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动》作文教案
话题作文训练《感动》作文教案
授课教师:邓存利授课班级:9.5班授课时间2014.3.11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段颁奖词,猜猜他是谁: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师:你们猜他是谁?谁能说说他的主要事迹呢?听了他的事迹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出课题:感动
二、激发体验,浅谈感受
师:在社会生活中,人是感性的动物,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用鼠标搜索一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可以是人或事,情或景;可以是伟人壮举,也可以是平凡小事;可以是你看到的、听到的,也可以是你亲身经历的。)
先同桌互说。
抽生说,师提示归纳。
三、图片展示,引起共鸣
师:老师也看到一些很让人感动的事,想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冷暖相依 :
晚情如饺:
我的轮椅: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这一天属于中国:
凯旋归来:
枯木发芽:
四、范文欣赏
师:看来让人感动的事确实很多,从内容上说,既可写伟人壮举,也可写凡人小事,也可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有一点,这绝对是令你感动,也能令读者感动的事情。怎样把它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的感动,你的快乐呢?那只有把它写出来。(幻灯出示话题作文《感动》的要求)
师:我们首先看一下同龄人怎样写。(生读范文)
师:好吗?如果你是一位老师你怎样点评这位学生的作文
师: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点评。
抽生点评
五、列提纲
六、提纲展示
七、作文
课后就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八、总结
生活中不是没有感动,而是缺少发现感动的眼睛!(邓老师)
学会感动,是生活所需要的。一个容易被感动又能使别人感动的人是幸福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人。——陈谨
第二篇:五下作文教案——《感动》
六 感动
教学目标:
1、以汶川地震为素材,描写其中一二个令你感动的事例,表达对受灾民众的亲情和对救灾英雄的崇敬。
2、进一步学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和场面写生动。
教学重点:如何把感动人的情节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写生动。教学难点:这不是记叙文,是议论文,因此学生写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时讲清其中的不同和写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文题,引起共鸣
1、师板书作文题:感动
2、启发谈话: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们脑海里或眼前顿时会出现哪些令你感动的场景或人物。
二、回顾交流,学习表达
1、和学生共同回顾汶川地震中出现的令人感动的人物或场景。(1)先小组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能讲一个令你感动的人物或场景。(2)再大组交流。每个小组排一位代表介绍,感人的人物或场景。
要求对重点情节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描绘。大家对此评价,提出建议。
2、师和学生共同点评。内容为是否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描绘生动了。
三、学习素材,体会感动
1、根据要求阅读并思考:
(1)这些文章中的人物使你感动吗?
(2)哪些情节使你动容?划出相关的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
2、大组交流
感动:舍己救人的精神;不怕苦、不拍累连续作战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相关词语:略
四、弄清结构,学习写法
1、本文不属记叙文,不是“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而是议论文,要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动人的情节进行议论,发表感想、感言。因此,这类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2、本文写作要求,围绕“感动”主要分为两部分:板书
第一部分:描绘令你感动的场景或情节,尤其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第二部分:你为什么感动?
准备为“感动”做些什么?(联系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爱心捐款、捐物,写慰问信,欢迎并热忱接待来校的灾区学生,努力学习争取为重建灾区贡献自己力量。)
五、学生写作,教师辅导
学生当堂写作,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描绘令你感动的场景或情节。(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感动
第二部分:你为什么感动? 准备为“感动”做些什么?
作文《感动》素材
思考:
1、这些文章中的人物使你感动吗?
2、哪些情节使你动容?划出相关的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
(一)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
因为你,我哭了。这是最伟大的师生之情。
他,谭千秋,被网友们誉为“最伟大的教师”。
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份情,怎么能用语言传达,怎么能不让人动容?向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致敬!
