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论述我国进行两大文明建设的方针
运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论述我国进行两大文明建设的方针。
答: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表明,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又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事物。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明,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两个方面不可分割。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地位不同,不能把它们并列起来,等量齐观。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是: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号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此要坚持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第二篇:论述我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
1010921216经济与政法学院10国贸2叶侨
论述我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
设之间的关系
悠悠古国,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积淀了中华的底蕴。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春秋末期诸侯并起,逐鹿中原;元朝时期蒙古铁骑,威震欧亚;兵强马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政权的巩固和朝代的兴盛。而后宋王朝重文轻武、积贫积弱,明清后期政治腐朽、国防空虚,在内忧外患中纳贡称臣、割地赔款,偌大的中华帝国在“蛮夷”的坚船利炮已无招架之功、更休谈还手之力!百年的耻辱深深地烙在了中华的历史中,向每一个后人警示着:弱国无外交!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中华民族欲立足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中国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就必须加快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力量。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其本质是在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
所谓国防建设指的是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政治多极化使世界大国之间保持着既斗争又合作的微妙平衡。发展经济和科技实力成为世界各国国家政策的核心。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冥顽不灵,恐怖主义气焰嚣张,日本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贩毒、走私等跨国犯罪屡禁不止„„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振兴国防!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的优秀群体,更应该承担起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这一历史使命。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很强的综合促进作用,是磨炼身心的有效方法。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学习军
事理论,就大的方面来说,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放眼世界,立足当今。大学生学习军事发展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学习古代军事思想和外国军事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学习解放军的光辉历史,有助于学生继承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爱党、爱军、爱国的情感;学习我国的国防史,可以让学生们记住历史上的教训,从而增强国防观念,培养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尊严和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兴盛的精神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忧患意识日渐淡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也淡化了。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于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知之甚少。对于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认识不清。对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的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肃认真地对待国防教育问题,切实把大学国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
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如1999年5月,美国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首先是大学生发起了反美示威抗议游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现代战争和现代国防,更是集中了最尖端的科技成果,突出的体现了现代战争的高技术特点。而当前,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校园内的教学仍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从而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反差拉大。国防教育自身的特征能够很好地弥补这种教育的不足。大学生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体验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应用于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也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学生通过国防教育的实践,拉大生活中反差,减少学习与实践的反差,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协作能力,从而增强了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断进取的意识。
高校的国防教育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代青年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弱点,那就是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而国防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独到的功效,无论是它的教育内容还是组织形式,教育环境还是方法措施,都将对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这种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校风和学风以及班级建设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军事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防教育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有着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着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通过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军事训练很好的培养了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防教育既是国家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工作,又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作。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应该做到把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同国防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以求充分认识到依法普及和加强国防素质教育,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贯彻执行国防素质教育成为全体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也只有这样,国家建设才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第三篇:论述我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设的关系
论述我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设的关系 摘要:国防教育国防建设大学生精神教育 素质教育
引言:自古国无防不立,国防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成为一国建设重头。我国在《国防教育法》中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举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其将对一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我国的国防又是全民的国防,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关心、参与和支持。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公民群体将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导核心,对其进行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未来与发展安全的根本利益、促进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表现。首先来探讨一下,大学生为什么要进行国防教育。
增强国防观念,深化爱国主义;树立忧患意识;了解并分析国际军政内幕;分析国防与国家各方面发展关系;了解新时期战争形态;履行公民的国防教育等义务;了解国防建设现状等。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一国之兴衰与国防密切相关,国防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各种领域不仅需要专业型人才,还需要其综合素质达到一定标准。所以大学生除术业外,应以国防为端口,关注国际形势变化,了解时事。
