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愚公移山阅读与答案
《愚公移山》阅读与答案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用原文回答问题: 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
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智叟的态度是:。
3、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
4、“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5、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6、选出与这段文字的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
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
7、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
8、选文第三段说“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帝是被什么所感动,因而命夸娥氏的二子搬掉两座山的?
10、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语言简洁,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2分)
1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请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3分)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2分)
① 年且九十()② 寒暑易节()..
③ 杂然相许()④ 甚矣,汝之不惠()..
14、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分)1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② 面山而居。.
15、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
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
是。(2分)
16、.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分)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分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19、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试结合诗、文寓意,说说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20、下面两人说的话,在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上有无异同?请作简要说明。(3分)①愚公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⑵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⑶ 惧其不已也 已:⑷ 无陇断焉 断: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甚矣,汝之不惠!
⑵ 何苦而不平?
2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⑴ 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 ⑵洛(洛河)阳 _____________;
⑶ 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 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
24、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 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4分)
25、诵读文言文,要正确掌握长句的停顿。用“/”划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
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
2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许 2置 3荷
27、从这段文字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 个人,他们运送土石所采用的方式是,运一次土石需要 的时间。
28、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愚公移山的原因。
29、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B.以残年余力C.曾不若孀妻弱子...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问:“何以战?”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D.虽我之死 .
虽人有百指 .
31、选出对下列句子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聚室而谋:把全家人聚在一起商量。B.而山不加增:而且山不能增高。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D.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332、.这段文字是全文的核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智叟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
参考答案
1、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前,出入绕远。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邻人京城氏之孀
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语言描写
4、不相同。“其妻”是出于关切,才“献疑”。而且,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D7、河曲智叟亡以应
8、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9、天帝是被愚公的诚心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了,因而命大力神搬走了这两座山。
10、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11.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而是用“始龀”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12.不同一: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的前提下“献疑”,一个“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关心;智叟不是提出疑问,“笑而止之”是对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不同二:语气不同。两人虽然都用了反问的句式,但其妻的语气是委婉的,智叟的语气是刻薄的。如“以君之力”与“以残年余力”相比,前者是委婉的提醒,后者则带有不敬之意;“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与“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相比,前者是一种担心,后者则是一种嘲讽。
13.① 将要② 改变、变换 ③ 答应、赞同 ④ 聪明