(二)12岁的陈浩躺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双腿和右手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胸前满是心电图监护仪的胶贴。20多个小时之前,他还是活蹦乱跳的六年级学生。12日的强震震倒了学校升旗台后的高墙,他被压在了瓦砾之中。
陈浩是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的学生。“我和班上的同学正在上课。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起来,我们都赶忙往楼下跑。”他说。跑下了楼梯,穿过了楼边升旗台的他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带。可转头一望,他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想也没多想的他转头跑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不幸的事发生了:三四米的砖墙哗啦一下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而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肺挫伤和肺出血,医生给陈浩的伤下了定语———“严重”。12日晚,陈浩高烧近40度。在昏睡中,妈妈抓住他突然扬起的双手,只听他呢喃“我抓住她了”„„
(三)生与死的考验,爱与被爱的执著,一次次荡涤着我们的心灵:坚持,将救人进行到底!坚持,让我们共同创造奇迹!
16日,在北川县城一民宅废墟下面,死神似乎“吃定”了被埋老人冯绍荣:他已经近4天4夜没吃东西,坍塌一半的房屋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再次垮塌。
在冯绍荣儿子冯林绝望的哭叫中,几名战士闻声赶来。16日12时许,在一面倾斜成70度角的墙体下,两个战士正蹲在下面用钢钎使劲凿洞。刺耳的铁器碰击水泥板声,一下紧似一下,不仅敲击着在场所有人的耳膜,更撞击着人们的心。
冯林不时急切地向里喊话安慰父亲:“解放军来了,他们在救你!” 在旁负责监视险情的战士李正云说,自从15日凌晨赶到县城,他们已一天一夜没合眼,两天只吃了一顿热饭。“很累很困,但觉得很幸福”。他的“幸福”来自于昨晚一宿没睡同战友们一起从废墟堆里救出了3个人。
14时10分,冯绍荣头顶的水泥板被凿出了直径40厘米的大洞,再扩大10厘米,就可以把他从洞里拉出来。
敲击的声音在继续。满脸泪痕的冯林脸上现出一点喜色。
15时15分,冯绍荣虚弱的身体被5名战士抬出,冯林激动地跪下来,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表达着汹涌的情绪:“谢谢解放军!谢谢救援队!”
给冯绍荣滴了生理盐水后,救援队员以几乎百米冲刺的速度,抬着他向2公里外的救护车跑去。记者拼命追赶,勉强才赶得上。
死神在一次次考验救援者的勇气。“救不出来你,我们就不走”———救援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哪怕一秒钟。
(四)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失去15位亲人后坚持抗震
没有时间伤心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但是,眼前的这位高大汉子,谈到自己痛失儿子等15位亲人时,却没有落下一滴眼泪。他到底是无情、麻木还是坚强?劫后余生的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的回答很简单:“救灾,让所有活下来的人没有时间伤心。”
大地震发生时,王洪发正走在从县政府去民政局的路上。北川县中心医院大楼全部垮塌,地税局大楼被平推20米远后倾覆,路口也被巨石砸断。前面的道路已被堵死。王洪发顺原路退回县政府大楼,发现这座大楼也已倒塌。地震时正在开会的县长从废墟里爬出来,灰头土脸地开始布置救援工作。王洪发被分工负责医疗救援。可是,县中心医院已经不存在了。他的任务变成了从废墟里救人。北川县城地处两山之间,大地震引发山体大面积滑坡,许多人被巨石砸中身亡。王洪发机械性地奔跑着,见人就救,用手从废墟里刨出10条生命。
大约16时,王洪发听说北川小学垮了,压了很多学生,赶紧往那边跑。路过电力公司宿舍楼时,他突然心里一阵悲怆:16岁的儿子不就因病休学住在这里么。可摆在他眼前的,是被夷为平地的一片废墟。“那时候,顾不上是不是自己的娃,离谁近就救谁。”王洪发说。在北川小学,王洪发又救出了两个孩子。
12日17时左右,北川县政府开始安排受灾群众向平坦开阔地带转移。天快黑了,王洪发抓紧时间奔跑呼号,招呼灾民向北川中学转移。在奔跑中,他的左腿不知被什么剐伤了,至今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大地震后的5天间,王洪发总共只睡了7个小时。记者每次见他,他的眼圈都是红的。“我不„先进‟,县上的每个干部都一样。”
噩耗相继传来。至5月17日,王洪发在地震中已失去儿子、二姐、侄儿、岳父等15位亲人。“你失去了这么多亲人,现在伤心吗?”记者冒昧地问了一句。
“我想伤心,你能给我时间吗?总有一天我要大哭一场!”王洪发回答。
(五)他,累倒在手术台前
——记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张泮林
他,一名有着46年党龄的川大华西医院退休教授,尽管已经74岁高龄,但在此次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始终坚守在救治第一线。两天一夜的连续手术,他终于累倒在手术台边,心脏停止跳动近1分钟。
