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寻·茶人圈(xiexiebang推荐)
追寻·茶人圈(谨以此文献给在无奈中寻觅知音的人们)
没有人可以改变人生的长度 我没有哭诉
偶尔伪装出笑语欢呼 想结束
这无时无刻的束缚
冲 冲出
却冲进迷雾
我在黑暗中即兴演出 我在黑暗中寻找出路 我不愿服输
我走进茶人圈向你倾诉 这个空灵飘香处
再也没有扰人的世俗 再也没有无际的孤独
只有茶香醉红尘
清茗涤浊魂
只有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衣带水海峡情
只有你
只有我只有 相识 相知 相守 ……
第二篇:《茶人三部曲》读书心得体会
《茶人三部曲》读书心得体会
我在今年阅读了王旭峰所著的《茶人三部曲》这一系列小说,小说包含《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和《筑草为城》三部,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说说我的感悟,这三部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当面对艰难困境时,人该做何选择,是选择坚持本心,还是屈服现实。这本书里有正面形象的代表,也有负面形象的代表,最让人动容的就是无论世道多么艰险、家族危机多么深重,有这么一群人始终选择坚守自己干干净净的灵魂,在纷杂惨痛的生活里仍能静心品茗,并且永远像杯中茶汤一样澄澈清明,不染尘埃。
作者王旭峰将故事背景放在西湖畔茶商杭家的忘忧茶庄,时间线贯穿清末至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以及杭家子孙们在各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生选择。
茶是中国人历来不可缺少的饮品,中华民族的性情中也时时体现着茶的感觉:淡雅宁静却又坚忍不拔,与世无争却又坚持道义。王旭峰将茶的儒雅、温厚,茶的顽强、执着赋予到杭家子孙身上,以这一群人为代表刻画了那些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为家国兴亡、为民族大义而辛苦奔波甚至奉献生命的有志之士,让我看到了在民族危机时刻,有一群人会选择妥协退缩,而大多数人却始终心怀仁义、坚持本性、勇于斗争,以一己之力为家国平安无悔付出,这些英烈之辈给人带来精神上无比强烈的震撼,也指导着现世的我们如何坚守正确的价值观。
杭家本是茶商世家,靠着祖传的金字招牌忘忧茶楼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时局动荡,国运堪忧,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杭家人始终满怀希望、以各种方式投入到救国行动中。第一辈的吴茶清入太平军,失败后投身茶行,本可以小老百姓的方式安稳终身,却在老年时的光复杭州战役中主动请命去送劝降书而不幸遇难;第二辈的赵寄客东渡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在革命活动中失去左臂,因指责日本暴行而被软禁在孔庙,最后为了保护孔庙而撞石身亡;第三辈的杭嘉和、杭嘉平两兄弟均是意气风发之辈,有着远大的救国梦,哥哥杭嘉和看似温和,实则坚韧,被日本人威逼对弈时自断手指以明气节,当日本人占领他祖传的房屋时,他毅然放火烧掉家产以示反抗,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失去了一个又一个亲人,却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并全力维持家族的生存,弟弟为了革命而四处奔走,最后沉淀在茶行用实业为革命提供经济支持;第四辈的杭忆本是文艺青年,看到家国破碎毅然投笔从戎,最后与妻子在游击战中不幸牺牲,杭汉投身茶学研究,为祖国的茶叶事业发展贡献了毕生力量;第五辈的杭得放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了坚守正义不幸遇难,杭得茶潜心研究茶叶历史,为新中国的茶文化发展不懈努力……
作者塑造的这群人物,正如作者常用的那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经管世道沧桑,却总有仁人志士挺身
