展的各项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活动,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体活动联办,丰富党员群众文化生活,结合医院文化建设年规划,组织开展了医患沟通小品比赛,综全病区的“相亲”、妇产科的“职责”分获一二等奖;在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的医患沟通征文比赛中,邱定金的“护患沟通,从心开始”,余凤萍的“医患沟通,需要真诚”,吴慧的“换位思考,优质服务”分获一二等奖;我院女子汽排球队获得“新电旅游杯”浙江省老年汽排球邀请赛女子第五名;在海宁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上我院郝秋芬同志获铅球第一名,铁饼第四名,周学亮获4*100米第二名,100米第三名,跳远第五名,黄中杰获跳绳团体第一名,个人第六名的好成绩;培训、技术比武活动联办,组织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护理操作技术比武等;党建活动联办,坚持开放式组织生活,既教育组织内部的党员,又惠及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组织志愿者下社区、进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知识宣讲。
海宁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