他就是张泮林,四川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客座教授、主任医师。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
地震发生后,大量伤员陆续被送到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迅速组建临时抗震救灾急救小组,在空地上搭建起临时救治点。作为一名外科专家,张泮林教授担任此次急救小组专家组组长,不停奔波在手术台间,会诊、指导甚至亲自手术。
当记者问及张泮林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已开展了多少台手术时,他说:“太多了,根本记不清楚。反正哪里最危急,我就到哪里去。”
回忆起13日5时张泮林累倒在手术台边的情形,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曾祥武心有余悸。他说:“当时,张老师正在做手术,此前他已经觉得不太舒服,我给了他两片硝酸甘油片,他含在嘴里又走进了手术室。没有想到,他最后竟晕倒在手术台边,心脏停止跳动近1分钟。幸好,我们及时组织抢救才使他脱离生命危险。”
张泮林告诉记者,他在2年前就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房室传导阻滞,这次心脏停跳近1分钟,正是他在做第7台手术的时候。“当时我正在对一名腹腔内血肿的病人进行手术,突然大汗淋漓,感觉恶心想吐,后来就完全没有意识了。”
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想过离开手术台时”,张泮林不假思索地回答:“在那种情况下,除非你是木头人,不然你是不会离开的。”
曾祥武告诉记者,随着搜救工作不断推进,大量危重病人被送入医院,亟须专家指导开展手术。累倒在手术台边的张泮林,仅休息了一个晚上,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又披着大衣走进了手术室。14日下午,张泮林成功地为一名腹部受伤的小女孩进行了手术。
张泮林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工作。16年前退休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来到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把关、教学、带头”成了他对自己的定位。他说:“这里有很多我的学生,他们都是好的苗子,我要把我平生所用全部传给他们。把关,就是要把好医疗关;教学,就是要带好接班人;带头就是要做一个好样板。”
院长曾祥武就是张泮林的一名学生,他说:“张老师来的时候,我们这里只有8张病床。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医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000张病床的一家综合性医院,软、硬件条件已接近三甲水平。我们医院绝大多数医生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
目前,张泮林孤身一人在什邡,妻子和孩子都在成都。当记者问及他家人的感受时,他笑着说:“家里很尊重我,很支持我的工作。我每个星期五都会回家一次,然后星期一再赶回来。很多人都问我„到底要干到什么时候‟,我说„我要一直干到干不动的时候‟。”
(六)八旬老人捐出10万元动迁款
“五千,一万,一万二,三万五„„十万。”住在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敬老院的82岁老人张新保从床头的铁盒子里取出一叠存折,数出10万元钱,准备捐给四川汶川地震灾区。铁盒子里这30来万元钱中,28万元是他的动迁款,2万多元是他一生的积蓄。就在昨天下午看电视上的救灾报道时,老人作出一项决定:捐10万元钱给灾区,另10万元捐给街道敬老院,留下10万元养老。老人用平静地语气告诉记者:“我无儿无女,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帮助别人,决定捐出大部分积蓄后,我终于觉得安心了。”
这几天,张新保一直和敬老院的老人们守候在电视机前,除了吃饭、午睡,其它时间几乎都在关注着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情况。他看一会儿就掏出手帕擦擦眼泪,不时把救援灾区的情况告诉其他几位视力不好看不清电视的老人。得知普陀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今天才能上门来收捐款,老人心急得坐立不安,几次拉着敬老院阿姨的手念叨:“最好他们早点来,最好我的钱能早点送到灾区„„”
82岁的张新保老人原本家住普陀区安远路412号,去年5月居住地拆迁时,他拿到38万元款项。他把其中10万元钱给予再婚妻子,让妻子住在和前夫所生的儿子家,自己搬进长寿敬老院住。老人告诉记者,16岁那年,他从河南老家来沪谋生。1961年,他说服妻子响应国家号召,回到河南老家,最后成为一所民办小学的教师。1977年,老人回沪被分配到原纺一医院、现在的普陀区人民医院当勤杂工。
老人说,“如今,我有退休金,生活很有保障,能为灾区献一份力,是我的快乐。”
(七)死神在一次次考验救援者的勇气。“救不出来你,我们就不走”———救援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哪怕一秒钟。
为避免碎石跌落,消防战士先用起重机移开大块残垣,再用手动冲击钻、榔头等一小块一小块剥开混凝土,有的地方干脆用手刨。消防战士手指磨破了、指甲蹭掉了,只见幸存者渐渐露出身体„„
第三篇:感动作文教案
《感动的一刻》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会选择一件最让自己感动的是事情写,学习用列提纲的方式来构思作文。
