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恩心理健康讲座
感恩心理健康讲座策划方案
感恩,不仅感恩亲情,也感谢师恩,还感谢社会上所有为自己成长和发展付出的人,同时感谢自然,感谢国家,感谢时代。本方案旨在通过感恩心理健康讲座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为学习的动力,今后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背景描述:当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众多独生子女对亲情漠视,淡然地对待父母,只索取,不奉献,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责任感。
活动:
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学校工作意见,我心理部决定于五月份开展一次“感恩心理健康讲座”的活动。
一、主要内容:
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感恩教育,侧重于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二、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感受父母之爱、教师之爱以及博大的社会之爱,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帮助学生学会理解关心父母、老师,树立回报意识和奉献意识,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老师,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3.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4.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三、活动准备:
1.邀请我系心理老师,就感恩为话题给学生开一次讲座;
2.准备横幅,做好感恩讲座的宣传工作;
3.由专人到各班向心理委员传达此次活动,并在班上选出学生代表参加;
4.准备阶梯教室,由专人负责借取多媒体设备的钥匙。
四、活动时间:
2011年5月9日 晚18:30开始
五、活动地点:
西教学楼阶梯教室
策划:仇焕庆 葛瑞 薛慧2011.5.5
第二篇:心理健康讲座
保持身心和谐 快乐健康成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讲讲有关心理健康的话题。
学校心理咨询室自开设以来,接待了很多的学生,也帮助很多学生解决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扰。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就是神经病、精神病。其实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非常正常,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困难、自卑、焦虑、烦恼等,这些问题都称为心理健康问题,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大家能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最大财富。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健康呢?很多人认为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但并非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更要珍视心理健康。
二、为什么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清华大学学生在动物园向黑熊泼硫酸,大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在饮水机里投毒谋害宿舍同学,还有学生因为争执残忍杀害了同宿舍所有同学。这样的事例太多。而我们也总觉得这些是新闻里才有的事情,可是现在我们周围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买房的问题压力很大,有几天连续失眠,然后突然精神就出现了问题,到武汉住院几次。在我自己班上的学生当中也有在初中时因为学习压力,导致心理出现了问题。但是家长并没有发现。后来我发现她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是出现了精神问题,便建议家长把她带到武汉去住院。前段时间,新中百连续两人跳楼自杀,而跳楼的原因竟然都是因为吵架。这样的事例太多,这些实例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经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每年0.6%的人加入精神分裂症的行列,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89%的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已经成了世纪病,有30%到40%的求医者有精神卫生问题,20%的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披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不包括自杀未遂和有自杀意图的)。对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有人对西部五个省市20个地区的中学生做过调查,发现有77.9%的中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5.2%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
现代医学表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由于中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整,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的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今后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
在大部分的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大。
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
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
4、抑郁。表现出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
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
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
7、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动辄打骂,控制不住自己,事后又非常后悔。
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者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调查李世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来自于学业和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情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的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的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和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能独立的做出决定,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当我们出现心理问题时该怎么办呢?
四、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客观的评价自己,不苛求自己去做无法做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关系。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3、认识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当遇到情绪困扰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缓解(1)合理宣泄。可以参加一些运动性强的体育活动,向朋友倾诉,或者写日记,或者到孔康的地方大声喊出来,千万不要憋在心里。(2)自我放松。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做深呼吸等。(3)转移注意力。把引起自己不愉快情绪的事情先放一放,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他的事物和活动中去。(4)自我暗示。当我们情绪受到困扰时,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对自己说:没关系,这件事一定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4、理解他人,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无思考问题,而不是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快乐,这是我们青少年培养健康行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5、避免攻击性语言,培养自律能力。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为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自觉或不自觉出现攻击性行为,发展下去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严重伤害,对自己更是遗患终生。
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在教学楼楼梯口和实验楼以及综合楼五楼都设置了心理咨询信箱,对于一些不善于面对面交谈和有些问题不方便当面表达的同学,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与老师交流。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地点设在综合楼五楼,每周一至周五全天都有老师在,课外活动时间为固定的咨询时间,倾听同学们的困惑。
让我们的青春处处怀有敬畏之心,时时充满感恩之念,常常表达祝福之情,这才是心理健康。人字一撇就是躯体健康,一捺就是心理健康,它们相互支撑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愿每位同学都能健康快乐的过好每一天。谢谢大家!