14.① 山之一毛(“之”作助词的句子)(1分)② 聚室而谋(或:笑而止之)(1分)
15、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1分)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1分)。
16、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分),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分)。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分)。
17、(2分)C(“阴”指江河的南岸)
18、(5分)
(1)(2分)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只要译准“荷担者三夫”、“箕畚”,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2)(3分)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把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去呢?(只要译准“以”、“且”、“焉”、“如...何”,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3)(2分)“且”,可以翻译为“将近”,“接近”,“快要”,“快到”,“快”,“差不多”(1分);“面”可以翻译为“面对”,“面对着”,“面向”,“向着”,“对着”,“朝着”(1分)。
19、(认识,2分)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做好面对和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态度,1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充满信心,勇敢面对,坚持不懈,直至胜利。
20、共3分,分三个得分点。
(1)意思上的相同点,1分:都是对愚公移山这件事的怀疑(质疑、产生疑问、不相信、置疑)。
1分示例:
*都觉得愚公没有可能将太行、王屋二山移走。
*是一样的,都是在质疑愚公能否把山移开。
*都是向愚公提出疑问,能否真的把山铲平,都认为愚公不可行。
(2)情感上的不同点,2分,愚公妻、智叟的情感各1分。
愚公妻是关心(担心,关爱,担忧,忧心,忧虑)(1分),但是写出“关怀”,“爱护”不给分。智叟是轻蔑(挖苦,蔑视,轻视,讽刺,嘲讽,嘲笑,看不起,笑话)(1分)。2分示例:
*愚公妻是偏爱愚公,关爱愚公。(1分)智叟很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意思,他的话甚至有点讽刺,嘲笑的意味在里面。(1分)
*妻子的话表现出对丈夫的关心和关切,是善意的提醒;(1分)智叟的话是讽刺和挖苦的嘲笑,没有善意。(1分)
21、(2分)
(1)草木(2)亡,通“无”(3)停止(4)隔绝
22、(4分)
(1)你太不聪明了。(2分)(2)愁什么挖不平?(还愁挖不平吗?)(2分)
23、(2分)
(1)在长江南岸;(2)在洛河北岸;(3)在衡山南面;(4)在华山北面
24、(4分)对山的态度其实是对困难的态度,循此方向谈看法、作评价皆可。只要世界观积极,言之成理,表达流畅就可得分,否则酌情扣分。
25、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
26、赞同(赞成、同意等)(安)放 担(挑等)
27、5人;用箕畚;一年
28、由于大山挡住了出路,进出要饶很大的弯
29、略。
30、A
31、B32、自然是可以征服的.6
第二篇:《愚公移山》练习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答案
愚公移山(节选一)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行动)
1.《愚公移山》由时期 道家 学派代表人物)(人名)所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凭你的力量,还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或: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关键字:以,曾,损,之)
3.下列对文本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该段主要写了愚公要移山的原因和决定。(行动)
B.“杂然相许”表明愚公在家中很有号召力。
C.“其妻献疑”从侧面体现了移山困难之大。
D.“跳往助之”符合人物年龄特点,形象鲜明。
愚公移山(节选二)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翻译句子。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关键字:以,曾,毛,如……何)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的三人,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关键字:荷、箕畚、于、尾 ;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
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智叟的“笑”体现出他对愚公的嘲讽。
B、愚公认为智叟思想认识非常顽固。
C、愚公的分析体现出发展的眼光。
D、智叟最终被愚公的精神打动并深感内疚。(被批驳得哑口无言)
第三篇:愚公移山(范文)
21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辨析一词多义。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把握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
二、简介作者及文体知识。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作品:《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寓言:寓(寄托)言是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示例: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4、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学习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1)掌握下列实词:
仞 冀 箕 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雍 陇
(2)通假字:
指 反 惠 亡 厝
(3)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4)习惯句式(如„„何?)
(5)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5、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6、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检查课文复习情况
二、逐段朗读课文
三、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四、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一)整体分析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3、哪句话写了移山之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4、愚公移山克服了哪些困难?
讨论并归纳;
(l)土石工程艰巨: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
(2)劳力弱:“年且九十”“始龀”“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路程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二)重点分析