2、选择写一个片段,能把片段写得切题,表达出真情实感。教学重点: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教学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真实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所讲的故事中,你所讲的哪一件事最让同桌感动?请你再给同学们讲一讲。
是的,生活中像这样感人的事还有许多许多,这节课就让我们搜索记忆中感动你的小事,把它写下来。
二、明确要求
1、自读习作提示,边读边标、画出这次习作有几个要求。
2、内容: 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
3、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题目自拟
三、指导构思
1、叙事要具体
引导学生知道要把经过写具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
2、感情要真实
引导学生回顾抒情方法,选择抒情方式。
3、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用上哪些表达方法,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试着列一个习作提纲。
四、试写片断
选写一个片段,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片段:
1、开头
2、结尾
3、最感动自己的那一刻
第四篇:初三作文复习教案《感动》讲评
作文《感动》讲评课
教学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捕捉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一个瞬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展开描写。
2.将自己的感动缘由写清楚,使文章的主题明确。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1.师:同学们,在前一次的作文课上,我们写了《感动》这篇作文,来回顾一下写作要求。
直接出示:
要求:1.能从日常生活中捕捉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一个瞬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展开描写。
(引读)触动你心弦的或许就是那么——一件事,一个瞬间,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
2.师:能不能和大家说说,你写的是——(指着上面的要求)
3.师:有大有小,有长有短,这篇作文的选材范围很广,但是不论写什么,都要写出感动的缘由,写出内心涌动的情。也就是——
出示:2.将自己的感动缘由写清楚,使文章的主题明确。
二评悟(2篇选材较好的作文但题材不一的文章,1篇选材较好写得较差的文章)1分钟
1.师:老师在大家的习作中,选取了三篇作文。想请大家一起来细细阅读,看看这几篇文章是否达到了写作要求。
读时注意几个要求(指名读):
1)浏览读三篇文章,想想文章写什么——(指着上面的要求)
2)重点读其中一篇,边读边思:哪些文字令你很感动,圈圈划划,做做批注;写出感动的原因。(如果你觉得那一篇文章有问题,请找出问题所在)
媒体出示文章,学生配乐读文(5分钟):
感动
感动是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一件事,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我们感动,而最让我感动的事情是„„
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许多节目都很精彩,有一个节目一直使我记忆犹新,那就是“千手观音”。
瞧,演员们的动作多么娴熟:时而优雅地伸手,时而往上翻手合掌,时而又将手渐次地打开,宛如睡莲开花,层层叠叠。演员们配合得完美无缺,竟找不到丝毫的缺陷,微笑像盛开在她们脸上的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散发出迷人的芬芳,一直浸透到我的心里,真是令人拍手叫绝。
节目表演完了,从主持人的口里我得知,这些演员竟然是一群聋哑人。霎时,我惊呆了,那精彩的表演,就算是一个正常人也不一定能做得那么好的动作,竟然是一群聋哑演员奉献给我们的!我激动地鼓起掌来,爸爸妈妈惊讶极了,平时内向的我竟然会如此激动。这群聋哑演员是怎么做到的?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关注有关于她们的报道。原来,成功的背后是刻苦地练习:当我们在休息时,她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用眼睛,用心灵学习动作;当我们在玩耍时,她们在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纠正错误;当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时,她们还在为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一遍一遍地排演。她们虽然是一群聋哑人,但她们却是一群可爱的人,因为她们内心却是光明的,快乐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残疾演员不向命运屈服,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战胜了各种困难,获得了成功。
“千手观音”真是一个奇迹,让我感动!
