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不成人。清晰、明确的是非界限是一个民族正气盎然、精神奋发的标志。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提出 “八荣八耻”的这一重要论述,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切中时弊,内涵深邃,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对于我们分清荣辱是非,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荣辱观,评价荣辱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同一时代、同一民族对荣辱的判断标准理当一致。否则,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人们的道德底线难以坚守,正常的社会秩序难以维持,社会生活就会出现混乱。在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中,荣与辱的界限是清晰的,广大人民群众褒奖“八荣”并身体力行,贬斥“八耻”并自觉抵制。但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的意识中,也出现了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
比如,不以荣为荣。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如此等等。
再比如,不以耻为耻。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如此等等。更有甚者,是非混淆,荣耻颠倒,以耻为荣,以荣为耻。旧的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沉渣泛起,旧的生活方式裹着新的包装粉墨登场。在中央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情况下,有的领导干部依然我行我素,以享有特权为荣,动则前呼后拥,食则挥霍无度,为官与民争利,用人结伙营私。更为严重的是,在个别地方和部门,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抵制。
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甚而以耻为荣,是荣辱观缺失乃至颠倒的表现。造成这种状况有多种因素。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市场活动的消极因素,都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些人经受不住,或甘受驱使,人生观扭曲了,价值观错位了,心底的道德防线溃退了。
“八荣八耻”,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行为道德和思想品格问题,而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八荣八
耻”的提出,是对“以人为本”的新的解释,是对和谐社会的新的要求。既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要求,更是今后实现现代文明的精神标准。
分清荣辱观上的是非,任务十分紧迫繁重。对那些不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的事情,需要我们把全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让扎根内心的崇高道德约束外在的行动,让人们不愿为、不想为;需要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营造扬荣抑耻的良好氛围,让人们不耻为、不屑为;需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让人们不能为、不敢为。如此多管齐下,相互促进,方能形成良性循环,匡正社会风气。
观念的变革常常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澄清了荣辱观上的错误认识,确立了是非的明确界限。“荣”是积极奋进的目标,“耻”是防微杜渐的警钟。整个社会形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涵养我们民族的文化底气,打造我们国家的精神基石。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树立新时期的道德观,必须将“八荣八耻”走进内心,融化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做到五个增强”,即增强学习新党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增强理想信念和坚持党的宗旨的自觉性、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增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增强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而贡献的自觉性。时时、处处、事事为广大居民做好表率,做好示范,在居民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
第二篇: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体会
荣辱观是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荣与辱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情感,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评价手段。何为荣,何为辱,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乃至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及对传统荣辱观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道德建设以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如果一个社会流行错误的荣辱观念,就不可能拥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和谐的社会秩序。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通过社会舆论和每个人的道德实践,用社会主义光荣感和耻辱感去评价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履行义务,从而形成新的道德自觉。我们要通过“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能进一步明确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最高荣誉。
第一,要做到利国利民。一般来说,对荣与辱的评判是以社会道德为标准的,凡是受到肯定赞美的道德行为就是荣,凡是受
1到否定、谴责的道德行为就是耻。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是最高利益,符合这一根本利益、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有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最高的荣誉。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坚持利国利民,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者,必定会得到人民的褒奖和尊重、肯定和赞美。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生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表现。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价值,离开人生对社会的贡献、责任,就谈不上人生自我价值。只有把个人的全部聪明才智运用到社会奋斗之中,造福于人类,创造人类的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第二,要做到知荣知耻。现实生活中,荣耻共存,有荣必有耻,有耻必有荣。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要让人们明确地认识到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总是喜欢荣誉、追求荣誉,而美好的东西总是与丑陋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荣誉也总是与耻辱相联系而产生的。知道何为荣固然重要,知道何为耻更是难得。孔子早就提出“行己有耻”的思想,认为人不可无耻。知耻者,就能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过失,避免再步后尘,从而走出耻辱的阴影;知耻者,就能激发起进取心,争取荣誉。所以说,知耻者近乎勇,有了耻辱心,就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保持人格尊严,就能产生自制力,知道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