而出,发出救亡的呐喊。杭家人物乃是作者虚构,但这些情节、故事却又那么真实,我相信她写的是那些从晚清时期至新中国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不怕牺牲的所有英烈,那些在危机时刻敢于呐喊敢于呼唤正义的有识之士。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了巨大的磨难,但是让世人震惊的是中华民族并没有倒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我们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建设出了繁荣富强的国家。是啊,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总有人能看见黑暗之外的光明,总有人在用思想和行动驱散黑暗,把宝贵的光明带回神州大地。
如今,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我们这一代人已远离了风雨飘摇的年代,远离了侵略和战争留下的疮痍,可每当我读到这样的故事,内心总会波澜起伏,我为那些在乱世中阻挡洪流的人而感动,我为那些在沧桑世道中坚守正义的人而感动,我为那些在朝不保夕的岁月里依然能够坚持本心的人而感动。正是这样的中国人守护着我们的国家度过劫难,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一方明朗的天空。感恩、感动之外,我想说学习和继承,虽然我们生在和平年代,可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有的责任,需要我们的担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珍惜现世的和平,在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里用我们的品德、文化、知识和技能为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如先辈们那般勇敢,也如我们民族的茶那般纯粹。
第三篇:《卖茶人》的读后感
在个人在阅读《卖茶人》之后,都有怎样的感触呢?相关的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卖茶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卖茶人》的读后感一
夜静得出奇,我在灯光下又一次读了《卖茶人》这篇文章。
《卖茶人》一文主要是写:作者去逛集市,口渴得不行了,来到了一个茶摊,价也没问端起杯子就喝,他一口气把一杯水全都喝完了。这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忘记带钱了。而卖茶的老人却说:“一杯茶算个啥!”然后继续感活,吆喝着生意。
“一杯茶算个啥?”这是文章的结尾,这个疑问句迫使人细细读文,寻找文中告诉你的答案即写文章的目的。
我带着疑问又一次读,从买茶人的回答“我不想赚钱,只想收回点本钱就行。闲在家里没事干,摆个小摊给大家行个方便。多朴实的语言啊!这位买茶老人的话表露出来的是一种老有所乐、助人为乐、善良、勤劳的品格。这样的人在我的生活里也有。比如,我的班主任:何老师。何老师也以年过五旬了,她这个年龄段本应该退休的,可她还在教书。而且比别的老师付出的。何老师教我们知识,教我们怎么做人。她每天争分夺秒的改作业、备课、找我们谈心、交心,是我们敬佩的人。何老师教给我们的这些知识都是无价之宝,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社会上,这样的人还很多,他们是无名英雄,他们都默默无闻地干着自己地工作,为祖国尽一份力。
《卖茶人》的读后感二
茶人,原是指直接从事茶叶采制生产的人,继而又发展为从事茶叶产制贸易教育科研事业的人。而茶人精神是指茶人的形象或者说茶人应有的道德情操、风范、精神面貌。下面就茶人与茶人的精神做一详细介绍。
“茶人”两字,最早见之于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茶中杂咏》诗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茶的传播和茶文化的弘扬,茶人队伍不断扩展,茶人的内涵也在扩大。茶人的概念在更新。从狭义和广义的不同层面来划分,茶人似乎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专事茶业的人,包括专门从事茶叶栽培、采制、审评、检验、生产、流通、教育、科研人员;二、与茶业相关的人,包括茶叶器具的研制,茶叶医疗保健科研,以及从事茶文化宣传和艺术创作的人;三、爱茶人,包括广大的饮茶人和热爱茶叶的人们。现在,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产茶,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口喜欢饮茶,以茶为媒介,已跨越了国家、地区、民族、文化、政治、宗教信仰的界限,使天下茶人遍布海内外,超过全球人口的半数。