第三篇:心理健康讲座稿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内容
一、何为健康?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个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包括三方面:
(一)、身体健康;
(二)、心理健康;所以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解释“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指挥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方面达到正常水平。身体健康标准大家比较了解,它可以用数据加以量化,心理健康无法用数来表示,那么如何来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心理疾病挑战全球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已经成了世纪病;有30%至40%求医者有精神卫生问题;20%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
心理健康不仅与疾病、事业的成功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少先队中队长,1989年2月2日上午,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小雪年级)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一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一名牌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无力自拔,留下了遗书,匆匆就走了。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1989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青少年有心理问题;本人曾经对西部五个省市20个地区的青少年做过调查,发现有77.9%的青少年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5.2%的青少年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到32%。
三、心理健康条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情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的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四、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关于青少年心理,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年轻的病人?他们怎么了?”那些企图自杀的高青少年;害怕笔尖的青少年;不敢看人的初三学生;害怕死亡的高中生;被拘留的高一男学生;自杀未遂的中专生;能力不足的大学高材生;不会与人交往,无法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青少年,一般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阶段总的可成为青春发育期,或青少年期。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期的青少年身心都正处在急剧的发展、变化和成熟时期。如果这是其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出现问题,这种不良影响极可能伴随他一生。
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有关专家学者们进行了调查研究。有关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这些枯燥的数字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
近几年,国内有关青少年心理卫生方面的许多调查都表明,在青少年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者,其比例在10~20%左右。应该说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是健康的,有些只是偶尔存在心理问题,但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消失了,真正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是为数不多的。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集中反应。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青少年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适应不良即对刺激的持续作用感受能力差,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是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因为,进入中学后,他们会发现中学的学习生活与小学是完全不同的:其一,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新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都相对陌生。其二,生活上,进入中学后大多数学生才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很多事都要自己亲历亲为,重新学习去做。对于那些在溺爱下长大的孩子来说,独立生活也很困难。其三,中学的学习内容明显大增,课业负担重,难度也加大了,而且学习方式肯定与前一阶段的不同,所以,刚上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在这方面也可能不适应。其四,人际关系的变化,新的人际圈需要自己去建立,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又会感到困难。因此,适应不仅是指要适应新学校的新环境,它还包括适应完全不同于小学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更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新生往往会被这一问题困扰,而感到烦恼,要么是学习跟不上,要么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但是,这样的问题大多在第一学期后会得以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失调,重则会诱发为心理疾病。
(二)情感问题。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高级而稳定的体验。对于青少年而言,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亲子沟通和异性交往。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个年龄段正是主观需求欲望比较多、比较强烈的时期,而家庭、学校和社会又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欲望和要求,于是必然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抑郁、暴躁等。他们的这种不满往往直接指向父母。进入中学后,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得以发展,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了,不向父母过多地管教,最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采取与积极向上相对独立的行为方式,带着偏激、盲目的色彩,或以极端方式发泄,久而久之与父母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不愿与父母沟通等,这必然会给他们带来苦恼,带来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在情感上,青少年难以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异性交往。