第三,要做到明理明法。剥削阶级的荣辱观以个人利益至上,以个人得失为准绳,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他们把个人功名利禄作为最高荣誉,一切为了个人的目的,甚至不惜违法。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此相反,认为荣辱与社会利益相一致,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必须合理又合法,不能与社会的公众利益相悖。因此,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质上就是要求社会成员明理明法。只有明法、知法、守法,才能在社会中严格自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继承传统荣辱观教育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体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建立社会舆论平台。一般来说,社会舆论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荣辱,社会大众就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荣辱观。社会主义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是旗帜鲜明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大力宣扬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判断教育人和影响人。荣辱的核心是道德问题,要大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文化素质,提高明辨是非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和水平。第二,要建立道德实践平台。道德的实践是人类精神和行为的自律。人的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社会公民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在要求。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把社会主义关于荣辱的价值判断,渗透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渗透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社会公民具体的道德实践,深化对道德品质、价值判断标准的内省式认识和全面理解,使其道德品质在不断自我体悟中发展,确立道德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从而养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标准的荣辱意识。
第三,建立学校教育平台。接受学校教育是社会公民成长的重要阶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社会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形成“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必须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判断渗透到学校教育当中,渗透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当中。要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价值观念渗透到课程的学习中,让青少年在知识的海洋中摄取营养,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和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
第三篇: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论述,澄清了荣辱观上的错误认识,确立了是非的明确界限。“荣”是积极奋进的目标,“耻”是防微杜渐的警钟。整个社会唯有形成共识,形成合力,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涵养我们民族的文化底气,打造我们国家的精神基石。
当前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使我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了更为清晰、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产生了一些想法。
首先,提升德治与法治层面,相互融合,营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氛围 制度是规范,是依据,是禁则,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制度告诉和规定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所有的倡导、反对、褒奖、惩罚,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人们就有了行为的规范和依据。坚持它,能得到肯定;违犯它,就要受到惩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机制———一种择优汰劣的机制、一种惩恶扬善的机制。按照这样的制度和机制办事,就像河水顺着堤岸流动,火车沿着轨道运行,就能有序、稳定的朝着既定方向前进,共产党员的思想、行动,就能朝着先进的方向展开和发展,逐步养成先进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观念,甚至使这种“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党员思维和行动的习惯。这样,不仅每一个党员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了保证,党的整体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有了保证。
一是择优汰劣的选拔制度和机制。共产党员作为先锋队的一员,应该是工人阶1
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这种“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入口处就要严格把好关,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保证新入党党员的质量,防止落后分子、不健康分子的进入。在共产党员中选拔任用干部,更要进一步把好关,坚持民主考评、公平竞争、择优汰劣,保证党员干部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坚决杜绝种种品行不端者、以权谋私者、昏庸无能者混入干部队伍。要不断改进党员和干部的考查选拔机制,切实把真正优秀、“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选拔出来。入党、提拔,不是简单的选一个人、评价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导向问题,即引导大家向哪一个方向努力的问题。选一个好人,就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当好人;选一个坏人,就会冒出越来越多的坏人。所以,改进和完善入党、选拔的制度和机制,是保证共产党员质量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第一个关口。
二是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和机制。赏罚分明,历来是治国、治军、治政必须坚持的起码规则。工作努力、品行端正、贡献突出的人,应该得到肯定和褒奖;工作马虎、品行不轨、一事无成的人,应该受到批评和惩处。建立和完善这样的激励制度和机制,就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奋发努力,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反之,如果赏罚不明,甚至该赏的没赏,该罚的不罚,人们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大家就会向落后者看齐,互相攀比谁能投机取巧,谁能阿谀逢迎。结果,正气不能上升,邪气却日益蔓延,一个单位和地方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坏。对党员和干部个人,我们当然要讲奉献,不能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能要求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得到回报。但作为整体的制度和机制,不能不讲公正,不能不讲赏罚。坚持公正、赏罚,一棵棵先进的小苗就会不断茁壮地生长起来,汇集成繁茂的林木。但如果没有公正和赏罚,就没有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生长的环境和条件,即使有一些先进的小苗,最后也很可能会枯萎衰亡。
第二,切实有效开展践行“八荣八耻”活动,提高全员荣辱观念
我们常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自省、修养,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种磨砺、陶冶人性的基本方式。知易行难,行重于言。道德实践是培养良好道德观念、形成文明道德风尚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道德实践,才能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每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
领导干部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在内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后,不仅左右着个人行为,也决定着他在履行社会职责时,如何进退,如何取舍。一个普通人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对社会虽有损害,但远不如一个荣耻颠倒的领导干部影响坏、危害大。因此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履行职责的需要。修养与威信是领导干部的软实力,缺少软实力而仅靠硬权力,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施政效果。“公生明,廉生威”,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行政职权与高尚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良好的执政境界和施政效果。因此,领导干部要要勤于自身修炼,积极组织并参与荣辱观教育活动,带动员工不断强化荣辱观念。