我国今天的国防是经历了1949-1956的成功起步,1956-1964的整军备战,1964-1978年的艰难前行,1978-1991年的恢复发展,1991-2002的跨越创新,2002-2010的整体跃升这六个阶段的洗礼的。这段国防史向国民,尤其是特别接受国防教育的大学生展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辉煌的历史成就,勾画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壮丽的历史场景,这是新中国60年腾飞的生动教科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它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对爱国主义有了更加具体的理解,对和平也有深层次的体会。如此而言,大学生与国民也会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国防的忧患意识并非只是简单针对外国武力入侵,它还包括了领土领海主权的维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太空领域的竞争等。我们虽然处于和平时期,但是要明白,这个和平是相对的。在外部如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就处于动荡之中,而这些战争始终也无非关乎上面所提到的国防忧患所列举的几种。有国则有防,有战则有备。如何对待和平时期的国防战争问题,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决策水平,更深层次的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安危的关注与警醒。居安思危就是中国国防理念汲取传统文化“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思想精髓的表现。正所谓“中国虽安,忘战则殆”,这是一种立足长远思其终始的国防指导思想。肩负祖国未来发展重担的大学生们应明白,现在之所以有这样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与其身后有强大的祖国及其坚实的国防后盾是离不开的。国家只有和平时期保持常备不懈,做到“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才能建立起强大的国防,保证国家的长久治安,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学
生的头脑中也会自然而然的建立一道思想上的防线,即精神防线。它可以培养大学生一种世界的眼光,让大学生们日后在对各种问题的判断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笼统说来就是分清利害关系和敌友的条件转化。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有着十分清晰又十分模糊的国家界限的,清晰的为地理国界,模糊的是军政国界,各国各种军政方面的力量互相牵制。各国之间往来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一国的看似简单的军事政治举动,绝不能简单看待。
国际军事舞台上近年来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象:各种类型、各具意图的军事演习轮番上演。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一种逼真模拟训练,对官兵的意义是防止其洞察力、配合力等作战能力下降,对武器装备的意义是国与国之间相互交流督促其不断发展。然而,在不同的条件下,军事演习其实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在国家关系进一步密切时,有关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示战略合作的加深;在国家关系严峻时,对立双方各自举行不同形式的军事演习,以示不妥协的决心;在面临共同威胁时,有关国家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加强合作。国家通常通过军事演习提升国家的战略地位,也有的国家通过军事演习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或改善自身的战略地位。以美国为范例和特例的典型来说,在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背景下,美军在亚太的演习呈上升势头。据美国防部的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美军每年在亚太地区举行的大大小小的联合军演和联军演习达到约1500次。总体来看,其主要出于四个目的:一,出于检验新战法和试验新武器的需要;二,出于维持传统盟国的需要(为了延续所谓的“美国
治下的和平”,用军事演习来强化与亚太传统盟国的军事联系,往往具有浓厚的国家间对抗色彩);三,出于应对非传统安全需要(如早年在泰国的“金色眼镜蛇”演习,具有比较明显的反恐意味);四,出于拉拢其他国家的需要。军事始终是服务于政治的。这也是国防教育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帮助大学生学会分析国际军政内幕。
新时期,战争的胜利绝非过去单纯的占领某山丘。战争,在新时期拥有了不同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也有了不同于往日的形式。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表明,现代战争向高技术战争方向发展,预示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由此催生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在军事斗争领域,“台独”等诸多因素,都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军事领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近年来我国军事科技发展甚快,先进的精确制导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指挥控制技术等,不断更上层楼。神秘莫测的电子战,变幻无常的信息化战争,世界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着。理论知识的教授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国防知识和积极投身国防建设和为国效力精神,现实所教授的是如何应用理论知识来分析。作为国防后备人才的大学生,应对祖国的军事科技发展进程有所了解,不能再像高中时期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接受国防教育也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必须履行的责任,毕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做到全民国防要求国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坚持和创造性的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我国目前正在不断完善国防动员的运行机制,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国防教
育的立法规范,其中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讨论了大学生为什么要进行国防教育,如增强国防观念,深化爱国主义树立忧患意识等,这方面总结而言,国防教育就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教育,这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形的国防建设是武器装备,无形的国防建设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建设是强大的凝聚力。就如在五一二大地震中,中国军民所表现出的那般钢铁般的意志,它震撼了所有的国家、人民那样,他们感动,他们畏惧,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刀枪虽然可入,但是精神却永远坚不可摧。而从让大学生了解并分析国际军政内幕,分析国防与国家各方面发展关系了解新时期战争形态,履行公民的国防教育等义务,了解国防建设现状等总结来说,国防教育所做的就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高水平的国防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国防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导向。现在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同时又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这是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联系促进的表现,也是国防教育与国防建设的一致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
《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军事科学》罗剑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世界军事年报2007》 李维亮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7
《高校国防教育教程》 陈云金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第四篇:浅谈我国为何要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昆明理工大学
浅谈我国为何要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刘年东 2014710029)
摘要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当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进行前瞻性的、深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社会发展浅析了我国为何要进行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十八大”报告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建设“总体布局”高度,并单篇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其意义深远。生态文明建设是寻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保护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强调人类要尊重、爱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彻底改变那种认为自然界是可以任意索取和利用的观念。
一、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
人类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在此进程中,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议题。其中,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尤为严重,由此引发的疾病、饥饿和贫苦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由于全球存在诸多生态问题和挑战,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就迫在眉睫,所以建立起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以确保人类过上更为安全、舒适、美好的新生活。这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人们建构出来,并逐步得到了认可,生态保护主义也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方兴未艾的社会潮流。
2、国内情况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发展,人均GDP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767美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问题、饮用水质问题等。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对今后十几年、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这是中国生态文明观的重大进步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基本概念
1、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在生态文明体系中,主体不仅包括人,还包括自然;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物都依靠自然。因此,人类与其他生命体在共同尊重生命和自然的前提下共享一个地球,共同发展一个生态文明成果。
