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辨证论治合艾艾灸治疗艾滋病2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19-05-12 21:0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合艾艾灸治疗艾滋病20例疗效观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药辨证论治合艾艾灸治疗艾滋病20例疗效观察》。

第一篇:中医药辨证论治合艾艾灸治疗艾滋病2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辨证论治合艾艾灸治疗艾滋病20例疗效观察

樊翠红 路聚更 王庆雷 王红全 池招民

(河北省沙河市中医院沙河054100)

[关键词] 艾滋病,中医药,艾艾灸。

艾滋病(HIV/AID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自2005年10月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在省中医院毛宇湘等有关专家指导下,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开展了中医药辨证施治结合艾灸疗法治疗艾滋病的研究,通过20例病人的治疗观察,对HIV/AIDS有一定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我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内病人,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11-54岁,平均年龄35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16例,性传播2例,母婴传播2例;病史8-15年,平均12年;20例中无症状期患者11人,发病期患者9人;中医药辨证论治三期十二型分布情况:气血两亏型10人,气阴两虚型3人,气虚血瘀型2人,肝经风火型1人,脾肾亏虚型4人。

1.2基本情况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选择经CDC确认的无症状和发病期艾滋病患者,在中医药辨证论治基础上,随机选取20例患者,加用艾艾条施以灸疗。

1.3治疗方法

1.3.1辨证论治法

1.3.1.1气血两亏型 治宜补气养血。予八珍汤或人参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白术、甘草、黄芪、茯苓、熟地黄、白芍药、当归、川芎、山萸肉等。

1.3.1.2气阴两虚型:治宜补益肺气滋肾养阴。予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黄、百合、甘草、元参、桔梗、山药等。

1.3.1.3气虚血瘀型:治宜益气活血化瘀解毒。予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白术、人参、当归、川芎、赤芍、甘草、桃仁、红花、牛膝、杜仲等。

1.3.1.4肝经风火型:治宜清肝泻火利湿解毒。予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龙胆草、黄芪、栀子、泽泻、当归、车前子、柴胡、地肤子、板蓝根等

1.3.1.5脾肾亏虚型:治宜健脾利湿,和胃止泻。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砂仁、山药、白扁豆、薏苡仁、黄连、黄芪等。

1.3.2艾艾灸疗法(艾艾灸法)

取双侧足三里穴为施灸部位,选用艾叶、白芷、丁香、樟脑等组方,宣纸包装,加工成1.5x20cm之艾艾条,供患者使用,名为艾艾灸法。该艾艾条具有辛香走窜,开表透里,提神醒脑之功。

用法:擦净施灸部位,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相距3-5cm,6个月为一疗程,以局部温热能耐受为度,避免灼伤。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20例患者经一疗程治疗,临床症状和CD4数值均有不同程度改善。CD4数值治疗前后有3例下降,17例还有升高。

2.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

1表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症状

乏力

纳呆 治疗前 20 20 治疗后 14 16

多汗 睡眠 精神 8 15 16 4 10 1

2从表中看到,乏力、纳呆、多汗、睡眠、精神均有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为70%、80%、50%、66.7%、75%。

2.3 治疗前后CD4数值变化情况比较见表

2表2治疗前后CD4变化情况比较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治疗前 222 175 356 460 576 196 324 385 554 713 490 425 274 317 439 453 488 374 81 38

1治疗后 268 242 538 633 709 283 350 386 776 406 488 552 435 334 539 554 459 558 147 437

升降值(±)

+46 +67 +182

+173 +133 +87 +26 +1 +222-307-2 +127 +161 +17 +100 +101-29 +184 +66 +56

从表中看到,CD4数值治疗前后比较:3例下降,总值338,均降112、67。17例升高,总值1749,均升102、88。CD4数值有增长趋势。4 典型病例

4.1 刘某,男,45岁,农民,沙河市柴关村人。因其妻受血感染HIV而接触感染,2004年被CDC诊断为艾滋病。2004年10月接受中医药治疗,患者素有乏力,纳呆,伴腹胀,恶心,关节酸痛数年,经中医药辨证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2006年12月CD4检测为549,2007年7月CD4为555,2008年1月CD4为356,2008年7月15日CD4为538。血常规:2006年WBC为5.0×109/L,Ly为2.2×109/L;2007年WBC7.7×109/L;Ly为3.3×109/L。2008年WBC5.0×109/L,Ly为2.2×109/L。艾艾灸以来,疲劳感消失,正常参加工作和劳动。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