感动
某某中学学第13届运动会开幕了!随着一声声枪响,健将们奋力拼搏,争
金夺银,为班级获得了荣誉。也就在跑道上,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参加男子400米跑的队员中,有我们班的胡思聪同学,也就在去年的400
米跑比赛中,他凭着顽强的毅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但是最近,他的老毛病“支气管炎”又发了,作为同桌的我很担心他,但他对自己有信心,踏上了跑道。
起跑的半圈还可以,看着他步履轻快的样子,我们把对他的担心渐渐淡忘
了,可到了第二圈,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当他从我们面前跑过时,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了他急促而又沉重的呼吸声,又仿佛能听到他那剧烈的心跳。我们在旁边为他加油,他吃力地看了我们一眼,点点头,表示一定能够坚持到底,他蹒跚地向前跑着,每跑一步都似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竭尽全力做了最后冲
刺,跃过了终点。
后来我们问他:“明知道自己最近支气管炎发作,为什么还要去跑400米?”
他笑着回答:“不能总缩在后面呀,要挑战我自己,还没被对手打倒,自己怎么倒先放弃了呢?而且我有一个念头,想要为班级争得一个荣誉,因为这是我参加的最后一届运动会了。”
听了这话,我突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多么朴实的同学啊,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可爱的同学,才有了我们这个优秀的集体。想到这里,我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生活中处处都有感动,我的感动源于生活中每个真实的人,真实的片断。
感动
在生活中,你曾经感动过吗?有一双手让我深受感动?那就是我爸爸的一双
手。
我的手是多么的嫩白,而爸爸的手,黑乎乎的,上面还有一些让人讨厌的老
茧。可是我喜欢爸爸的手。因为爸爸的手是为了我的生活,所以才变成了这样。
每天早上,我和妈妈还在睡觉呢?可是爸爸呢?他早早地起床,帮我们做早点„„
每天爸爸都要叫我起床,那是个艰难的任务啊!(因为叫我起床,比登天还难,我和林海音小时候一样。)
爸爸每天都要送我上学,天天骑着“老坦克”,到了学校门口,还不忘和我说:“好好学习,加油啊!”
爸爸每天都要接我回家,一边骑车,一边问我:“今天怎么样了?”如果我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会严肃而又慈爱地说:“下次要努力,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如果我进步了,他会快乐地说:“好。”
看着爸爸的手,看着爸爸手上的老茧,我才知道什么是父爱,因为这双手,我才会感动!双手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父亲的爱是伟大的。
2.师:这三篇文章写了什么?(2分钟)
学生交流
3:写了爸爸的手,选材很独特,角度很新颖——但是在写的时候是有一些问题的,需要我们思考的。
板书:电视节目体育比赛爸爸的手
三篇文章都是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感人的材料,非常的真实,真实的材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3.师:接下来,同学们就来交流你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动。(8分钟)
这些演员竟然是一群聋哑人。霎时,我惊呆了,那精彩的表演,就算是一个正常人也不一定能做得那么好的动作,竟然是一群聋哑演员奉献给我们的!