所谓茶人精神是指茶人的形象或者说茶人应有的道德情操、风范、精神面貌。“茶人精神”是已故原上海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钱梁教授在80年代初率先提出的。“默默地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是“茶人精神”的朴素表达。它是从茶树风格、茶叶品性引申过来。
茶树,不论生长的环境如何,如高山、坡地、深谷僻野,从不计较土质厚薄,也不怕酷暑严寒,总是坚持植根大地,四季长青、绿化大地、净化空气。春回大地时她尽情抽发新芽、任人采用,采了又发,常采不败,周而复始地默默地为人类作出无私奉献,直到生命尽头,茶给世界带来清新,给人带来健康。以茶喻人,以茶树为榜样的茶人,应具有这种博大胸怀,无私奉献精神。
1992年2月,著名科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上海市茶叶学会名誉会长谈家桢教授挥毫题写了“发扬茶人精神,献身茶叶事业”12个大字,赠送给上海市茶叶学会,进一步肯定了“茶人精神”。在1997年4月纪念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上海茶人进一步明确把“爱国、奉献、团结、创新”八个字作为茶人精神基本内容,在行业范围内进行宣传倡导,号召广大茶人认真学习古代茶圣陆羽、当代茶圣吴觉农、上海茶人楷模谈家桢的茶人精神,献身茶叶事业,默默地无私奉献,为人类造幅。
人生要如茶绽放。
我们总是过于匆忙,以至于连喝茶的时间都没有了。其实,喝茶是一种仪式。茶在岁月之中,人在草木之间,期待着那一种相遇和苏醒。我们生活的时代,都是钢筋水泥,缺少草木之气。
《卖茶人》的读后感三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杜耒《寒夜》
这说的是落雪的寒夜,是远方的故人,是温暖的炉火,也是飘香的茶。可是于我来说,有一种茶是再熟悉不过,甚至有些深恶痛绝,从没觉得它比一元钱的汽水好喝,也没觉得要比两毛钱的冰棍解渴。还要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迎着晨露一片一片采下来,没过多久大拇指和食指好像从墨汁里拿出来,几天都洗不掉,好在周围的伙伴都一样。也都没有相互嘲笑的必要,反到手指干净的小孩会被大人说是不勤快的小孩,我就是个不勤快的小孩,所以采茶时不是追追蝴蝶,就是在茶树里找鸟窝,或者干脆躺在茶树林里睡一觉,每当这时母亲就吓唬我,说睡觉的时候小蜈蚣会爬进我的耳朵里,奈何我只能一股脑的爬起来,乖乖的采茶,以上的种种皆是我不喜欢甚至讨厌它的理由。
后来采茶的机会少了,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月不到,清明前后,每每这时我总不在家,渐渐也忘记了,偶尔和家里打电话才想起也就随口问一句,今年的茶叶怎么样。父亲说总下雨,还赶不上往年的一半,问要不要给我寄点。我说有好价钱都卖了吧。对于从小就不喜欢的茶叶我还是不爱喝,只是不讨厌了,心里有些隐隐的担忧,家乡的春季不会总是阴雨连绵吧。
第一次觉得为它自豪的时候是在学校。同学放假时相约下学期都带些特产回来,我正发愁带什么好呢?他们说带点茶叶吧,你们那的茶叶那么出名。于是后来它就成了我介绍家乡的一张名片,效果出奇的好,朋友说,哦,我知道,原来你是那的人。
终于还是喜欢上喝茶,因为它比任何解酒药都管用,它能让我在天旋地转的世界中最快回归到现实,它能给我的翻江倒海的胃里带来一丝慰藉。于是行走江湖不管到了哪里身边总会有包茶叶,可惜不是家乡的那种。
随着年龄的增长,去过更多的地方,也喝过更多的茶叶,在茶机前谈业务,在茶机前聊天,在茶机前挣生活,可是总也不能放松,生怕哪句话说错了,下次喝茶的机会也没了。小心翼翼,根本没有尝出茶叶的味道。倒是小小的茶杯、一口一杯,来回的倒,颇为麻烦。晚上回到酒店,换大玻璃杯,自冲自饮,好不快哉。
于是,真的喜欢了,爱上了,不在酒后,不在人前。
有人说喝酒的人都有一种情怀,喝红酒浪漫,喝白酒率真洒脱,喝啤酒那就是真的能喝,其实喝茶的人也有一种情怀,阳光明媚的午后,透明的玻璃杯,碧绿透彻的茶水,一个人一本书,书里写着久远的故事,写着怀旧,写着睿智,写着真诚,写着善良,写着喝茶人某个特有的情怀。
第四篇:茶人谈养生讲座主持词