1、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2、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讨论明确: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如何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3、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点拨:智叟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4、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点拨: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5、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点拨: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五、总结。
1、分析愚公形象及写法。
(1)正面描写——愚公语言、行动
(2)鲜明对比——智叟(重点分析愚公与智叟的对话。)
(3)侧面烘托——山高、路远,操蛇之神惧、帝感其诚(体会作用)
学生概括愚公形象的特点。
2、概括故事的寓意: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3、概括《愚公移山》的主题。
教师点示: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
六、拓展
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而今,我们仍可见到愚公精神、1998年的长江、嫩江洪水肆虐,处处告急。“洪水无情人有情”,正是广大军民手牵手,肩并肩,众志成城,抵御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而搬家或绕道似乎是明智之举,实则是就事论事,从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然不可改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可智叟在愚公的驳斥下哑口无言,可知他是目光短浅,知难而退,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那溃堤面前人往高处走便是了,大可不必'严防死守’、如果遇事怕难退却,何来'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也永远只能是诗人笔下的蓝图,更不要说如今的“南水北调”了。其实,今天我们可以不移山也不搬家──打隧道。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这种精神接力。苦干加巧干才是成功嘛!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列子》(寓言)
不怕困难
坚持不懈
第四篇:《愚公移山》评析
看《愚公移山》课堂实录后赏与思
卢氏县官道口中学
张聪苗
今天看了钱梦龙先生执教的《愚公移山》课堂实录,感慨颇深,教了二十多年的书,讲了不知几遍的《愚公移山》,却从没达到过这样的水平,名家就是名家呀,自愧弗如。钱先生这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兵教兵,师引导的方法让整节课在一个十分融洽的氛围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钱老的“导读”讲究“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具体到课堂,我以为,强烈的问题意识、灵动的发问技巧、务实的训练方式是钱老语文教学的精华。钱老把自己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的独到理解全方位地辐射和渗透在自己丰富多彩的“导读”实践中,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特色鲜明,自成风格,常有让人叹为观止之处。
钱老的《愚公移山》,在下面两个方面给予了我很多启示。首先,是对于文言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文言教学探索却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迷魂阵。新课改前,我们往往“因言而废文”,有大讲古汉语知识的,想凭借文言“规律”一通百通;有大讲文言写作方法的,想凭借古代范文教会学生写白话文。课改之后,又往往“因文而废言”,文学鉴赏成了时尚,课堂上天花乱坠,美不胜收,却单单忘记了“文言”课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打好文字方面的阅读基础。但钱老在《愚公移山》中用精彩的教学行为对文言教学的目标作出了明确回答:文言教学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字方面的教学活动,乃是文学方面较高追求的基石;文字、文学方面的教学活动,又是文化传承和立人方面的较高追求的基石。并且,这些教学活动和教学追求始终相互关照、呼应和融合。
文言教学“目标梯级”的清晰,使钱老的《愚公移山》上得灵动飞扬而又真实扎实,在“文字、文学、文化”的三个层面的呼应和融合做到了极致。
其次,透视《愚公移山》的教学,我们可以欣赏到执着地追求“导读”的钱老在文言文教学中精妙的“导”的艺术。
第一,巧设情景去导,让文言字词句的积累充满情趣
《愚公移山》中钱老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这句话的经典提问广为人知。“京城氏家里那个小孩子也跟了愚公去参加移山劳动,他的爸爸肯让他去吗?”这种从思维侧翼寻找思维切入口的“曲问”不仅使学生迂回地找到了答案,理解了“孀妻”、“遗男”的含义,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提升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品质。
这样生动活泼地学习字词句的例子在钱老的课中比比皆是。钱老总是在尝试着突破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他不是以字词掌握促理解,而是以理解促字词掌握。在质疑问难中,在思维交锋中,随着学生对人物形象、主题把握的渐趋准确和深刻,文言字词的积累便被钱老化于无形之中了。看来,早在三十年前,钱老就已经在自觉地实践现在刘占泉老师所总结的“仿真型”的文言教学的思路了。“仿真型”文言教学,乃是将学生的文言活动设置在特定的语言交流环境里,通过使用文言来进行“听说读写”,使学生能够全面提高对“文言”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尤其是提高对“文言”应用细节方面的分辨率,加强积淀文言语感的有效性。
这样的文言导学,把学生“导”向了一个主动求知的情景中去。文言字词句的学习因此而有了“活”和“实”的双重特点。活字当头,实在其中,文言学习自然就会呈现出生命活力。
第二,善立轴心去导,让文言内涵的挖掘脚踏实地
文言文较之现代文,更加惜墨如金字少意丰,更需要反复揣摩咬文嚼字。叶圣陶先生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能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钱老深谙此理。因此他提倡为了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方向感,在教学结束时均有达标感,所以教学要讲求“设计”,要“定线”——也就是找到一条最少迂回、时间上最宝贵的捷径。他提出,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做“减法”——尽量减少那些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使每一个教学过程都能够目标集中,环节简明,路线清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善于挖掘焦点问题、妙点问题、热点问题,并以此为主问题支撑文言课堂,使文言教学头绪少,挖掘深是钱老文言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特色。
比如,在《愚公移山》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接下来让我们根据这张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来看看他们对待移山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文章里有两个人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是谁啊?