13、14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情爱都充满美好的向往。因此,这个时期,尤其是初中生,容易出现令老师和家长害怕的“早恋”问题。其实异性吸引以致的异性间的单独交往也属正常,只是交往双方,无论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恋爱,都会遭到教师、家长以及周围人的压力和反对。而他们自己也面临着以学业为重,还是以感情为重的选择,于是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矛盾和痛苦,他们稚嫩的双肩怎能担负这些呢?于是,出现问题在所难免。高中生在这一问题上要比初中生好。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相对成熟,由于知识的积累对性也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不会因为性好奇而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举动。
(三)学习问题。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在整个学习阶段中都存在的问题。有的学生学习刻苦,态度端正,智力发展正常,可学习效率低下,他们要么是学习技能障碍,要么是方法欠缺,长期失败使学习自信心丧失。对青少年而言,也存在上述情况。但初
三、高三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据调查,初
三、高三学生中,相当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考试焦虑,甚者会失眠、患神经衰弱症。这对他们考试时正常水平的发挥,乃至今后的成长都是
不良的影响。
(四)行为和人格偏离
1.行为障碍,或称不良行为。青少年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多动症,攻击行为,破坏行为,懒散,对抗行为等。这些多见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群体。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下,追求虚荣,追星族心态和迷恋电脑游戏的不良行为快速上扬。
2.人格偏离。人格也叫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偏离主要是个体人格发展不健全,性格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心理问题。青少年中常见的人格偏离有:(1)自我意识偏差,初中生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我认识和评价不全面、不准确,因而抑郁、闭锁。(2)自我中心倾向,他们只考虑自己,较少考虑他人的需要。(3)自卑心理。(4)嫉妒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是心胸狭窄、好表现的。这些不良心理品质不仅会让自己生活无乐趣,还会阻碍自己健康成长,面对不容乐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是分析原因,寻找出路的时候了。
五、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上述四大类,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当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生物的、环境的、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生物学因素
众所周知人的发展是指身心健康、平衡发展,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在成长过程中,任何生物、化学、物理因素影响了脑的健康发展都可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1.遗传因素。遗传素质对于人体的成长发育及性格、智力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家谱分析研究,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家族中患有各种精神病、发育迟滞等病史者明显多于正常学生。这说明遗传因素在心理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容否认。
2.母孕期及分娩因素。遗传因素是通过母亲怀孕来完成的。因此,在母亲怀孕时,其营养、情绪及身体健康状况都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很大影响。母亲营养不良可使儿童智力低下,失去好奇心等,母孕期若遭受严重外伤,或分娩时发生诸如早产、难产,新生儿窒息等都会影响孩子心理功能的健康发展。
3.生产发育及营养因素的影响。出生后至成熟期(16岁左右)的一段时间,孩子的生长发育与营养对孩子心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足在幼年时可表现为说话晚、走路晚、运动不协调、环境适应能力差等。这类儿童长大后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机率明显高于正常发育儿童。
4.其他生物学因素。诸如在成长过程中的外伤、躯体疾病、中毒等直接影响脑功能而造成心理障碍的意外情况。
(二)家庭因素
孩子最初的教育是由家庭提供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接受什么样的教养,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以下三类: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应该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结构。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从小环境来说,若夫妻不和睦、经常吵架、打架对孩子也很不利。如果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离异、一方或双方遗弃、死亡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分有害,青少年违法犯罪多源于此。2.家庭教养态度。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四种。而其中以民主的教养态度最好。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严而不厉、宽而不娇、爱而不溺、放而不纵,注意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培养孩子求知向善的自主能力和勤奋好强的品质。反之,其他教养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家长的教育方法。父母教育孩子只有良好心愿,没有科学的方法仍然不能担当起“全面的素质教育”的职责。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甚至是苛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犯了过错就罚,考试没达到要求则打,除了学习,什么都可以让孩子不做。这样培养出的子女怎么会学习轻松,怎么会不产生逆反心理,又怎么能独立生活,适应新环境呢?