切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要把“八荣八耻”的要求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贯穿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才能使“八荣八耻”变成员工的行为准则和习惯,成为所有员工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只有着眼于基层,使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追求,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造就良好的社会风气。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京开分公司现在员工的平均年龄是23岁,正是性情不稳定急需正确引导的时期,兼且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正在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都对社会风气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给年轻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此时对他们及时、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树立社会主义
荣辱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极为重要。作为分公司的负责人之一,我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员工知荣明辱,扬荣抑耻,向善而行,健康成长。
第三,必须秉持廉洁奉公原则,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不断践行荣辱准则
诸葛亮曾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史记》的司马迁正色道“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从这一句句传世警句中,我们能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也更能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性、现实性。它将中华传统美德融会贯通,凝练精华,使我们能够非常明了、准确的依之为指导,在不断的实践中改造我们的思想,规范、约束我们的言行。
第四,形成长效机制,保证荣辱观的传承和发展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重在深入人心,重在联系实际,重在弘扬正气。这就需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力戒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刮“一阵风”。要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对人们道德行为的激励约束作用和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规定、服务理念(阳光服务、绿色服务、服务链等),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各项管理工作之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支撑民族进步的脊梁。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庸,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日益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成为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一个国家的道德秩序和价值观念,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平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不断学习、反复实践、逐步深化。只有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才能取得精神文化的认同与共识,并由此凝聚力量,激发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二○○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体会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体会
董李凤美康健学校陶亮
现代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与世界逐步接轨的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由此,一些不良的风气、习惯和观念在不断地滋生,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阻碍了人们精神文明的提升。因此,全社会都应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非常必要的,牢记和践行“八荣八耻”更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职责。
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和一些有关“八荣八耻”的报告,使我不断地了解到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提出的“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全体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它渗透于每个人的思想和全社会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导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风气,标志着社会文明的程度。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比如在街道或马路上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横幅标语,上面写着“维护交通秩序、争做文明卫士”,“道路交通见形象,红绿灯前看修养”,在商场内或公共场所有这样的标语“禁止吸烟”、“请爱护绿化”,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到“先上后下”“请主动投币”等标语,这些标语旨在清楚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人们的行动指明了方向。
通过学习我还觉得,“八荣八耻”对正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中小学生的成长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好的社会风气将会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提供健康的土壤。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平日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是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文明素养、民族精神的未来社会人。因此,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标准和自觉行动。比如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随时随地地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祖国的未来是我们教师的职责,传承中华民族美德更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作为教师的我更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师德水平,在日常工作中要以身作则,增强自身的荣辱意识,将荣辱观细化于我的一言一行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孩子们,使他们逐步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06年8月14日
第五篇:党政系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党政系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体会