生:愚公妻和智叟,他们两人的态度差不多。
师:差不多吧。好,我们就先把他们两个的话一起读一遍吧,比较比较,看看两人的态度究竟是不是一样。
钱老师自评说“疑似之迹,不可不察”,教学中此类比较,最易激活学生的思维。认识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是“轴心”所在,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主心骨”。
经过讨论,最后钱老这样总结:
师:对了。一个是“疑”,一个是“笑”。你们看,本来大家认为他们的态度差不多,但仔细比较、分析一下,就发现差别了。所以你们读书要常把看起来差不多的词句拿来比较比较。这个很重要。不要粗粗一看,哦,一样的,就不看了。要动动脑筋,多想想。
新课程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其中一个表现是“预设”的传统理念遭到严厉质疑和批判,“生成”之风越刮越猛。在这种背景下重温钱老“教师是主导”的理念,倍觉体贴和温馨。钱老是高度讲究课堂设计的,他的“导”,不是逆其势而“牵”,是因势利导,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兴趣等等对教师的制约作用的前提下,顺势而“导”。他总是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设问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的认识和发展的情景中去,从而使学生自奋其力,去求得认识和发展。所以,钱老的课堂,从整体上来看是大刀阔斧地改革,从细节来看,却无不细腻、圆润。体现在文言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既开阔,细微处字词句的咀嚼又极精致深入,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儿”。因为导得巧,导得及时,导得到位,所以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深刻。钱老的导,来自于自己对教材独到的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来自于导出潜能、导出规律、导出乐趣的追求,所以不管是字词句的积累学习,还是文化的熏陶、思想的感染,都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也正是在钱老的启发下,在文言教学中,我也把对文言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作为首要任务,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牵一发动全身的轴心问题,提挈起全篇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使教学的层面得以不断翻新。
总之,以钱老的《愚公移山》为起点,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这样的一种文言教学境界:在整体阅读中培养情趣,以情趣带字词,以字词促升华,情意趣智,听说读写观察辩论融为一体,让学生潇潇洒洒走进文言文天地,痛痛快快的感受文言魅力。文言文的教学,也完全可以通过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情感熏陶和谐共振,以达到形成学生语文涵养,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人文精神,铸造高尚人格的目的。也正是在这样的理想的激励下,这些年来,在文言教学中,我投入了较大的热情和较多的精力,在文言情景化教学、诵读教学、整合教学、仿真教学上都做了一些探索。
第五篇:2012《愚公移山》
2012—2013年初三《愚公移山》《曹刿论战》练习2013.3.20
阅读《愚公移山》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毕力平险 .,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
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与朱元思书》).
杂然相许 .C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何苦而不平.D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9.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2分)
10.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请加以比较,说说有什么
不同之处。(3分)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1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
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
以一战。战则请从。”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A.齐师伐我B又何间焉 ..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C 小大之狱D 忠之属也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召令徒属(《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2分)
A.何以战?B.何陋之有?(《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请
都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
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
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节选自东晋•王嘉《拾遗记》)
【注释】任末:人名。②笈(jí):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hāo):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
明。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②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1.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
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
6.C
7.D
8.译文: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的边上。
9.寥寥六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而是用“始龀”这一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纸上。“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
10.不同一: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的前提下“献疑”,一个“献”字表明
她对愚公的关心;智叟不是提出疑问,“笑而止之”是对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不同二:语气不同。两人虽然都用了反问的句式,但其妻的语气是委婉的,智叟的语气是刻薄的。如“以君之力”与“以残年余力”相比,前者是委婉的提醒,后者则带有不敬之意;“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与“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相比,前者是一种担心,后者则是一种嘲讽。
6.C
7.D
8.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出曹刿的远见卓识(或 显示了曹刿的自信)
9.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2.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左传》
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共2分。解题和分析文章内容各1分)
译文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