4.2 王某,男,37岁,沙河市柴关村人,1997年因其妻分娩受血感染HIV,2003年其本人经CDC诊断为艾滋病。患者经常感觉困倦,乏力,纳呆,关节肿痛,时见皮疹。2005年接受中医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已下地参加劳动。2006年12月CD4检测为416,2007年7月CD4检测为459;2008年1月,CD4检测为425,2008年7月16日CD4为552;血常规:2006年12月WBC 6.0×109/L,Ly为2.7×109/L;2007年7月WBC6.9×109/L,Ly为3.4×109/L;2008年1月WBC6.8×109/L,Ly为3.4×109/L。从检测结果看,患者免疫力得到提高。5 讨论

5.1 艾艾条灸疗足三里穴,配合中医辨证论治,确实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客观指标,不论从主观感觉还是试验室检查均得到了验证。5.2 艾艾条研发思路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强壮要穴。根据针灸学理论,针刺和艾灸足三里穴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和血之作用,临床上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对于艾滋病患者来说,针刺不宜,但艾灸值得应用,艾灸本身具有扶正补益作用,适合于虚证表现者,邱茂良主编五版《针灸学》教材记载“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并阐述其有双向调节功能,助消化,增加裂解素(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格兰氏阴性杆菌,也能灭活某些病毒),增强免疫能力。

依据艾滋病的特点,从患者发病过程看,多数患者在较长时间内,表现为五脏气血阴阳虚损,尤其是脾气亏虚为主要病机证候。因此培土固元,健脾益肾法则当贯穿于艾滋病治疗用药的全过程。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属土,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功能赖脾胃得以充养,脾胃虚则五脏俱虚。足三里穴作用与之相合,且选取方便,施灸容易。

5.3基于以上分析,选取双侧足三里穴为施灸部位,选用艾叶,白芷,丁香,樟脑等组方,配制之艾艾条供患者使用,经6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从临床表现看,对患者心情,精神,睡眠,体力、多汗等症状有明显疗效,CD4数值多数有不同程度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值得进一步观察应用。

参考文献

中国中医研究院艾滋病中医药防治中心.5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培训资料.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2004.08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合肥:安徽中医学院.2008.11.作者简介:路聚更(1963—)男,主任中医师,学士。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工作,尤其擅长痔疮、皮肤病及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研究。

第二篇:艾灸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艾灸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一组最多见的疾病,据报道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高达6.55‰,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通常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每次反复带来的损伤越来越严重,使病人性格改变,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而且导致疾病更加难治,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笔者从中西医结合入手,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

我院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50例,年龄:42-65(54.2±5.89)岁,重病程17-40(31.3±5.74)年。上述病例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不协调、自言自语、自笑、意志行为减退等阴性症状及少数阳性症状为主要研究目标。50例患者均给予利培酮(吉林西点)4-6mg/日、安坦根据实际情况应用。2.治疗方法

2.1分组和取穴上述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病人均长期口服利培酮。治疗组25例另外进行艾灸治疗,取穴:主穴:百会、风府、神门、大陵、心俞、气海、丰隆、太冲。配穴: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听会、头维、太溪。手法:1)温针灸,3-5穴/次,各灸3-4壮(或20-25分钟),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治疗6-10个疗程。2)用艾条温和灸,3-5穴/次,20-25分钟/次,每天灸一次,8次为一疗程,治疗6-10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仅单纯服药治疗,不进行艾灸治疗。

2.2评定工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精神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进行处理分析。3.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PRS及PANSS记分比较详见表1,列表可见,艾灸治疗前两组BPRS及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PRS及PANSS评分则出现显著差异(P<0.05及P<0.01)。治疗组行艾灸治疗前后2个量表的减分率较为明显,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01及P<0.01),显然说明艾灸治疗后一些精神症状大有改善,尤其表现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不协调及意志行为减退等精神病阴性症状改善明显。对照组的两项评分治疗前后则没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4.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癫病的范畴[2]。《难经》曰:“重阴者癫„”,故“癫属阴”。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情感淡漠、思