社会主义荣辱观关系到党的执政地,而中国共产党是由千千万万个党员组成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这千千万万个党员去执行,党的主张要靠这千千万万个党员去实施,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关系着党的整体素质,每一个党员的言行影响着党的整体形象,我们的党能不能保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无吸引力、凝聚力、能不能稳固执政地位,就看能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的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也还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干工作怕吃苦,对好处斤斤计较。对错误、对歪风邪气不敢抵制和斗争。是非观念不强,感情用事,凭个人好恶、得失来看待和处理问题。有的党员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无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无一技之长,不但无能带领群众致富,而且对致富的人眼红。有的党员价值观念畸变,以钱的多少、官的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的精神统统弃之脑后,甚至把党和人民给的权利用于谋取私利,等等。
造成有的党员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机制不全、管理机制落后、党员主体机制缺失等等。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还应从健全科学机制上下功夫。
1、建立党员教育机制,提高党员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素质的高低决定发挥作用的大小。要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提高党员的理论素质,使其能够用马克思主
义的观点看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社会主义荣辱观关系到党的执政地,而中国共产党是由千千万万个党员组成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这千千万万个党员去执行,党的主张要靠这千千万万个党员去实施,每一个党员的素质关系着党的整体素质,每一个党员的言行影响着党的整体形象,我们的党能不能保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无吸引力、凝聚力、能不能稳固执政地位,就看能否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确立党员主体机制,提高党员主体意识就党员个体而言,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需要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呢?从根本上讲,来自党员的主体意识,即来自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自觉认同,自觉参与,自觉奋斗。要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就必须确立党员主体机制,党员的主体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大的方面:第一、党员的参与机制。参与,是党员在党内主体地位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扩大在市、县进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建立党员代表竞选机制、议事机制、联系党员机制,党内制度法规党员听证会制,党员参与讨论重大问题的制度等。第二、党员主体的监督机制。这对于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要在大力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上扩大党内事务公开化的程度,疏通党员民主监督的渠道,开辟更多有利于党员监督的“直通车”,使党员的意见、批评、检举、控告、质疑、评议等等,能够有顺畅上达和规范处理的机制。第三、党员主体的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党员的权利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基础,亦是建立和完善党员主体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可以说,目前党员主体的权利保障机制一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现在在党内能够充分地行使党章赋予党员权利的情况还不多,漠视或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还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建立党员权利的保障机制,通过机制的刚性力量来认真落实这些权利、切实保障这些权利。
3、完善党的用人机制,确保党的正确导
胡锦涛指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乃至整个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高考是学生的指挥棒,用人是党员行为的指挥棒,被提拔的人,无形中会成为不是典型的“典型”,被提拔者是什么样的人,是因什么被提拔的,人们都会向他看齐。如果被提拔的都是起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党员,那么其他党员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如果被提拔者是靠投机钻营、跑官买官、拉关系走后门被提拔的,那么,比较落后的党员就会向其学,弄坏风气,而那些本身比较先进的党员也会寒心,积极性受打击而变落后。因此,胡锦涛郑重指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危害最大的不正之风,而且还会带来和助长其他方面的不正之风。所以,一定要健全完善用人机制,用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来保障把人选准用准,确保被提拔之人都是德才兼备者,能够起先锋模范作用的人,这样才能确保正确的导向。
4、创新党员管理机制,提高党员管理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员流动大幅上升,对这些流动党员,党籍所在地的党组织对他们无法管理,打工所在地的党组织又对他们缺少管理,他们似无根的浮萍,游离于组织之外。党员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素质和内在的动力,更需要有组织的力量,就是党组织如何具体地为党员发挥作用提出要求、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缺乏党组织的力量,党员个人要发挥作用往往是很难的。所以,要根据党员分布的特点在各种企业中建立健全党组织。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动党员联系卡”
管理,使每一个党员不管在哪里都不会游离于组织之外,都有一个“家”,或都能找到一个“家”,都能依靠组织发挥作用。
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及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教育的改革发展必须充分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体现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职工特别是党员教工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这次教育活动绝对是一次深刻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的水平。开展党员先进性的学习讨论和交流,使我学到了其他党员优秀的地方,用党员先进性来对照检查自己,从中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通过这次学习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每位党员的大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一种积累,但先进性的学习更是一种积累,那是一种人生的积累,使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只要我们在学习中认真去体会,去对照,去改进,我们的思想境界将会得到更大提高。毛泽东同志讲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共产党员更要有不怕困难,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共产党员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共产党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纯洁性,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电大的共产党员要为杭州电大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基地,我作为基地一分子要以身作则,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在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始终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作为学校行政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把为师生做好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自己作为培训中心主任面
对竞争非常激烈的教育市场,要积极认真研究市场规律,牢牢抓住市场这只手,做好招生工作。作为党员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做好“外拓市场,内聚人心”的工作,以市场为龙头,以管理为核心,抓住重点项目带动其他项目,做到抓大不放小,带好队伍,发挥团队作用,为继教院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让党徽在胸前闪光,为党旗添彩。