(三)社会因素
1.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成长的场所。学校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是青少年长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如果学校的教育方针正确,方法得当,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身心健康的人才。反之,如若教育方针、方法上存在问题(具体可表现在教学水平、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法、教师素质、教育态度、学校人际关系、校风等方面),就会阻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2.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风俗习惯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中学阶段正是个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心理品质形成时期,若受社会不良风气,像金钱至上、追求享受、“走后门”、吃喝送礼、黄色刊物等的影响,对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的塑造百害而无一利。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染缸,人生活其中,很难不受影响,因此,良好社会风气,健康社会文化才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营养品”。
(四)简析当今青少年的几种心理矛盾
第一,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几乎每个青少年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 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
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 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第二,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青少年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青少年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 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妆品,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但这些学生 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青少年中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 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第三,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 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青少年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由于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这类学生往往通过记日记、画画、写字等来表现内心的苦 闷和孤独感。他们很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而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青少年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 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第四,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 “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 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 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事都可以不管”,所以造成了青少年的实际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生活上,出 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因此,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第五,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
青少年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但由于他们思考问题不周密,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牛,不能控制自己,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老师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取心,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六,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现在许多青少年能积极地为社会、学校、班级做好事,也能积极为同学做好事: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同学家有了不幸,他们能自觉地捐款、捐物。但有一些同学的道德水准不够高,他们靠偷窃来捐款,通过打架斗殴来为弱小同学鸣不平,利用考试作弊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分数。这很自然形成了助人行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对这一矛盾,老师要巧于引导,先肯定其好的方面,再指出其不 足之处,使其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助人。
在大部分的青少年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大。2.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3.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4.抑郁。表现出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5.焦虑、心里烦躁不安。6.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7.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8.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感,是当前青少年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青少年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许多心理学者认为,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五)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大、家庭不和而出逃、自杀或伤人的案例很多,但却很少有家长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努力培养引导,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作为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和家庭民主权。做父母的应该既注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也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规则,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孩子。若必须行使父母权利时,也应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的理由。这一点对青少年非常 重要。
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而言,包括 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的训练活动等;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学习习惯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情感教育,即教学生学会体察和表达自己的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疏泄消极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表训练、放松训练等等;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等互动技巧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及要求所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各方面人格素质的培养; 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对自己建立科学的认识,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做到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及自信培养、良好自我形象建立等;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对性别认同,以及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与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及调适等。
今天的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而且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应该具有勇于参与竞争的良好心态。可是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比较弱,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而许多心理障碍与疾病都与适应能力差及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的焦虑有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交往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未成年人心理潜能的发挥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质。