维贫乏、生活懒散、喜静恶东、意志减退、不与周围人交往,甚至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等。治疗上虽有几十种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但仅在于控制急性症状,治愈率低,极易复发,而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则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稳定病情,所以仅靠单纯服用药物治疗难以达到较理想效果。中西医结合则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疗效,而针灸治疗精神病在我国历史悠久,体针、耳针、手针、腕针、艾灸及穴位埋线等治疗手段从古代沿用至今,而艾灸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也一直为世人所公认,正所谓“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3]。尤其在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方面效果显著。选穴多以督脉穴及2手足厥阴经穴为主,督脉通于脑,灸百会、大椎、风府可振奋一身之阳气,疏通全身阳气,振奋精神;内关、大陵、太冲为厥阴经穴,用于宽胸理气、定志安神;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联合足三里、脾俞、太溪灸之可健运脾土、补益肝肾,可以振奋肾气;听会可疏利少阳,行气通窍灸之对于幻听明显者效果显著;上述诸穴联合应用,共奏温经通阳、补益肝肾、宽胸理气、消瘀散结之功。另外利培酮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对5-HT2及D2受体均存在较强的拮抗作用,治疗阴性症状较阳性欠佳,副作用明显,而艾灸治疗对改善精神阴性症状疗效明显,并且不仅不存在副反应而且还可以有效减轻利培酮的治疗副作用。本研究由于仅选择了男性病例,样本搜集数量不大,患者病程长短不一,对本研究的精确性带来影响,笔者治疗上初作尝试,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深入研究,深入探索其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明园。二十一世纪中国精神医学的思考。上海精神医学,2000,12(1):1

[2]王彦恒.实用中医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

[3]《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第三篇:再论艾艾灸在中医药辨治艾滋病中的应用

再论艾艾灸在中医药辨证论治艾滋病中的应用

王庆雷 路聚更 李中堂 陈书秀 樊翠红 王红全 路宽

(河北省沙河市中医院沙河054100)

[关键词] 艾艾灸,艾滋病,中医药。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HIV/AIDS)已经列入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中医药界正在广泛参与,联合攻关,自从应用艾艾灸[1]治疗艾滋病取得初步效果以来,我们在省中医院毛宇湘等专家指导下,不断完善施治方法,对20例应用灸疗的患者又进行了2年时间的治疗观察,对HIV/AIDS疗效肯定,尤其对患者精神、体力、睡眠症状改善明显,患者的免疫功能基本稳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仍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内的原入组病人,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13-56岁,平均年龄37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16例,性传播2例,母婴传播2例;病史10-17年,平均14年;20例中无症状期患者9人,发病期患者11人;目前中医药辨证论治三期十二型分布情况:气血两亏型12人(其中5人伴肾阴不足),气阴两虚型3人,气虚血瘀型2人,脾肾亏虚型3人。1.2基本情况 随机选取的原入组20例患者,根据目前症状变化,在中医药辨证论治基础上,继续加用艾艾条施以灸疗。1.3治疗方法 1.3.1辨证论治法

证候无明显变化者,继用原法和方药[1],若伴肾阴不足者,加服六味地黄丸或地黄、山茱萸、杜仲、龟板胶等;偏于肾精不足则加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鹿角胶等;伴阳虚加肉桂、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等。1.3.2艾艾灸疗法(艾艾灸法)

于双侧足三里穴施灸的基础上,加用神阙穴,仍以艾叶、白芷、丁香、樟脑等组方,制成之艾艾条供患者使用。3年来使用该艾艾灸法,观察发现艾艾条除具有辛香走窜,开表透里,提神醒脑之功外,还具有健脾开胃,固表止汗效果。

用法:擦净施灸部位,坚持灸疗,每周最少1-2次,有条件者则可每日施灸,时间每次30分钟,以局部温热能耐受为度,避免灼伤。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截止2010年2月,20例原入组病人经连续治疗,临床症状和CD4数值基本稳定,部分患者还有不同程度改善。CD4数值治疗前后有3例下降,17例还有升高。2.2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表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症状 乏力 纳呆 多汗 睡眠 精神

治疗前 20 20 8 15 16

治疗后 14 16 4 10 1

2从表中看到,乏力、纳呆、多汗、睡眠、精神均有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为70%、80%、50%、66.7%、75%。

2.3 治疗前后CD4数值变化情况比较见表

2表2治疗前后20个月CD4值变化情况比较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08.03 CD4值

222 175 356 460 576 196 324 385 554 713 490 425 274 317 439 453 488 374 81 38

12009.11CD4值

293+ 200 483 523 279 453+ 324 434+ 582 330 450 542 296 261 496 383 477 431 204 431

升降值(±)

+71

+25 +127 +63-297 +257 0 +49 +28-383-30 +117 +22-56 +57-70-11 +57 +123 +50

从上表中看,CD4数值治疗前后比较:1例无变化,6例下降,总值847,均降141.17;13例升高,总值1046,均升80.46。稳定和好转率达70%,CD4数值的变化,反映出多数患者免疫功能稳定并有恢复重建趋势。