昆明理工大学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本主义为原则,以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集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明指导下,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共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着眼点,以实现人、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原因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原因,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构成部分
十七大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了出来,即“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生态文明在总体布局中处于基础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社稷的长远大计。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一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在人类社会内部,经济是基础,政治、法律、政府等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环境,没有自然环境这个载体,人类就无法生存,就没有人类社会,更谈不上经济社会建设。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因此,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社会建设的关系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居住的生态环境不能提供基本的能源资源、不能提供清洁的空气和水等环境要素时,生存都难以为继,更何论进行文明建设?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古楼兰文明等等许多盛极一时的古代文明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我们为此而扼腕叹息之时,也更要以史为鉴。恩格斯曾告诫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能源资源瓶颈、环境污染对群众健康的危害等问题,正是从反面印证了生态文明对其他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自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昆明理工大学
因此,“我们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必须把宣传环境保护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把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着力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
总之,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体系,缺一不可。
3、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升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是对我国科学发展观升华。首先,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提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目标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文化内涵。所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是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其次,社会主义事业走的是文明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保护,还是从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上;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成效上,都必须走这条道路。
(二)建设生态文明适合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
建设生态文明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做出的科学决策。我们常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是从总量上说的。如果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形势就要严峻得多。例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50%、20%,人均耕地0.095公顷,也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与此同时,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突发事故增多,环境隐患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中劣5类水体约占三成,已失去使用功能。一些地区地下水下降、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的生产生活。据统计,2004年,全国669座城市中,相当部分城市水源短缺,全国有700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困难,3.4亿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体制仍未形成。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此外,中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也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情况依然普遍,加剧了能源资源的紧张状态和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
昆明理工大学
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过度消耗能源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严重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适应建设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美丽中国”基本就是那种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水源清洁,人际关系和谐的状态。中国的美丽不是孤立的,必将带动世界的美丽,美丽中国的建设轨迹也将为世界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目标,美好生活、美丽环境是现代社会人类的最高追求。中国共产党在 21世纪初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更是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期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中华大地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源泉。但是大自然的馈赠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尊重自然,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给多的良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天蓝、山青、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而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促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作出重要调整,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第3期:70-72.[2]刘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 2011,5-6,82-83.[3]赵丽君.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1(2):1-6.[4]李桂花,张建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J].理论学刊, 2014,第2期: 92-96.[5]任国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16-17.[6]姜惠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 2012,13-15.
第五篇:建设生态文明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见有乱砍乱伐的现象,一些商家为了牟利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扰乱生态秩序,到处制造垃圾、污染水源他没都没想到过是地球哺育了人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为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人类才得以长久生存、发展壮大。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资源,但人类不能无限制无节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用人的需要来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否则会导致对人类自身的毁灭。当前,地球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留下了长远的隐患和危害。我国的生态建设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不少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从而导致面临资源约束趋紧,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呈现出结构性、叠加性、压缩性和复合性的特点。但更为重要的是,环境问题不是个纯粹的问题,它与政治社会问题、甚至与国际问题相叠加。
根据资料显示,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有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一新提法,体现了就中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因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阶段。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环境和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要重视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要保护好和利用好环境这一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环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成体系、更加完善。应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既要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结果,四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而走生态文明之路,就需要全民共战和行動。
因此,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搞好生态建设,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