花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内容
富兴街道花苑社区 二〇一三年
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一)同学们:
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什么是马虎?不认真就是马虎!为什么不认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马虎既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作题或作业后检查的习惯,在学校如此在家也必须如此。自己先检查然后老师家长再检查有错时不告诉他具体错哪了。划定范围让他自己再查。另外在学习时不能让孩子有分心的因素。尤其在家别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边。别开电视,小声说话别有事没事地问一句饿吗?渴吗?难吗?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六天。可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除此之外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这表现在上课时有时不注意听讲,常做小动作,老走神。注意力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如果大有有兴趣我就说说我知道的。
一、听觉集中训练法:闭上眼睛,用心来听闹钟的滴嗒声,并要求他伴随着这种声音默念“嘀嗒。。嘀嗒。”要求:环境安静,可以是一两个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组。每天五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坚持六天。
二、视觉想象训练:要求环境安静,闭目静坐,先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黑点,再想象由这个点向右无限延长的黑线。每天练习三次。每次五分钟。隔两天后再想象,由黑点起无限旋转的螺旋线形。疗程为7天。然后减少量坚持2周。(巩固)
怎样克服“走神儿”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时常看得见的地证词如文具合时书桌上,家里的写字台上墙上等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都可以提醒自己别走神。
2、记录法: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儿的内容。比如,今天数学课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赛来着,那就要在本上记录:数学课足球赛约2分钟。这样记录几天后认真看一遍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多无聊,浪费了多少时间。想信用不过多久本上的记录会越来越少的。
3、自我奖惩法:就是在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之前。先给自己定个时间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内容。如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学习计划,并且始终专心致志的。那么就奖励一下自己:看会儿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计划落空,那你就该毫不留情地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务或跑楼梯等。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为了奖励避免惩罚而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了。
这是几个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兴趣可以试一下,试时别忘了告诉我。我还想检验一下行不行呢。
二、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学会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1)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2)增加对价值的察觉: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3)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2.学会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1)增进自我体察: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2)学会自我接纳: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4)增强自我监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3.学会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同情心;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4)学习与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4.学会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5.学会增强耐挫能力,增强耐挫意识。认识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学会耐挫方法。学习接受和适应遭到的反对和不成功;学会给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评;学会响应指示和接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限制。
花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内容
富兴街道花苑社区
二〇一三年
第四篇:心理健康讲座稿[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同学们: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生活里,你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下,你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个是自信心的培养的问题。另一个就是注意力的培养。其实这不属于心理辅导的范围而属于心理训练的范围。希望能有点用。
有个小故事: 一块钢板的价值
在经济学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希尔顿价值说,大意是,一块普通的钢板值5美元,如果把这块钢板制成马蹄掌,它就值10.5美元,如果做成钢针,就值3550.8美元,如果把它做成手表的指针,价值就可以攀升到25万美元。
那么,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
纽约州第一任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的故事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罗尔斯出生在纽约州的一个贫民窟,这里的孩子逃学、打架成风,有的还偷窃、吸毒,非常难管,长大了也鲜有能找到体面工作的。而罗尔斯则幸运地遇到了皮尔·保罗――他的小学校长。皮尔·保罗想尽办法劝孩子们回到课堂,劝他们不要打架,劝他们要有理想,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想到了给孩子们看手相。当罗尔斯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展开他的小手,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在罗尔斯幼小的心灵里发生了一次大爆炸。因为从小到大,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有一天奶奶说他可以成为一艘五吨重的船的船长。从此后,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并坚信它。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不再产污言秽语,他总是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长。在以后的四十多年里,他没有一天不是按照一个州长的规范要求自己。五十一岁时,他真的成了州长。
一块钢板值多少钱呢?就看你把它看成什么,马蹄掌还是指针。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上课时老师给我讲的,有一个学校请来了著名教育学家来学校指导工作。这个教育学家非常厉害的就是他指导过的学生都很有出息。被教育界奉若神明。学生也以见他一面为荣。这所学校有一个班以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出名。学校很头疼。就对这个教育学家说,您来看看这个班的学生怎么办吧。于是教育学家就来到这个班,见了一班的学生。摸摸这个头对所有人说,这小伙不错一定可以成为大企业家。看一个小女孩安静坐在哪说你可是个好公关的料。。。以此他夸讲了许多学生。这几个学生在他走后高兴极了。连教育学家都这么说那我一定是块好料。从此真的越来越好了。许多年以后,他又来。校长说,你真是神了你说的那几个孩子差不多都成才了。他们可都是差生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结果教育学家说,我什么也没看出来呀。我甚至没有好好看他们。我只是故意这么说的。
其实,这两个故事,就是我要说的所谓的“贴标签效应。” 它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行,是个聪明的,有主见的,有能力的,可爱的孩子。让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孩子在心里上认可自己。就会在心理上按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做这样的孩子。其实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赏识教育有点象。如果你总说一个孩子笨、是个淘气的捣乱的不关心集体的。长了他也会觉得自己真的是这样的,反正也这样了,那就这样吧。而让孩子失去了进步的机会。我没当过班主任,对于班主任怎样教育学生我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我曾是学生,就说说作为一个学生的感受吧。我记得我上学时最爱学的是语文课,而且我的作文几乎是满分,常做为范文在年级中传阅。语文成绩也总是数一数二的。这并不是我一开始就这么好,是因为的语文老师曾在我写的一篇作文上写过这样一句评语“这是一篇很有见地的议论文,观点独特论据充分语言流畅。其实这几句点评很平常,这不算什么,很多老师都这样点评过作文。重要的是接下来还有一句话。他说“泽,溪之水也,如能汇入大海必能乘风破浪到达理想之彼”。这个作文本我一直保留着。这句话让我如沐春风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文学潜力的学生所以对语文我一直就自信。我甚至现在都用这句话鼓励我自己。其实在影响学生方面老师的力量是大于家长的。有时一句话就是孩子的一生。所以我想说无论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学生一定要给它们贴好标签。每个班都有所谓的差生,这些差生是一开始就那么差吗?是智力不行吗?为什么好学生会越来越好,差生会越来越差,什么都差。他脸上贴的就是差的标签。谁都认为他差,连他自己都这么认为。他能不差吗?