茶人谈养生讲座主持词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常说:“日常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今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茶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在当今的社会,饮茶养生、茶道养生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甚至还出现了“宁可三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的饮茶风潮。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咱们天福茶学院老茶人、现任图书馆馆长严利人教授。严教授是68年厦大经济系的高材生,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来,已在全国、省、市新闻媒体及海外报刊发表新闻作品七千多篇次。先后荣获全国侨刊乡讯优秀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福建日报最佳通讯员、漳州市十佳新闻工作者等称号,被漳州市委、市政府列为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严教授自2007年来我校任职至今,已整理出版《天福之路》《李瑞河传奇》等茶类专著,对中国茶史、茶文化以及茶道养生的学问了解很深。现在,就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严教授为我们讲述茶道与养生的奥秘。
……
……
……
刚才严教授就茶道与养生问题,从多喝茶少抽烟不喝酒、合理饮食保持愉快等方面,向大家作了深入浅出的指导,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这也是指导大家加强自我保健,开启健康之门的金钥匙。通过此次讲座,大家必将进一步提高茶与养生的意识,自觉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气,从而以强健的体魄、健康的生理、充足的精力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严教授精彩的演讲!
在此,我衷心地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家庭美满!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参与,活动到此结束。
第五篇:追寻文明
追寻文明的足迹
鹤山市雅瑶镇石湖小学 五2班罗佩雯
清晨,来到鹤山公园,我带着微笑,一路漫步,一路追寻,我要寻找心中向往已久的——家乡文明的足迹。
啊!找到了,找到了,漫步在林荫小道上,扑鼻而来的是饱含玖瑰花香的新鲜空气,深深吸上一口,让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路边上一大片色彩缤纷的玖瑰花,洁白的,淡黄的,火红的……有的向你张开灿烂的笑脸,仿佛在欢迎你的到来;有的则含羞答答地躲藏在绿叶中,说什么也不肯抬头;有的则傲立枝头,孤芳自赏……千姿百态,让你眼花缭乱,欣赏了这一朵,又错过了那一朵。看清楚了那一朵,这一朵又无暇顾及了。唉,真恨不得多长出一双眼睛,把这千娇百媚的玖瑰花都一一记上心头。小路的另一边矗立着几棵大树,大树上,一群小鸟迎着金色的朝阳,吱吱喳喳的,一会儿蹦蹦跳跳,做晨运;一会儿交头接耳拉着家常;一会儿放开歌喉,引吭高歌,仿佛要把自已的快乐与每一个人分享。漫步园内,有如置身于花香的海洋里;流连其间,仿佛来到了诗人笔下的世外桃源。
我赏心悦目,陶醉在这一片的鸟语花香之中,忽然,一阵优美的音乐把我吸引住了,脚步不由自主地跟随着这悦耳的音乐,来到了一个广场上,眼前的情景更让人难以忘怀:只见一群头发斑白,却精神焕发的奶奶,她们穿一身翠绿的练功服,两手中都握着粉红的扇子,正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她们一个个像高傲的公主,脸上都挂满了自信的微笑,她们踏着轻快的步子,扭动着软的腰肢,手中的扇子随着步子的节奏,时而开,时而收,时而上扬,时而下摆……整齐划一,轻快灵动,丝毫看不出这是一班上了年纪的老人,眼前就仿佛一群妙龄少女在翩翩起舞,鲜艳夺目的粉红扇子,衬着翠绿的练功服,随着音乐舞动着,变化着,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桃花林,转眼间,那一朵朵娇艳的桃花又变成了一只只在花丛中嬉戏的蝴蝶……
我呆住了,这是一群老人家吗?这分明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哪!时代的进步,把这些文明的足迹散布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真神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