竟然一词写出作者的惊讶、震撼和感动,用得很好。精彩的表演竟然是一群听不见声音的残疾演员奉献给我们的。感动的缘由叙述得非常清楚。
板书:叙述清楚
这群聋哑演员是怎么做到的?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关注有关于她们的报道。原来,成功的背后是刻苦地练习:当我们在休息时,她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用眼睛,用心灵学习动作;当我们在玩耍时,她们在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纠正错误;当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时,她们还在为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一遍一遍地排演。她们虽然是一群聋哑人,但她们却是一群可爱的人,因为她们内心却是光明的,快乐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残疾演员不向命运屈服,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战胜了各种困难,获得了成功。
第一篇还了解了节目背后演员们刻苦排演的幕后故事,把感动的缘由进一步写清楚了,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使大家感受到了残疾演员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板书:主题明确
小结:
读了第一篇作文,我们有何启发?
看来我们的同学以后要多关注新闻报道或时事焦点,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材料。
起跑的半圈还可以,看着他步履轻快的样子,我们把对他的担心渐渐淡忘了,可到了第二圈,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当他从我们面前跑过时,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了他急促而又沉重的呼吸声,又仿佛能听到他那剧烈的心跳。我们在旁边为他加油,他吃力地看了我们一眼,点点头,表示一定能够坚持到底,他蹒跚地向前跑着,每跑一步都似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竭尽全力做了最后冲刺,跃过了终点。
第二篇作文中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胡思聪同学对集体的热爱,这就是作者感动的缘由。叙述非常清楚。
后来我们问他:“明知道自己最近支气管炎发作,为什么还要去跑400米?”他笑着回答:“不能总缩在后面呀,要挑战我自己,还没被对手打倒,自己怎么倒先放弃了呢?而且我有一个念头,想要为班级争得一个荣誉,因为这是我参加的最后一届运动会了。”
这句话虽然平凡,但是意味深长,包含着他对集体的一颗爱心,令人感动。做到了情真意切。
板书:情真意切
文字的作用真大,如果没有文字记载这件事,这件事就可能不为人知,所以,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需要我们用笔记录,好素材就在生活中。
板书:源于生活
掌声送给胡思聪,也送给周恒怡。
4.师:品完了两篇文章,我们再来交流一下同学们对第三篇这篇文章的看法。(2分钟)
交流:
1)所选的材料与中心无关。——删除
2)材料比较模糊。——尽量围绕手来些,让它清晰起来。
3)不具体,一两句话一笔带过,感动的缘由不清楚,以至于主题不明确。
4)既然是有关于手的描写,那么应该将语言描写删除。
说说好的方面。
1)选材角度新颖
2)写法上采用一个个场景集中起来,就像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图书馆里的小镜头》,很有新意。
3)事情虽然很平常,但很真实。
4)开头结尾写得较好。
5.看起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感动的缘由上,必须把他写具体,主题才会真正的明确。
能不能挑选一些片断帮她改一改,把你的想法建议融在你修改文字中。
6.学生修改,交流(7+7分钟)
——询问作者的想法和启发。
7.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大家写完之后一定还要反复地磨,反复地改。回去后,我们就要根据这堂作文评讲课的启发来修改自己的文章。
2分钟名段欣赏:
“大部分父亲都是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一定会回头看你的。”
爸爸依旧笃笃定定地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回头的预兆。可是,当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仿佛不经意似地悄悄地回过头来,看了弟弟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里。
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拐弯处的回头》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买东西的等着的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来。父亲是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是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但要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的月台,那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在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背影》