对于学困生的问题本不是我今天想说的主要的问题即然提到了就多说两句,对不对的大家多提意见。我也许太理论话,太理想话了。因为我没真正做过,也许没有说话的权力但我总认为学困生还有救。造成学困的原因是长期的过程主要应该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行,学习动机不明确或肯本不有动机。使成绩慢慢排在班级的后面。然后学生会瞧不起他,他自己没有在这方面了找不到成就感所以失去兴趣然后越来越差。学习不好,精力用在其它上了,所以纪律也不好。最后导致失去自信。如果能让他们找到自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用好的学习方法。给他们贴好标签我想会有效果的。大家不防回忆回忆咱们学校的好学生和学困生是不是我说的标签效应还有点道理。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最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马虎。我们总说的是这孩子不是不会就是马虎。这话听起来其实没有太多责备的意味。我们虽然知道马虎不好,但并不认为他有多严重,以为大了就好了。学习这么久之后我才知道马虎不是小事,它是一种习惯,当一个毛病成为习惯就比较可怕了。什么是马虎?不认真是马虎!为什么不认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马虎即然是习惯那就可以养成不马虎的习惯。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作题或作业后检查的习惯,在学校如此在家也必须如此。自己先检查然后老师家长再检查有错时不告诉他具体错哪了。划定范围让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学习时不能让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别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边。别开电视,小声说话别有事没事地问一句饿吗?渴吗?难吗?心理学上说一个习惯的养成最少要六天。可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除此之外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这表现在上课时有时不注意听讲,常做小动作,老走神。注意力有专门的训练方法如果大有兴趣我就说说我知道的。
一、听觉集中训练法:
闭上眼睛,用心来听闹钟的滴嗒声,并要求他伴随着这种声音默念“嘀嗒。。嘀嗒。”要求:环境安静,可以是一两个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组。每天五次每次两分钟左右,坚持六天。
二、视觉想象训练:
要求环境安静,闭目静坐,先在头脑中想象出一个黑点,再想象由这个点向右无限延长的黑线。每天练习三次。每次五分钟。隔两天后再想象,由黑点起无限旋转的螺旋线形。疗程为7天。然后减少量坚持2周。(巩固)
三、怎样克服“走神儿”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专心听讲、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时常看得见的地证词如文具合时书桌上,家里的写字台上墙上等这样无论上课听讲还是回家做作业都可以提醒自己别走神。
2.记录法:准备一个小本,专门用来记录走神儿的内容。比如,今天数学课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赛来着,那就要在本上记录:数学课足球赛约2分钟。这样记录几天后认真看一遍会发现自己胡思乱想的东西多无聊,浪费了多少时间。想信用不过多久本上的记录会越来越少的
3.自我奖惩法:就是在每次写作业或复习功课之前。先给自己定个时间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内容。如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学习计划,并且始终专心致志的。那么就奖励一下自己:看会儿电视或听一段音乐;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计划落空,那你就该毫不留情地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务或跑楼梯等。这样长此以往就会为了奖励避免惩罚而渐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了。
这是几个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兴趣可以试一下,试时别忘了告诉我。我还想检验一下行不行呢。
生活的态度是人格的温度控制器,其好坏足以影响人生的成败。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迈向美满成功的跳板。
人生的方向是由“态度”来决定的,其好坏足以左右我们构筑的人生的优劣。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成功的催化剂,它使人格变得温暖活泼,富有弹性;使人充满进取精神,充满冲劲和抱负,即使遭遇困难,也可以获得帮助,事事顺心。
相反,消极的、冷漠的人生态度则会使人格变和萎靡、阴郁、懒惰,使人觉得周转处处都是障碍,都是不友好的眼光,最终使自己遭遇失败。人生态度是后天的,消极的人生态度并非先天遗传,并非不治之症,完全有可能设法加以纠正。
相信人生充满乐趣,常微笑,避免悉眉若苦脸,会令你怀有希望,从内心产生信心,使你一夜之间判若两人。下面是培养积极心态的几个方式,供你参考: 心情要愉快早晨起床后,就要决心过愉快的一天,下决心不要为琐事烦心,必须提醒自己记住情绪的力量非常大。如果在愉快、积极的气氛中醒来,加上潜意识的作用,一天的心情都会感到舒畅。若因无谓的事而烦恼、不愉快时,应赶紧注意纠正。
心胸要宽敞走路时,不要两眼看着地面,应该抬头挺胸,昂首阔步,断不可妄自菲薄。要祛除孤立的心态,毅然钻出象牙塔,和外界打成一片,这样就会看到充满幸福、亲切、爱情、希望的美好事物。这时你会发现,在污秽的街上居然长着一棵漂亮的树,街角的修鞋匠雄心勃勃、充满希望,即使老找你麻烦的上司也有他好的一面,万事都显得那么美好。
不能说没办法 振作精神,不要做“没办法”的人。无论怎么困难的工作,都应认真思考解决的办法,不可推拖敷衍,不可怕麻烦,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担忧上,不要替自己寻找借口。要知道,成功的哲学在于“天下无难事”。
能够接受。假如无意中做下傻事,没有必要因此捶胸顿足,不要气馁。事情没做好,用不着找借口,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事实,而应力求下一次把事情做得更好。为此应该接受别人善意的批语把它看成一种激励的力量,不应心存芥蒂产生抵触情绪。
不可随便批语别人。不要故意给人难堪,不可对人吹毛求疵,而应处处与人为善的,否则别人也会给你脸色看。应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多替人着想。圣贤曾说“与其因怀疑而招致误会,不如没有疑心而被骗”,相信别人,别人也会相信你。
要与思想积极的人交往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人的影响。择友务必慎重,最应该交的朋友是有干劲、态度乐观爽朗、处事练达的人。