一般认为艾滋病患者CD4值每年下降50,用药20个月比较,仅2例大于此值,显示出艾艾灸在中医药辨证论治艾滋病中的良好应用前景。4 典型病例

4.1 刘某,男,45岁,农民,沙河市柴关村人。因其妻受血感染HIV而接触感染,2004年被CDC诊断为艾滋病。2004年10月接受中医药治疗,患者素有乏力,纳呆,时伴腹胀,恶心,关节酸痛数年,经中医药辨证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2006年12月CD4检测为549;2007年7月CD4为555;2008年1月CD4为356;2008年7月15日CD4为538;2009年11月CD4为483。血常规:2006年WBC为5.0×109/L,Ly为2.2×109/L;2007年WBC7.7×109/L;Ly为3.3×109/L。2008年WBC5.0×109/L,Ly为2.2×109/L。2009年11月WBC5.9×109/L,Ly为2.8×109/L。自艾艾灸以来,疲劳感消失,一直正常参加工作和劳动。患者的免疫功能稳定。

4.2 王某,男,37岁,沙河市柴关村人,1997年因其妻分娩受血感染HIV,2003年其本人经CDC诊断为艾滋病。患者经常感觉困倦,乏力,纳呆,关节痛,时见皮疹。2005年接受中医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已下地参加劳动。2006年12月CD4检测为416;2007年7月CD4检测为459;2008年1月CD4检测为425;2008年7月16日CD4为552;2009年11月CD4为542。血常规:2006年12月WBC 6.0×109/L,Ly为2.7×109/L;2007年7月WBC6.9×109/L,Ly为3.4×109/L;2008年1月WBC6.8×109/L,Ly为3.4×109/L,2009年11月WBC6.5×109/L,Ly为3.7×109/L。从检测结果看,患者免疫力得到提高。5 讨论

5.1 中医药辨证论治合艾艾灸治疗艾滋病,确实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客观指标[1],从我们临床治疗的病例中,以及表

1、表2观察发现,坚持艾艾灸,患者主观感觉及试验室检查指标均达到预期目的,若配合神阙穴灸疗,效果更佳。

5.2一般认为艾滋病患者CD4值每年下降50,用药20个月比较,仅2例大于此值,显示出艾艾灸在中医药辨证论治艾滋病中的良好应用前景。5.3 艾艾灸疗法机理探讨

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2],灸法本身偏重于补。而历代医家多认为足三里穴具有保健和强壮作用[3]。如唐代著名医家、养生家、长寿之星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该穴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为强壮要穴。现代实验研究认为,足三里穴有抗衰老作用[3]。而神阙穴也为保健要穴,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其所著《类经图翼》中就提出该穴“不惟愈疾,也且延年”;现代研究,隔盐灸神阙穴能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中老年人因机体功能低下状态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现象。选取足三里、神阙穴作为艾艾灸施治部位,具有易学易用,经济方便,实用适宜之特色。而艾滋病病毒主要侵袭人体免疫系统,减弱破坏人体免疫力,最终使艾滋病患者丧失抵抗力。艾灸本身具有扶正补益作用,足三里、神阙穴有双向调节功能,既养生又治病,适合于艾滋病患者应用。

一般认为“正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地”,抵抗力的降低,容易合并各种感染。艾滋病具有湿浊秽毒[4]的性质,病毒长期潜伏于人体之中,不断损耗人体正气,终致五脏气血阴阳虚损,尤其是脾气亏虚为主要病机的证候特点,故常见乏力、纳呆、腹泻等症状。因此培土固元,健脾益肾法则为艾滋病治疗用药的基本法则。而选足三里、神阙二穴施灸正合此理,且选取方便,施灸容易,特别适合艾滋病患者居家治疗。

5.4根据以上思路,配制艾艾条开展艾艾灸,通过足三里、神阙穴部位施灸,经患者使用20个月观察总结,从临床表现看,患者体力、饮食、出汗以及精神、睡眠等症状有明显改善,CD4数值多数稳定或有不同程度改善,反映出多数患者免疫功能稳定并有恢复重建趋势。值得进一步观察探讨。

参考文献樊翠红,路聚更.中医辨证论治和艾灸治疗HIV/AIDS20例疗效分析.河北中医,2009,31(8):1151-1167徐恒泽主编.针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313 邱茂良主编.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1-

424王红全,路聚更.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初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8:

4作者简介:路聚更(1963—)男,主任中医师,学士。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工作,尤其擅长痔 疮、皮肤病及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研究。

下载中医药辨证论治合艾艾灸治疗艾滋病20例疗效观察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药辨证论治合艾艾灸治疗艾滋病20例疗效观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