朱自清
板书:
电视节目源 于 生 活
《感动》真实的事情叙 述 清 楚
爸爸的手主 题 明 确
„„情 真 意 切
第五篇:感动作文
欣赏
“嗡嗡——嗡嗡——”,拌和机,卷扬机,震动棒,好像比赛似的,竞相发出刺耳的声音,在校园里此起彼伏,学校里为了创三星,一天到晚忙着搞基建,原本紧张枯燥的高三生活又加上了一层喧嚣。
为了让我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年级主任下令,上课期间,要关闭所有的门窗,以减少噪音的干扰,虽然已是七月流火的夏末,但闷热的秋老虎,和密不透风的教室,还是让我们汗流浃背,窒息难耐。
于是,我们开始抱怨,抱怨可恶的天气,抱怨可恶的机器,抱怨可恶的工人,上课时一心想着的就是快点下课,好打开窗户透透气。
“叮呤呤——”终于挨到下课,广播里又传来体育老师的话:“请各班同学迅速到操场整队,举行升旗仪式。”“唉,能不能让人清静清静,上个厕所都来不及”,“今天又不知道轮到谁讲话了、我还没吃早饭呢,形式主义。”“唉,饭可以不吃,国不能不爱啊。”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发牢骚。
同学们三三两两来到操场,在体育老师的喝令声中排成队伍,大家挤在一起,好像好久没见过面似的,叽叽喳喳的声音连成一片嘈杂。“立正,向前看齐。”体育老师开始喊口令,同学们渐渐静了下来。然而工地上的机器声却反而显得更刺耳了,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真是的,我感到一种悲哀,提高国民素质任重而道远,我真想大吼一声,但最终并没有吼出来,我不想被别人骂成神经病。
“升国旗,奏国歌”,忽然,工地上的声音戛然而止,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留痕迹。我斜眼望去,只见几个民工正站在脚手架上,面朝国旗,肃然而立。站在体育室楼顶的一个工人吸引我的目光,只见他一手拎着很粗的钢丝,一手拿 着一把大钳子,大概还没有来得及放下吧,薄薄的旧衬衫被汗水浸湿,紧贴在身上,卷得一高一低的两个裤腿显得极不对称,由于是背对着太阳,所以看不清他的脸,只有红色的头盔在阳光下显得分外显眼。只见他仰视着国旗,一动不动,像一尊塑像。
我被这一幕壮丽的图景彻底震撼了,一种麻麻的感觉传遍全身,泪水充溢眼眶。是感动,是崇敬,是歉疚,我啪地挺直了身子,我在心里抬手,敬礼,为了国旗,也为了这一幅壮丽的图画。
(真情实感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具体描写实现的。所谓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行为动作,情绪心理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对事情的发展变化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如果一篇文章只有大致的叙述而没有细致的描写,是很难有真情实感可言的。)
A:今天是星期日,我心情特别愉快,因为按照惯例,每个星期日的中午,妈妈总会给我带来丰盛的午餐。下了第四课,我来到宿舍,妈妈果然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了。妈妈让我快吃饭,她自己给我铺床,吃着可口的饭菜,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心田,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感觉啊!
B:又到了星期日了,一大早我就哼着小曲地起床了,赖在床上的室友们骂我有病、发神经、假积极,我懒得跟他们计较。今天心情就是好。因为按照惯例,周日中午,妈妈总会带着丰盛的午餐如期而至。一个上午很轻松就过去了,第四课虽然有点冗长,但我没觉得什么,今天不用去排队,美餐毫无悬念。一下课,我便飞向宿舍,进了大门,我一眼便看见了阳台上那个再熟悉不过的粉色三层饭盒。我几个跨步窜到楼上,打开饭盒,哇,红烧肉、小青菜、大虾仁„风卷残云,大快朵颐,过瘾!过瘾!饭盒空了一大半,我实在填不下去,盖上饭盒,擦擦嘴,这才想起妈妈。抬起头来,才发现妈妈正坐在上铺,象个巨人冲着我微笑:“冒失鬼,没看见人就吃,吃错人家的不要被笑死了?好了,快扶我下来,上铺真麻烦,转不过身来”我忙扶妈妈下来,弄得一排铁床一阵乱响。妈妈比较肥胖,又穿了厚厚的羽绒服,行动很不方便,不知道她是怎么铺的床„„我鼻子有点酸,是幸福,是感动。
父亲
黄方国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啪”声。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父亲垂着手,呆呆地 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父亲谦恭地说:“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砰”地一声关了门。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
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 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旁批:文中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使父亲这一形象更具
个性特征,对于塑造人物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但我们呢?给
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旁批:结尾议论抒情,挖掘出丰富的思想内涵,体现了更加隽永的思想、更加浓烈的感情和更加深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