试着按以上的方法去做,相信你的人生一定会出现一种全新的境界,你的生活会充满友好、鲜花和阳光,会令你赏心悦目,使你走上成功之路。
第五篇:心理健康讲座稿
2015-2016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应学校要求继续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师傅同事的帮助下,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也在教学水平上有了进步。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数学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半年的教学历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满艰辛的半年;这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学期.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1、作为一名教师,热爱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是每一个老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在教学中,更要特别注重对后进生的培优补差。使得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差距不算太大。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制定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3、虚心跟从师傅魏老师学习,每周认真听课,虚心接受同事的批评与指正。每一次组内的公开课准时到位,仔细聆听,虚心学习。师傅魏老师教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包括工作与生活。
4、每周坚持集体备课,保证每次都有收获,真正为提高数学成绩而努力。要求所有老师用电脑备教案,尽量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在教学上,坚持教学研究,共同讨论,同时,多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每周二的教研活动,都会认真准备,仔细倾听,学习经验。
5、认真批改作业:两个班的作业可谓是多而繁琐,在评作业这项工作上从不怠慢。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因而,每天课间时间,放学空闲时间,都会给后进生进行补课。
7、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并且汇报成绩,孩子的每一次成绩都会在微信群里和家长仔细分析交流,保证家长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优势与不足。
8、总结得失,以励再战。(1)、取得的成绩:在我的努力带动下,学困生的脸上有了笑容了,作业基本都能按时按量的完成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以前提高了,学习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每次月考,本班都名列同年级前列。(2)、存在的不足: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学习成绩虽然有所进步,但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努力方向:今后,我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改变急躁的情绪,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作为一名年轻缺乏经验的教师,我的教学基本功较差,课堂掌控能力有待提高,但我肯吃苦认努力,一个学期基本上没有睡过午觉换来的成果就是两个班的成绩保持稳步上升。今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可以将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使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并且成绩稳步提高。同时,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数学教师。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因而,每天课间时间,放学空闲时间,都会给后进生进行补课。
7、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并且汇报成绩,孩子的每一次成绩都会在微信群里和家长仔细分析交流,保证家长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优势与不足。
8、总结得失,以励再战。(1)、取得的成绩:在我的努力带动下,学困生的脸上有了笑容了,作业基本都能按时按量的完成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较以前提高了,学习的态度也改变了不少,每次月考,本班都名列同年级前列。(2)、存在的不足:部分学生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学习方法和习惯,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学习成绩虽然有所进步,但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努力方向:今后,我将继续本着“教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改变急躁的情绪,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保持与学生家长的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争取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实现双丰收 作为一名年轻缺乏经验的教师,我的教学基本功较差,课堂掌控能力有待提高,但我肯吃苦认努力,一个学期基本上没有睡过午觉换来的成果就是两个班的成绩保持稳步上升。今后,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可以将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加细致,使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并且成绩稳步提高。同时,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数学教师。
2015-2016一年级数学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魏桥小学:李殿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